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女教皇
❶ 到底有沒有女教皇這個人物
女教皇約翰娜 P?pstin Johanna (也有叫 Johannes Anglicus,看書的知道這是因為她爹是英國傳教士,後來她到了羅馬以後被人就冠上這個姓氏了。 還有Giovanni Femina, Jutta, Frau Jutte, Gilberta, Agnes,Glancia乃至英語的pope Joan,法語的Papesse Jeanne都是指這個素材)
1 溯源
關於女教皇約翰娜的故事打13世紀出現,原始素材是有關一位無名女教皇在11世紀末統治的傳說 (見Jean de Mailly 的Chronica universalis Mettensis 和Stephan von Bourbon13世紀中期發表的 Tractatus de diversis materiis predicabilibus). Martin von Troppau 在其1277年出版的9世紀編年史中認證了這一傳奇故事,並添加了懷孕和在慶典上分娩這一情節。Troppau的結局有兩個,一個是母子俱亡,一個是約翰娜被發配到一所修道院終身監禁。Troppau之後多採用第一種結局,他的故事模板成為後期另一部廣為流傳的 Schedelschen Weltchronik的素材原型。傳奇故事13世紀的具體來源不詳,首次提及是在1479年的Bartolomeo Platina 中。改革派宗教歷史學家David Blondel(1590-1655)首次對該傳說的真實性提出質疑,盡管梵蒂岡對此都深信不疑。
2 傳奇
在Schedel的編年史中是如下提及該故事的(意譯):英國裔人約翰娜通過欺騙攫取了教皇權位。因為她雖然是一個女人,卻偽裝成男子的外表和儀態。早年她就和情人,一位受過教育的男性,前往雅典。在那裡她獲得了重要的知識,這使得她到達羅馬後,沒有人能在解讀聖經方面超越她。她隱藏她的女性性徵,偽裝成男子,通過朗讀會和犀利的論辯在羅馬獲得支持和可信度,使自己在教皇利奧死後獲得普遍支持被選作新的教皇。後來她和一名僕人交媾受孕,當她挺著大肚子前往拉特蘭教堂時,在天使堡和聖克萊門斯教堂間開始陣痛。她就地產下一個孩子,並當場死亡。一些作家寫道:(後來)當(歷任)教皇前往教堂時,會特意避開這條路線,以免想起這段恥辱的歷史。當被選中的教皇第一次入駐聖彼得大教堂時,會坐在一個有洞的椅子上,而往屆的副主祭為了避免「女教皇這個錯誤前科」,會透過洞觸摸教皇的男性性器官(用以確認他的男性身份)。
另外一個版本是在Leopold Stainreuter所著的 ?sterreichischen Chronik von den 95 Herrschaften aus dem sp?ten 14. Jahrhundert (1384/85) 中。
3 假說
有關女教皇存在真實性的驗證理論很多。
比如一種說法就是這個傳奇故事的核心同Theophylakt家族有關,准確地說是和Marozia即教皇約翰十一世的母親有關,還有他的祖母Theodora,一個在短短百年不到的時間內把八位教皇扶上寶座又拉下來,是教皇寶座背後真正的掌權者。教會歷史學家Cesare Baronio認為女教皇的傳說是針對教皇約翰八世(872-882在位)的諷刺,因為他在和君士坦丁堡的Photios一世斡旋時顯得不堪一擊。
歷史學家Michael Hesemann列舉了兩個故事成因要素:1 從拉特蘭宮到梵蒂岡的一條原名為vicus Papessa(「教皇的鄰居」)的窄道,後來被那裡長居的一個貴族家庭叫做Papes。這條道由於狹窄,在遊行活動時都會繞道而行。在聖克萊蒙教堂下有一處異教的米特拉(古羅馬太陽神)崇拜聖址。其銘文P.P.P.P.P.P.一直被當成是女教皇存在的證據:Petre, Pater Patrum, Papisse Prodito Partum(彼得啊,宗主啊,請揭開女教皇的分娩之謎吧!)但是其實,P.P.P.是proprie pecunia posuit(「備好錢財(應對不時之需)」,常見祭祀銘文),P.P.指米特拉崇拜的高級牧師。而附近一處麥當娜神像常常被誤認為是女教皇。2 帶洞的椅子。所謂sedes stercorata(「便椅」),其實什麼觸摸教皇那個部位的儀式沒有確鑿證據,估摸著這只是一種在民間的誤傳。教皇「登基」儀式上其實是要教皇挨個兒坐過一圈兒椅子,象徵他的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過程,而這些椅子是從「便便椅」開始的。
4 教皇位次
官方認定的利奧四世繼承人是本篤三世,但是有關這位教皇的事跡的可考文獻極少。所以有推斷,認為本篤三世是約翰娜被根除後,羅馬天主教會臆造出來的。但是現卻存在一些發掘出的硬幣,上刻有本篤三世和德意志皇帝洛塔(死於855年9月28日)。而855年10月7日本篤三世有為Corvey修道院下發一紙文件,上留存有他和萊姆斯大主教和卡倫地區國王卡爾轄區的主教來往信件。
另外一種觀點認為女教皇在利奧四世和本篤三世之間「執政」,這個說法也不可考。在拜占庭帝國國王Photios一世(羅馬天主教會的宿敵)的存世文本中,他提及利奧四世和本篤三世是前後相承關系,沒有提及其他人,而且在攻殲教會的各類批判文獻中從未提及過一位女教皇。她的出現多在來源不可靠的文本中,直到17世紀時教會文獻中也有所提及。
另外一個經常提及的文獻就是Liber Pontificalis,即小說中Anastasius二次落選後力盡終身寫下的教皇列傳,在小說中他故意遺漏約翰娜,而約翰娜早年輔導過的一個女孩步了她的後塵偽裝成男性,抄下列傳副本,但補充上了約翰娜的部分。但這個情節只存在於梵蒂岡圖書館的一份手稿中,而有關女教皇的注釋是由一位晚期書寫匠作為疑難注釋補充上去的(即小說中的Arnalda)。這個補充注釋經過筆跡鑒定證明是13世紀所為,可能是在Troppau編年史的影響下產生的,不能作為可靠的證據。這種情況發生在Marianus Scotus的編年史中,作品本身是11世紀的,本來對女教皇隻字未提,但後期抄本里明顯受到Troppau的影響增添了女教皇的內容。
