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四川地理位置

四川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0-11-20 20:15:01

A. 四川的地理位置

四川介於東經97°21'—108°31'和北緯26°03'—34°19'之間,位於中國西南腹地,地處長江上游,東西長1075公里,南北寬921公里。與7個省(區、市)接壤,北連青海、甘肅、陝西,東鄰重慶,南接雲南、貴州,西銜西藏。

B. 四川大涼山地理位置

大涼山

中國西部山脈。在四川西南涼山彝族自治州內,是大雪山的支脈。東北-西南走向。海拔2,000∼3,500米,個別高峰近4,000米。山地西側美姑、昭覺一帶為山原,丘陵起伏,頂部渾圓平坦,林牧業發達。東南側為金沙江谷地,河谷深切,地面破碎。大風頂一帶為大熊貓分布區。已建立自然保護區。大涼山為彝族聚居地區。大涼山以東為小涼山,以北為小相嶺,以西為安寧河谷地。

C. 四川哪個城市的地理位置是最好的呢

隨著旅遊業發展起來之後,宜賓成為了熱門的旅遊勝地,在2019年它的旅遊接待量已經達到了7906萬人次,旅遊收益也很不錯,各個方面都呈現出增長的趨勢。在宜賓境內不管想要觀看自然或者人文景觀,總是可以找到合適的去處。自從來往的人數上升,還更好帶動它的經濟總量,相信未來會有更大的突破。對於四川地理位置最好的城市,有萬里長城第一城的美譽,是座三線小城,不知你怎麼看呢?

D. 四川的地理位置,詳細描述一下

四川省地跨青藏高原、橫斷山脈、雲貴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等幾大地貌單元,地勢西高東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最高點是西部的大雪山主峰貢嘎山,海拔高達7556米。地形復雜多樣。以龍門山一大涼山一線為界,東部為四川盆地及盆緣山地,西部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全省土地面積的97.46%,除四川盆地底部的平原和丘陵外,大部分地區嶺谷高差均在500米以上。最低的東部接近長江三峽處,海拔僅70餘米,與貢嘎山相差7400米以上。地表起伏之懸殊,在中國僅西藏、新疆可比。

四川盆地底部地區

四川盆地是我國四大盆地之一,面積17萬平方公里,海拔300-700米,四周為海拔1000-4000米的山地所環抱。盆地底部龍泉山以西為川西平原區,由成都平原、眉山-峨眉平原組成。其中,成都平原面積達6200平方公里,是我省最大的平原。龍泉山以東地區為盆地丘陵地貌區。該區地貌條件差異較大,據此又可分為川中方山丘陵、川東平行嶺谷區兩個地貌亞區。華鎣山主峰海拔1704米,是盆地內最高峰。

四川盆地邊緣地區

四川盆地邊緣地區地形以山地為主,山地面積占總面積的93%。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中低山地為主,佔山地面積的96%左右。該區主要的山脈有:北東緣的米倉山、大巴山;東南緣的大婁山、七曜山、巫山;西北緣、西南緣的龍門山、邛崍山、大相嶺等。盆地西南緣的佛教名山峨眉山以及西北緣的道教名山青城山均為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區內最高峰為西部岷山主峰雪寶頂,海拔5588米。該區丘陵和平原較少,零星分布山地之間,平原在當地俗稱為壩子。比較有名的有廣元壩子、天全壩子等,是當地的農業中心。

川西南山地區川西南山地區

川西南山地區川西南山地區位於青藏高原東部橫斷山系中段,地貌類型為中山峽谷。全區94%的面積為山地,且多為南北走向,兩山夾一谷。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左右,個別山峰超過了4000米。主要山脈有小涼山、大涼山、小相嶺、錦屏山。最高峰為石棉、九龍與康定三縣交界處的無名山峰,海拔高達5793米。本區東部的大涼山山地為山原地貌。山原頂部海拔為3500-4000米,北部為大風頂,南部為黃茅埂。本區中部的安寧河谷為平原,面積約960平方公里,是我省第二大平原。

川西北高原地區

川西北高原地區為青藏高原東南緣和橫斷山脈的一部分,地面海拔4000-4500米,分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兩部分。川西北高原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分為丘狀高原和高平原。丘谷相間,谷寬丘圓,排列稀疏,廣布沼澤。分布在若爾蓋、紅原與阿壩一帶的高原沼澤是我國南方地區最大的沼澤帶。川西山地西北高、東南低。根據切割深淺可分為高山原和高山峽谷區。主要山脈有岷山、巴顏喀拉山、牟尼芒起山、大雪山、雀兒山、沙魯里山。大雪山主峰貢嘎山海拔7556米,它不僅是四川第一高峰,也是世界著名高峰。

