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高二化學試題

高二化學試題

發布時間: 2020-11-20 22:25:18

① 高二化學經典試題

1.1L由一種氣態烷烴的氣態烯烴組成的混合氣(二者碳數不同)完全燃燒時生成了2LCO2,則該混合氣中一定不存在
A、甲烷 B、乙烷 C、乙烯 D、丙烯
2.分子量為86的烴,在其分子結構上有四個甲基的烴有
A、2種 B、3種 C、4種 D、5種
3.a mL三種氣態烴混合物與足量氧氣混合點燃爆炸後,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常溫、常壓),體積共縮小2a mL,則三種烴可能是
A、CH4,C2H4,C3H4 B、C2H6,C3H6,C4H6
C、CH4,C2H6,C3H8 D、C2H4,C2H2,CH4
4.在120℃時,某混合烴和過量O2在一密閉容器中完全反應,測知反應前後的壓強沒有變化,則該混合烴可能是:
A、CH4和C2H4 B、C2H2和C2H6 C、C2H4和C2H6 D、C3H4和C3H6
5.分子式為CxHyO2的有機物1mol在氧氣中充分燃燒後生成CO2和水蒸氣的體積相等,消耗的氧氣在標准狀況下占體積112L。則x的值為
A、2 B、3 C、4 D、5
6.A、B、C三種氣態烴分子里氫原子數相等,碳原子數依次增加1個,以等體積相混合的混合氣體共3.36L,完全燃燒後生成相同條件下的CO2 10.08L,則A、B、C的分子式分別為A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7.某有機物A 0.1 mol,完全燃燒只生成標況下的CO24.48L和水5.4g。
(1)如果耗氧量為0.35 mol,A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
(2)如果耗氧量小於0.35 mol,A可能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無可能耗氧量大於0.35 mol?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A、B都是芳香族化合物,1 molA水解得到1 molB和1 mol醋酸,A、B的分子量都不超過200,完全燃燒只生成CO2和H2O。且B分子中碳和氫元素總的質量分數為65.2%。A溶液具有酸性,不能使FeCl3溶液顯色。
(1)A、B分子量之差為________________;
(2)1個B分子中應該有___________個氧原子;
(3) 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
(4) B可能的三種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某有機物0.6g完全燃燒後生成448mL(標准狀況)CO2和0.36g水。已知該物質的蒸氣對氫氣的相對密度為30。求有機物最簡式和分子式。又知該有機物加稀硫酸煮沸後生成A、B兩種物質。A物質與Na2CO3溶液反應生成CO2,它能發生銀鏡反應。B物質不能與Na2CO3溶液反應,但能與金屬鈉反應生成氫氣。B物質有毒,使人失明,試推斷該物質的名稱,並寫出結構簡式。

② 高二化學選修4,試題解答

5、甲對。因為任何溶液要滿足電荷守恆的,即A-+OH-==H++M+,因為中性,所以。。。
6、假想明礬有1mol,則,Al3+1mol,SO42-2mol,若要沉澱完全,需要Ba2+2mol,這時候就會帶入OH-4mol,所以,生成了AlO2-,水解顯鹼性,方程式自己能完成了吧
當Al3+沉澱完全時,需要OH-3mol,這時候帶入的Ba2+有1.5mol,反應的時候SO42-就會有剩餘,所以溶液中性,2Al3++6OH-+3SO42-+3Ba2+===
7、CO32-水解顯鹼性,方程式注意「分步」「可逆」
石膏成分硫酸鈣,鈣離子和碳酸根結合成沉澱。。。
8、越弱越水解,碳酸鈉水解程度大,pH大。。。打字太費勁了,都不會嗎?

③ 高中化學必修一試題(帶答案)

高中化學必修1模塊試題下載:
http://t.3e.net/ShowSoftDown.asp?UrlID=1&SoftID=163629
(新課標)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高一年級化學試卷(A).doc (57.5 KB)

(新課標)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高一年級化學試卷(B).doc (68 KB)
http://www.jysls.com/thread-279650-1-1.html