後按:總的說來,不知道是該遺憾還是怎樣,這么一個形象其實非常豐滿的人物竟然是不可考的。或多或少對我來說有點小打擊。不過,這讓我想到民俗文學中對於Melusine的研究亦是如此。Ueberlieferung這個東西,倘若處處可信,也就沒有什麼可信度高的Regelwerk存在了。是為後記,突然發現,這篇文不好寫。我還是周三去教授那兒討論下究竟是寫E.R. Curtius的歐洲思想還是女教皇的淵源考吧。
❷ 女教皇和修女有什麼不同
朋友,你這個問題提的好又幼稚。教皇根本就沒有女的。是天主教的最高首領也是眾仆之仆。修女是把一生獻給了主,獻先給了主的事業,終身不嫁的童貞女。
❸ 為什麼歷史上沒有出現過女性教皇
出現過啊,9世紀時候出現過1個女教皇,只是當時他們不知道教皇是女人罷了,直到有一次教皇和紅衣主教們外出遊玩,當街生了個孩子,主教們才知道教皇原來是女人。
所以從此以後,歷任教皇繼位,都要有一個檢查性別的儀式,就是會有一個人把手伸下去檢查教皇是不是男人。
❹ Petre pater patrum papissae prodito partum是什麼意思
這是一個有關於女性的傳奇,它的知名度不大,但卻被喻為是西方宗教史上最令人迷惑和驚奇的發現。引人入盛的是它的故事發生在九世紀左右,但首度的提及卻是十三世紀以後的事了。雖然羅馬教廷方面對於她的存在矢口否認,但近現代,關於女教皇的傳記小說卻常盛不衰。到底這位女性是否存在,傳奇中的細節是否確鑿呢?這篇文章就是在已有的各種歷史資料基礎上,給予傳奇以考證,希望能達到正確的定義。 我寧可放棄一切,也不願活在無知中!而你,有膽量承受真相嗎? 女教皇真的存在嗎? 眾所皆知,女性在天主教神職體系中的角色只限於修女,除此之外的神職人員,從神父到教宗(教皇)都是男性的專利。但如果有人告訴你,在中世紀天主教羅馬教廷曾出現過一位女教皇君臨歐洲信徒長達兩年,據說她睿智、獨立,經歷富於傳奇色彩,雖然她的名字卻被教會塵封了數百年之久……不過歲月的流逝確並沒有讓她的傳說消失,你相信嗎? 塔羅牌中女祭司這張牌.也有人稱之為女教皇,這似乎也像我們暗示著什麼? 據官方資料顯示在歷史上一共有超過二十三位教宗或僭稱教宗曾選擇自己的教皇名為若望,這的確讓許多人為之迷惑,因為光是教皇若望二十三世就有兩位,包括一位僭稱教皇和教宗。教皇若望二十一世甚至本應該是若望二十世,因為封號順序錯誤而成為的二十一世。但混亂不代表沒有記錄,歷史上並沒有一位若望在855年被選為教皇,相近的若望只在872,1024,1276和1316,甚至也不在公元1100年左右。離傳說中最近的只有教皇若望八世(872-82),可是關於他的生平介紹詳盡,也不在聖.利奧四世之後,甚至不在教皇本篤三世之後,而且他在位時間長達十年,不是傳說中的兩年多,這樣也就雖然能排除了「瓊安」藏匿於諸教宗若望們之中的可能性,但是不代表這段歷史沒有被當權篡改,畢竟世界各國官方的歷史記載永遠只是為當權者服務。 而事實上,從古到今羅馬教會的每一位神父也都是男性。天主教會給出的理由是,耶穌及其每位門徒都是男性。並且,教會認為效法耶穌是他們的天職,所以,任命女性是不對的。有人曾認為:在宗教史書上,教會對這位女教皇絕口不提,而且為了將其從歷史上抹去,他們硬讓活到公元853年的李奧四世「晚死」了兩年,以消除女教皇存在的兩年歷史。正是這種種的掩蓋行為,才造成了人們對這位女教皇是否存在的爭論整整延續了一千多年,直到今天! 然而,無論女教皇是否存在,這段傳說已揮之不去。 關於女教皇傳說最廣的兩個版本 關於傳奇到現在為止,對教皇瓊安的傳說有著兩種不同的版本。雖然這兩種版本的年代不一,人物不同卻也不難看出兩者之間的相通之處。 版本其一:吉恩.德.美利,聖.道明修會修士,編年史作者。在他的所創作《聖神(靈)的七禮物>》,引用了同是聖.道明修會的艾汀.德.波旁修士(d. 1261)的故事,而首次記載了有關女教皇的傳說。在這篇文章諦,所謂的女教皇處於大約公元1100年左右,沒有任何關於她名字的記載。故事講述了一個非常有天賦的女人偽裝成男人,先是在教廷內任公證員,接著升任樞機主教,最終擔任了教皇。但有一天,當她在騎馬時,她當眾產下了一個男孩;隨後她被綁在了馬尾上,被拖著游城示眾,直至被民眾用石塊砸死。她埋葬在了她死的地方,墓碑上有著這樣的題銘:「Petre pater patrum papissae prodito partum.」在她的那段時期,四旬大齋日被稱作了「女教宗的齋日。」這是一個簡短而單薄的故事,過於的粗糙而缺乏說服力,它的出現旨在歷史的記載,從而有了以後繼承者的根據。 版本其二:這是流傳最為廣泛,也設計得最合邏輯的一個版本。這個版本的出現,首見於馬丁.旁隆奈斯(d.1278)編年史的第三次修訂版中,作者本人在這次的修訂版中特別插入了此故事。後也有許多作家在此基礎之上加以發展和充實,最著名和完整的有冬娜.烏夫克.克勞絲(DonnaCross)所作《教皇瓊安》一書,綜合兩者,可以將故事概述為以下內容:瓊安出生在現德國南部地區,為了讓她可以在修道院內學習,所以從小她就穿上了男孩兒的衣服。由於她的聰明才智,使她在當地成為很有影響力的男人。後來為了繼續學業她來到了希臘,但是,不久之後她又轉移到了羅馬。當時的教皇是色爾爵二世,她在抵達羅馬後就與教宗開始有所聯系,並開始為教廷服務,而她優秀的工作能力使她受到當地的平民的歡迎。在教皇聖.利奧四世去世以後,她被羅馬的神職人員和平民們選為新任的教皇。喬安(Joan)選擇了若望(John)作為她的教皇名,她在聖.利奧四世之後一共任職了兩年七個月又四天。直至在一次的遊行中,當隊伍行進到聖.克里門丁街與斗獸場之間的某個地方時,她生下了一個男孩。同樣的,她被綁於馬尾後遊街示眾,但是她並沒有死,她被囚禁了起來,終身懺悔。喬安所生的男孩後曾任奧斯提亞的主教,她於是也隨之而去,最終死在那裡。 