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發電
⑴ 垃圾電廠和生物質電廠哪一個更有發展前途
生物質電廠和垃圾電廠目前都比較熱門。尤其垃圾電廠如果市政垃圾補助到位,效益還是比較明顯。
而生物質電廠國家也有相關補貼政策和地方虧損補貼,大概0.35元每度電。補貼力度有增大趨勢。
但是兩者目前也都存在很多問題。
其中垃圾電廠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環保。目前這種鍋爐焚燒垃圾,環保是否真正過關。仍然是不得而知的。日本等已經出現拆毀垃圾焚燒電廠。國內的垃圾焚燒技術應該不會超過日本。所以環保問題不能迴避。
生物質發電面臨的最大問題應該是燃料問題。比較國情不同,燃料特殊,面臨零散的農戶收購燃料。前期的收購模式需要進一步發展,才能成熟。
解決了燃料問題,應該說電廠技術問題已經不是問題了。
目前生物質發電項目方興未艾,目前生物質發電小型以沼氣發電為主,大點的以秸稈發電為主,目前主要的問題在於生物質來料來源不穩定,很難保證有穩定的發電輸出。個別地區發展還是很好的,看好遠景發展。
⑶ 生物質發電基本電費
目前我國垃圾焚燒發電享有的經濟扶持政策主要包括:
1、產品回購政策。電網企業全額收購電網覆蓋范圍內該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電力調度機構優先調度可再生能源發電。
2、價格扶持政策。一是上網電價由價格主管部門按照有利於促進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和經濟合理的原則確定。二是2006年及以後獲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設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且發電消耗熱量中常規能源不超過20%,上網電價試行政府定價的,電價標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2005年脫硫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加補貼電價(補貼標准為每千瓦時0.25元)組成:發電項目自投產之日起,15年內享受補貼電價。
3、稅收優惠政策。其一,增值稅。從2001年1月1日至今,我國對垃圾發電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的優惠政策。但對享受此優惠的垃圾焚燒發電企業的技術要求越來越全面,體現在垃圾實際使用量、垃圾用量占發電燃料的比重,生產排放的標准及其他設備要求、技術規范等,同時申報程序也逐漸規范起來(財稅[2001]198號,財稅[2004]25號,發改環資[2006]1864號和財稅[2008]156號)。其二,營業稅。本局國稅函[2005]1128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垃圾處置徵收營業稅問題的批復》,「單位和個人提供的垃圾處置勞務不屬於營業稅應稅勞務,對其處置垃圾取得的垃圾處置費,不徵收營業稅。」
4、財政金融扶持政策,包括:(1)項目可由銀行優先安排基本建設貸款並給予2%財政貼息(計基礎[1999]44號)。(2)垃圾處理生產用電按優惠用電價格執行,對新建垃圾處理設施可採取行政劃撥方式提供項目建設用地。(3)政府安排一定比例資金,用於城市垃圾收運設施的建設,或用於垃圾處理收費不到位時的運營成本補償。
5、設立循環經濟專項資金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專項資金。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於完善垃圾焚燒發電價格政策的通知》(發改價格[2012]801號),明確規定:垃圾焚燒發電執行全國統一垃圾發電標桿電價每千瓦時0.65元,且垃圾焚燒發電上網電價高出當地脫硫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的部分實行兩級分攤。