④ 高中教資化學考試試題和高考比哪個難一點

應該是高考難吧,高考考察全面,

有基礎的有綜合的,也有提升的

⑤ 求一套高二化學平衡試題

第二章 《化學平衡》綜合檢測試題[別忘了根我加分哦]
測試時間:90min 滿分:150分

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90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在2A+B 3C+4D反應中,表示該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1•s-1 B.v(B)=0.3 mol•L-1•s-1
C.v(C)=0.8 mol•L-1•s-1 D.v(D)=1 mol•L-1•s-1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增大反應物濃度,可增大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從而使有效碰撞次數增大
B.有氣體參加的化學反應,若增大壓強(即縮小反應容器的體積),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數,從而使反應速率增大
C.升高溫度能使化學反應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應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數
D.催化劑不影響反應活化能但能增大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百分數,從而增大反應速率
3.過程的自發性的作用是
A.判斷過程的方向 B.確定過程是否一定會發生
C.判斷過程發生的速率 D.判斷過程的熱效應
4.在2升的密閉容器中,發生以下反應: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秒鍾A的平均反應速度為0.12 mol /(L.s),則10秒鍾時,容器中B的物質的量是
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 mol
5.一定條件下反應2AB(氣) A2(氣)+B2(氣)達到平衡狀態的標志是
A.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A2,同時消耗2n molAB
B.容器內,3種氣體AB、A2、B2共存
C.AB的消耗速率等於A2的消耗速率
D.容器中各組分的體積分數不隨時間變化
6.在一定溫度不同壓強(P1<P2)下,可逆反應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應混合物中的體積分數(ψ)與反應時間(t)的關系有以下圖示,正確的是
7.α1和α2分別為A、B在兩個恆容容器中平衡體系A(g) 2B(g)和2A(g) B(g)的轉化率,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均增加A的物質的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α1、α2均減小 B.α1、α2均增大
C.α1減小,α2增大 D.α1增大,α2減小
8.對可逆反應4NH3(g)+ 5O2(g) 4NO(g)+ 6H2O(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達到化學平衡時,4υ正(O2)= 5υ逆(NO )
B.若單位時間內生成x mol NO的同時,消耗x mol NH3 ,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C.達到化學平衡時,若增加容器體積,則正反應速率減少,逆反應速率增大
D.化學反應速率關系是:2υ正(NH3)= 3υ正(H2O)
9.已知反應A2(g)+2B2(g) 2AB2(g)的△H<0,下列說法正確的
A.升高溫度,正向反應速率增加,逆向反應速率減小
B.升高溫度有利於反應速率增加,從而縮短達到平衡的時間
C.達到平衡後,升高溫度或增大壓強都有利於該反應平衡正向移動
D.達到平衡後,降低溫度或減小壓強都有利於該反應平衡正向移動
10.常溫常壓下,在帶有相同質量活塞的容積相等的甲、乙兩容器里,分別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氣,現分別進行下列兩上實驗:
(N2O4 2NO2 △H > 0)
(a)將兩容器置於沸水中加熱
(b)在活塞上都加2 kg的砝碼
在以上兩情況下,甲和乙容器的體積大小的比較,正確的是
A.(a)甲>乙(b)甲>乙 B.(a)甲>乙(b)甲=乙
C.(a)甲<乙(b)甲>乙 D.(a)甲>乙(b)甲<乙

二、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若正確答案只包括一個選項,多選時,該題為0分;若正確答案包括兩個選項,只選一個且正確的得2分,選兩個且都正確的得5分,但只要選錯一個,該小題就為0分)
11.在可逆反應中,改變下列條件一定能加快反應速率的是
A.增大反應物的量 B.升高溫度 C.增大壓強 D.使用催化劑
12.右圖曲線a表示放熱反應
X(g) + Y(g) Z(g) + M(g) + N(s)進行過程中X的 轉化率隨時間變化的關系。若要改變起始條件,使反應過程按b曲線進行,可採取的措施是
A.升高溫度 B.加大X的投入量
C.加催化劑 D.增大體積
13.下列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Fe(SCN)3溶液中加入固體KSCN後顏色變深;
B.棕紅色NO2加壓後顏色先變深後變淺;
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應,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劑;
D.H2、I2、HI平衡混和氣加壓後顏色變深。
14.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X2(g)+Y2(g) 2Z(g),已知X2、Y2、Z的起始濃度分別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條件下,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有可能是
A. Z為0.3mol/L B. Y2為0.4mol/L C. X2為0.2mol/L D. Z為0.4mol/L
15.反應:L(固)+aG(氣) bR(氣)達到平衡時,溫度和壓強對該反應的影響如圖所示:圖中:壓強p1>p2, x軸表示溫度,y軸表示平衡混合氣中G的體積分數。據此可判斷