這種說法曾興盛一時,大約在十四到十五世紀左右的一段時間里,女教皇瓊安堂而皇之的作為一位歷史人物而存在,各教堂的壁畫上畫著關於她的內容,在義大利西那的大教堂外甚至樹立起了她的半身像,這座雕像直到後來在教皇克里門丁八世的要求下才將其換成教皇薩哈蕾亞斯。更有,被教廷視為異端的胡斯,在公斯當斯大公會議上為自己的錯誤教義做辯解時也提到了女教皇的問題,奇怪的是當時竟沒有人對她存在的事實有所質疑,這甚至是胡斯所有觀點中唯一未受質疑的。這使得對那些支持女教皇觀點的人,對於瓊安的存在更加肯定,還有人提出在她之後的六百年期間內,新任的教皇在就職之前都必須先做性別檢測,以確定他不是女性的;並且,在以後所有的遊行中,繼任的教皇都刻意繞過那條皇安產子的道路,而舍近求遠,而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有意無意的與女教皇喬安的傳說相互呼應。 於是根據這些因素,作為考證我們可以大致將討論歸納為以下幾點:1.時間,她按照傳說上來說就職於聖.利奧四世(847-855)之後,也是在教皇本篤三世(858)之前,那麼可以按照歷代教宗的記錄進行查詢;2.當然,喬安選擇的教皇名為「若望」,那麼教廷即使不承認女教宗的存在,她也有可能藏匿於那二十三位教皇若望之中;3.教皇就職前的性別檢測,遊行中刻意繞過傳說中的街道,是否都是針對於女教皇瓊安的前車之鑒呢?通過對這三點的論證,不僅看出種種跡像都表明「女教皇瓊安」存在的可能性較大。 現代人眼中的女教皇 而根據美國小說家柯羅思(Donna Woolfolk Cross)長篇小說《女教皇》(Pope Joan)改編的電影最近已經在英國上映,這也讓我們再度將這段一千一百多年前的秘史宣告在了陽光下。就連曾將《達文西密碼》、《天使與魔鬼》等電影提出封殺的梵蒂岡教廷,此回對該電影都報以沉默的態度,這讓人不禁更生疑團,也讓人更加相信女教皇「瓊安」真在存在過。 據資料顯示歷史上這位叫瓊安女教皇,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日爾曼人,出生在萊茵河畔的小鎮英格漢。而這部電影開場於西元814年,這也是女性飽受歧視的歐洲中古時代,不過咱們的女教皇在十來歲的時候就曾憑著過人才智與膽識,毅然女扮男裝頂替早逝的哥哥若望(John),進入修道院學習神學與醫學。並且很快從眾多神父學員中脫穎而出,因此被選中到了羅馬與梵蒂岡大顯身手,先後受到塞吉烏二世(Sergius II)與利奧四世(Leo IV)重用。 後來西元853年,利奧四世駕崩,瓊安被選為新任教皇,稱號就叫「若望」。但瓊安還是無法擺脫愛情的牽絆,繼續和親密愛人傑洛伯爵纏綿,甚至在即位兩年後懷孕。瓊安和傑洛商量在臨盆前秘密離開教廷,生下孩子再回來。然而,公元855年復活節當天,瓊安在出巡羅馬街頭時得知傑洛遇害,快馬趕到情人身邊時,竟在眾目睽睽下分娩,人們驚駭莫名,而瓊安也死於難產血崩。從那以後,據說所有的教皇在出行的時候都會繞開那個不祥的地點,這點在歷史上一直都有流傳。正是他讓羅馬教皇懷孕 如此曲折離奇的故事,在歷史上其實有跡可尋。而《女教皇》的作者柯羅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指出,盡管天主教會堅稱女教皇瓊安的故事諢是稗官野史,然而有五百多份古代手稿都有記載,包括普拉提那、佩脫拉克、和薄伽丘等名家。柯羅思說:像瓊安這樣的女子點燃的希望之火,雖然只能在黑暗中發出極微弱的光芒,可是從未完全熄滅。 因此聯想起咱中國有女皇武則天和第一位女狀元傅善祥,不論好壞歷史都有是實實在在的證據。再想想國外這位難產而死的女教皇的悲慘命運,其實咱中國這兩位歷史上的女性偉人不論是從運氣還是最終歸宿都比之要好太多了。當然我想從中大家也能看出,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包括權勢
❺ 歷史上有沒有女教皇希望有詳細介紹
女教皇瓊安的故事只是稗官野史,然而有五百多份古代手稿都有記載,包括普拉提那、佩脫拉克、和薄伽丘等名家。柯羅思說:「像瓊安這樣的女子點燃的希望之火,雖然只能在黑暗中發出極微弱的光芒,可是從未完全熄滅公元818年,在英國鄉下的一個農戶家中,一個小女孩的降生給這家人帶來了無盡的歡樂,但讓他們想不到的是,他們的女兒將成為一個倍受爭議上千年的人物。
這個鄉下小女孩叫瓊·安格莉卡斯,很小的時候,她就顯出了遠勝於常人的智慧,長大後,她更是出落的眉清目秀、文靜爾雅。後來她到德國的科隆讀書,在那裡與一個叫費爾達的年輕修道士相愛了,可這份感情在提倡修道士要過禁慾生活的中世紀是絕對不被允許的,於是兩個人只好私奔。瓊女扮男裝,化妝成費爾達的僕人,兩個有情人就這樣雲游四海,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但好景不長,幾年後,費爾達因積勞成疾病故,瓊沒有辦法只得繼續著女扮男裝的生活。
愛人的故去,讓瓊變得更加堅強,她化名約翰,不斷的加強自己的學術修養,並輾轉來到了羅馬教廷,成為了一名教士。由於她學術能力突出,很快的獲得了大學教授的職位,並逐漸的得到了紅衣大主教們的青睞,被聘請為羅馬教廷的公證人,人們都尊稱她為「來自英國的約翰」。就這樣,瓊在羅馬教廷的聲望日益高漲,大家都很喜歡和愛戴這位約翰神父,後來就連當時的教皇利奧四世也知道了「來自英國的約翰」的大名。不過利奧四世沒有來得及接見她,就病故了。
按照教皇選舉的制度,紅衣主教們在封閉的選舉室內開始了拉鋸式的辯論和投票,幾個小時過去了,還沒有結果,場外的人們都焦急的等待著。突然從選舉室的小門內冒出了一陣白煙,這是選舉已經結束的標志,紅衣主教們宣布了選舉的結果——「來自英國的約翰」獲得了2/3以上的選票成為了下一任的教皇。
人群轟動了,他們高呼著「來自英國的約翰」簇擁到已經不知所措的瓊身邊,將教皇的絳紅色聖袍披在她的身上,並讓她登上佩有聖骨飾品的鞋子,然後紅衣主教們一個個的趴在地上親吻著她鞋上的聖骨飾品,表示對她的效忠。此時的瓊才如夢方醒,她知道她現在是至高無上的教皇——上帝在人間的代言人了!
