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溫度

歷史溫度

發布時間: 2020-11-21 11:32:52

『壹』 我國歷史上的最低溫度是多少

在1969年2月13日漠河終於誕生了中國現有氣象資料中的極端最低氣溫記錄——-52.3℃。
實際上在珠峰地區是完全有可能出現比它更低的溫度的。例如根據珠峰腳下定日氣象站短短9年的無線電探空觀測資料(每天僅觀測兩次),在海拔 9000米高度上已經出現了-61.4℃的低溫。可見,如果珠峰上有氣象站的話,那麼我國極端最低氣溫的桂冠是有可能讓它取得的!

『貳』 世界上歷史最高溫度是多少度

美科學家創4萬億度高溫紀錄
欲探求宇宙成因
布魯克黑文國立實驗室版位於美國紐約州,其權對撞機建在地下
4米處,環路周長為3.8公里
圖片來源於信息時報

相當於太陽中心溫度的25萬倍;如果在現實生活中,足以熔化所有物質。

據新華社電
美國科學家在實驗室環境下創造4萬億攝氏度高溫紀錄,以模擬宇宙「大爆炸」後的情形,為探索宇宙成因提供素材。

這樣高的溫度,相當於太陽中心溫度的25萬倍;如果在現實生活中,足以熔化所有物質。

這項實驗由美國布魯克黑文國立實驗室完成,15日由研究小組負責人史蒂文·維格朵在首都華盛頓借美國物理學會會議之際宣布。

持續千分之一秒的高溫

布魯克黑文國立實驗室隸屬於美國政府能源部,位於紐約州阿普頓。實驗室擁有一台相對論重離子對撞機(RHIC),環路周長為3.8公里,建在地下4米處,以貴金屬金的離子為材料,加速進而實現數以10億次計的對撞,產生持續時間為千分之一秒、即毫秒的高溫。

「RHIC的設計目標,」維格朵說,「就是為了模擬宇宙形成初期所處的溫度,產生相應的物質。」

對4萬億攝氏度高溫的確認,由計算實現

『叄』 廣西柳州市歷史上最高溫度是多少

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7.2~28.9℃,歷史上極端最高氣溫為38.6~39.5℃。 柳州市地處桂中北部,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影響柳州市的大氣環流主要是季風環流,夏半年盛行偏南風,高溫、高濕、多雨,冬半年盛行偏北風,寒冷、乾燥、少雨。夏長冬短、雨熱同季,光、溫、水氣候資源豐富,但地區差異較大,北部各縣具有較明顯的山地氣候特徵。 太陽輻射量年平均為95~110千卡/平方厘米,南部多於北部,一年中以7~8月最高,1~2月最低。日照時數平均1250~1570小時。氣溫自北向南漸增,年平均氣溫北部18.1~19.4℃,其餘20.1~20.7℃,年際變化北部小於中、南部,最高年與最低年相差1.3~2.0℃。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7.2~10.4℃,歷史上極端最低溫度為-2.5~-5.8℃,高寒山區可達-8℃以上。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7.2~28.9℃,歷史上極端最高氣溫為38.6~39.5℃。年總積溫5700~6800℃,南北相差1100℃。年總降雨量1345~1940毫米,但地區分布和季節變化很大。 雨季一般始於四月下旬,終於9月上旬初,這期間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雨量分布,北部多於南部,山區多於平原,融水縣貝江流域為柳州市的一個多雨中心,年降水量可達2000毫米以上。多年平均蒸發量1600~1700毫米,自南向北漸減,南部超過1700毫米,大於降水量,為半濕半干狀態,而北部的降水量多超過蒸發量,氣候濕潤。柳州市氣象災害主要有:春季低溫陰雨和乾旱,夏季的暴雨洪澇和雷雨大風,局部地方春夏之交季節有冰雹,秋季寒露風和秋旱,以及冬季的寒潮霜凍害。

『肆』 溫度控制系統的發展歷史

溫度及濕度的測量和控制對人類日常生活、工業生產、氣象預報、物資倉版儲等都起著極其重要權的作用。在許多場合,及時准確獲得目標的溫度、濕度信息是十分重要的,近年來,溫濕度測控領域發展迅速,並且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溫濕度的測控晶元也相應的登上歷史的舞台,能夠在工業、農業等各領域中廣泛使用。
鑒於此,本文對基於單片機的溫濕度計系統進行了相關研究。本系統是通過單片機控制來實現對周圍環境的溫濕度進行測量。本系統是以AT89S52單片機為控制單元、溫濕度感測器SHT7X為主要檢測器件,實現溫度、濕度的測量、顯示、控制,並利用單片機之間的通信功能,將所採集到的溫度和濕度值在液晶屏中顯示出來。溫度測量范圍為 -40℃ ~ +123.8℃,精度為±0.4℃;濕度測量范圍為:0 ~100%RH,精度為±3.0%RH。
本文旨在通過軟、硬體的有機結合,以硬體為基礎,進行各功能模塊的編寫。論文對系統硬體的工作原理進行了簡單描述,並附以系統硬體設計框圖。並具體描述LCD液晶顯示屏、SHT7X及AT89S52等器件外接電路介面的軟、硬體調試,程序流程和實現過程。

『伍』 歷史上的最低溫度是多少

國際科研小組創造人類歷史上最低溫度紀錄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柏林9月11日電(記者潘治)由德國、美國、奧地利等國科學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科研小組,日前改寫了人類創造的最低溫度紀錄:他們在實驗室內達到了僅僅比絕對零度高0.5納開爾文的溫度,而此前的紀錄是比絕對零度高3納開。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達到絕對零度以上1納開以內的極端低溫。

