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物理手抄報

物理手抄報

發布時間: 2020-11-19 10:45:03

Ⅰ 《生活中的物理》手抄報

說說雨雪霧等你來源

用物理解決實際問題的
還有什麼電磁、電力等你應用

生活是有許多物理現象的。細心觀察就行了

Ⅱ 初中物理手抄報資料,誰有

1、熱脹冷縮。熱的時候體積膨脹,壓強增大,把水或者空氣「壓」過去。
2、筷子「折斷」的樣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看不清紐扣(應該說是從側面看不見。從上面是可以看見的。)的原因是由於發生了全反射造成的。光從光密介質(水)射到光疏介質(空氣)時,由於入射角大於了發生全反射的臨界角,故發生了全反射,於是從杯的側面看不到扣子了。
3、鏡子斜插入水盆中產生的彩虹,是發生了光的色散現象。水中的鏡面與水面從側面看形成了一個三角形的形狀(類似於三棱鏡),從鏡面反射出去的光經過這個「棱鏡」即出現了色散現象(彩虹)。製造出美麗的彩虹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太陽光照射一塊三棱鏡,在其後面的偏下方就會出現美麗的綵帶(彩虹)。

Ⅲ 物理手抄報可以畫哪些

可以畫偉人、物理場景、物理規律等等圖像,這里我給出幾個:

(哥白尼)

(牛頓)

(焦耳)

(法拉第)

(愛因斯坦)

(滑輪組)

(迴旋加速器)
等等

Ⅳ 初二物理手抄報

名字 物理補給箱 玩轉物理 物理知識 生活中的物理 physic~~`奧秘
幾個容易操作的小實驗
神奇的牙簽
思考:放在水裡的牙簽,會隨著放在水裡的方糖游動,還是隨著放在水裡的肥皂游動?
材料:牙簽、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遠的地方。牙簽會向方糖方向移動。
3. 換一盆水,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現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近的地方。
牙簽會遠離肥皂。
講解:
當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時,方糖會吸收一些水分,所以會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簽也跟著水流移動。但是,當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時,水盆邊的表面張力比較強,所以會把牙簽向外拉。
創造:請你試一試,如果將糖和肥皂換成其它物質,牙簽會向哪個方向游去

有孔紙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紙為什麼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個、大頭針一個、紙片一張,有色水一滿杯
操作:
1、在空瓶內盛滿有色水。
2、用大頭針在白紙上扎許多孔。
3、把有孔紙片蓋住瓶口。
4、用手壓著紙片,將瓶倒轉,使瓶口朝下。
5、將手輕輕移開,紙片紋絲不動地蓋住瓶口,而且水也未從孔中流出來。
講解:
薄紙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為大氣壓強作用於紙片上,產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會漏出水來,是因為水有表面張力,水在紙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會漏出來。這如同布做的雨傘,布雖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會漏雨一樣。

手絹的秘密
思考:在水龍頭下把手帕撐開攤平,打開水龍頭,水是不是透過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個、手帕1條、橡皮筋1條
流程:
1、 把手帕蓋住杯口,用橡皮筋綁緊。
2、 2、 讓水沖在手帕上。
3、 3、 水流進杯子里約七、八分滿後關閉水龍頭。
4、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轉過來。
5、 說明:
6、 1、 從杯子上面沖水時,水會透過手帕流入杯內。
7、 2、 杯子倒轉過來時,由於大氣壓力的關系,水不會流出來。
8、 延伸:
9、 如果蓋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進出情形會怎樣呢?

掉不下去的塑料墊板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蓋墊板,杯口朝下時,墊板會掉下來嗎?
材料:玻璃杯兩個、水、塑料板一塊
操作:
1. 將玻璃杯里裝滿水。
2. 用墊板蓋好杯口。
3. 一隻手扶杯子、另一隻手按住墊板。
4. 用手扶住,將杯口翻轉過來,使杯口朝下。
5. 扶著墊板的手輕輕放開,墊板不會掉下來。
講解:
墊板覆蓋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為杯外空氣壓力比較大,墊板就不會掉下來。
創造:
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滿、或沒有水塑料板會怎樣,請你試一試?

