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實驗目錄
高中物理實驗室應配備的器材如下:
1、橋梁模型器材套件
包括梁式橋、拱形橋、斜拉橋、桁架橋、吊橋、懸索橋等。
2、光控開關實驗器材套件
包括光敏電阻、74LS14、51kΩ可變電阻、發光二極體、330Ω電阻。
3、火災報警器
4、電子鬧鍾套件
5、滾珠盒
6、演示實驗器材
包括雲母片、電解電容器、三極體、駐極體話筒、光聲控延時開關100kΩ可變電阻、1kΩ電阻等。
7、學生實驗紙材
包括打點紙帶、墨粉紙、坐標紙、復印紙等。
8、溫度報警實驗器材套件
熱敏電阻、74LS14、1kΩ可變電阻、蜂鳴器(YMD或HMB)。
9、電熨斗控溫電路套件
10、防盜報警電路器材套件
包括小永磁體、干簧管、74LS14、2.2kΩ電阻、蜂鳴器(YMD或HMB)。
11、感測器器材
各種溫度感測器(雙金屬片、熱電偶、鉑電阻、銅電阻、熱敏電阻、半導體、感溫鐵氧體)、光敏電阻、硅光電池、光電二極體、濕敏電阻、干簧管、霍爾元件、氣體壓強感測器、酒精氣體感測器等。
12、晶體和非晶體樣品 套 石英晶體,食鹽晶體,雲母片,明礬晶體,硫酸銅晶體;玻璃,松香,蜂蠟,瀝青,橡膠。
13、硫代硫酸鈉(海波)。
(1)高中物理實驗目錄擴展閱讀
物理實驗室所做的實驗是初高中階段物理課程中包含的相關實驗,包括電學實驗、力學實驗、熱學實驗、光學實驗等等,常用於驗證物理學科的定理定律。
實驗室使用守則
1、為保護實驗儀器和保持環境衛生,學生必須脫鞋進入實驗室。
2、實驗室是全校師生進行實驗教學和科研活動的場所,學生進入實驗室後要保持肅靜,遵守紀律。
3、做實驗前,認真聽教師講解實驗目的、步驟、儀器的性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認真檢查所需儀器設備是否完好齊全,如有缺損要及時向教師報告。
4、實驗時要遵守操作規程,按照實驗步驟認真操作。
5、實驗時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發生。
6、愛護實驗室儀器設備。
7、實驗完畢要認真清理儀器設備,關閉水源電源。
物理實驗儀器室主要放置物理實驗儀器,分類管理。物理實驗准備室設有實驗台,台上配有各種實驗儀器。學生分組實驗室主要設有學生實驗桌,並有電源、水源和氣源。室內要求光線充足,防塵,有通風設備,並有充分的活動餘地。
❷ 高中物理電學實驗哪些
高中物理的電學實驗主要有:
1、測量電阻絲的電阻率。
2、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
3、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4、測量電表的內阻。
5、多用電表的使用。
❸ 高一物理實驗目錄
演示實驗
1、用懸掛法測薄板的中心
2、顯示微小形變
3、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4、自專由落體運動屬
5、用氣墊導軌近似驗證牛頓第一定律
6、牛頓第二定律
7、牛頓第三定律
8、超重失重
9、三力平衡
10、力矩的平衡
11、鋼珠的曲線運動
12、運動的合成
13、平拋物體的運動
14、向心力
15、離心現象
16、動量定理(雞蛋會不會破)
17、緩沖裝置的模擬
18、動量守恆定律
19、反沖運動
20、物體的動能跟什麼有關系
21、小球在擺動中機械能守恆
22、彈簧振子的振動
23、簡諧運動的實例(音叉發聲)
24、單擺的振動圖像
25、單擺的振動同期跟什麼因素有關
26、受迫振動
27、擺的共振
28、音叉的共鳴
學生實驗
1、長度的測量
2、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3、練習使用打點計時器
4、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
5、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
6、驗證動量守恆定律
7、驗證機械守恆定律
8、探索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
9、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
*10、用氣墊導軌驗證動量守恆
*11、研究玩具電機的能量轉化
12、運動的合成
註:帶*號的為選做實驗
❹ 高中物理實驗常見方法有哪些
方法很多,例如: 控制變數法、等效替代法、微小放大法、理想實驗法等。
❺ 高中物理實驗常見方法有哪些
探究物理實驗的科學方法有許多種, 常用的有觀察法、控制變數法、轉換法、等效替代法。高中這幾個都有,但考試考的最多的應該是控制變數法和等效替代法。
