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試題
①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末試卷
高一級 生物科試卷
說明:全卷共100分,作答時間為80分鍾。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30小題,1-20每小題1分,21-20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目要求。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細胞內含量最多的有機化合物是( )
A.糖類 B.核酸 C.脂類 D.蛋白質
2.下列四組生物中,都屬於真核生物的一組是( )
A.病毒和柳樹 B.細菌和草履蟲 C.藍藻和酵母菌 D.青蛙和酵母菌
3.生物體的基本組成物質中,作為生命活動主要承擔者的是( )
A.無機鹽 B.水 C.蛋白質 D.核酸
4.糖類、脂肪、蛋白質、核酸共有的元素是( )
A. C、H、O、N、P B. C、H、O、N
C. C、H、O D. O、H
5.染色體和染色質的關系是( )
A.不同時期,不同物質的不同形態 B.不同時期,同一物質的不同形態
C.同一時期,同一物質的不同形態 D.同一時期,不同物質的不同形態
6.玉米葉肉細胞中,具有色素的一組細胞器是( )
A、線粒體和高爾基體 B、葉綠體和液泡 C、中心體和核糖體 D、內質網和液泡
7.食醋中的醋酸成分是活細胞不需要的小分子物質,蔗糖不是活細胞需要的大分子物質。用食醋和蔗糖可將新鮮的大蒜頭很快地腌成糖醋蒜,其原因是 ( )
A.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存在於活細胞的間隙中
B.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被吸附在活細胞的表面
C. 醋酸能固定和殺死活細胞,細胞膜失去了選擇性
D.因腌的時間過久,兩種物質均慢慢地進入活細胞
8.下列核苷酸中,在 DNA 結構中可能具有的是 ( )
A. B.
C. D.
9.蛋白質、DNA和RNA的基本組成單位依次是( )
A.氨基酸、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B.核苷酸、脫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C.氨基酸、核糖核苷酸、脫氧核苷酸 D.氨基酸、脫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10.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和細胞內良好的儲能物質分別是( )
A.蛋白質、脂肪 B.糖類、脂肪 C.脂肪、糖類 D.糖類、蛋白質
11.下列哪一項不屬於細胞膜的功能 ( )
A.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B.將產生的抗體分泌到細胞外
C.維持細胞內的小環境的穩定 D.使細胞內的各種生物化學反應加快
12.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所運用的原理是 ( )
A、單獨利用甲基綠對細胞染色,可顯示DNA在細胞中的分布,從而推知RNA的分布
B、單獨利用吡羅紅對細胞染色,可顯示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從而推知DNA的分布
C、利用甲基綠和吡羅紅混合染色劑對細胞染色,同時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D、在細胞核和細胞質內可以分別提取到DNA和RNA,由此說明DNA和RNA的分布
13.當植物由代謝旺盛的生長期轉入休眠期時,體內結合水與自由水的比值通常會( )
A.升高 B.下降 C.無變化 D.產生波動
14.「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正確的實驗步驟是( )
A.取口腔上皮細胞製片→水解→沖洗→染色→觀察
B.取口腔上皮細胞製片→染色→沖洗→水解→觀察
C.取口腔上皮細胞製片→水解→染色→沖洗→觀察
D.取口腔上皮細胞製片→沖洗→水解→染色→觀察
15.人體某些白細胞可以吞噬病菌,這一生理過程的完成依賴於細胞膜的( )
A.選擇透過性 B.主動運輸 C.保護性 D.流動性
16.有一種物質能順濃度梯度進出細胞膜,但卻不能順濃度梯度進出無蛋白質的磷脂雙層膜。這種物質出人細胞膜的方式是 ( )
A.自由擴散 B.協助擴散 C.主動運輸 D.胞吞、胞吐
17.血紅蛋白分子中含有4條多肽鏈,共由574個氨基酸構成,則血紅蛋白分子中含有的肽鍵和至少含有的游離氨基和羧基數分別是( )
A.574、574、574 B.570、570、570 C.574、4、4 D.570、4、4
18. 下列分子中,與構成生物體的蛋白質的氨基酸分子式不相符的是( )
A. B. H2N—CH2—CH2—COOH
C. D.
19.馬拉松賽跑進入最後階段,發現少數運動員下肢肌肉抽搐,這是由於隨著大量出汗而向體外排出了過量的( )
A.水 B.鈣鹽 C.鈉鹽 D.尿素
20.下列圖中能正確表示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的是 ( )
21.在唾液腺細胞中參與合成並分泌唾液澱粉酶的細胞器有( )
A.線粒體、中心體、高爾基體、內質網 B.核糖體、高爾基體、內質網、葉綠體
C.線粒體、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 D.中心體、內質網、核糖體、高爾基體
22.下列四種物質中,與其他三種物質的化學本質不同的是( )
A.核糖 B.纖維素 C.糖原 D.性激素
23.當新鮮的洋蔥表皮細胞在a濃度的蔗糖溶液中,剛好發生質壁分離現象,並且原生質層不再繼續收縮時,對該洋蔥表皮細胞進行下面處理可能使其復原的是( )
A.轉入0.25a濃度的蔗糖溶液中 B.轉入3a濃度的蔗糖溶液中
C.轉入2a濃度的蔗糖溶液中 D.轉入4a濃度的蔗糖溶液中
24.在小白兔的細胞中,具有雙層膜結構的是( )
A.線粒體 B.葉綠體和線粒體 C.高爾基體和葉綠體 D.線粒體和核膜
25.在人體細胞中,由A、G、U三種鹼基可構成多少種核苷酸( )
A.3種 B.4種 C.5種 D.6種
26.下列跨膜運輸的生理活動中,屬於主動運輸的是 ( )
A.酒精進入胃黏膜細胞 B.二氧化碳由靜脈血進人肺泡內
C.原尿中的葡萄糖進入腎小管上皮細胞 D.水分子出入細胞
27.人的紅細胞的滲透壓與X濃度的食鹽水相等。而浸在Y濃度食鹽水中的紅細胞破裂,浸在Z濃度食鹽水中的紅細胞收縮。則這三種食鹽水的濃度大小依次為 ( )
A.X>Y>Z B.Y>X>Z C.Z>Y>X D.Z>X>Y
28.小鼠肝細胞中具有的糖類物質是( )
A.纖維素和糖原 B.葡萄糖和麥芽糖 C.葡萄糖和糖原 D.澱粉和蔗糖
29.下列物質在核糖體內合成的是 ( )
①性激素 ②胰島素 ③澱粉 ④消化酶 ⑤纖維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⑤
30.在植物細胞質壁分離過程中,水分子通過細胞結構的順序是 ( )
①細胞壁 ②細胞膜 ③細胞質 ④液泡膜 ⑤液泡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③ C.⑤④②③① D.⑤④③②①
二、雙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12分。每小題有兩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全選對者得3分,選少且選對者得1分,其他情況不給分。)
31.下列有關細胞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核膜由雙層膜構成,其上有許多孔
B.植物細胞都沒有中心體
C.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D.細胞質是細胞代謝與遺傳的控制中心
32.在洋蔥的表皮細胞中DNA分布在( )
A.細胞核 B.細胞膜 C.線粒體 D.葉綠體
33.下列生物的遺傳信息直接貯存在RNA中的是( )
A.細菌 B.酵母菌 C.HIV病毒 D.SARS病毒
34.23.下列關於生命的物質基礎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蛋白質分子結構的多樣性決定了蛋白質具有多種重要功能
B.組成生物體的元素中,碳是最基本的元素
C.蔗糖、葡萄糖是植物體中的二糖
D.細胞中的結合水是良好溶劑
三、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48分。)
35.(每空2分,共8分。)為獲得純凈的細胞膜用於研究其結構與功能。請完成下列實驗設計並分析有關問題。
(1)應選取人體下列哪種細胞做實驗 ( )
A.成熟紅細胞 B.神經細胞 C.白細胞 D.口腔上皮細胞
(2)選用該材料的理由是 。
(3)將選取的上述材料放入 中,一段時間後細胞將破裂。
(4)經過(3)的實驗步驟後,可用下列哪一方法獲得純凈的細胞膜 ( )
A.靜置 B.加熱 C.離心 D.過濾
36.(每空1分,共10分。)分析下列圖表完成有關問題:
(1)圖中A是 ,B是 ,D是 。如果把DNA換成RNA,則A是 ,B是 ,D是
(2)當E為DNA時,A有a、b、c、d四種類型;當E為RNA時,A有a、b、c、e四種類型。那麼,組成核酸的基本單位有 種。
(3)真核細胞中DNA分布在 、 和 。
37.(每空1分,共11分。)下圖為物質出入細胞的3種方式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內填序號):
(1)物質利用載體蛋白出入細胞的運輸方式是圖[ ]和[ ]。
(2) 可能代表氧氣轉運方式的是圖中[ ] ;碘進入人體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的過程是圖中[ ] ;葡萄糖進入紅細胞的過程是圖中[ ] 。
(3)甲、乙兩種運輸方式合稱為 。
(4)與細胞表面識別有密切關系的結構是
(5)從細胞膜的功能特性看,它是 膜。
38.(每空1分,共10分。)下圖是處於不同生理狀態的3個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請據圖回答:
(1)圖A細胞處於何種狀態? 。
(2)圖中各細胞的細胞液濃度依次是 > > 。
(3)如上圖A、B、C 3個細胞處於不同濃度的溶液中,則A圖與B圖細胞所處的外界溶液濃度是
> 。
(4)如果將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製成裝片,並使之處於高滲溶液中而發生質壁分離。用顯微鏡觀察一個細胞質壁分離的發展過程,發現該細胞形態的變化順序將如上圖所示的 → → 。
(5)圖中標號①所指的物質是 。
39.(每空1分,共9分。)右圖是動物某分泌細胞。向細胞內注射用放射性同位素3H標記的氨基酸,一段時間後,在細胞外檢測到含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質。請回答下列問題([ ]內填序號):
(1)請舉例寫出一種分泌蛋白質:
(2)圖中的①、③、⑤分別是
(3)⑥的分泌蛋白質首先是由 [ ] 合成的。
(4)圖中②是 ,在細胞內被形象地稱為深海中的潛艇。
(5)分泌蛋白的合成、運輸和分泌過程中,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
[ ] 提供的。
35.
