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物理
❶ 求生活中50個常見的物理例子 要初二的!!!
⒈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這是由於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⒉照鏡子、潛望鏡、汽車後視鏡是光現象; ⒊用杯子製成的土電話------聲現象 ⒋水中的魚能被岸上人的說話和腳步聲嚇走---聲現象 ⒌雷達定位器-------聲現象 ⒍回聲------聲現象 ⒎敲鼓時鼓面振動-------聲現象 ⒏隔牆有耳--------聲現象 ⒐雜訊------聲現象 ⒑月 食--------光的直線傳播 ⒒日 食-------光的直線傳播 ⒓測樓高或旗桿高--------光的直線傳播 ⒔小孔成像--------光的直線傳播 ⒕木工刨木料用眼睛對齊----光的直15.向後撥水,得到水向前的反作用力使船向前
16.向後下蹬地,得到底面的反作用力使人向前
17向下噴氣,得到空氣的反作用力是火箭上升
18對球施加作用力,使球向作用力方向移動,不屬於作用了與反作用力范疇
19影子-------光的直線傳播1、空中下落的籃球越來越快。
20守門員接住射門的足球。
21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
22用力拉彈簧,彈簧被拉長。
23用力彎折竹子,竹子彎曲。
24行駛中的汽車剎車,速度減慢。
25人坐沙發,沙發下陷。
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26空中下落的籃球越來越快。
27守門員接住射門的足球。
28行駛中的汽車剎車,速度減慢
⒑月 食--------光的直線傳播
⒒日 食-------光的直線傳播
⒓測樓高或旗桿高--------光的直線傳播
⒔小孔成像--------光的直線傳播
⒕木工刨木料用眼睛對齊----光的直線傳播
⒖影子-------光的直線傳播
16水中的魚的位子比看見的更前面——光的折射
17近視眼鏡——凸透鏡呈現光的折射
18遠視眼鏡——凹透鏡呈現光的折射
19閃電——光加聲
20吉他的音樂聲——以空氣為媒介傳播
21月光——太陽光的折射
「插入水中的筷子變彎折了」、「池底變淺」、「早晨和傍晚看到的紅太陽」、「海市蜃樓」檢查視力
光的直線傳播……「立桿見影」
光的反射……「後車鏡」……虛象
光的折射……「看魚缸里的金魚,魚變得很大」……虛象
平面鏡成像……「人看鏡子」……虛象
不能用光屏承接的都是虛象,能承接的就是實象
凹透鏡——散光,不能聚光
可用做於近視眼睛
影子
遇到障礙物反射 鏡子
穿過障礙物 空氣中進入水中
鏡面反射的例子
萬花筒 鏡子 水面的倒影
漫反射的例子
毛玻璃 打碎的玻璃看起來發白 白色的雪
光反射的應用
潛望鏡 玻璃鏡 激光準直
光的直線傳播在生活中的應用
第一,利用光的直線傳播——三點一直線,在射擊、射箭運動中發揮關鍵作用。
第二,由光的直線傳播,再加上人的雙眼效應,可判斷物體的位置。
第三,木匠用刨刨一木條,刨了二下就要檢查刨得直不直,他就是自覺不自覺地利用光的直線傳播,用眼睛從木條的一端沿木條看它是不直的。
第四,隊伍對齊:"向右看齊!"
等等.
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應用
光纖通信,分光棱鏡,放大鏡、防盜門上的「貓眼」等.
望遠鏡、照相機、放大鏡、防盜門上的「貓眼」、顯微鏡、電影放映機
❷ 生活中的物理
充當生活的「探子」
科學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在冬天脫毛衣時,發出的吱吱的響聲;在裝滿水的杯子上放一枚硬幣不會下沉……都等著我們去發現探索、我們應該學著充當生活的「探子」探究其中的奧秘。
有一次,我在廚房幫助媽媽煮菜,沒想到忙沒幫成,還幫了倒忙——把胡椒粉和鹽混在了一起。哎,這下可完了,鹽和胡椒粉顆粒這么小,我又不可能把它們在短時間內分出來,現在,我只有兩條路了一是耐心地把它們一點一點地分出來;二是把鹽和胡椒粉倒入有孔的小盒子讓胡椒粉漏出來;三是藉助科學的手段來把它們分離。
說干就干,我先採用了第一種方法。
我拿來了兩只干碟子.帶上一次性手套,一點一點地分離可是才不到二分鍾我已手腳發麻,看看碟子,才幾個鹽巴。我頓時像一隻瀉了氣的皮球,對這一招失去了信心。
第一招不見效,我只好採取第二招。
我們把胡椒粉和鹽巴一起倒入小盒子,使勁的搖晃,我們原先是這樣想的:盒子中有小孔,胡椒粉比鹽巴的顆粒小,胡椒粉通過小孔漏下來,而鹽巴比胡椒粉大,所以不會掉下來。可是我們錯了這種方法也不能使他們很好地分離,不是孔太小了胡椒粉和鹽都沒有漏下來,就是孔太大胡椒粉和鹽都漏下來了。
這一招還是沒有見效,我們還有什麼辦法呢?這時朱伊琳說:「如果胡椒粉是鐵屑就好了,我們就可以用磁鐵把它們分離開來了」「對呀,我們可以用吸的方法,我們曾做過摩擦起電的科學實驗,在冬天脫毛衣時,發出的吱吱的響聲,還把床上的頭皮屑和頭發絲粘在毛衣上。」我們何不用摩擦起電的方法來分離鹽和胡椒粉呢?
