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計量
有關化學組成、化學變化中,量和能量的關系及其計算。其根本出發點是原子論、質能守恆定律及一些化學的基本定律。
化學計量包括反應物和產物量的計算、化學平衡的計算、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計算等。其中涉及許多物理量、單位和符號。
它應用數學、統計學和其他方法和手段(包括計算機)選擇最優試驗設計和測量方法,並通過對測量數據的處理和解析,最大限度地獲取有關物質系統的成分、結構及其他相關信息
化學計量數則是指化學方程式配平後每一物質化學式前配上的系數。微觀上它可以表示各物質的分子(原子)個數比;宏觀上可用於計算各物質質量比;氣體的化學計量數與體積成正比。
=====滿意請採納為滿意答案吧====
⑵ 化學計量數是什麼意思
就是方程式的配平,把方程式用待定系數法配平以後,得到的數字就是它的系數,也就是計量數
化學計量數的概念應包括其內涵與外延,即化學計量數之比與粒子數之比、物質的量之比、氣體體積比、反應速率之比等的關系。但它本身缺不具備聯系微觀與宏觀、統一初中與高中的功能。
⑶ 什麼是"化學計量點"
在滴定分析法中,一般現將試樣配成溶液並置於一定容器中,用一種已知准確濃度的溶液即標准溶液通過滴定管逐滴地滴加到被測物質的溶液中。
直至所加溶液物質的量與被測物質的量按化學計量關系恰好反應完全,所加標准溶液與被測物質恰好完全反應的這一點稱為化學計量點。
(3)化學計量擴展閱讀:
化學計量點的計算方法:
化學計量點是按化學反應關系求得的理論值。當滴定反應達到反應計量點時,各物質的量之比等於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系數之比。
滴定反應:aA+bB=gG+dD
在化學計量點時:nA:nB=a:b
cA=(a*mB)/(b*VA*MB)
⑷ 礦物的化學計量性與非化學計量性
自然界中,只有少數礦物的化學成分是相當固定的,其化學組成遵守物理化學分配定律——定比定律和倍比定律,各組分間具嚴格的化合比,礦物的化學組成可由確定的理想化學式加以表示,如水晶,即幾乎由純SiO2組成。但是,天然礦物並非理想化學純的物質。由於外界環境的復雜性,大多數礦物因類質同象替代,致使其化學組成在一定范圍內變化,但各晶格位置上成類質同象關系的各組分數量總和之間仍遵循定比定律,如鐵閃鋅礦(Zn,Fe)S、橄欖石(Mg,Fe)2[SiO4]等。像這類在各晶格位置上的組分之間遵守定比定律、具嚴格化合比的礦物稱為化學計量礦物(stoichiometric mineral)。
然而,自然界許多礦物,特別是某些含變價元素的礦物,因形成過程中常處於不同的氧化還原條件下,其價態會發生變化。由於受化合物電中性的制約,礦物晶體內部必然存在有某種晶格缺陷(如空位、填隙離子等點缺陷),致使其化學組成偏離理想化合比,不再遵循定比定律,這些礦物稱為非化學計量礦物(nonstoichiometric mineral)。某些礦物,特別是在高溫條件下,相對地容許存在大量空位。例如,像FeS化合物,可以在高溫下通過暴露在真空或高硫蒸氣壓下,極容易改變其化學計量性(stoichiometry),而變為磁黃鐵礦的成分(Fe1-xS)。由於有部分Fe3+的存在,使得鐵原子數總是少於硫原子數,晶格中即產生陽離子空位,其中x值的大小取決於結構中Fe3+離子數的多少。高溫下x值介於0~0.125之間,其陽離子空位隨機分布(Putnis,A.,1992)。
自然界礦物總是以成分非化學計量性(nonstoichiometry)來顯示其標型特徵,如含金硫化物的偏離化學計量的元素比值即具有標型性。研究表明,含金石英脈中黃鐵礦(理想化學式為FeS2),其成分往往偏離wFe/w(S+As)的理想比值,若wFe/w(S+As)值明顯大於0.500,即表明其形成深度小,而wFe/w(S+As)值小於或略大於0.500時,則反映成礦深度大(Новгородова,М.И.等,1980)。因此,根據黃鐵礦的非化學計量性可判斷其所在地質體的剝蝕程度。
顯然,類質同象替代和非化學計量性是引起礦物成分在一定范圍內變化的主要原因,其他因素尚有陽離子的可交換性、膠體的吸附作用、礦物中含水量的變化,及以顯微包裹體形式存在的機械混入物等。
⑸ 什麼是化學計量數值比
就是X和Q前面的系數。也可以理解為有2分子的X與3分子的Q反應。
舉個例子
2H2+O2=2H2O
這個反應就是2分子的氫氣和1分子的氧氣反應生成的2分子水,
這個2:1就是化學計量數之比。
⑹ 化學計量數是什麼意思
就是方程式的配平,把方程式用待定系數法配平以後,得到的數字就是它版的系數,也就是權計量數
化學計量數的概念應包括其內涵與外延,即化學計量數之比與粒子數之比、物質的量之比、氣體體積比、反應速率之比等的關系。但它本身缺不具備聯系微觀與宏觀、統一初中與高中的功能。
⑺ 常用化學計量
按照您的意思,就是甲烷和乙烯各0.5mol才是4Na,即(4+4)*0.5=4
但是題目所的是甲烷和乙烯一共0.5mol,因此需要找到二者之間的共同點,就在於1mol甲烷和1mol乙烯都是4Na個氫原子,因此利用二者分子式中氫原子數相同,可以知道0.5mol二者的混合物中含有氫原子個數應該是0.5*4=2Na
⑻ 化學計量數之比等於什麼 百度百科
化學計量數之比等於參與反應的物質前的系數之比。
關於化學方程式中各版物質化學式前面的「權系數」(即化學計量數),不宜簡單看作是原子或分子的個數,事實上我們能夠觀察到的反應現象,決不是幾個原子和分子間反應的結果,而是大量質點聚集所顯示的宏觀現象。化學方程式還具有「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彼此之間的物質的量之比」。
化學計量數的概念應包括其內涵與外延,即化學計量數之比與粒子數之比、物質的量之比、氣體體積比、反應速率之比等的關系。
(8)化學計量擴展閱讀
以整數來揭示化學反應各組分之間的關系,計量數可以不僅是是原子反應個數之間的比,還可以擴展到宏觀的物質的量質量 還可以是體積之間的關系。再者計量數可以突出化合價電子轉移的數量關系。
反應級數:在化學反應的速率方程中,各反應物的濃度項的指數之和稱該反應的反應級數。
反應級數與化學計量數的關系:對於基元反應反應物的分級數與該反應物的化學計量數的絕對值相等;對於非基元反應則不一定相等。
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等於參加反應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之比;
如果體積相同的溶液還等於物質的量濃度之比;有氣體參加的反應等於氣體同溫同壓下的體積之比。
⑼ 化學計量數是什麼
化學的計量數,實際上在這里就是方程式的配平,如果把方程式用待定版系數法配平以後,得到權的數字就是它的系數,也就是計量數
化學計量數的概念應包括其內涵與外延,即化學計量數之比與粒子數之比、物質的量之比、氣體體積比、反應速率之比等的關系。但它本身缺不具備聯系微觀與宏觀、統一初中與高中的功能。
⑽ 什麼是化學計量數之比
就是在化學反應方程式配平之後,各物質前的數字之比
舉個例子2H2+O2==2H2O
這個方程式中個化學計量數之比依次是2比1比2,多看幾遍就知道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