蠟燭吹不滅
思考:用力吹燃燒的蠟燭,卻怎麼也吹不滅。你知道怎樣做到這一點嗎?
材料:1根蠟燭、火柴、1個小漏斗、1個平盤
操作:
1. 點燃蠟燭,並固定在平盤上。
2. 使漏斗的寬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小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
3. 使漏斗的小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寬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
講解:
1. 這樣吹氣時,火苗將斜向漏斗的寬口端,並不容易被吹滅。如果從漏斗的寬口端吹氣,蠟燭將很容易被熄滅。
2. 吹出的氣體從細口到寬口時,逐漸疏散,氣壓減弱。這時,漏斗寬口周圍的氣體由於氣壓較強,將湧入漏斗的寬口內。因此,蠟燭的火焰也會湧向漏斗的寬口處。

注意:注意蠟燭燃燒時的安全。

蠟燭抽水機
思考:你知道抽水機是怎樣將水抽出來的嗎?
材料:玻璃杯、蠟燭、比玻璃杯口稍大的硬紙片、塑料管、凡士林少許、火柴、水半杯
操作:
1、先將塑料管折成門框形,一頭穿過硬紙片
2、再把兩只玻璃杯一左一右放在桌子上
3、將蠟燭點然後固定在左邊玻璃杯底部,同時將水注入右邊玻璃杯中
4、在放蠟燭的杯子口塗一些凡士林,再用穿有塑料管的硬紙片蓋上,並使塑料管的另一頭沒入右邊杯子水中。
5、水從右邊流入左邊的杯子中
講解:蠟燭燃燒用去了左邊杯中的氧氣,瓶中氣壓降低,右邊杯壓力使水向左杯流動,直到兩杯水面承受的壓力相等為止。到那時左杯水面高於右杯水面。
注意:蠟燭點然後固定在左邊玻璃杯底部時注意安全,小心燒手

瓶內吹氣球
思考:瓶內吹起的氣球,為什麼松開氣球口,氣球不會變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兩根:紅色和綠色、氣球一個、氣筒
操作:
1、用改錐事先在瓶蓋上打兩個孔,在孔上插上兩根吸管:紅色和綠色
2、在紅色的吸管上紮上一個氣球
3、將瓶蓋蓋在瓶口上
4、用氣筒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5、將紅色吸管放開氣球立刻變小
6、用氣筒再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7、迅速捏緊紅吸管和綠吸管兩個管口
8、放開紅色吸管口,氣球沒有變小
講解:當紅色吸管松開時,由於氣球的橡皮膜收縮,氣球也開始收縮。可是氣球體積縮小後,瓶內其他部分的空氣體積就擴大了,而綠管是封閉的,結果瓶內空氣壓力要降低——甚至低於氣球內的壓力,這時氣球不會再繼續縮小了。

這些選擇一兩個就行了
以及一些發明家的傳記
安培的故事

大家熟悉的電流強度單位–安培,是為了紀念在 1775 年 1 月 22 日出生於法國里昂的物理學家安德烈·瑪麗·安培 (Andre M. Ampere) 而命名的。

安培家境富裕,他父親因深受魯索教育理論的影響,特別為他設立一個藏書豐富的私人圖書館,所以他從小就博覽群書。這些書不但讓他體會到生命崇高的一面,更激發起他對自然科學、數學和哲學的興趣。安培是個數學天才,年紀小小已學會數學的基本知識和幾何學;12 歲就開始學習微積分;18 歲時已能重復拉格朗日的《分析力學》中的某些計算。1799年他在里昂擔任數學教師,並開始有系統地研究數學,後來更寫了概率論的論文。

安培智慧非凡,善於運用數學進行定量分析,他的學術地位也因而不斷提高。他被聘為多個學院的物理和數學分析教授,更被邀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1836年安培在法國馬賽逝世,享年 61 歲。

法國著名物理學家安培,在學習和研究問題時,思想高度集中,專心致志,簡直達到了那種忘我的痴迷程度。

懷表變卵石
安培思考科學問題專心致志,據說有一次,安培正慢慢地向他任教的學校走去,邊走邊思索著一個電學問題。經過塞納河的時候,他隨手揀起一塊鵝卵石裝進口袋。過一會兒,又從口袋裡掏出來扔到河裡。到學校後,他走進教室,習慣地掏懷表看時間,拿出來的卻是一塊鵝卵石。原來,懷表已被扔進了塞納河。

