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地理位置
『壹』 蘭州的地理概況
蘭州,甘肅省省會,中國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樞紐,是中國七大軍區之一的蘭州軍區本部所在地,中國18個鐵路局之一的蘭州鐵路局本部,市區南北群山環抱,東西黃河穿城而過,具有帶狀盆地城市的特徵,地處黃河上游,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降水量360mm,年平均氣溫10.3℃,全年日照時數平均2446小時,無霜期180天以上。蘭州是唯一黃河穿越市區中心而過的省會城市,市區依山傍水,山靜水動,形成了獨特而美麗的城市景觀。南北群山對峙,東西黃河穿城而過,蜿蜒百餘里。
地理氣候
蘭州市[1]位於北緯36°03′,東經 103°40′,中國大陸地理版圖的幾何中心,被稱為中國「陸都」,距西北其他四省(自治區)的省會平均距離最近。市區南北群山環抱,東西黃河穿流而過,枕山帶河,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00米,具有盆地城市的特徵。
蘭州地處內陸,大陸性特點明顯,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少,日照多,光能潛力大,氣候乾燥,年平均氣溫10.3℃。年溫差、日溫差均較大,夏季稍熱,最高溫約30℃左右,冬季寒冷但並不奇冷,最低溫約-10℃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446小時,無霜期為180天,年平均降水量327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
自然資源
目前蘭州境內已探明各類礦床、礦點156處,35個礦種.非金屬礦相對豐富,有石灰岩、熔劑白雲岩、熔劑石英岩、硅鐵石英岩、耐火粘土。其中石英岩儲量集中,運量儲量達3億噸,為硅鐵工業提供了充足的後備資源。煤炭保有儲量為9.05億噸,主要開采地為窯街和阿干鎮兩礦,基本滿足蘭州的近期要求,水電資源,黃河上游甘肅段積石峽至黑山峽有8個梯級電站可供開發,此外湟水及其支流大通河也可供開發。
新落成的金城皇冠假日酒店
蘭州市域內水資源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入境水資源豐富,貫穿市域的黃河及其支流湟水,大通河的入流量達337億立方米,且水量穩定,各季不封凍,含沙量也較小,可滿足城市工農業用水和生活用水。初測全市每年地下水9.6億立方米。
全市有林業用地182550公頃,占總面積13.46%,其中有林空地90157公頃,進一步植樹造林潛力較大。天然草場面積為77萬公頃。野生動物植物資源亦較豐富。野生植物總數約600種,有明顯經濟利用價值的種類占總數的40%,飲譽全國的甘肅特產甘草、當歸、黨參、麻黃、秦艽、鬼臼、祖師麻、玫瑰等中葯材,在蘭州地區均有布。野生動物有187種,珍稀動物有:黑鸛、藏雪雞、金錢豹、藍馬雞等。
全市土地面積為135.3萬公頃。其中,耕地21.9萬公頃,林地7.6萬公頃,牧草地76.5萬公頃,未利用的荒草地,鹽鹼地,沙地等近23.5萬公頃。土地資源可分3個類型,即:中低山林牧區,位於蘭州西部,西南部和南部;河谷川台蔬菜瓜果區,位於各河流的河谷階地;低山丘陵糧油區,分布於榆中北山,皋蘭縣西北部,永登縣秦正川等地帶。復雜多樣的土地類型,適宜發展農、林、牧、副、漁5業開發潛力較大。
蘭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的省會,西北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處在東經102°30″-104°30″、北緯35°5″-38°之間,具有「座中連六」的獨特位置,輻射陝、甘、寧、青、新、藏等省區,區域優勢明顯,經濟腹地廣闊,交通便利條件得天獨厚。市區南北群山對峙,東西黃河穿城而過,蜿蜒百餘里。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層巒疊嶂,體現了西北邊關的渾壯雄闊。
蘭州,是黃河上游經濟區經濟中心之一和西隴海蘭新經濟帶重要的支撐點和輻射源,是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蘭州、徐州、鄭州、西安、烏魯木齊)。是我國東中部地區聯系西部地區的橋梁和紐帶,是西北的交通通信樞紐和科研教育中心。隴海、蘭新、青蘭、包蘭四大鐵路干線交匯於此,是西北地區最大的貨運站和新亞歐大陸橋上重要的集配箱轉運中心,也是西部地區通信樞紐和信息網路中心。
蘭州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乾燥,市區海拔平均高度1520米,年均氣溫10.3℃,年均降水量327mm,全年日照時數平均2446小時,無霜期180天以上,是西北比較理想的居住和投資創業之地。