(1) A
(2)成熟的紅細胞中則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
(3) 蒸餾水
(4) C
36.
(1) 含氮鹼基 脫氧核糖 脫氧核苷酸 含氮鹼基 核糖 核糖核苷酸
(2)8
(3)細胞核 線粒體 葉綠體
37.
(1) ① ③
(2) ②自由擴散 ③ 主動運輸 ① 協助擴散
(3) 被動運輸
(4) 糖蛋白
(5) 選擇透過性
38.
(1)質壁分離 (2)C A B(3)A B (4)B A C (5)細胞外溶液
39. (1)消化酶 抗體 胰島素(或生長激素)
(2)細胞膜 高爾基體 內質網 (3)④ 核糖體 (4)囊泡 (5) ⑦ 線粒體
② 求高中生物必修一試卷(要難的,同時要有答案)越多越好,好的加分。很急,各位幫幫忙。
2013北師大版生物必修一習題演內練(容46套)
http://club.topsag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144964&fromuid=5915791
③ 常州市教育學會學業水平測試高一生物試題必修一2010年1月 答案
高生物(必修Ⅰ模塊:分子與細胞)
一。多項選擇題:(50分)
1。在生物細胞結構
A.艾滋病的病原體B.脊髓灰質炎的病原體C. B型肝炎病原D.炭疽病
2。 「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和「無碳,就沒有生命」的錯誤
A.碳元素在生物體內的含量
B.重要的細胞組成的有機化合物包含
℃,碳的蛋白質的氨基酸組合物的基礎上連接到的碳鏈的碳原子數的基本骨架
D.單糖的數目的碳鏈連接的碳原子的基本骨架
3。如下圖所示,A→B指連續分裂細胞的兩個細胞周期,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
一個
B?
BR />
e
一個
B?
?
D
AA和B細胞周期的結束BC段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遺傳物質一樣,一般發生在的第d分貝和C是一種細胞周期
4,下列哪項不直接需要ATP能量
A.細胞分裂B. C.細胞吸收礦質元素的滲透水的吸收D.肌肉收縮
5。敘述生物膜錯誤
A.膜元件,可以從內質網,高爾基體膜,然後轉移到細胞膜
C.生物膜B.各種生物膜的化學組成和結構類似的共同體內的膜結構
D.生物膜履行自己的職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細胞的生理功能
</ 6科學家哺乳動物中,成熟的紅血細胞的蒸餾水,導致破裂的紅細胞的溶血現象,然後刷新解散,被稱為「鬼」的其餘部分的結構生物學,細胞微環境物質主要成份的鬼
A.無機鹽,蛋白質B.蛋白質C.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D.脂質,蛋白質
7時機體代謝,快速增長,在體內
A B.結合水和自由水結合水和自由水的比例有沒有做這個比例將減少
C.結合水和自由水結合水和自由水的比例將上升D.
8。形成的蛋白質分子是由51個氨基酸的縮合率不變,51個氨基酸形成的兩個肽鏈的,假設的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130,則該蛋白質的分子量。
A.5748 B.6630 C.882草49
9。下面的描述上使用的高倍率錯誤
答:首先在低倍鏡下仔細看看,然後去一個高倍顯微鏡
B.用粗調焦螺旋調整,然後再細焦螺旋調節
C.視覺圖像變亮很清楚
D.高倍率窄視場,放大倍數
10以下描述不正確
A.藍藻細胞內的葉綠體B.藍藻細胞內光合色素
C.藍藻細胞光合作用的藍綠色藻類光合作用的條件,酶D.藍藻細胞光合作用的場所
11綠色植物無論是光反應,最好是檢查
A.葡萄糖的生成B.ATP的合成C.氧釋放來衡量D.的二氧化碳吸收
12。已知Mn2 +的許多酶的活化劑,例如,它可以激活硝酸還原酶,Mn2 +的植物的缺乏將無法使用硝酸鹽,其中示出的無機離子
A:一個重要的角色維持酸鹼平衡B.
C.了重要作用D.維持細胞內滲透壓的調節生物體內的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在維持細胞形態有重要的設備...... />的意義
溫度
的棉布狀態
幾天後現象
陽光的地方BR /> 23°C
都濕發芽
乙
日光
23°C和
乾燥
沒有發芽
?
暗
23℃
超市
全部發芽
小
黑暗
23 ℃
不發芽的干
13。皮氏培養皿底部覆蓋棉花,對棉花的豌豆種子。實驗結果如右圖所示,實驗證明種子萌發需要
A.陽光
B.空氣</?合適的溫度
D.水
14。已復制到染色體的兩個姐妹染色單體的正常形態(B)
15。新鮮的苔蘚植物的葉子,到少量紅墨水的質量濃度的0.3g/mL的蔗糖溶液,在顯微鏡下觀察,你會看到苔蘚細胞的狀態,如圖所示。在這種情況下,部分的①和②的顏色分別為()
A.①無色。 ②綠色B.①紅色②綠色
C.①紅色②無色D.①紅色②紅色
16。人紅血細胞在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浸泡半小時後的結果顯示。血細胞形態的變化,按照遞減順序來確定濃度的蔗糖溶液中,正確的是()
答:> B> C> D
B.e > A> B> C
C,C> D> A> B
D. C> B> D> A
/> 17。圖胡蘿卜的硝酸鉀溶液氧化的情況下,K +和NO3-的曲線。影響A,B兩點和B,C兩點吸收不同的因素
A.向量的數量,能源
B.能源載體數量
C.載波數的離子濃度
D.能量離子濃度
18。下面的圖片展示了四種植物的光合速率曲線(I,Ⅱ,Ⅲ,Ⅳ)在不同光照強度下,這是最適合的生長在樹蔭下的條件下,植物()
AI BR />
B.Ⅱ
C.Ⅲ
D.Ⅳ
19。生物圈保護區和非生物世界的團結,因為
A.生物和非生物物質
B化合物構成的細胞從岩石圈
C.超過20種化學元素在無機性質
合肥D.生物生物有著共同的代謝
20構成的有機體。在機體正常的新陳代謝活動在生殖過程
A.脂肪B.磷脂C.固體酒精D.脂肪酸
21 a>
A.細胞的細胞質中比分離和回收的現象,可以判斷是死是活的細胞呼吸B.能力,實力
?細胞膜載體數量的多少D.細胞吸收營養/> 22。澱粉酶在澱粉催化澱粉分解實驗,稀釋2倍,20倍,起到的效果基本上是相同的,這表明該酶具有
A.特定B.多樣性C.效率D.穩定
23。在這個過程中的有氧呼吸18O
A.葡萄糖水B.葡萄糖→丙酮酸→丙酮酸→→氧
C.的使用18O跟蹤的氧原子轉移途徑的葡萄糖葡萄糖→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24將被放置在壺中的太陽移動到暗細胞內的三碳化合物的變化葡萄糖生產量
A. C3突然增加,(CH2O)減少B. C3(CH2O)減少
C. C3(CH2O)增加D. C3突然減少, (CH2O)增加
含ADP,磷酸,NADP +,和其他物質添加到葉綠體,光合作用下所示的條件下,實驗繪制的曲線代表
A.有機合成率
B. 02發行版
C. ATP和[H]號
D. C02吸收
二,概念圖:(20分)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⑤______
①的_______ _______③在_______(4)_____⑤______
判斷錯誤修正,如果是真實的,下面的語句〖〗播放,如有錯誤,請〖〗,帶下劃線的部分。 (10)
1。核酸是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在所有生物體的細胞,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都與它們的結構和活動。 〖〗
2細胞的生物膜系統,細胞器膜和膜,核細胞膜和細胞壁共同構成的。 〖〗
3。過程的主動運輸的大分子載體蛋白質的協助下,從側面的細胞膜被運送到細胞膜的另一側,這個過程中,在細胞內的化學反應釋放的能量需要消耗〖〗。
4細胞的新陳代謝是生物體保持在成長過程中的許多化學反應。 〖〗
5。產生的酶是由活細胞催化有機物質,有機物質主要是蛋白質。 〖〗
,填空題:(20分)
1。發面麵包,松軟可口的麵包是利用酵母_______________;酒廠制酒用酵母_______產生_________。
2。有機體的生命活動的能量物質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的直接能源物質是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____________體內儲備的能量是___________生物的生命活動都需要能量的最終來源是________。
3,人們發現,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組合物的膜的脂質分子垂直排列時,將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75%的脂質分子不規則膜擴大區域的厚度減小。這證明,膜材料分子的運動,使細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膜結構變化將影響細胞膜的各種物質____________。
/ a>
五,圖填空:畫的同學
1。 (6分)下圖顯示的原理圖的洋蔥根尖分生區,
仔細觀察和分析圖,圖中的三個明顯的錯誤:
①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8)下面的圖是光合作用的過程的圖示。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參與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細胞內的作用,這些顏料的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
(2)光合作用的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H階段,我說的那個階段。
(3)B化學公式的D化學分子簡風格_______
(4)寫光合作用的整體反應:
BR />
3。 (8分)下面的兩個學生吸引到發生滲透作用的實驗裝置,據圖回答:
(1)圖中A表示_______,他的功能是_______
(2)滲透裝置示意圖,正確的______理由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VI實驗的勘探分析問題:
學生
操作步驟
分解
沖洗
染色
生產商
觀察
一個
-
+
+
+
+ BR />
乙
+
-
+
+
+
?
