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溫度歷史

溫度歷史

發布時間: 2020-11-19 10:39:15

歷史有溫度嗎

很多人都對正史如數家珍,卻忽略了野史才是正史的靈魂。他們都去追逐遙不可及的過去,卻忽略了近在咫尺的今天。現在終究會成為歷史,歷史也因我們今天的記載而變得有溫度。

Ⅱ 地球從古到今的溫度變化

地球溫度最長的周期性變化是2.5億年,據《地球大揭秘》關於「太陽的春夏秋冬」,因為每2.5億年太陽就會繞銀心轉一周,銀心是比太陽大得多的恆星,它對太陽具有非常大的引力作用,而銀心對地球的作用力是非常小的,但不等於沒有。就如地球上的雜物主要受地球的靜電吸引,並不明顯地受太陽的吸引是同理的。所以這第九種周期變化不同於以上的8種,以上8種的溫度升降多是能夠基本上可以回到原點的,是真正的循環輪回。這第九種周期所增的溫度,回降比率很小隻下降5%左右。地球的變曖與變熱不是勻速的,而是溫度的遞增,就是地球在向太陽越靠近增溫就越快,在以後的2.5億年中合計可增溫400多度,預計前1千萬年可能只增溫1度,第一個5千萬年共增溫6度,第二個5千萬年僅增溫7度,第三個5千萬年可增溫10度,第四個5千萬年可增溫40度,而第五個5千萬年會猛烈增溫360度,由於太陽在銀河系有6250萬年的冬季,對地球的增溫來說就會有降5%左右影響,即可減去所增的5%,就是應當減去20多度,也可理解成增溫減慢了5%有20多度。 在以後的1千萬年可能增溫1度,也是遞增的,那麼前100萬年可能平均增溫還不足0.1度。由於地球變曖是遞增溫,那麼在數億年前,每100萬年遞增溫可能是0.05度。在40億年前, 每100萬年遞增溫可能是0.005度。 地球溫度變化的周期性,一般來說周期越長溫差越小,周期越短溫差越大。周期越長溫差變化越慢,周期越短溫差變化越快。所以半夜子時對比日中午時的溫差變化是最大的,也是最快的。比如:前53萬年連續增溫17度,後54萬年又連續降溫16點9度,這等於在107萬年中溫度實踐上只是真正上升0.1度。而在有些地區24小時內的日夜溫差就有達20度的。 所以,全球真正的氣候變暖是必然的,但沒科學家們說的那麼快。按雷元星老師的研究,地球每天落向太陽0.55米,1.5億年後海水的水溫預計會上升到30度左右,地面氣溫高達50度,人類就必須從悶熱的地球向火星移民。這說明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不是人力可以真正解決得了的,大羿射日只能是人類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徹底解決地球變曖的特例。只要人類不能阻止地球向著太陽作螺旋線墜落,人類也就不可能阻止地球每百萬年約0.1度的遞增溫。 據雷元星著的《人類大揭秘》,挑戰達爾文,人不是猿猴變的;金星是人類故鄉,咱們都是外星人;地球正在向太陽掉落,快!趕緊飛離地球,飛往火星,飛向更遙遠的天國!《人類大揭秘》首創生物人類外源說;探索人類起源,解讀人類文明;地球文明是宇宙文明的一部分,人類是宇宙中唯一的神靈;地球世界必然毀滅,地球人正在向宇宙文明靠近。由此可見,隨著地球不斷向著太陽靠近和增溫,直到人類被熱得無法正常在地球上生活的時候,人類等地球物種唯一的辦法就是向火星作移民,航天科研的發展趨勢就是人類的最好出路。

Ⅲ 歷史上的最低溫度是多少

國際科研小組創造人類歷史上最低溫度紀錄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柏林9月11日電(記者潘治)由德國、美國、奧地利等國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科研小組,日前改寫了人類創造的最低溫度紀錄:他們在實驗室內達到了僅僅比絕對零度高0.5納開爾文的溫度,而此前的紀錄是比絕對零度高3納開。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達到絕對零度以上1納開以內的極端低溫。

開爾文是熱力學溫度單位,簡稱「開」,1開相當於1攝氏度,1納開等於十億分之一開爾文。0開即絕對零度是溫度的極限,相當於零下273.15攝氏度,在這種溫度下,分子將停止運動。

這個科研小組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介紹說,他們是在利用磁阱技術實現銫原子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EC)的實驗過程中創造這一紀錄的。參與研究的科學家大衛·普里查德介紹說,將氣體冷卻到極端接近絕對零度的條件對於精確測量具有重要意義,他們的此次實驗成果有助於製造更為精確的原子鍾和更為精確地測定重力等。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是物質的一種奇特的狀態,處於這種狀態的大量原子的行為像單個粒子一樣。這里的「凝聚」與日常生活中的凝聚不同,它表示原來不同狀態的原子突然「凝聚」到同一狀態。要實現物質的該狀態一方面需要達到極低的溫度,另一方面還要求原子體系處於氣態。華裔物理學家朱棣文曾因發明了激光冷卻和磁阱技術製冷法而與另兩位科學家分享了199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科學家說,他們希望利用新達到的最低溫度發現一些物質的新現象,諸如在此低溫下原子在同一物體表面的狀態、在限定運動通道區域時的運動狀態等。因發現了「鹼金屬原子稀薄氣體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這一新的物質狀態而獲得了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德國科學家沃爾夫岡·克特勒評價說,首次達到絕對零度以上1納開以內的溫度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完)