蘭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早在5000年前,人類就在這里繁衍生息。西漢設立縣治,取「金城湯池」之意而稱金城。隋初改置蘭州總管府,始稱蘭州。自漢至唐、宋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出現了絲綢西去、天馬東來的盛況,蘭州逐漸成為絲綢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鎮,聯系西域少數民族的重要都會和紐帶,在溝通和促進中西經濟文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古絲綢之路也在這里留下了眾多名勝古跡和燦爛文化,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使蘭州成為橫跨2000公里,連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張掖大佛寺、永靖炳靈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點的絲綢之路大旅遊區的中心。隨著新歐亞大陸橋的開通特別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重新構築起現代絲綢之路,蘭州作為我國東西合作交流和通往中亞、西亞、中東、歐洲的重要通道,戰略地位更加突出,正發揮著承東啟西、聯南濟北的重要作用。國家對蘭州的定位是西隴海蘭新經濟帶重要支點,西北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
2011年,蘭州市生產總值達1360.03億元,增長15%,按當年人民幣兌換美元中間匯率計算,蘭州人均GDP為5989美元,2011年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497.25億元,增長15.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50.57億元,增長57.21%,增速位列全國所有直轄市、省會、計劃單列市第一位。2011年,蘭洲地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9.7億元,增長17.4%;地區性財政收入達到350.63億元,增長17.26%。地方財政總收入達到150億元,增長18%;一般預算收入達到86.49億元,增長27.84%。
2010年,蘭州被中國烹飪協會正式授予「蘭州拉麵之鄉」稱號。中國烹飪協會於2010年6月28日~7月1日,派出專家組前往蘭州市進行了實地考察。結合專家建議,中國烹飪協會研究決定,命名甘肅省蘭州市為「蘭州拉麵之鄉」。蘭州市人民政府擁有這一稱號的使用權和管理權。
蘭州人口
據《蘭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全市常住人口為3616163人,2010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1112369戶,家庭戶人口為3138817人, 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82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849809人,佔51.15 %;女性人口為1766354人,佔48.85%。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8.56下降為104.72 。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05月31日,蘭州市轄5個市轄區、3個縣。
蘭州市 面積1327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61.61萬人(2010年11月六普數據)。
城關區面積 220平方千米,人口127.87萬,大部分省級和市級行政單位機關均在城關區,是全省和全市的首善之區,蘭州四個城市核心區之一。
七里河區面積 397平方千米,人口56.10萬。老國有企業眾多,商貿發達,蘭州四個城市核心區之一。
西固區面積 385平方千米,人口36.40萬。中西部最大的石化企業中石油蘭州石化所在地,蘭州四個城市核心區之一。
安寧區面積86平方千米,人口28.85萬。是國家級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所在地,區內高校雲集,是蘭州的科教區,未來蘭州市級行政中心所在地,蘭州四個城市核心區之一。
紅古區面積 575平方千米,人口13.61萬。白銀區單獨劃出成立白銀市之後成為蘭州僅剩唯一的遠郊區。
永登縣面積6090平方千米,人口50萬。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境內的秦王川是「蘭州新區」的主戰場,發展前景巨大。
皋蘭縣面積2556平方千米,人口13.18萬。縣人民政府駐石洞鎮。蘭白都市圈和蘭白經濟區蘭州白銀兩城市的銜接地帶。
榆中縣面積3362平方千米,人口43.71萬。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蘭州市的東大門,國家級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未來發展的主要區域,高原夏菜是榆中的招牌和特色產業。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7年12月;面積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至2010年11月,數據來自甘肅省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
