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地理模型製作

地理模型製作

發布時間: 2020-11-19 13:44:10

如何製作冰川地理模型

地理模型製作方法
成品:地理模型
規格:A4以下版面的模型、模型說明(以電腦打字,12號字)
材料:三合板或硬紙板(底盤)、紙黏土、水彩或廣告原料、布料、乾樹枝….
評分標准:比例尺、整體結構、創造性、立體化、真實感、色彩搭配
繳交日期: 注意事項:1.以小土塊逐漸雕塑地形,並注意水份的調節,使乾燥後不易龜裂。
2.雕塑及上色應注意立體感。
3.善用實物如乾樹枝著色、小石頭….
模型主題參考:
01.中華民國地形
02.台灣地形
03.台北盆地地形
04.大甲溪流域地形
05.觀音山火山爆發演變或其它相關火山地形
06.土壤剖面
07.坎井剖面
08.石灰岩地形(地上與地下)
09.氣候與房屋型態:蒙古包、高腳屋、雪屋、尖塔屋、蘭嶼半地下屋
10.海岸地形
11.冰河地形
12.谷灣地形
13.沖積扇與三角洲
14.水循環過程
15.淡水河流域
16.曲流地形
17.沙漠地形
18.台風相關主題
19.土石流地形
20.植被垂直分布圖

② 初中哪些地理模型比較容易製做

火山爆發那個也很好做的
首先准備塑料泡沫(一定要夠厚)油漆(紅黃綠)
然後開始給泡沫定型做成山坡裝(記得給火山兩個剖面)然後再剖面上畫出岩漿噴出的路徑,可不要畫錯了
山地可以適當裝飾,居民樓 平原 以及 岩漿 從山頂留到山腳沿經路線也要標出

③ 怎樣製作地理模型

1、實驗方法簡介
以木板為海平面,以5厘米為級差進行測量,先在山邊木塊上垂直地豎一根綠色標桿。
(1)製作等高線地形模型:
a.將橡皮泥在墊板上堆成山體狀。要求捏出山峰、山谷、山脊、鞍部、盆地和陡崖等部位。
b.用手擦拭山體表面,使其光滑自然。
c.將直尺垂直擺放在山體旁,按照相同的高度間隔,用牙簽在山體表面不同高度處做上記號,並標出高程。
d.用細線小心地沿著記號處將山體水平切開。
e.將切下的山體塊編號後分開擺放。
f.在山體上表面用水粉塗上不同的顏色。
g.將山體塊根據編號重新擺成山體形狀。
(2)繪制山體的等高線地形圖
a.分別將取下的山體塊放在白紙上,用筆沿山體塊邊緣描線,注出相應的高度,就得到了簡單的等高線地形圖。
b.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的不同等高線之間塗上不同顏色的水粉顏料,在圖的左下角把各種顏色所代表的高度范圍的圖例畫出來,這樣就得到了用分層設色方法表示的地形圖。
2、活動素材
(1)實驗器材:橡皮泥,刻度尺,牙簽,細線或細鋼絲,墊板(木板、硬紙板、泡沫板均可),水粉顏料。
(2)每個小組一張活動任務表:描述出山峰、山谷、山脊,鞍部、盆地和陡崖等部位特徵及判斷方法的表格;小練習一題。
(3)課外資料一份,進一步了解實際繪制等高線地形圖的方法步驟。
3、細節把握
活動設計好了並不等於活動可以成功實施。一堂課學習活動的成功與否還取決於教師對細節的把握。

(1)繪圖活動之前的「友情提示」

教師在多媒體投影儀上播放三維動畫演示製作等高線地形圖的原理及過程。
(2)每個班的小組平均分為兩個大組,每個大組的山體模型(示例)是一致的,如此繪制的等高線地形圖更具有可比性。
總之,此模型教具以其科學性、簡易性、實用性取得了滿意的教學效果,一件經過實踐檢驗的自製教具就這樣誕生了。自製模型教具是富有創造性的勞動,又是一件長期而平凡的工作。自製模型教具促進教師不斷的學習、實踐,豐富經驗,提高技能,更深刻的理解、把握教材與學生,磨練意志,對提高自身整體素質大有裨益。

