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月考試卷
A. 八年級下冊物理試卷(3月份月考)
八年級系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16分)
1、教室里裝有多盞電燈,上晚自習時,每多開一盞燈,則:( )
A 總電阻減小,總電流增大 B 總電阻增大,總電流減小
C 總電壓不變,總電阻不變 D 總電阻減小,總電流減小
2、從歐姆定律可以導出公式 。對電阻的理解.你認為正確的是( )
A.當電壓增大時,電阻也增大 B.當電流增大時,電阻減小
C.當電壓為零時,電阻也為零 D.電阻由導體本身性質決定,與電流、電壓無關
3、在某電路中,兩燈泡兩端的電壓相等,由此可知,兩燈的連接方式是( )
A.一定是串聯的 B.一定是並聯的
C.串聯、並聯都有可能 D.串聯、並聯都不可能
4、一根銅導線和一根鎳鉻合金線,它們的長短、粗細都相等。把它們串聯到電路中則( )
A.兩根導線兩端電壓相等,銅導線電流大
B.兩根導線兩端電壓、電流分別相等
C.銅導線兩端電壓小,銅導線電流小
D.銅導線兩端電壓小,通過兩根導線的電流相等
5、如圖2兩只電壓表的指針均指在刻度盤正中央,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通過R1的電流小於通過R2的電流
B.R1兩端的電壓與R2兩端的電壓相等
C.R1電阻值小於R2電阻值
D.R1 與R2兩端電壓之和等於電源電壓
6、如圖3所示電路,電壓表V1和V2完全相同,都有3伏和15伏兩個量程,閉合開關後,發現兩個電壓表指針偏轉的角度相同,則( )
A.R1:R2 = 1:4 B.R1:R2 = 4:1
C.R1:R2 = 1:5 D.R1:R2 = 5:1
7、超導材料的應用具有十分誘人的前景。假如科學家已研製出室溫下的超導材料.你認為它可作下列哪種用途( )
A、自熾燈泡的燈絲 B、電爐中的電阻絲 C、保險絲 D、遠距離輸電線
8、如圖7的四個電路中,電源電壓U相同,R1<R2,電路的總電阻由小到大的順序是( )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丁甲乙丙 D、丙乙甲丁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2分)
9、兩節新干電池串聯後的電壓為_______V,並聯後的電壓為_______V。
10、兩電阻串聯在20V的電路中,R1兩端電壓是5V,R2阻值是15Ω,R1的阻值是_______Ω。
11、如圖4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開關S閉合後,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動過程中,燈泡L1的亮度將_______,燈泡L2的亮度將_______(填「變亮」「變暗」或「不變」)
12、如圖5所示電路中,AB兩端電壓U=8V,且保持不變,如果R2兩端電壓U2=2V,R1=12Ω,那麼通過R1的電流是_______A。若要通過它的電流為0.4A,必須把AB兩端電壓調到________V。
13、一個導體兩端電壓為6V時,通過導體的電流是0.3A,導體的電阻是________Ω, 導體兩端電壓為3V時, 通過導體的電流是_______A, 導體兩端電壓為0時,導體的電阻是______Ω。
14、電阻R1、R2串聯在電路中,它們兩端的電壓分別用U1、U2表示,通過它們的電流分別用I1、I2表示,已知,R1>R2, 則I1_______I2 , U1
B. 八年級物理月考試卷
八年抄級下冊物理第一次月考試題 (滿分100分,時間:80分鍾) 班級: 姓名: 學號: 總分: . 一、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1、在選擇電壓表的量程時,正確的是( ) A.盡可能選擇大一些的量程 B.試觸大量程接線柱時發現指針偏轉很小。
C. 跪求八年級物理第一次月考試卷!!
何庄中學物理單元測試題(滿分100分 時間60分鍾)
學號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填空題 (每空2分 計62分)
1.一束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則反射角為_______
2.如圖所示,圖甲為人敲鼓,能發出悅耳動聽的鼓聲,這說明聲音是由於物體__________產生的,並經_________傳入人耳;圖乙為抽去玻璃罩內的空氣,就聽不到鈴聲,說明聲音的傳播依賴於________________.
