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化學酸鹼鹽

化學酸鹼鹽

發布時間: 2020-11-19 13:48:15

1. 化學酸鹼鹽的定義及性質

酸: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叫酸
例如:H2SO4(硫酸),HCl(鹽酸),HNO3(硝酸)
鹼: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鹼
例如
:NaOH(氫氧化鈉),KOH(氫氧化鉀),NH4OH(氨水)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陽離子(或NH4)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叫鹽
例如:Na2CO3(碳酸鈉),CuSO4(硫酸銅)
,NH4NO3(硝酸銨)
氫離子和酸根離子結合生成的化合物為酸。
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結合生成的化合物為鹽。
金屬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的化合物為鹼。

2. 初三化學酸鹼鹽化學式

(氯化物/鹽酸鹽)
氯化鉀 氯化鈉(食鹽) 氯化鎂 氯化鈣 氯化銅 氯化鋅 氯化鋇 氯化鋁
KCl NaCl MgCl2 CaCl2 CuCl2 ZnCl2 BaCl2 AlCl3
氯化亞鐵 氯化鐵 氯化銀
FeCl2 FeCl3 AgCl

(常見的酸)
硫酸 鹽酸 硝酸 磷酸 硫化氫 溴化氫 碳酸
H2SO4 HCl HNO3 H3PO4 H2S HBr H2CO3

(常見的鹽)
硫酸銅 硫酸鋇 硫酸鈣 硫酸鉀 硫酸鎂 硫酸亞鐵 硫酸鐵
CuSO4 BaSO4 CaSO4 K2SO4 MgSO4 FeSO4 Fe2 (SO4)3
硫酸鋁 硫酸氫鈉 硫酸氫鉀 亞硫酸鈉 硝酸鈉 硝酸鉀 硝酸銀
Al2(SO4)3 NaHSO4 KHSO4 NaSO3 NaNO3 KNO3 AgNO3
硝酸鎂 硝酸銅 硝酸鈣 亞硝酸鈉 碳酸鈉 碳酸鈣 碳酸鎂
MgNO3 Cu(NO3)2 Ca(NO3)2 NaNO3 Na2CO3 CaCO3 MgCO3
碳酸鉀
K2CO3

(常見的鹼)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氫氧化鋇 氫氧化鎂 氫氧化銅 氫氧化鉀 氫氧化鋁
NaOH Ca(OH)2 Ba(OH)2 Mg(OH)2 Cu(OH)2 KOH Al(OH)3
氫氧化鐵 氫氧化亞鐵
Fe(OH)3 Fe(OH)2

這只是部分的,但是初三掌握這些已經夠了,還有氧化物什麼的,自己去看http://ke..com/view/1216661.htm

至於化合價,初三的化合價一般都在那個表上面,上面的酸鹼鹽的化學式的化合價,大都遵循這個順口溜(我們老師教的,背下來會很好記的,推薦推薦~):
一價元素鉀鈉銀氫
二價元素鈣鎂鋇鋅
銅一二,鐵二三
三價元素鋁和金

那些都是常見的金屬,掌握這些就差不多了。
還有OH根離子-1價,硫酸根離子、亞硫酸根離子、碳酸根離子-2價,Cl根離子、硝酸根離子-1價。把這些記牢了,化學價就OK啦~

希望能幫到你~

3. 化學中的酸鹼鹽是什麼

酸: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叫酸
例如:H2SO4(硫酸),HCl(鹽酸),HNO3(硝酸)<br>
鹼: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鹼
例如
:NaOH(氫氧化鈉),KOH(氫氧化鉀),NH4OH(氨水)<br>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陽離子(或NH4)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叫鹽
例如:Na2CO3(碳酸鈉),CuSO4(硫酸銅)
,NH4NO3(硝酸銨)<br>

氫離子和酸根離子結合生成的化合物為酸。
<br>
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結合生成的化合物為鹽。
<br>
金屬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的化合物為鹼。<br>

4. 化學酸鹼鹽反應規律

有關反應的條件或規律:
1.置換反應:
金屬+酸---鹽+H2↑
(1)金屬的活動性比氫強
(2)酸除濃硫酸、硝酸
(3)鐵與酸反應生成亞鐵鹽
金屬+鹽——新金屬+新鹽
(1)參於反應的鹽應可溶
(2)金屬的活動性「強」置換「弱」
(3)除K、Ca、Na外
(4)鐵與鹽反應生成亞鐵鹽
2.復分解反應:生成難電離的物質如:水、氣體、沉澱等。
酸+鹽-----新鹽+新酸(碳酸鹽+酸----新鹽+H2O+CO2↑)
(1)弱酸不能與強酸鹽反應
(2)常見能與酸反應的鹽有:BaCl2、Ba(NO3)3、AgNO3和碳酸鹽
鹼+鹽-----新鹼+新鹽
(1)反應物皆可溶
(2)生成物有沉澱
鹽+鹽------新鹽+新鹽
(1)反應物皆可溶
(2)生成物有沉澱
為了便於記憶,可用下列歌訣概括上時主要內容:
鹼有鉀鈉鋇鈣鎂,後兩種逐漸不溶於水;
鹽酸鹽不溶氯化銀,還有亞汞鹽步後塵;
硫酸鹽微溶銀和鈣,還有硫酸鋇在後面;
後五種,較特別,只有鉀鈉銨鹽溶。
另外,還要掌握:
磷酸二氫鹽一般易溶於水,磷酸氫鹽和正鹽類似,一般不溶於水;碳酸氫鹽一般易溶於水。
碳酸鈉比碳酸氫鈉更易溶於水,而碳酸氫鈣易溶入水,碳酸鈣難溶於水;
硫酸鋇、氯化銀、硫化銅、硫化銀、硫化鉛既不溶於水,也不溶於酸。

