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物理電阻

物理電阻

發布時間: 2020-11-19 11:11:58

物理學中什麼叫做電阻

電阻有三個意義——
概念: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叫電阻。
物理量:電阻表示導體內對電流阻礙作用大小容的物理量。
元件:具有一定阻值的電路元件叫電阻器,簡稱電阻。
我是物理特級教師,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你進步!

⑵ 物理中的電阻是什麼

電阻是一個物理量,在物理學中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通常用
R
表示,它是導體的一種基本性質,與導體的尺寸、材料、溫度有關。導體的電阻越大,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不同的導體,電阻一般不同。電阻的基本單位是
歐姆,用希臘字母
「Ω」
來表示。歐姆定律指出電壓、電流和電阻三者之間的關系為

I=U/R,變換公式為
R
=U/I。(I
是電流,
U是電壓。)

⑶ 求電阻,初中物理

現在初中物理是不會出這樣題的。簡單解答一下,見圖中標號。

先是1、2兩個並聯,

R12=R1R2/(R1+R2)=6×6/(6+6)=3Ω

再跟R3串聯,R123=(3+6)=9Ω

這一串再跟R4並聯,

R1234=(9×9)/9+9=4.5Ω

再跟最後一個R5串聯,

Rab=R1234+R5=4.5+5=9.5歐Ω

⑷ 初中物理電阻知識點

如漏了哪點,請指出:
1、在物理學中,電阻用來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導體電阻的大小是由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及溫度共同決定的,與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導體的電流無關,外形完全相同的錳銅線和鎳鉻合金線,錳銅線的電阻較小,絕大多數的導體溫度升高,電阻增大。如果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是1V,通過的電流是1A則這段導體的電阻是1歐。
2、滑動變阻器上的電阻線是由電阻率較大的合金線製成,滑動變阻器之所以能改變電路中的電阻是因為當滑片移動時它在不斷的改變接入電路中電阻線的長度,滑動變阻器上標有電阻值和電流值,如「20歐 1A」,則它表示該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值是20歐,允許經過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流是1安培。滑動變阻器一般應串聯在電路中,在接入電路時金屬桿上選一接線柱,線圈兩端選一接線柱。
3、電阻箱的讀數方法:各旋盤對應的指示點的示數乘以面板上標記的倍數,然後加在一起,就是接入電路的阻值。課本中五個旋盤電阻箱可得到0~9999.9歐之間的任意阻值。
4、電阻R1>R2,若把它們串聯在電路中,則它們兩端的電壓U1>U2,通過它們的電流I1=I2;若把它們並聯在電路中,它們兩端的電壓U1=U2,通過它們的電流I1<I2,
5、歐姆定律的內容是: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注意:在敘述該定律時,「導體中的電流」必須放在前面。
6、在常溫下用伏安法測小燈泡的電阻若測得值為R1,在小燈泡正常發光時測它的電阻若測得值為R2,發現R2 的阻值大約是R1 的10倍,這是因為燈絲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在電壓一定的情況下,在開燈瞬間經過燈絲的電流是燈炮正常發光時電流的10倍。故燈絲燒斷往往在開燈或關燈的瞬間。
7、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是R=U/I ;需要的器材有電源、開關、電流表、電壓表、待測電阻、滑動變阻器、及若干導線;實驗電路圖如右,在實驗時需測量的兩個物理量是待測電阻兩端電壓和通過待測電阻的電流;在連接實物圖時開關應斷開,滑片應放在阻值最大位置上(圖中的b端);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作用是改變電路中電流,以便多次測量,得到多組對應的電流、電壓值,求出多個待測電阻值,再求平均值以減小實驗誤差。
8、電阻相串聯相當於增加了導體的長度,使總電阻大於任何一個所串電阻,串聯電路的總電阻,等於各串聯電阻之和。電阻相並聯相當於增大了導體的橫截面積,使總電阻小於任何一個所並電阻,並聯電路的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長工電阻的倒數之和
9、在家庭電路中每多開一盞燈,電路總電阻將減小,幹路總電流將增大,電路中的總功率將增大。

⑸ 初中物理電阻器

R電阻:表示導抄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的大小
I電流=U電壓/R電阻
但電阻的大小跟電流 電壓無關
影響電阻因素
1.長短..越長電阻越大當其餘3條件不變時
2.橫截面積..越粗電阻越小當其餘3條件不變時
3.溫度..不同物質不一樣有的隨溫高而大有的相反.但金屬物質都是隨溫高而大
4.材料種類
在電路中關系
串聯:R1+R2+...=R總
並聯:R1分之一+R2分之一+..分之一=R總分之一
電阻器
又叫定值電阻
其電阻值只跟生產商有關,生產出來是多少就是多少

滑動電阻器
接線時要注意一上一下.不可以同上或同下一開始接電路必須移到最大電阻處
要學會判斷如果移是大或下.就看他移動後電流走過下面再到上面的距離是長了還是短了,長就大
這方面要好好掌握到了初三很多物理計算都是要以電阻值不變為突破口來解題的
祝你學習進步..lz