3.雨後天晴的夜晚,為了不踩到地上的積水,則迎著月光走,地上_______處是水,背著月光走地上_______處是水。(填 『亮』或『暗』)
4.某人對著山崖大喊一聲,經2s聽到回聲,則此人離山崖的距離大約是_____m.
5.夜晚,進行偵察的偵察員為了及早發現情況,常將耳朵貼在大地上傾聽敵人的馬蹄聲,是因為聲音在固體中比氣體傳播得______.
6.聲源發聲時,聲音的響度跟聲源振動的_____________有關.當聲源的________越小時,聲音的響度會越__________.
7.「震耳欲聾」反映了聲音的_________很大;「聲音刺耳」反映了聲音的__________很高;我們能夠分辨出各種不同樂器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的______________不同.
8.如果唱歌時有人說「那麼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麼低的音我唱不出來」,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______;
而「引吭高歌」、「低聲細語」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9.聲源振動的頻率越大,音調越________;聲源振動的振幅越大,離聲源的距離越近,響度越________.
11.從物理學角度看,雜訊強弱是指發聲體做______________時發出的聲音。計量雜訊強弱常用___________做單位。要保證睡眠和休息應控制雜訊不超過___________dB,要保證工作和學習應控制雜訊不超過______________dB.
12.「無聲手槍」是在______處減弱雜訊的;放鞭炮時,用棉花塞住耳孔,這是在________處減弱雜訊的;在馬路和住宅間植樹造林,這是在________中減弱雜訊的.
13. 人們把高於______________Hz的聲音叫做超聲波,把低於______________Hz的聲音叫做次聲波。人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是______________Hz。
14.回聲是由於聲音的______________現象形成的某同學面對高牆後退,邊退邊向高牆喊話,這時人離牆的距離至少是______________m
15.馳名中外的北京天壇里的迴音壁,三音石,圜丘三處建築有非常美妙的聲音現象,它是我國古代建築師利用聲音的______________造成的音響效果。
二.選擇題。(只選一個 計28分)
1.物體在1秒鍾里振動的次數叫( )
A.頻率 B.周期 C.速度 D.振幅
2.拿兩只相同的玻璃杯,一隻裝水,一隻是空的,用一把小勺敲擊它們,哪個發聲時,空氣柱振動的頻率小.( )
A.空杯 B.盛水杯 C.一樣 D.無法比較
3.「B超」機是利用超聲波來論斷病情的,但是人們都聽不到它發出的聲音,這是因為( )
A.聲音太大 B.聲音太小 C.聲音的頻率大於人能聽到聲音的頻率
D.聲音的頻率小於人能聽到聲音的頻率
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手按電子琴的不同鍵位所發聲音不同,主要是聲音的頻率不同
B.人離聲源越遠聽到的聲音就越小,這是因為響度變小的原因
C.只有兩聲源發出聲音的音調和響度相同,我們就無法分辯它們
5.下列操作中,能改變物體發出聲音的音調是( )
A.使勁撥動琴弦 B.在二胡的弓毛上塗一些松香
C.用力敲大鼓 D.轉動小提琴的旋鈕
6.人對遠處大聲講話時,常用雙手在嘴邊圍成喇叭狀,這是為了( )
A.增大說話頻率 B.增加傳入對方耳朵的聲音的響度
C.改變講話的音色 D.增大講話人的肺活量,使人更易講話
7.聲音在傳播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音色會逐漸改變 B.音調會逐漸降低
C.響度會逐漸降低 D.聲音的音調、音色、響度都不會改變
8. 為了減弱雜訊,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將雜訊大的機器都換成雜訊小的機器 B.在馬路旁設立屏障或植樹造林
C.在耳孔中塞上一小團棉花 D.關閉所有聲源
8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鏡面反射遵從光的反射定律 B.平行光束經平面鏡反射後,仍然是平行光束