垃圾處理費補貼和上網電價收入是垃圾發電廠成本補償和利潤的主要來源。所謂垃圾處理費補貼,是指每處理一噸垃圾,政府就給予一定金額的補貼。目前,我國垃圾焚燒發電執行當地火電標桿電價+0.25元/度補貼的標准,各地垃圾處理費從80元到150元不等。盡管與垃圾焚燒發電盈利密切相關的上網電價是否會在"十二五"期間繼續上調仍有待觀察,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垃圾處理費的收費標准和財政補貼水平必然會進一步提高,這將進一步增強垃圾處理的盈利能力。對於垃圾焚燒發電廠來說,一般僅僅依靠電價收入,就能基本實現收支平衡。政府給予的垃圾處理費補貼,則成為企業利潤。
⑷ 生物質發電如何審批
首先你得申請允許來展開項目前期源工作的函,這個現在應該都是省級發改委批復的。但你得先向項目建設地的一般是縣一級的發改局提交申請,材料有項目立項申請、項目建議書、企業簡介和營業執照;然後等待發改局逐級向上申請;
取得這個函後,你就可以展開前期工作了,包括編制項目申請、環評呀、安評等等;
接著就是申報可研了,附上相關的協議呀、入網許可、土地使用證等等。
其實在取得前期那個函件時,他就會告訴你接下來需要乾的工作和需要提供的文件。
就這樣,如有更多需要,可聯系我
⑸ 生物質能發電有利潤嗎
生物質發電普遍虧損為何能盈利
「發電機組一年運轉10個半月,要吃掉秸稈22萬噸。我們通過集中管理、免費收割、創新技術等措施解決了生物質發電的原料問題。同時也實現秸稈的零廢棄、零污染和高效利用。」江蘇生物發電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介紹說。
生物質發電成本怎麼降?
工業化管理秸稈的收、儲、運,建築廢木料破碎摻燒,提高熱值
「我們利用循環流化床技術,以小麥、水稻、棉花等農作物秸稈和其他生物質為原料發電供熱。」走在廠區大道上,王說,目前,通過升壓站,將電輸送到長灣變電所並入國家電網,年可發電量1.8億度,供電量1.6億度,供熱35萬噸。
據介紹,可年處理秸稈22萬噸,相當於節約原煤1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2萬噸,減排二氧化硫1.8萬噸,減排煙塵5200噸。而秸稈燃燒後的灰燼富含鉀、磷等成分,可還田作為有機肥。
在生物質發電行業中,原料成本約占總成本的60%~70%,也是盈虧關鍵所在。目前,收運大多依靠人工,隨著勞動力、燃油等成本的提高,以及秸稈收購價格的不斷攀升,支出成本不斷增加,也導致了生物質發電企業普遍經營虧損。
數據顯示,2013年,江蘇省13家秸稈發電企業中,9家虧損,4家盈利,是盈利的4家之一。
2010年建廠之初,就購買了多台收割機,免費為農戶收割農作物。農戶既節省了200元/畝的收割費,又減少了秸稈處置的麻煩,而則解決了秸稈來源的難題。
由於秸稈熱值較低,要達到發電能量,通常添加15%~20%的煤。通過技術創新,專門從德國進口了打碎機,對建築廢木料破碎後摻燒,來提高秸稈熱值(熱值在5000大卡左右)。
雖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每年秸稈收集的人力成本、燃油成本的上漲等,仍讓倍感壓力。
原料成本怎麼降低?
探索秸稈收集利用新模式,簽訂近萬畝土地集體流轉協議
幾十台收割機在稻田裡作業,扒草機將產生的秸稈收集,打捆機將秸稈打成重約400公斤的包裝,夾包機夾到路邊卡車上,然後運回發電廠。這是探索的秸稈收集利用新模式在訪仙鎮農場秋收時展現出的景象。
鎮農服中心副主任侯新華介紹說,作為市最大的農場,農場水稻種植面積有7000多畝,佔了全鎮水稻總面積的1/5。
2013年,投資2.5億元,上馬了30萬噸大米加工項目,並與村簽訂全村近萬畝土地的集體流轉協議,打造當地最大的稻米種植基地。
為方便收集秸稈,投資4000多萬元,統一派發種子、統一播種、統一收割、統一收糧,將流轉農田交由31位受聘農戶管理,農戶管理工資為400元/畝,每畝要上交600斤麥子、1050斤稻子,超產部分由農戶和農場分成。這31位種糧大戶中最多的管理近千畝,最少的也有200多畝。
如何延伸產業鏈?