我找來了要用的小塑料湯勺,小盤子。
這一次,我拿著小塑料湯勺在衣服搓了又搓,使它能夠產生靜電,因而達到把胡椒粉吸起來的效果,等到摩擦了一定的時間後,我將湯勺放在鹽巴與胡椒粉的上方,果然不出我所料,胡椒粉像著了魔似地沾在了湯勺的底部,最後感覺胡椒粉被牢牢地吸在了湯勺上。
這真是一個奇跡!我迅速將胡椒粉放在了事先准備好的小盤子里,一邊大叫「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原來塑料湯勺在衣服上摩擦產生了靜電,因為胡椒粉比鹽巴輕,所以就吸起來了!
我終於發現怎樣將混合在一起的胡椒粉和鹽巴怎樣分離了!這次「探子」我當成功了!
❸ 生活中的物理知識
1、掛在壁牆上的石英鍾,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這是由於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2、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這是由於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3、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4、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里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5、將氣球吹大後,用手捏住吹口,然後突然放手,氣球內氣流噴出,氣球因反沖而運動。可以看見氣球運動的路線曲折多變。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吹大的氣球各處厚薄不均勻,張力不均勻,使氣球放氣時各處收縮不均勻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不斷變化;二是氣球在收縮過程中形狀不斷變化,因而在運動過程中氣球表面處的氣流速度也在不斷變化,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球表面處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氣球因此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就不斷變化。
6、有時候從保溫瓶中倒出一大杯開水後,瓶塞會跳起來是因為外界的冷空氣乘機鑽入保溫瓶,瓶塞寒上後,冷空氣被封閉在瓶子內並與熱開水發生了熱傳遞,冷空氣溫度升高,氣體受熱膨脹對外做功,就把塞子拋出瓶口,這時只要輕輕塞上瓶塞,然後搖動幾下保溫瓶,使開水蒸發出大量水蒸氣,把冷空氣這不速之客從保溫瓶中趕出去,然後按緊瓶塞後就無後顧之憂了。
7、雙層玻璃中間有一個空氣層,而空氣不易傳熱,能起到保溫和隔熱的作用,因而教室一般要裝雙層玻璃窗 。
8、多油的菜湯由於油層覆蓋在湯面,阻礙了水的蒸發,因而不易冷卻。
9、我國南方有一種涼水壺,夏天將開水放入後很快冷卻,且一般略比氣溫低,這是因為這種涼水壺是用陶土做成的,水可以滲透出來,滲透到容器外壁的水會很快蒸發,而水蒸發時要從容器和它裡面的水裡吸改大量的熱量,因而使水溫很快的降低到和容器外的水溫相同時,水還會滲透,蒸發,還要從水中吸熱,使水溫繼續降低。但因為水溫低於氣溫後,水又會從周圍空氣吸收熱量,使水溫不公降得過低。
10、大多數人認為保溫瓶中的水水的傳熱速度是水蒸氣(或空氣)的四倍。保溫瓶中的水不太滿,在水面和軟木塞間有一小段距離。那麼熱量散失的速度就慢得多,其保溫效果會更好。灌滿,以為這樣保溫效果最好,事實並非如此。當水灌滿時100℃的水直接向外傳遞,因為
11、平面鏡照出的人是一個反的,可以用報紙上的字在鏡子上照一下試一試,你會發現鏡子里的字是反的。偶鏡把光線反射兩次,所以從兩個相交為90°的平面鏡中看到的是和你一模一樣的人。
12、在火車上觀看窗外開闊的原野,從視差的分析,遠處的物體相對觀察者移動緩慢,近處的快,遠處景物朝火車前進的方向旋轉。
13、摩托車做飛躍障礙物的表演時為了減少向前翻車的危險,應該後輪先著地
14、太陽系九大行星從里到外的順序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15、對於戰略武器限制條約的檢查,困難之一是對地下原子彈試驗和自然地震不易區分,這是不對的。世界上有兩種波——橫波和縱波,當岩體突然斷裂產生切變時發生地震。斷裂減輕了切變,同時岩礦體發生短暫的顫動,顫動時發出波。一次地震能發出所有類型的波。另一方面,爆炸只發出一種縱波。僅有縱波的「地震」,總是人為的「地震」,這是無法保守的秘密。
16、公元1827年,英國科學家布朗發現了布朗運動,成為分子運動論的有力證據。布朗運動是:懸浮在液體中的細微顆粒不斷地雜亂無章的運動。
17、光年是時間的單位,它表示光一年走過的距離。
18、看電影時,從各個角度都能看見銀幕上的畫,是因為銀幕產生了光的漫反射。
