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歷史
古代四大文明: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這4個中確實還是中國有據可查的歷史最晚
古印度的文明史大約可以追溯到5500年前,比中國目前已知的最早文明要早500年左右。而現在的印度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與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分離後的國家,在1947年獨立,歷史也就60年左右
⑵ 了解亞洲的歷史,地理
地形
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大陸海岸線長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大洲。多半島和島嶼。半島總面積約1000多萬平方千米,是半島面積最大的大洲,阿拉伯半島為世界最大的半島。島嶼總面積約27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北美洲居世界第二位。加里曼丹島為世界第三大島。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亞洲地圖
亞洲地形的總特點是地勢高、地表起伏大,中間高、周圍低,隆起與凹陷相間,東部有一列縱長的花彩狀島弧。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一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總面積的3/4,其中有1/3的地區海拔在1 000米以上。平原占總面積的1/4,計1 000多萬平方千米。全洲大至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脈向四方輻射伸延到大陸邊緣。主要有天山山脈、昆侖山脈、喜馬拉雅山脈、阿爾泰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厄爾布爾士山脈、托羅斯山脈和扎格羅斯山脈等。在以上主幹山脈之間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安納托利亞高原、德干高原、阿拉伯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等。
在山地、高原的外側分布著面積廣大的平原,主要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等。亞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山脈和山峰(珠穆朗瑪峰),又有世界上著名的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和窪地(死海)。亞洲不僅陸上起伏極端,且大陸東緣的弧形列島與太平洋的海底部分也同樣表現出起伏極端,列島上的山脈與極深的海溝伴生。亞洲最高峰與鄰近海域最深海溝高低相差約20千米。
折疊水文
河流和湖泊:亞洲有許多大河,大都源於中部高山地帶,呈放射狀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恆河、薩爾溫江(怒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等。內流河主要分布於亞洲中西部乾旱地區,有錫爾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約旦河等。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西南沿海施臘巴提河上的焦格瀑布,落差253米。
亞洲湖泊較之其它洲不算太多,但不少湖泊具有特色,聞名世界。如亞歐界裏海是世界第一大湖、最大的鹹水湖;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最大的淡水湖;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內陸鹹水湖;巴爾喀什湖是一個同時存在著淡水和鹹水的內陸湖。
亞洲的河川大都發源自中部山地而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其中長4000公里以上的河川有7條,最長的河流是長江,其次是以額爾齊斯河為源的鄂畢河。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貝加爾湖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深(最深1620米)、容量最大、最古老的湖泊,湖底最深處位於海平面以下1295米。阿姆河全長2540公里,是亞洲最長的內流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黃河、印度河流域都是人類最早的文明發源地。恆河是印度教和佛教的聖河。湄公河是一條重要的國際性河流,湄公河流域國家包括中國、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和越南。亞洲歷史
亞洲的歷史和文化都非常悠久。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的中國、印度和古巴比倫都位於亞洲大陸。亞洲的經濟和文化水平曾經在世界上長期居於領先地位,中國的四大發明,印度人發現「0」、發明阿拉伯數字,等等,許多科學上的發明創造,都為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遠古時代,歐洲、北非的許多民族都發源於中亞的草原地帶,在民族大遷徙時代,一部分向西進入歐洲,一部分向東遷入印度,形成范圍廣大的印歐語系各民族;另一部分向南遷徙到北非、西亞,進入埃及,和當地人融合成閃-含語系各民族。