區域人口
全市現轄城關、七里河、西固、安寧、紅古5個區和永登,榆中、皋蘭3個縣。土地面積為13085.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22萬,常住人口361.18萬人,其中,建成區內非農業常住人口261萬人,外來流動人口50餘萬。全市有漢族、回族、蒙古族、壯族、苗族、瑤族、土家族、朝鮮族、藏族、彝族、裕固族、侗族、布依族、土族、滿族、哈尼族、等36個民族,(除回族外)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佔3.6%。
『貳』 蘭州的地理位置
甘肅
『叄』 蘭州的經緯度是多少
蘭州市位於北緯36°03′,東經103°40′,依黃河而建,黃河自東西穿城而過,是唯一一個黃河穿越市區的省會。蘭州位於中國西北部、甘肅省中部,北與武威市、白銀市接壤,東與定西市接壤、南與臨夏回族自治州接壤,總面積13085.6平方千米。
由於南北兩山夾峙地形的影響,市區東西狹長,約30千米,南北最窄處,僅5千米左右,具有帶狀盆地城市的特徵。平均海拔1530到1580米,屬溫帶大陸性氣候。
(3)蘭州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1949年08月,蘭州解放。建國以來,蘭州市建置曾幾度變更。
1985年又將白銀區及皋蘭縣之3個鄉劃歸白銀市後成今市區轄境。
2012年08月,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蘭州新區的批復》,同意設立國家級蘭州新區。
2012年12月,將榆中縣的定遠鎮、連搭鄉委託蘭州高新區代管。
2014年,省民政廳(甘民復〔2014〕99號)批復同意:皋蘭縣撤銷水阜鄉,設立水阜鎮。同年,省民政廳(甘民復〔2014〕155號)批復同意:皋蘭縣撤銷黑石川鄉,設立黑石鎮。
2015年,紅古區紅古鄉、西固區河口鄉、永登縣柳樹鄉3個鄉撤鄉改鎮獲批。
『肆』 甘肅的地理位置
甘肅省位於祖國西部,地處黃河上游,地域遼闊。介於北緯32°11′~42°57′、東經92°13′~108°46′之間,大部分位於我國地勢二級階梯上。東接陝西,南鄰四川,西連青海、新疆,北靠內蒙古、寧夏並與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甘肅地貌復雜多樣,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錯分布。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狹長,東西長1655公里,南北寬530公里,大致可分為各具特色的六大區域: 隴南山地:這里重巒疊嶂,山高谷深,植被豐厚,到處清流不息。這一區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臨潭、迭部一線以東的山區,為秦嶺的西延部分。山地和丘陵西高東低,綠山對峙,溪流急盪,峰銳坡陡,恰似江南風光,又呈五嶺逶迤。南疆的「纖秀」,北國的「粗獷」,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隴中黃土高原:位於甘肅省中部和東部,東起甘陝省界,西至烏鞘嶺畔。這里曾經孕育了華夏民族的祖先,這里有蒼松翠柏,有潺潺溪流,有豐富的石油、煤炭,也有聞名遐邇的名山大川。黃河從這里穿流而過,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三大水庫如一顆顆明珠鑲嵌在這塊充滿生機的土地上,把無窮無盡的動力和光明,奉送給這塊土地,煥發著它新的活力。 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一隅,地勢高聳,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是典型的高原區。這里草灘寬廣,水草豐美,牛肥馬壯,是甘肅省主要畜牧業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位於祁連山以北,北山以南,東起烏鞘嶺,西至甘新交界,是塊自東向西、由南而北傾斜的狹長地帶。海拔在1000-1500米之間,長約1000餘公里,寬由幾公里到百餘公里不等。河西走廊地勢平坦,機耕條件好,光熱充足,水資源豐富,是著名的戈壁綠洲,農業發展前景廣闊,是甘肅主要的商品糧基地。 祁連山地:祁連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長達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終年積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體水庫,植被垂直分布明顯,荒漠、草場、森林、冰雪,組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立體畫面。 河西走廊以北地帶:這塊東西長10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帶,人們習慣稱之為北山山地。這里地近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風急沙大,山岩裸露,荒漠連片,一塊塊山間平原,是難以耕作之地,人煙稀少,能領略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戈壁風光。 