19、烤箱利用紅外線來將飯做熟。
20、因為物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所以要在鐵軌銜接處留空隙。
21、因為紅光波長長,容易發生衍射,穿透本領強,所以用紅光來表示危險的信號。
22、在太陽光的照射下肥皂泡呈現彩色,瀑布在太陽光下呈現彩虹,通過狹縫觀察發光的日光燈時看到的彩色條紋,這些現象分別屬於光的干涉、色散和衍射。
23、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是水從水龍頭沖出時的頻率與水管的固有頻率相同(或很接近),從而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24、對著電視畫面拍照,不應該把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打開,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25、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干,而且直到燒干也不沸騰,這是因為水滴、鍋和鍋內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溫度大致相同,只要鍋內的水未沸騰,水滴也不會沸騰,水滴在火焰上靠蒸發而漸漸地被燒干
26、天然氣爐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氣但為什麼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而只從噴口噴出。這是由於噴嘴處天然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伯努力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表面壓強小於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孔噴出
27、生活中常聽人們有這種說法:觸電時人被電吸住了,抽不開。真的是人被電「吸」住了嗎?實際上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手觸電時,由於電流的刺激,手會由痙攣到麻痹。如果是手的掌心或手指與掌心的同側部位觸電。剛觸電時,手因條件反射而彎曲,而彎曲的方向恰使手不自覺地握住了導線。這樣,加長了觸電時間,手很快地痙攣以致麻痹。這時即使想到應松開手指、抽回手臂,已不可能,形似被「吸住」了
28、會打鞦韆的人,不用別人幫助推,就能越擺越高,而不會打鞦韆的人則始終也擺不起來,正確的打鞦韆動作:人從高處擺下來的時候身子是從直立到蹲下,而從最低點向上擺時,身子又從蹲下到直立起來。由於他從蹲下到站直時,重心升高,無形中就對自己做了功,增大了重心勢能。因而,每擺一次鞦韆,都使打鞦韆的人自身能量增加一些。如此循環往復,總能量越積越多,鞦韆就擺地越來越高了。
29、1912年秋天,遠洋巨輪「奧林匹克」號,正在波浪滔滔的大海中航行著。很湊巧,離「奧林匹克」號100米左右的海面上,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鐵甲巡洋艦「豪克」號,同它幾乎是平行地高速行駛著,忽然間,那「豪克」號似乎是中了「魔」一樣,突然調轉了船頭,猛然朝「奧林匹克」號直沖而去。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舵手無論怎樣操縱都沒有用,「豪克」號上的水手們束手無策,眼睜睜地看著它將「奧林匹克」號的船舷撞了一個大洞。此海上的飛來橫禍,是伯努利原理的現象。流體有這樣的性質:它們流動得快時,對旁側的壓力就小;流動得慢時,對旁側的壓力就大。兩船並排航行時,兩船之間流道比較狹窄,水流得要比兩船的外側快一些,因此兩船內側受到水的壓力比兩船的外側小。外側的較大壓力就會像一雙無形的大手,將兩船推向一側,造成了兩船的相吸的現象。「豪克」號船隻小重量輕,就跑得更快些,所以看上去好像是它改變了航向,直撞向巨輪。
30、一個重球的上下兩端系同樣的兩根線,今用其中一根線將球吊起,而用手向下拉另一根線,如果向下猛一拽,則下面的線斷而球不動。如果用力慢慢拉線,則上面的線斷開,因為「猛拽」意味著力大而作用時間短。當向下猛拽球下面的線時,由於這個力直接作用在下面的線上,該力超過線的承受力,從而使球下面的線斷掉。又由於力的作用時間極短,且球的質量又很大,所以在極短的時間內重球向下的位移就很小。這樣,上面線的張緊程度尚未來得及發生明顯變化,即張力沒有來得及明顯變大,下面的線就已經斷了。如果慢慢拉下面的線,力緩慢增大,可認為每瞬時力均達到平衡。下面的線中的張力就等於拉力,而球上面的線中的張力等於拉力加重球的重力。顯然,在慢慢施加拉力的過程中,球上面的線中的張力首先超過其耐力,因而上面的線先斷。
31、冬天雪地里臟雪顏色深,吸收的光熱多,比干凈的雪融化地快。