5. 化學 酸鹼鹽

酸鹼鹽專題復習 概念和理論

1.溶液的導電性及物質的電離

物質的導電性,取決於物質內是否具有能夠自由移動的帶電粒子。金屬能夠導電,就是由於金屬中存在著能夠自由移動的、帶負電的電子。溶液的導電性,決定於溶液里是否存在能夠自由移動的、帶電的離子,即溶質能否發生電離。

想一想:為什麼乾燥的氯化鈉晶體不導電,而溶於水時卻能導電呢?為什麼乾燥的蔗糖晶體不導電,溶於水時還是不導電呢?

方法指導:學習這部分知識,既要搞清溶液的導電性與電離的關系,還要弄清「電離」的真正涵義。

電離是指物質溶解於水時,離解成自由移動的離子的過程。並非有「電」才有「離」,離解成為自由移動的離子,不是在電源的作用下,而是在水的作用下而產生的,電離後產生了自由移動的離子,從而使溶液具有導電性。

2.酸、鹼、鹽的初步概念

從電離的觀點建立酸、鹼、鹽的初步概念。

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如 H2SO4、HNO3、HCl等都屬於酸類。

想一想:電離時有氫離子生成的化合物叫做酸,對嗎?試舉例說明。

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鹼。如 NaOH、Ca(OH)2、Ba(OH)2等。

想一想:電離時有氫氧根離子生成的化合物叫做鹼,對嗎?為什麼?

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如 NaCl、KNO3、Al2(SO4)3、CuSO4·5H20等都屬於鹽類。銨根離子雖不是金屬離子,但因其具備金屬離子的特徵,因此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應屬鹽類。

想一想:有人說「鹽和鹼都一定含有金屬元素」,這句話為什麼不對?

方法指導:①弄清酸、鹼概念中的關鍵詞「全部」;

②為方便記憶,可將酸、鹼、鹽的概念簡記如下:

酸——氫離子+酸根離子或HnR==nH++Rn-

鹼——金屬離子+氫氧根離子或M(OH)m==Mm+ + m OH-

鹽——金屬離子十酸根離子或MnRm==nMm+ + mRn-

3.酸性氧化物和鹼性氧化物

說明:

(1)金屬氧化物大多為鹼性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大多為酸性氧化物。

(2)鹼性氧化物中只有 K2O、Na2O、BaO、CaO能與水化合生成可溶性鹼;酸性氧化物如 CO2、SO2、SO3、P2O5等能與水化合生成對應的含氧酸。

練一練:你能寫出這幾種氧化物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嗎?

(3)酸性氧化物與鹼的反應可看作先是酸性氧化物與水化合生成含氧酸,含氧酸再與鹼相互交換成分得出生成物,即:

注意:在對應關系中,中心原子的化合價相同。

方法指導:學習這部分知識時,一定要理清按不同形式分類出的氧化物間的關系,即鹼性氧化物一定屬於金屬氧化物,但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鹼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一定屬於非金屬氧化物,但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4.金屬活動性順序

這是人們經過長期的實踐,總結出的常見金屬的化學活動性順序。它在實際應用中有如下三方面的意義:

①可判斷金屬的化學活動性。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電子變成離子,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②可判斷金屬能否與酸發生置換反應而產生氫氣。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里的氫,排在氫後面的金屬不能置換酸里的氫。

③可判斷金屬能否跟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屬,才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里置換出來。根據金屬單質和鹽中金屬離子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的位置,即可判斷金屬單質能否跟鹽溶液發生置換反應。

方法指導:①熟練地記住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並學會運用。

②與金屬反應不能放出 H2的是那些氧化性酸,如 HNO3、濃 H2SO4,與H前金屬反應或與H後金屬反應都不能生成H2,而生成的是 H2O。

③Cu+AgCl——不反應。Cu雖然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排在 Ag的前面,但因AgCl不溶於水,無法形成鹽溶液,所以不反應。

6. 初中化學酸鹼鹽的性質

1、酸的化學性質

(1)酸 + 金屬 -------- 鹽 + 氫氣

(2)酸 + 金屬氧化物-------- 鹽 + 水

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Fe2O3+ 6HCl ==2FeCl3 + 3H2O

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Fe2O3+ 3H2SO4==Fe2(SO4)3+ 3H2O

