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寄生物

寄生物

發布時間: 2020-11-20 01:49:33

❶ 這是什麼生物

寄生在人身上的一種生物。

❷ 寄生物的營養方式

寄生物營養方式 1、死體營養型(necrotrophic):病原物先殺死寄主的細胞和組織,然後從死亡的細胞中吸取養分。屬於這一類的病原物都是非專性寄生的,有時稱作死體營養寄生物。 2、活體營養型(biotrophic):病原物和活的細胞建立密切的營養關系,有時稱作活體營養寄生物。

❸ 為什麼一般寄生的生物都會損害宿主的健康

寄生(parasitism)即兩種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後者給前者提供營養物質和居住場所,這種生物的關系稱為寄生。主要的寄生物有細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動物。[1] 在動物中,寄生蠕蟲特別重要,而昆蟲是植物的主要大寄生物。 專性寄生必需以宿主為營養來源,兼性寄生也能夠自由活動。 擬寄生物(parasitoids)包含一大類昆蟲大寄生物,它們在昆蟲宿主身上或體內產卵,通常導致寄主死亡。
在動物之間、植物之間以及動物和植物之間都存在著寄生現象。寄生在宿主體內的稱體內寄生,寄生在宿主體表的稱體外寄生,根據寄生時間的長短,將寄生分類為永久性寄生和暫時性寄生。寄生現象通過營養關系可分為三類。一是專性寄生,即寄生物只能靠活的宿主生存。二是兼性寄生,分為兩種:一種是寄生物以腐生為主,兼營寄生;另一種是寄生物以寄生為主而兼營腐生。寄生生物從分類學的角度,包括病毒、支原體、細菌、立克次氏體、真菌、原生生物、扁形動物、線形動物、昆蟲、蜱蟎及寄生性種子植物(如菟絲子、桑寄生、槲寄生等)。在寄生性種子植物中,還可以分為全寄生和半寄生兩類,半寄生的種子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以製造有機物質,只從寄主攝取水分和無機鹽類,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寄生性植物常與寄主植物一起,形成立體的植被景觀。寄生是許多食物鏈關系中重要而復雜的環節,是生物類群長期協同演化的結果,其復雜性體現於寄生生物對寄主的依賴關系、多重利用等方面,後者如在寄生蜂的寄生生活中存在的重寄生或多重寄生現象,即一種生物是某種生物的寄生物,又同時成為另一種生物的寄主。[7]
由於寄生物以宿主為寄居場所和營養來源,除少數寄生物對宿主較少危害甚至無害外,許多寄生物對寄主的生活造成危害性影響,但這種危害常不足以造成寄主個體的死亡。通常把由於寄生生物侵入而導致的疾病稱作寄生蟲病,寄生蟲學是研究寄生生物,即所謂的病媒生物的種類、形態、生活史、行為、危害情況、分布及其與寄主相互關系的動物學的一個分支。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❹ 什麼是生物寄生