Ⅳ 歷史上的最高溫度是多少

素有「火洲」之稱的吐魯番以炎熱乾燥聞名於世,被公認為我國氣溫最高的地方。今年7月以來,吐魯番地區平均溫度比往年高出1攝氏度以上,最高溫度達到46.2攝氏度。
吐魯番位於新疆天山東部山間盆地中,有2000多平方公里是低於海平面100米以下的低地。盆地令熱氣積聚,難以與外界空氣交換,所以異常炎熱。歷史上吐魯番最高溫度曾達到47.7攝氏度,地表溫度高達75.8攝氏度。當地民間流傳著「沙窩里蒸熟雞蛋、石頭上烤熟面餅」的說法。04年,截至7月15日,日平均最高溫達40攝氏度以上的酷熱天氣就有24天。
據說今年吐魯番艾丁湖附近最高氣溫達到了57攝氏度,地表溫度達到82攝氏度。

Ⅳ 歷史氣溫查詢

http://www.weatheronline.co.uk/asieruef.htm
是晚唱漁舟的主站,英文的,免費
點east然後選china,在右面的城市列表選guangzhou

英文應該適當懂些吧,點history就是了

如何查歷史溫度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1044195.html?from=like,中國歷來史上氣源候之變遷。也許對你有幫助

Ⅶ 有溫度記錄以來,中國歷史上最高溫度是多少持續多久

後羿時期,幾度無記載,反正天上十日.以後的歷史上沒達到過那種高溫,那是歷史最高紀錄.

Ⅷ 溫度控制系統的發展歷史

溫度及濕度的測量和控制對人類日常生活、工業生產、氣象預報、物資倉版儲等都起著極其重要權的作用。在許多場合,及時准確獲得目標的溫度、濕度信息是十分重要的,近年來,溫濕度測控領域發展迅速,並且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溫濕度的測控晶元也相應的登上歷史的舞台,能夠在工業、農業等各領域中廣泛使用。
鑒於此,本文對基於單片機的溫濕度計系統進行了相關研究。本系統是通過單片機控制來實現對周圍環境的溫濕度進行測量。本系統是以AT89S52單片機為控制單元、溫濕度感測器SHT7X為主要檢測器件,實現溫度、濕度的測量、顯示、控制,並利用單片機之間的通信功能,將所採集到的溫度和濕度值在液晶屏中顯示出來。溫度測量范圍為 -40℃ ~ +123.8℃,精度為±0.4℃;濕度測量范圍為:0 ~100%RH,精度為±3.0%RH。
本文旨在通過軟、硬體的有機結合,以硬體為基礎,進行各功能模塊的編寫。論文對系統硬體的工作原理進行了簡單描述,並附以系統硬體設計框圖。並具體描述LCD液晶顯示屏、SHT7X及AT89S52等器件外接電路介面的軟、硬體調試,程序流程和實現過程。

Ⅸ 歷史最高溫度

1922年9月13日,在非洲利比亞的加里延,極端最高氣溫達到57.8度,這是世界最高氣溫的記錄,至今還沒有被打破

Ⅹ 溫度計的歷史

溫度計的歷史,指的是溫度計研發的歷史過程。最早的溫度計是在1593年由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1564~1642)發明的。他的第一隻溫度計是一根一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帶有核桃大的玻璃泡。使用時先給玻璃泡加熱,然後把玻璃管插入水中。隨著溫度的變化,玻璃管中的水面就會上下移動,根據移動的多少就可以判定溫度的變化和溫度的高低。溫度計有熱脹冷縮的作用所以這種溫度計,受外界大氣壓強等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大,所以測量誤差較大。
求採納

熱點內容
我對班主任的印象 發布:2025-05-10 10:17:45 瀏覽:769
2015安徽高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0 09:22:58 瀏覽:447
那五常歷史 發布:2025-05-10 08:46:52 瀏覽:121
散打歷史 發布:2025-05-10 08:37:17 瀏覽:3
煙台教師招考 發布:2025-05-10 08:34:58 瀏覽:280
寧波生物招聘 發布:2025-05-10 07:19:15 瀏覽:483
市師德先進事跡 發布:2025-05-10 06:55:21 瀏覽:103
巧學高中化學 發布:2025-05-10 06:34:49 瀏覽:351
香港以前的歷史 發布:2025-05-10 05:47:11 瀏覽:406
眼瞼贅生物 發布:2025-05-10 05:37:33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