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化學
⑴ 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臨床醫學專集與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是什麼關系
組織化學,外文名histochemistry,是指以常用的組織化學技術,對細胞內主要化學成分和活性的粗略(一般性)的研究,研究身體細胞和組織的化學構成,可利用於特異的顯色反應,顯微分光法,熒光抗體法,放射自顯影法等。
中文名
組織化學
外文名
histochemistry
⑵ 試述什麼是細胞化學染色,說明其基本步驟,並指出在臨床中有哪些應用
細胞化學染色是細胞學和化學相結合而形成的一門學科,它以細胞形念學為基礎,結合運用化學反應的原理對血細胞內的各種化學物質做定性定位和半定量分析的方法.
一)固定
固定有物理法與化學法,物理法為乾燥和火焰固定,化學法最常用的是甲醛、乙醇、丙酮和醋酸等。
(二)顯示
1、偶氮偶聯法:利用人工合成的酶底物,在酶作用下,產生分解產物,再與重氮鹽結合引起偶氮偶聯,使其形成不溶性的偶氮色素,以此證明酶的存在。
2、聯苯胺法:粒細胞和單核細胞中的過氧化物酶作用於過氧化氫,釋放新生態氧,使無色的聯苯胺形成藍色沉澱。
3、普魯士藍法:細胞內、外鐵與酸性亞鐵氰化鉀作用,形成藍色亞鐵氰化鐵沉澱。
細胞化學染色圖冊
4、雪夫反應:過碘酸氧化細胞內糖類中乙二醇基形成乙醛基,醛基與雪夫試劑作用,使無色品紅形成紅色沉澱。
5、金屬沉著法:其他尚有物理學方法,如脂溶性染料染色(顯示脂質)、熒光顯示、放射自顯影以及體外活體染色亦常用於臨床血液細胞學診斷。
(三)細胞化學定量
粗略估量,以染色反的強弱,受色的深淺,人為地區別為陰性和各種程度的陽性。
百分法,只能反映細胞陽性率,不能反映受色強弱。
積分法,是常用的半定量法,將等級估量與百分率相結合它既反映了細胞陽性率的高低,又反映了細胞受色的強弱。
細胞化學染色 -
過氧化物酶染色
(一)四甲基聯苯胺法生物
原理
粒細胞和單核細胞的胞漿內的髓過氧化物酶(POXorMPO)分解過氧化氫,釋放新生態氧,使無色聯苯胺氧化成藍色聯苯胺,後者進一步變成棕色化合物沉著於細胞質內。
試劑
1%TMB、亞硝基鐵氰化鈉飽和溶液、1%過氧化氫溶液、稀過氧w化氫溶液、瑞氏染色液
操作
1、取0.1%TMB乙醇溶液lml,加亞硝基鐵氰化鈉飽和溶液10ml,溶液呈淡棕黃色。
2、在新鮮乾燥的血片上,加混合溶液0.5ml,放置lmin後,再加稀過氧化氫溶液0.7ml,染色6min。
3.瑞氏染液復染15~20min。
4.油鏡鏡檢。
結果
細胞質內有藍黑色顆粒者為陽性。
(-)無顆粒沉著;
(±)顆粒細小,分布稀疏;
(+)顆粒較粗,局灶分布;
(++)顆粒粗大,分布較密,占胞質1/2~2/3;
(+++)顆粒粗大,呈團塊分布;
(++++)全部胞質均部滿顆粒,可覆胞核。
臨床意義
POX主要分布在粒細胞和單核細胞內,隨著粒細胞成熟的程度而逐漸增強,中性分葉核粒細胞為強陽性。嗜酸性粒細胞陽性程度最強,其陽性顆粒比中性粒細胞粗大,有折光。鹼性粒細胞為陰性。
(2)單核細胞:
原始單核細胞為陰性反應,幼稚單核細胞和成熟單核細胞呈弱陽性反應,顆粒細小,彌散分布。
(3)其他細胞
淋巴細胞、漿細胞、幼紅細胞、組織細胞、巨核細胞均呈陰性反應。
(4)血小板過氧化物酶
主要定位於幼稚型巨核細胞的核膜上,可作為原巨核細胞的一種標志物,有助於FABM7的識別。
(5)過氧化物酶染色
主要用於鑒別急性白血病類型,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多呈陽性反,以M3和M2型反應最強,MI和M5型反較弱,S故有助於區別M3和M5型。S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呈POX陰性反,故為急性髓細胞和淋巴細胞白血病鑒別的重要指標。
⑶ 植物細胞化學成分
植物細胞的化學成分主要有:
水、糖類、蛋白質(各種酶,結構蛋白,細胞骨架)核酸、脂類、多肽、氨基酸,此外還有
果膠、纖維素、半纖維素、澱粉以及一些游離的金屬離子(k、na、ca、fe、mn等)
解釋一下:其中的水、糖類、蛋白質、脂肪以及核酸是生物體所需的基本成分,這個沒什麼好說的。多肽、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質的中間產物和基本原料,這個也是存在的。果膠、纖維素、半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組成成分,澱粉的光合作用的產物。金屬離子主要用來調節細胞的滲透平衡等,比如鉀和鈉,鎂和錳是葉綠素的成分。
細胞間質液含有細胞在代謝時所需要的全部物質,包括:水、二氧化碳、蛋白質、纖維素、糖類、無機鹽、尿素以及一些激素等。
解釋:細胞間質是由細胞產生的不具有細胞形態和結構的物質,它包括纖維、基質和流體物質(組織液、淋巴液、血漿等)
⑷ 什麼是細胞化學法,在細胞內脂類的顯示中有什麼
細胞化學法:是指在不破壞細胞形態結構的狀況下,用生化的和物理的技術對各種組分內做定量的容分析,研究其動態變化,了解細胞代謝過程中各種細胞組分的作用。
在細胞內脂類的顯示可以採用自發熒光或吸收熒光素的方法,確定脂類的位置與分布狀態。
(4)細胞化學擴展閱讀:
蛋白質的顯示:
顯示蛋白質所用的米氏反應,其中硝基汞試劑作用於細胞中蛋白質側鏈上的酪氨酸基,形成紅色沉澱,在重氮基反應中氫氧化重氮與酪氨酸、色氨酸和組氨酸基反應形成有顏色的復合物。
某些碳水化合物、酯類和DNA可用對其醛基有特異結合的試劑,如雪夫氏試劑。對核酸的染色方法與核苷酸磷酸、碳水化合物和嘌呤及嘧啶的三種成分的特性有關。
⑸ 科塞爾對細胞化學的發展有哪些影響
這位細胞化學的奠基人在榮譽而前沒有放慢腳步,甚至退休之後,他仍兢兢業業地工作,直至1927年7月5日逝世。在他去世後,細胞化學開始蓬勃發展起來,並在醫學和生物學上逐漸顯示出了巨大的作用。
⑹ 什麼是細胞化學技術
細胞化學技術不是單一的技術,而是一整套有關聯的技術,包括酶細胞化學技術,免疫細胞化學技術,放射自顯影技術,示蹤細胞化學技術等.