+
> +
-
+
+
小
+
+
+
+
戊
+
+
+
+
+
> 1(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觀察到9點)在A至E的五年級學生在洋蔥根尖剪裁立即採取措施後,請回答:
(1)觀察到的實驗結果是__________,乙觀察到的實驗結果_____________?觀察到的實驗結果是______________(請選擇從下面的序列號)
A.染色體上的顏色是不顯著的,也看不到
B.細胞重疊染色體
C.染色體上的顏色,清楚可見
D.染色體著色很淡,模糊註:「+」表示該操作。「 - 「表示操作
(2)D學生在執行上述步驟,直接在高倍鏡下觀察,細胞有絲分裂是沒有發現很長一段時間,步驟應該可以正常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學生觀察到的矩形單元,但並沒有發現有絲分裂各個時期的圖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的學生老師指點後,發現細胞分裂的形象,他想觀察的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染色體數目和形態,應使用相結合的目鏡和物鏡是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
在癌症研究的過程中,許多科學家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汗水。在1900年,只有30歲的羅爾斯一隻雞肉瘤(惡性的腫瘤生長中的結締組織和上皮組織的肉瘤腫瘤的生長成為),做了以下實驗:雞組織成液體掉在了地上,與一個特殊的「篩」過濾,這種過濾裝置,即使是最小的細胞還沒有通過。濾液,然後注射到雞的身體健康結果的雞快速成長肉瘤。 (8分)
(1)基於上述推測,羅爾斯提出了一個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個角度來看,以什麼樣的致癌物質致癌的研究提供的證據後,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你設計一個模擬試驗,研究了某種物理或化學因素可能致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3。 (10分)科學家的植物澆鹽水30分鍾圖,圖B中的植物,如圖片來回答這個問題:
(1)植物澆鹽水,細胞發生了什麼變化?
(2)談會導致植物細胞的改變
BR />
(3)如果在圖B中,你給植物澆淡水,預測植物會發生什麼,並說明理由。
/ a>
/ a>
參考答案
,多項選擇題:
問題
8,6
10
答案
e
一個
D > C /> C
e
乙
AB
問一個
11/12
13
14
15
17
18
19
20
回答
?
e
e
乙
BD
e
CB
?
</問題
22
23
24
25
的的答復
一個
?
e
一個
?
二,概念圖:
1。 ①CH,O④核糖⑤②③葡萄糖的單糖的糖原(纖維素)
2 1葉綠體色素②ATP(3)O2④C5⑤(CH2O)
3判斷修正:
1。 √
刪除「及細胞牆
3。√
4。生活活動
√
4,填寫的空白
1。CO2有氧呼吸無氧呼吸酒精
2葡萄糖ATP的脂肪太陽能
3流性
五,圖填補空白:
1。答案:①不應該有葉綠體②應該的液泡③細胞應為正方形
④核應占相當大的比例
2(1)葉綠體光反應暗反??應(3)O2 ATP(3 )(略)
(1)半透膜允許水分子通過吸收光能(2)不允許蔗糖分子
(2)B設備比較多的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進入,蔗糖溶液的體積增大。
6實驗探索分析問題:
1 (1)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2)低放大倍率首次使用顯微鏡使用高倍率
(3)不正確觀測站的(看到學生是成熟區細胞)(4)BC
(1)病毒致癌(2)提供的病毒因子的致癌性證據
(3)①選擇測試材料(某種動物)和分組
/>②用物理或化學因素實驗動物,在相同的時間,對照組設定
③預測結果和結論:如果試驗組動物的腫瘤,表明這個因素是致癌的,如果有是沒有腫瘤,它可以推斷??。
3。(1)細胞出現質壁分離狀態
(2)濃度高於細胞液的濃度植物細胞,植物細胞的液泡脫水,導致細胞的質壁分離。
(3)如果及時注入淡水到工廠,工廠應該很快就會恢復的質壁分離植物到植物,如果需要更長的時間前注入淡水的植物,植物可能會導致植物死亡,由於長時間脫水產生質壁分離不能恢復。狀態。
④ 師說生物試題高一必修一單元測試4-6答案
文體 「說」是古代用以記敘、議論或說明等方式來闡述事理的文體。既可以發表議論, 也可以記事, 都是為了表明作者的見解,說明寄寓的道理。 《文章辨體序說》:「說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己意述之也。」「說」的語言通常簡潔明了,寓意深刻;寫法較靈活,跟現代的雜文大體相似,通常采以小見大的辦法,借講寓言故事、狀寫事物等來說明事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托物寓意」。 「說」就是「談談」的意思,比如「馬說」從字面上可以解作「說說千里馬」或「說說千里馬的問題」 《愛蓮說》、《馬說》、《捕蛇者說》、《師說》、《黃生借書說》就屬這一文體。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韓愈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昌黎(今遼寧義縣),自謂「郡望昌黎」,故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謚號「文」,又稱韓文公。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他是中華五聖之首——文聖,是繼孔孟之後又一偉大的文學家。韓愈還是一個語言巨匠。他善於使用前人詞語,又注重當代口語的提煉,得以創造出許多新的語句,其中有不少已成為成語流傳至今,如「落阱下石」(同落井下石,此為另一寫法)、「動輒得咎」、「雜亂無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韓愈三歲而孤,受兄嫂撫育,早年流離困頓,有讀書經世之志,雖孤貧卻刻苦好學。20歲赴長安考進士,三試不第。25~35歲,他先中進士,三試博學鴻詞科不成,赴汴州董晉、徐州張建封兩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回京任四門博士。36~49歲,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論天旱人飢狀,請減免賦稅,貶陽山令。憲宗時北歸,為國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歲,先從裴度征吳元濟,後遷刑部侍郎。因諫迎佛骨,貶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歷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職。政治上較有作為。詩力求險怪新奇,雄渾而重氣勢。
生平年表
唐貞元二年(786年)韓愈十九歲,懷著經世之志進京參加進士考試,一連三次均失敗,直至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進士考試才考取。按照唐律,考取進士以後還必須參加吏部博學宏辭科考試,韓愈又三次參加吏選,但都失敗;三次給宰相上書,沒有得到一次回復;三次登權者之門,均被拒之門外。 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韓愈二十九歲,受董晉推薦,出任宣武軍節度使觀察推官。這是韓愈從政開始。韓愈在任觀察推官三年中,邊指導李翱、張籍等青年學文,邊利用一切機會,極力宣傳自己對散文革新的主張。 貞元十六年冬,韓愈第四次參吏部考試,第二年(801年)通過銓選。這時期寫的《答李翊書》,闡述自己把古文運動和儒學復古運動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主張,這是韓愈發起開展古文運動的代表作。這年秋末,韓愈時年三十四歲,被任命為國子監四門博士,這是韓愈步入京師政府機構任職開端。任職四門博士期間,積極推薦文學青年,敢為人師,廣授門徒,人稱「韓門第子」。貞元十九年(803年)寫了名作《師說》,系統提出師道的理論。 貞元十九年冬,韓愈晉升為監察御史,在任不過兩個月,為了體恤民情,忠於職守,上書《論天旱人飢狀》,因遭權臣讒害,貶官連州陽山令。韓愈三年任職陽山令,深入民間,參加山民耕作和魚獵活動,愛民惠政德禮文治,《新唐書·韓愈傳》因此特書「有愛於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 在陽山令任上,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韓愈門下,與青年學子吟詩論道,詩文著作頗豐,今見之《昌黎文集》有古詩二十餘首,文數篇。此時構思並開始著述的《原道》等篇章,構成韓學重要論著「五原」學說,這是唐宋時期,新儒學的先聲,其理論建樹影響巨大。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年夏秋之間,韓愈離開陽山,八月任江陵法曹參軍。元和元年(806年)六月,韓愈奉召回長安,官授權知國子博士。元和三年(808年),韓愈改真博士。元和四年,改授都官員外郎分司東都兼判祠部。是年冬被降職調為河南令,以後相繼任職方員外郎、國子博士。 元和八年(813年),晉升為比部郎中史館修選,完成《順宗實錄》著名史書編寫。元和九年(814年),韓愈任考功郎中知制誥,第二年晉升為中書舍人。元和十二年(817年),協助宰相裴度,以行軍司馬身份,平定淮西亂,因軍功晉授刑部侍郎。 元和十四年(819年),憲宗皇帝派遣使者去鳳翔迎佛骨,京城一時間掀起信佛狂潮,韓愈不顧個人安危,毅然上《論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將佛骨 「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後代之惑。」憲宗得表,龍顏震怒,要處以極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極力說情,免得一死,貶為潮州刑史。韓愈任潮州刑史八個月,概括說來:驅鱷魚、為民除害;請教師,辦鄉校;計庸抵債,釋放奴隸;率領百姓,興修水利,排澇灌溉。千餘年來,使潮州成為具有個性特色的地域文化,潮州地區成為禮儀之邦和文化名城! 元和十五年(820年)九月,韓愈詔內調為國子祭酒。長慶元年(821年)七月,韓愈轉任兵部侍郎,第二年,單身匹馬,冒著風險赴鎮州宣慰亂軍,史稱「勇奪三軍帥」,不費一兵一卒,化干戈為玉帛,平息鎮州之亂。九月轉任吏部侍郎。 長慶三年(823年)六月,韓愈晉升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京兆之地稱復雜難理,在韓愈整治下,社會安定,盜賊止,米價不敢上。後相繼調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長慶四年,韓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於長安,終年五十七歲。
韓愈的思想
韓愈思想淵源於儒家,但亦有離經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統自居,反對佛教的清凈寂滅、神權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贊孟子辟排楊朱、墨子,認為楊、墨偏廢正道,卻又主張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貴王道,賤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擊二王集團的改革,但在反對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等主要問題上,與二王的主張並無二致。這些復雜矛盾的現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韓愈在文學上倡導「古文運動」,提倡散文,後人稱他為古文運動的領袖。他的散文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語言鮮明簡練,新穎生動,有著極高的成就。韓文分論說、雜文、傳記、抒情四類。他的論說文多以名儒道反佛教為主要內容,邏輯性強、觀點鮮明、鋒芒畢露,能體現他的文風。他的小品文筆鋒犀利、形式活潑。韓愈的傳記文繼承《史記》傳統,敘事中刻畫人物,議論、抒情妥帖巧妙。他的抒情文中的《祭十二郎文》又是祭文中的千年絕調,文章結合家族身世和生活瑣事,反復抒寫他悼念亡侄的悲痛,感情真實,恰如唱歌當哭,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
傳世名言
·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治學名聯) ·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聽穎師彈琴》) ·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原毀》) · 親之割之不斷,疏者屬之不堅。 ·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送孟東野序》) · 少年樂相知,衰暮思故友。 ·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 事業無窮年。 ·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也。 (《師說》) ·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進學解》)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師說》) ·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師說》) ·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 聖人無常師。 (《師說》) ·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師說》) ·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調張籍》) ·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原道》)