不同溫度下G的體積分數
A.上述反應是放熱反應 B.上述反應是吸熱反應 C.a>b D.a<b
16.在恆溫時,一固定容積的容器內發生如下反應:2NO2(g) N2O4(g)
達到平衡時,再向容器內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達到平衡後,與第一次平衡時相比,NO2的體積分數
A.不變 B.增大 C.減小 D.無法判斷
17.
說法正確的是
A.單位時間里生成n mol C,同時生成1.5n mol D
B.若升高溫度最終能生成更多的C和D
C.單位時間里有4n mol A消耗,同時有5n mol B生成
D.容器里A、B、C、D的濃度比是4:5:4:6
18.在密閉容中發生下列反應aA(氣) cC(氣)+dD(氣),反應達到平衡後,將氣體體積壓縮到原來的一半,當再次達到平衡時,D的濃度為原平衡的1.8倍,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的轉化率變小 B.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C.D的體積分數變大 D.a < c+d
19.反應PCl5(氣) PCl 3(氣)+Cl2(氣) ①
2HI(氣) H2(氣)+I2(氣) ②
2NO2(氣) N2O4(氣) ③
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化學平衡時,反應物的轉化率均是a%。若保持各自的溫度不變、體積不變,分別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應物,則轉化率
A.均不變 B.均增大
C.①增大,②不變,③減少 D.①減少,②不變,③增大
20. 在一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發生反應:2A(g)+B(g) xC(g),達到平衡後,C的體積分數為W%。若維持容器體積和溫度不變,按0.6molA、0.3molB、1.4molC為起始物質,達到平衡後,C的體積分數也為W%,則x值為
A.1 B.2 C.3 D.4

第二章 《化學平衡》綜合檢測試題答題卷
班級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9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60分)
三、(本題包括3小題,共30分)
21.(8分)在一次學生實驗中,學生用鋁片分別和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發現:鋁片與稀鹽酸反應現象非常明顯,而和稀硫酸幾乎不反應。這和教材中「鋁能跟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的說法不一致。為排除因試劑變質等因素造成的影響,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重新進行下列實驗,驗證是否存在上述現象。
實驗用品:儀器(略,凡是實驗需要的都有)
葯品:3.0mol/L鹽酸、1.5mol/L硫酸、3.0mol/L硫酸,相同大小的鋁片(純度>99.5%)
實驗過程:往三根相同的試管中分別加入相同的鋁片各一片,再往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體積的3.0mol/L鹽酸、1.5mol/L硫酸、3.0mol/L硫酸,觀察反應進行到1、2、5、15、20分鍾時的鋁與酸反應的情況。結果如下:
反應進程(分鍾) 1 2 5 15 20
3.0mol/L鹽酸 少量氣泡 較多氣泡 大量氣泡 反應劇烈 鋁片耗盡
1.5mol/L硫酸 均無明顯現象(無氣泡產生)
3.0mol/L硫酸 均無明顯現象(無氣泡產生)
通過上述實驗可知,無論是用1.5mol/L硫酸還是3.0mol/L硫酸,均無明顯的現象,而3.0mol/L鹽酸與鋁片反應的現象卻十分明顯。
(1)寫出鋁與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1-15min內,鋁與鹽酸的反應速率逐漸加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據以上探究「鋁與稀鹽酸和稀硫酸反應差異的原因」,你能對問題原因作出哪
些假設或猜想(列出兩種即可)?
假設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設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6分)對於下列反應:2SO2 + O2 2SO3 , 如果2min內SO2的濃度由6 mol/L下降為2 mol/L,那麼,用SO2濃度變化來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__,用O2濃度變化來表示的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___。如果開始時SO2濃度為4mol/L,2min後反應達平衡,若這段時間內v(O2)為0.5mol/(L• min),那麼2min時SO2的濃度為_____________。
(2)(6分)下圖左表示在密閉容器中反應:2SO2+O2 2SO3+Q達到平衡時,由於條件改變而引起反應速度和化學平衡的變化情況,a