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CuO + 2HCl ==CuCl2 + H2O

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CuO +H2SO4==CuSO4+ H2O

(3)酸 + 鹼 -------- 鹽 + 水(中和反應)

鹽酸和燒鹼起反應:HCl + NaOH == NaCl +H2O

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2HCl +Ca(OH)2==CaCl2+ 2H2O

氫氧化鋁葯物治療胃酸過多:3HCl +Al(OH)3== AlCl3 + 3H2O

硫酸和燒鹼反應:H2SO4+ 2NaOH ==Na2SO4+ 2H2O

(4)酸 + 鹽 -------- 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氫鈉與稀鹽酸反應: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鹼的化學性質

(1) 鹼 + 非金屬氧化物 -------- 鹽 + 水

苛性鈉暴露在空氣中變質:2NaOH + CO2 == Na2CO3 + H2O

苛性鈉吸收二氧化硫氣體:2NaOH + SO2 == Na2SO3 + H2O

苛性鈉吸收三氧化硫氣體:2NaOH + SO3 == Na2SO4 + H2O

消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Ca(OH)2 + CO2 == CaCO3 ↓+ H2O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2)鹼 + 酸-------- 鹽 + 水(中和反應,方程式見上)

(3)鹼 + 鹽 -------- 另一種鹼 + 另一種

氫氧化鈣與碳酸鈉: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鹽的化學性質

(1)鹽(溶液) + 金屬單質------- 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

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2)鹽 + 酸-------- 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氫鈉與稀鹽酸反應: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3)鹽 + 鹼 -------- 另一種鹼 + 另一種鹽

氫氧化鈣與碳酸鈉: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鹽 + 鹽 ----- 兩種新鹽

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硫酸鈉和氯化鋇: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6)化學酸鹼鹽擴展閱讀:

酸: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例如:H2SO4(硫酸),HCl(鹽酸),HNO3(硝酸),H2CO3(碳酸)

鹼: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例如 :NaOH(氫氧化鈉),KOH(氫氧化鉀),Ca(OH)2(氫氧化鈣),NH3·H2O,NH4OH(氨水)

鹽:電離時生成含有金屬陽離子(或NH4銨根)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例如:Na2CO3(碳酸鈉),CuSO4(硫酸銅) ,NH4NO3(硝酸銨)

僅由氫離子和酸根離子、非金屬單質結合生成的化合物為酸。

由金屬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的化合物為鹼。

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結合生成的化合物為鹽,不一定都是如此。例子如CU2(OH)2CO3鹼式碳酸銅,有氫氧根

酸鹼鹽類化合物一定含有非金屬元素。

通性

1 酸

有腐蝕性,溶液呈酸性,能與活潑金屬發生反應,鹼,某些鹽和金屬氧化物反應 與排在氫之前的活潑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與指示劑反應. pH顯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但是酸一定是酸性溶液(即顯酸性)。

2 鹼

有腐蝕性。溶液呈鹼性,能與酸,某些鹽,非金屬氧化物反應 ,某些鹼能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與指示劑反應 鹼性溶液不一定是鹼,但是鹼一定是鹼性溶液.(顯鹼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鹼溶液,即所謂的鹼;但鹼,一定顯鹼性,即pH值大於7.)

3 鹽

有些鹽有微弱的腐蝕性,溶液的酸鹼度根據鹽的性質判定,能與某些酸,鹼,鹽反應

還能和其他某些化合物反應

相互關系

⑴金屬單質 + 酸 -------- 鹽 + 氫氣 (置換反應)

⑵金屬單質 + 鹽(溶液) ------- 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

⑶鹼性氧化物 +酸 -------- 鹽 + 水

⑷酸性氧化物 +鹼 -------- 鹽 + 水

1.苛性鈉(強鹼)暴露在空氣中變質:2NaOH + CO2 ====Na2CO3 + H2O

2.苛性鈉吸收二氧化硫氣體:2NaOH + SO2 ==== Na2SO3 + H2O

3.苛性鈉吸收三氧化硫氣體:2NaOH + SO3====Na2SO4 + H2O

4.消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Ca(OH)2 + CO2 ==== CaCO3 ↓+ H2O

⑸酸 + 鹼 -------- 鹽 + 水

1.鹽酸和燒鹼反應:HCl + NaOH ==== NaCl +H2O

2.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2NaOH+H2SO4===Na2So4+2H2O

3.酸和氫氧化銅反應:2HCl + Cu(OH)2==== CuCl2 + 2H2O

⑹酸 + 鹽 -------- 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1.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2.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3.碳酸鎂與稀鹽酸反應: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4.鹽酸和硝酸銀溶液反應:HCl + AgNO3=== AgCl↓ + HNO3

中和反應應用

1 改變土壤PH

在土壤里,由於有機物在分解的過程中會生成有機酸,礦物的風化也可能產生酸性物質,空氣污染造成酸雨,也會導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呈酸性,這些都不利於作物的生長。