編輯本段原文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yú)。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yú)!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dān)。郯(tán)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pán),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編輯本段注釋
[1]學者:求學的人。 [2]所以:用來。。。的。 [3]道:指儒家孔子、孟軻的哲學、政治等原理、原則。可以參看本書上面所選韓愈《原道》。 [4]受:通「授」。傳授。 [5]業:泛指古代經、史、諸子之學及古文寫作,可 以參看本書下面所選韓愈《進學解》中所述作者治學內容。 [6]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識和道理。語本《論語·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論語·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認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認為自己並非這樣。韓愈則進一步明確沒有生而知之的人。 [7]其為惑也:那些成為疑難的問題 [8]乎:於 [9]聞道:語本《論語·里仁》:「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聞,聽見,引伸為懂得。道:這里作動詞用,學習、從師的意思。 [10]從而師之:跟從(他),拜他為老師。師之,即以之為師。 [11]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庸,豈,哪。知,了解,知道。年:年齡 [12]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知識、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意思是誰懂得道理,誰就是自己的老師。 [13]師道:以師為道。即學道。道,這里有風尚的意思。 [14]出人:超出(一般)人。 [15]猶且:尚且 [16]眾人:普通人。 [17]恥學於師:以向老師學習為恥。 [18]是故聖益聖,愚益愚:因此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發。 [19]惑矣:(真)糊塗啊! [20]彼童子之師:那些教小孩子的(啟蒙)老師。 [21]句讀(dòu逗):也叫句逗。古代稱文辭意盡處為句,語意未盡而須停頓處為讀(逗),句號為圈,逗號為點。古代書籍上沒有標點,老師教 學童讀書時要進行句逗的教學。讀,通「逗」。 [22]或師焉,或不(fǒu)焉:有的(指「句讀之不知」這樣的小事)請教老師,有的(指「惑之不解」這樣的大事)卻不問老師。「不」同「否」。此句翻譯時應注意交錯翻譯,詳見下文翻譯。 [23]小學而大遺:小的方面(句讀之不知)倒要學習,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卻放棄了。 [24]巫醫:古代用祝禱、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葯物醫治疾病為業的人,連稱為巫醫。《逸周書·大聚》有關於「巫醫」的記載。《論語·季氏》:「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視為一種低下的職業。 [25]百工:泛指手工業者。 [26]相師:互相學習。 [27]族:類。 [28]相若:相象,差不多的意思。 [29]位卑則足羞:(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恥辱。 [30]諛(yú):阿諛、奉承。 [31]復:恢復。 [32]君子:古代「君子」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這里用前一種意思,相當於士大夫。 [33]不齒:不屑與之同列,表示鄙視。 齒,原指年齡,也引伸為排列。幼馬每年生一齒,故以齒計馬歲數,也以指人的年齡。古人常依年齡長少相互排列次序。本句反映封建階級的傳統偏見。 [34]乃:竟 [35]其可怪也歟:難道值得奇怪嗎?其,語氣詞,起加強反問語氣作用。 [36]聖人無常師:《論語·子張》:「子貢曰『……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夫子,老師,指孔子。子貢說他何處不學,又為什麼要有一定的老師呢! [37] 郯(tán)子:春秋時郯國(今山東郯城一帶)的國君,孔子曾向他請教過少皞(hào浩)氏(傳說中古代帝王)時代的官職名稱。 [38]萇(cháng)弘:東周 敬王時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請教古樂。師襄:春秋時魯國的樂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學習彈琴。師,樂師。 [39]老聃(dān丹):即老子,春秋時楚國人,思想家, 道家學派創始人。孔子曾向他請教禮儀。 [40]三人行句:語本《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1]不必:不一定。 [42]術業有專攻:學問和技藝上(各)自有(各的)專門研究。攻:學習、研究。 [43]李氏子蟠:李蟠(pán盤),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年)進士。 [44]六藝經傳(zhuàn):六藝的經文和傳文。六藝:指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儒家經典。經:兩漢及其以前的散文。傳:註解經典的著作。 [45]不拘於時:不被時俗所限制。時,時俗,指當時士大夫中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於,被 [46]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贊許 [47]貽:贈送
編輯本段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疑惑卻不求老師指教,那成為疑難的問題,終究得不到解決。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拜他為師;在我之後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比我多,我也跟從他學習,把他當作老師。我學習的是道理,哪裡去考慮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論地位顯貴或是低下,不論年長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唉!從師學習的風尚已經很久不流傳了,想要人們沒有疑惑很難吶!古代的聖人,他們超過一般人很遠了,尚且跟從老師向老師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跟聖人相比相差很遠了,卻以向老師學習為羞恥。所以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這個原因的吧?愛自己的孩子,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於他自己,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這是糊塗的!那些兒童的老師,教他讀書,學習書中的文句,並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問題的老師。不知道斷句要問老師,有疑惑不能解決卻不願問老師,小的方面(句讀)要學習,大的方面(解惑)卻丟棄,我沒見到他聰明在哪。醫生,樂師及各種工匠,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類人中,說起老師、弟子的時候,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問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們就說:"那個人與某人年齡相近,修養和學業也差不多,(怎麼能稱他為老師呢?)以地位低的人為師,足以感到羞愧,稱官位高的人為師就近於諂媚。"啊!從師學習的風尚不能恢復,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醫、樂師及各種工匠,是士大夫們所看不起的,現在他們的見識反而比不上這些人了。這也真是奇怪啊!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經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一類人,他們的道德才能(當然)不如孔子。孔子說:"多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師。"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弟子有賢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後,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研究,只是像這樣罷了。 李氏的兒子蟠,年紀十七歲,愛好古文,六藝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學習了,不受時代風氣的影響,不以從師學習為恥,向我學習。我贊許他能履行古人從師學習的風尚,特別寫了這篇《師說》來贈給他。
編輯本段字詞整理
通假字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受:通「授」,傳授,講授 2.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3.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讀,通"逗」,閱讀中的斷句
一詞多義
【師】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名詞,老師) ②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名詞,擅長某種技術的人) ③吾師道也:(名詞意動用法,以......為師) 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從師) ⑤吾從而師之:(意動用法,以……為師) ⑥則恥師:(動詞 拜師) ⑦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名詞 老師)(者也判斷句) 【之】 ①擇師而教之: (代詞,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 (結構助詞,這) ③古之學者: (結構助詞,表示修飾或領屬關系,譯為「的」) ④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結構助詞,用在定語和名詞性的中心語之間,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獨立性」。因為「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謂之間的,即「之」後必是動詞;而兩個「所存」是「所詞短語」,「所詞短語」都是名詞性的。) ⑤句讀之不知: (賓語前置標志) ⑥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助詞,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 ⑦士大夫之族:(這些人) ⑧古之聖人:(的) ⑨師道之不復:(主謂間,無義) ⑩吾從而師之:(代詞,他) 11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代詞,翻譯為「這些」) 【其】 ①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人稱代詞,他) ②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指示代詞,那(些) ) ③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人稱代詞,他們 )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人稱代詞,他們的) ⑤聖人之所以為聖……其皆出於此乎:(語氣副詞,表猜測,大概 )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稱代詞,他們的) ⑦其可怪也歟:(語氣副詞,表強調,真是;表反問,難道) 【惑】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名詞,疑難問題) ②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形容詞,糊塗) 【道】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名詞,道理)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名詞,風尚) 【乎】 ①其皆出於此乎? (語氣助詞,表推測,吧) ②生乎吾前:(介詞,表時間,在) ③固先乎吾:(介詞,表比較,比) 【於】 ①恥學於師:(介詞,表示處所、方向,從、向) ②其皆出於此乎? (介詞,表示處所、方向,從、在) ③於其身也:(介詞,表示對象,對,對於) ④師不必賢於弟子:(介詞,表示比較,比) ⑤不拘於時:(介詞,表示被動,受,被) 【傳】 ①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動詞,傳授) ②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動詞,流傳) ③六藝經傳:(名詞,傳文) 【無】 ①孰能無惑:(沒有) ②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無論)