32、在彈簧秤上掛一個小鐵桶,桶內裝入一些水,不要太滿。這時彈簧秤指到某一刻度,如果將手指插入水中不動,手指不與桶底相接觸,那麼彈簧秤的示數將增加。這是因為手對水有一個浮力的反作用力,向下,其數值等於手指所排開的水的重量。
33、光纜能夠高效傳播信息,是利用了全反射原理 。
34、保險絲串聯在電路中,當電流超過一定值時,保險絲發熱的溫度大於其熔點而自動熔斷,切斷電源,從而保護用電器和電路。
35、油罐車行駛時為了將產生的靜電及時導入地下,防止靜電的積累引起爆炸,常拖著一條鐵鏈。
36、兩艘船並排高速行駛時,由於船間的水流速快,壓強低,常常會相撞。
37、放映幻燈時,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正立像,應將幻燈機與屏幕之間的距離調遠些,同時將幻燈片與鏡頭之間的距離調近些,幻燈片應倒插。
38、在無其它光源的情況下,舞台追光燈發出的紅色光照在穿白上衣、綠裙子的演員身上,請問,在觀眾看來,演員的著裝顏色為上紅、下黑,物體的視覺顏色由其反射的色光決定。白色的物體對所有的色光都反射所以看到是白的,題中綠裙子應該反射綠色而吸收其它色光,所以紅光被吸收了,沒有色光反射到我們的眼睛,所以我們看到演員的裙子是黑色的。
39、因為太陽、月亮處在不同位置對潮水的引力疊加後效果不同,使潮汐既有大潮又有小潮。
40、汽車駕駛室外面的觀後鏡是一個凸鏡而不是平面鏡或凹鏡,是利用凸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和成正立、縮小、虛像的特點,使看到的實物小,觀察范圍更大,而保證行車安全。
41、聽自已從錄音機里放出來的聲音聽起來感到陌生,是因為自已聽到的自己的聲音是骨傳導和空氣傳導的復合
42、由於聲音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比氣體、液體中都快,中國古代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中就已提到士兵晚上睡覺枕著牛皮鼓可及早發現來襲敵人。
43、雨後的空氣中懸浮著很多水滴,陽光射到上面發生色散,呈現出白光的七種不同顏色。因而美麗的彩虹總在雨過天晴時出現。
44、冬天,醫生檢查牙齒時,常把小鏡子放在酒精燈上適當烤一烤,然後再伸進口腔內。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鏡面不會產生水霧,可以看清牙齒
45、登山時上身稍向前傾,如果把重物放在背囊底部,則重力的作用線常通過人體的腳跟之後,這樣,登山時總會覺得有個隱形人把我們向後拉扯,產生後翻的力矩,很不舒服。反之,把重物放在背囊的頂部,則重力的作用線在腳跟范圍內,走起來就穩定和舒服。此外,背囊要盡量靠貼背部。
46、兩個喇叭發出的聲波相互干涉,形成加強區和減弱區。因而在校園中散步時,我們常常會發現,走幾步會聽到廣播的聲音變小了,再走幾步又變大了。
47、熱油的溫度高於水的沸點100℃,當水滴在油中,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沉入油中並迅速沸騰,會把熱油濺起來,並發生爆裂聲。油滴入沸水中時,油的密度比水小,漂浮在水面上,不會發生激烈的汽化現象。
48、從1942年12月2日15點2分,著名物理學家艾立科.費米點燃了世界上第一個原子反應堆,為人類打開了原子世界的大門至今,核技術的發展逐漸向和平利用核能的方向轉移。可以說,核技術的利用已滲入我們的生活。核技術可用於高能量射線治療腫瘤,放射性的臨床診斷,輻射加工產業,資源勘探開發、保護環境,滅蟲殺菌、食品保鮮和水利工程,輻射育種,發電等。
49、可以用旋轉的辦法來區分生蛋和熟蛋,很快停下來的是生蛋,因為熟蛋的蛋清和蛋黃都凝成固體,旋轉的時候,蛋的各部分都能一起旋轉,而生蛋中的蛋清和蛋黃都為液體,當蛋殼旋轉時,由於慣性,蛋清和蛋黃會對蛋殼的旋轉造成阻礙作用。
50、飛機在人工降雨時,向雲層噴乾冰(固態二氧化碳)使之降雨,在這個過程中,乾冰升華使周圍的空氣溫度降低,使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落到地面就形成雨。
51、從高處落下的薄紙片,即使無風,紙片下落的路線也曲折多變。這是由於紙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狀備異,因而在下落過程中,其表面各處的氣流速度不同,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致使紙片上各處受空氣作用力不均勻,且隨紙片運動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紙片不斷翻滾,曲折下落。
52、洗衣機的甩干桶在正常高速旋轉時,轉動往往是很平穩的,但是當甩干桶轉速逐漸減小,將要停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洗衣機往往會較為劇烈的晃動,最後才停下來,這是因為洗衣機甩干桶在旋轉時就會給機體一個周期性的策動力,高速旋轉時,這個策動力頻率遠高於洗衣機機體的固有頻率,所以機體振動輕微;甩干桶轉速逐漸減小時,對機體的策動力頻率也逐漸減小,當接近停止時,策動力頻率便接近和等於機體的固有頻率,這時機體發生「共振」,所以晃動特別劇烈。