施用適量的鹼,能中和土壤里的酸性物質,使土壤適合作物生長,並促進微生物的繁殖。土壤中的鈣離子增加後,能促使土壤膠體凝結,有利於形成團粒,同時又可供給植物生長所需的鈣元素。

2 處理廢水

工廠里的廢水常呈現酸性或鹼性,若直接排放將會造成水污染,所以需進行一系列的處理。鹼性污水需用酸來中和,酸性污水需用鹼來中和,如硫酸廠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雜質,可以用熟石灰來進行中和處理。生成硫酸鈣沉澱和水。

3 醫葯衛生

⑴ 人的胃液呈酸性,當胃液的PH值為0.9~1.5時,有助於食物消化.如果胃酸過多就會使人感到不適,這時醫生就會讓你口服一些鹼性葯物,使鹼與胃酸反應生成無毒的中性物質,以除去過多的胃酸。如用含有氫氧化鋁的葯片治療胃酸過多,生成氯化鋁和水。但是因為鋁對於腦細胞有抑製作用,現在已經很少使用。

⑵人被有些蚊蟲叮咬後,蟻蟲在人的皮膚內分泌出蟻酸,使叮咬處很快腫成大包而痛癢。可在患處塗含有鹼性物質(如NH3·H2O)的葯水來減輕痛癢。[1-2]例如肥皂水等。

4 調節溶液PH

在科學實驗室里,經常要把溶液的PH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如果溶液的酸性或鹼性太強或太弱,就可以用適當的鹼或酸調節溶液的PH。

7. 化學酸鹼鹽怎麼

其實,化學的酸鹼鹽並不難學,要想學好,我們要先弄清楚其中的概念,把酸鹼鹽到底是什麼給弄清楚。其次,我們還要理解復分解反應,進一步掌握帶電原子團的性質。最後,還需要掌握各種鹽的溶解性,是易溶、可溶、微溶,還是難(不)溶,這是有口訣的。再記住一些鹽的顏色及它們溶解時的溫度或顏色的變化,就可以學好初中階段的知識了。

8. 化學酸鹼鹽

酸、鹼、鹽通性的講解
酸鹼鹽一章可以說是對整個初中化學知識的運用和綜合。它在化學基本概念、化學基本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對酸、鹼、鹽基本性質的講解,總結出學習無機化學的規律,即通過對一個具體事物的研究,掌握規律,繼而得出一類事物的性質,這對我們學習知識,尤其是學習化學這門課程有著很好的啟迪作用。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對酸鹼鹽進行講解。

一、准確掌握酸、鹼、鹽的概念,明確它們的本質區別
酸鹼鹽一章的概念較多,能否正確理解概念,是學好酸、鹼、鹽的前提條件。
1.酸及酸的通性
對於酸的定義,我們說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H+。這里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陽離子」、「全部」、「H+」幾個關鍵字。下面我們以常見的硫酸和鹽酸為例來說明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 鹽 酸 硫 酸
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使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 鹽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 硫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
金屬+酸→鹽+氫氣 Zn+2HCl=ZnCl2+H2↑ Zn+ H2SO4 =ZnSO4+H2↑
鹼性氧化物+酸→鹽+水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鹼+酸→鹽+水 NaOH+HCl=NaCl+ H2O Cu(OH)2+H2SO4= CuSO4+2H2O
鹽+酸→另一種鹽+另一種酸 AgNO3+HCl=AgCl↓+HNO3 BaCl2+H2SO4=BaSO4↓ +2HCl
注意:

(1)在『金屬+酸→鹽+氫氣』中,酸通常指的是稀硫酸和稀鹽酸,不能是濃硫酸或硝酸。因為濃硫酸或硝酸都有強氧化性,與金屬反應時不能生成氫氣而生成了水;金屬是指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排在『氫』前面的活潑金屬,排在『氫』後的金屬不能置換酸中的氫。
(2)通過金屬跟酸的反應情況導出金屬活動順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屬活動性由強逐漸減弱
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金屬位置越靠前,活動性越強,反應越劇烈,所需時間越短。
(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通常用它作為乾燥劑。硫酸還具有脫水性,它對皮膚或衣服有很強的腐蝕性。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濃硫酸沿著器壁慢慢地注入水裡,並不斷攪動,切不可把水倒進濃硫酸里,如果把水注入濃硫酸里,水的密度較小,會浮在硫酸上面,溶解時放出的熱會使水立刻沸騰,使硫酸液向四處飛濺,容易發生事故。
2.鹼及鹼的通性
與酸雷同,我們可以將鹼定義為: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OH-離子。這里我們也要特別注意的是「陰離子」、「全部」、「OH-」幾個關鍵字。下面我們以常見的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鈣為例來說明鹼的通性。
常見的鹼及鹼的通性
鹼的通性 氫氧化鈉 氫氧化鈣
鹼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氫氧化鈉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氫氧化鈣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酸性氧化物+鹼→鹽+水 2NaOH+CO2=Na2CO3+H2O Ca(OH)2+CO2=CaCO3↓+H2O
酸+鹼→鹽+水 NaOH+HCl=NaCl+H2O Ca(OH)2+H2SO4= CaSO4+2H2O
鹽+鹼→另一種鹽+另一種鹼 2NaOH+CuSO4=Na2SO4+Cu(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注意:
(1)只有可溶性鹼才能跟一些非金屬氧化物發生反應,這些非金屬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多數能溶於水,跟水化合生成酸。
(2)鹽和鹼反應時,必須兩者都是可溶的,且生成物之一是沉澱,反應才能進行。
(3)書寫鹼跟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關於這類反應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有人感到很困難,為此,可先寫出非金屬氧化物跟水反應,生成含氧酸的化學方程式,再以含氧酸和鹼相互交換成分寫出生成物。兩式合並成一個化學方程式。如,三氧化硫跟氫氧化鈉反應:

3.鹽及鹽的性質
對於鹽的概念,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即酸鹼電離後離子交換生成了鹽和水。比如,我們把NaCl看作是HCl和NaOH電離後的產物。
常見的鹽及鹽的化學性質
鹽的性質 實 例
鹽溶液+金屬→鹽ˊ+金屬ˊ CuSO4+Zn= ZnSO4+Cu
鹽+酸→鹽ˊ+ 酸ˊ BaCl2+H2SO4=BaSO4↓ +2HCl
鹽溶液+鹼溶液→鹽ˊ+鹼ˊ 3NaOH+FeCl3=3NaCl+Fe(OH)3 ↓
鹽溶液+鹽溶液→鹽ˊ+鹽ˊ AgNO3+NaCl=AgCl↓+NaNO3

注意:
在金屬活動順序表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屬才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但K、Ca、Na三種金屬與鹽溶液的反應特殊,這里不要求。

二、明確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本質,掌握酸鹼鹽反應的規律
1.復分解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
復分解反應的定義是: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通式:AB+CD=AD+CB
發生的條件:兩種物質在溶液中相互交換離子,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澱析出、氣體放出或有水生成,復分解反應均可以發生。
2.運用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正確書寫本章涉及的化學方程式
有很多同學記住了酸、鹼通性和鹽的性質,但接觸到具體物質發生的具體反應,用化學方程式來表達時,便感到困難。解決這一難點的辦法有二:一是在學習酸的通性和鹼的通性時,反復練習書寫有關化學方程式,這兩部分內容掌握了,學習鹽的性質也就迎刃而解;二是要自學書後附錄Ⅲ「部分酸、鹼和鹽的溶解性表」,從中找出溶與不溶的規律,再多練習書寫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邊寫邊鞏固復分解反應條件。這樣多次練習,你會覺得書寫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有規律可循的,並不是難事。
3.鹼與酸性氧化物反應不屬於復分解反應

三、熟記酸、鹼、鹽的溶解性
酸、鹼、鹽的溶解性是判斷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的一個重要依據,這里我們為你提供一個記憶口訣:
鉀鈉銨鹽硝酸鹽, 全部都屬可溶鹽。
硫酸鹽不溶鋇和鉛; 酸易溶,鹼難溶。
氯化物不溶銀亞汞, 碳酸鹽,多不溶。

四、幾個常見離子的檢驗
Cl-、 、 的檢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化學方程式

Cl- 取少量樣品於試管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不溶於稀硝酸的白色沉澱生成 樣品含有Cl-
AgNO3+KCl=AgCl↓+KNO3
取少量樣品於試管中,滴加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不溶於稀硝酸的白色沉澱生成 樣品含有

Ba(NO3)2+H2SO4=BaSO4↓+2HNO3
取少量樣品於試管中,滴加稀HCl,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有無色氣體生成,該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樣品含有
K2CO3+2HCl=2KCl+ CO2↑+H2O
CO2+Ca(OH)2= CaCO3↓+ H2O

糟糕 它不認識表格 你用下面的那個吧沒表格的

酸鹼鹽知識歸納
一、概念:
1、 酸的組成——氫離子+酸根離子
2、 鹼的組成——金屬離子+氫氧根離子
3、 鹽的組成——金屬離子+酸根離子
4、 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復分解反應。AB+CD=AD+CB
5、 稀釋濃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濃硫酸沿著器壁慢慢地注入水裡,並不斷攪動,使產生的熱量迅速地擴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濃硫酸里。
6、 中和反應——酸跟鹼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
二、熟記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口訣:
(正價)一氫鉀鈉銀,二鈣鎂鋇鋅,三鋁、四硅、五氮磷。
(負價)負一價:氟、氯、溴、碘;
負二價:氧和硫。
(可變正價):一二銅汞,二三鐵,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團的化合價
負一價:氫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錳酸根(MnO4);
負二價: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亞硫酸根(SO3),錳酸根(MnO4);
負三價:磷酸根(PO4);
正一價:銨根(NH4)。
三、熟記下列反應方程式:
(一)酸的性質(1)與指示劑反應 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
(2)酸 + 鹼 = 鹽 + 水。
(3)酸 + 某些金屬氧化物 = 鹽 + 水。
(4)酸 + 活潑金屬 = 鹽 + 氫氣。
(5)酸 + 鹽 = 新鹽 + 新酸。
1、 鋅跟稀鹽酸反應: Zn + 2HCl = ZnCl2 + H2 ↑ 有氣泡產生,鋅粒逐漸減少。
2、 鋅跟稀硫酸反應: Zn + H2SO4 = ZnSO4 + H2 ↑