當上教皇之後,瓊展現了卓越的才華,做出了一系列的教績,為教徒們所頂禮膜拜,但就在一切都很順利的時候,又一段愛情悄悄的降臨到她的身邊——瓊和她年輕英俊的管家弗洛羅斯相愛了。森嚴的教規沒有擋住兩顆相愛的心,瓊懷孕了!
為了掩蓋自己的女兒身,瓊處處小心,並和弗洛羅斯商量在快要臨產的時候,秘密離開教廷,待生育後再回來。但後來發生的事情卻讓他們的一切計劃都化為了泡影!
公元855年,在位已經兩年有餘的瓊率領著教眾們舉行一項宗教儀式,在從聖彼得大教堂騎馬到拉特蘭宮的路上,意外發生了。瓊感到了肚子一陣劇痛,她從馬上翻了下來,在眾目睽睽之下早產了!當教眾們聽到教皇的聖袍下傳來一陣陣嬰兒的啼哭聲時,他們愣住了,但很快這些所謂的「禁慾主義」者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這些長年受***「真、善、美」思想洗禮的信徒們在此刻完全失去了理智,他們不能允許這樁驚天丑聞的發生,他們更不能允許「教皇」這個源於希臘文「父親」的稱號由一個女人來承當。他們不顧瓊剛剛產下嬰兒,把她從地上拖起來,將她綁在馬尾巴上,用鞭子狠狠的抽打馬背,發狂的馬拖著瓊在大街上狂奔。當馬將血肉模糊的瓊拖回原來的地方時,已經紅了眼的主教和信徒們用亂石砸死了這位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女教皇。
❻ 神話故事裡的女教皇也是救世主嗎
你說的神話故事裡的女教皇是傳說在位於公元853至855年的天主教女教宗Joan吧。
Joan的存在被歷史學家和宗教學者認為是虛構的,在大多數的傳說里,她是一個有才華的女人,在情人的指示下喬裝成男人。由於她的出色,在教會內逐層晉升,最終被選為教宗。但有一天她在騎馬時誕下一個孩子,從而顯示出她的性別,隨後不久即去世,原因是被憤怒的暴民打死或是自然死亡。
所以,有著這樣傳說的她沒有拯救什麼人,不是救世主。但如果你認為所有教宗都是救世主,就認為她是吧。
❼ 女教皇的疑點甄辨
這是一個有關於女性的傳奇,它的知名度不大,但卻被喻為是西方宗教史上最令人迷惑和驚奇的發現。引人入勝的是它的故事發生在九世紀左右,但首度的提及卻是十三世紀以後的事了。雖然羅馬教廷方面對於她的存在矢口否認,但近現代,關於女教宗的傳記小說卻常盛不衰。到底這位女性是否存在,傳奇中的細節是否確鑿呢?這篇文章就是在已有的各種歷史資料基礎上,給予傳奇以考證,希望能達到正確的定義。
關於傳奇到現在為止,對教宗喬安的傳說有著兩種不同的版本。雖然這兩種版本的年代不一,人物不同卻也不難看出兩者之間的相通之處。 這是流傳最為廣泛,也設計得最合邏輯的一個版本。這個版本的出現,首見於馬丁.旁隆奈斯(d.1278)編年史的第三次修訂版中,作者本人在這次的修訂版中特別插入了此故事。後也有許多作家在此基礎之上加以發展和充實,最著名和完整的有冬娜.烏夫克.克勞絲(Donna Woolfolk Cross)所作《教皇喬安》一書,綜合兩者,可以將故事概述為以下內容:喬安出生在現德國南部地區,為了讓她可以在修道院內學習,所以從小她就穿上了男孩兒的衣服。由於她的聰明才智,使她在當地成為很有影響力的男人。後來為了繼續學業她來到了希臘,但是,不久之後她又轉移到了羅馬。當時的教宗是色爾爵二世,她在抵達羅馬後就與教宗開始有所聯系,並開始為教廷服務,而她優秀的工作能力使她受到當地的平民的歡迎。在教宗聖.利奧四世去世以後,她被羅馬的神職人員和平民們選為新任的教宗。喬安(Joan)選擇了若望(John)作為她的教宗名,她在聖.利奧四世之後一共任職了兩年七個月又四天。直至在一次的遊行中,當隊伍行進到聖.克里門丁街與斗獸場之間的某個地方時,她生下了一個男孩。同樣的,她被綁於馬尾後遊街示眾,但是她並沒有死,她被囚禁了起來,終身懺悔。喬安所生的男孩後曾任奧斯提亞的主教,她於是也隨之而去,最終死在那裡。
這種說法曾興盛一時,大約在十四到十五世紀左右的一段時間里,女教宗喬安堂而皇之的作為一位歷史人物而存在,各教堂的壁畫上畫著關於她的內容,在義大利西那的大教堂外甚至樹立起了她的半身像,這座雕像直到後來在教宗克里門丁八世的要求下才將其換成教宗薩哈蕾亞斯。更有,被教廷視為異端的胡斯,在公斯當斯大公會議上為自己的錯誤教義做辯解時也提到了女教宗的問題,奇怪的是當時竟沒有人對她存在的事實有所質疑,這甚至是胡斯所有觀點中唯一未受質疑的。這使得對那些支持女教宗觀點的人,對於喬安的存在更加肯定,還有人提出在她之後的六百年期間內,新任的教宗在就職之前都必須先做性別檢測,以確定他不是女性的;並且,在以後所有的遊行中,繼任的教宗都刻意繞過那條喬安產子的道路,而舍近求遠,而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有意無意的與女教宗喬安的傳說相互呼應。於是根據這些因素,作為考證我們可以大致將討論歸納為以下幾點:
1.時間,她按照傳說上來說就職於聖.利奧四世(847-855)之後,也是在教宗本篤三世(?-858)之前,那麼可以按照歷代教宗的記錄進行查詢。
2.當然,喬安選擇的教宗名為「若望」,那麼教廷即使不承認女教宗的存在,她也有可能藏匿於那二十三位教宗若望之中。
3.教宗就職前的性別檢測,遊行中刻意繞過傳說中的街道,是否都是針對於女教宗喬安的前車之鑒呢?通過對這三點的論證,從而將「喬安」的存在問題分析清楚。
