化學性能
① 金屬的化學化學性能是指那些
1.金屬與氧氣的化合反應:4Mg+O2==點燃===2MgO
2.金屬與非金屬的化合反應:2Na+Cl2===點燃===2NaCl
2金屬與酸的置換反應反應:Zn+H2SO4(稀)==ZnSO4+H2
3.金屬與某些鹽的置換反應:Zn+CUSO4===Cu+ZnSO4
② 化學性質包括什麼
化學性質是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包括如所屬物質類別的化學通性:酸性、鹼性、氧化性、還原性、熱穩定性及一些其它特性。
化學性質與化學變化是任何物質所固有的特性,如氧氣這一物質,具有助燃性為其化學性質;同時氧氣能與氫氣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水,為其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的特點是測得物質的性質後,原物質消失了。如人們可以利用燃燒的方法測物質是否有可燃性,可以利用加熱看其是否分解的方法,測得物質的穩定性。物質在化學反應中表現出的氧化性、還原性、各類物質的通性等,都屬於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與化學變化是任何物質所固有的特性,如氧氣這一物質,具有助燃性為其化學性質;同時氧氣能與氫氣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水,為其化學性質。任何物質就是通過其千差萬別的化學性質與化學變化,才區別與其它物質;化學性質是物質的相對靜止性,化學變化是物質的相對運動性。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如:饅頭遇到固體碘,碘溶液,碘蒸汽都會變成藍色。氧氣是分子,而氧氣具有的性質氧原子並沒有。
(2)化學性能擴展閱讀
化學性質與化學變化的區別:
化學性質,指的是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化學變化,指的是物質發生變化時生成新物質,這種變化叫做化學變化,又叫做化學反應。
應該注意化學變化和化學性質的區別,變化是一個過程,性質屬於能力的范疇;如蠟燭燃燒是是石蠟和氧氣反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學變化;這一變化證明蠟燭能燃燒,則是石蠟的化學性質。物質的化學性質由它的結構決定,而物質的結構又可以通過它的化學性質反映出來。
物質的用途由它的性質決定。化學變化和物理性質兩個概念的區別。如燈泡中的鎢絲通電時發光、發熱是物理變化,通過這一變化表現出了金屬鎢具有能夠導電、熔點高、不易熔化的物理性質。
人們掌握了物質的物理性質就便於對它們進行識別和應用。如可根據鋁和銅具有不同顏色和密度而將它們加以識別。又可根據它們都有優良的導電性而把它們做成導線用來傳輸電流。
物質的化學性質與化學變化,變化時都生成了其它的物質,這種變化叫做化學變化,又叫化學反應。化學性質與化學變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性質是物質的屬性,是變化的內因,性質決定變化。
而變化是性質的具體表現,在化學變化中才能顯出化學性質來。例如,酒精具有可燃性,所以點燃酒精,就能發生酒精燃燒的化學變化;而酒精的可燃性(化學性質)是通過無數次酒精燃燒現象得出的結論。
③ 化學性能有哪些
化學性能:反映材料與各種化學試劑發生化學反應的可能性和反應速度大小的相關參數。
④ 金屬的化學性能
金屬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少於4,只能失去電子,不能得到電子,即金屬元素只有正價,沒有負價;金屬單質只有還原性,沒有氧化性。當電子層數相同時,最外層電子數越少,越容易失去電子,金屬性越強。
⑤ 什麼是金屬的化學性能色含哪些方面
1.金屬材料在室溫或高溫下,抵抗介質對它化學浸蝕的能力,稱為金屬材料的化學性能.金屬材料的化學性能一般包括抗腐蝕性和抗氧化性等.所謂抗氧化性,是指金屬材料在高溫時抵抗氧化性氣氛腐蝕作用的能力.火電廠熱力設備的高溫部件,如鍋爐的過熱器、水冷壁管,汽輪機的汽缸、葉片等,長期在高溫下工作,容易產生氧化腐蝕.許多金屬都能與空氣中的氧進行化合而形成氧化物,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氧化膜.如果金屬表面形成的氧化物層比較疏鬆,這時,外界氧氣便可以繼續與金屬作用,使金屬材料受到破壞,這種現象就叫做金屬的氧化.如果金屬表面形成的氧化物層比較緻密,而且牢固地覆蓋在金屬表面上,於是就形成了一層保護層,使氧氣不能再與金屬接觸,阻止了金屬的繼續氧化,金屬就得到了保護,這樣的金屬抗氧化性能高.如象鋁在空氣中那樣.\x0d金屬材料抵抗各種介質(大氣、酸、鹼、鹽)浸蝕的能力稱為抗腐蝕性.火電廠中的一些熱力部件,長期接觸高溫煙氣、汽水或一些腐蝕介質,使金屬表面不斷受到各種浸蝕,有時還會侵入金屬內部,給安全運行帶來不利影響,嚴重時甚至造成破裂損壞事故.火電廠鍋爐管子受到的腐蝕主要是硫腐蝕和氫腐蝕,燃油鍋爐還會受到釩腐蝕.水電站水輪機渦輪受到的主要是水氣腐蝕.因此,金屬材料的抗腐蝕性是一個很重要的材料性能.