下面筆者將這些常用方法總結如下。 一、觀察法 觀察是學習物理最基本的方法,是科學歸納的必要條件, 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外部表現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觀察、記錄, 能夠為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知識的理解、物理規律的探究提供信息和依據。常用觀察方法有: 1.觀察重點, 排除無關因素的干擾。如做氣體膨脹對外做功的實驗時,學生只聽到「嘭」的一聲, 看到瓶塞跳得很高, 對真正需要看的現象---塑料瓶口出現的酒精煙霧卻視而不見, 這就需要教師及時交待, 提醒學生, 然後再進行分析。 2.前後對比觀察, 抓住因果關系。如學習密度一節時, 我首先讓學生區分銅塊、鐵塊、鋁塊、石塊、酒精、水等物體, 通過觀察它們的顏色、狀態、軟硬來辨認。然後出示用紙包住的相同體積的銅塊、鐵塊、鋁塊, 怎樣區分它們? 學生通過實驗發現, 它們的質量不同, 因而得出相同體積的物體質量不同, 也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從而引入密度概念。 3.正、反對比觀察, 深化認識。在指導學生觀察時, 多採用一些正反對比的方法, 可以加深學生理解知識, 拓寬思路。如探究聲音的產生, 即無聲又有聲; 探究沸點與氣壓的關系時, 即增大氣壓, 沸點升高, 減小氣壓, 沸點降低。 二、控制變數法 控制變數法是指一個物理量與多個物理量有關, 把多因素的問題變成多個單因素的問題, 分別加以研究, 最後再綜合解決。利用控制變數法研究物理問題, 有利於扭轉「重結論、輕過程」的傾向, 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使學生學會學習。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導體的電阻都有關系, 研究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時, 控制導體的電阻不變, 改變導體兩端電壓, 看導體中電流的變化, 通過學生實驗, 得出歐姆定律I=U/R。另外,研究導體的電阻大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液體壓強的大小、浮力大小、動能和重力勢能大小、電流的熱量的大小、壓力的作用效果、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電磁鐵的磁性強弱、產生感應電流方向也都用到了控制變數法。 三、轉換法 轉化法是指將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或者是微小變化的現象或規律, 使之轉化為學生熟知的看見的現象來認識它們。如電流看不見、摸不到, 但可以根據電流產生的效應來認識, 磁場也可以根據地磁場的基本性質來認識; 研究電熱與電流、電阻有關時, 將產生的電熱多少轉換成液柱上升的高度; 回答動能與什麼因素有關時, 將動能的大小轉換成了小球運動的遠近。對於不容易測得物理量, 可以根據定義式轉換成能夠直接測量的物理量。如測量燈泡的電功率, 轉化成利用電流表通過燈泡的電流I, 用電壓表測出燈泡兩端電壓U, 通過P=IU計算得出電功率P。類似的實驗還有, 將測不規則小石塊的體積轉換成測石塊排開水的體積;測曲線的長短時轉換成測細棉線的長度, 測硬幣的直徑轉換成測刻度尺的長度; 測量滑動摩擦力大小轉換成測拉力的大小;測量大氣壓強值轉換成求被大氣壓壓起的水銀柱的壓強。 對於能看到的實驗現象, 但是不容易觀察, 將它產生的效果放大再研究。如音叉的振動藉助於乒乓球被彈起的幅度將其現象放大來觀察; 壓力對玻璃瓶的形變時將玻璃瓶密閉, 裝滿紅水,插上一個小玻璃管, 將玻璃瓶形變引起液面變化放大成小玻璃管液面的變化。 四、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指抓住兩個看似不同的物理過程, 尋求其共同效果。如用合力替代物體所受幾個力時, 合力與原來幾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研究串、並聯電路的總電阻時, 用總電阻大小代替分電阻大小; 在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由於我們無法真正的測出物與像的大小, 所以利用了一個完全相同的另一根蠟燭來等效替代像的大小, 從而驗證物與像的大小相同。
麻煩採納,謝謝!
