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期貨歷史

期貨歷史

發布時間: 2020-11-19 13:05:30

① 中晟期貨的歷史演變

公司前身為寰宇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2004年,寰宇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發生重大穿倉事件,原股東無法繼續運營,在中國證監會期貨部及北京證監局的主持下,公司進行重組,原股東退出,由中關村豐台園中成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華業富通投資有限公司成為公司新的股東。2006年5月12日,經過重組工作,公司正式更名為中晟期貨經紀有限公司。2006年10月,公司注冊資本擴充為5000萬元人民幣。2007年11月,北京華業富通投資有限公司轉讓部分股權予深圳市多友鼎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多友鼎投資有限公司成為我公司股東。公司2008年度,沒有改制重組、增資擴股等情況。2008年1月11日,公司取得金融期貨經紀業務資格,同時變更經營范圍為「商品期貨經紀、金融期貨經紀。」2009年5月,公司注冊資本擴充為5900萬人民幣。2009年6月,公司原股東北京華業富通投資有限公司將股權出售給原股東深圳市多友鼎投資有限公司,股東變更為:中關村豐台園中成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深圳市多友鼎投資有限公司。

② 期貨的歷史

期貨市場最早萌芽於歐洲。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就出現過中央交易場所、大宗易貨交易,以及帶有期貨貿易性質的交易活動。最初的期貨交易是從現貨遠期交易發展而來。第一家現代意義的期貨交易所1848年成立於美國芝加哥,該所在1865年確立了標准合約的模式。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現代期貨交易所應運而生。我國有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四家期貨交易所,其上市期貨品種的價格變化對國內外相關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最初的現貨遠期交易是雙方口頭承諾在某一時間交收一定數量的商品,後來隨著交易范圍的擴大,口頭承諾逐漸被買賣契約代替。這種契約行為日益復雜化,需要有中間人擔保,以便監督買賣雙方按期交貨和付款,於是便出現了1571年倫敦開設的世界第一家商品遠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為了適應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改進運輸與儲存條件,為會員提供信息,1848年,82位商人發起組織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1851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引進遠期合同;1865年芝加哥穀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種被稱為「期貨合約」的標准化協議,取代原先沿用的遠期合同。這種標准化合約,允許合約轉手買賣,並逐步完善了保證金制度,於是一種專門買賣標准化合約的期貨市場形成了,期貨成為投資者的一種投資理財工具。1882年交易所允許以對沖方式免除履約責任,增加了期貨交易的流動性。
中國期貨市場產生的背景是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隨著國家取消農產品的統購統銷政策、放開大多數農產品價格,市場對農產品生產、流通和消費的調節作用越來越大,農產品價格的大起大落和現貨價格的不公開以及失真現象、農業生產的忽上忽下和糧食企業缺乏保值機制等問題引起了領導和學者的關注。能不能建立一種機制,既可以提供指導未來生產經營活動的價格信號,又可以防範價格波動造成市場風險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1988年2月,國務院領導指示有關部門研究國外的期貨市場制度,解決國內農產品價格波動問題,1988年3月,七屆人大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發展各類批發貿易市場,探索期貨交易,拉開了中國期貨市場研究和建設的序幕。
1990年10月12日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以現貨交易為基礎,引入期貨交易機制,邁出了中國期貨市場發展的第一步;
1991年5月28日上海金屬商品交易所開業;
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屬交易所成立;
1992年9月第一家期貨經紀公司---廣東萬通期貨經紀公司成立,標志中國期貨市場中斷了40多年後重新在中國恢復;
1993年2月28日大連商品交易所成立;
1998年8月,上海期貨交易所由上海金屬交易所,上海糧油商品交易所和上海商品交易所合並組建而成,於1999年12月正式運營。
2006年9月8日中國金融交易所成立;
2010年4月16日中國推出國內第一個股指期貨——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
2011年4月15日中國大連商品交易所推出世界上首個焦炭期貨合約;
2012年12月3日中國鄭州商品交易所推出首個玻璃期貨合約。
2012年11月股指期貨成交量和成交額回升,11月股指期貨成交量1181.94萬手,環比增長23.47%,日均股指期貨成交量53.72萬股;股指期貨總成交額7.87萬億元,環比增長18.73%;日均股指期貨成交額3576.6億元,環比下降2.86%。月股指期貨成交額占股票交易額比4.49。
期貨市場及行業的金融創新和改革已在監管制度改革、產品擴容和業務創新等多個方面齊頭並進:在監管制度改革方面,主要為推進期貨市場手續費、套保、套利、保證金及限倉等改革,提升市場效率;在產品創新方面,貼近「三農」需求,開發更多面向農業和農民的證券期貨產品,開發國債期貨、股票期權等金融產品;在業務創新方面,證監會支持期貨公司業務創新,推動開展境外經紀業務試點和客戶資產管理試點,推動專業化的期貨投資基金試點,支持符合條件的期貨公司發行上市。
隨著期貨市場和期貨行業改革的深入推進,期貨行業將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機遇期。短期內,隨著市場擴容和市場效率提升,期貨行業將有望迎來業績拐點;從長期來看,隨著業務創新的全面鋪開,期貨行業將打開持續。