⑥ 高二化學選修4試題

化學選修4測試題(1)
本試卷分為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考試用時120分鍾。滿分為150分。
注意事項:1.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O-16 Cu-64
2.第I、II卷答案務必寫在答題卷上。
第Ⅰ卷(共70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已知反應X+Y= M+N為放熱反應,,對該反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 )
A、X的能量一定高於M
B、Y的能量一定高於N
C、X和Y的總能量一定高於M和N的總能量
D、因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故不必加熱就可發生
2、在pH=1的無色溶液中,下列離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NH4+、Ba2+、NO3—、CO32— B.Fe2+、OH—、SO42—、MnO4—
C.K+、Mg2+、NO3-、SO42— D.Na+、Fe3+、Cl—、AlO2—
3、在密閉容器里,A與B反應生成C,其反應速率分別用 、 、 表示,已知2 =3 、3 =2 ,則此反應可表示為 ( )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可逆反應的特徵是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
B、在其他條件不變時,使用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速率,而不能改變化學平衡狀態
C、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可以使平衡向放熱反應方向移動
D、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壓強一定會破壞氣體反應的平衡狀態
5、相同溫度下等物質的量濃度的下列溶液中,pH值最小的是 ( )
A. B. C. D.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物質的溶解性為難溶,則該物質不溶於水
B、不溶於水的物質溶解度為0
C、絕對不溶解的物質是不存在的
D、某離子被沉澱完全是指該離子在溶液中的濃度為0
7、化學電池可以直接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化學電池的本質是 ( )
A.化合價的升降 B.電子的轉移 C.氧化還原反應 D.電能的儲存

