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西藏歷史

西藏歷史

發布時間: 2020-11-21 01:56:02

⑴ 關於西藏的歷史故事和傳說

西藏的歷史故事:

大約公元1世紀前後,高原上出現了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經過多年的和戰,又集結成若干個部落聯盟,其中以山南河谷的雅隆部落聯盟、阿里地區的象雄王國和雅魯藏布江以北的蘇毗部落聯盟最為強大。

這時,拉薩河的古名「吉曲」已經出現,現在拉薩所在地,則被人稱為「吉雪沃塘」,意為「吉曲河下游的肥沃壩子」。

松贊干布率大臣、部屬從墨竹工卡西下吉曲沃塘,這片亘古以來荒涼沉寂的平野,立刻變得熱鬧而繁忙。松贊干布經過仔細勘察,決定截斷吉曲河的北河道,使河水傍著山南宣洩,紅山周圍顯露出一大片平野。

他在這里建宮堡,修寺廟,營造軍民住房。據說沃塘平野第一座建築紅山堡寨,就是布達拉宮的前身。這座巨石壘成的宮堡,兀立紅山之巔,氣勢非常雄壯。

吐蕃王朝從此風生水起,松贊干布制定法律,劃分行政區域,分封官職,力主對外交流,贊普屬下設五商、六匠。五商指茶商、玉商、刀商、帛商、鹽商;六匠指噶龍鐵匠、噶如鞍匠、弓匠、劍匠、鎧甲匠、神塑匠等。商業和手工業的形成和發展,對促進拉薩城的興盛起著明顯的作用。

拉薩城始建於公元7世紀,之前這里叫卧馬塘,是蘇毗部落管轄的放牧場。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統一全藏,將政治中心從山南轉移到拉薩,建立了強大的吐蕃奴隸制王朝,並修築了大昭寺、小昭寺和最初的布達拉宮等寺廟宮殿。

公元9世紀吐蕃王朝崩潰,伴隨公元11世紀西藏佛教後弘期的興起,拉薩成為很多高僧大德弘教之地。13世紀,元朝中央政府把西藏納入統一版圖,元、明中央政府先後在西藏地方扶持薩迦王朝和帕木竹巴王朝,西藏的政治中心一度轉移至日喀則的薩迦和山南地區。

13世紀中葉,前藏十三萬戶長之一的蔡巴,在拉薩東面修建蔡巴寺、貢唐寺,此後歷代蔡巴戶長組織力量疏通拉薩河道和加固河堤。

14世紀中葉,帕木竹巴地方政權取代薩迦地方政權後,支持宗喀巴及其弟子,在拉薩修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強化了拉薩的宗教「聖城」地位。

17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受清朝皇帝冊封,建立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政權,以拉薩為政權的中心,拉薩城市有了新的發展。

1951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平接管拉薩,1960年正式設立拉薩市。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前後,拉薩墨本管轄拉薩市區中心部分(林廓路以內)。

1960年設拉薩市。1964年原林芝專區所屬林芝(駐尼池村)、米林(駐東多村)、工布江達(駐介德)、墨脫4縣劃入拉薩市領導。墨竹工卡縣遷駐工卡;林芝縣遷駐普拉。拉薩市轄11縣。

西藏的傳說

1、倉央嘉措的故事

傳說,六世達賴倉央嘉措雖為達賴,但生性自由,在一次的游歷中愛上一個民間女子,並難以自拔,甚至溜出寺院與其相會。

在20歲那年這驚俗之戀得到了徹底的爆發,大師准備為他授比丘戒的時候,他竟悲憤的想要自殺。為愛情的自由,凡人可以逃亡,小喇嘛可以還俗,只有他,作為達賴佛教第一人,無處躲,也無處逃。

為了阻止倉央嘉措,一些當地的勢力甚至派人將瑪吉阿米姦汙,告訴他這是一個如何污穢的女子,而卻說,世間一切的污濁都不足以沾染瑪吉阿米的聖潔。現在有一座餐廳,坐落在八廓街。

2、拉姆拉措

據說有緣之人還可從拉姆拉錯湖水的倒影中看出神喻的前生和來世。每一個去神湖朝拜的人,只要虔誠地向湖中凝望,神湖就能顯現出各種景象,可以啟示未來的命運。歷代的轉世靈童,都是在湖的啟示下尋找,在成為之後也都要到神湖朝拜一次。