寄生一、寄生的概念
寄生(parastisu)即兩種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後者給前者提供營養物質和居住場所,這種生物的關系稱為寄生。
二、寄生物的多樣性
(1)微寄生物(Microparasites),在寄主體內或表面繁殖。
(2)大寄生物(Macroparasites)在寄主體內或表面生長,但不繁殖。
主要的寄生物有細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動物。在動物中,寄生蠕蟲特別重要,而昆蟲是植物的主要大寄生物。
專性寄生必需以宿主為營養來源,兼性寄生也能營自由活動。
擬寄生物(parasitoids)包含一大類昆蟲大寄生物,它們在昆蟲宿主身上或體內產卵,通常導致寄主死亡。
三、傳播方式
寄生物可以橫向傳播(在種群個體之間),或在少數情況下,以縱向傳播(從母體到後代)。橫向傳播或直接或間接,由傳播媒體或中間宿主做中介。有時候傳播的主要途徑是經過另一種而「偶然」獲得。
四、寄主對疾病的反應
脊椎動物被微寄生物感染後會產生強烈的免疫反應,這種反應有兩種明顯成份:
①細胞免疫反應,吞噬細胞(如白血細胞-T淋巴細胞)攻擊並吞沒病原體細胞。
②B-細胞免疫反應,以特定蛋白(或抗體)的生產為基礎,由B淋巴細胞結合到病原體表面。如果再次遭遇同樣病原體(或抗原),免疫記憶會快速生產特異抗體,提高免疫力。
③行為對策(behavioral strategies)對降低寄生水平也很重要。許多脊椎動物具備整理行為,有效地去除外寄生物。
植物和低等動物在受到感染後也能提高免疫力,但沒有脊椎動物那樣復雜的特異性。例如,煙草植物的一片葉子被煙草花葉病毒感染後,會提高整個植物體的防禦性化學物質水平,從而增加對多種病原體的抵抗力。食草作用也會引起類似反應。
五、寄生關系的起源和進化
寄生和互利共生都是歷史上形成的生物之間在空間上和食物上的聯系。寄生關系的起源有三條途徑:
1、由空間聯系發展到食物聯系。先有簡單的共棲,再過渡到宿主體上,進而進到體內共棲,不同程度的共棲為發展營養聯系建立基礎。食物聯系可能開始時只是一種對一方有利另一方無害的偏利共生。進一步發展可能出現一方依賴於另一方體液來維持生活,即發展為寄生關系;也可能雙方彼此利用代謝產物,發展為互利共生關系。
2、通過捕食過渡到寄生。在自然界中尚保存過渡的痕跡。例如歐洲蛭綱中的平扁舌蛭(Glossiphonia complanata)是營自由生活的捕食者,整個地吞食小無脊椎動物;黃蛭(naemopis)在吞食小動物時和平扁舌蛭一樣,但對大動物的攻擊和吸血是暫時性的。居住在灌木叢中的山蛭(Hameadipsa)不再採用其它營養方式,而只依賴不時吸吮宿主血液的專性、暫時性寄生生活。尺蠖魚蛭(Piscicola geometrica)的全部生命活動均在魚的體軀上,只在繁殖期離開宿主。
3、第三條途徑是未來的宿生物偶然的潛入體內,雖然寄主體內是暫時的生活地點,但對寄生物十分有利,成功為兼性寄生物。寄生關系從上述共棲、捕食和偶然寄生三條途徑產生後,可以往不同的方向演化。寄生物和宿主的協同進化,常是使有害的「負作用」減弱,甚至於演變為互利共生關系。宿主和寄生物的協同進化可能有三種模式:
1、相互攻擊性模式
2、精明寄生性模式
3、早期互利型模式,宿主和寄生物都進化產生互利的特徵,以致能加強相互間的持續存在,這是一種由寄生向互利共生的模式發展。

這種寄生也稱為真性寄生或真正寄生(euparasitism);以及可以營寄生生活,也可以營獨立生活的條件寄生或非專性寄生或兼性寄生(facultative Parasitism)。其中,全部生活史都營寄生生活的又可分:始終在同一個寄主上寄生的稱為固主寄生(stationary parasitism):在發育過程中必須有兩種以上的寄主的寄生,稱為轉主寄生(heteroecism),在這種情況下而把對後一寄主變更稱為寄主轉換(host alternation)。又根據僅在生活史的某個階段營寄生生活的,稱為暫時寄生(temporary parasitism)。此復可分為幼蟲期寄生(xenosite)、成蟲期寄生(notosite)、寄生期不定(planosite)等多種類型。還把有關的高等寄生植物區分為:營養完全依賴於寄主的完全寄生(holoparasitism)和本身具有葉綠素但又能寄生的半寄生(hemiparasitism)。另外根據寄生程度的不同又可分為:離開寄生就完全不能生活的無條件寄生或專性寄生(obligatoty parasitism

❺ 什麼是專性寄生物

有些寄生物一旦離開宿主就不能生存,或者說寄生物完全依賴於宿主,生活史的各個階段都營寄生生活,這類寄生物稱為專性寄生物。
一些專性的胞內寄生物如:病毒;細菌類如衣原體、立克次氏體;原生動物如瘧原蟲等。

❻ 什麼是寄生

寄生,是從寄抄生的生活細胞中襲攝取營養,寄主本身不喪失生活能力。腐生,是從死亡的細胞中攝取養分,寄主本身已經喪失生命或部分失去生命。
從病原菌攝取營養的方法來看,田間病害多為寄生菌和兼腐生菌,采後病害有的是田間帶菌采後發病,有的是在采後感染的。采後感病者多為兼寄生菌與腐生菌。

❼ 誰知道扇貝外面的寄生物是什麼呢

如果是在外面的殼上面 可能是海蠣或者牡蠣寄生在上面 如果是在肉的旁邊周圍,我想是扇貝的排泄物吧 那是不能吃的,最好取掉,清洗干凈.