❻ 人教版高中物理目錄
必修1
*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
* 1、質點 參考系和坐標系
* 2、時間和位移
* 3、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
* 4、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
* 5、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 1、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 3、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
* 4、自由落體運動
* 5、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
*第三章 相互作用
* 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 2、彈力
* 3、摩擦力
* 4、力的合成
* 5、力的分解
*第四章 牛頓運動定律
* 1、牛頓第一定律
* 2、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 3、牛頓第二定律
* 4、力學單位制
* 5、牛頓第三定律
* 6、用牛頓定律解決問題(一)
* 7、用牛頓定律解決問題(二)
必修2
*第五章 機械能及其守恆定律
* 1、追尋守恆量
* 2、功
* 3、功率
* 4、重力勢能
* 5、探究彈性勢能的表達式
* 6、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
* 7、動能和動能定理
* 8、機械能守恆定律
* 9、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
* 1、0能量守恆定律與能源
*第六章 曲線運動
* 1、曲線運動
* 2、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 3、探究平拋運動的規律
* 4、拋體運動的規律
* 5、圓周運動
* 6、向心加速度
* 7、向心力
* 8、生活中的圓周運動
*第七章 萬有引力與航天
* 1、行星的運動
* 2、太陽與行星間的引力
* 3、萬有引力定律
* 4、萬有引力理論的成就
* 5、宇宙航行
* 6、經典力學的局限性
❼ 高中物理的實驗方法 具體到一些著名實驗
1、控制變數法
在實驗中或實際問題中,常有多個因素在變化,造成規律不易表現出來,這時可以先控制一些物理量不變,依次研究某一個因素的影響和利用。
如氣體的性質,壓強、體積和溫度通常是同時變化的,我們可以分別控制一個狀態參量不變,尋找另外兩個參量的關系,最後再進行統一。歐姆定律、牛頓第二定律等都是用這種方法研究的。
2、等效替代法
某些物理量不直觀或不易測量,可以用較直觀、較易測量而且又有等效效果的量代替,從而簡化問題。
如在驗證動量守恆實驗中,發生碰撞的兩個小球的速度不易直接測量,可用水平位移代替水平速度研究;在描繪電場中的等勢線時,用電流場來模擬電場等都用了等效思想。
3、累積法
把某些難以用常規儀器直接准確測量的物理量用累積的方法,將小量變大量,不僅可以便於測量,而且還可以提高測量的准確程度,減小誤差。
如測量均勻細金屬絲直徑時,可以採用密繞多匝的方法;測量單擺的周期時,可測30-50個全振動的時間;分析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時,可隔幾個點找出計數點分析等。
4、留跡法
有些物理過程是瞬息即逝的,我們需要將其記錄下來研究,如同攝像機一樣拍攝下來分析。
如用沙擺描繪單擺的振動曲線;用打點計時器記錄物體位置;用頻閃照相機拍攝平拋的小球位置;用示波器觀察交流信號的波形等。
5、外推法
有些物理量可以局部觀察或測量,作為它的極端情況,不易直觀觀測,如果把這局部觀察測量得到的規律外推到極端,可以達到目的。
例如在測電源電動勢和內電阻的實驗中,無法直接測量I=0(斷路)時的路端電壓(電動勢)和短路(U=0)時的電流強度,通過一系列U、I對應值點畫出直線並向兩方延伸,交U軸點為電動勢,交I軸點為短路電流。
6、近似法
在復雜的物理現象和物體運動中,影響物理量的因素較多,有時為了突出主要矛盾,可以有意識的設計實驗條件、忽略次要因素的影響,用近似量當成真實量進行測量。
7、放大法
對於物理實驗中微小量或小變化的觀察,可採用放大的方法。例如游標卡尺、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都是按放大原理製成的。
❽ 高中階段都有什麼物理實驗
1、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
打點計時器打下的紙帶。選點跡清楚的一條,舍掉開始比較密集的點跡,從便於測量的地方取一個開始點O,然後(每隔5個間隔點)取一個計數點A、B、C、D。測出相鄰計數點間的距離s1、s2、s3利用打下的紙帶可以,求任一計數點對應的即時速度v:如(其中T=5×0.02s=0.1s)。
2、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目的:實驗研究合力與分力之間的關系,從而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器材:方木板、白紙、圖釘、橡皮條、彈簧秤(2個)、直尺和三角板、細線
該實驗是要用互成角度的兩個力和另一個力產生相同的效果,看其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的合力與這一個力是否在實驗誤差允許范圍內相等,如果在實驗誤差允許范圍內相等,就驗證了力的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3、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用描跡法)
目的:進上步明確,平拋是水平方向和豎直兩個方向運動的合成運動,會用軌跡計算物體的初速度。
該實驗的實驗原理:平拋運動可以看成是兩個分運動的合成,一個是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其速度等於平拋物體的初速度;另一個是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利用有孔的卡片確定做平拋運動的小球運動時的若干不同位置,然後描出運動軌跡,測出曲線任一點的坐標x和y,就可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即平拋物體的初速度。
4、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
驗證自由下落過程中機械能守恆,紙帶的左端是用夾子夾重物的一端。
⑴、要多做幾次實驗,選點跡清楚,且第一、二兩點間距離接近2mm的紙帶進行測量。
⑵、用刻度尺量出從0點到1、2、3、4、5各點的距離h1、h2、h3、h4、h5,利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間時刻的即時速度等於該段位移內的平均速度」,算出2、3、4各點對應的即時速度v2、v3、v4,驗證與2、3、4各點對應的重力勢能減少量mgh和動能增加量是否相等。
5、用描跡法畫出電場中平面上等勢線
目的:用恆定電流場(直流電源接在圓柱形電極板上)模擬靜電場(等量異種電荷描繪等勢線方法.
實驗所用的電流表是零刻度在中央的電流表,在實驗前應先測定電流方向與指針偏轉方向的關系:將電流表、電池、電阻、導線按圖1或圖2 連接,其中R是阻值大的電阻,r是阻值小的電阻,用導線的a端試觸電流表另一端,就可判定電流方向和指針偏轉方向的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物理實驗 (中學物理課程包含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