⑹ 初中物理電阻

老師講錯了。
以前我也遇到過喜歡這樣講解的老師,給他講了後他不再這樣說了。你也可以告訴老師以後別這樣說了。
電阻是導體導電能力的倒數。同樣電壓時,電阻大的支路電流小,電阻小的支路電流大。
所以,說電流「只會通過電阻小的支路」是錯誤的,電阻大的支路一樣會有電流通過,只是比例小一點。

下面為了更好的理解電阻的內在意義,多說幾句:

在這里先介紹一個概念:電導,指導體的導電能力的大小,在電力學中用G表示,電導單位是西(西門子)用S表示。單位公式:S=A/V 西=安/伏。
歐姆定律①:I=UG,即電流=電壓×電導。
並聯電路的總電導是各支路電導的總和。並聯各支路電流按電導的大小比例分配。
如果把電流想像成水流,把導體想像成水管,就可以把電導想像為水管的截面積。

然後再看電阻的定義:電阻,電阻就是電導的倒數,在電力學中用R表示,電阻的單位是歐(歐姆)用Ω表示。單位公式:Ω=V/A
歐姆定率②:I=U/R,即電流等於電壓/電阻
串聯電路的總電阻等於各電阻的總和,串聯電路的電壓按電阻值大小比例分配。

早期的教科書上是先講「電導」後講電阻,電阻的定義是由電導引出的,倒數關系比較容易理解。
現在的教科書直接講電阻,這個概念就變得難講了,新接觸電學的學生更加感覺難懂一點。

有的時候會簡單的說成「電阻是對電流的阻礙能力」,這對理解電阻略有一點幫助,但是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對電流的阻礙能力與電阻值的大小沒有必然的關聯。電感對電流也有阻礙能力,不叫電阻。電容對電流也有阻礙能力,也不叫電阻。
此外「阻礙能力」容易讓人和「阻力」相聯系,造成更多困惑。

⑺ 物理中的「電阻」是什麼

電阻是在電流經過它時對電流的阻礙作用,消耗的電能轉化為熱能,這個東西就叫電阻。從宏觀上來理解,就是這樣,從微觀上來理解,就是電子流動時受到的阻擋產生的阻礙作用。恩就是這樣。

⑻ 物理求電阻

10歐姆那個電阻兩端直接是a和b,因此是最後並聯到的,先算其他的。
因此是兩個6歐姆並聯,和7歐姆串聯,最後和10歐姆並聯。
兩個6歐姆並聯是3歐姆,再和7歐姆串聯是10歐姆,再和10並聯是5歐姆。

⑼ 物理中算電阻的公式是什麼

R=ρl/S
其中的
ρ
就是電阻率,l為材料的長度,
S為面積
也可用歐姆定律來計算電阻
R=U/I

⑽ 物理電阻

在初中電學看來L1和L2被最右邊的導線短路了。

你這樣想,電流從正極出來一定通過L3,通過L3後可以通過L1到負極,也可以通過L2到負極,更可以直接通過導線到負極。初中電學認為導線無電阻,這是錯誤的。。只是方便理解罷了。把導線看做一個阻值非常非常小的電阻,那麼原電路是L1和L2再和導線電阻並聯起來後再和L3串聯,L1、L2和導線電阻因為並聯所以兩端電壓相等,而導線電阻非常小,所以通過導線的電流非常大,通過兩個燈泡的電流遠小於通過導線的電流(但不能說電流沒有通過L1和L2),燈泡的功率就會遠小於正常發光時的額定電壓,基本認為不發光了。所以初中電學認為沒有電流通過這兩個燈泡。。。通俗的說就是「短路」。。

短路實際就是燈泡的兩端被用直導線連在了一起,你觀察L1和L2的兩端,它們都被直接用中間沒有任何負載(用電器、電阻)的導線連在了一起。於是直接認為電源、L3構成了一個電路。。L1和L2都不發光。。你懂了嗎?(別想得太復雜,上面的只是解釋為什麼燈不發光)

您沒有懂嗎?導線是有電阻但是電阻很小幾乎為零,有電流通過L1和L2,但是幾乎所有電流都通過直導線,通過燈泡的電流幾乎為0。。可以說燈泡也在發光,但是你看不見,所以直接認為不發光。這是短路的原理。這里相當於一根幾乎0電阻的導線把L1和L2統統短路。

並聯的電路只要有電阻電路通的就會有電流的。。L3有電阻但是被短路了,被a、b導線連在一起了,電流幾乎都從a、b的導線直接通過了!!

熱點內容
我對班主任的印象 發布:2025-05-10 10:17:45 瀏覽:769
2015安徽高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0 09:22:58 瀏覽:447
那五常歷史 發布:2025-05-10 08:46:52 瀏覽:121
散打歷史 發布:2025-05-10 08:37:17 瀏覽:3
煙台教師招考 發布:2025-05-10 08:34:58 瀏覽:280
寧波生物招聘 發布:2025-05-10 07:19:15 瀏覽:483
市師德先進事跡 發布:2025-05-10 06:55:21 瀏覽:103
巧學高中化學 發布:2025-05-10 06:34:49 瀏覽:351
香港以前的歷史 發布:2025-05-10 05:47:11 瀏覽:406
眼瞼贅生物 發布:2025-05-10 05:37:33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