❽ 寄生是什麼

parasitism

許志剛、鄭小波

一種生物依賴另一種生物提供水分和養分而生存的現象。提供水分養分的生物體稱寄主或宿主(host),依賴寄主才能生存的生物稱寄生物(parasite)。寄生物與寄主的關系為寄生與被寄生的關系。

寄生性

寄生物為了自身生長發育而必須從活體寄主的組織或細胞中獲取生活物質(水分、養分及其他物質)的生物特性。寄生性是病原物必須具備的第一屬性,但不同於病原物的致病性,致病性是病原物對寄主植物的破壞或為害能力,是病原物的第二屬性。在不同的病原物中,寄生性有一定程度的分化,通常可分為專性寄生、兼性寄生和兼性腐生等三類。

專性寄生

寄生物在自然條件下必須寄生在活的寄主上才能生長發育。一旦離開寄主活體,就不能生長繁殖,甚至不能存活,這類寄生物稱為專性寄生物(obligate parasite)。常見的類菌原體、類細菌、白粉菌、霜黴菌和所有的植物病毒都屬於專性寄生物。專性寄生物對寄主的寄生能力很強,但對寄主的毒害作用或破壞性較小、較慢,因為寄主組織或細胞的死亡對專性寄生物是不利的,這也是自然選擇和生物進化的結果。專性寄生物侵染寄主後,首先分泌某些酶類,破壞寄主的防禦機能,建立親和性組合,從寄主細胞中吸取部分營養物質,或者參與代謝,在寄主細胞內編碼合成部分寄生物的部件,組裝成寄生物,如噬菌體,但寄主細胞仍保持它自身生理活動的部分功能而不死亡。這種相互共存共容的狀態可維持較長時間,直到侵染後期這種平衡關系才被破壞。在死亡的寄主細胞中,專性寄生物一般隨之失去活力,只有一部分專性寄生物,如霜黴菌或白粉菌,可以產生休眠孢子(如卵孢子或子囊孢子等)以渡過不良環境條件。營專性寄生的生活方式又稱專性活體營養性(obligate biotroph)。專性寄生物的寄主范圍一般較窄,僅限於某一種植物,但也有些專性寄生物,如煙草花葉病毒,其寄主范圍非常廣,能侵染幾十個科的不同寄主。

兼性寄生和兼性腐生

寄生物既可以在寄主活體上營寄生生活,也可以在死體或有機質中營腐生生活,兼具有寄生和腐生能力的寄生物,一般統稱為兼性寄生物(facultative parasite)。絕大多數的植物病原真菌和病原細菌,如麥類赤霉病菌,茄青枯病菌等,在條件適合時可侵染寄主,並營寄生生活,當寄主收獲以後,在寄主的殘體或其他有機質中營腐生生活,又稱為兼性活養性(facultative biotrophism)。兼性寄生物的生活方式,如以寄生為主,腐生次之,或寄生的時間長,腐生時間短的,稱為兼性寄生;相反,如以腐生為主,寄生為輔的則稱為兼性腐生。事實上,一種具有兼性腐生能力的寄生物,就是兼性寄生物,很難也無需判斷是否以寄生為主。有些病原真菌,如甘薯黑斑病菌,在接觸寄主細胞時,首先分泌毒素殺死活細胞,然後伸出菌絲或吸器到被殺死的細胞中吸取養分,而不能直接從活細胞中吸取養分,這種營養方式稱為兼性死養性(facultative necrotrophism),或死體營養性(perthotrophism),它們仍屬於兼性寄生物。

兼性寄生物在土壤中存活時間不同,有的可存活多年仍保持一定的種群密度,有的只能存活較短時間,種群密度即逐漸下降。前者稱為土壤習居生物,如茄青枯病菌(P.solanacearum),後者稱為土壤寄居菌。兩者的差異主要是在土壤中的適應能力和營養要求不同,習居菌的適應能力強,對營養要求不苛刻,種群密度穩定,繁殖速度也快。

寄生部位

寄生物或病原物在寄主上的寄生部位很復雜。按在寄主體內或體外寄生可分為內寄生和外寄生。寄生在寄主組織或細胞內部的,稱為內寄生。如病原細菌,所有的病毒和少數真菌;有的病原物大部分子實體留在寄主體外,只有少數或部分留在寄主體內,如白粉菌、半穿刺線蟲等,完全存活在寄主體外的稱外寄生。如矛線蟲目的寄生線蟲,只有在取食時才接觸寄主根部刺吸汁液,取食結束後立即離開寄主根部在土中游動,這類線蟲特稱為外寄生線蟲。