馬車車廂做「黑板」
還有一次,安培在街上行走,走著走著,想出了一個電學問題的算式,正為沒有地方運算而發愁。突然,他見到面前有一塊「黑板」,就拿出隨身攜帶的粉筆,在上面運算起來。那「黑板」原來是一輛馬車的車廂背面。馬車走動了,他也跟著走,邊走邊寫;馬車越來越快,他就跑了起來,一心一意要完成他的推導,直到他實在追不上馬車了才停下腳步。安培這個失常的行動,使街上的人笑得前仰後合。

「安培先生不在家」

為了專心研究問題,怕別人來打擾他,安培就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了一張「安培先生不在家」的字條。這樣,來找他的人看到字條後就不會再敲門打擾他。有一天,他在家中思考一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便走出家門,一邊散步一邊思考這個問題。他在馬路上走著走著,好像突然想起了什麼便轉回身向家走去。他一邊走一邊還在聚精會神地思考著問題。當他返回自己的家門口時,抬頭看見門上貼著「安培先生不在家」的那張字條,自言自語地說:「噢!安培先生不在家,那我回去吧!」說完,回頭走了。

「電學中的牛頓」
安培將他的研究綜合在《電動力學現象的數學理論》一書中,成為電磁學史上一部重要的經典論著。麥克斯韋稱贊安培的工作是「科學上最光輝的成就之一,還把安培譽為「電學中的牛頓」。
安培還是發展測電技術的第一人,他用自動轉動的磁針製成測量電流的儀器,以後經過改進稱電流計。

安培對電磁學的發展可說是功不可沒。他不但創造了「電流」這個名詞,又將正電流動的方向定為電流的方向。1820 年他根據奧斯特的發現的「電流的磁力效應」,進行了很多有關電流和磁鐵相互作用的實驗,得出幾個重要的結果:(一)兩個距離相近、強度相等、方向相反的電流對另一電流產生的作用力可以相互抵消;(二)在彎曲導線上的電流可被看成由許多小段的電流組成,它的作用就等於這些小段電流的矢量和;(三)當載流導線的長度和作用距離同時增加相同的倍數時,作用力將保持不變。經過一番定量的分析之後,他終於在 1822 年發現了安培定律,並在 1826 年推出兩電流之間的作用力的公式。安培在電磁學上傑出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當時許多物理學家都對他萬分敬佩。

安培在他的一生中,只有很短的時期從事物理工作,可是他卻能以獨特的、透徹的分析,論述帶電導線的磁效應,因此我們稱他是電動力學的先創者,他是當之無愧的。

Ⅳ 物理手抄報版面設計

www.51scb.com上這個網站,很多

Ⅵ 物理手抄報怎麼做

在一張紙上..邊框花紋那些肯定不能少..再玩幾個知識窗口那些.上面標題可以用"力的發現"."氣壓的發現與計算"..再說明他們經過那些可以家證實出來的..在概括的描繪實驗中的重要部分..你畫技好的話..可以畫個牛頓頭像在旁邊..呵...最後畫些物理儀器那些在旁邊.上色..ok.!

Ⅶ 物理手抄報求資料

幾個容易操作的小實驗
神奇的牙簽
思考:放在水裡的牙簽,會隨著放在水裡的方糖游動,還是隨著放在水裡的肥皂游動?
材料:牙簽、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遠的地方。牙簽會向方糖方向移動。
3. 換一盆水,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現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近的地方。
牙簽會遠離肥皂。
講解:
當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時,方糖會吸收一些水分,所以會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簽也跟著水流移動。但是,當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時,水盆邊的表面張力比較強,所以會把牙簽向外拉。
創造:請你試一試,如果將糖和肥皂換成其它物質,牙簽會向哪個方向游去

有孔紙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紙為什麼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個、大頭針一個、紙片一張,有色水一滿杯
操作:
1、在空瓶內盛滿有色水。
2、用大頭針在白紙上扎許多孔。
3、把有孔紙片蓋住瓶口。
4、用手壓著紙片,將瓶倒轉,使瓶口朝下。
5、將手輕輕移開,紙片紋絲不動地蓋住瓶口,而且水也未從孔中流出來。
講解:
薄紙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為大氣壓強作用於紙片上,產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會漏出水來,是因為水有表面張力,水在紙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會漏出來。這如同布做的雨傘,布雖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會漏雨一樣。