甘肅是個多山的省份,最主要的山脈首推祁連山、烏鞘嶺、六盤山,其次諸如阿爾金山、馬鬃山、合黎山、龍首山、西傾山、子午嶺山等,多數山脈屬西北-東南走向。省內的森林資源多集中在這些山區,大多數河流也都從這些山脈形成各自分流的源頭。 省會蘭州市,天水、嘉峪關、平涼、酒泉、張掖、金昌、白銀等為省內主要城市。該省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交接地區,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河西走廊綿延於省內西北部;砂磁、戈壁與綠洲相間。主要山脈有祁連山、隴山、西傾山、龍首山、馬鬃山等。本省河流多屬黃河水系,以黃河及其支流洮河、渭河、祖歷河等為主。
『伍』 蘭州屬於什麼樣的城市
蘭州屬於二線城市,它是甘肅省的省會,但是同時它也是一坐灰色輕工業城市,他處於軍事地理位置極為重要的大西北,這里經濟比較落後,但是這座城市確實非常的美麗。
『陸』 從海陸位置和緯度位置描述甘肅省地理位置的特點
①從經緯度位置來看,大致位於32°N-43°N,92°E-109°E之間,處於中緯度地區,地處亞熱帶專到中溫帶的屬過渡地帶;
②從海陸位置來看深居內陸,地處濕潤區到乾旱區的過渡地帶;
③從地形區來看地處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的結合部,
④從氣候區域來看,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和青藏高寒區三大自然區交匯處;
⑤從政治地理來看,地處西北地區重要的交通走廊(絲綢之路、亞歐大陸橋)要道,毗鄰新疆、青海、四川、陝西、寧夏、內蒙古並和蒙古國接壤,
⑥從民族地理來看,位於蒙、維、藏、回等少數民族聚居區結合部。
以上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柒』 蘭州地理位置,地貌特點,地位評價
蘭州地理位置:蘭州市處在我國版圖的幾何中心,即北緯34°,東經 103°40』。距西北其他四省(自治區)的省會平均距離最近。
地貌特點:市區南北,群山環抱,東西黃河穿流而過,枕山帶河,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00米,具有盆地城市的特徵。蘭州地處內陸,大陸性季風氣候明顯,特點是降水少,日照多,光能潛力大,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
地位評價:蘭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早在5000年前,人類就在這里繁衍生息。隨著新歐亞大陸橋的開通特別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重新構築起現代絲綢之路,蘭州作為我國東西合作交流和通往中亞、西亞、中東、歐洲的重要通道,戰略地位更加突出,正發揮著承東啟西、聯南濟北的重要作用。
『捌』 蘭州所處的地理位置
蘭州是甘肅省省會位於中國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
總的說來,蘭州地處季風氣候區與非季風氣候區的過渡地帶,具有典型的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有溫差大、降水量少的特點。
具有帶狀盆地城市的特徵,地處黃河上游,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降水量360mm,年平均氣溫10℃,全年日照時數平均2446小時,無霜期180天以上。市樹:國槐;市花:玫瑰。
全市現轄城關,七里河、西固、安寧、紅古5個區和永登,榆中、皋蘭3個縣。土地面積為13085.6平方公里,總人口289萬,有漢、回、滿、東鄉、藏、蒙土家36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佔3.6%。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蘭州市轄5個市轄區、3個縣。
蘭州市 面積13271平方千米,人口309萬人(2004年)。
城關區 面積 220平方千米,人口88萬。郵政編碼730030。
七里河區 面積 397平方千米,人口45萬。郵政編碼730050。
西固區 面積 385平方千米,人口32萬。郵政編碼730060。
安寧區 面積 86平方千米,人口21萬。郵政編碼730070。
紅古區 面積 575平方千米,人口14萬。郵政編碼730080。
永登縣 面積6090平方千米,人口50萬。郵政編碼7303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皋蘭縣 面積2556平方千米,人口17萬。郵政編碼730200。縣人民政府駐石洞鎮。
榆中縣 面積3362平方千米,人口42萬。郵政編碼73010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至於樓主問的「為什麼要處在此位置」