3、 鐵跟稀鹽酸反應: Fe + 2HCl = FeCl2 + H2 ↑ 有氣泡產生,鐵逐漸減少,
4、 鐵跟稀硫酸反應: Fe + H2SO4 =FeSO4 + H2 ↑ 溶液變成淺綠色。

5、 鐵銹跟稀鹽酸反應: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紅色鐵銹逐漸消失,
6、 鐵銹跟稀硫酸反應: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變成黃色

7、 氧化銅跟稀鹽酸反應: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銅逐漸消失,
8、 氧化銅跟稀硫酸反應:CuO +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變成藍色。
(二)鹼的性質:(1)鹼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2)鹼 + 多數非金屬氧化物 = 鹽 + 水
(3)鹼 + 酸 = 鹽 + 水
(4)鹼+某些鹽 = 另一種鹽 + 另一種鹼
1、 氫氧化鈉跟二氧化碳反應: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 氫氧化鈉跟二氧化硫反應:2NaOH + SO2 = Na2SO3 + H2O
3、 氫氧化鈉跟三氧化硫反應: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 氫氧化鈣跟二氧化碳反應:Ca(OH)2 + CO2 = CaCO3↓ + H2O 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5、 氫氧化鈉跟稀硫酸反應: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6、 氫氧化鈉跟稀鹽酸反應:NaOH + HCl = NaCl + H2O
7、 生石灰跟水反應:CaO + H2O =Ca(OH)2
(三)鹽的性質:(1)鹽 + 某些金屬=另一種鹽 + 另一種金屬。
(2)鹽 + 某些酸 = 另一種鹽 + 另一種酸。
(3)鹽 + 某些鹼 = 另一種鹽 + 另一種鹼
(4)鹽 + 某些鹽 = 另一種鹽 + 另一種鹽
1、 硫酸銅溶液跟鐵反應:CuSO4 + Fe = ZnSO4 +Fe 鐵表面覆蓋紅色物質,溶液由藍色變淺綠色
2、 碳酸鈉跟鹽酸反應:Na2CO3 + 2HCl = 2NaCl +H2O +CO2↑有氣泡產生固體逐漸減少
3、 碳酸氫鈉跟鹽酸反應:NaHCO3 + HCl = NaCl +H2O + CO2↑有氣泡產生固體逐漸減少
4、 石灰石跟稀鹽酸反應:CaCO3 + 2HCl = CaCl2 +H2O +CO2↑有氣泡產生固體逐漸減少
5、 硝酸銀跟稀鹽酸反應:AgNO3 + HCl = AgCl↓ +HNO3 有白色沉澱產生
6、 氯化鋇跟稀硫酸反應: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有白色沉澱產生
7、 氫氧化鈣根碳酸鈉溶液反應:Ca(OH)2 + Na2CO3 = 2NaOH + CaCO3↓ 有白色沉澱產生
8、 硝酸銀溶液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gNO3 + NaCl = AgCl↓ + NaNO3有白色沉澱產生
9、 氯化鋇溶液跟硫酸鈉溶液反應:BaCl2 + Na2SO4 = 2NaCl + BaSO4↓有白色沉澱產生
四、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五、溶解性表:
(1) 大多數酸可溶(HCl、HNO3、H2CO3有揮發性、濃H2SO4有吸水性。)
(2) 鹼的溶解性:鉀、鈉、鋇、銨溶、鈣微溶,其餘鹼 全不溶。
(3) 鹽的溶解性:
鉀、鈉、銨、硝四鹽溶。
氯化物除AgCl不溶外,其餘全溶。
硫酸鹽除BaSO4不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餘全溶。
碳酸鹽除鉀、鈉、銨鹽全溶、MgCO3微外,其餘全不溶。
六、反應條件:
1、 復分解反應的條件——生成物中有沉澱析出,或有氣體放出,或有水生成
2、 金屬跟酸反應的條件——
(1)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金屬要排在氫前。
(2) 濃硫酸、硝酸跟金屬反應不能生成氫氣。
(3) 鐵發生置換反應時,生成+2價的鐵的化合物。
3、 金屬跟鹽反應的條件——
(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單質的金屬要比鹽中金屬活潑。
(2)反應物中的鹽要可溶。
(3)K、Ca、Na、Ba等金屬跟鹽反應不能生成另一種鹽和另一種金屬。
4、 鹽跟鹽反應的條件——反應物都要可溶,生成物要有沉澱。
5、 鹽跟鹼反應的條件——反應物都要可溶,生成物要有沉澱或氣體。
七、熟記常見物質的俗稱和化學式:
生石灰—— CaO 熟石灰——Ca(OH)2 石灰石、大理石—— CaCO3
食鹽——NaCl 火鹼、燒鹼、苛性鈉—— NaOH 純鹼、蘇打——Na2CO3
小蘇打—— NaHCO3 鐵銹、赤鐵礦——Fe2O3 赤鐵礦—— Fe3O4
金剛石、石墨—— C 乾冰——CO2 冰—— H2O