教宗若望
在歷史上一共有超過二十三位教宗或僭稱教宗曾選擇自己的教宗名為若望,這的確讓許多人為之迷惑,因為光是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就有兩位,包括一位僭稱教宗和教宗。教宗若望二十一世甚至本應該是若望二十世,因為封號順序錯誤而成為的二十一世。但混亂不代表沒有記錄,歷史上並沒有一位若望在855年被選為教宗,相近的若望只在872,1024,1276和1316,甚至也不在公元1100年左右。離傳說中最近的只有教宗若望八世(872-82),可是關於他的生平介紹詳盡,也不在聖.利奧四世之後,甚至不在教宗本篤三世之後,而且他在位時間長達十年,不是傳說中的兩年多,這樣也就基本排除了「喬安」藏匿於諸教宗若望們之中的可能性。
時間
在九,十,十一,十二世紀里都沒有任何關於她的記錄,聖.保祿的牆上也沒有她的名字。但傳記小說的作者們都提到那是一個「黑暗時代」中最黑暗的年代,一切不利於教廷的東西自然也就被付之一炬或被教廷所掌控,那麼關於教宗喬安的資料就算有也是見不得光的。可是,我們可以簡單的利用推測時間的斷代,就能查明教廷到底有沒有撒謊。傳說的女教宗是就職在聖.利奧四世之後,聖.利奧四世於855年7月的17日去世,那麼也就是說女教宗喬安應該在855年間即位的。但是從發掘到的一枚羅馬硬幣上發現,在硬幣的兩面分別刻著教宗本篤三世及皇帝羅塞爾一世的頭像,而眾所周知,那位皇帝死於855年9月28日,也就代表了教宗本篤三世實際即位於855年9月28日之前,離教宗聖.利奧四世去世間僅兩個月;另外理姆斯的大主教漢尼莫在他與尼古拉斯一世的通信中曾提到,他寄與教宗聖.利奧四世的信由於他的去世而轉承予了新教宗本篤三世,本篤三世對於他的來信給予了決定(Hinemar, ep. xl in P.L., CXXXVI, 85)所有這些的證據,無疑證明了在教宗聖.利奧四世和教宗本篤三世之間沒有空白處,這樣那位女教宗似乎也沒有了安身之處。
街道之迷
在克勞斯的書中明確的指出了那條「恥辱之街」的名字:「Via Sacra」,馬丁.路得也曾於1510年游訪過這條街,他提到了這條街上樹立起來的關於女教宗的雕像,「這樣一個難堪的事物被置於公眾場所。」路得形容說,一個女人穿著教宗袍,一手抱著一個嬰兒一手執著權杖,女人看上去大約五十歲左右。但是據G.托馬斯帝的描述(見 La Statua Delia Papessa Giovanna),他承認雕像的存在,但卻是「一個平靜而庄嚴的年輕女子正在哺乳小孩。」「她高雅的穿著長外袍頭頂戴著花冠。」並沒有路得所提到的權杖和教宗袍。而教廷對於遊行繞道的解釋也十分簡單,那條路太窄了不適合遊行的通過。這條街最終在十六世紀時期被拓寬,雕像隨之拆除,遊行的隊伍也從此由那裡經過。至於所謂性別的檢測,則確實存在。在中世紀教宗的就任儀式中有一項椅子的測驗,曾於1471年任梵帝岡圖書館館長的巴托洛米歐.帕萊那尼,寫道:「當教宗們首次登上伯多祿的寶座時......他們的生殖器將會從座椅上的洞里掉下來,讓那些教廷里最年輕的助祭看到。」隨後那些檢驗人,「鄭重的向等候在外的群眾宣布『Mas nobis nominus est.』--『我們的候選人是一個男人。』」這項習俗延用了六百年,至今教廷仍保留有那把椅子。但椅子並不能說明任何問題,這項測驗的歷史不能回溯到傳說中教宗喬安的時期,它就像是中世紀時代教廷中許多其他的繁文縟節一樣,毫無意義。
性別測驗
從以上幾點的考證,可以看出女教宗存在的因素是站不住腳的。但是,虛構故事經數世紀而留傳至今,如果只是一味的空穴來風,也不太符合邏輯。在教宗利奧四世寫給米高.麥銳凱銳奈斯的信中提到,他簡直不敢相信,聽說在君士坦丁那邊已經有宦官,甚至是女人在擔任主教的職務。(Mansi Concil., XIX, 635 sq.)那麼由此許多人相信關於女教宗的傳奇是來自於君士坦丁堡;還有對於傳奇來源有著不同意見的人認為,女教宗傳奇的產生是因為教宗若望八世的懦弱,他與希臘人之間的協定使得這個傳說得到發展。而數世紀以來,男女之間的不平等也一直困擾著廣大的女性,即使在社會的今天也很難見到男女雙方真正的平等。於是,女權主義者們對於教宗這個只能由男性擔任的神職耿耿於懷,認為也許歷史上曾真正存在那麼一個女教宗,即使沒有也應當有一個女教宗,才能顯示出男女之間的平等,可是歷史就是歷史,並不是任何人可以隨意創作的,即使你的目標高尚,歷史也不會為此而改變。
❽ 「四十四個你死都不相信的歷史真像」全文
1[巴頓的管理]
二戰時期,巴頓通過一份報告了解到犧牲的盟軍戰士中竟有一半是在跳傘時摔死的,他十分惱火,馬上趕到降落傘廠家從生產線上抓起一個傘包讓負責人現場帶傘包從高空跳下,然後,將軍還說要不定期抽流水線上傘包讓他跳,從此戰士們再沒有因為跳傘而陣亡。2[二戰貴族死亡率]
一戰中,有600萬英國成年男性奔赴戰場,死亡率為12.5%。當時英國著名貴族學校伊頓公學的參戰貴族子弟傷亡率,則高達45%。按照常理,英國貴族大多擔任軍官,為什麼死亡率反而遠高於一般士兵呢?答案很簡單,因為他們總是沖鋒在前,撤退在後。對於他們來說,責任和榮譽比生命更重要。3[芬蘭的公車數量]
