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殺蟲劑
美國科學家們1999年6月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研究報告說,激活植物的自然防禦系統能夠減少殺蟲劑的使用,並研製出有利於環境保護的害蟲防治方法。
植物對前來侵襲的害蟲並不是完全不具備防禦能力。他們能夠利用自身產生的天然化合物使它們自身的味道對害蟲具有較少吸引力,並能夠招來這些飢餓的害蟲的天敵幫助它們在與害蟲的斗爭中贏得勝利。戴維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發現,當人工激活植物的自然防禦系統時,它們殺滅的害蟲數量是黃蜂在植物上捕殺害蟲數量的兩倍。
加州大學的博士後珍妮弗·塞勒說:「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採用人工方法激活植物的抵抗力,和仿照害蟲的天敵進行生物性防治這兩種方法可以結合起來協同加強防治作物害蟲的能力。」
塞勒和她的合作者利用引誘劑——即可以噴灑在植物上激活其自然防禦能力的化學物質——在蕃茄植物上進行了有效性試驗。蕃茄最大的天敵是甜菜蛾幼蟲,這種微小的蛾幼蟲以吃菜葉和水果為生。
當蕃茄植物受到這種害蟲侵襲時,他們釋放出一種叫做茉莉酮酸的化合物,這種酸可加速植物產生其他具有防禦能力的化合物,並向蛾幼蟲的主要敵人——黃蜂發出求救信號。
Ⅱ 生物殺蟲與化學殺蟲區別大,怎樣殺蟲效果好
一、生物殺蟲劑
微生物殺蟲劑種類很多,已發現的有2000多種,按照微生物的分類可分為細菌、真菌、病毒、原生動物和線蟲等。目前,國內研究開發應用並形成商品化產品的主要有細菌類殺蟲劑、真菌類殺蟲劑、病毒類殺蟲劑和抗生素類殺蟲劑農葯。生物殺蟲劑主要分為:蘇雲金桿菌、昆蟲病毒、植物浸提液3大類,具有取材方便,成本低廉、控制期長,高效、經濟、安全、無污染,與環境高度相容等特點,是當前生產無公害綠色蔬菜生產的最佳農葯選擇。
1、真菌殺蟲劑
真菌殺蟲劑是一類寄生譜較廣的昆蟲病原真菌,是一種觸殺性微生物殺蟲劑。目前,研究利用的主要種類有:白僵菌、綠僵菌、擬青黴、座殼孢菌和輪枝菌。⑴白僵菌白僵菌是我國研究時間最長和應用面積最大的真菌殺蟲劑。⑵綠僵菌綠僵菌是一種廣譜的昆蟲病原菌,在國外應用其防治害蟲的面積超過了白僵菌,防治效果可與白僵菌媲美。
2、細菌殺蟲劑
細菌類殺蟲劑是國內研究開發較早的生產量最大、應用最廣的微生物殺蟲劑。目前,研究應用的品種有蘇雲金桿菌、青蟲菌、日本金龜子芽孢桿菌和球形芽孢桿菌,其中蘇雲金桿菌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種。蘇雲金桿菌(Bt)是一種能產生伴孢晶體毒素,昆蟲寄主譜較廣的重要昆蟲病原菌,是一種胃毒性殺蟲劑。蘇雲金桿菌對多種農業害蟲有不同程度的毒殺作用,這些害蟲包括棉鈴蟲、煙青蟲、銀紋夜蛾、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小地老虎、稻縱卷葉螟、玉米螟、小菜蛾和茶毛蟲等,對森林害蟲松毛蟲有較好效果。另外,還可用於防治蚊類幼蟲和儲糧蛾類害蟲。
二、化學殺蟲劑
凡是種植農作物的人都知道害蟲所帶來的一系列危害,尤其是那些吃掉農作物葉子和果實的害蟲。從古希臘和羅馬時代以來,農民們就嘗試著用殺蟲劑與蟲害作斗爭。在20世紀,科學家們尋找著一種能用於大規模農業生產的真正強有力的殺蟲劑。1939年,發生了一個突破。當時瑞士科學家保羅米勒發現,一種叫做「DDT」(二氯二苯三氯乙烷)的化學葯品是強有力的殺蟲劑。
Ⅲ 防治果樹害蟲用哪些生物殺蟲劑
果樹害蟲種類眾多。為害果實的主要是食心蟲類;為害枝葉的主要有卷葉蛾類、潛葉蛾類、蚜蟲類、木虱類、介殼蟲類、蟎類、蝽類、癭蚊類;為害樹乾的有吉丁蟲類、天牛類等。
在我國登記用於防治果樹害蟲的生物殺蟲劑主要有阿維菌素、蘇雲金桿菌、瀏陽黴素、煙鹼等。