53、夜間行山路,手持電筒比戴頭燈照明好這是因為頭燈的光線從接近眼睛的位置發出,因此燈光照射不到的陰影區,眼睛也看不到,於是,眼前「前途一圈光明」,而察覺不到石頭或凹坑,而電筒燈光發出的位置比眼睛低的多,所以光線照射不到的陰影區,眼睛卻能看到,於是地上石頭拖著長影,而低窪看起來亦與凸出的石頭有很大的分別,地面看起來十分立體,崎嶇情況一目瞭然。
54、我們都吹過肥皂泡,肥皂泡是先向上飄後下降,這是因為在開始的時候,肥皂泡里是從嘴裡吹出的熱空氣,肥皂膜把它與外界隔開,形成里外兩個區域,裡面的熱空氣溫度大於外部空氣的溫度。此時,肥皂泡內氣體的密度小於外部空氣的密度,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時肥皂泡受到的浮力大於它受到的重力,因此它會上升。這個過程就跟熱氣球的。隨著上升過程的開始和時間的推移,肥皂泡內、外氣體發生熱交換,內部氣體溫度下降,因熱脹冷縮,肥皂泡體積逐步減小,它受到的外界空氣的浮力也會逐步變小,而其受到的重力不變,這樣,當重力大於浮力時,肥皂泡就會下降。
55、假設在一次旅行中你希望平均速度是40哩/小時,當走到一半路程時平均速度只有20哩/小時。在剩下的一半路程中你的速度應達到超光速,才能使全程中平均速度達到40哩/小時這是因為在達到中點時,你的時間已全部用完了。處理「棘手的」速度和距離的問題的關鍵常常是時間。58、一立方英尺的海水重約64磅。假定你將一立方英尺的海水灌進塑料袋中,在綁緊袋口,使裡面沒有氣泡,然後在世袋上系一根繩放進海洋里。當水袋全部進入水裡時,你不需費力就能拉住繩子。因為如果你將一個水袋完全浸入水中,它將即不下沉也不上浮發,他靜止不動。這個袋子可以是任意形狀的。袋中水的重量正好等於周圍水對他的浮力,這一浮力正好支持了它。
56、一杯咖啡,為了能在幾分鍾後你喝的時候更熱些,應該立即加入牛奶。物體比他周圍溫度高得越多,冷卻速度就越快(牛頓冷卻定律:降溫速度正比於溫差),因此立刻加入牛奶便可降低咖啡在你和之前這一段時間內的冷卻速度,如果你等著,那麼很燙的咖啡會很快變涼,再加入牛奶時,會使溫度降得更低。加入牛奶,你就將將咖啡由散熱快的黑色變成了散熱慢的乳褐色,因此立刻加入牛奶還能減少輻射熱量。而且,當你加入牛奶後,擴大了液體總量,而液體散熱表面積未變,這也將導致冷卻速度下降。所以,立刻加入牛奶為好!
57、一個晴朗、出太陽的日子裡,你在雪地上看自己的影子帶有藍色。直接被太陽照射的那部分顯示出太陽的顏色:黃白色。在你陰影中的雪沒有直接受太陽光照射,而是被來自藍色天空的光線照明。因此,陰影多半是藍色的。
58、一個平行板電容器,帶有一定的電荷,然後讓其放電,產生火花。若讓平行板再次充上與上次完全一樣的電量,但現在將兩板間的距離拉大。如果讓它們再一次短路,產生的火花將比第一次火花大(釋放的能量較多)。什麼能量使火花變大?這能量是來自將帶正電荷的與帶負電荷的板拉開時所作的功。這個功沒有使板上的電荷有任何增加,而是轉換成了兩板間電場的能量,使兩板間的電壓增大了。
59、藍色的天琴座α星比紅色的天蠍座α星澤熱一些,因為加熱一塊固體,當溫度生到足夠高時,它就開始發光。最初發紅光,當溫度繼續升高時,依次變成橙色、黃色和白色。如果溫度再生高,就變成藍色。高壓氣體發光顏色隨溫度變化的規律與熔化了的固體一樣,因而街上紅色霓紅燈中的氖和天蠍座星其實是一樣熱的。
60、想從鏡子里看到放大的像應該使用凹面鏡。
61、在游泳池的水下,仰望水面,水面像水銀一樣反光。
62、彩色電視熒光屏上的彩色是紅、綠、3種光合成的。
63、湖面漂浮著一條船,船里有許多塊石頭,現在把石頭拿出來,丟進水裡,湖水水面會下降
64、水桶里裝著水及大量的冰塊,冰塊觸到桶底,冰融化以後,桶內的液面高於原來的液面。
65、在一個密閉的屋子裡,用正在工作的電冰箱降低室內平均溫度正確的做法是拔掉電源,打開電冰箱的門
66、舀一勺海水看看,海水就像自來水一樣,是無色透明的,但大海看上去卻是藍的,這是因為當太陽光照射到大海上,紅光、橙光這些波長較長的光,能繞過一切阻礙,勇往直前。而像藍光、紫光這些波長較短的光,大部分一遇到海水的阻礙就紛紛散射到周圍去了,或者乾脆被反射回來了。我們看到的就是這部分被散射或被反射出來的光。海水越深,被散射和反射的藍光就越多,所以,大海看上去總是碧藍碧藍的。
67、狄拉克是量子輻射理論的創始人,托馬斯.楊最先提出「干涉」這個術語,哥白尼創立了《天體運行論》,邁克爾.法拉第發表了《電學實驗研究》,盧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模型,奧斯特發現電流磁效應
68、由於高山的氣壓低,因而高山上的平均氣溫比海平面的要低。
69、原子核內質子數相等的兩種物質被稱為同位素。
70、大氣臭氧層之所以被稱為「地球的保護傘」是因為它可以.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
71、冬天下雪後,為了融雪要在馬路上撒鹽,因為鹽和冰混合後融點降低.