四川氣候特點

四川位於亞熱帶范圍內,由於復雜的地形和不同季風環流的交替影響,氣候復雜多樣。東部盆地屬亞熱帶濕潤氣候。西部高原在地形作用下,以垂直氣候帶為主,從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亞熱帶演變到亞寒帶,垂直方向上有亞熱帶到永凍帶的各種氣候類型。復雜多樣的氣候類型,有利於全面發展四川經濟特別是農業生產。

東部盆地全年日照900—1600小時,是全國日照最少的地區。在地域上由西向東遞增:盆西900—1200小時,盆中1200—1400小時,盆東1400 -1600小時。在時間上,春夏多於秋冬,盛夏最多。全年太陽總輻射量3100—4200兆焦爾/平方米,其時空分布與日照類似。西部高原全年日照數為2000-2500小時,地區差異不大,僅龍門山區相對少,為1600—2000小時。全年太陽總輻射量多為5000—6800兆焦爾/平方米,屬全國光能豐富區之列。西南山地全年日照時數1200—2700小時,較東部盆地多一倍。空間上,由東北向西南部遞增;時間上,乾季多於雨季。全年太陽總輻射量4000—6200兆焦爾/平方米,除小涼山東側外,光能資源大於東部盆地。

東部盆地年平均氣溫14—19℃,比同緯度地區高1℃。一月平均氣溫3—8℃,盆周略高;四月平均氣溫15℃—19℃;七月平均氣溫25℃—29℃,是全年最熱月份:十月平均氣溫15℃-19℃,接近該區年平均氣溫。四季分明:春季候溫10°-21.9°,長約3個月;夏季候溫≥22°,長3個多月;秋季候溫10℃—21.9℃,長2.5個月;冬季候溫<10℃,長3.5 個月。全年日平均氣溫≥10℃的積溫4200℃—6100℃,無霜期280-300天。川西高原主體部分年平均氣溫<8°C;一月平均氣溫-5°C左右;四月平均氣溫5℃—10℃;七月平均氣溫10℃—15℃;十月平均氣溫5℃左右。全年無夏,冬季漫長,可分3期:寒期候溫≤0℃,冷期候溫1.1℃—9.9℃,溫涼期候溫≥10℃。全年日平均氣溫≥10℃積溫在2000℃以下。川西南山地年平均氣溫:谷地15℃—20℃,山地5℃—15℃。一月平均氣溫 5℃,德昌以南谷地10℃—12℃,為全省冬季最暖地區;四月平均氣溫10℃—24℃;七月平均氣溫15℃—26℃;十月平均氣溫10℃—20℃。四季不分明,一般只分兩季。全年日平均氣溫≥10℃,積溫德昌以南河谷>4500℃,以北銳減至2000℃。

東部盆地大部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但在地域上,盆周多於盆底,盆西緣山地是全省降雨最多之地,為1300—1800毫米;次為盆東北和東南緣山地,為1200—1400毫米;盆中丘陵區降雨最少,為800—1000毫米。在季節上,冬季(12月—2月)降水最少,佔全年總雨量的3—5%,夏季(5月—10月)降水最多,佔全年總雨量的80%,冬干夏雨,雨熱同期。川西高原降雨少,年降水量大部為600—700毫米,金沙江河谷<400毫米。干雨季分明,6月—9月為雨季,降雨佔全年總雨量的70—90%;11月—4月為乾季,各月降水量小於10毫米。川西南山地降水地區差異大,干濕季節分明。大部年降水800—1200毫米。木里以北與川西北高原接壤,年降水小於800毫米;安寧河東側與東部盆地相當,年降水1000毫米左右。雨季(6月—9月)降水佔全年總降水量的85—90%。

四川主要河流水系

岷江水系:全長735公里的岷江,發源於岷山弓杠嶺和郎架嶺,是長江上游最大的一條支流之一。她從仙境般的阿壩州走來,向物產豐饒的成都平原而去,一路穿山越嶺,奔向大海。她孕育了古老莊重的藏羌風情,造就了澤被千古的都江堰,留下了奇異瑰麗的遠古文明,養育了沿河兩岸逐其而居的人民…… 岷江的惠澤之功,使她贏得了「天府之國」「母親河」的譽稱。