(1)阿維菌素主要防治食心蟲、蚜蟲、卷葉蟲、紅蜘蛛等多種果樹害蟲和害蟎。(2)蘇雲金桿菌主要防治食心蟲、尺蠖等。(3)瀏陽黴素主要防治紅蜘蛛。(4)煙鹼主要防治金紋細蛾等。
Ⅳ 生物殺蟲劑與化學殺蟲劑有啥區別
生物殺蟲劑抄主要分為:蘇雲金桿菌、昆蟲病毒、植物浸提液3大類,具有取材方便,成本低廉、控制期長,高效、經濟、安全、無污染,與環境高度相容等特點,是當前生產無公害綠色蔬菜生產的最佳農葯選擇。
化學殺蟲劑則往往是毒性較強的殺蟲劑,雖能在一定時間和區域內消滅害蟲,但對人類健康危害極大。更糟糕的是害蟲經過一段時間的進化後往往能對化學殺蟲劑的毒性產生抗性。
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一、生物殺蟲劑成本低廉,化學殺蟲劑則較為昂貴;二、生物殺蟲劑控制期長,化學殺蟲劑控制期相對較短;三、生物殺蟲劑高效,化學殺蟲劑效率一般;四、生物殺蟲劑對人危害小,化學殺蟲劑對人有較大的危害;五、生物殺蟲劑無污染,化學殺蟲劑污染性大。
Ⅳ 生物殺蟲劑有什麼特點
很普遍,效果很好,無法替代雖然也有一些生物制劑,但不多害蟲泛濫的時候,人們還不得不求助於化學殺蟲劑
Ⅵ 生物殺蟲劑有哪些
目前登記用於生物殺蟲劑的有真菌、細菌、病毒、微孢子蟲、線蟲、抗生素、植物源殺蟲劑及動物源殺蟲劑。
Ⅶ 怎樣使用生物殺蟲劑防治梨木虱
梨木虱以成、若蟲刺吸芽、葉、嫩枝梢汁液進行直接為害,分泌黏液,招致雜菌,使葉片造回成間接為害,答出現褐斑而造成早期落葉。同時污染果實,影響品質。
防治梨木虱的生物農葯有阿維菌素、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
(1)阿維菌素2%阿維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或1%阿維菌素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注意最好是在低齡若蟲時期尚未大量分泌黏液時噴葯。(2)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使用0.2%高滲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2000~2500倍液噴霧。注意在低齡若蟲時期尚未大量分泌黏液時噴葯,勿與鹼性農葯混用,不能與代森錳鋅及百菌清混用。
Ⅷ 怎樣使用生物殺蟲劑防治二化螟
二化螟屬鱗翅目,螟蛾科,在我國大部分稻區都有分布。二化螟食性較雜,可為害水稻、玉米、粟、甘蔗、茭白、油菜、蠶豆等作物和多種禾本科雜草。為害水稻分櫱期時出現枯心苗和枯鞘;孕穗期、抽穗期出現枯孕穗和白穗;灌漿期、乳熟期出現半枯穗和蟲傷株,癟粒增多,遇刮大風易倒折。幼蟲蛀入稻莖後劍葉尖端變黃,嚴重的心葉枯黃而死,受害莖上有蛀孔,孔外蟲糞很少,莖內有較多的黃色蟲糞。二化螟以幼蟲在稻茬、稻草及其他寄主植物的根茬或莖稈中越冬。越冬代蛾在春季羽化比三化螟早,氣溫達15℃左右即有成蟲出現。成蟲晚間活動,有趨光性,喜歡在葉寬稈粗、生長濃綠的稻株上產卵。水稻分櫱期前卵多產在葉片正面尖端,圓稈拔節後多產在離水面6~9厘米的葉鞘上。一般每頭雌蛾產卵2~3塊,每塊有卵70~80粒。初孵幼蟲多群集在葉鞘內側為害,造成枯鞘,二至三齡後分散轉株蛀莖,造成枯心、白穗和蟲傷株。一頭幼蟲能為害8~10株。幼蟲老熟後在稻莖基部或莖與葉鞘間化蛹。
用於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生物殺蟲劑主要是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
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制劑為1%乳油,登記使用劑量為每公頃有效成分7.5~15克,即每畝用50~100毫升,對水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