C.漫反射入射的平行光束經反射後,不再是平行光束 D.漫反射不遵從反射定律
9.下列現象中不能說明光的直線傳播的是( )。
A.射擊時,常提到的「三點一線」 B.黑板上筆直的粉筆線
C.夏天樹陰下的圓光斑 D.月食的形成
10.男同學一般比女同學發出的聲音沉悶、渾厚,其原因是男同學聲帶振動的頻率和女同學聲帶振動的頻率相比:
A.較高 B.較低 C.一樣 D.無法比較
11.頻率為60 Hz的聲音,每分鍾振動次數大約是:
A.60次 B.1800次 C.3600次 D.缺少條件,無法計算
12.下面幾種現象中,能說明聲音可以在水中傳播的是:
A.用光將魚吸引到網內 B.魚被岸上人說話的聲音嚇跑
C.在岸上聽見河水流動的聲音 D.在岸上聽見波浪拍擊海岸岩石發出轟鳴聲
13.百米賽場上,如果計時員是從聽到槍聲開始計時,他所測到的運動員成績比實際成績要:
A.完全一樣 B.好一些 C.差一些 D.無法判斷
14.狗貓能聽到人不能聽到的聲音,原因是:
A.狗、貓的耳朵比人更靈敏 B.狗、貓的聽覺范圍比人的聽覺范圍小
C.狗、貓的聽覺范圍與人的聽覺范圍不同 D.狗貓的聽覺有問題
三、實驗題
1. 小紅利用一把鋼尺在課堂上進行了如圖所示實踐活動,請你仔細觀察這圖,想想,並回答下面的問題。
(1)小紅的實踐活動目的是探究什麼?(3分)
(2)利用該圖還可以進行哪些有關聲音的探究實驗(舉2例) (3分)
四、計算題 一艘測量船將一束超聲波垂直向海底發射,測出從發射超聲波到接收反射回波所用時間是4s,巳知聲音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 1500 m/s。問:這處海底深度是多少? (4分)
D. 八年級上冊物理月考例題,有答案
九年義務教育八年級(上)
學生發展性目標評價《物理》
___班 學號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績
一、填空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
1、某同學測量了一些數據,但忘了寫單位。請你給他補上合適的單位:
A、小紅的身高1.65___cm_______,B、一袋大米質量為50__kg________,
C、半場足球賽時間45___min_____,D、一間教室高約3__m________。
2、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_____,太陽光大約以8_才能傳到地球,太陽距地球約為______,光在其它透明物質中傳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__慢_____。
3、聲音是由物體振動______產生的,笛子是由管內__空氣柱____振動發出聲音的,月球上宇航員交談用無線電這是因為__真空____不能傳聲。
4、某人坐在勻速行駛的船上,相對於人來說,小船是__________ 的,相對於船來說,人是_________的。若小船的速度是2米/秒,經過10秒鍾小船駛過了_____米。
5、某同學已經測得自己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_,合______Km/h,她家離學校720m,為了不遲到,她至少應提前______min從家出發。
6、甲、乙兩物體作勻速直線運動,通過的路程之比為3:2,所用時間之比為2:3,則它們的速度之比為________。
7、A、B兩地相距32m,有一物體從A地做變速運動到B,從A運動到途中C時,所用時間是4s,在此處停留1s後,繼續運動到B,所用時間是3s,那麼物體從A到B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
8、明靜的夜晚,水井中出現了月亮,頑皮的小猴倒掛成一串想將月亮打撈上來,無論怎樣都不能撈上,小猴一急,一隻小猴掉入井中,糟了!月亮沒有了。井中的月亮是____成像,月亮不見了是平靜的水面被打破發生了______的原因。
9、太陽光是由紅、橙、……____種顏色組成的,彩電的畫面是由________三色光合成的。
10、眼睛的晶狀體相當於_____透鏡,物體的光線通過瞳孔,經過晶狀體在視網膜上成像,若晶狀體病變,人們會看不清物體,若像成在視網膜前就配帶____鏡矯正。
11、使用放大鏡觀察物體時,物體應放在凸透鏡的____以內。
12、物體發生形變而產生的力叫______。生活中的摩擦力、重力、拉力、壓力、電荷間的吸引力屬於這種力的是______。