詞類活用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惑,形容詞作名詞:疑惑的問題、糊塗的問題 2.吾從而師之:師,意動用法:以……為師 3.吾師道也:師,名詞活用作動詞:學習 4.其下聖人也亦遠矣:下,名詞活用作動詞:不如 5.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愚,形容詞作名詞,聖:聖人,愚,笨拙的人 6.則恥師焉:恥,意動用法:以……為恥 7.小學而大遺:小、大,形容詞作名詞: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8.吾未見其明也:明,形容詞作名詞,高明。 9.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卑、盛,形容詞作名詞:卑:卑賤的人、低下的人 盛:勢盛位高的人 10.君子不齒:齒,表並列。
古今異義
1.古之學者必有師---學者--- 古:求學的人 今:在學術上有所成就的人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古:用來……的 今: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 3.吾從而師之---從而----古:跟隨並且 今:表目的或結果,是連詞 4.無貴無賤---無---古:不論;不分 今:沒有 5.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道---古:風氣 今:道理 6.句讀之不知---讀---古:句子中間需要停頓的地方,讀dòu 今:看著文字發出聲音,讀dú 8.聖人無常師---常---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不必---古:不一定 今:用不著、不需要 10.年十七,好古文---古文---古:秦漢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統稱 11.今之眾人---眾人---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數人 12.小學而大遺---小學---古:小的方面學習了 今:初級正規教育學校。
特殊句式
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 ,惑之不解 介詞結構後置 學於余。 恥學於師。 師不必賢於弟子。 判斷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人非生而知之者。 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省略句 則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被動 不拘於時 所字結構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重點背誦句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編輯本段背景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師,不應因地位貴賤或年齡差別,就不肯虛心學習。文末並以孔子言行作證,申明求師重道是自古已然的作法,時人實不應背棄古道。 這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說文。文章論述了從師表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也表現出作者不顧世俗獨抒己見的精神。 中國古代的學校教育十分發達,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學。韓愈寫這篇文章時三十五歲,正在國子監任教。那麼,韓愈為什麼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原來他所說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啟蒙教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韓愈既以這樣的人自我標榜,也以好為人師而著稱。《新唐書》本傳說他「成就後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 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韓愈寫《師說》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里看出。柳宗元說:「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實際上,可以把《師說》看作韓愈提倡「古文」的一個庄嚴宣言。六朝以來,駢文盛行,寫文章不重視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盡管也產生了一些藝術成就很高的作品,卻導致了文學創作中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韓愈不是第一個提倡「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無論在文學理論還是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主張「文以載道」,並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於古文創作的年輕人。
編輯本段解析
⑤ 求高一上期金太陽試卷生物卷(二),(三),(五)答案。(就是必修一的)
建議你還是去貼吧(像高考吧,地理吧,數學吧,英語吧)問下…大.家在學.校做都是做紙制.的,根.本不是電,.子的,誰也不會給你一題..題..手.打。即使有也要給你找試卷,拍照,上網上傳等麻煩的步驟基本沒人會去做,所..以別..乾等了。
還有就是你可以在網路文庫里搜題目,或者把題目打幾十個字出來用網路直接搜索下,說不定能找到。或者你可以去出這本書的官網看下,官網上也可能有答案.還有就是大型的考試也不會有答案了,除非是考完成績出來後,與其在這求答案,你還不如去好好復習,爭取考好來。
⑥ 漳州市2016-2017學年上期末高中教學質量檢測高一生物必修一試卷和答案
班級 姓名 座號 成績
一、選擇題(60分)
1、下列細胞結構中,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分辨不出的是 ( )
A、染色體 B、液泡 C、核糖體 D、葉綠體
2、右圖為黑藻細胞的細胞質環流示意圖,視野中的葉綠體位於液泡的右方,細胞質環流的方向為逆時針,則實際上,褐藻細胞中葉綠體的位置和細胞質環流方向分別是( )
A、葉綠體位於液泡的右方,細胞質環流的方向為順時針
B、葉綠體位於液泡的左方,細胞質環流的方向為順時針
C、葉綠體位於液泡的右方,細胞質環流的方向為逆時針
D、葉綠體位於液泡的左方,細胞質環流的方向為逆時針
3、人體的唾液腺細胞能夠分泌唾液澱粉酶。下列與之有關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細胞核為唾液澱粉酶的合成提供遺傳信息
B、核糖體為唾液澱粉酶的合成提供場所
C、高爾基體與唾液澱粉酶的形成有關
D、中心體參與將唾液澱粉酶分泌到細胞外的過程
4、下列生物的活體細胞中含有纖維素的是 ( )
A、西瓜果肉細胞 B、人的表皮細胞 C、草履蟲細胞 D、變形蟲細胞
5、薺菜根的分生區細胞的能量轉換場所是 ( )
A、葉綠體 B、線粒體 C、葉綠體 D、葉綠體和線粒體
6、用紫色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做質壁分離的實驗,若發生質壁分離前觀察的細胞如下圖甲,則發生質壁分離時所觀察到的細胞是乙圖中的 ( )
7、在植物細胞質壁分離過程中,水分子通過細胞結構的順序是 ( )
①細胞壁 ②細胞膜 ③細胞質 ④液泡膜 ⑤液泡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③ C、⑤④②③① D、⑤④③②①
8、右圖是人體某細胞在進行某生命活動前後幾種生物膜面積的變化圖,在此變化過程中最可能合成的物質是
A、呼吸酶 B、分泌蛋白
C、性激素 D、維生素
9、在白楊樹的細胞和黃牛的細胞中,都能發現的細胞器有 ( )
A、中心體和內質網 B、線粒體和質體
C、核糖體和線粒體 D、核糖體和葉綠體
10、下列物質中,它的形成與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都有關系
的是 ( )
A、血紅蛋白 B、染色體上的蛋白質 C、胃蛋白酶原 D、性激素
11、蛋白質合成是細胞的一個重要的生理過程,下列細胞中,不可能發生此生理過程( )
①神經細胞 ②肝細胞 ③哺乳動物的成熟紅細胞 ④高等植物的篩管細胞 ⑤脂肪細胞
A、①②⑤ B、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2、下列關於細胞核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具有雙層膜結構 B、是遺傳信息儲存的主要場所
C、是細胞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D、是真核細胞中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細胞器
13、家庭養花,一次施肥過濃,引起花卉萎蔫,可採取的措施是 ( )
①加強光照 ②改善空氣流通③適當澆灌清水 ④更換盆中泥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4、下圖表示科學家進行的蠑螈受精卵橫縊實驗。你認為該圖最能說明 ( )
A、細胞質控制著細胞的代謝 B、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代謝
C、細胞質是細胞遺傳特性的控制中心 D、細胞核是細胞遺傳特性的控制中心
15、下列細胞結構中含有遺傳物質的是 ( )
A、液泡和線粒體 B、線粒體和中心體
C、中心體和葉綠體 D、葉綠體和線粒體
16、當你連續嗑帶鹽的瓜子,你的口腔和唇的黏膜會有干澀的感覺。其原因是 ( )
A、口腔和唇的黏膜細胞質濃度大於細胞外液濃度,細胞失水
B、口腔和唇的黏膜細胞質濃度小於細胞外液濃度,細胞失水
C、口腔和唇的黏膜細胞質濃度大於細胞外液濃度,細胞吸水
D、口腔和唇的黏膜細胞質濃度小於細胞外液濃度,細胞吸水
17、下圖是植物細胞部分膜結構示意圖,它們分別屬於哪一部分(按①②③④的順序) ( )
A、細胞膜、高爾基體膜、線粒體膜、核膜
B、細胞膜、葉綠體膜、線粒體膜、內質網膜
C、線粒體膜、核膜、內質網膜、高爾基體膜
D、葉綠體膜、細胞膜、線粒體膜、核膜
18、紅蘿卜細胞的液泡中含有紫紅色的花青素。將紅蘿卜切成小塊放到水中,水的顏色無明顯變化。若進行加熱,隨水溫的升高,水的顏色逐漸變紅。其原因是 ( )
A、細胞壁在加溫後受到破壞
B、水溫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溫使細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
D、加溫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過細胞膜
19、人的紅細胞的滲透壓與X濃度的食鹽水相等。而浸在Y濃度食鹽水中的紅細胞破裂,浸在Z濃度食鹽水中的紅細胞收縮。則這三種食鹽水的濃度大小依次為 ( )
A、X>Y>Z B、Y>X>Z C、Z>Y>X D、Z>X>Y
20、用顯微鏡觀察經健那綠染過色的人口腔上皮細胞,可以觀察到線粒體的原因是
A、健那綠能使線粒體染成藍綠色而不能使細胞質基質染色
B、健那綠能使細胞質基質染成藍綠色而不能使線粒體染色
C、健那綠能使線粒體染成藍綠色而不能使細胞質染色
D、健那綠能使細胞質染成藍綠色而不能使線粒體染色
21、下列跨膜運輸的生理活動中,屬於主動運輸的是 ( )
A、酒精進入胃黏膜細胞 B、二氧化碳由靜脈血進人肺泡內
C、原尿中的葡萄糖進入腎小管上皮細胞 D、水分子出入細胞
22、小腸絨毛上皮細胞易吸收葡萄糖,卻難吸收分子質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
A、細胞膜上無木糖載體 B、細胞膜的磷脂分子排列緊密
C、木糖的濃度太低 D、以上三項都正確
23、滲透作用是有大液泡的植物細胞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下列能稱之為滲透作用的是
A、鉀通過原生質層 B、氧氣通過細胞膜
C、水通過原生質層 D、水分子通過細胞壁
24、如圖實驗裝置所示,一段時間後,含液體②的半透膜袋萎縮,而含液體①的半透膜袋堅挺變硬,請推測三種溶液的濃度關系為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①<②<③
25、最能代表生物膜基本化學成分的一組化學元素是
A、C、H、O、N B、C、H、O、N、P
C、C、H、O、S、P D、C、H、O、Mg、Fe
26、如圖是胡蘿卜在不同的含氧情況下從硝酸鉀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線。影響A、B兩點和B、C兩點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別是
A、載體數量、能量 B、能量、載體數量
C、載體數量、離子濃度 D、能量、離子濃度
27、實驗證明,餐後腸腔中葡萄糖濃度高於血糖濃度時,葡萄糖可以順濃度遞度被吸收;當腸腔中葡萄糖濃度下降至顯著低於血糖濃度時,葡萄糖仍能被迅速地吸收。絨毛上皮細胞主要以哪種方式吸收葡萄糖 ( )
A、自由擴散 B、協助擴散 C、主動運輸 D、胞吞
28、新生兒小腸上皮細胞通過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這兩種物質分別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