我只知道「蘭州,始建於公元前86年。據記載,因初次在這里築城時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還有一種說法是依據「金城湯池」的典故,喻其堅固。兩漢、魏晉時在此設置金城縣。十六國前涼時又移金城郡治於此。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隋文帝廢郡置州,在此設立蘭州總管府,「蘭州」之稱,始見於史冊。後來雖然州、郡數次易名,但蘭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來,相沿至今。」
『玖』 蘭州位於甘肅地理位置的哪裡
中部!!!蘭州位於甘肅省中部,是甘肅省政治、經濟、文化和商貿中心,也是西北地區的交通樞紐和旅客集散地。在古代,它是中國與亞、非、歐各國友好往來的交通孔道。古代「絲綢之路」唐僧玄奘(見西安大雁塔玄奘介紹)西去印度,馬可·波羅探險游歷,成吉思汗南征北戰都從這里經過。現轄城關區、七里河區、安寧區、西固區、紅固區五區,及皋蘭、榆中、永登三縣,總面積13,086平方公里,有人口283萬,其中城市人口148萬。 蘭州地處中國地理版圖的幾何中心, 有「陸都心臟」之說。屬溫帶 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溫差大,降雨少,年平均氣溫6-9攝氏度,年均降雨量327.7毫米,無霜期168天。蘭州盛產瓜果,有「瓜果城」之稱,鮮桃、白蘭瓜、黃河密瓜、麻皮醉瓜、籽瓜等二十多種瓜果都久負盛名。 蘭州市是沿絲綢古道尋古訪勝旅遊的熱點和重要集散地, 文物古跡眾多,風景名勝各異。市內有黃河穿境而過,可沿濱河路綠色長廊欣賞黃河、水車園、黃河母親雕像,並參觀白塔山、中山鐵橋、省博物館、五泉山等景點;郊縣有興隆山、魯土司衙門、吐魯溝等景點。遊客來蘭州,也 可去中轉永靖炳靈寺、夏河拉卜楞寺、青海塔爾寺及天水麥積山去旅遊。蘭州市內的甘肅省博物館文物豐富,很有地方特色。 蘭州市交通相對便利。中川機場辟有通往全國主要城市的二十多條航線;312國道穿境而過;隴海、蘭新、蘭青、包蘭四大鐵路干線交匯於此。蘭州旅遊接待設施與服務已配套成龍,現有涉外旅遊飯店13家,國際旅行社10家,國內旅行社30家,旅遊車船公司3家,定點旅遊商店15家,形成了完整的旅遊接待網路。蘭州也是西北重要的工業基地、科研教育中心和商貿中心。
『拾』 蘭州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海陸位置、經緯位置、資源、人口
蘭州是甘肅省的省會,處在東經102°30"-104°30"、北緯35°5"-38°之間,位於中國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在大西北處於「座中四連」的獨特位置。市 區南北群山對峙,東西黃河穿城而過,蜿蜒百餘里。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層巒疊嶂,既體現了大西北的渾壯雄闊,又展現了江南的清奇秀麗。 蘭州,在西北地區處於「座中四聯」位置,是黃河上游經濟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和西隴海蘭新經濟帶重要的支撐點和輻射源,是我國東中部地區聯系西部地區的橋梁和紐帶,是大西北的交通通信樞紐。隴海、蘭新、蘭青、包蘭四大鐵路干線交匯於此,是西北地區最大的貨運站和新亞歐大陸橋上重要的集配箱轉運中心,也是西部地區通信樞紐和信息網路中心。 蘭州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市區海拔平均高度1520米,年均氣溫11.2℃,年均降水量327mm,全年日照時數平均2446小時,無霜期180天以蘭州市 面積1327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32.18萬人(2009年)。 目前蘭州境內已探明各類礦床、礦點156處,35個礦種.非金屬礦相對豐富,有石灰岩、熔劑白雲岩、熔劑石英岩、硅鐵石英岩、耐火粘土。其中石英岩儲量集中,運量儲量達3億噸,為硅鐵工業提供了充足的後備資源。煤炭保有儲量為9.05億噸,主要開采地為窯街和阿干鎮兩礦,基本滿足蘭州的近期要求,水電資源,黃河上游甘肅段積石峽至黑山峽有8個梯級電站可供開發,此外湟水及其支流大通河也可供開發。 蘭州市域內水資源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入境水資源豐富,貫穿市域的黃河及其支流湟水,大通河的入流量達337億立方米,且水量穩定,各季不封凍,含沙量也較小,可滿足城市工農業用水和生活用水。初測全市每年地下水9.6億立方米。 全市有林業用地182550公頃,占總面積13.46%,其中有林空地90157公頃,進一步植樹造林潛力較大。天然草場面積為77萬公頃。野生動物植物資源亦較豐富。野生植物總數約600種,有明顯經濟利用價值的種類占總數的40%,飲譽全國的甘肅特產甘草、當歸、黨參、麻黃、秦艽、鬼臼、祖師 麻等中葯材,在蘭州地區均有分布。野生動物有187種,珍稀動物有:黑鸛、藏雪雞、金錢豹、藍馬雞等。 全市土地面積為135.3公頃。其中,耕地21.9萬公頃,林地7.6萬公頃,牧草地76.5萬公頃,未利用的荒草地,鹽鹼地,沙地等近23.5萬公頃。土地資源可分3個類型,即:中低山林牧區,位於蘭州西部,西南部和南部;河谷川台蔬菜瓜果區,位於各河流的河谷階地;低山丘陵糧油區,分布於榆中北山,皋蘭縣西北部,永登縣秦正川等地帶。復雜多樣的土地類型,適宜發展農、林、牧、副、漁5業開發潛力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