13、右圖是「龜兔賽跑」的情形,在比賽開始後,「觀眾」通過比較它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認為跑在前面的兔子運動快;由於兔子麻痹輕敵,中途睡了一覺,「裁判員」通過比較它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於是判定最先到達終點的烏龜運動快。物理學中用______________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程度。
14、人穿上旱冰鞋,用力推牆,人是____物體,牆是_____物體,人反而會後退,這是因為_______,牆同時會給_____一個力,這個力使人後退。
二、單選題(每空3分,共30分)
1、「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的話,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句名言是誰說的( )
A、愛因斯坦 B、牛頓 C、鄧小平 D、毛澤東
2、你身體上接近50mm的長度是( )
A、拇指指甲的寬度 B、拇指長度 C、肩膀的寬度 D、頭發絲的直徑
3、橋頭有如圖3所示的標志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走過150N的車不能通過
B、允許通過的陽重車是147
C、橋的質量是15t
D、橋長為15m
4、以下減小雜訊的措施中,屬於在傳播過程中減弱的是( )
A、建築工地上雜訊在的工作要限時 B、市區里種草植樹
C、戴上防雜訊的耳塞 D、市區內車喇叭禁鳴
5、某同學站在平面鏡前照鏡子,她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 )
A、比她大的實像 B、比她小的實像
C、比她小的虛像 D、與她等大的虛像
6、關於光的反射的現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光從空氣垂直入射到水面一定不發生反射
B、一條入射光線在某一界面上有幾條反射光線
C、發生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D、當入射光線靠近法線時反射光線遠離法線
7、下列儀器成放大實像的是
A、放大鏡__B、照相機__C、平面鏡___D、幻燈機
8、一隻彈簧原長10cm,掛100N砝碼時,彈簧變為12cm,如再加掛200N砝碼時,彈簧的長度變為_
A、16cm____B、6cm___C、14cm_____D、19cm
9、下列事例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A、提高物體的運動速度__B、緊急剎車時使勁踩剎車
C、在行李箱上裝小輪___D、舉重運動員舉杠鈴前塗上鎂粉
10、若不放空氣阻力,從手中拋出的石子在空中受到
A、重力和手的推力__B、重力
C、重力和地球的吸引力__D、向前的沖力
三、做圖題(9分)
1、、完成下圖所示的光路圖,在方框中畫出適當類型的透鏡
2、如下圖所示,太陽光與水平面成60度角,要利用平面鏡使太陽光沿豎直方向照亮井底,請通過作圖確定平面鏡的位置,並標出鏡面與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數。
3、如上右圖,重40N的物體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力的示意圖畫出該物體所受力
四、實驗題(9分)
1、(3分)某同學用蠟燭、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做平面鏡成像實驗取得如下的數據。
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 蠟燭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
5cm 5cm
10cm 10cm
15cm 15cm
從這些數據,你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補齊下面探究報告中所缺少的內容。
⑴探究問題:改變斜面的坡度,小車沿斜面由頂端運動到底端的過程中,它的平均速度是否發生變化?
