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大清歷史

大清歷史

發布時間: 2020-11-21 00:43:13

Ⅰ 中國清朝重大歷史事件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大順攻佔明朝國都北京,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攝政王多爾袞率領清軍入關,同年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統治者。

軍事上在隨後的二十餘年間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後又平定三藩之亂、統一鄭氏台灣,逐步掌控全國。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間,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在原有的體系框架下達到極致,改革最多,國力最強,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疆域遼闊。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清朝統治者將新疆和西藏納入版圖,並在西南推行改土歸流政策。

最終確定了中國近代的版圖,積極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但是封建專制也推向了最高峰。中後期由於政治僵化、文化專制、閉關鎖國、思想禁錮、科技停滯等因素逐步落後於西方。

鴉片戰爭後多遭列強入侵,主權和領土嚴重喪失。也開始了近代化的探索,開啟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得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清朝後期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統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軍閥袁世凱逼清末帝溥儀遜位,隆裕太後接受優待條件,清帝頒布了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清朝滅亡後復辟勢力一直存在,例如張勛復辟和偽滿洲國,二戰末期蘇聯紅軍出兵東北,偽滿洲國徹底滅亡。

(1)大清歷史擴展閱讀:

清軍進軍江南的過程中,燒殺搶掠,激起江南人民的強烈反抗,特別是剃發令強制執行,各地燃起抗清的熊熊烈火。1659年,清軍佔領西南地區。並遷移湖廣人口填川,以補充勞動力的不足,視為歷史上的第二次「湖廣填四川」。

清廷制定的圈地和投充政策使人民放棄土地,增加更多流民。為此又制定嚴禁奴僕逃亡的逃人法,激化京畿地區的民族矛盾。後來清廷下令停止這些政策,並實行獎勵墾荒、減免捐稅的政策。並且正式開科取士,追尊崇禎帝與明朝忠臣。

李自成死後,大順軍余部與南明湖廣總督何騰蛟、湖北巡撫堵胤錫聯明抗清。1647年大敗清軍於全州,次年幾乎收復湖南全境。江西金聲桓和在廣州李成棟先後反正,出現了第一次抗清斗爭的高潮。但永曆政權不能團結對敵,給了清軍以喘息之機。

1649—1650年,何騰蛟、瞿式耜先後犧牲。1652年,李定國率軍8萬東出廣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廣東,「兩蹶名王,天下震動」。劉文秀亦出擊四川,克復川南。東南沿海的張煌言等的抗清軍隊也發動攻勢,抗清斗爭再次出現高潮。

這時孫可望同李定國之間矛盾爆發,破壞了大好形勢。孫可望投清後,雲貴虛實盡為清軍所知。由於華南反清勢力較大,清帝冊封吳三桂、耿仲明與尚可喜為王以鎮守雲南、貴州、廣東與福建等地,史稱三藩。1658年,吳三桂率清軍攻入雲南,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滅亡。

Ⅱ 清王朝的歷史

陽光之所以開始對清朝這個中國最後的朝代感興趣應該是源於「孝庄秘史」這部電視劇的播出。期間孝庄這個人物深深的吸引了陽光。於是,陽光開始四處收集、查閱關於「孝庄」這個歷史上偉大的女人的資料。久而久之,不但收集了很多孝庄的資料,同時也收集了清朝的部分歷史資料。

以下資料主要來源於書本、網路,在這里陽光將其整理後分批貼出來,與感情趣的朋友共同分享一下。

清王朝(1616-1912),創立者為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初名「後金」1636年改名為清。定都盛京(今遼寧沈陽),公元1644年,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於是,清朝進入關內,並遷都至北京,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

1662年,聖祖玄燁即位

1674年平息三藩之亂

1683年,清統一台灣

1689年與俄羅斯簽訂清朝歷史上唯一的平等條約--《中俄尼布楚條約》

1662-1795年,這一百多年的時光是清王朝,也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的輝煌時期,史稱「康雍乾盛世」

1796年,爆發川峽鄂白蓮教農民起義,清政府動用的全國的兵力才鎮壓下去,至此,清王朝開始走向衰亡之路。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

1842年清政府戰敗,與英國簽訂《中英江寧(南京)條約》割讓香港,開放「五口通商」賠款白銀2100萬,至此,西方列強紛至沓來,中國承受了「割地賠款」的深重災難。中國歷史翻開了其最黑暗的一頁

1911年,清朝政府竟與西方列強簽訂了一千多個不平等條約。割地面積之大、賠款數額之多,均為空前絕後!!!

其間,1851-1864年的太平天國農民運動、1860-1895年的洋務運動,1898年的戊戌變法,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無不轟轟烈烈,但全部失敗。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其後,各省紛紛響應,脫離清朝政府的統治

1912年1月1日。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政府--中華民國政府在南京成立

1912年3月10日,清政府在紫禁城召開了最後一次御前會議,隆裕皇太後代末代皇帝溥儀宣讀了《退位詔書》。至此、清朝的統治正式宣告結束。

Ⅲ 大清王朝歷史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最後一個由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並建立的大一統政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帝制王朝,統治者為東北的愛新覺羅氏。清朝的前身是1616年由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政權,1636年皇太極將國號改為大清。
清朝初期,通過剃發易服和文字獄來抑止廣大漢族人民尤其是上層人士的民族精神以保持滿族的統治地位。清朝統治者對內:採取了民族分治的民族政策;在文化上,製造文字獄,壓制漢族進步思想;對外:實行海禁,閉關鎖國,輕視外國先進思想和技術。這些政策維護了清朝的疆域擴張和社會穩定,但卻導致了其統治時期內此起彼伏的民族問題,和末期的國家極度貧弱。
清朝後期,它成為了,英,法等殖民國家侵略擴張的新對象。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先後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清政府被迫與之簽定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為維護其統治,晚清政府開展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奠定了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基礎。1898年,光緒帝開始了「戊戌變法」,但受到了保守勢力的阻擾,變法失敗。1911年10月10日(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各省紛紛獨立。1912年2月12日,溥儀退位,清朝結束。清朝共十一帝(後金的建立者努爾哈赤並未稱帝,被追封為清太祖),統治關內269年。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