一個多黨制共和國家,森林覆蓋率高達71%,2002年,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開支占當年GDP的26.4%,軍事費大概是GDP的1.3%,諾基亞就來自此國。當我們還在驚訝韓國漢城只有四輛公車時,其實芬蘭全國也就四輛公車,政府官員出行基本騎自行車。4[民國最出名的交際花]
唐瑛(左)與陸小曼聯袂登台演出昆劇或許你聽過很多民國絕代芳華的名字。但說起「交際花」,當是「南唐北陸」的陸小曼和唐瑛。兩人出身名門,美艷才華,追求時尚,愛用ChannelNo5香水、Ferregamo高跟鞋、Celine服飾、LV手袋……超前時尚嗅覺不遜於現代的你。5[民國柳永、民國第一公子袁克文]
袁世凱之子,母親是朝鮮公主,民國四公子之一,青幫「大」字輩,門徒100多,不贊成父稱帝。一生高朋滿座、散金無數,而身後只剩20塊錢。1931年41歲時病逝,出殯時有4千多僧尼道士達、上千妓女送行,名人雅士中有前總統徐世昌、國民黨元老於右任。6[掃大街的黃金榮]
上海解放後,曾經的大亨黃金榮沒有選擇離開大陸,最終留了下來。1951年鎮反運動中,他被訓誡,並被安排到大世界門口打掃衛生。路過的市民無不感嘆,世道確實變了。聞訊趕來的記者攝下了這一情景——曾經不可一世的大人物竟如此落魄,又是那麼老態龍鍾——當時,杜月笙勸他共赴香港,他沒去。7[改變美國歷史的悲劇事故]
在美國,一次重大事故就能改變歷史:1911年3月25日的三角內衣公司火災。146名男女工人死亡,大多數是16到23歲的姑娘,最小的僅14歲。三角工廠事件不僅促使了美國對血汗工廠立法,後來更被寫進美國中學歷史課本,成為美國現代主流價值觀的一部分:生命的價值重於財富。8[富國王與他的富之國]
汶萊國王蘇丹,資產超220億美元,個人有200輛勞斯萊斯,160台保時捷、、寶馬、、法拉利、、賓士…總數超5000台;還有一架波音727客機、20多架私人飛機,馬桶、水龍頭,全部鍍黃金…他統治下的汶萊人均收入約2萬美元,無需繳納個稅。不管大病小病,每次僅需幾元錢。這就是童話中的國王和王國。9[低調的民國總理]
王士珍,曾出任民國總理,以低調聞名。為什麼要低調呢?據他自己說:他年輕時也挺狂,睥睨天下,目無餘子,從軍時遇到李鴻章,發現李鴻章智慧才幹,不知高出他多少,可是卻處處碰壁,天天挨罵。這時王士珍才知天下事之難,難就難在你幹得越多,挨罵也越多,從此收起狂妄之心,低調淡定過了一生。10[你不知道的國立中央大學]
中國曾有一所大學是世界前50強!49年部分師資力量遷入台灣,文學院理學院組成南大、商學院成了上海財大、法學院成了華東政法、影音部成了北京電影學院、音樂學院成了中央音樂學院、醫學院成了上海醫科大、電子學院成了成都電子科大…共瓜分為20多所院校。該校就是曾經的國立中央大學。11[張談西安事變]
1958年11月23日,蔣在台灣桃園大溪官邸召見張。「老先生親自出來,相見之下,不覺得淚從眼出,敬禮之後,老先生讓我進入他的小書齋。老先生的眼圈也濕潤了,此情此景,非筆墨所能形容...總統說西安之事,對於國家損失太大了!我聞之甚為難過,低頭不能仰視。」—《張日記》12[台兒庄戰役開始,「漢奸」張自忠血戰力克板垣師團]
戰役中身負「漢奸」罵名的張自忠率部急行軍180里搶渡沂河,以劣勢裝備強攻板垣師團,激戰5晝夜將其擊潰。戰後面對記者團張自忠一言不發,放聲大哭。兩年後張自忠馬革裹屍,而那些罵他漢奸的人卻有不少投靠了日寇。這里再提一下,當時日軍被張將軍打得苦不堪言,當知道張自忠陣亡的時候,自發為張將軍安置了簡易陵墓,後來蔣公要求把張將軍遺體送回,日軍特意下令停止轟炸一天,一面損毀張將軍遺體,後周恩來稱其為軍人楷模。13[祖宗十八代是哪十八代]
它是指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員。上序依次為:父母,祖,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遠祖,鼻祖。下序依次為:子,孫,曾孫,玄孫,來孫,晜(kūn)孫,仍孫,雲孫,耳孫。從小至大:耳、雲、仍、晜、來、玄、曾、孫、子、(自己)、父、祖、曾、高、天、烈、太、遠、鼻。14[宮保雞丁來歷]
丁寶楨清咸豐年間進士,曾任山東巡撫,後任四川總督,生前封「太子少保」,人稱丁宮保。丁宮保講究烹飪,在山東當巡撫時,曾雇了數十位名廚作家廚,最喜歡吃辣椒與花生米、雞丁爆炒而成的菜餚,當時的人為了恭維他,就把這道爆炒雞丁命名為「宮保雞丁」。15[中國古代十大名醫之祖]
針灸之祖——黃帝。脈學介導者——扁鵲。外科之祖——華佗。醫聖——張仲景。 預防醫學的介導者——葛洪。葯王——孫思邈。兒科之祖——錢乙。法醫之祖——宋慈。葯聖——李時珍。《醫宗金鑒》總修官——吳謙。16[青島下水道的備用零件]
青島原德國租借區的下水道在高效地使用了百餘年後,一些零件需要更換,但當年的公司早已不復存在。一德國企業發來一封電子郵件,說根據德國企業的施工標准,在老化零件周邊3米范圍內,可以找到存放備件的小倉庫。城建公司在下水道里找到了小倉庫,裡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備用件,依舊光亮如新!17[老婆的12種叫法]