如何查看期貨交易歷史內外盤數據

期貨交易歷史的內外盤數據是無法查看的,只有當日的數據。
而問題提到的歷史內外盤數據,實質就是查詢歷史當日主動買賣盤及多空對比。
成交量及買賣方向,多空對比只是影響價格的一個因素,所以期貨公司在提供數據的時候也就忽略了不太重要的數據。
要想了解歷史內外盤數據,建議從以下兩個方面去嘗試:
國內商品期貨市場每天結束交易後會公布前20名持倉報告,從而大概了解多空對比情況。歷史報告就是多空對比數據。
而K線紅綠蠟燭圖,即當天的漲或跌也大概反應了主動買賣盤的對比。漲就是主動買盤多,跌就是主動賣盤多。

什麼期貨軟體可以顯示歷史行情

在大盤背景良好的前提下,只有少於300萬元的資金而且該筆資金有較大短期業績壓力要求的時候,短線才可能考慮進行一次性滿倉操作。否則都應該採用分批,相互保護的復合方式進場。市的顯眼位置,一副「我與周圍那些普通食

⑤ 請熟悉螺紋鋼期貨歷史的高手進

1.不管是股復票還是期貨,在短制期都是一個炒作的過程。炒作,這個詞就體現了一種極端情況。剛上市的時候,大家過分樂觀,上市定價比較高,上市時期價比當時現貨價高的過分,就必然引發高位的套保盤拋出,打壓價格。

2.原因有二:一是前期漲幅已經不小,需要休息,多空都需要再籌集資金;另外就是鐵礦石談判處於僵持階段,多空都不敢輕舉妄動,盤面也就比較平靜。

3.螺紋的影響條件主要有3:最直接,反映最快的就是資金,多空誰的資金多誰就有優勢。最根本的就是供求(現貨價),也是影響比較長期的。適合炒作的有庫存,產量,還有類似鐵礦石談判。這次鐵礦石談判爆出的間諜門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盤面漲了多少,大家都看到了。另外最近現貨價開始下跌,成交萎靡,可以注意一下期貨盤面。

⑥ 大豆期貨歷史數據

答:大連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貨合約的標的物是黃大豆。 2002年3月,由於國家轉基因管理條例的頒布實施,進口大豆暫時無法參與期貨交割,為此,大商所對大豆合約進行拆分,把合約拆分為以食用品質非轉基因大豆為標的物的黃大豆1號期貨合約和以榨油品質轉基因、非轉基因大豆為標的物的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近年來,隨著我國榨油業發展迅速,榨油用大豆已成為我國大豆市場的主流品種,其生產、流通和加工都具有相當規模,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