④ 有什麼地理的手工製作

淺談中學地理教學中的地理模型製作
在自然教具中,有大量的模型教具需要教師自己製作。那麼,自製教具從何做起,有無方法可循呢?我想結合自己製作教具中的一個實例談一點體會。
一、鑽研教材
自製地理模型教具的動機來源於教材。鑽研教材,特別是依據實驗內容及其它為了說明、闡述某事物的性質、規律的內容作為研究起點,考慮重點問題的突出,難點問題的突破,針對教材中設計的不足甚至空白,結合自己的設計理念,形成初步構想。因此鑽研教材常常是自製模型教具的開端。
例如:製作簡單等高線地形模型——繪制等高線地形圖時,第二個板塊涉及到等高線地形圖的內容。地圖作為地理學的重要語言,是中學階段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學習內容。中學階段地圖學習要求主要是學會運用地圖,提取地圖信息,具有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本課中等高線地形圖是中學階段少之又少的與地圖相關的內容,自製一個簡單等高線地形模型。利用這一節課,讓學生擁有寶貴的繪制地圖經歷,不僅能夠體現中學新課改的課程標准,還可以嘗試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二、了解學生需求
地理模型教具從根本上講是為學生服務的,初步形成的構思是否實施,還要取決於學生的需要。明確學生需求,將成為自製模型教具的出發點與歸宿。
等高線地形圖一課,讓學生看圖理解理論原理,靠講解或學生思考,學生也會有所認識。但對於這種理性的認識過程,學生只是在默默地接受或應對教師所作的提問,學生反應一般,對要研究的問題並未表現出什麼興趣,教師的講解顯得蒼白。分析原因,中學階段由於學生的年齡特徵,他們對活動的、鮮明的事物容易產生興趣,而興趣是支持小學生學習的主動力,所以學生需要一種更為生動的方式,激發其主動地將注意力轉移到等高線地形圖原理的探究上來。況且等高線地形圖是學生初步較深入的接觸的地圖知識,更應使學生形成鮮明的認識,保持長久的興趣。從長遠上看,學生科學思想的形成,也有一個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在教學中也應該讓學生經歷這個過程.所以為此製作模型教具,以彌補學生對感性認識的需要是有必要的。

三、分析教具現有性能
如果把教材,特別是教科書作為一種教具的話,那麼等高線地形圖一課的插圖就是為說明本課原理而設的簡單的圖片教具。定格的圖片缺少生動、形象、直觀的優勢,所以自製模型教具成為改進或創新的研發點。鑽研教材,了解學生需求,觀察教具現有的性能是構成自製教具的前提。

四、留心材料,尤其是廢舊物品
因為是自製教具,所以力求材料廉價、造價便宜,廢舊物品往往成為可再利用的資源(但並非唯一,在此教具中我則選取部分廢舊物品,凡事視需要而定)。將廢舊物品去粗取精,使形成的教具力求結構簡單,製作容易,使用方便,性能可靠,教學實用,易於推廣。此課我准備的材料是:橡皮泥,刻度尺,牙簽,細線或細鋼絲,墊板(木板、硬紙板、泡沫板均可),水粉顏料。

五、採取一定的技術方法,製作改進
技術方法是通過手段將材料整合以達目的,是自製教具的保證。
1、實驗方法簡介
以木板為海平面,以5厘米為級差進行測量,先在山邊木塊上垂直地豎一根綠色標桿。
(1)製作等高線地形模型:
a.將橡皮泥在墊板上堆成山體狀。要求捏出山峰、山谷、山脊、鞍部、盆地和陡崖等部位。
b.用手擦拭山體表面,使其光滑自然。
c.將直尺垂直擺放在山體旁,按照相同的高度間隔,用牙簽在山體表面不同高度處做上記號,並標出高程。
d.用細線小心地沿著記號處將山體水平切開。
e.將切下的山體塊編號後分開擺放。
f.在山體上表面用水粉塗上不同的顏色。
g.將山體塊根據編號重新擺成山體形狀。
(2)繪制山體的等高線地形圖
a.分別將取下的山體塊放在白紙上,用筆沿山體塊邊緣描線,注出相應的高度,就得到了簡單的等高線地形圖。
b.在等高線地形圖中的不同等高線之間塗上不同顏色的水粉顏料,在圖的左下角把各種顏色所代表的高度范圍的圖例畫出來,這樣就得到了用分層設色方法表示的地形圖。
2、活動素材
(1)實驗器材:橡皮泥,刻度尺,牙簽,細線或細鋼絲,墊板(木板、硬紙板、泡沫板均可),水粉顏料。
(2)每個小組一張活動任務表:描述出山峰、山谷、山脊,鞍部、盆地和陡崖等部位特徵及判斷方法的表格;小練習一題。
(3)課外資料一份,進一步了解實際繪制等高線地形圖的方法步驟。
3、細節把握
活動設計好了並不等於活動可以成功實施。一堂課學習活動的成功與否還取決於教師對細節的把握。
(1)繪圖活動之前的「友情提示」
教師在多媒體投影儀上播放三維動畫演示製作等高線地形圖的原理及過程。
(2)每個班的小組平均分為兩個大組,每個大組的山體模型(示例)是一致的,如此繪制的等高線地形圖更具有可比性。
總之,此模型教具以其科學性、簡易性、實用性取得了滿意的教學效果,一件經過實踐檢驗的自製教具就這樣誕生了。自製模型教具是富有創造性的勞動,又是一件長期而平凡的工作。自製模型教具促進教師不斷的學習、實踐,豐富經驗,提高技能,更深刻的理解、把握教材與學生,磨練意志,對提高自身整體素質大有裨益。