A、主動運輸、主動運輸 B、胞吞、主動運輸
C、主動運輸、胞吞 D、被動運輸、主動運輸
29、下列生理活動中,與蛋白質功能無關的是 ( )
A、氧氣在血液中的運輸 B、C02進入葉綠體
C、葡萄糖進入小腸絨毛上皮細胞 D、細胞識別
30、食醋中的醋酸成分是活細胞不需要的小分子物質,蔗糖不是活細胞需要的大分子物質。用食醋和蔗糖可將新鮮的大蒜頭很快地腌成糖醋蒜,其原因是 ( )
A、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存在於活細胞的間隙中
B、醋酸和蔗糖分子均能被吸附在活細胞的表面
C、 醋酸能殺死活細胞,細胞膜失去了選擇性
D、因腌的時間過久,兩種物質均慢慢地進入活細胞
二、非選擇題(40分)
1、細胞作為基本的生命系統,具有系統的一般特徵:①有邊界,②有系統內各組分的分工合作,③有控制中心起控製作用。那麼,細胞的邊界是 ,系統內各組分的分工合作是指細胞內的 分工合作,細胞內起調控作用的控制中心是 。
2、右下圖是動物細胞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內填序號):
(1)此圖是動物細胞,判斷的依據是,有[ ] ,而無 。
(2)若這是昆蟲的飛翔肌細胞,那麼該細胞中的[ ] 較多,因為該細胞的生理活動需要的能量多。
(3)若這是人體的胰腺腺泡細胞,那麼與其合成功能直接相關的細胞器[ ] 含量較多,該細胞器的形成與核內的[ ] 有關。
(4)圖中易被鹼性顏料染成深色的是[ ] ,它由 和 兩種成分組成。
(5)某種毒素妨礙細胞的有氧呼吸而影響生命活動,這種毒素可能作用於
[ ] 中。
(6)與細胞有絲分裂有關的是[ ] ;內部含有多種水解酶且被稱為「消化車間」的細胞器是[ ] 。
3、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 和哺乳動物成熟的 等極少數細胞外,真核細胞都有細胞核。細胞核是真核細胞內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細胞器。大量的事實表明,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 。
4、細胞膜主要由 和 組成。此外,還有少量的 。 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 的種類和數量越多。
5、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A屬於 (填「植物」或「動物」)細胞,其主要依據是 。
(2)圖A中⑥所指的是 ,它是細胞合成 的場所。
(3)圖B中⑤是 ,它是細胞進行 的主要場所。
6、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如圖為處於三種生理狀態的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
(1)原生質層包括 這幾部分(填標號),可以把原生質層看作一層 性膜。
(2)若將細胞a置於質量濃度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時間後再放入清水中,則細胞的變化是 ( )
A、a→b→c→b→a B、 a→b→a→c
C、a→b→c D、a→c→b→a
(3)若將細胞置於質量濃度為O.5 g/mL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時間後再放人清水中,則細胞的變化是 ( )
A、a→b→c→b→a B、a→b→a→c C、a→b→c D、a→c→b→a
(4)若將細胞a置於1 mol/L的KNO3溶液中,則細胞變化為上述答案中的A,在此過程中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是 ( )
A、自由擴散 B、協助擴散 C、主動運輸 D、交換吸附
(5)圖c所處的生理狀態是 。
(6)圖中各細胞細胞液的濃度依次是 > > 。
7、1970年,科學家所做的熒游標記的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融合試驗的試驗現象證明細胞膜具有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
模型。
8、某同學在缺少實驗儀器的情況下,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將生雞蛋大頭的蛋殼去掉,保留殼膜完好,將小頭打破,讓蛋清和蛋黃流出,如圖所示。然後,在蛋內灌上清水,把它放在O.3 g/mL的蔗糖溶液中,並且用鉛筆在雞蛋殼上標上最初的吃水線,半小時後,他發現雞蛋上浮,原吃水線高出水面。請分析:
(1)雞蛋殼上浮的原因是 。
(2)如果裡面是蔗糖溶液,外面是清水,蛋殼將會 。
(3)典型的滲透裝置必須:①具有 ;②在其兩側的溶液具有 。
1-5、CDDAB 6-10、ADBCC 11-15、CCDDD 16-20、BDCDC 21-25、CACBB 25-30、BCBBC
1、細胞膜 細胞器 細胞核
2、(1)②中心體 細胞壁 葉綠體 液泡 (2)①線粒體 (3)③核糖體 ⑦核仁 (4)⑥染色質 DNA 蛋白質(5)①線粒體 (6) ②中心體 ⑩溶酶體
3、篩管細胞 紅細胞 代謝和遺傳
4、脂質 蛋白質 糖類 蛋白質
5、(1)動物 無細胞壁和液泡,有中心體 (2) 核糖體 蛋白質 (3)線粒體 有氧呼吸
6、 (1)①②⑤ 選擇透過性 (2)A (3)C (4)AC (5)質壁分離 (6)c b a
7、流動性 流動鑲嵌
8、(1)因殼內清水通過殼膜滲透進入蔗糖溶液,殼內水減少,重量減輕 (2)下沉 (3) 半透膜 濃度差
⑦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單元測試題
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一至三章測試題
卷一(不上交)
班級: 姓名: 座號: 。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5分,共60分,答案寫在卷二上)
1.關於生物體的結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生物體都有嚴整的結構 B.病毒具有嚴整的結構
C.除病毒等少數種類外生物體都有細胞結構 D.所有生物體都有細胞結構
2.細胞在進行物質交換時,能逆濃度梯度而運輸物質的一種方式是: ( )
A.簡單擴散 B.滲透作用 C.易化擴散 D.主動運輸
3.下列哪種生物是原核生物: ( )
A.病毒 B.硝化細菌 C.酵母菌 D.水稻
4.下列各項中,都含有少量RNA和DNA的一組細胞器是: ( )
A.葉綠體和核糖體 B.葉綠體和線粒體
C.線粒體和中心體 D.核糖體和高爾基體
5.紅細胞吸收下列物質時,需消耗能量的是( )
A. K+ B. C6 H12 O6 C.H2 O D. O2
6.原生質中,糖類、蛋白質和核酸共同含有的元素是:( )
A. C、H、O B. C、H、O、N C. C、H、O、N、P D. C、H、O、N、P、S
7.細胞核是下列哪種生理活動的主要場所: ( )
A.蛋白質合成 B.有氧呼吸 C.DNA貯存和復制 D.RNA的復制
8、在化學組成上脂類與糖類的主要區別是:( )
A、脂類分子中氧原子的比例高 B、脂類主要由C、H、O組成
C、脂類分子中C和H原子的比例高 D、有的脂類物質中含有N、P
9.下列物質中屬於二糖的是( )
A.澱粉、麥芽糖、核糖 B.乳糖、蔗糖、糖元
C.乳糖、麥芽糖、蔗糖 D.乳糖、核糖、糖元
10.下列化合物均含N元素的一組是( )
A.乳糖和澱粉酶 B.葡萄糖和脂肪酸
C. 血紅蛋白和核酸 D.纖維素和核苷酸
11.在二次大戰後,日本廣島生活的人癌症發病率高,原因是受()的作用。
A.物理致癌因子 B. 化學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 D.煤焦油
12.下列結構中,不含磷脂的細胞器是( )
A. 核糖體和中心體 B.核糖體和染色體
C.高爾基體和內質網 D. 線粒體和中心體
13. 應用基因工程技術診斷疾病的過程中必須使用基因探針才能達到探測疾病的目的.基因探針是指( )
A. 用於檢測疾病的醫療器械B. 用放射性同位素或熒光分子等標記DNA分子C. 合成ß-球蛋白的DNA D.合成苯丙羥
14.「天地合氣萬物有生」「腐草為瑩」和「蟬固朽木所化也」這些說法與下列哪位科學家所支持的生物學觀點一致( )
A. 雷迪 B.尼達姆 C.斯巴蘭扎尼 D. 斯巴德
15.下列哪種提法使斯巴蘭扎尼的實驗缺少足夠的證據否定「自然發生說」( )
A. 肉湯加熱時間不夠長 B. 軟木塞不能完全隔絕細菌
C. 沒有設計對照實驗 D. 燒瓶是缺少足夠的氧氣
16.最能對「自然發生說」提出異議的是( )
A. 雷迪的實驗 B.尼達姆的實驗 C.斯巴蘭扎尼的實驗 D.巴斯德的實驗
17.數據收集是指( )
A. 把分類、觀察或測量得到的內容如實地記錄下來的過程
B. 把測量得到的數據收集起來 C. 把觀察到的現象記錄下來的過程
D.類結果記錄下來的過程
18.當生物體新陳代謝旺盛,生長迅速時,生物體內結合水/自由水的比值( )
A. 會降低 B.會升高 C. 會不變 D.與此無關
19.關於線粒體和葉綠體的共同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都是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 B.都含有核酸和核糖體
C. 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 D.都不存在於原核細胞中
20.在細胞的脂質物質中,對生物的正常代謝和生殖過程起著積極的調節作用的是( )A. 脂肪 B. 磷脂 C.固醇 D. 維生素D
21.下列各項與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無關的是( )
A. 氨基酸至少含一個氨基和一個羥基 B.構成蛋白質的多肽鏈的數目
C. 構成蛋白質的多肽鏈的空間結構 D. 氨基酸的數目、種類和排列順序
22. 下列關於蛋白質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 不同的蛋白質分子其氨基酸的排列順序不同
B.各種蛋白質均含有20種氨基酸 C. 蛋白質分子具有多種重要的功能
C. 蛋白質是生物體一切生命活動的體現者
23. 小麥葉肉細胞中的DNA存在於( )
A. 細胞核、葉綠體和高爾基體 B.內質網、線粒體和細胞核
C. 線粒體、葉綠體和細胞核 D.細胞核、核糖體和線粒體
24.已知20種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現有一蛋白質分子由兩條多肽鏈組成,共有198個肽鍵,此蛋白質的分子量最接近於( )
A. 22836 B. 22544 C. 22288 D.22036
25.下列選項中,不屬動、植物細胞共有的糖是( )
A.葡萄糖 B. 澱粉 C.核糖 D.脫氧核糖
26.高等動物之所以表現出第二性徵,就化學成分而言,是由於何種物質作用的結果( )A. 蛋白質 B. 脂質 C. 糖類 D. 核酸
27.若某蛋白質的分子量為11935,在合成這個蛋白質分子的過程中脫去水的分子量之和為1908,假設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127,則組成該蛋白質分子的肽鏈有( )A. 1條 B. 3條 C.5條 D.7條
28.胰島素和血紅蛋白的基本組成單位分別是( )
A. 核苷酸和氨基酸 B.氨基酸和核苷酸
C. 氨基酸和氨基酸 D.單糖和氨基酸
29. 大豆根尖細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鹼基A、G、C、T的核苷酸種類有( )
A. 2 B. 4 C. 8 D.16
30.下列生理活動與蛋白質功能無關的( )
A. 氧氣在血液中的運輸 B. 葡萄糖在細胞內氧化分解 C. CO2進入葉綠體 D.細胞識別
31.在一台光學顯微鏡中,目鏡和物鏡均最短的一組應是( )
A. 目鏡(15×)和物鏡(10×) B. 目鏡(15×)和物鏡(45× )
B. 目鏡(5×)和物鏡(10× ) D. 目鏡(5×)和物鏡(45× )
32.「使用高倍鏡前必須找到目標」,下列有關這句話的解釋中,不正確的是( )
A. 高倍鏡下視野小,難以找到目標 B.高倍鏡下視野暗,難以找到目標
C.高倍鏡與玻片的距離較近,調節焦距時容易損傷透鏡和玻片
D.在高倍鏡下調節焦距和視野亮度都不大方便
33.用顯微鏡觀察裝片時,要將物像從視野的左方移到正中,裝片的移動方向應是( )A. 向左方 B. 向上方 C. 向右方 D.向下方
34.某種毒素侵入人體後,妨礙了細胞呼吸而影響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這種毒素可能作用於( )
A. 細胞核 B.細胞膜 C.核糖體 D. 線粒體
35.下列哪一項不是簡單擴散與主動運輸的不同點有( )
A.運輸的物質必須從高濃度到低濃度 B.不需要載體蛋白協助
C.不消耗新陳代謝所釋放的能量 D.運輸的是細胞要選擇吸收的物質
36. 具有m個氨基酸,n條肽鏈的蛋白質分子,其肽鍵的數目為:( )
A.n個 B.m個 C.(m+n)個 D.(m-n)個
37.病毒、藍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質或結構是:( )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線粒體 D.核酸
38. 下列結構中脂類成分含量最多的是( )
A. 染色體 B.葉綠體基質 C.葉綠體膜 D.核糖體
39. 據報載,華人科學家、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羅利分校生物學教授石家興發現,一種可以分解雞毛的酶,有可能被用來「消化」導致瘋牛病和人類克雅氏症的毒蛋白。他與荷蘭一家瘋牛病專業檢測機構聯合進行的試驗表明,角蛋白酶確實能夠破壞毒蛋白,使其喪失傳染能力。由此可知,該毒蛋白有著與雞毛中的角蛋白相似的( )
A.元素組成 B. 空間結構 C. 基本結構單位 D.功能
40.一個正常生活的細胞,若其生命活動過程中含水量不變,則溫度對其結合水和自由水比例的影響是( )
A.溫度升高,結合水比例減小,自由水比例增大
B.溫度升高,結合水比例增大,自由水比例減小
C.溫度降低,結合水比例減小,自由水比例增大
D.結合水和自由水的比例與溫度的變化無關
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蘇)第一至三章測試題
卷二
班級: 姓名: 座號: 分數: .
