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七年級生物教案

七年級生物教案

發布時間: 2020-11-21 00:41:55

① 七年級上冊生物學教案

一、鼠婦的介紹

鼠婦又稱「潮蟲」,在南方也叫「西瓜蟲」、「團子蟲」,屬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甲殼綱潮蟲亞目。鼠婦的種類較多,它們身體大多呈長卵形,成體長9—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顯著,呈灰褐色、灰藍色;常能捲曲成團,是草食的陸棲類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為甲殼動物中唯一完全適應於陸地生活的動物,從海邊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們的分布。第一觸角短小,後7對胸肢變成步足。但它們都需生活在潮濕、溫暖以及有遮蔽的場所,晝伏夜出,具負趨光性。不像昆蟲和蜘蛛那樣高度適應於陸地上生活,在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有分布,在田間,主要為害黃瓜、西紅柿、油菜等常見的種類有潮蟲科、鼠婦科、球鼠婦科等代表動物。

二、鼠婦的生活環境及採集

鼠婦喜棲息於朽木、腐葉、石塊等下面,有時也會出現在房屋、庭院內。鼠婦在20---25度之間生活較為正常。若室內外溫度在25度左右,在房前屋後的石塊、瓦礫下面、盆里、壇內均可以找到;溫度低於25度,需要選擇溫暖的花窖、庭院的下水道旁邊進行採集,也可在平房條件的廚房地磚下面進行收集。我們在學校園里採集時發現,鼠婦的數量較少,個體也較小,以一些個體小的為主。在花盆底下可以採集得到,但數量少,如果花盆是放在水泥地上則其數量會很少,而且水分過多數量也會大大減少。為了採集的方便,我們經過一番努力後發現,如果把台灣草連根鏟起,倒蓋在牆邊的草坪上(可蓋兩到三層),開始幾天不要澆水,等草幹了之後,三天左右澆少量的水,只要保護相對潮濕就可以。一個月左右開始採集,則可得到個體較大,數量較多的鼠婦。而且,採集過程非常方便,只要把草皮拿走就是。在鼠婦的收集過程中,必須小心地保護,收集後,容器內應帶一些濕土和注意通風。濕土最好是富含有機質,顏色以黑色最佳,同時可放幾片爛樹葉或一些植物的小根。

三、鼠婦的飼養

在實驗室飼養鼠婦可用大的盆子如塑料水槽、也可用月餅的盒子。在盆子內放一些經過篩選後的松軟的土壤,土壤以富含有機質為好,特別是黑色的土壤則效果更佳,同時可放一些爛樹葉。土壤的含水量不宜太大,每天可向土壤中噴灑少量的清水,水滴入過多,土壤容易形成泥塊或泥漿,這樣會使鼠婦的活動減慢,甚至造成死亡。可以用手進行小測,用手抓起一把泥土,用力捏,沒有水從指縫流出,松開手,輕輕一碰,泥土疏鬆,表明土壤的濕度適中。同時每3天換一次土,最長不要超過一周,換土也不要全部換,可放一半留一半。鼠婦的密度不宜過大,大概每1000毫升的容器內可飼養25---30隻左右的鼠婦,密度過大,婦容易死亡。盆子上可用黑布遮蓋,保證有充足的空氣,同時用橡皮圈套住黑布,防止鼠婦逃跑。也可在晚上開燈,也能起到防止鼠婦逃跑的效果。

四、鼠婦的培養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

1、每次換土時,最好保留一部分原來的土壤;對換出的土壤要細心檢查,以免因個別鼠婦「假死」或鑽在土壤中而丟掉。

2、在實驗室放置鼠婦時,要留心周圍是否有其它動物如老鼠、蟑螂等的危害。

3、土壤中水分不宜過多,保持濕潤即可。如果不小心加入的水太多,可用細沙進行調節。

4、為了保證實驗的效果,在飼養鼠婦時盡可能給它提供適宜的溫度。

5、不要將飼養的鼠婦放在太亮的地方,盡可能給它提供較為黑暗的環境。

②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復習教案怎麼

tob_id_2954
2
7.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三.生物的簡單歸類 1.按照形態結構特點——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環境——水生生物、陸生生物 3.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等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復習要點: 一.生物圈 1.概念:指地球上所有生物與其環境的總和。 (地球上適合生物生存的表面的一薄層) 2.范圍:以海平面為標准,向上約10千米,向下約10千米,總共20千米。 3.組成: 大氣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六點基本條件: (1)營養物質;(2)陽光;(3)空氣; (4)水;(5)適宜的溫度;(6)一定的生存空間。 二、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一).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3
生態
因素:環境中影響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態因素。 生態因素分為兩大類: ①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捕食、競爭、寄生、共生、合作等) ②非生物因素:光、空氣、溫度、水等。 (二).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能影響和改變著環境。 1.適應:生物對環境表現出的相適合的現象。反映了生物與環境的統一。 2.適應的特徵 ①普遍性: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如駱駝刺對乾旱環境的適應) ②相對性:生物適應它所生存的環境是在一定程度、一定時間上的適應, 並不是永久的,長期不變的。 3.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如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蚯蚓增加土壤肥力等。) 三.探究的一般過程: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與交流 關鍵:設計對照試驗 對照實驗: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 (即對照試驗1.實驗組和對照組2.只有一個變數,其它條件一樣) 四、生態系統 定義:在一定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生態系統。 組成:分為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