傳說十三世達賴圓寂時面向東方,且拉薩至東北方向天空出現異樣彩雲,預示了轉世靈童誕生的方域。後來五世熱振活佛繞湖三周,在拉姆拉錯觀看神諭。該湖也是無數善男信女探求自己命運的寶鏡。

3、拉薩的由來

相傳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娶得大唐文成公主入藏。為了慶祝此事,決心要好好建設王都。但當時的吐蕃王都,還是一片荒草沙灘之地。

文成公主由於精通天象地氣,善觀五行風水,她觀察拉薩的地形,發現其好像一個仰卧的羅剎女(即母夜叉),認為選拉薩作為國都實在是對國極為不利。

於是公主建議在拉薩外圍建立四個寺廟,以鎮住女魔的四肢。她又算出拉薩中心的卧馬湖是母夜叉的,湖水便是母夜叉的血液,都應想辦法鎮住。於是,公主根據五行之說,主張用白羊背土填湖。

藏王松贊干布聽從了公主的意見,就在卧馬湖動工,填湖造寺,建成了著名的大昭寺。拉薩原稱「山羊地」,便由此得名。

大昭寺建成後,藏王便把文成公主由長安帶來的釋加牟尼佛像供在廟內,從此各地善男信女紛紛前來朝拜。久而久之,這塊神聖的「邏娑」(山羊地)因音似,便被稱為「拉薩」,即「聖地」了。

(1)西藏歷史擴展閱讀:

西藏,簡稱「藏」。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邊陲,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西藏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地處北緯26°50′至36°53′,東經78°25′至99°06′之間,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土地面積為120218947.91公頃,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8,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僅次於新疆。2014年末常住人口約317.55萬人。

西藏北鄰新疆,東接四川,東北緊靠青海,東南連接雲南;周邊與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克什米爾等國家及地區接壤,陸地國界線4000多公里,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藏

⑵ 中國古代歷史上,各個朝代對西藏的管理

元朝時期
主詞條:宣政院
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定國號為元,烏思藏(今西藏中部、西部及其迤西地區)、朵甘等地成為統一的多民族的大元帝國的一部分,西藏地方從此正式納入中國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轄之下。[9]
元朝統一中國後,根據藏族地區的實際情況,採取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施政措施:

刻有八思巴文的令牌[10]
首次設置中央機構總制院(1288年改稱宣政院),掌管全國佛教事務及西藏等地的軍政事務。宣政院使(主管官員)一般由丞相兼任,副使由帝師舉薦的僧人擔任。
在西藏清查民戶、設置驛站、徵收賦稅、駐扎軍隊、任命官員,並將元朝刑法、歷法在西藏頒行。
任用藏族僧俗擔當從中央到地方高級官吏。烏思藏、朵甘等地行政機構之設裁及官員的任免、升降、賞罰,皆聽命於中央。
劃分西藏地方行政區域。元朝中央在藏族地區設了三個不相統屬的宣慰使司,均直屬宣政院管理,這就是藏文史書中所說的「三區喀」。就今西藏自治區的地域而言,當時分歸其中兩個宣慰使司管轄——今拉薩、山南、日喀則、阿里等地歸烏斯藏宣慰司管轄;今昌都一帶及那曲地區東部歸朵甘宣慰司管轄。元朝在烏思藏等地清查戶口,確立差役,徵收賦稅,建立驛站,派駐軍隊,鎮守邊疆。烏思藏宣慰司設在薩斯迦(今西藏薩迦),下設13個萬戶府和若干個千戶所,並徵收賦稅。[9]
其中,元代對於行政區域的劃置,成為此後西藏行政區劃沿革的基礎。[9]
明朝時期
主詞條:明朝治藏歷史、西藏八王、烏思藏都司
公元1368年,明朝取代元朝,採用收繳元朝舊敕舊印,換發明朝新敕新印的形式和平過渡,繼承了對西藏地方的國家主權。[11]
明朝沒有沿用元朝的職官制度,而是建立了一套別具特色的僧官封授制度。各地有代表性的政教首領人物,明朝均賜封以不同的名號,頒給他們印章和封浩,命其管理各自的地方,其職位的承襲須經皇帝批准,皆可直通名號於天子。[11]
在行政區劃與軍政機構設置上,明朝在西藏基本上承襲了元朝的劃置方式。在元代烏思藏宣慰司、朵甘宣慰司故地,明朝設立烏思藏、朵甘兩個衛指揮使司和俄力思軍民元帥府。後來,又將烏思藏、朵甘兩個衛指揮使司升格為行都指揮使司,其下設指揮使司、宣慰司、招討司、萬戶府、千戶所等機構。各級軍政機構的官員,均封委當地的僧俗首領出任。各級官員之任免、升遷,概由明朝中央直接決定,並頒授印誥等。[11]
清朝時期
主詞條:清朝治藏歷史、駐藏大臣、班禪額爾德尼、金瓶掣簽、達賴喇嘛
公元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