8、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廢電池必須集中處理的問題被提到議事日程,首要原因是 ( )
A、利用電池外殼的金屬材料
B、防止電池中汞、鎘和鉛等重金屬離子對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不使電池中滲泄的電解液腐蝕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石墨電極
9、在一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2SO2(氣)+O2(氣) 2SO3(氣),已知反應過程中某一時刻SO2、O2、SO3的濃度分別為0.2mol/L、0.1mol/L、0.2mol/L,當反應達平衡時,可能存在的數據是 ( )
A.SO2為0.4mol/L、O2為0.2mol/L B.SO2為0.25mol/L
C.SO2、SO3均為0.15mol/L D.SO3為0.4mol/L
10、下列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分析中,不正確的是 ( )
①已達平衡的反應C(s)+H2O(g) CO(g)+H2(g),當增加反應物物質的量
時,平衡一定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②已達平衡的反應N2(g)+3H2(g) 2NH3(g),當增大N2的濃度時,平衡向正
反應方向移動,N2的轉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平衡時,若減小反應器容積時,平衡一定向氣體體積增大的方向
移動
④有氣體參加的反應達平衡時,在恆壓反應器中充入稀有氣體,平衡一定不移動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可以充分說明反應P(g)+Q(g) R(g)+S(g)在恆溫下已達到平衡的是 ( )
A.反應容器內的壓強不隨時間改變
B.反應容器內P、Q、R、S四者濃度之比為1:1:1:1
C.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應容器內的氣體總物質的量不隨時間變化
12、設C+CO2 2CO-Q1(吸熱反應)反應速率為 u1,N2+3H2 2NH3+Q2(放熱反應)反應速率為 u2,對於上述反應,當溫度升高時,u1和u2的變化情況為 ( )
A、 同時增大 B、同時減小 C、增大,減小 D、減小,增大
13、在已經處於化學平衡狀態的體系中,如果下列量發生變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化學平衡移動的是 ( )
A.反應混合物的濃度B. 反應體系的壓強
C.正、逆反應的速率D. 反應物的轉化率
14、可以將反應Zn+Br2 = ZnBr2設計成蓄電池,下列4個電極反應
①Br2 + 2e- = 2Br- ②2Br- - 2e- = Br2 ③Zn – 2e- = Zn2+ ④Zn2+ + 2e- = Zn
其中表示充電時的陽極反應和放電時的負極反應的分別是( )
A.②和③ B.②和① C.③和① D.④和①
15、將氨水緩緩地滴入鹽酸中至中性,下列有關的說法:①鹽酸過量 ②氨水過量 ③恰好完全反應 ④c (NH4+) = c(Cl-) ⑤c (NH4+) < c(Cl-) 正確的是 ( )
A.①⑤ B.③④ C.②⑤ D.②④
二、 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每小題有一個或二個選項符合題意)
16、反應4NH3(g)+5O2(g) = 4NO(g)+6H2O(g) 在2 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1分鍾後,NH3減少了0.12 mol,則平均每秒鍾各物質濃度變化正確的是 ( )
A、 NO:0.001 mol·L-1 B、 H2O:0.002 mol·L-1
C、 NH3:0.002 mol·L-1 D、 O2:0.001 mol·L-1
17、常溫下,下列離子能使純水中的H+離子數目增加的是 ( )
A.S2- B.CO32- C.NH4+ D.Br-
18、下列水解化學方程式或水解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
A.CH3COO— + H2O CH3COOH + OH— B.NH4+ + H2O NH4OH + H+
C.CH3COOH + NaOH CH3COONa + H2O D.NaCl + H2O NaOH + HCl
19、近年來,加「碘」食鹽較多的使用了碘酸鉀(KIO3),碘酸鉀在工業上可用電解法製取。以石墨和不銹鋼為電極,以KI溶液為電解液,在一定條件下電解,反應方程式為:
電解
KI + 3H2O KIO3 + 3H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電解時,石墨作陰極,不銹鋼作陽極
B.電解時,陽極反應是:I – – 6e – + 3H2O = IO3 – + 6H+
C.溶液調節至強酸性,對生產有利
D.電解前後溶液的pH幾乎不變
20、把0.02mol/LCH3COOH溶液和0.01mol/LNaOH溶液以等體積混和,則混合液中微粒濃度關系正確的為 ( )
A.c (CH3COO-)>c (Na+) B.c (OH-)>c (H+)
C.c (CH3COOH)>c (CH3COO-) D.c (CH3COOH)+c (CH3COO-)=0.01mol/L
21、把Ca(OH)2固體放入一定量的蒸餾水中,一定溫度下達到平衡:
Ca(OH)2(s) Ca2+(aq)+2OH-(aq).當向懸濁液中加少量生石灰後,若溫度保持不變,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溶液中Ca2+數目減少 B.溶液中c(Ca2+)增大
C.溶液pH值不變 D.溶液pH值增大
22、據報道,最近摩托羅拉公司研發了一種由甲醇和氧氣以及強鹼做電解質溶液的新型手機電池,電量可達現在使用的鎳氫電池或鋰電池的十倍,可連續使用一個月才充一次電。其電池反應為: 2CH3OH + 3O2 + 4OH— 2CO32— + 6H2O,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構成該電池的正極和負極必須是兩種活性不同的金屬
B.充電時有CH3OH生成的電極為陽極
C.放電時電解質溶液的pH逐漸增大
D.放電時負極的電極反應為:CH3OH-6e- +8OH- = CO32— + 6H2O
E.充電時每生成1 mol CH3OH轉移12mol電子
23、一定條件下,向一帶活塞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mol H2 ,發生下列反應:N2(g)+3H2(g) 2NH3(g),反應達到平衡後,改變下述條件,NH3 氣體平衡濃度不改變的是 ( )
A.保持溫度和容器壓強不變,充入1 mol NH3(g)
B.保持溫度和容器體積不變,充入1 mol NH3(g)
C.保持溫度和容器壓強不變,充入1 mol N2(g)
D.保持溫度和容器體積不變,充入1 mol Ar(g)
E.保持溫度和容器體積不變,充入1 mol H2(g)
24、今有如下三個熱化學方程式:
H2(g)+1/2O2(g)=H2O(g);ΔH=aKJ·mol-1,
H2(g)+1/2O2(g)=H2O(l);ΔH== bkJ·mol-1,
2H2(g)+O2(g)=2H2O(l);ΔH== ckJ·mol-1,
關於它們的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它們都是吸熱反應 B.a、b和c均為正值
C.a== b D.2b== c
25、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氫鉀溶液呈酸性。在O.1mol·L-1 KHC2O4溶液中,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
A.c(K+)+c(H+) = c(HC2O4-)+c(OH-)+c(C2O42-)
B.c(HC2O4-)+c(C2O42-) = 0.1 mol·L-1
C.c(C2O42-) < c(H2C2O4)
D.c(K+) = c(H2C2O4)+c(HC2O4-)+c(C2O42-)

第Ⅱ卷(共80分)
三、 填空題(本題包括7小題,共46分)
26.(共6分)
(1)1g碳與適量水蒸氣反應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熱量,此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2)已知CH4(g)+2O2(g)== CO2(g)+2H2O(l);ΔH=-Q1kJ·mol-1 ,
=2H2O(g);△H2=-Q2 kJ· ,
=2H2O(l);△H2=-Q3 kJ· 。
常溫下,取體積比4∶1的甲烷和氫氣的混合氣體11.2L(標准狀況下),經完全燃燒後恢復至室溫,則放出的熱量為 。

27.(4分)某造紙廠排出的廢水,經取樣分析其中除了含有游離汞、纖維素以及其它的有機物外,其它成分為c(Na+)=4×10—4mol/L,c(SO42—)=2.5×10—4mol/L,c(Cl—)=1.6×10—5 mol/L,c(NO3—)=1.4×10—5 mol/L,c(Ca2+)=1.5×10—5 mol/L,則該廢水的pH為__________。