⑦ 如何查詢期貨交易歷史結算賬單

一是在保證金監控中心查看,二是在交易軟體查詢菜單查詢結算賬單

⑧ 國泰君安期貨的歷史情況

期貨公司名稱:國泰君安期貨有限公司 時間 事件簡稱 事件內容(200字以內) 2000-04-06 公司成立 上海市工商局核准公司成立 2006-08-15 簽署《浦發期貨股權轉讓協議》 國泰君安證券與浦發期貨原股東簽署了《浦發期貨股權轉讓協議》,浦發期貨原三家股東轉讓其全部股份於國泰君安證券。 2006-10-24 名稱變更 上海市工商局核准我司由浦發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更名為國泰君安期貨經紀有限公司。 2007-07-26 股東變化、股東增資 國泰君安期貨公司股權變更和增資擴股事宜獲得證監會批准,注冊資本由1億元增加至1.6億元,並成為國泰君安證券全資控股子公司。 2008-01-28 名稱變更 上海市工商局核准我司由國泰君安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更名為國泰君安期貨有限公司。 2010-05-04 股東增資 國泰君安期貨公司變更注冊資本事宜獲得證監會批准,注冊資本由1.6億元變更為3億元。 2010-08-25 股東增資 國泰君安期貨公司變更注冊資本事宜獲得證監會批准,注冊資本由3億元變更為5億元。

⑨ 期貨歷史盤口數據

我原來也遇到過來這個問題自,期貨軟體中一般都不能重現長期的歷史盤口數據,博易、文華都不行。後來發現股票軟體,很多都有這個功能。現在股票軟體中很多都有期貨行情了,所以用股票軟體即可。例如通達信、同花順都支持瀏覽歷史盤口數據。以通達信為例,在歷史日K線上敲擊回車鍵,就可顯示出對應那一天的歷史盤口明細。

如果需要長期的歷史盤口數據,這個就是分筆明細tick數據,也可購買。例如微盛就提供有txt格式的十年多的商品期貨歷史分筆數據。不僅一檔盤口,大商所、中金所五檔盤口數據,他們也能提供。

⑩ 期貨形成的歷史

一般認為,期貨交易萌芽於歐洲。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歐洲就出現了中央交易場所和大宗易貨交易,形成了按照既定時間和場所開展的交易活動。在此基礎上,簽訂遠期合同的雛形產生。在農產品收獲以前,商人往往先向農民預購農產品,等收獲以後,農民再交付產品,這就是國外原始的遠期交易。中國的遠期交易同樣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時期,中國商人的鼻祖陶朱公范蠡就開展了遠期交易。
隨著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和現代城市的興起,遠期交易逐步發展成為集中的市場交易。英國的商品交換發育較早,國際貿易也比較發達。公元 1215年,英國的大憲章正式規定允許外國商人到英國參加季節性的交易會,商人可以隨時把貨物運進或運出英國,從此開啟了英國的國際貿易之門。在交易過程中,出現了商人提前購買在途貨物的做法。具體過程是:交易雙方先簽訂一份買賣合同,列明貨物的品種、數量、價格等,預交一筆訂金,待貨物運到時再交收全部貨款和貨物,這時交易才告完成。隨著這種交易方式的進一步發展,買賣雙方為了轉移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風險,牟取更大的收益,往往在貨物運到之前將合同轉售,這就使交易進一步復雜化。後來,來自荷蘭、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等國的商人還組成了一個公會,對會員買賣的合同提供公證和擔保。
期貨交易萌芽於遠期現貨交易。從歷史發展來看,交易方式的長期演進,尤其是遠期現貨交易的集中化和組織化,為期貨交易的產生和期貨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熱點內容
胃有哪些 發布:2025-05-13 21:28:01 瀏覽:31
教學用琴 發布:2025-05-12 15:51:55 瀏覽:241
嘉美通教育 發布:2025-05-12 12:47:44 瀏覽:677
生物國家集訓隊 發布:2025-05-12 11:14:08 瀏覽:444
師德教師學習永恆 發布:2025-05-12 10:35:37 瀏覽:846
學生調戲老師 發布:2025-05-12 06:02:30 瀏覽:14
抗癌生物 發布:2025-05-12 05:09:05 瀏覽:656
巨鵬生物 發布:2025-05-12 03:15:27 瀏覽:869
絲足老師 發布:2025-05-12 01:30:24 瀏覽:608
當教師好還是公務員好 發布:2025-05-12 00:53:30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