在上古時代,東方的中國和西方的波斯帝國都發展成為強大的帝國,波斯一直在和歐洲的希臘爭雄,最終被亞歷山大大帝的希臘帝國擊敗,希臘軍隊一直入侵到印度次大陸,最終留下部分軍隊建立了亞美尼亞國家。中國也在走向統一擴張的道路,周圍民族開始了解秦帝國。
當西方羅馬帝國崛起時,東方的中國漢朝也是一個強大的國家,羅馬帝國的領土擴張到中東古巴比倫河谷地,東方和西方開始有經濟和文化的交流,絲綢之路由中國長安經過西域和中東,遠達羅馬。在漢朝北方的匈奴人被漢朝擊敗後,漸向西方遷徙,這些在西羅馬帝國眼中被視為「野蠻人」的部族,在遷入歐洲後,加速西羅馬帝國滅亡。
中古時代,在亞洲西南部興起強大的阿拉伯帝國,席捲南歐、西亞中亞和北非。東方強大的唐朝中國疆域也擴張到了中亞,朝鮮、日本都在逐漸成為統一的民族。
蒙古民族的興起在世界造成不小的影響,征服了歐亞廣大的地域,但也促使了各民族之間的融合溝通,絲綢之路更為暢通。
自1453年拜占庭帝國被回教民族滅亡後,回教國家奧斯曼帝國雄據了中東、小亞細亞及北非地區四百多年,某程度上,奧斯曼帝國阻隔了東西方文化和經濟上的交流。東亞地區自從中國明朝開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固步自封,令到文化和科學發展落後,國家禁止國民與外國人交流情況常見。例如日本實施鎖國政策,清朝初期的海禁。
18世紀以後,隨著歐洲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的興起,殖民主義者透過航海路線,發掘亞洲大陸的資源,而亞洲地區的積弱,成為列強爭奪的領域,許多國家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在亞洲北方西伯利亞的荒蕪地區,隨著蒙古帝國的勢力瓦解,歐洲俄羅斯民族建立的沙皇俄國逐漸循陸路開發。雄據亞洲北方大片土地。
19世紀末期,日本隨著明治維新的改革成功,使其國勢日盛,成為當時唯一以「列強」身份在國際社會舞台具有地位的亞洲國家。自多次對周邊國家如清朝、沙俄發動的戰爭勝利,以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日本以戰勝國身份託管戰敗國德國在亞洲的殖民地,令日本的勢力范圍遍達西太平洋。亦令其進一步征服中國和全亞洲的野心漸大,日本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軍國主義的薰染下,發動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亦自1941年12月8日日軍偷襲珍珠港開始,在亞洲地區揭開戰幔。日本終在1945年被美國於廣島和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後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亞洲民族主義抬頭,各個民族國家才開始紛紛爭取獨立。與此同時,西方的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對峙蔓廷至亞洲大陸,1949年中國共產黨在國共內戰中擊敗中國國民黨,拿到了中華民國在大陸地區的政權,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華民國政府遷往台北。中國共產黨及其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在亞洲推動共產主義。東亞地區先後建立多個社會主義政權,如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越南、寮國等。在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韓戰和越戰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陣營在亞洲地區爆發的主要戰爭。
西亞和中東地區亦各民族亦自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紛紛爭取獨立。最著名的是以「聖雄」甘地帶領的印度獨立革命運動,最終印巴分治,以印度教徒為主的印度和以回教徒為主的巴基斯坦均在1948年獨立。而中東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建國問題,帶來牽涉到宗教和民族上的嚴重沖突。以色列雖然在1947年獲許在猶太人地區建國,但由於包括「聖城」耶路撒冷被劃入以色列,令周邊回教國家不滿,猶太人和回教徒不和,導致以色列與周邊的回教國家沖突日增,在以色列和敘利亞、約旦和埃及等對抗的三次以阿戰爭中,以色列佔領大片巴勒坦地區,並在該區設立殖民地。另外,一向被視為「世界火葯庫」的中東地區,地區戰爭不斷,包括在八十年代伊拉克和伊朗對火的兩伊戰爭,和1991年和2003年美國和伊拉克之間的戰爭,和針對美國聲稱的頭號恐怖份子領袖拉登而在2002年發動推翻塔利班政治集團的「攻擊阿富汗戰爭」。
⑶ 亞洲歷史最悠久大學怎麼啦
現存而又歷史悠久的是位於摩洛哥的卡魯因大學(University of Al Karaouine),於西元859年建成,比稱為歐洲早期著回名學答府牛津大學,巴黎大學還早。
第二名應是中國的白鹿洞書院(始建於940年);其他早期大專學府包括中國的嶽麓書院( 建於西元976年,由官府出資興建),埃及開羅的 Al-Azhar University of Cairo(愛資哈爾大學,創於988年),及歐洲公認的辦學最早的大學波洛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Bologna,創辦於1088年。)
摩洛哥的卡魯因大學於西元859年創建於非斯城。設有伊斯蘭法律、阿拉伯語言和文學、神學和哲學等學院以及伊斯蘭研究所。這所大學亦是一所清真寺,因此非伊斯蘭教徙不能內進。這所大學亦已入了健力士世界紀錄,被認定是全世界最歷史悠久的大學。