天然氣(甲烷)——CH4 酒精(乙醇)—— C2H5OH 醋酸(乙酸)——CH3COOH
八、熟記常見物質的顏色:
紅色的固體——Cu、Fe2O3 、P(紅磷)
黑色的固體——C、CuO、Fe3O4、FeO、MnO2
白色的固體——KClO3、P2O5、P(白磷)、CuSO4(無水硫酸銅)、KCl、NaCl等
暗紫色的固體——KMnO4 黃色的固體—— S
藍色的固體——CuSO4•5H2O 藍色絮狀沉澱——Cu(OH)2
紅褐色絮狀沉澱——Fe(OH)3 常見不溶於酸的白色沉澱——BaSO4、AgCl
溶於酸並放出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的白色沉澱——BaCO3、CaCO3等不溶性碳酸鹽的沉澱
溶於酸但不產生氣體的白色沉澱——Mg(OH)2、Al(OH)3等不溶性鹼的沉澱
藍色的溶液—— CuSO4、CuCl2、Cu(NO3)2等含Cu2+溶液
淺綠色的溶液——FeSO4、FeCl2等含Fe2+溶液
黃色的溶液——FeCl3、Fe2(SO4)3、Fe(NO3)3等含Fe3+溶液
九、物質的檢驗和鑒別:
1、 檢驗稀鹽酸(或Cl-)——取少量待檢液體於潔凈的試管中,滴入幾滴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澱產生。
2、 檢驗稀硫酸(或SO42-)——取少量待檢液體於潔凈的試管中,滴入幾滴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澱產生。
3、 檢驗CO32-——取少量待檢液體於潔凈的試管中,滴入幾滴稀HCl,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產生。
4、 檢驗NH4+——取少量待檢物於潔凈的試管中,滴入適量NaOH溶液並加熱,有使濕的紅色石蕊試紙變成藍色的氣體產生。
5、 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分別取少量待檢液體於兩支潔凈的試管中,各滴入幾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澱產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無現象產生的原溶液是稀鹽酸。
6、 鑒別Ca(OH)2和NaOH溶液——分別取少量待檢液體於兩支潔凈的試管中,分別通入CO2氣體(或各滴入幾滴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澱產生的原溶液是Ca(OH)2,無現象產生的原溶液是NaOH。
◎補充下列反應方程式:
1、 氫氧化銅跟稀鹽酸反應: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藍色沉澱消失
2、 氫氧化銅跟稀硫酸反應: 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變成藍色溶液
3、 氫氧化鈉跟硫酸銅溶液反應: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 有藍色沉澱產生
4、 氫氧化鈉跟氯化鐵溶液反應:3NaOH + FeCl3 = Fe(OH)3↓ +3NaCl 有紅褐色沉澱產生
◎判斷溶液的酸鹼性——用指示劑,溶液的酸鹼度——用pH來表示。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中性
← 酸性增強 鹼性增強 →
紫色石蕊 無色酚酞
pH<7為酸性 顯紅色 顯無色
pH=7為中性 顯紫色 顯紅色
pH>7為鹼性 顯藍色 顯紅色
◎乾燥劑的選擇:
1、濃硫酸可乾燥:酸性氣體(如:CO2、SO2、SO3、NO2、HCl、)
中性氣體(如:H2、O2、N2、CO)
※不能乾燥鹼性氣體(如:NH3)
2、氫氧化鈉固體、生石灰、鹼石灰可乾燥:鹼性氣體(如:NH3)
中性氣體(如:H2、O2、N2、CO)
※不能乾燥酸性氣體(如:CO2、SO2、SO3、NO2、HCl、)
3、無水硫酸銅固體遇水由白色變藍色,可檢驗水的存在,並吸收水蒸氣。

9. 初中化學怎麼區分酸鹼鹽

酸:化學上是指在水溶液中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可分為無機酸、有機酸;

鹼指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都是OH⁻的物質;

鹽是指一類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NH₄⁺)與酸根離子或非金屬離子結合的化合物。如氯化鈉,硝酸鈣,硫酸亞鐵和乙酸銨硫酸鈣,氯化銅,醋酸鈉等。

下圖是驗算的圖片:

(9)化學酸鹼鹽擴展閱讀:

酸指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鹼指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鹽指電離時生成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可以簡記為:氫頭酸、氫氧根結尾鹼、金屬開頭酸根結尾的是鹽。

酸: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例如:H₂SO₄(硫酸),HCl(鹽酸),HNO₃(硝酸),H₂CO₃(碳酸)