⑵猜想(請你對探究問題作出猜想):(1』)
⑶實驗設計方案:
實驗器材(如圖11所示):長木板、木塊、小車、刻度尺、秒錶
圖 11
主要實驗步驟:(2』)
實驗數據記錄表格(設計實驗數據記錄表格):(2』)
⑷實驗結論:1』
五、計算題(7分)
TAXI 車費發票
車號碼
川F-71238
日期 05-09-28
上車 10∶00
下車 10∶05
單價 2.00元
里程 6.0km
金額 16.00元
某人乘坐計程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右為他乘車到達目的地時的車費發票。求:
(1)計程車行駛的時間。
(2)計程車行駛的速度。
E. 初二物理月考試題
是C哇,,
考慮反射角、入射角和平面的反光問題,
如果在C右側的話,右手寫字會遮著一部分的,
至於A、B ,應該不對的
F. 急需初二第1次月考物理試卷題,附上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月考試題(第1~4章)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36分)
1.關於凸透鏡成實像和虛像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實像也可以是正立的
B.虛像也可以是倒立的
C.在光屏上能承接到的像都是實像
D.虛像都是由於光的反射造成的
3.將一個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在距凸透鏡20 cm的紙上接到一個很小的亮斑,當將一個物體放在距這個透鏡50 cm處時,在凸透鏡的另一側可以得到( )
A.倒立、放大的實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
C.正立、放大的實像
D.正立、縮小的實像
4.一個物體通過凸透鏡在另一側光屏上成像,若將透鏡下半部分用紙遮住,物體的像將( )
A.在屏上只被接到物體上半部分的像
B.能得到物體不清晰的完整的像
C.能得到物體完整的像,但亮度卻減弱了
D.能得到物體大部分的實像
5.燭焰通過凸透鏡成一個倒立放大的像,如果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換,那麼( )
A.光屏上能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像
B.光屏上能得到一個倒立縮小的像
C.光屏上不一定能得到像
D.光屏上能得到一個像,但是像的性質不能確定
6.崔彥同學想為媽媽拍一張清晰的照片,媽媽應站在鏡頭的( )
A.一倍焦距以內
B.一倍與二倍焦距之間
C.焦點位置上
D.二倍焦距之外
7.在標准大氣壓下,萘的熔點是80°C,則此溫度下的的萘( )
A.一定是固態
B.一定是液態
C.一定是固液共存
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
8.下列現象形成的過程中,吸收熱量的一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匯成溪流;②夏天,自來水管「出汗」;③秋天,草叢上凝結出露珠;④冬天,冰凍的衣服晾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為了澆鑄一個銅像,使用的材料是銅,此過程的物態變化是( )
A.一個凝固過程
B.一個熔化過程
C.先熔化後凝固
D.先凝固後熔化
10.將一個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在距凸透鏡20 cm的紙上接到一個很小的亮斑,當將一個物體放在距這個透鏡50 cm處時,在凸透鏡的另一側可以得到( )
A.倒立、放大的實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
C.正立、放大的實像
D.正立、縮小的實像
11.下列現象中屬於水蒸氣凝華的是( )
A.春天湖面上的冰解凍
B.冬天的早晨,在枯樹枝上常有霜
C.江河,湖面上常見大霧
D.夏天的早晨,植物葉子上的露珠
13.物體放在凸透鏡前,到凸透鏡的距離是16cm,此時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則所用的焦距很可能是( )
A.4cm
B.8cm
C.10cm
D.18cm
14.「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形成這種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態變化是( )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華
D.汽化和升華
15.下列現象中不可能出現的是( )
A.寒冷的冬天,冰凍的衣服會變干
B.潮濕的夏天,從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會出現小水珠
C.有風的冬天,游泳後從水中出來會感到冷
D.冬天,戴眼鏡的人從室內走到室外,眼鏡上會出現小水珠
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霧是漂浮在空氣中的水蒸氣
B.霧是大量水冰晶吸熱熔化成的大量小水珠
C.有的氣體在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能液化
D.用壓縮的辦法可以使所有的氣體液化