細胞生物學的一個主要特點是將細胞形態觀察與細胞成分分析結合起來,其中一個重要的研究手段就是生物化學(cytochemistry)技術.
⑺ 什麼是細胞化學法,在細胞內脂類的顯示中有什麼
1. 金屬沉澱法:利用金屬化合物在反應過程中生成有色沉澱,藉以辨認所檢查的
物質或酶活版性。如磷酸酶權分解磷酸酯底物後,反應產物最終生成CoS 或PbS
有色沉澱,而顯示出酶活性。
2. 偶氮偶聯法:酚類化合物與偶氮染料結合後可以形成耐曬染料。
3. Schiff 反應:細胞中的醛基可使Schiff 試劑中的無色品紅變為紅色。這種反應通
常用於顯示糖和脫氧核糖核酸(Feulgen 反應)。
4. 聯苯胺反應:過氧化氫酶分解H202。產生新生氧,後者再將無色的聯苯胺氧化
成聯苯胺藍,進而變成棕色化合物。
5. 普魯士藍反應:三價鐵與酸性亞鐵氰化鉀作用,形成普魯士藍。
6. Formazane 反應:顯示脫氫酶。
7. 「Nadi」反應:顯示細胞色素氧化酶。
8. 脂溶染色法:借蘇丹染料溶於脂類而使脂類顯色。
9. 茚三酮反應:顯示蛋白質。
⑻ 細胞化學染色:外鐵: 是什麼意思
樓主你好!
在細胞化學領域中,sb是指一種能溶解於
脂肪中的色素染料。
望樓主採納
⑼ 細胞化學的學術研究
組織抄化學、細胞化學襲是在形態學和生物化學已有一定基礎,苯胺染料技術發展到高峰的20世紀40年代才活躍起來的。本克1862年首次應用苯胺染料,這是組織學方法上的一次革命。1936年比利時的組織化學家利松的《動物組織化學》一書總結了組織化學的優缺點及發展的方向,把組織化學推向高潮。
當前,發展比較快的是定量細胞化學及定量組織化學,其目的是對細胞、細胞的組分和細胞外的產物,在其原位上和活的情況下進行定量化學分析,主要包括細胞光度學和原位定量測量兩個方面。
⑽ 細胞的化學成分
組成細胞的基本元素是:O、C、H、N、Si、K、Ca、P、Mg,其中O、C、H、N四種元素佔90%以上。細胞化學物質可分為兩大類:無機物和有機物。在無機物中水是最主要的成分,約占細胞物質總含量的75%-80%。
水在細胞中不僅含量最大,而且由於它具有一些特有的物理化學屬性,使其在生命起源和形成細胞有序結構方面起著關鍵的作用。可以說,沒有水,就不會有生命。水在細胞中以兩種形式存在:一種是游離水,約佔95%;另一種是結合水,通過氫鍵或其他鍵同蛋白質結合,約佔4%~5%。隨著細胞的生長和衰老,細胞的含水量逐漸下降,但是活細胞的含水量不會低於75%。
水在細胞中的主要作用是,溶解無機物、調節溫度、參加酶反應、參與物質代謝和形成細胞有序結構。
細胞中無機鹽的含量很少,約占細胞總重的1%。鹽在細胞中解離為離子,離子的濃度除了具有調節滲透壓和維持酸鹼平衡的作用外,還有許多重要的作用。
(10)細胞化學擴展閱讀:
細胞組分(Cell Components):組成細胞的各種化學成分。各類生物細胞成分有其相同點也有不同點。主要成分有兩大類:無機成分,包括各種無機鹽和水;有機成分,主要為蛋白質、糖類、脂類和核酸等。
通常水約佔85 %~96%,無機鹽約佔1.0%一1.536%,蛋白質7%~10% ,脂類1.0%~2.0%,其他有機物質佔1.0%~1 .5%。,細胞組分的研究對了解生命本質、營養要求、培養基設計和生物的開發利用等都有重要意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細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細胞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