28.(4分)有四種一元酸HA、HB、HC、HD,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的NaD和NaB溶液的pH,前者比後者大,NaA溶液呈中性,1mol/L的KC溶液遇酚酞試液呈紅色;同體積、同物質的量濃度的HB、HC用樣的裝置分別作導電性試驗,發現後者的燈泡比前者亮,則這四種酸的酸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8分)在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mA+nB pC達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氣體,減少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m+n和p的關系是 。
(2)A、C是氣體,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動,則B為 態。
(3)A、C是氣體,而且m+n=p,增大壓強可使平衡發生移動,則平衡移動的方向是 。
(4)加熱後,可使C的質量增加,則正反應是 反應(放熱或吸熱)。

30.(6分)現有學生做如下實驗:將盛有滴加酚酞的0.1 mol/L NaHCO3 溶液的試管微熱時,
觀察到該溶液的淺紅色加深;若冷卻至室溫時又變回原來的淺紅色,發生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結合反應方程式說明)
31.(8分)I.炒過菜的鐵鍋未及時洗凈,不久便會因腐蝕而出現紅褐色銹斑。請回答:
(1)鐵鍋的銹蝕是 腐蝕(填「析氫」或「吸氧」)。
(2)寫出鐵鍋腐蝕正極的電極反應式:
II.①某同學用碳棒、銅棒和稀硫酸為原材
料,實現了在通常條件下不能發生的反應:
Cu+H2SO4(稀)=CuSO4+H2↑。
請在右邊畫出能夠實驗這一反應的裝置圖。
②某同學在做一定條件下銅與稀硫酸的反應實驗時,看到碳棒上有氣泡產生,但銅棒卻沒有被腐蝕。請你分析其原因:
32.(10分)在如圖用石墨作電極的電解池中,放入500mL含一種溶質的某藍色溶液進行電解,觀察到A電極表面有紅色的固態物質生成,B電極有無色氣體生成;當溶液中的原有溶質完全電解後,停止電解,取出A電極,洗滌、乾燥、稱量、電極增重1.6g。請回答下列問題:
(1)A接的是電源的 極,B是該裝置 。
(2)寫出電解時反應的總離子方程式

(3)電解後溶液的pH為 ;要使電解後溶液恢復到電解
前的狀態,則需加入 ,其質量為 。(假設電解前後溶液的體積不變)

四、 圖象分析題(共1小題,共8分)

33.(8分)可逆反應:aA(g)+ bB(g) cC(g)+ dD(g);根據圖回答:

(1)壓強 P1比P2 (填大或小); (2)(a +b)比(c +d) (填大或小);
(3)溫度t1℃比t2℃ (填高或低);(4)正反應為 反應。

五、實驗題(共2 小題;共18分)
34.(12分)甲、乙兩同學擬用實驗確定某酸HA是弱電解質。他們的方案分別是:
甲:①稱取一定質量的HA配製0.1 mol/L的溶液100 mL;
②用pH試紙測出該溶液的pH,即可證明HA是弱電解質。
乙:①用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HA溶液、鹽酸,分別配製pH=1的兩種酸溶液各100 mL;
②分別取這兩種溶液各10 mL,加水稀釋為100 mL;
③各取相同體積的兩種稀釋液裝入兩個試管,同時加入純度相同的鋅粒,觀察現象,即可證明HA是弱電解質。
(1)在兩個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儀器是 。
(2)甲方案中,說明HA是弱電質的理由是測得溶液的pH___1(選填>,<,=)。簡要說明pH試紙的使用方法: 。
(3) 乙方案中,說明HA是弱電解質的現象是_________ 。
(4)請你再提出一個合理而比較容易進行的方案(葯品可任取),作簡明扼要表述。