17.將一隻裝有酒精的試管放入盛水的燒杯中,用酒精燈對燒杯加熱,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酒精比水先沸騰
B.酒精和水同時沸騰
C.水比酒精先沸騰
D.液體沸騰時溫度升高
18.夏天用濕毛巾包在牛奶瓶外圍,希望牛奶不至於很快升溫而變質,從物理角度講( )
A.這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濕毛巾和牛奶的濕度相同,對牛奶溫度變化毫無影響
B.由於濕毛巾把牛奶包住反而使牛奶散熱困難,加速了牛奶的變質
C.由於毛巾是濕的,毛巾中的水在任何溫度下都能蒸發,蒸發時吸熱,固可使牛奶的溫度下降,牛奶不至於很快變質
D.這種做法不只為了降溫保質,而是為了防止細菌污染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38分)
19.透鏡是利用光的________現象製成的,平行於凸透鏡主光軸的光,通過透鏡後,會聚在主軸上一點,這個點叫透鏡的________,這個點到透鏡中心的距離叫________。凹透鏡對光有________作用。
20.放映幻燈片時,要想使銀幕上的像更大些,應將幻燈機________(填「靠近」或「遠離」)銀幕,並將幻燈片與鏡頭之間的距離調__________(填「大」或「小」)
23.凸透鏡成放大實像和縮小實像的分界點是_______;凸透鏡成實像和虛像的分界點是________。
24.在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當燭焰距凸透鏡6cm時,可以在光屏上成一個放大的像,移動蠟燭使它距透鏡12cm時,調整光屏,________(填「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能得到像,那麼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
25.青少年如患有近視眼,應配戴由 製成的眼睛進行視力矯正;中老年如患有遠視眼,應配戴由 製成的眼鏡進行矯正。
26.家庭和實驗室常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_____________性質製成的。
27.生活中使用的照相機其主要部件是鏡頭,它是_____鏡,是利用其成_____、______、_______像的原理工作的,因此被拍攝物體從很遠處向照相機鏡頭靠近時,像將 (填「變大」、「變小」、「不變」),鏡頭和像之間的距離將 (填「變大」、「變小」、「不變」)。
28.某物質從40°C開始融化,直到50°C還未融化完,則此物質一定是 。
29.水的沸騰是一種劇烈的汽化現象。這時大量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裡面的______散發到空氣中。在沸騰過程中,雖然繼續對水加熱,但只能使水不斷的變成______。它的溫度卻保持______。
30.將燒紅的鐵件放到冷水中淬火,此時發出「吱吱」的聲音,並在水面上冒白氣,這其中的物態變化過程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按先後順序回答)
31.在下列空白處填上適當的物態變化名稱:人工降雨是用飛機在空中噴灑乾冰,乾冰在空氣中發生_______急速吸熱變為乾冰的蒸氣:使空氣溫度急速下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發生 變為小冰粒,或水蒸氣遇冷發生 變為小水珠,冰粒逐漸變大而下降,下落過程中冰粒又_________變成水滴:水滴降落形成了雨。
四、實驗題(22分)
34.現有一塊透鏡,不用手摸,請你用兩種不同的辦法,來判斷它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
方法一:(2分) 。
方法二:(2分) 。
35.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小剛同學按實驗步驟進行了正確的操作,他得出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時間/min
…
9
10
11
12
13
14
15
水溫/°C
…
95
96
97
98
99
99
99
(1)從記錄數據可得出結論是:此時水沸騰的溫度是 ℃。
(2)小剛發現從開始加熱到沸騰的這段時間過長,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給出一種原因即可),解決的辦法是 。
36.在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
(1)測量凸透鏡的焦距方法(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所需的儀器有蠟燭、火柴、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間,要調整______和______高度,使它們的中心跟______的中心大致在 。
(4)若透鏡的焦距是15cm,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距離是40cm,調節光屏的位置可得到一個清晰的像,這個像的性質是______的______的______像。