至於第二問請再詳細些。
⑥ 什麼是金屬材料的化學性能
金屬材料在室溫或高溫下,抵抗介質對它化學浸蝕的能力,稱為金屬材料的化學性能.金屬材料的化學性能一般包括抗腐蝕性和抗氧化性等.所謂抗氧化性,是指金屬材料在高溫時抵抗氧化性氣氛腐蝕作用的能力.火電廠熱力設備的高溫部件,如鍋爐的過熱器、水冷壁管,汽輪機的汽缸、葉片等,長期在高溫下工作,容易產生氧化腐蝕.許多金屬都能與空氣中的氧進行化合而形成氧化物,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氧化膜.如果金屬表面形成的氧化物層比較疏鬆,這時,外界氧氣便可以繼續與金屬作用,使金屬材料受到破壞,這種現象就叫做金屬的氧化.如果金屬表面形成的氧化物層比較緻密,而且牢固地覆蓋在金屬表面上,於是就形成了一層保護層,使氧氣不能再與金屬接觸,阻止了金屬的繼續氧化,金屬就得到了保護,這樣的金屬抗氧化性能高.如象鋁在空氣中那樣.\x0d金屬材料抵抗各種介質(大氣、酸、鹼、鹽)浸蝕的能力稱為抗腐蝕性.火電廠中的一些熱力部件,長期接觸高溫煙氣、汽水或一些腐蝕介質,使金屬表面不斷受到各種浸蝕,有時還會侵入金屬內部,給安全運行帶來不利影響,嚴重時甚至造成破裂損壞事故.火電廠鍋爐管子受到的腐蝕主要是硫腐蝕和氫腐蝕,燃油鍋爐還會受到釩腐蝕.水電站水輪機渦輪受到的主要是水氣腐蝕.因此,金屬材料的抗腐蝕性是一個很重要的材料性能.
⑦ 金屬材料的物理和化學性能包括哪些方面
物理性能:外表,導電性,導熱性,密度
化學性能:就看它能參與哪些化學反應了,金屬,比如,可以和酸反應,可以發生置換反應,金屬還有金屬活動順序表K,Ca。。。。。,還有,金屬可以被氧化
⑧ 水的化學性能是
1.穩定性:在2000℃以上才開始分解。
水的電離:純水中存在下列電離平衡:H2O==可逆==H+
+OH-
或
H2O+H2O==可逆==H3O+
+OH-
注:"H3O+"為水合氫離子,為了簡便,常常簡寫成H+,純水中氫離子物質的量濃度為10^-7mol/L
2.水的氧化性:水跟較活潑金屬或碳反應時,表現氧化性,氫被還原成氫氣2Na+2H2O=2NaOH+H2↑
Mg+2H2O=Mg(OH)2+H2↑
3Fe+4H2O(水蒸氣)=Fe3O4+4H2↑
C+H2O=CO↑+H2↑(高溫)
3.水的還原性:
最活潑的非金屬氟可將水中負二價氧,氧化成氧氣,水表現還原性
2F2+2H2O=4HF+O2↑
4.水的電解:
水在電流作用下,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工業上用此法制純氫和純氧
2H2O=2H2↑+O2↑
5.水化反應:
水可跟活潑金屬的鹼性氧化物、大多數酸性氧化物以及某些不飽和烴發生水化反應。
Na2O+H2O=2NaOH
CaO+H2O=Ca(OH)2
SO3+H2O=H2SO4
P2O5+3H2O=2H3PO4
CH2=CH2+H2O←→C2H5OH
6.水解反應
鹽的水解
氮化物水解:Mg3N2+6H2O=3Mg(OH)2↓+2NH3↑
碳化鈣水解:
CaC2(電石)+2H2O=Ca(OH)2+C2H2↑
鹵代烴水解:
C2H5Br+H2O←→C2H5OH+HBr
醇鈉水解:
酯類水解:
C2H5ONa+H2O→C2H5OH+NaOH
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
多糖水解:(C6H10O5)n+nH2O←→nC6H12O6
7.水分子的直徑
數量級為10的負十次方,一般認為水的直徑為2~3個此單位.。
8.水的電離:
在水中,有極小一部分的水分子電離生成離子。
H2O←→H+
+OH-
由於僅有一小部分的水分子發生上述反應,所以純水的Ph值十分接近7.