金沙江水系:金沙江是長江的正源,在四川境內長1375公里。唐古拉山皚皚雪峰下的涓涓細流,匯集成了虎跳峽的滔滔急流,驚濤拍岸。這里是四川省境內自然生態保存完好和彝族、摩梭人風情獨特的地區,擁有巨大的水能資源和生態資源。 沱江水系。全長702公里的沱江,因《史記》載「岷江導江,東別為沱」的記述而得名。並被視為岷江的「雙生」河流。沱江發源於茂縣九頂山,主要流經盆地丘陵地區。沿途土地肥沃,人口集聚,文化悠遠,古跡眾多,是古蜀文化最集中的地域之一。

嘉陵江水系:嘉陵江是四川水路運輸的主要河流,全長1120公里。其支流眾多,最大的兩條支流是涪江和渠江。涪江發源於岷江雪寶頂,流經綿陽、德陽、遂寧、廣安等川中丘陵區;渠江發源於大巴山,又稱潛江,流經巴中、達州至渠縣三匯鎮始稱渠江;兩江均於合川與嘉陵江匯合。嘉陵江流域是四川古蜀道遺址和三國蜀漢遺跡分布最集中的區域,是四川北部和東部的一條重要旅遊線路 。
成都: 成都有位於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其平原面積和丘陵、山地面積幾乎各佔一半。成都是古蜀國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成都氣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多雲霧,日照時間短。民間諺語中的「蜀犬吠日」正是這一氣候特徵的形象描述。景觀::"天下山水之觀在蜀",巴山蜀水,絢麗多姿,自古為文人學士所景仰。且盆地四周山脈構造各異,景觀獨特現屬重慶市地域,中國最大的河流長江自西向東橫切巫山,形成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壯麗多姿,被稱為中國的山水畫廊。成都是大西南重要的交通樞紐,經濟的發達城市繁榮的景象與沿海城市不相上下,比比皆是。

瀘州市,四川省轄市,位於四川省東南部川渝黔滇結合部。地理坐標北緯27°39′-29°20′,東經105°08′41〃-106°28′,東西寬121.64千米,南北長181.84千米,幅員12,243平方千米。
內江

內江市位於天府之國的東南部,座落在美麗富饒的沱江之濱。東連重慶,西接成都,南通自貢、宜賓、瀘州,北到遂寧、南充,是川東重鎮、四川省規劃建設的8個大城市之一。

E. 四川的地理位置在哪

四川,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位於中國大陸西南腹地,北連陝西、甘肅、青海,南接雲南、貴州,東鄰重慶,西銜西藏,四川地貌復雜,以山地為主要特色,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種地貌類型,是國寶大熊貓的故鄉,同時也是中國三大名酒[1]「茅五劍」中的五糧液與劍南春的產地。

F. 四川成都地理位置,風土人情,地城文化,氣候狀況

成都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於東經102°54′~104°53′和北緯30°05 ′~31°26′之間,全市東西長公里,南北寬166公里,總面積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48萬畝。東北與德陽、東南與資陽毗鄰,南面與眉山相連,西南與雅安、西北與阿壩州接壤。距東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屬內陸地帶。
地質
成都地質悠久,地層出露較全,全市地勢差異顯著,西北
成都平原
高,東南低,西部屬於四川盆地邊緣地區,以深丘和山地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間,最高處大邑縣雙河鄉海拔為5353米,相對高度在1000米左右;東部屬於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帶,主要由第四系沖擊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組成,土層深厚,土質肥沃,開發歷史悠久,墾殖指數高,地勢平坦,海拔一般在500米上下,最低處金堂縣雲台鄉僅海拔387米。成都市東、西兩個部分之間高差懸殊達4966米。由於地表海拔高度差異顯著,直接造成水、熱等氣候要素在空間分布上的不同,不僅西部山地氣溫、水溫、地溫大大低於東部平原,而且山地上下之間還呈現出明顯的不同熱量差異的垂直氣候帶,因而在成都市域范圍內生物資源種類繁多,門類齊全,分布又相對集中。

地貌
成都按地貌類型可分為平原、丘陵和山地;按土壤類型可分為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黃壤、黃棕壤等11類;按土地利用現狀類型可分為耕地、園林地、牧草地等8類。平原面積比重大,達4971.4平方公里,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40.1%,遠遠高於全國佔12%和四川省佔2.54%的水平;丘陵面積佔27.6%,山地面積佔32.3%。土地墾殖指數高,,可利用面積的比重可達94.2%,全市平均土地墾殖指數達38.22%,其中平原地區高達60%以上,遠遠高於全國10.4%和四川省11.5%的水平。