構建循環農業產業鏈,打造集發電、稻麥生產、加工、銷售於一體的企業
「機械、種子、農葯等農資都由公司承擔,我們出人工、拿報酬,種得好還能拿超產分成,去年收入有10多萬元。」一名受聘農戶坦言,在家種田有這樣的收入,真是做夢也沒想到。
據悉,農場的主導產品是優質無公害稻米,生產過程中採用稻、鴨共養模式,使用無公害的有機肥料,收獲的稻穀運往公司稻米加工廠加工,稻麥秸稈則作為生物發電廠的原料,發電後剩下的草木灰返還到基地作為有機肥料,循環利用,形成生態、環保、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循環農業產業鏈。
據測算,每畝糧田稻麥兩季可回收秸稈近一噸,每噸秸稈可發電800度,每年農場及周邊農戶回收的秸稈可達兩萬噸,可生產1600萬度電。回收的秸稈經過能源化處理產生草木灰,再回歸農田作為農場的生態肥料,形成頗具特色的清潔環保、生態循環的可持續發展農業產業鏈。
目前,該公司已是一家集生物質發電、優質稻麥生產、優質大米加工銷售等涉農項目於一體的農業龍頭企業。
⑹ 生物質發電面臨哪些困惑
生物質發電廠虧損的主要原因是:1,燃料供應不足,不能保證運行時間。2,燃料熱版值權低,本身就屬於廢物利用,發電效率低,屬於政策性虧損。3,這類電廠通常員工素質不高,管理水平也跟不上。4,政府的支持力度還不夠。生物質還可以與煤混合作為燃料發電,稱為生物質混合燃燒發電技術。混合燃燒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生物質直接與煤混合後投入燃燒,該方式對於燃料處理和燃燒設備要求較高,不是所有燃煤發電廠都能採用;一種是生物質氣化產生的燃氣與煤混合燃燒,這種混合燃燒系統中燃燒,產生的蒸汽一同送入汽輪機發電機組。
⑺ 生物質鍋爐發電都要用到哪些設
1) 給料系統
給料系統由料倉、振動給料器、皮帶輸送機、螺旋給料機、斗式提升機、料斗等部件組成。根據不同的燃料性質和鍋爐類型採用不同的給料方式。
在工廠中加工成型的BMF燃料通過皮帶運輸機轉存到料倉中,然後再通過斗式提升機(螺旋給料機)把料倉中的BMF燃料供給燃燒器進行燃燒。
2) 燃燒系統
燃燒系統的主要設備是鏈條爐排,相對燃煤,生物質燃料有較易著火、燃燒快的特點,故爐排減速機採用慢速電機,使爐排運行速度降低。考慮到控制爐排適應不同的鍋爐不同負荷,爐排電機採用變頻控制,以滿足對爐排行走速度的控制。
鍋爐的料層通過爐排前側的閘板控制。優化爐膛受熱面布置和前後拱結構,採用低溫燃燒技術,控制爐膛燃燒溫度為750~850℃之間(根據燃料灰熔點確定),有效的抑制鹼金屬的結渣,降低鍋爐腐蝕幾率。
⑻ 生物質能是怎麼發電的
所謂生物質能是指從生物質轉化產生的能。常用的生物質包括植物——農作物、薪材、草、木、人畜糞便、工農業有機廢物、有機廢水等。這些生物質能都直接或間接地(經過人和動物的消化或工農業加工)來源於綠色植物,來源於太陽能,因此,它又稱「綠色能源」,實質上它是物化的太陽能。據計算,每年全球靠光合作用可產生生物質能1200億噸,其所含能量是當前全球能耗總量的5倍。
由於生物質能的數量巨大,同時轉化過程中很少或不產生污染物,世界各國都正在開發深度利用高效生物能的轉換技術,使生物質成為具有廣泛用途的熱能、電能和動力用燃料,轉化技術有下面兩種:
通過液化將生物質轉化為酒精。燃燒1千克酒精,可以放出29726千焦的熱量,比普通煤的發熱量高。而且酒精是液體能源,便於使用、貯存、運輸。普通汽油發電機稍加改裝,就可以用純酒精作燃料。如果用汽油和酒精的混合物來開汽車,汽車發電機甚至不需改裝就可以使用。1升酒精可以驅動汽車在公路上行使16千米。
酒精是用澱粉、糖等有機物經過微生物發酵作用生產出來的。含有澱粉和糖的生物質很多,包括甘蔗、甜菜、玉米、高粱、木薯、馬鈴薯以及水草、藻類等,它們都可以是生產酒精的原料。