35.(14分)維生素C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它的化學式是C6H8O6,人體缺乏這樣的維生素能得壞血症,所以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在新鮮的水果、蔬菜、乳製品中都富含維生素C,例如新鮮橙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500mg/L左右。某校課外活動小組測定了某牌子的軟包裝橙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下面是測定實驗分析報告。(請填寫有關空白)
(一) 測定目的:測定××牌軟包裝橙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
(二) 測定原理:C6H8O6+I2 →C6H6O6+2H++2I―
(三) 實驗用品及試劑
(1) 儀器和用品(自選,略)
(2) 試劑:指示劑______________(填名稱),濃度為7.50×10-3mol·L-1的I2標准溶液、蒸餾水等。
(四) 實驗過程
(1) 洗滌儀器,檢查滴定管是否漏液,潤洗後裝好標准碘溶液待用。
(2) 用 (填儀器名稱)向錐形瓶中移入20.00mL待測橙汁,滴入2滴指示劑。
(3) 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_________(填部位),右手搖動錐形瓶,眼睛注視__________________,直到滴定終點。滴定至終點時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數據記錄與處理(請在下面設計並畫出數據記錄和數據處理的表格,不必填數據)。

若經數據處理,滴定中消耗標准碘溶液的體積是15.00mL,則此橙汁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____________mg/L。
(六) 問題討論:
(1)滴定時能否劇烈搖動錐形瓶?為什麼

(2)從分析數據看,此軟包裝橙汁是否是純天然橙汁?_______(填「是」或「不是」或「可能是」)。製造商最可能採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填編號):
A.加水稀釋天然橙汁 B.橙汁已被濃縮 C.將維生素C作為添加劑

參考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C
A
B
C
C
C
B
B
D
C
A
D
A
D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C
A
BD
AD
C
D
AD
D
D

第Ⅱ卷(共80分)
五、 填空題(本題包括7小題,共46分)
26.(共6分)(1)C(S)+H2O(g) == CO(g) +H2(g) ΔH= +131.28 kJ·
(2)0.4Q1+0.05Q2
27.(4分) 4
28. HA、HC、 HB、HD
29.(8分)
(1)m+n>p (2)固 (3)逆反應方向 (4)吸熱
30.(6分)因NaHCO3 溶液中存在HCO3- +H2O H2CO3+OH- 的水解平衡,(1分)水解反應為吸熱反應,(1分)加熱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動,(1分)c(OH-)增大,溶液的淺紅色加深;(1分)降溫時,平衡向左移動,(1分)c(OH-)減小,溶液顏色變淺。(1分)
C
Cu
稀硫酸

31.(8分)I.

(1)吸氧
(2)2H2O+O2+4e-=4OH-II.
②兩極與電源的正負極接反了,或銅棒接電源的負極了等。
32.(10分)
(1)4OH--4e-=2H2O+O2↑ (2)2Cu2++2H2O 2Cu+O2↑+4H+ (3)1;CuO,2g
33.(8分)(1)小;(2)小;(3)高;(4)吸熱。
34.(12分)⑴ 100mL容量瓶 (2分)
⑵ >(2分) 取一小段pH試紙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點在pH試紙中央,對照比色卡,讀出溶液的pH。(2分)
⑶ 裝HA溶液的試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2分)
⑷ 難以准確配製pH=1的弱酸HA溶液(2分); 不妥之處,固體的表面積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大(2分)。
⑸ 用蒸餾水配製少量NaA溶液,再測其pH,若pH>7,說明HA是弱電解質。(2分。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給分。)
35.
澱粉溶液;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活塞;錐形瓶內溶液顏色變化,溶液無色變藍色,且半分鍾內不恢復原色。990;不能;防止液體濺出。不是;C。
讀數
組別
起始(mL)
終點(mL)
△V
1

2

3

化學反應原理測試(2)
考試時間:90分鍾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09年廣東文基·6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廢舊電池應集中回收,並填埋處理
B.充電電池放電時,電能轉變為化學能
C.放在冰箱中的食品保質期較長,這與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有關
D.所有燃燒反應都是放熱反應,所以不需吸收能量就可以進行
2 .(09年海南化學·9)在室溫時,下列各組中的物質分別與過量NaOH溶液反應,能生成5種鹽的是:( )
A.A12O3、SO2、CO2、SO3 B.C12、A12O3、N2O5、SO3
C.CO2、C12、CaO、SO3 D.SiO2、N2O5、CO、C12
3 .(09年海南化學·12)已知:Fe2O2(s)+C(s)= CO2(g)+2Fe(s) △H=234.1kJ·mol-1
C(s)+O2(g)=CO2(g) △H=-393.5kJ·mol-1
則2Fe(s)+O2(g)=Fe2O3(s)的△H是( )
A.-824.4kJ·mol- B.-627.6kJ·mol-1
C.-744.7kJ·mol-1 D.-169.4kJ·mol-1
4.(09年廣東化學·7)難揮發性二硫化鉭(TaS2 )可採用如下裝置提純。將不純的TaS2 粉末裝入石英管一端,抽真空後引入適量碘並封管,置於加熱爐中。反應如下:( )
TaS2 (s)+2I2 (g) 1123K

