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軍歷史
A. 誰能講講革命時期西路軍的歷史
西路軍,指1936年10月由中國工農紅軍紅一、四方面軍主力約6000人,刀棍隊7000人,非戰斗人員9000人,遵照中央和軍委命令,西渡黃河作戰,在河西走廊,西路軍孤軍奮戰,伏屍盈雪,由於兵力懸殊、糧絕彈盡,穿著單衣草鞋的西路軍健兒無後勤、無彈葯補助,無任何救援,視死如歸,與飛機、重炮、騎兵組成的強悍火力的二三十餘萬敵軍,頑強戰斗半年,完成上級給予的所有任務後,寧死不屈,戰死7000人,殲敵5.5萬人,在中國革命戰爭史上寫下了悲壯的篇章。
1936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電令渡過黃河的紅軍組成「西路軍」,總指揮徐向前,政委陳昌浩,副總指揮王樹聲,參謀長李特,政治部主任李卓然,政治保衛局局長曾傳六。下轄三個軍:五軍軍長董振堂,政委黃超,參謀長李屏仁,政治部主任楊克明,轄2師4個團,3000餘人,槍1000餘支,平均每槍子彈5發;九軍軍長孫玉清,政委陳海松,參謀長陳伯稚,政治部主任曾日三,轄2師6個團,6500餘人,槍2500餘支,平均每槍子彈15發;叄十軍軍長程世才,政委李先念,參謀長黃鵠顯,政治部主任李天煥,轄2師6個團,7000餘人,槍3200餘支,平均每槍子彈25發;另有騎兵師,200人馬,200支槍,平均每槍子彈25發。全軍計21800人,機關、醫院、傷病員及勤雜人員佔40%左右。
西路軍
西路軍政委陳昌浩(1906—1967)
原為實現《平(番)大(靖)古(浪)涼(州)戰役計劃》,單獨西進,接通新疆,但在古浪一役中,雖然殲敵5000餘人,但自身傷亡2000餘人,參謀長陳伯稚、一個師長、一個師政委以及大部分排以上幹部犧牲。軍長孫玉清被撤職,由一方面軍將領李聚奎接任。但卻在此時,中央軍委要求西路軍停止西進,就地在永昌、涼州一帶建立根據地。中央原計劃以此造成河東紅軍將與西路軍在河西會合的假象,調動蔣軍,以便河東紅軍主力轉移,但此意圖中央卻不明告西路軍,只是命其不進不退、困守不毛之地,陷於民族不同、文化不通的危險境地。而西路軍的領導人陳昌浩由於在鄂豫皖蘇區、川陝蘇區及紅四方面軍長征時,忠實執行過「左」傾錯誤,並形成與張國燾的特殊關系。由此,西路軍就在該地點進行大規模的慘烈戰斗,部隊嚴重損耗,由21000餘人銳減至15000餘人,漸漸陷入絕境。
B. 歷史上的四大家軍
一、不敗傳說——岳家背嵬軍
南宋中興四將,岳飛的岳家軍是最為強大的,而他手下的「背嵬軍」則是精銳中的精銳。毫不誇張的講,這支部隊代表了「岳家軍」的精華所在。
「背嵬軍」名稱的理解頗多:一說嵬本指酒瓶,將帥的酒瓶必親信拿,故喻為親信。一說是皮牌。還有一說是大將帳前的驍勇人。又說這是番語,岳飛只是借用了這個詞。
岳飛的岳家軍鼎盛時期約有十萬人,可分為:前軍、後軍、左軍、右軍、中軍、游奕軍、踏白軍、選鋒軍、勝捷軍、破敵軍、水軍和背嵬軍等十二軍。 其中背嵬軍騎兵8000,步兵亦有數千。在紹十年與金軍在潁昌、郾城的一系列戰斗中,背嵬軍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郾城一戰,岳飛的背嵬軍先以步兵大破金軍精銳「拐子馬」,再以極少的精銳騎兵猛沖敵陣,終於大敗兀術的精騎15000人。 在朱仙鎮,500背嵬精兵更是大破十餘萬金軍。難怪金人發出「撼山易,憾岳家軍難」的感慨。
當時宋軍的戰鬥力已經大幅度提升,與金軍作戰並不吃虧。 而岳飛的背嵬軍更是開創「步兵在平原擊潰金人精銳騎兵」的經典戰例。
二、李世民的利劍——玄甲軍
李世民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顛峰,他開國的一大利劍就是「玄甲軍」。唐夏虎牢之戰,李世民率領數千唐軍與十幾萬夏軍對峙,其中就包括3500名「玄甲軍」。
李世民曾用1000玄甲精兵大破王世充,斬俘6000餘人。在決定天下歸屬的虎牢關之戰中,竇建德率領精銳主力十餘萬人前來支援王世充,李世民僅用3500名玄甲精兵為前鋒增援虎牢關,結果大破竇建德十餘萬眾,竇建德僅率數百騎逃遁。
隨後,洛陽的王世充也被消滅。天下的局勢完全轉向了對唐軍有利的一面。
有唐一代,武功強盛一時,「天可汗」的稱號絕非浪得虛名,李世民依靠他天才的軍事能力開創了一個時代,而玄甲軍則是他手中最鋒利的一把利劍! 它的入選是因為唐朝是當時世界最強的,而玄甲軍唐朝最強的軍隊。