達賴五世朝見順治皇帝[12]
進而統一中國。清朝循歷史定例在西藏行使主權,只要前朝所封官員進送舊朝印信,即改授新朝印信,其原有地位不變。1652年,藏傳佛教格魯派五世達賴喇嘛應召到北京覲見清世祖順治皇帝,次年受到清朝正式冊封;後來,五世班禪又受到康熙皇帝的冊封。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和他們在西藏的政治宗教地位由此被正式確立,此後歷世達賴、班禪須經中央政府冊封遂成定製。[13] 1727年,雍正皇帝正式設立駐藏大臣處理西藏事務。
清朝對西藏的施政管理,在總結元明兩朝治藏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和形勢變化作了重大而全面的調整,例如:設置駐藏大臣總攬全藏;調整西藏地方的政教管理體制;賜封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名號,並確定了金瓶掣簽制度;確立西藏地方涉外事務、邊境國防的決定權歸中央等原則;勘定今西藏與青海、四川、雲南間的界線;規定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的轄區及許可權,劃分了駐藏大臣直轄區。

⑶ 西藏在中國的歷史

公元7世紀前期,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藏族正式進入奴隸社會;

唐太宗的時候,文成公主嫁到西藏(當時叫做吐蕃)做松贊干布的妃子;

唐中宗的時候,金城公主嫁到西藏做遲帶珠丹的妃子;

唐玄宗的時候,兩國經常交戰,互有勝負,應該唐軍占上風一點;

安史之亂後,吐蕃佔領了廣大西北;

元朝忽必烈時候,被蒙古軍隊攻克,正式成為中國領土;

明朝時候,西藏自始至終服從中央朝廷統治,沒有過叛亂;

清朝順治冊立藏教首領為達賴,康熙冊立另一領袖為班禪,結果西藏發生叛亂了,乾隆派駐藏大臣對西藏進行管理。

1888年,英軍從印度出發侵略西藏,在藏、漢各族人民抗擊下敗退;

1913年,英國高出個「麥克馬洪線」,中國政府一項不承認,那是非法的;

1951年,人民解放軍和平解放西藏;

20世紀60年代初,印度軍隊侵入西藏,中國軍民一致抗擊,「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解放軍勝利。

⑷ 中國古代新疆和西藏的歷史是什麼

漢代時正是在新疆設立行政機構,張騫出使西域,最先到的就是新疆,伊利將軍是內清朝時候開始設容立的。

新疆屬於西域,在西漢時期我國就對西域設有安西都護府進行有效管轄。西藏地理位置特殊,但一直跟我們中原政權有來往,唐朝時接受分封並與大唐和親,他一直都是獨立政權,不過在元朝時才正式成為我國的一個轄區,之後一直是我國的一部分並受中原政權管轄分封。但這兩個地方都有極端民族分子破壞國家統一民族和諧。

⑸ 中國古代歷史上,各個朝代對西藏的管理是神馬

1、唐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專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屬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

2、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定國號為元,烏思藏(今西藏中部、西部及其迤西地區)、朵甘等地成為統一的多民族的大元帝國的一部分,西藏地方從此正式納入中國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轄之下。

3、公元1368年,明朝取代元朝,採用收繳元朝舊敕舊印,換發明朝新敕新印的形式和平過渡,繼承了對西藏地方的國家主權。

4、公元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進而統一中國。清朝循歷史定例在西藏行使主權,只要前朝所封官員進送舊朝印信,即改授新朝印信,其原有地位不變。1652年,藏傳佛教格魯派五世達賴喇嘛應召到北京覲見清世祖順治皇帝,次年受到清朝正式冊封;後來,五世班禪又受到康熙皇帝的冊封。

(5)西藏歷史擴展閱讀:

管理制度

清朝對西藏的施政管理,在總結元明兩朝治藏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和形勢變化作了重大而全面的調整,例如:設置駐藏大臣總攬全藏;調整西藏地方的政教管理體制;賜封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名號,並確定了金瓶掣簽制度。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