1023K

TaI4 (g)+S2 (g)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不同溫度區域,TaI4 的量保持不變
B.在提純過程中,I2 的量不斷減少
C.在提純過程中,I2 的作用是將TaS2 從高溫區轉移到低溫區
D.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與TaI4 和S2 的濃度乘積成反比
5.(09年廣東理基·29)已知汽車尾氣無害化處理反應為2NO(g)+2CO(g) N2(g)+2CO2(g)。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升高溫度可使該反應的逆反應速率降低
B.使用高效催化劑可有效提高正反應速率
C.反應達到平衡後,NO的反應速率保持恆定
D.單位時間內消耗CO和CO2的物質的量相等時,反應達到平衡
6.(09年北京理綜·11)有4種混合溶液,分別由等體積0.1 mol/L的2種溶液混合而成:①CH3COONa與HCl;②CH3COONa與NaOH;③CH3COONa與NaCl;④CH3COONa與NaHCO3
下列各項排序正確的是 ( )
A.pH:②>③>④>① B.c(CH3COO一):②>④>③>①
C.溶液中c(H+):①>③>②>④ D.c(CH3COOH):①>④>③>②
7.(09年全國理綜卷I·10)用0.1mol·L—1的鹽酸滴定0.1mol·L—1的氨水,在滴定過程中不可能出現的結果是( )
A.c(NH4+)>c(Cl-),c(OH-)>c(H+) B.c(NH4+)=c(Cl-),c(OH-)=c(H+)
C.c(Cl-)>c(NH4+),c(OH-)>c(H+) D.c(Cl-)>c(NH4+),c(H+)>c(OH-)
8.(09年四川理綜·12)關於濃度均為0.1 mol/L的三種溶液:①氨水、②鹽酸、③氯化銨溶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c(NH4+):③>① B.水電離出的c(H+):②>①
C.①和②等體積混合後的溶液:c(H+)=c(OH-)+c(NH3·H2O)
D.①和③等體積混合後的溶液:c(NH4+)>c(Cl-)>c(OH-)>c(H+)
9.(09年廣東化學·12)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A.向鹽酸中滴加氨水:H++OH-=H2O
B.Fe(OH)3溶於氫碘酸:Fe(OH)3+3H+=Fe3++3H2O
C.銅溶於稀硝酸:3Cu+8H++2NO3-=3Cu2++2NO↑+4H2O
D.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氣:S2O32-+2Cl2+3H2O=2SO32-+4Cl-+6H+
10.(09年廣東化學·14)可用於電動汽車的鋁-空氣燃料電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為點解液,鋁合金為負極,空氣電極為正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為電解液時,正極反應都為:O2+2H2O+4e-=4OH-
B.以NaOH溶液為電解液時,負極反應為:Al+3OH--3e=Al(OH)3↓
C.以NaOH溶液為電解液時,電池在工作過程中電解液的pH保持不變
D.電池工作時,電子通過外電路從正極流向負極
11.(09年海南化學·4) 在25℃時,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初始濃度和平衡濃度如下表:
物質
X
Y
Z
初始濃度/mol·L-1
0.1
0.2
0
平衡濃度/mol·L-1
0.05
0.05
0.1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反應達到平衡時,X的轉化率為50%
B.反應可表示為X+3Y 2Z,其平衡常數為1600
C.增大壓強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動,平衡常數增大
D.改變溫度可以改變此反應的平衡常數
12.(09年寧夏理綜·13)在一定溫度下,反應H2(g)+X2(g) HX(g)的平衡常數為10。若將1.0mol的HX(g)通入體積為1.0L的密閉容器中,在該溫度時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於( )
A.5% B.17% C.25% D.33%
13.(09年上海理綜·15)右圖是某燃煤發電廠處理廢氣的裝
置示意圖。裝置內發生的主要反應中不含( )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氧化還原反應
14.(09年福建理綜·11)控制適合的條件,將反應2Fe3++2I- 2Fe2++I2設計成如右圖所示的原電池。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反應開始時,乙中石墨電極上發生氧化反應
B.反應開始時,甲中石墨電極上Fe3+被還原
C.電流計讀數為零時,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
D.電流計讀數為零後,在甲中溶入FeCl2固定,乙中石墨電極為負極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