三、一代天驕的近衛軍——怯薛軍
泰合四年,成吉思汗組建怯薛軍,挑選精銳,人數不多。
後來又將怯薛軍擴充到萬餘人,主要由貴族、大將等功勛子弟構成,每名普通的怯薛軍士兵都有普通戰將的薪俸和軍銜,它的統帥更是非同小可,有四個人,他們就是元初「四傑」:木華黎、赤老溫、博爾忽、博爾術,又被封為「四怯薛」。
歷史評價:這支怯薛軍構建了蒙古帝國的統治基礎!怯薛軍作為成吉思汗的掌上明珠,自然不會隨意使用,它的作用主要是維護成吉思汗的統治。
但由於蒙古人,尤其是成吉思汗的武功實在太耀眼、太震古爍今、太令人驚嘆,所以精銳部隊少了蒙古精兵實在說不過去,而怯薛軍毫無疑問是最具代表性的。
四、東晉門閥的雇傭兵——北府兵
東晉大門閥謝家,把北方流民、流氓、以及原駐軍的精銳整合,組建了一支拱衛京師、足以對抗北方騎兵、間接聽命於大門閥的軍隊——北府兵。謝家對於北府兵的整合,對自己的家族、東晉政治、乃至中國政局都產生很大影響。
公元383年8月,前秦符堅親率步兵60萬、騎兵27萬、羽林郎3萬,共90萬大軍從長安南下。符堅宣稱:「以我百萬大軍,即使將馬鞭扔到長江中,也足以讓長江斷流。」
謝玄派譴劉牢之率5000北府軍精銳奔襲洛澗,大破前秦軍5萬,殺敵15000,北府兵初戰告捷。淝水決戰,謝玄的8000北府騎兵趁符堅軍隊後撤,過淝水猛攻前秦軍陣,前秦軍頃刻崩潰,符堅的弟弟苻融戰死,符堅本人中箭,落荒逃走。
淝水一戰,8000北府兵大破秦軍主力,歷史記載:殺散、殲滅前秦軍70萬人!符堅的王朝也因此崩潰。
後來,北府兵收拾桓玄,直到2000北府精兵跟隨劉裕殺到建康稱帝,北府兵影響了中國幾十年。 雖然嚴格意義上講「北府兵」有幾個時期,但總的來說,從謝家整合開始,北府兵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精銳部隊。
支部隊的著名將領如劉牢之、劉裕等人也成了舉足輕重的人物,哪個門閥能控制北府兵,他就控制了江南漢人政權。北府兵從謝玄整合開始,就成了大門閥的雇傭兵,東晉朝廷對它的指揮都不靈。
(2)西路軍歷史擴展閱讀:
岳家軍是南宋初年岳飛領導的抗金軍隊。岳家軍以牛皋、董先各部義軍為主幹,後陸續收編楊么等農民軍部眾,吸收山東兩河忠義社梁興、李寶等,匯成大軍。飛申明紀律,加強訓練,號「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金貴族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之語。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北府兵
網路-怯薛軍
網路-玄甲軍
網路-背嵬軍
C. 揭秘鐵血西路軍的悲壯歷史 臨澤突圍怎麼發生的
你好,這其實是一個歷史悲劇,很凄慘,最好還是不要討論了,說多了都是淚,不過還好,目前的一些歷史文獻都已經逐步公開了,有興趣的話你可以自行查查。
D. 誰能講講革命時期西路軍的歷史
西路軍,指1936年10月由中國工農紅軍紅一、四方面軍主力約6000人,刀棍隊7000人,非戰斗人專員9000人,遵照屬中央和軍委命令,西渡黃河作戰,在河西走廊,西路軍孤軍奮戰,伏屍盈雪,由於兵力懸殊、糧絕彈盡,穿著單衣草鞋的西路軍健兒無後勤、無彈葯補助,無任何救援,視死如歸,與飛機、重炮、騎兵組成的強悍火力的二三十餘萬敵軍,頑強戰斗半年,完成上級給予的所有任務後,寧死不屈,戰死7000人,殲敵5.5萬人,在中國革命戰爭史上寫下了悲壯的篇章。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人,在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指導下,由事件參與者陳雲等,使得研究這段歷史的環境逐漸改善,西路軍的歷史真相逐步得到澄清和平反,並為史學界和公眾所接受。
E. 為什麼歷史書裡面不提西路軍
你沒看到而已,不是所有歷史書都不提西路紅軍的
F. 西路軍為什麼會失敗歷史
實際上一開始馬家軍的策略就是如果西路軍只是過境,他們就會採用尾隨方式
可後來發現西路軍要在河西走廊建立根據地,這就是他們不能接受的
所以蛢命進攻,而西路軍缺糧少彈
又沒有機動力
所以被各個擊破
G. 西路軍真正的歷史誰知道
你查一查西路軍的出發地點以及當時做出這個決定的人物以及這個人當時的一些作為 你就會明白為什麼這段歷史被塵封了 我只提一點點----這個人當時提出了"另立中央"...