72、一架抽水機,理論上最多能把10米深的水抽到地面抽水是由於大氣壓力,大氣壓只能把水提高10米。
73、油條比油餅更蓬鬆好吃的原因是它們的形狀不同,油條是由兩根面條粘在一起組成的,入油後,相粘的部分不會被油炸硬,因此有膨脹的機會,油餅的外表面被炸硬,不能充分膨脹。
74、把手放在100℃的熱空氣里不會燙傷,因為汗水的蒸發可以降低皮膚的溫度。
75、水滴掉在兩塊鐵板上,溫熱的鐵板比灼熱的蒸發得快,因為灼熱的鐵板會在水滴周圍形成蒸汽層包裹水滴,使水滴的蒸發變慢。
76、在封閉不透光的盒上挖的一個小洞,黑色的絲絨,月光下的墨滴三者中,前者看起來最黑,因為光線進入盒子的小孔後,在裡面不斷反射,很少有再射出的機會。
77、我國發射的神舟六號飛船的返回艙表面有一層叫「燒蝕層」的材料,它在氣化時能吸收大量的熱,可以在返回大氣層保護返回艙不被高溫燒毀
78、晴朗夏夜,我們仰望星空時會發現星星都在不停地閃爍,請問這是因為大氣密度分布不穩定,使得星光經過大氣層後的折射光線隨大氣密度而時時變化。
79、炎熱夏天裡,當你走在曬得滾燙的柏油路時,剛好來了一輛灑水車向地面灑水,這時你卻感覺到更加的悶熱難耐,請問這是因為水蒸發時把地面的熱量帶到了人的身上
80、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隊用飛機野蠻地對南聯盟的發電廠進行轟炸時曾使用到一種石墨炸彈,這種炸彈爆炸後能釋放出大量的石墨纖維,使設備發生短路
81、節日放焰火時,焰火彈在高空爆炸開來形成絢麗多彩的禮花,炸開後下落過程中禮花在空中是以爆炸點為中心半徑不斷增大的球形。爆炸瞬間,爆炸力遠大於重力,可以看為一個動量守恆過程,禮花的各個碎片都具有相等的速率,又由於每個碎片受到的重力加速度是一樣的,所以碎片能保持爆炸時的球形不變。
82、17世紀物理學家惠更斯提出光的波動說,在他的學說中提出了一個對後來的光學理論發展有重要影響的概念:次波源。
83、發明避雷針的是著名物理學家本傑明•弗蘭克林,美國人。
84、1895年,倫琴首先發現X射線。
85、19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分別是能量的轉化和守恆學說、細胞學說、進化論。
86、電場的基本性質就是對放入其中的電荷有力的作用。
87、在一鐵塊上用導線繞一線圈, 只要有電流在導線內流動,鐵塊就會成為一塊磁鐵
88、兩個完全相同的玻璃瓶,一個裝滿沙,另一個裝滿水,放在同一斜面上滑下,到達底端時裝滿沙的滾得快。由於水在瓶子里可以流動相摩擦損失機械能,而裝滿的沙子在瓶子里很難移動,沒有摩擦,機械能損失至微,從能量守恆的觀點知應是裝沙子的瓶子滾得快。
89、用手電筒同時斜射在一面鏡子和一張灰色紙上,觀察發現灰紙亮。這是因為紙產生漫反射,從各個方向都能看到部分反射光線;而鏡子發生鏡面反射,只有特定的角度才能看到反射光,其他方向是沒有反射光的
90、一艘宇宙飛船關閉發動機後在大氣層外繞地球飛行,飛船內的水滴呈球形。
❹ 生活中的物理例子
(1)戴著眼鏡,從溫度較冷的室外到溫暖的室內,眼鏡商會蒙上白霧,是氣體的液化現象.
(版2)水燒開了,壺蓋權會被頂起來,是氣體對壺蓋做功.
(3)坐在快速行駛的車上,在突然剎車的時候,車上的人會向前傾倒,這是慣性現象.
(4)長期堆煤的牆角會發黑,這是固體分子的擴散現象.
(5)鑽木可以生火,這是做功改變內能.
(6)靠在暖氣旁邊會感到暖和,這是熱傳遞.中的輻射,過一段時間後整個房子都會暖和,這是熱傳遞中的對流
(7)指甲剪、剪刀、鑷子的工作原理,是杠桿.
(8)車輪上和鞋底上的花紋,是為了增大摩擦。.
(9)白熾燈永久了燈泡壁上會有一層黑色,是鎢絲的升華.