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60分)
序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序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二、德國生理學家華兒柏在研究線粒體時,統計了某種動物組織細胞中的線粒體數量,如下表:(本題6分)
A B C D E
幹細胞 腎皮質細胞 平滑肌細胞 心肌細胞 冬眠時的幹細胞
950個 400個 260個 12500個 1350個
(1)心肌細胞線粒體含量最多的原因是
(2)排出各組織細胞代謝活動從強到弱的順序:
(3)肝細胞中的線粒體在該動物冬眠時比常態下多的原因是
。
三.醫理研究,一處茅草的根內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種有益於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將其開發成一種保健飲料,生物學興趣小組的同學以「該產品是否適用於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課題。請你完成下面的實驗鑒定報告。(共13分)
1、實驗目的:鑒定一種茅草的根是否含有還原性糖和澱粉。
2、實驗原理:還原性糖可用 試劑、澱粉可用 試劑來檢測。
3、實驗器材:一種茅草的根、所需試劑、刀片、載破片、酒精燈、試管夾、火柴、滴管。
4、實驗步驟:
A.鑒定還原性糖:
B.鑒定澱粉:
C.實驗現象:
D.結果分析:
E.在鑒定還原性糖的實驗操作中應注意:
。
四、據圖分析回答:(共14分)圖略
(1)此圖是 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判斷的理由是細胞具有以下結構:〖 〗 、〖 〗 、〖 〗 ,而沒有 。
(2)吸收O2並放出CO2細胞器是〖 〗 ;吸收CO2並放出O2的細胞器是〖 〗 。
(3)合成蛋白質的場所是〖 〗 ,他們有的游離
在 中,有的附著在 上。
(4)含有DNA的結構有 (主要的)、〖 〗 、〖 〗 。
(5)如果是藍藻細胞的結構模式圖,從細胞核角度看,除沒有 外,還應沒有 、 ,在細胞質中應只有〖 〗 。
(6)如果是根尖分生區細胞,它們在分裂時,代謝特別旺盛的細胞器是 、 、 。
五、論述分析題(任選一題,共7分)
1.請你談一談為什麼人類在戰勝癌症的道路還很漫長的原因。
2.請你談一談核酸營養品的開發前景。
⑧ 誰有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試題
必修一 第三章 第2節 細胞器——系統內的分工合作
一、選擇題
1.(2010•廣州檢測)下列有關細胞器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在高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末期,細胞中的高爾基體活動加強
B.核糖體是噬菌體、細菌、酵母菌惟一共有的細胞器
C.原核生物的細胞結構中無線粒體,只能通過無氧呼吸獲取能量
D.性激素在核糖體上合成後,進入內質網進行加工
解析:植物細胞中的高爾基體的功能是形成細胞壁,所以在有絲分裂末期高爾基體的活動加強。噬菌體是病毒,無細胞結構,也無核糖體。原核生物雖然無線粒體,但有些原核生物細胞內含有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能進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細菌。核糖體是「生產蛋白質的機器」,而性激素屬於脂質中的固醇,不屬於蛋白質。
答案:A
2.人進食後,下列哪一項在胰腺細胞中不會出現 ( )
A.線粒體產生的能量增多
B.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聯系加強
C.細胞核中的DNA加快復制
D.核糖體的功能增強
解析:人進食後,胰腺細胞中胰島B細胞會分泌產生較多的胰島素以降低血糖濃度,這一過程中核糖體合成蛋白質分子,需要經過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加工,線粒體產能增加。
答案:C
3.(2010•濟南模擬)2009年10月7日,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美國的文卡特拉曼•拉馬克里希南、托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的阿達•約納特三位科學家因「對核糖體結構和功能的研究」而獲獎,他們在原子水平上顯示了核糖體的形態和功能。下面關於核糖體的敘
述正確的是 ( )
A.核糖體的組成成分為蛋白質、RNA或DNA
B.生物體內各種酶的合成都是在核糖體上進行的
C.具有核糖體的生物遺傳物質都是DNA
D.核糖體上形成多肽鏈的同時會消耗ATP和水
解析:構成核糖體的化合物只有兩種,即蛋白質和核糖體RNA。絕大多數酶的化學
本質是蛋白質,其合成是在核糖體上進行的;極少數酶的化學本質是RNA,其合成不需要核糖體的參與。具核糖體的生物全部為細胞生物,其遺傳物質必然是DNA。多肽鏈產生時需要消耗能量,同時產生水。
答案:C
4.下列是自然界中一些生物細胞的模式圖,可代表的生物依次是 ( )
A.動物細胞、高等植物細胞、單細胞藻類
B.高等植物細胞、動物細胞、單細胞藻類
C.動物細胞、單細胞藻類、高等植物細胞
D.單細胞藻類、動物細胞、高等植物細胞
解析:由左至右,第一個細胞有中心體、無細胞壁,是動物細胞;第二個細胞有細胞壁、葉綠體、大液泡,是高等植物細胞;第三個細胞有細胞壁,又有中心體,為低等植物細胞,如單細胞藻類。
答案:A
5.(2010•舟山模擬)細胞內生物膜為細胞生命活動提供了廣闊場所,不同細胞器增大膜面積的方式可能不同。下列有關細胞器增大膜面積方式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葉綠體通過內膜向內折疊增大膜面積
B.內質網通過折疊廣泛分布於細胞質基質
C.線粒體內的基粒增大了線粒體的膜面積
D.高爾基體通過產生囊泡而增大膜面積
解析:葉綠體通過形成基粒增大膜面積;線粒體通過內膜向內折疊增大膜面積;內質網通過折疊增大膜面積;高爾基體通過囊狀結構增大膜面積。
答案:B
6.(2010•南京模擬)由中科院院士、長春應化所汪爾康研究員和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董紹俊研究員等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項目「模擬生物膜體系的生物電化學研究」,日前在北京通過了國家基金委化學部組織的專家驗收,該項研究已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學術影響的成果,對生物電化學、生物感測器、納米技術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細胞膜屬於生物膜,並且是雙層膜結構
B.用蛋白酶處理生物膜會改變其組成,但不會改變其通透性
C.生物感測器的原理與細胞膜上的糖被有關
D.生物電化學的研究應該與生物膜上的帶電粒子有關,與蛋白質無關
解析:細胞膜屬於生物膜,屬於一層膜結構;生物膜的通透性與膜上的蛋白質密切相關;細胞之間傳遞信息與細胞膜上的糖被密切相關;生物電的產生與傳導與細胞膜上的載體密切相關。
答案:C
7.如圖為某生物細胞的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因為含有葉綠體,所以該細胞肯定為綠色植物的葉肉細胞
B.該細胞合成ATP的場所只有3和9
C.若該圖表示洋蔥根尖細胞模式圖,則不應該有結構7,其他結構均相同
D.細胞結構8含有的P遠高於7
解析:該細胞有細胞壁、葉綠體、液泡以及中心體,肯定是低等植物細胞;合成ATP的場所除了葉綠體、線粒體外,還有細胞質基質;洋蔥根尖細胞不含有中心體,也不含有葉綠體;高爾基體是膜性細胞器,含有磷脂分子,而中心體不是膜性細胞器。
答案:D
8.下列有關細胞中「一定」的說法正確的是 ( )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葉綠體中進行
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線粒體中進行
③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以RNA為遺傳物質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質一定是在核糖體上合成
⑥有中心體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
A.①③⑤⑥ B.②④⑥ C.④⑤ D.⑤⑥
解析:藍藻無葉綠體也進行光合作用;硝化細菌無線粒體也進行有氧呼吸;沒有細
胞結構的生物應為病毒;以RNA為遺傳物質的生物應屬RNA病毒。
答案:D
9.下圖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運輸過程,①、②、③表示細胞器,a、b、c表示
某些過程。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①、②、③分別是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線粒體
B.該過程可以說明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
C.a表示脫水縮合過程,b、c表示蛋白質的加工及運輸過程
D.圖解中的過程在原核細胞中也可以進行
解析:圖解中所示的過程只能發生在真核細胞中(有多種細胞器參與),因為原核細
胞中沒有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線粒體等細胞器。
答案:D
10.右圖為某高等植物葉肉細胞結構模式圖,相關敘述不正確的
是(雙選) ( )
A.圖中能產生ATP的結構有1、2
B.1中產生的一分子CO2擴散出來進入2中被利用,穿過的
磷脂雙分子層的層數為4層
C.2與4中都含有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等色素
D.3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主要場所,是細胞遺傳特性和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
心