按照寄生物寄生在植物器官的位置區分為莖(葉)寄生和根寄生等。如列當、獨腳金等,寄生在寄主的根部,以吸根與寄主根系相連,稱為根寄生。菟絲子、檞寄生等在寄主的莖部寄生,稱為莖寄生。

此外,按照寄生性高等植物從寄主體內獲取生活物質的多少來分,可分為半寄生與全寄生。半寄生物的體內有葉綠素,能營光合作用,合成有機成分,它依賴寄主提供水分和無機鹽,又稱「水寄生」,如樟寄生科的桑寄生和樟寄生等。全寄生物自身沒有葉綠素,也沒有根系,所有的生活物質全部依賴寄主提供,是典型的完全寄生,如無根藤、菟絲子和列當等。

超寄生

在寄生物上營寄生生活的一類生物,又稱重寄生,如寄生在菟絲子莖上的炭疽病菌、寄生在檞寄生上的重寄生,寄生在植物病原細菌上的噬菌體和蛭弧菌等,由於它們的寄主是植物的寄生物,因此,寄生在寄生物上的生物可視作為寄生物的天敵,可用作生物防治的材料。

腐生

寄生物從死亡的無生命的有機體上獲得養分的生活方式稱為腐生(saprophytism),營腐生生活的生物稱為腐生物(saprophyte),它們不具備從生物活體內獲取養分的能力。

共生

兩種生物相互依賴,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現象。它是生物界進化的一種特殊現象,又稱共棲。相互間彼此依賴,互相幫助,比單獨生活時更有生命力或更有競爭力,有些甚至在形態結構或生理功能上結合在一起,產生一種新的結構,稱為共生體(symbiont)。已知一些微生物可以和高等植物共生,也有一些是不同的微生物間共生。在共生體中,如對雙方都有利的稱為互惠共生,如對一方有利,另一方獲利較小,稱為偏利共生。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共生現象,在根瘤菌剛侵染大豆根部時,細菌刺激根部形成瘤腫,吸取寄主的養分,隨後逐步固定空氣中游離的氮而輸給寄主使用,這是由寄生向偏利共生最終向互惠共生的發展過程。植物的菌根也存在一種共生關系,已知有200多種植物可形成菌根,大多為木本植物,形成菌根的真菌大多為擔子菌,少數是子囊菌。

❾ 世界上都有哪些嚇人的寄生物究竟有多可怕呢

在深不見底的海洋中,生存著各種稀奇古怪的生物,有寄生物,也有海底動物。大家最熟悉的鯨魚,每次都會從水中高高躍起,再將龐大的身體重重往下摔,會濺起不小的浪,水花四濺。即使這種景觀一般出現在海中央處,沒能親眼目睹,但是我們依舊可以清晰想像出那壯觀的場面。有時候,它們的頻率很高,研究發現它們這樣做主要是為了嘗試擺脫寄生在它們身上的生物——藤壺。可是結果往往都很不理想,讓我們看下是什麼情況導致的。


當然,它除了對動物感興趣,人類的船隻也不放過,每年人類都要把船打撈起來清理干凈。如果不及時清理,它們大浪的分泌會會導致金屬腐蝕,嚴重的話就是船底下局部穿洞。不僅如此,還會加大船隻重量,增加前行阻力,降低行駛速度,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值得一提,它們還是人類口中的美食,營養價值極高,就是在近海處比較缺乏,得去到遠處陡峭的礁石中採摘,因此它們的價格相對較高。

熱點內容
配音的英語 發布:2024-05-20 10:01:56 瀏覽:87
灞文言文 發布:2024-05-20 10:01:45 瀏覽:557
語文老師教師節祝福語 發布:2024-05-20 09:18:47 瀏覽:273
皮鞋如何保養 發布:2024-05-20 05:48:41 瀏覽:305
師德六條心得體會 發布:2024-05-20 05:03:52 瀏覽:176
問答題英語 發布:2024-05-20 03:59:35 瀏覽:31
大興安嶺地區教育網 發布:2024-05-20 02:29:15 瀏覽:611
生物專業職稱 發布:2024-05-20 01:44:53 瀏覽:96
英語26個字母音標 發布:2024-05-20 00:22:42 瀏覽:309
樂柏教育 發布:2024-05-19 20:36:27 瀏覽: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