37.在做「研究凸透鏡成像」實驗時:某同學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接著他移動凸透鏡位置,使蠟燭到與凸透鏡的距離大於凸透鏡的焦距小於二倍焦距,然後點燃蠟燭移動光屏,可他無論怎樣移動,也無法在光屏上觀察到像可能的原因是:① ② 。
G. 初二物理上冊月考試題 急~~~~~~
一、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用不同的樂器(如小提琴和鋼琴)分別演奏相同的樂音,我們能夠分辨出其聲音的不同,這是因為不同樂器有不同的:( )
A.振幅 B.頻率 C.響度 D.音色
2、下列哪一種情況,聲音不能傳播:( )
A.在空氣中 B.在水中 C.在地面以下 D.在真空中
3、晚上當你在家復習功課,准備期中考試時,鄰居正在引吭高歌,對你的學習產生干擾,則下列措施中無效的是:( )
A.與鄰居協商使其減小音量 B.打開窗戶讓空氣加速流動
C.緊閉室內的門窗 D.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
4、能說明「液體可以傳播聲音」的事例是:( )
A.雨滴打在雨傘上的「嗒嗒」聲 B.樹枝上小鳥的「唧唧」聲
C.上鉤的魚被岸上的說話聲嚇跑 D.小溪流水的「嘩嘩」聲
5、醫生在給病人檢查時使用「聽診器」的目的是:( )
A.保持聲音的音調 B. 保持聲音的音色
C. 保持聲音的頻率 D.減小聲音的分散,增大響度
6、請你用物理學的准確用語來「翻譯」生活用語,有利於我們把握事物的本質,「引吭高歌」和「低聲細語」,這里的高與低指的是:( )
A.音色好壞 B.音調高低
C.響度大小 D.樂音三要素
7、控制雜訊是城市環保的主要項目之一,在一些主要幹道旁設置雜訊監測設備。下列哪些措施不能減弱雜訊:( )
A.市區禁止機動車鳴笛 B.減弱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
C.摩托車排氣管裝有消聲器 D.大街小巷兩旁種草植樹
8、武俠電影里經常描寫一位俠客雙目失明,卻能准確判定攻擊者的方位,這是因為:( )
A.他的眼睛還可以看見近的物體 B.他的耳朵有特異功能
C.由於雙耳效應,能判定聲音傳來的方位
D.是一種條件反射
9、一般來說大禮堂或者電影院的牆壁會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窩似的,這是為了:( )
A.減弱聲波的反射 B.提高聲音的音調
C.增強聲音的響度 D.僅是為了裝飾
10、在敲響古剎里的大鍾時,有的同學發現停止了對大鍾的撞擊後,大鍾仍「餘音未絕」,分析其原因是:( )
A.大鍾的回聲 B.大鍾在繼續振動
C.人的聽覺發生「暫留」緣故 D.大鍾雖停止振動,但空氣仍在振動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5分)
11、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 , 停止發聲也停止,聲音靠 傳播;在一根足夠長的鋼管一端敲擊,在另一端可以聽到 次響聲。
12、聲音的特性有三個要素,分別是 、 、 ;其中聲音的音調與發聲體振動的 有關, 越高,音調越 。
13、比較牛和蚊子的叫聲, 的叫聲的音調高, 的叫聲的響度大。
14、物理學上把發聲體做 時發出的聲音叫做雜訊;從環境保護上說,凡是對人們的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以及對要聽的聲音產生 的一切聲音都是雜訊。
15、15℃時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為 m/s。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聲和原聲分開,要能區別自己的喊聲和回聲,你至少要離峭壁 米。
17、人們用 來劃分聲音的等級,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 。
18、外科醫生可以利用超聲除去人體內的結石,是利用了聲波能傳遞 ,中國傳統中醫有「望、聞、問、切」檢查病人,其中「聞」就是聽的意思,這是利用聲波能傳遞 。
19、有一木頭錘子輕輕的敲擊鼓面和重敲鼓面,音調、響度中,發生變化的是 ;不發生變化的是 。
20、童話故事中的狼為了想吃掉兔子,學著兔媽媽的聲音說:「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小兔子卻回答:「不開,不開!」,小兔子能聽到狼的聲音是因為聲音能在
和 中傳播,小兔子知道這不是兔媽媽的聲音,主要是狼和兔媽媽的 不同。
三、實驗題(共12分)
21、如圖1所示,用力敲響音叉,並用懸掛的塑料球接觸發聲的叉股,我們看到的現象是 ,
此現象說明 ;
塑料球的作用是 。(6分)
22、(6分)如圖2所示,用尺子作樂器探究決定音調高低的因素,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同時注意鋼尺振動的快慢,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再次撥動,使鋼尺每次的振動幅度大致相同。
實驗發現:○1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長振動越 ,發出聲音的音調越 ;○2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越短振動越 ,發出聲音的音調越 。
由此可得出結論:音調的高低與 有關。
四、計算題(本題6分)
23、人在空曠的山谷中唱歌能聽到回聲,若從發出聲音到聽見回聲用了0.8s,則反射聲音的山峰離唱歌的人有多遠?