皇帝稱老婆叫梓童;宰相稱老婆叫夫人;文人稱老婆叫拙荊;雅士稱老婆叫執帚;商賈稱老婆叫賤內;士人稱老婆叫妻子;酸秀才稱老婆叫娘子;莊稼漢稱老婆叫婆姨;有修養的人稱老婆叫太太;沒文化的人稱老婆叫老婆;年輕人稱老婆叫媳婦;老頭子稱老婆叫老伴。18[希特勒軍服論]
希特勒說:軍服一定要帥,這樣年輕人就會義無反顧的投軍效勞19[世界最長壽的人]
李慶遠(1677-1933),壽享256年,是清末民初的中醫葯學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長壽老人。在他100歲時曾因在中醫中葯方面的傑出成就獲清政府的特別獎勵,他200歲時,仍常去學堂講學。這期間他曾接受過許多西方學者的來訪。李慶遠一生娶過24個妻子,子孫滿堂。20[身高很重要嗎?名人身高是這樣的]
拿破崙165,列寧164,斯大林162,路易十四156,赫魯曉夫166,普京170,亞歷山大大帝150,查理大帝150,墨索里尼160,希特勒165,杜魯門163,金正日155,盧武鉉168,周恩來172,豐臣秀吉152,魯迅158,孫中山158,普希金165,愛因斯坦164,鄧小平157……21[見識一下希特勒的畫]
希特勒曾希望成為畫家,他中學時期只有繪畫一門是「優」,19歲時報考維也納藝術學院未被錄取。希特勒對此一直耿耿於懷,認為沒有錄取他「世界肯定蒙受了重大損失」。回首歷史,假設一下,倘若希特勒能成為一名畫家,也許他不會成為禍害人類的納粹狂人,現在的世界會變成怎樣?22[中國古代十六聖]
1、 酒聖杜康 2、文聖孔子 3、史聖司馬遷 4、詩聖杜甫 5、醫聖張仲景 6、武聖關羽 7、書聖王羲之 8、草聖張旭 9、畫聖吳道子 10、茶聖陸羽 11、兵聖孫武 12、謀聖張良 13、科聖 張衡14、葯聖李時珍(也有一說孫思邈) 15、商聖范蠡 16、廚聖伊尹,你知道幾個?23[最著名的光棍]
1、柏拉圖;2、達芬奇;3、伏爾泰,與有夫之婦的人共居20年;4、貝多芬 一生愛情不順;5、簡·奧斯汀 因失戀終身不嫁;6、諾貝爾 與一數學家競爭失敗;7、金岳霖 為林徽因終身不娶;8、梵谷 屈辱的一生;9、安徒生;10、笛卡爾;11、哥白尼;12、康德;13、牛頓;14、叔本華。。。24[民國第一女殺手]
協助汪精衛刺殺攝政王載灃;組織刺殺袁世凱;成功刺殺良弼;「巴黎和會」以袖中玫瑰為槍,頂住陸征祥說「你要簽字就殺了你。」最終陸沒簽。她是鄭毓秀。後來成為中國第一位女博士,丈夫是「台灣首任外交部長」。外孫女是83版《射鵰英雄傳》穆念慈扮演者楊盼盼。25[鈔票上的那些句子]
約旦:建設祖國,為國盡忠。尼泊爾:祖國比天堂還寶貴。緬甸:和諧而有秩序的生活蘊藏著幸福。法國:自由,平等,博愛。荷蘭:我們要堅持住。比利時:團結就是力量。安道爾: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瑞士:一切為大家,大家為一人。中國:中國人民銀行26[油條為何還叫油炸檜]
《宋史》記載:南宋高宗紹興十一年,秦檜一夥賣國賊,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南宋軍民對此無不義憤填膺。當時在臨安風波亭附近有兩個賣早點的飲食攤販,各自抓起面團,分別搓捏了形如秦檜與其妻的兩個面人,絞在一起放入油鍋里炸,以泄憤恨,後盛行傳開。27[烏龜背了黑鍋]
王八蛋」這是民間的一句罵人話。實際上,這個詞語原來是「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記了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原則。長而久之以訛傳訛,傳成了「王八蛋」。28[何謂「七出」]
古代婦女犯七出之罪,丈夫即可休妻。一出:不孝順父母。二出:無子,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三出:淫,除了不能出軌,還不能對丈夫有過多的房事要求。四齣:忌妒,即吃醋,反對丈夫納妾就是吃醋之一種。五齣:多言,女人切忌多嘴。六齣:有惡疾。七出,盜竊。29[元宵為何改稱湯圓]
1916年元旦袁世凱正式登基為「洪憲皇帝」前,北京的警視廳通令全市賣元宵者,改「元宵」為「湯圓」,並在店鋪前書寫「湯圓」二字,以便市民叫買。原來,袁氏親信認為「元宵」音同「袁消」,於新皇帝不吉,因而改「元宵」為「湯圓」。引自《民國趣典》。30[世界上最有知識的一張照片]
31[袁世凱VS譚嗣同]
對於袁世凱的評價,在史學界是很有爭議的。但我認為在我國的民主進程中,袁世凱的功績比譚嗣同大的多。袁世凱的小站練兵、組建近代第一支新式軍隊、組建現代**、組建新式學堂、發展實業經濟等等。譚嗣同的死只是在人格上升華了自己,但於民族進步沒有任何實質性意義的。32[康有為16年流亡生涯]
戊戌變法失敗後,維新派領袖康有為躲避追捕逃出北京城,開始了長達16年的海外流亡生涯。16年間,他四渡太平洋,九涉大西洋,八經印度洋,泛舟北冰洋七日,先後游歷英、法、意、日、美、加拿大、墨西哥、印度、緬甸、巴西、埃及等42個國家和地區,共繞地球三周。33[孫是美國人]
你是否知道「國父」孫是美國人?08年國民黨立委李慶安被查出持有美國國籍、從而被迫辭職。但最後牽扯出的驚人消息是「國父」孫少年時在夏威夷就讀、也是美國國籍。100年前的「美國人」孫,最後竟出任臨時大總統一職,被媒體笑稱為「歷史的疏漏」,也被稱為民國最「雷人」的事實。34[1956年的工資表]