⑷ 亞洲歷史上的帝國締造者有哪些
在亞洲的歷史上,常出現一些強盛的帝國和偉大的征服者,如紀元前的亞述帝國、波斯帝國,以及後來出現的孔雀帝國和半個世紀後在東方出現的秦帝國,這都是聲名赫赫、影響深遠的帝國。伴隨著帝國的出現,一個個偉大的征服者和統治者也在歷史的舞台上開始了他們的活動,像居魯士、大流士,以及阿育王和秦始皇都是帝國的締造者、都是光耀千古的人物。最有可比性的是阿育王和秦始皇,兩位強盛帝國的創建者在位時間都較長,這使得他們在較長的時間內占據歷史舞台的中心,創下了不朽的歷史功勛。阿育王在祖輩創下的基業的基礎上,一舉統一了南亞次大陸,在印度歷史上建起了第一個統一的大帝國,成為印度的第一帝王;秦始皇則奮六世之餘烈,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在古老的華夏大地上建起了亘古未有的強大帝國,自己做了千古一帝。此二人都是雄才大略的人物,他們通過自己的活動在歷史上寫下了不朽的勛業篇章,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都是自己民族與國家的偉人。
⑸ 西方歐洲歷史為什麼沒東方亞洲歷史長
東西方文明如果從國家的誕生的角度來說是古埃及最早是公元前3500年前,古巴比倫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印度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古代中國是公元前2070年,而愛琴文明(古希臘和雅典)是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世界上的所有文明除了中華文明以外,其它文明都被外來民族消滅過斷代過,而我們中華文明一直延續不斷。所以,從長短角度來說,應該是我們中華文明的長。
回答第二個問題的話,那要從人類的起源來講。目前科學界有一種說法,我們全人類共同的老祖宗都來自於東非大裂谷,最早的類人猿是從樹上下來後,就沿尼羅河岸邊向北。由於這里比較乾旱而且土地面積少,這能留下很少一部分人生活,絕大部分人過現在的西奈半島向東,這時分兩路,一路向北進入歐洲(這部分人絕大部分被凍死暫且不說),一路繼續向東到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而這里也只有一小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其中的大部分人又繼續向東到達今天的印度河和恆河流域(印度),而一部分人感到,還可以繼續向東找適合居住和生活,因為他們大致沿同緯度向東氣候宜人,降水豐沛。所以有一部分再向東進入到我國的黃河和長江流域。這部分人就是後來的半坡人和河姆渡人。不過也有一部分繼續向東北到達今天的白令海峽,由於過不去,又返回到我國的黃河流域。至於地中海中的克里特文明。可能是在尼羅河一帶生活的人藉助後來的獨木舟渡到那裡的。
綜上所述人類起源的時間前後應該差得不是太大。
⑹ 亞洲歷史為什麼吸引人
因為華夏文化底蘊深厚,我建議你去看看中國戰國史,這段歷史就是最能體現出文化魅力的歷史,中國戰國時代是文化、軍事、建造、思想等最為燦爛的時代。看戰國史就能解決你的疑問。
⑺ 亞洲歷史上,算的上世界級的球星有幾個
亞洲歷史上真正算得上是世界級球星的球員只孫興慜一人,究其原因有以下三點:(一)只有孫興慜具備世界級球星的絕對實力;(二)只有孫興慜在豪門俱樂部中站穩中前場核心的位置;(三)只有孫興慜得到了世界級的榮譽和肯定。
在歐洲賽場上,亞洲球員所獲得過的榮譽屈指可數,孫興慜帶領球隊闖入歐冠決賽,自己曾多次當選英超最佳球員,還曾入圍過金球獎最終30人名單,這樣的榮譽和肯定是一位世界級球星應該具備的,在未來更為成熟的孫興慜一定能得到更多的榮譽。
⑻ 亞洲歷史古國有那些
1、古中國
「古中國」是對中國的稱謂,四大文明古國(古中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之一,即華夏文明,屬大河文明。中國自古作為文化古國五千年文明從未出現徹底的文化斷層。
2、古印度
印度是一個文化的大熔爐,這個國家獨特的歷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從遠古到現代、從西方到東方、從亞洲到歐洲等多種文化潮流。再加上它是一個由五大民族構成的國家,本身就像一個大大的文化博物館。首都新德里西岸的孟買是文化的中心。古印度雖然是一個多種姓的、歷史包袱較沉重的國家,但依然為世界文化留下了獨特風格的遺產。
3、古巴比倫
世界的東方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現了人類最早的奴隸制國家,並有了先進的鑄造技術。大約在公元前2250年左右,居住在這里的蘇美爾人創造了先進的文明,不僅發明了文字即楔形文字,使兩河流域進入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期,還發明了適合書寫的工具—「泥板書」。公元前2006年,阿摩利人顛覆了烏爾第王朝,建立了巴比倫王國,在兩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安了家。兩河流域肥沃的土壤,高度的文明為阿摩利人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之後的幾百年間,馬里、伊新、拉爾薩等城邦相繼建立了起來,直到前1792年漢謨拉比即位才有所改觀。
4、古波斯
波斯是眾多古代文明中發展程度較高的民族,它的歷史源遠流長。在帝國時代2所跨越的年代中,波斯文明只是到了公元三世紀才開始興盛起來的,這並非是ES曲解了波斯的歷史,事實上帝國時代中的波斯還包括了波斯帝國(薩珊王朝)的前身。
⑼ 記載亞洲歷史最詳細的書有
你說的是通史,最多的一本是《亞洲通史》,至於詳盡,應該是各國的歷史,而不是亞洲的通史,亞洲通史這部應該可以滿足學習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