H. 當年紅軍西路軍失敗後的責任認定是怎麼作的
西路軍失敗責任認定:
1、國際上蘇聯不想公開支援,國內需要西路軍在戰略上配合統一戰線的建立。加上作戰環境和馬家軍的一些因素。還有西路軍自身受張國燾錯誤的影響等。
2、西路軍遵照中央命令行動,雖然西路軍損失慘重,但不能忽略他們的巨大貢獻,只是在失敗原因上存在不同的認識和解釋。中共中央對西路軍的精神一直是肯定的。
主要參考依據:
1、《關於西路軍歷史上幾個問題的說明》的報告,其中指出:「西路軍執行的任務是中央決定的。西路軍自始至終都在中央軍委領導之下,重要軍事行動也是中央軍委指示或經中央軍委同意的。西路軍根據中央指示在河西走廊創立根據地和打通蘇聯。
2、徐向前也在1988年出版的回憶錄中寫道:「西路軍是奉中央軍委的命令、指示行動的。」他還從任務多變,失去戰場主動權,缺乏機斷專行,蔣介石玩弄兩面手法等方面總結了失敗原因。
3、《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對西路軍失敗的注釋中寫道,1936年10月下旬,「四方面軍一部奉中央軍委指示西渡黃河,執行寧夏戰役計劃。
十一月上旬根據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決定,過河部隊稱西路軍。他們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孤軍奮戰四個月,殲敵二萬餘人,終因敵眾我寡,於一九三七年三月失敗」。
4、《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卷指出,西路軍是奉中革軍委命令,認為失敗的原因是無根據地作依託,又無兵員、物資的補充,孤軍作戰,敵眾我寡,情況極端不利。
5、毛澤東在延安會見李先念等同志時曾說:西路軍廣大的幹部和戰士是英勇的、頑強的。陳昌浩在1937年9月的報告中也肯定了「西路軍艱苦奮斗精神值得贊揚,西路軍英勇犧牲,是有不可磨滅意義的」。
6、李先念也承認,中央始終「充分肯定西路軍廣大指戰員的英勇奮戰精神」。其次,對於西路軍貢獻的評價越來越全面。陳昌浩認為,西路軍取得了對馬家軍作戰的經驗。
徐向前也認為:西路軍「在戰略上起到了有力策應河東紅軍和友軍的作用,對爭取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推動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實有不可磨滅的貢獻。」
7、中央黨史研究室編寫的《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卷和第一卷中,都肯定了西路軍是一支英雄部隊,創造了不朽業績,戰略上支援了河東紅軍主力的斗爭,肯定了西路軍將士的革命精神。
(8)西路軍歷史擴展閱讀:
中央領導同志及新版《中國共產黨歷史》對西路軍的評價:
1、鄧小平:贊成這個說明,同意全件存檔
2、陳雲:西路軍過河是黨中央為執行寧夏戰役計劃而決定的,不能說是張國燾分裂路線的產物。
3、李先念:西路軍執行的任務是中央決定的……西路軍根據中央指示在河西走廊創建根據地和打通蘇聯,不能說是執行張國燾路線。
4、江澤民:一九三六年十月三大主力紅軍會師後,他(指徐向前——編者注)奉軍委命令,任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兼西路軍總指揮,指揮部隊與敵人血戰四個多月,有力地策應了河東紅軍的戰略行動。
I. 西路紅軍挺進甘肅,西進的歷史任務和政治目的是什麼現政黨對西路軍的失敗是怎麼定論的
當時的來黨中央決定打通蘇聯,從而獲得源援助,聯合紅軍、東北軍、西北軍,組成「西北國防政府」。
2004年,由蘭州西路軍研究會編[1]纂的《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文獻卷》由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老一輩革命家洪學智在為該書所作的序言中指出:"很長時期,西路軍由於被當作是'張國燾路線'的犧牲品,其史實及研究都被視為'禁區',塵封了半個世紀,倖存者大多命運坎坷,備受壓抑和屈辱,受到極不公正的對待。"這段飽含西路軍戰友的沉痛記憶的文字,既揭示了澄清這樁歷史遺案的重大意義,同時也昭示了史學界在研究西路軍問題的過程中所經受的艱辛與曲折。
現在黨中央也還原了西路軍問題的歷史真相,不再把其失敗推到「張國燾路線」的身上了,而是承認它是由於戰略指導錯誤釀成的備受屈辱的歷史。
J. 歷史紀實,馬家軍怎麼殺了那麼多的西路軍將士
是的,當時的西路軍的總指揮就是後來有名的十大元帥徐向前,他受命中央往西北打通一條連接蘇聯的路,讓徐向前做總指揮帶了幾萬的紅軍,由於輕敵結果幾乎全軍覆沒,男的紅軍俘虜全部烹掉,女的全部強奸,被馬家軍殺得打敗,最後老徐討飯回到了延安,受到主席的批評。後來解放戰爭的時候,毛主席交代老彭,對待馬家軍一定要謹慎,老彭報了紅軍的大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