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地理知識
A. 關於巴西的地理知識
巴西全國面積8,547,403平方公里,國土面積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為世界第五大國。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亞馬孫河流域和東南沿海。全境地形分為亞馬孫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其中亞馬遜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1/3。有亞馬遜、巴拉那和聖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亞馬孫河全長6751公里,橫貫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積達390萬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經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豐富的水力資源;聖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長2900公里,流經乾旱的東北部,是該地區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線長7400多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
其中,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聖保羅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
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氣候,南部部分地區為亞熱帶氣候。亞馬遜平原年平均氣溫25~27度,南部地區年平均氣溫16~19度。
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內陸地區較為稀少。
巴西全國人口186,957,906(2008年6月2日)居世界第5名。東南地區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區,根據IBGE 2004年數據顯示該地區人口約有7800多萬,相當於巴西人口總數的42%。該地區擁有巴西三個人口最多的州(聖保羅,7000萬人口,MG 1900萬,里約1500萬)和兩個最大的城市(里約和聖保羅)。在聖保羅和里約的交界地帶形成了以聖保羅、里約為支柱的商業地帶,該地區聚集了約23%的巴西人口,成為該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B. 巴西的地理位置(半球 海陸 緯度)
巴西位於南美洲,其地理位置具有多方面特點。在半球位置上,它主要位於南半球和西半球。
•海陸位置:巴西東臨大西洋,海岸線長達約7400多公里,是南美洲最大的沿海國家。
•緯度位置:巴西大部分領土位於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屬於熱帶地區,小部分位於南溫帶。其緯度范圍大致在北緯5°到南緯34°之間。
C. 高中地理筆記——區域地理 第三單元 第十三課 巴西
高中地理筆記——區域地理 第三單元 第十三課 巴西巴西地理概覽:
地理位置:巴西位於南回歸線和赤道之間,地處拉丁美洲東部的大西洋西岸。
地形特徵:
- 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
- 亞馬遜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南北高、中間低,對全球生態有重要意義。
氣候類型:
- 以熱帶氣候為主,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和亞熱帶濕潤氣候。
- 亞馬遜河流域的亞馬遜河是世界第二長河,流量巨大。
自然資源:
- 森林資源豐富,特別是亞馬遜雨林。
- 礦產資源豐富,為東南部地區的重工業發展提供了便利。
- 利用水能、進口能源、開發生物能源和新能源,同時注重節約能源。
人口分布:
- 人種多樣,白人佔多數。
- 人口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這里氣候適宜、地形平坦、交通便利,且礦產資源豐富。
經濟發展:
- 農業:以熱帶作物為主,如咖啡、甘蔗等,農業發達。
- 工業:作為拉丁美洲的工業大國,尤其在東南沿海地區,以鋼鐵、造船、汽車和飛機製造等為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