巴西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成就,早在1975年,巴西就制定了「酒精計劃」,逐步用酒精或酒精和汽油的混合物部分替代了石油,解決了交通用能供應的問題,目前巴西有90%的小汽車用酒精做燃料。美國目前有30%的汽油摻有酒精,酒精的摻入量約為10%左右。
通過發酵過程製作以甲烷為主的沼氣。我國每年作為農家燃料燒掉的柴草合標准煤2億噸,佔全國總能耗的15%。但能量的利用效率比較低。
利用人畜糞便和秸稈為主要原料發展沼氣池,既解決了家用燃料問題,又保持了農田肥力,減少化肥對水的污染。1990年,我國就有400多萬戶使用小沼氣池,年產沼氣10多億立方米,沼氣電站裝機2000多千瓦,我國目前是戶用沼氣池最多的國家。
目前,我國很多的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利用處理廠中的固體廢物進行沼氣發酵,產生的沼氣用來發電。在英國的5000多個污水處理廠中,有1/3是用通過發酵所產生的沼氣作為動力的。法國在南部利摩日地區建造了兩座垃圾發酵處理站,每年處理垃圾8.45萬噸,每小時生產沼氣800立方米,這些沼氣已供一些工廠和煤氣公司使用。
如過去的10多年中,美國已建成生物發電的容量達400多萬千瓦,主要是採用木材及木製品工業廢料氣化後的氣體燃料發電。國外結合治理城市環境污染,開始進行垃圾發電,技術已經成熟。僅日本就運行約100座垃圾電站,並計劃把垃圾電站的裝機容量發展到400萬千瓦。因此,利用生物質能發電是當今新能源發電的新趨勢之一。
我國是一個農業國,物質能資源非常豐富,年資源量是薪材3000萬噸,秸稈4.5億噸,稻殼0.15億噸,另外還產生大量的城市排放的生活污水、垃圾、工業廢水等。
利用生物質能發電在我國目前還是小規模、小范圍的利用,稻殼轉化發電容量只有5000瓦,沼氣發電裝置140個左右,總容量也只有2000千瓦。另外,我國還引進發電容量為4000千瓦的垃圾發電站。
⑼ 什麼是生物質能及生物質能發電
一、對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實行標桿上網電價政策。未採用招標確定投資人的新建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統一執行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0.75元(含稅,下同)。通過招標確定投資人的,上網電價按中標確定的價格執行,但不得高於全國農林生物質發電標桿上網電價。
二、已核準的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招標項目除外),上網電價低於上述標準的,上調至每千瓦時0.75元;高於上述標準的國家核準的生物質發電項目仍執行原電價標准。
三、農林生物質發電上網電價在當地脫硫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以內的部分,由當地省級電網企業負擔;高出部分,通過全國徵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分攤解決。脫硫燃煤機組標桿上網電價調整後,農林生物質發電價格中由當地電網企業負擔的部分要相應調整。
四、農林生物質發電企業和電網企業要真實、完整地記載和保存項目上網交易電量、價格和補貼金額等資料,接受有關部門監督檢查。各級價格主管部門要加強對農林生物質上網電價執行情況和電價附加補貼結算情況的監管,確保電價政策執行到位。
具體價格看各地的政府支持以及扶持力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