氣候
成都位於川西北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交接地帶,具有自己特有的氣候資源:一是東西兩部分之間氣候不同。由於成都市東、西高低懸殊,熱量隨海拔高度急增而銳減,所以出現東暖西涼兩種氣候類型並存的格局,而且,在西部盆周山地,山上山下同一時間的氣溫可以相差好幾度,甚至由下而上呈現出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寒帶等多種氣候類型。這種熱量的垂直變化,為成都市發展農業特別是多種經營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二是冬濕冷、春早、無霜期較長,四季分明,熱量豐富。年平均氣溫在16°C左右,≥10°C的年平均活動積溫為4700~5300°C,全年無霜期為278天,初霜期一般出現在11月底,終霜期一般在2月下旬,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為5°C左右,最低氣溫在0°C以下的天氣集中出現在12月中下旬和1月上旬,少部分出現在1月中下旬,平均氣溫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高1~2°C,提前半個月入春。三是冬春雨少,夏秋多雨,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為900~1300毫米,而且降水的年際變化不大,最大年降水量與最小年降水量的比值為2:1左右。四是光、熱、水基本同季,氣候資源的組合合理,很有利於生物繁衍。五是風速小, 廣大平原、丘陵地區風速為1~1.5米/秒;晴天少,日照率在24~32%之間,年平均日照時數為 1042~1412小時,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為83.0~94.9千米/平方厘米。
成都極端最低氣溫為-5.9℃,大部分區市縣出現在12月,少部分出現在1月。據成都市氣象局網站公布的《成都市常年各月風向、風速、降水氣候資料》顯示:成都市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成都市常年最多風向是靜風;次多風向:6、7、8月為北風,其餘各月為東北偏北風。
人口
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465.8萬人(含簡陽1572.8萬人),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228.1萬人(含簡陽1376.8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4.65‰。全市符合政策生育率94.3%。

民族
成都是一個多民族散居的城市,境內除漢族外,有54個少數民族成份。據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成都市少數民族人口為60538人,還有大量的暫住和流動少數民族同胞。人數上1000人的有回族、藏族、滿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羌族、壯族、朝鮮族等十個民族。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3920686人,佔99.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26939人,佔0.9%。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少數民族人口比重增加了0.36個百分點。

G. 四川的地理位置

位於我國西南地區,地處長江上游。占據著四川盆地絕大部分。這塊美麗而神奇的盆地,西被青藏高原扼控,東有長江三峽之險,南為雲貴高原所拱衛,北是秦嶺巴山屏障。四川省地形西高東低,大致西部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東部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1000~3000米之間。全省分為川西高原 和四川盆地兩大部分。四川盆地是我國四大盆地之一,面積16.5萬平方公里。

H. 重慶四川哪個地理位置大

當然是四川省面積大。
四川省,轄區面積48.6萬平方公里,排在全國第5位。
重慶市,轄區面積8.24萬平方公里,排在全國第26位。

I. 四川成都地理位置,風土人情,地城文化,氣候狀況

地理位置

成都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於東經102°54′~104°53′和北緯30°05 ′~31°26′之間,全市東西長192公里,南北寬166公里,總面積146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48萬畝。東北與德陽、東南與資陽毗鄰,南面與眉山相連,西南與雅安、西北與阿壩州接壤。距東海1600公里,南海1090公里,屬內陸地帶。

飲食

川菜,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成都「世界美食之都」稱號,成都出產的郫縣豆瓣被譽為「川菜之魂」,是川菜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氣候

一是東西兩部分之間氣候不同。由於成都市東、西高低懸殊,熱量隨海拔高度急增而銳減,所以出現東暖西涼兩種氣候類型並存的格局,而且,在西部盆周山地,山上山下同一時間的氣溫可以相差好幾度,甚至由下而上呈現出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寒帶等多種氣候類型。這種熱量的垂直變化,為成都市發展農業特別是多種經營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二是冬濕冷、春早、無霜期較長,四季分明,熱量豐富。

J. 四川地理位置到底是南方還是北方

網路:
地理位置
四川省位於中國西南腹地,介於東經97°21'~108°33'和北緯26°03'~34°19'之間,地處長江上游,轄區面積48.6萬平方公里,居中國第五位,東西長1075公里,南北寬921公里,東西邊境時差51分鍾。與7個省(區、市)接壤,北連陝西、甘肅、青海,南接雲南、貴州,東鄰重慶,西銜西藏。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區的重要結合部,是承接華南華中、連接西南西北、溝通中亞南亞東南亞的重要交匯點和交通走廊。

熱點內容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
班主任培養總結 發布:2025-07-04 14:40:37 瀏覽: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