⑤ 如何製造地理模型

首先要繪制地區等高線圖,按圖確定標高,用粘土從低海拔塑造到高海拔。最後按照地區植被類型及地貌進行上色和外部造型

⑥ 求製作地理模型 老師要求用廢品製作地理模型 請教我該作什麼這么作材料簡單行了

泡沫,衛生紙,石膏,水,膠水,草粉, 傳的比較亂,反正就是先把泡沫粘在板上,再切割,內然後用水敷上衛容生紙,接著用濕的刷子刷,能刷出岩石感,再就是把石膏粉放入水中豁,倒在上面,等4小時左右,然後用水彩上色,上灰色就行,接著等幹上膠水,倒上草粉就行

⑦ 如何製作地理教學模型

對於課題工藝步驟設計學生,模型的製作是最直觀的表達方式,也是學生具備的技能之一,是教師在教學中改進教學方法、改革課程方式和加強學生的綜合訓練等幾方面不可缺少的教學的一部分

⑧ 地理模型的製作方法

1.找好材料:白乳膠,來膠布(可有可源無),報紙或不要的書本, 一個泡沫箱,紙皮,顏料,顏色筆,皺紙,在文具店買到的(可用紙巾代替) 2.把報紙捏成團,最好就捏結實點,不然到時會散開。然後如下圖這樣用白乳膠在泡沫箱底粘好,不過白乳膠比較慢干可以找東西放紙團上面壓一壓。直到粘滿了泡沫箱的四分之三。

3.如圖,用透明膠布粘綁住幾個紙團,變成小山,現在比較丑,弄出來就不會了,用膠布粘綁的做出來的小山會更結實,我一些沒用確實沒有這么好,就是上完顏料後紙團會變松,崩開來,一些沒有塗到顏料的地方就露出來了。藍色的地方是用藍色的皺紙貼上去的海,可以用海綿紙。

4.拿白色的皺紙鋪到山上面,用顏料塗,讓紙粘到上面,突出山的形狀。

像這樣

6.用紙皮畫出沉積岩的示意圖,最好用顏色筆塗上顏色,顏料不容易看,而且容易跟別的顏色混。

7.畫好了沉積岩示意圖就把他粘到火山的一邊,如圖,在山腳下灑一些沙子跟石頭,用白乳膠粘住,泡沫箱周圍可以用紙皮粘圍住,比較好看一點。

這樣就大功告成啦!我們學校舉行地理模型大賽,我也是第一次弄,自己一個人弄的,祝我拿大獎吧,ojbk。默默地附上了模仿的原圖

⑨ 如何製作地理模型

用泡沫做關於地震的效果圖(15*35cm)
表面可以根據距離地震源的遠近分別做出不同的效果
例如房屋的倒塌等...
詳細+Q告訴你

熱點內容
教學用琴 發布:2025-05-12 15:51:55 瀏覽:241
嘉美通教育 發布:2025-05-12 12:47:44 瀏覽:677
生物國家集訓隊 發布:2025-05-12 11:14:08 瀏覽:444
師德教師學習永恆 發布:2025-05-12 10:35:37 瀏覽:846
學生調戲老師 發布:2025-05-12 06:02:30 瀏覽:14
抗癌生物 發布:2025-05-12 05:09:05 瀏覽:656
巨鵬生物 發布:2025-05-12 03:15:27 瀏覽:869
絲足老師 發布:2025-05-12 01:30:24 瀏覽:608
當教師好還是公務員好 發布:2025-05-12 00:53:30 瀏覽:853
考研英語真題下載 發布:2025-05-12 00:24:07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