(10)水往低處流,這是重力的作用;
(11)體積相同的實心木塊和鐵塊,木塊比鐵塊要輕,這是它們的密度不同。
(12)實心鐵球放到水中會下沉,這是它所受到的浮力小於它的重力。
❺ 物理學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一、力學知識的廣泛應用
比如奧運會里的各種運動,都是力與身體的完美結合 摩擦力的應用
摩擦力是一個重要的力,它在社會生產生活實際中應用非常廣泛。如人們行走時,在光滑的地面上行走十分困難,這是因為接觸面摩擦太小的緣故;汽車上坡打滑時,在路面上撒些粗石子或墊上稻草,汽車就能順利前進,這是靠增大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力;鞋底做成各種花紋也是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滑冰運動員穿的滑冰鞋安裝滾珠是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從而減少摩擦而增大滑行速度;各類機器中加潤滑油是為了減小齒輪間的摩擦,保證機器的良好運行。可見,人類的生產生活實際都與摩擦力有關,有益的摩擦要充分利用,有害的摩擦要盡量減少。
二、熱學知識的應用 熱學:
比如我們燒開水,是用火給水加熱,而且水到100攝氏度會沸騰,都用的是熱學知識。蒸汽機就是運用了這個原理 天氣的陰晴、冷暖與人類的各類活動息息相關,包含了很多的物理熱學知識。如人們常喝開水、吃熟食,需要對水和食物進行加熱,而加熱過程中就需知道燃料燃燒或電力加熱的基本知識;炎熱的夏天在地上撒些水,靠水分的蒸發達到降溫的目的;嚴寒的冬天如何保暖,汽車發動機常用水來散熱,保護秧苗不被凍壞而往往採用在夜間向稻田裡灌水,都充分利用了水的比熱大這一特性;水稻生長在夏季,是由於水稻是喜高溫的植物;各種機械軸承、火車輪箍的製造是充分利用固體的熱脹冷縮原理。這些都是熱學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應用。
三、光、聲現象的應用
人類生存需要光。白天靠陽光,夜間需要燈光,設想宇宙無光,整個世界將陷入一片漆黑,所有生物將無法生存,由此可見光的重要性。然而光到底遵循什麼規律,人類怎樣利用這些規律為自己服務,這是人類研究光的目的所在。如日
月食現象中遵循的是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教室里通常用日光燈管而少用白熾燈,除為了節省能源外,更重要的是白熾燈這種光源容易形成陰影,而日光管是平行光,可以避免陰影使我們能夠很好的工作學習;夜間行駛的汽車內不開燈是為了避免擋風玻璃反射光而影響駕駛員的視線,汽車的反光鏡用凸鏡而不用平面鏡是為了擴大觀察范圍,近視眼病人要佩戴凹透鏡是為了矯正物體成像在人的視網膜上,手電筒能「收光」是利用凹透焦點發出的光能平行射出。另外,教室的長度限制10m左右是避免原聲、回聲兩次聲音,從而使兩種聲音疊加在一起,加強原聲;兩山距離和海底深度的測定也是利用聲音的傳播原理。
四、電學知識的應用
比如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基本人人都可以用到手機,而手機發送,傳播和接受信號用到的就是電磁波傳播的原理。試想如果沒了手機,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呢!
自法拉發現電磁感應現象以來,人類進入了電氣化時代。從生活用電到交通運輸、工廠企業用電,都來源於發電機,電已成為人類必不可少的主要能源。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電的應用。如夜間走路用的手電筒,它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干電池不會發生觸電事故,而照明用電如使用不當,將會危及我們的生命安全,這是因為不高於36V的是安全電壓,而照明電路的電壓是220V,遠遠高於安全電壓;煮飯用電飯煲、電炒鍋是將電能轉化為內能,電力機車的行駛也是靠電能,一切家用電器都需要電。假設沒有電,電動機將不能轉動,電力機車不能行駛,電器都不能工作,人類社會將會倒退。因此,電是人類的好夥伴,只要我們嚴格遵循安全用電原則,我們就可以馴服它,利用它為人類服務。
物理學在各個領域,在生活中占據了重要地位,由於本人能力有限,更多的相關物理應用還有很多未能知曉,總之,物理學處處為人類提供著方便,為祖國發展做著巨大貢獻。
綜以上論述,物理學引領和推動著廣義的物理科學、生命科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地球科學、思維科學、哲學等等。物理學自其誕生便作為一門能夠不斷改寫和更新人類文明的學問而存在並不斷豐富發展著;它對人類社會進步的貢獻是每一位科學家有目共睹的。物理學不僅滿足了人們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同時在其理論發展過程中對工業科技進步及其它自然科學發展潛移默化地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物理學的發展,不僅為人類物質生產開拓了新的空間,而且為人類精神世界積淀了豐富的寶藏,對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❻ 舉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並說出物理道理(至少30個)
1,毛巾晾乾,液體可以變為氣體;
2,下雪,氣體可以變為固體;
3,太陽照射太陽能熱水器發熱,光有熱效應;
4,太陽能電池發電,光有電效應;
5,風力發電,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6,電動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7,說話,振動發聲;
8,近視鏡,光的折射;
9,船,液體浮力的存在;
10,指南針,磁場的力作用;
11,冬季毛衣吸附頭發,靜電力的作用;
12,桿秤,杠桿原理;
13,檯球,動能的傳遞;
14,搓手,摩擦生熱;
15,霓虹燈,電到光的轉化;
16,冷飲,液體變為固體;
17,鹽水,固體的溶解;
18,飛機,空氣動力;
19,收音機,電磁波的傳播;
20,鏡子,光的反射;
21,月亮繞地球轉,向心力的作用;
22,鞦韆,勢能和動能相互轉化;
23,梳子吸頭發,摩擦起電;
24,氣槍,氣體的壓力;
25,電磁鐵,電流產生磁場;