手絹的秘密
思考:在水龍頭下把手帕撐開攤平,打開水龍頭,水是不是透過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個、手帕1條、橡皮筋1條
流程:
1、 把手帕蓋住杯口,用橡皮筋綁緊。
2、 2、 讓水沖在手帕上。
3、 3、 水流進杯子里約七、八分滿後關閉水龍頭。
4、 4、 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轉過來。
5、 說明:
6、 1、 從杯子上面沖水時,水會透過手帕流入杯內。
7、 2、 杯子倒轉過來時,由於大氣壓力的關系,水不會流出來。
8、 延伸:
9、 如果蓋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進出情形會怎樣呢?

掉不下去的塑料墊板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蓋墊板,杯口朝下時,墊板會掉下來嗎?
材料:玻璃杯兩個、水、塑料板一塊
操作:
1. 將玻璃杯里裝滿水。
2. 用墊板蓋好杯口。
3. 一隻手扶杯子、另一隻手按住墊板。
4. 用手扶住,將杯口翻轉過來,使杯口朝下。
5. 扶著墊板的手輕輕放開,墊板不會掉下來。
講解:
墊板覆蓋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為杯外空氣壓力比較大,墊板就不會掉下來。
創造:
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滿、或沒有水塑料板會怎樣,請你試一試?

蠟燭吹不滅
思考:用力吹燃燒的蠟燭,卻怎麼也吹不滅。你知道怎樣做到這一點嗎?
材料:1根蠟燭、火柴、1個小漏斗、1個平盤
操作:
1. 點燃蠟燭,並固定在平盤上。
2. 使漏斗的寬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小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
3. 使漏斗的小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寬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
講解:
1. 這樣吹氣時,火苗將斜向漏斗的寬口端,並不容易被吹滅。如果從漏斗的寬口端吹氣,蠟燭將很容易被熄滅。
2. 吹出的氣體從細口到寬口時,逐漸疏散,氣壓減弱。這時,漏斗寬口周圍的氣體由於氣壓較強,將湧入漏斗的寬口內。因此,蠟燭的火焰也會湧向漏斗的寬口處。

注意:注意蠟燭燃燒時的安全。

蠟燭抽水機
思考:你知道抽水機是怎樣將水抽出來的嗎?
材料:玻璃杯、蠟燭、比玻璃杯口稍大的硬紙片、塑料管、凡士林少許、火柴、水半杯
操作:
1、先將塑料管折成門框形,一頭穿過硬紙片
2、再把兩只玻璃杯一左一右放在桌子上
3、將蠟燭點然後固定在左邊玻璃杯底部,同時將水注入右邊玻璃杯中
4、在放蠟燭的杯子口塗一些凡士林,再用穿有塑料管的硬紙片蓋上,並使塑料管的另一頭沒入右邊杯子水中。
5、水從右邊流入左邊的杯子中
講解:蠟燭燃燒用去了左邊杯中的氧氣,瓶中氣壓降低,右邊杯壓力使水向左杯流動,直到兩杯水面承受的壓力相等為止。到那時左杯水面高於右杯水面。
注意:蠟燭點然後固定在左邊玻璃杯底部時注意安全,小心燒手

瓶內吹氣球
思考:瓶內吹起的氣球,為什麼松開氣球口,氣球不會變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兩根:紅色和綠色、氣球一個、氣筒
操作:
1、用改錐事先在瓶蓋上打兩個孔,在孔上插上兩根吸管:紅色和綠色
2、在紅色的吸管上紮上一個氣球
3、將瓶蓋蓋在瓶口上
4、用氣筒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5、將紅色吸管放開氣球立刻變小
6、用氣筒再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7、迅速捏緊紅吸管和綠吸管兩個管口
8、放開紅色吸管口,氣球沒有變小
講解:當紅色吸管松開時,由於氣球的橡皮膜收縮,氣球也開始收縮。可是氣球體積縮小後,瓶內其他部分的空氣體積就擴大了,而綠管是封閉的,結果瓶內空氣壓力要降低——甚至低於氣球內的壓力,這時氣球不會再繼續縮小了。