開爾文是熱力學溫度單位,簡稱「開」,1開相當於1攝氏度,1納開等於十億分之一開爾文。0開即絕對零度是溫度的極限,相當於零下273.15攝氏度,在這種溫度下,分子將停止運動。

這個科研小組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介紹說,他們是在利用磁阱技術實現銫原子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EC)的實驗過程中創造這一紀錄的。參與研究的科學家大衛·普里查德介紹說,將氣體冷卻到極端接近絕對零度的條件對於精確測量具有重要意義,他們的此次實驗成果有助於製造更為精確的原子鍾和更為精確地測定重力等。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是物質的一種奇特的狀態,處於這種狀態的大量原子的行為像單個粒子一樣。這里的「凝聚」與日常生活中的凝聚不同,它表示原來不同狀態的原子突然「凝聚」到同一狀態。要實現物質的該狀態一方面需要達到極低的溫度,另一方面還要求原子體系處於氣態。華裔物理學家朱棣文曾因發明了激光冷卻和磁阱技術製冷法而與另兩位科學家分享了199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科學家說,他們希望利用新達到的最低溫度發現一些物質的新現象,諸如在此低溫下原子在同一物體表面的狀態、在限定運動通道區域時的運動狀態等。因發現了「鹼金屬原子稀薄氣體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這一新的物質狀態而獲得了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德國科學家沃爾夫岡·克特勒評價說,首次達到絕對零度以上1納開以內的溫度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完)

『陸』 北京歷史最低溫度是多少啊

北京極端最低氣溫-27.4度(1966年)
1988年北京極端最低氣溫-13.2度。

10年的冬天也很冷,但是最低也才零下16°,所以不用擔心的說~~~

『柒』 歷史有溫度嗎

很多人都對正史如數家珍,卻忽略了野史才是正史的靈魂。他們都去追逐遙不可及的過去,卻忽略了近在咫尺的今天。現在終究會成為歷史,歷史也因我們今天的記載而變得有溫度。

『捌』 歷史上有記錄的高溫天氣有哪些

氣象學上把日最高氣溫超過35℃的天氣稱為高溫天氣,如果連續多日氣溫持續在35℃以上,則將這種現象稱之為「熱浪」,古人把這種極端天氣稱為「熱災」,對人民生產生活造成極大影響。由於我國古代對於氣溫的記錄相對較少,有詳盡記載的氣溫描述多在明清兩朝。

根據史料的統計,我國古代有記載的酷熱時節共有19次。雖然古時沒有氣象預報一類的預警措施,但當高溫天氣出現時,統治者普遍採取減工休民的策略,告誡人們減少外出,並對受災地區給予一定的補償。有些統治者認為高溫天氣是上天的警示,因此自己會做一些減膳祈福的行動,有的還會大赦天下,以向上天祈求寬恕。

『玖』 武漢歷史最高溫度是多少

武漢歷史最高溫度應該是40度以上。
相比去年,今年夏天武漢熱的日子不多,雖有兩波熱浪和秋老虎襲擊,可持續時間都不算長。7月11日入伏後,受大陸高壓控制,第一波熱浪襲擊了長江中下游地區,武漢市連續多天高溫。13日,武漢市的最高氣溫首現38℃,14日達到39℃,當天的最低氣溫也突破了30℃。16日,武漢市的最低溫度達到了31.6℃,創下了自1907年以來武漢市最低氣溫的紀錄。據武漢市氣象台高工張學智稱,連續高溫在武漢的夏天並不稀奇,但是最低氣溫突破30℃,卻很罕見。

由於天熱,這段時間,東湖、室內游泳館、水上樂園,還有江邊都是人滿為患,人們都紛紛跳進水中尋找清涼。據某游泳館負責人介紹,這幾天,該館每天都要接待上千人。而南岸嘴今年也成為市民的好去處,據介紹,每天晚上6時到8時左右,南岸嘴人頭攢動,有時一直到凌晨三四點鍾還有人不願離去。

據專家介紹,7月底到8月上旬,副高控制長江流域,武漢市出現了第二次熱浪,這期間東西湖百葉箱中的最高溫度有36.7℃,雖然沒有第一次高溫那樣「咄咄逼人」,卻也讓市民悶熱不已。

8月下旬,副高與大陸高壓交替「坐莊」,武漢市出現了「秋老虎」,24日百葉箱中的溫度為36.4℃,高溫又卷土重來,延續至今。

『拾』 天津的歷史最低溫度是多少

天津的年平均氣溫約為14℃,7月最熱,月平均溫度28℃;歷史最高溫度是41.6℃。1月最冷,月平均溫度-2℃。歷史最低溫度是-17.8℃。

熱點內容
臨沂市教育局網站 發布:2025-07-12 01:04:56 瀏覽:246
教師節資料50字 發布:2025-07-12 00:58:21 瀏覽:345
老師面試班 發布:2025-07-11 23:57:06 瀏覽:802
如何鋪地磚 發布:2025-07-11 22:46:37 瀏覽:232
田靜老師 發布:2025-07-11 22:21:52 瀏覽:758
文科生物會考知識點 發布:2025-07-11 21:32:18 瀏覽:808
班主任工作案例小學 發布:2025-07-11 21:21:02 瀏覽:729
寶藍色校園 發布:2025-07-11 20:31:21 瀏覽:714
幼兒教師演講稿精選 發布:2025-07-11 14:51:14 瀏覽:105
燃料電池歷史 發布:2025-07-11 13:49:58 瀏覽: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