26,暖氣,熱傳遞現象;
27,開水燙炸瓶子,熱脹冷縮現象;
28,氫氣球,氣體浮力的存在;
29,電線輸電,金屬的導電性;
30,太陽,核能的利用(物質轉化能量);
31,早期的3D電影,光的偏振;
32,打火機點火,壓電效應。
夠了吧,輸了半天。
❼ 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50個)
一、做飯時,廚房有很多「白氣」——先是水汽化產生的大量水蒸氣,水蒸氣在上升的過程遇冷又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二、鍋鏟、手勺、漏勺、鋁鍋等炊具的炳都是木頭或塑料——木頭、塑料是熱的不良導體,以便在烹飪過程中不燙手。
三、汽車急剎車(減速)時:
1、司機踩剎車——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2、乘客會向車行方向傾倒——慣性。
3、司機用較小的力就能剎住車——杠桿原理。
四、鋼筆吸取墨水是利用大氣壓,吸墨水時先用力擠壓筆囊,排除裡面得空氣,然後將筆尖放入墨水中,放開手,大氣壓就將墨水壓入筆囊。
五、飛機為什麼能夠飛上天?因為機翼受到向上的升力。飛機飛行時機翼周圍空氣的流線分布是指機翼橫截面的形狀上下不對稱,機翼上方的流線密,流速大,下方的流線疏,流速小。由伯努利方程可知,機翼上方的壓強小,下方的壓強大。這樣就產生了作用在機翼上的方向的升力。
六、燈絲用鎢絲——鎢絲的熔點高,高溫下不易熔化。
❽ 生活中的物理問題
物理學是一門非常有趣又有用的自然科學,它研究的內容十分廣泛。
其實,在生活中,在我們的身邊,有許許多多的物理現象。例如:飛機為什麼能在天空飛行?保溫瓶為什麼能保溫?電動機為什麼能轉動?用望遠鏡為什麼能看得更遠?太陽周圍為何會出現顏色像彩虹的光環?天空和海水為什麼是藍色的?為什麼粥燒開了會溢出來? 筆桿上的小孔有什麼功用?餃子或肉丸煮熟了為什麼會浮起來?為什麼玻璃器皿遇忽冷忽熱會裂開?怎樣把開水冷卻?為什麼不倒翁不會倒?為什麼鋼筆會出水?為什麼滑水運動員不會沉入水中?拔河比賽只是比力氣嗎?……
當我們掌握了必要的物理知識,不僅能解釋這些現象,也能利用他們為人類服務。
千變萬化的物理現象,像一個個的謎。當我們掌握了必要的物理知識,揭開謎底的時候就會感悟到物理現象是十分有趣的。 http://www.pep.com.cn/wlgshwl/
上這個網站,那裡有很多關於「生活中的物理」
再給你些例子:
1、掛在壁牆上的石英鍾,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這是由於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2、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這是由於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3、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4、冰凍的豬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
5、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干,且直到燒干也不沸騰,這是由於水滴、鍋和鍋內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溫度大致相同,只要鍋內的水未沸騰,水滴也不會沸騰,水滴在火焰上靠蒸發而漸漸地被燒干,
6、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里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7、天然氣爐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氣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 只從噴口噴出.這是由於噴嘴處天然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表面壓強小於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孔噴出。
8、將氣球吹大後,用手捏住吹口,然後突然放手,氣球內氣流噴出,氣球因反沖而運動。可以看見氣球運動的路線曲折多變。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吹大的氣球各處厚薄不均勻,張力不均勻,使氣球放氣時各處收縮不均勻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不斷變化;二是氣球在收縮過程中形狀不斷變化,因而在運動過程中氣球表面處的氣流速度也在不斷變化,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球表面處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氣球因此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就不斷變化。
9、吊扇在正常轉動時懸掛點受的拉力比未轉動時要小,轉速越大,拉力減小越多.這是因為吊扇轉動時空氣對吊扇葉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轉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0、電爐「燃燒」是電能轉化為內能,不需要氧氣,氧氣只能使電爐絲氧化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11、從高處落下的薄紙片,即使無風,紙片下落的路線也曲折多變。這是由於紙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狀備異,因而在下落過程中,其表面各處的氣流速度不同,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致使紙片上各處受空氣作用力不均勻,且隨紙片運動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紙片不斷翻滾,曲折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