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
A. 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有沒有道理
都是經過演繹改編的,有一句話,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B. 《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的內容是什麼
《評新編歷史劇復<海瑞罷官制>》 一文發表於1965年11月的上海《文匯報》,作者姚文元,文章發表後,得到了毛澤東的支持,成為「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線。
姚文元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捕風捉影地把《海瑞罷官》中所寫到的「退田」、「平冤獄」同1961年的「單干風」、「翻案風」聯系起來,說這是當時「資產階級反對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革命的斗爭焦點」,武斷地認為《海瑞罷官》是一株毒草。
C. 海瑞罷官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後事記得他罷官而不記得他之前的,比如北宋的時侯,南宋的時侯有大臣罷官的呢
《海瑞罷官》是歷史學家吳晗於1961年發表的一部九場歷史京劇劇本。作品主人公海瑞是明朝的著名清官,主張整頓紀綱,建立廉潔清明的朝政,為此曾冒死上疏嘉靖皇帝。該劇所寫的是海瑞於隆慶年間(1567~1573)應天巡撫任上除霸退田的一段史實。
明朝首相徐階告老還鄉,其子徐瑛仗勢霸佔民田、 氣死趙玉山之子,又搶走趙的孫女小蘭。小蘭母洪氏赴縣控告。縣令王明友受賄, 當堂打死趙玉山,轟出洪氏。海瑞正調任應天巡撫,得知冤情,復審此案。徐階自恃有恩於海瑞,代子求情,提出交田贖罪。海瑞指明占田應退,犯法當誅。徐階惱怒,唆使朝臣彈劫海瑞,新巡撫戴風翔親來摘印。海瑞於交印前,斬了徐瑛及縣令王明友。
D. 誰轉載過夭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嗎
《海瑞罷官》剛上演不久,江青就認為有很大問題,並以她固有的特殊身份,找了中宣部、文化部的四個正副部長,提出要批《海瑞罷官》。可是這四位部長沒有把她當一回事,這自然是有其原因的:其一,部長們未必認為《海瑞罷官》有什麼大問題;其二,《海瑞罷官》的作者吳晗是北京市副市長,點名批判必須有中央決定,而不應由江青作出。因此,部長們沒有把她當一回事乃是在情理之中。
E. 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的簡介
姚文元,浙江諸暨人。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後,歷任青年團上海盧灣區工委宣傳部部長,《萌芽》雜志、《文藝月報》編輯,《解放日報》編委。「文化大革命」中,與江青、張春橋、王洪文結成「四人幫」。1977年中共十屆三中全會通過《關於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反黨集團的決議》,永遠開除其黨籍,撤銷其黨內外一切職務。198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定為江青反革命集團主犯,犯有領導反革命集團、陰謀顛覆政府、進行反革命宣傳煽動和誣告陷害等罪行。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二十年,剝奪政治權利五年。
F. 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的主要內容,可以概括一下重點,50字左右
文章評論的是吳晗於1960年完成的京劇《海瑞罷官》,此前《海》劇一直被認為是宣傳官員剛正不阿精神的歷史劇,用以批判大躍進時期各級官員虛報生產成果等歪風。但是姚文元的文章則突然把該劇判定為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大毒草」,由於該劇之前的地位以及作者吳晗北京市副市長的身份,這篇文章的出現在中國共產黨及中國各階層引起了軒然大波,將許多學術問題、歷史問題提升到了階級斗爭的高度。所以一般認為這篇劇評事實上揭開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G. 哪位能介紹一下歷史學家胡晗先生寫的《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
《海瑞罷官》是歷史學家吳晗於1961年發表的一部 九場歷史京劇劇本。作品主人公海瑞是明朝的著名清官, 主張整頓紀綱,建立廉潔清明的朝政,為此曾冒死上疏 嘉靖皇帝。該劇所寫的是海瑞於隆慶年間(1567~1573) 應天巡撫任上除霸退田的一段史實。 作者醞釀創作此劇,一方面是應著名京劇演員馬連 良的要求,另一方面由於當時正在總結「大躍進」的經 驗教訓,提倡學習海瑞敢講真話。1960年底完成劇本, 1961年1月在北京首次演出。劇本原名《海瑞》,後接受 別人意見,為區別於其他的海瑞戲,改名《海瑞罷官》。 劇本前言中說明:「這個戲著重寫海瑞的剛直不阿,不為 強暴所屈,不為失敗所嚇倒,失敗了再乾的堅強意志。」 劇本上演後,得到了好評。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匯 報》發表姚文元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批 判該劇是影射現實,把劇本中所寫的「退田」、「平冤 獄」,同1961年的所謂「單干風」、「翻案風」聯系起 來,說什麼「『退田』、『平冤獄』就是當時資產階級反 對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革命的斗爭焦點」,「《海 瑞罷官》就是這種階級斗爭的一種形式的反映」,「是 一株毒草」。此文由江青、張春橋等共同策劃,為發動 「文化大革命」製造輿論。從而又進一步導演了一場全 國規模的大批判,作者吳晗因此被迫害致死。粉碎江青 反革命集團以後,1979年2月22日中國共產黨北京市委正 式作出決定,推翻強加於《海瑞罷官》及其作者吳晗的 一切誣陷不實之詞,該劇重新公演。
H. 對《海瑞罷官》的批判為什麼是錯誤的
《海瑞罷官》是吳晗為了響應毛澤東提倡海瑞精神而創作的一部京劇劇本。專海瑞的直言敢諫精神屬在50年代末期糾正經濟工作中的「左」傾錯誤中被毛澤東視之為重要的思想動力,號召全黨都實事求是地將自己觀察到的實際工作中的不足與錯誤指出來,幫助政府更好地制定政策。吳晗是我國明史研究專家,文筆極佳,時任北京市副市長。吳晗的《海瑞罷官》寫出後,獲得了很好的響應,但是姚文元受陳伯達等人的指使,於1965年在《文匯報》上發表了《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一文,將吳晗的創作誣陷為政治陰謀,指出吳晗寫這個劇本有為彭德懷鳴不平的意思。開始了將學術問題政治化了做法,這為文化大革命的發動以及後來的撲風捉影,文字獄式的政治迫害開啟了一個惡劣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