Ⅷ 物理手抄報資料

一、與電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1、電飯堡煮飯、電水壺燒開水是利用電能轉化為內能,都是利用熱傳遞煮飯、燒開水的。
3、電飯煲、電水壺的三腳插頭,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電器漏電和觸電事故的發生。
4、微波爐加熱均勻,加熱原理是利用電能轉化為電磁能,再將電磁能轉化為內能。
二、與熱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1、使用爐灶燒水或炒菜,要使鍋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讓鍋底壓住火頭,可使鍋的溫度升高快,是因為火苗的外焰溫度高。
3、往保溫瓶灌開水時,不灌滿能更好地保溫。因為未灌滿時,瓶口有一層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能更好地防止熱量散失。
4、用高壓鍋煮食物熟得快些。主要是增大了鍋內氣壓,提高了水的沸點。
5、夏天自來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徵兆。自來水管「出汗」並不是管內的水滲漏,而是自來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溫度較低,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水管,就會放出熱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說明空氣中水蒸氣含量較高,濕度較大,這正是下雨的前兆。
6、煮食物並不是火越旺越快。因為水沸騰後溫度不變,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溫,結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鍋內水蒸發變干,浪費燃料。
四、光學方面
1、汽車旁的觀後鏡,交叉路口的觀察鏡用的都是凸面鏡,可以開闊視野
2、汽車在夜間行駛時,車內一般不開燈,這樣可防止車內乘客在司機前的擋風玻璃上成像,干擾司機正確判斷
3、汽車前的擋風玻璃通常都不直立(底盤高大的車除外),這是因為擋風玻璃相當於平面鏡車內物體易通過它成像於司機面前,影響司機的判斷。
民諺俗語中的物理知識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接觸到一些民諺、俗語,這些民諺、俗語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我們平時如果注意分析、了解一些民諺、俗語,就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深化知識,活化知識,這對培養我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大有幫助的。
1、摘不著的是鏡中月 撈不著的是水中花——平面鏡成的像為虛像。
2、人心齊,泰山移——如果各個分力的方向一致,則合力的大小等於各個分力的大小之和。
3、麻繩提豆腐--提不起來——在壓力一定時,如果受力面積小,則壓強就大。

站在高壓線上的小鳥為什麼不會觸電?
站在高壓線上的小鳥,是站在同一根電線上的,電線的電阻沒有小鳥兩腿之間的電大, 電線會把小鳥短路,在小鳥的兩只腳之間不會有電壓存在,也就不會有電流從它身上過
所以小鳥不會觸電。不過,如果鳥兒的身體同時接觸到兩根電線,或者站在電線上的鳥在不絕緣的電桿或架上磨嘴巴,就會有電流從鳥兒身上流過,使它觸電身亡。

Ⅸ 怎樣做物理手抄報

首先要有一個合適的標題,可以是直白的物理術語,也可以是生活中一些現象。其次,內容要充實,可以加上一些實驗過程、探究過程,結合生活實際 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最後 要加上一些圖片 或者是小插圖

Ⅹ 物理手抄報

物理是研究物質結構、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學的一個永恆主題是尋找各種序(orders)、對稱性(symmetry)和對稱破缺(symmetry-breaking)10、守恆律(conservation laws)或不變性(invariance).
閃電
● 經典力學及理論力學(Mechanics)研究物體機械運動的基本規律的規律 ● 電磁學及電動力學(Electromagnetism and Electrodynamics)研究電磁現象,物質的電磁運動規律及電磁輻射等規律 ● 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研究物質熱運動的統計規律及其宏觀表現 ● 相對論和時空物理(Relativity)研究物體的高速運動效應,相關的動力學規律以及關於時空相對性的規律 ● 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研究微觀物質運動現象以及基本運動規律

熱點內容
我對班主任的印象 發布:2025-05-10 10:17:45 瀏覽:769
2015安徽高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0 09:22:58 瀏覽:447
那五常歷史 發布:2025-05-10 08:46:52 瀏覽:121
散打歷史 發布:2025-05-10 08:37:17 瀏覽:3
煙台教師招考 發布:2025-05-10 08:34:58 瀏覽:280
寧波生物招聘 發布:2025-05-10 07:19:15 瀏覽:483
市師德先進事跡 發布:2025-05-10 06:55:21 瀏覽:103
巧學高中化學 發布:2025-05-10 06:34:49 瀏覽:351
香港以前的歷史 發布:2025-05-10 05:47:11 瀏覽:406
眼瞼贅生物 發布:2025-05-10 05:37:33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