五、綜合能力題(21分)
24、下表為人和一些動物的發聲頻率范圍和聽覺頻率范圍,參照表格回答:
發聲頻率范圍(HZ) 聽覺頻率范圍(HZ) 發聲頻率范圍(HZ) 聽覺頻率范圍(HZ)
人 85~1100 20~20000 蝙蝠 10000~120000 1000~120000
狗 452~1800 15~50000 海豚 7000~12000 150~150000
貓 760~1500 60~65000
從上表中你可以知道什麼?(寫出兩點,意思不可類似)(5分)
25、動畫片《星球大戰》中,神鷹號太空船將來犯的天狼號擊中,聽到天狼號「轟」地一聲被炸毀,神鷹號宇航員得意地笑了,你覺得這段描述符合科學道理嗎?解釋一下你的看法。(5分)
26、用錄音機錄下一段自己朗讀課文的聲音,和同學一起聽聽這段錄音。你認為錄來的聲音和自己的聲音一樣嗎?別的同學認為一樣嗎?想想看,這是為什麼?(5分)
27、夜間學生已經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廳仍在營業,歌聲吵醒了一些同學,第一個同學起身關上窗戶,第二個同學索性用被子把頭蒙上睡,而第三位同學起身到對面去交涉,
要求將音量放小,這三個同學是分別採取什麼措施減弱雜訊的?(6分)
參考答案
一、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C D C B C A B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5分)
21、塑料球被彈開 ;發聲的物體在振動 ;擴大音叉的振動 。
22、慢 ;高 ;快 ;低 。振動的快慢(頻率)
四、計算題(本題6分,)
23、解:∵t=0.8s÷2=0.4s ,V=340m/s
∴S=Vt=340m/s×0.4s=136m
答:反射聲音的山峰離唱歌的人有136m。
24、
(1) 不同動物發聲的頻率不同 ;
(2) 不同動物的聽覺頻率不同。
25、答:我覺得這段描述不符合科學道理,因太空中沒有任何介質,而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即真空中不能傳聲,所以神鷹號太空船將來犯的天狼號擊中,神鷹號宇航員不能聽到炸毀聲 。
26、答:自己聽覺得和放出的聲音不一樣,別的同學聽,認為和放出的聲音一樣,因為自己聽自己的錄音帶時,缺少骨傳聲的一個途徑,所以覺得不象自己的聲音,別的同學不管聽你朗讀或聽你朗讀的磁帶,傳聲途徑都是空氣,故不存在差異。
27、答:第一個同學採取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雜訊 ;(阻斷雜訊的傳播)
第二個同學採取在人耳處減弱雜訊;(防止雜訊進入耳朵)
第三個同學採取在聲源處減弱雜訊。(防止雜訊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