35[又是德國製造在中國]
蘭州黃河中山鐵橋,1909年由德國泰來洋行建造,鋼材水泥均由德國進口,至今已110年仍在使用.該橋保固期80年,1989年鐵橋保固期滿後德國有關方面曾致函蘭州市政府,在詢問鐵橋狀況的同時,申明合同到期。36[登月背後的趣事]
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時說「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但他返回登陸艙時還說了一句「祝你好運,戈斯基先生。」原來,在阿姆斯特朗小時候,他無意中聽見鄰居戈斯基夫婦吵架。戈太太嚷道:「你想跟我上床?休想!除非鄰居家叫阿姆斯特朗的小孩登上月球!」原來預言家就住在他隔壁37[中國最著名的泄密照]
大慶油田王進喜的鐵人精神感動了一代國人,但日本情報專家根據1964年《中國畫報》這張封面照破解了大慶油田之謎:由王的衣著推斷大慶油田的大概地理位置在齊齊哈爾與哈爾濱之間;通過王所握手柄的架式推斷出油井直徑;從王背後鑽井與油田間的距離和井架密度推斷出油田的儲量和產量。有了數據後,日本人迅速設計出適合大慶油田開採用的石油設備。當我國政府向世界各國徵求開采大慶油田的設計方案時,日本人一舉中標。慶幸的是,日本當時是出於經濟動機,根據情報分析結果,向我國高價推銷煉油設施,而不是用於軍事戰略意圖。38[首次海外用兵保護僑胞者]
中國歷史中,執政者首次海外用兵,保護僑胞利益和安全的,居然是「黑暗、腐朽、反動」的北洋政府,他們頂住各方壓力,不顧日本的威脅警告:1918年,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1919年10月,徐樹錚率軍出塞,武力收復外蒙。一個月後外蒙全境回歸!39[女教皇]
按規定教皇必須是男的,但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位女教皇,她一直以男人身份出現,本來是不會被發現的。但是一天她外出巡視,路中突然腹痛,當眾生下了孩子。秘密終於被揭開,可憐那個女的好像當場被亂石砸死了。第一次聽到的時候蠻震驚的,據說後來為了防止此類事件的產生,教皇的登基儀式上有個程序就是安排某位主教摸一下教皇的下身,以辨真偽。40[本傑明·富蘭克林]
本傑明·富蘭克林擁有眾多榮耀,他是美國國父,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外交家,頭銜數不勝數。一項被錯誤地歸功於富蘭克林的成就,便是他發現了電。作為一名成就卓著的科學家,富蘭克林的確用電來做過實驗,但是他不是第一個描述並探索電和磁的特性的人。最早關於磁的描述可以追溯到2600年前的古希臘米利都的泰勒斯,他發現鐵能夠被磁鐵礦所吸附,但是他認為是鐵擁有靈魂。而最早用科學的方法來解釋這種現象則在幾百年之後。威廉·吉爾伯特,英國16世紀的一位科學家,他曾受到伽利略的稱贊,因為他建立了電和磁的產生的基本規律,甚至發現地球本身也會產生磁場。41[善於理財的魯迅]
魯迅是文豪沒有錯。不過他很善於理財,不準別人拖欠稿費,錙銖必較。有次林語堂為一個出版社說了兩句好話,魯大概表現很沖動,林語堂就在日記里寫:此人已成神經病42[被前妻算計了諾獎的經濟學家]
美國經濟學家盧卡斯,和老婆麗塔沒有了感情,分居五年之後,老婆麗塔提出離婚。在離婚協議上,麗塔加了這么一條:如果盧卡斯在1995年之前獲得諾獎,獎金一人一半。盧卡斯心說這娘們兒莫非是想錢想瘋了?就隨手簽了字,不曾想就在1995年,盧卡斯真的獲了獎,這時他才佩服於前妻的神機妙算。43[張之洞]
1966年,紅衛兵掘了他的墓,曝屍荒野,被孩子們踢著玩。他是中國重工業奠基人,他創辦了中國第一個高等師范學堂、第一個幼兒園。他將武漢打造成中國重工業基地,創建了中國首家系統完備的軍工廠,讓「漢陽造」聞名天下。他位列晚清四大名臣一生清廉,喪葬費由親朋門生籌措,他是張之洞。44[牛津大學為何牛]
900年歷史牛津大學,培養了7個國家的11位國王、6位英國國王、47位諾貝爾獎得主、53位總統和首相、12位聖人、86位大主教及18位紅衣主教,影響著整個世界。
❾ 歐洲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一位女教皇
按規定教皇必須是男的,但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一位女教皇,她一直以男人身份出現,本來是不會被發現的。但是一天她外出巡視,路中突然腹痛,當眾生下了孩子。秘 密終於被揭開,可憐那個女的好像當場被亂石砸死了。第一次聽到的時候蠻震驚的。
❿ 歐洲歷史上有沒有人企圖刺殺過教皇
出現過啊,9世紀時候出現過1個女教皇,只是當時他們不知道教皇是女人內罷了,直到有一次教皇容和紅衣主教們外出遊玩,當街生了個孩子,主教們才知道教皇原來是女人。
所以從此以後,歷任教皇繼位,都要有一個檢查性別的儀式,就是會有一個人把手伸下去檢查教皇是不是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