⑨ 銀的化學性能
銀的特徵氧化數為+1,其化學性質比銅差,常溫下,甚至加熱時也不與水和空氣中的氧作用。
但當空氣中含有硫化氫時,銀的表面會失去銀白色的光澤,這是因為銀和空氣中的H2S化合成黑色Ag2S的緣故。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4Ag
+
H2S
+
O2
=
2Ag2S
+
2H2O
銀不能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放出氫氣,但銀能溶解在硝酸或熱的濃.硫.酸中:
加熱
2Ag
+
2H2SO4(濃)
====
Ag2SO4
+
SO2↑
+
2H2O
銀在常溫下與鹵素反應很慢,在加熱的條件下即可生成鹵化物:
473K
2Ag
+
F2
=====
2AgF
暗棕色
加熱
2Ag
+
Cl2
=====
2AgCl
白色
加熱
2Ag
+
Br2
=====
2AgBr
淡黃色
加熱
2Ag
+
I2
=====
2AgI
黃色
銀對硫有很強的親合勢,加熱時可以與硫直接化合成Ag2S:
加熱
2Ag
+
S
====
Ag2S
銀易溶於硝酸和熱的濃.硫.酸,微溶於熱的稀硫酸而不溶於冷的稀硫酸。
鹽酸和王水只能使銀表面發生氯化,而生成氯化銀薄膜。
銀具有很好的耐鹼性能,不與鹼金屬氫氧化物和鹼金屬碳酸鹽發生作用。
⑩ 及其主要力學性能和化學性能!!
聚乙烯無臭,無毒,手感似蠟,具有優良的耐低溫性能(最低使用溫度可達-70~-100℃),化學穩定性好,能耐大多數酸鹼的侵蝕(不耐具有氧化性質的酸),常溫下不溶於一般溶劑,吸水性小,但由於其為線性分子可緩慢溶於某些有機溶劑,且不發生溶脹,電絕緣性能優良;但聚乙烯對於環境應力(化學與機械作用)是很敏感的,耐熱老化性差。聚乙烯的性質因品種而異,主要取決於分子結構和密度。
特點:耐腐蝕性,電絕緣性(尤其高頻絕緣性)優良,可以氯化,化學交聯、輻照交聯改性,可用玻璃纖維增強。低壓聚乙烯的熔點,剛性,硬度和強度較高,吸水性小,有良好的電性能和耐輻射性;高壓聚乙烯的柔軟性,伸長率,沖擊強度和滲透性較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沖擊強度高,耐疲勞,耐磨. 低壓聚乙烯適於製作耐腐蝕零件和絕緣零件;高壓聚乙烯適於製作薄膜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適於製作減震,耐磨及傳動零件。
成型特性
1.結晶料,吸濕小,不須充分乾燥,流動性極好流動性對壓力敏感,成型時宜用高壓注射,料溫均勻,填充速度快,保壓充分.不宜用直接澆口,以防收縮不均,內應力增大。注意選擇澆口位置,防止產生縮孔和變形.
2.收縮范圍和收縮值大,方向性明顯,易變形翹曲。冷卻速度宜慢,模具設冷料穴,並有冷卻系統.
3.加熱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發生分解。
4.軟質塑件有較淺的側凹槽時,可強行脫模.
5.可能發生融體破裂,不宜與有機溶劑接觸,以防開裂
通常為半透明無色固體,無臭無毒。由於結構規整而高度結晶化,故熔點高達167℃,耐熱,製品可用蒸汽消毒是其突出優點。密度0.90g/cm3,是最輕的通用塑料。耐腐蝕,抗張強度30MPa,強度、剛性和透明性都比聚乙烯好。缺點是耐低溫沖擊性差,較易老化,但可分別通過改性和添加抗氧劑予以克服。
pp特點
無毒、無味,密度小,強度、剛度、硬度耐熱性均優於低壓聚乙烯,可在100度左右使用。具有良好的電性能和高頻絕緣性不受濕度影響,但低溫時變脆、不耐磨、易老化.適於製作一般機械零件,耐腐蝕零件和絕緣零件。常見的酸、鹼有機溶劑對它幾乎不起作用,可用於食具。
PP是一種半結晶性材料,它比PE要更堅硬並且有更高的熔點。由於均聚物型的PP溫度高於0C以上時非常脆,許多商業的PP材料是加入1~4%乙烯的無規共聚物或更高比率乙烯含量的嵌段共聚物。共聚物型的PP材料有較低的熱變形溫度(100℃)、低透明度、低光澤度、低剛性,但是有更強的抗沖擊強度,PP的沖擊強度隨著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P的維卡軟化溫度為150C。由於結晶度較高,這種材料的表面剛度和抗劃痕特性很好。PP不存在環境應力開裂問題。通常,採用加入玻璃纖維、金屬添加劑或熱塑橡膠的方法對PP進行改性。PP的流動率MFR范圍在1~40。低MFR的PP材料抗沖擊特性較好但延展強度較低。對於相同MFR的材料,共聚物型的強度比均聚物型的要高。由於結晶,PP的收縮率相當高,一般為1.8~2.5%。並且收縮率的方向均勻性比PE-HD等材料要好得多。加入30%的玻璃添加劑可以使收縮率降到0.7%。均聚物型和共聚物型的PP材料都具有優良的抗吸濕性、抗酸鹼腐蝕性、抗溶解性。然而,它對芳香烴(如苯)溶劑、氯化烴(四氯化碳)溶劑等沒有抵抗力。PP也不象PE那樣在高溫下仍具有抗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