解析:圖中能產生ATP的結構有1、2、5;葉綠素、類胡蘿卜素存在於葉綠體中,不存在於液泡中,液泡中所含色素主要是非綠色色素如紫色、紅色等色素。
答案:AC
11.下圖為細胞的生物膜系統的概念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雙選) ( )
A.圖中a、c分別是指細胞膜、具膜的細胞器
B.圖中m是指葉綠體的內膜
C.圖中p是指線粒體的內膜
D.圖中的f和h分別是指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膜
解析:圖中的a是核膜,b是細胞器膜,c是細胞膜。m中進行的是光反應,故m是葉綠體類囊體膜;p可產生ATP,可知發生的是有氧呼吸,所以p是線粒體內膜,線粒體外膜不含有氧呼吸酶;f能合成性激素(脂質),說明f是內質網,f→g→h→g→c表示的是分泌蛋白質合成、加工、運輸和分泌過程,g是囊泡,h為高爾基體。
答案:AB
12.科學家在細胞中發現了一種新的線粒體因子——MTERF3,這一因子主要抑制線粒體DNA的表達,從而減少細胞能量的產生。此項成果將可能有助於糖尿病、心臟病和帕金森氏症等多種疾病的治療。根據相關知識和以上資料,下列敘述錯誤的是(雙選) ( )
A.線粒體DNA也含有可以轉錄、翻譯的功能基因
B.線粒體基因控制性狀的遺傳符合孟德爾遺傳定律
C.線粒體因子MTERF3直接抑制細胞呼吸中酶的活性
D.糖尿病、心臟病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可能與線粒體功能受損相關
解析:從題意可以看出,MTERF3主要抑制線粒體DNA的表達,從而減少細胞能量的產生,最可能的原因是線粒體因子MTERF3使有關呼吸酶不能合成,而不是直接抑制酶的活性。
答案:BC
二、非選擇題
13.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A是 ,物質B是 。
(2)結構E的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其功能特性是 。
(3)具有雙層E結構的細胞器是 (填圖中的序號)。動、植物細胞都有,但是
功能不同的是[ ] 。
(4)效應T細胞能激活靶細胞,並使其裂解必須依靠[ ] 的作用。
(5)細胞內具有E結構的除了上述6種細胞器外,還有 、 。
(6)參與圖中①的生物膜是 。
解析:圖中A是蛋白質,B是磷脂。①是葉綠體類囊體膜,②是線粒體,③是內質網,④是高爾基體,⑤是液泡,⑥是溶酶體。
答案:(1)蛋白質 磷脂 (2)具有選擇透過性 (3)①② ④ 高爾基體 (4)⑥ 溶
酶體 (5)細胞膜 核膜 (6)葉綠體類囊體膜
14.(2010•紹興模擬)下圖1為某細胞模式圖的一部分,圖2中a~h為細胞器或細胞的某一
結構。圖2中各結構放大比例不同。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括弧中填序號或字母):
(1)a~h中控制物質進出的細胞結構是[ ],它的基本支架是 。
(2)a~h中具有單層膜的細胞器是 (填字母)。
(3)若圖為人的唾液腺細胞,則其主要分泌物的化學成分是 ,與其他沒有分
泌功能的細胞相比較,a~h中數目一定較多的細胞器是[ ] 。
(4)c結構上的⑥稱為 。
(5)如果圖1細胞具有明顯的b結構,則該細胞是否會出現g的現象? ,原因是 。
(6)若用龍膽紫染液對圖1中的結構進行染色,則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現象
是 。
解析:(1)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結構是細胞膜(h),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
(2)a~h中具有單層膜的細胞器是b(液泡)和f(高爾基體)。(3)唾液腺細胞分泌的唾液
中主要化學成分是唾液澱粉酶,動物細胞分泌物的分泌主要與高爾基體有關。(4)c
結構是核糖體,它是翻譯的場所,其模板是信使RNA。(5)如果細胞具有成熟大液
泡,則表示該細胞為成熟細胞,無分裂能力。(6)龍膽紫染液是對染色體(質)進行染
色的染料,染色體(質)主要分布在細胞核內,所以可以看到細胞核被染成紫色。
答案:(1)h 磷脂雙分子層 (2)b、f (3)蛋白質 f 高爾基體 (4)信使RNA (5)
不會 具有成熟大液泡的細胞是已分化的細胞,不會出現細胞分裂 (6)細胞核被染
成紫色
15.細胞作為最基本的生命系統,其形態、結構、功能保持相對穩定。生命系統通過各
個層次的信息和反饋調節等活動維持其自身穩定,執行其正常功能。下圖中,圖1為高等動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2表示細胞間通訊中信號分子對靶細胞作用的一種方式。
(1)圖1的⑨對細胞的生命活動至關重要的特性是 。
(2)研究推測水分子的跨膜運輸不是真正的自由擴散,它最可能與膜上的蛋白質有
關。美國科學家試圖從人的血紅細胞、腎小管壁細胞膜上尋找這種蛋白質,以這兩
種細胞為實驗材料的最可能依據是 。
(3)從化學成分角度分析,禽流感病毒與圖1中結構 (填序號)的化學組成
最相似。
(4)若圖1所示的分泌物是抗體,該細胞核內何種結構被破壞,上述抗體合成將不能
正確進行? (填序號),原因是 。
(5)若圖1所示的分泌物是胰島素,寫出胰島素在產生、運輸、加工、分泌到細胞外
的過程中依次經過的膜結構是 (填序號)。
(6)圖2中結構②的組成成分是 。
(7)如果圖2中靶細胞是甲狀腺細胞,則①表示的激素是 ;當甲狀腺細胞
分泌激素過多時,會抑制垂體和 的分泌活動。
(8)如果圖2中①是胰島素,胰島素與②結合,則激酶激活細胞的特殊功能
是 ;如果①是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與②結
合,則激酶激活細胞的特殊功能剛好相反,同時會影響胰島素的分泌。這種信息的
調節方式叫 。
(9)人類的糖尿病有Ⅰ和Ⅱ兩種主要類型,Ⅰ型與內分泌腺和激素水平有關;Ⅱ型與
靶細胞有關。試闡釋Ⅱ型糖尿病的發病機理是 。
解析:(1)圖1的⑨為細胞膜,其至關重要的特性為選擇透過性。(2)人和其他哺乳動
物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細胞器,便於獲得純凈的細胞膜,而腎小管壁
細胞對水分子的重吸收能力強。(3)禽流感病毒由蛋白質外殼與裡面的核酸構成,組
成細胞中的核糖體③相似。(4)細胞核內的核仁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核仁被破壞,
不能形成核糖體,抗體就無法合成。(5)與分泌蛋白的產生、運輸、加工、分泌有關
的膜結構依次是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細胞膜,注意核糖體不具有膜結構。(6)圖2是
信號分子與受體②結合的過程示意圖,受體的成分是蛋白質。(7)圖2中靶細胞是甲
狀腺細胞,則①表示的激素是促甲狀腺激素,當甲狀腺細胞分泌激素過多時,會抑
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活動,這就是反饋調節。(8)胰島素的功能是促進組織細胞加
速攝取、利用和儲存葡萄糖,從而使血糖水平降低(或加速葡萄糖進入細胞,在組織
細胞內加快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轉化成非糖物質)。(9)Ⅰ型
糖尿病是因為胰島B細胞受損,不能合成足量的胰島素;Ⅱ型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
的靶細胞受體損壞,正常的胰島素不能被識別。
答案:(1)選擇透過性
(2)成熟的紅細胞除細胞膜外無其他結構的膜,便於獲得純凈的細胞膜,而腎小管壁
細胞對水分子的重吸收能力強
(3)③
(4)⑤ 核仁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核仁被破壞,不能形成核糖體,抗體蛋白的合成
也就不能正常進行
(5)②⑦⑨
(6)蛋白質
(7)促甲狀腺激素 下丘腦
(8)促進組織細胞加速攝取、利用和儲存葡萄糖,從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反饋調節
(9)靶細胞受體無法正常識別相關的激素分子(或胰島素)
⑨ 「高一必修一生物第二單元試題」
高一生物必修第1單元至第2單元檢測試題 第一卷(選擇題 66分)一、選擇題:本題包括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2003年全國部分省爆發流行的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它與大腸桿菌最明顯的區別是A.有無成形的細胞核 B.有無細胞結構 C.有無細胞壁 D.有無遺傳物質下2.細胞內的脫氧核糖主要分布在: A.細胞質B.細胞核 C.高爾基體D.中心體3.「朴雪」乳酸亞鐵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療人類缺鐵性貧血症,這是因為其中的Fe2+進入人體後能A.調節血液的酸鹼平衡 B.構成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 C.調節血液滲透壓 D.促進更多紅細胞的產生4.脫氧核苷酸單體縮合成的多聚體是A.DNA B.RNA C.核酸 D.鹼基5.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是A.細胞—組織—器官—植物 B.細胞—組織—系統—植物體C.細胞—器官—系統—植物 D.細胞—器官—組織—植物體6. 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這個事實不能說明的是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 B.生物體的統一性C.各種生物之間有一定的親緣關系 D.細胞是生物體結構的基本單位7.細胞學說揭示了A.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 B. 植物細胞與動物細胞的區別C.細胞為什麼要產生新細胞 D.人們對細胞的認識是一個艱難曲折的過程8.下列選項中,屬於動植物細胞共有的糖類是A. 澱粉、脫氧核糖、乳糖 B.葡萄糖、澱粉和果糖C. 葡萄糖、核糖、脫氧核糖 D.麥芽糖、果糖、乳糖9.物象處於顯微鏡的視野左下方,要使物象移至視野的正中央,那麼應向哪一方移動玻片標本 A. 左下方 B. 左上方 C.右下方 D. 右上方 10.占肝臟細胞乾重最多的有機成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