鹼: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例如 :NaOH(氫氧化鈉),KOH(氫氧化鉀),Ca(OH)₂(氫氧化鈣),NH₃·H₂O,NH₄OH(氨水)

鹽:電離時生成含有金屬陽離子(或NH₄銨根)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例如:Na₂CO₃(碳酸鈉),CuSO₄(硫酸銅) ,NH₄NO₃(硝酸銨)

僅由氫離子和酸根離子、非金屬單質結合生成的化合物為酸。

由金屬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的化合物為鹼。

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結合生成的化合物為鹽,不一定都是如此。例子如Cu₂(OH)₂CO₃鹼式碳酸銅,有氫氧根

酸鹼鹽類化合物一定含有非金屬元素。

鹽也分為正鹽,酸式鹽,中性鹽,鹼式鹽,復鹽。

正鹽:單由金屬離子(包括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

酸式鹽:由金屬離子(包括銨根離子)、氫離子 酸根離子和非金屬離子構成;

鹼式鹽:由金屬離子(包括銨根離子)、氫氧根離子 酸根離子和非金屬離子構成;

復鹽:由不同金屬離子(包括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

鹼式鹽詳細解釋: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除酸根離子外還有氫氧根離子,陽離子為金屬離子(或銨根)的鹽。

酸跟鹼反應時,弱鹼中的氫氧根離子部分被中和,生成的鹽為鹼式鹽。鹼式鹽,二元鹼或多元鹼才有可能形成鹼式鹽。鹼式鹽的組成及性質復雜多樣。鹼式碳酸銅(也稱銅綠,銅生銹後產生的物質)[Cu₂(OH)₂CO₃]和鹼式氯化鎂[Mg(OH)Cl]等都屬於鹼式鹽。鹼式鹽是鹼被酸部分中和的產物。

10. 初中化學中酸鹼鹽的定義

1、酸指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2、鹼指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3、鹽指電離時生成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注意點:

1、在「金屬+酸→鹽+氫氣」中,酸通常指的是稀硫酸和稀鹽酸,不能是濃硫酸或硝酸。因為濃硫酸或硝酸都有強氧化性,與金屬反應時不能生成氫氣;金屬指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氫前面的活潑金屬,排在氫後的金屬不能置換酸中的氫。

2、通過金屬跟酸的反應情況導出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屬活動性由強逐漸減弱,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金屬位置越靠前,活動性越強,反應越劇烈,所需時間越短。

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通常用它作為乾燥劑。硫酸還具有脫水性,它對皮膚或衣服有很強的腐蝕性。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濃硫酸沿著器壁慢慢地注入水裡,並不斷攪動。

切不可把水倒進濃硫酸里,如果把水注入濃硫酸,水的密度較小,會浮在硫酸上面,溶解時放出的熱會使水立刻沸騰,使硫酸液向四處飛濺,容易發生事故。

4、只有可溶性鹼才能跟一些非金屬氧化物發生反應,這些非金屬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多數能溶於水,跟水化合生成酸。

5、鹽和鹼反應時,必須兩者都是可溶的,且生成物之一是沉澱,反應才能進行。

6、書寫鹼跟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可先寫出非金屬氧化物跟水反應,生成含氧酸的化學方程式,再以含氧酸和鹼相互交換成分寫出生成物。兩式合並成一個化學方程式。如,三氧化硫跟氫氧化鈉反應。

(10)化學酸鹼鹽擴展閱讀

通性

1、酸

有腐蝕性,溶液呈酸性,能與活潑金屬發生反應,鹼,某些鹽和金屬氧化物反應 與排在氫之前的活潑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與指示劑反應. pH顯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但是酸一定是酸性溶液(即顯酸性)。

2、鹼

有腐蝕性。溶液呈鹼性,能與酸,某些鹽,非金屬氧化物反應 ,某些鹼能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與指示劑反應 鹼性溶液不一定是鹼,但是鹼一定是鹼性溶液.(顯鹼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鹼溶液,即所謂的鹼;但鹼,一定顯鹼性,即pH值大於7)。

3、鹽

有些鹽有微弱的腐蝕性,溶液的酸鹼度根據鹽的性質判定,能與某些酸,鹼,鹽反應,還能和其他某些化合物反應。

熱點內容
胃有哪些 發布:2025-05-13 21:28:01 瀏覽:31
教學用琴 發布:2025-05-12 15:51:55 瀏覽:241
嘉美通教育 發布:2025-05-12 12:47:44 瀏覽:677
生物國家集訓隊 發布:2025-05-12 11:14:08 瀏覽:444
師德教師學習永恆 發布:2025-05-12 10:35:37 瀏覽:846
學生調戲老師 發布:2025-05-12 06:02:30 瀏覽:14
抗癌生物 發布:2025-05-12 05:09:05 瀏覽:656
巨鵬生物 發布:2025-05-12 03:15:27 瀏覽:869
絲足老師 發布:2025-05-12 01:30:24 瀏覽:608
當教師好還是公務員好 發布:2025-05-12 00:53:30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