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圖片
⑴ 求中國近現代歷史圖片
|電影《辛亥革命》海報388x450
紀念辛亥革命武昌首義100周年|415x408
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會舉行628x472
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大會在巴540x406
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圖片展(一|1019x1440
產品名稱: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459x313
澳門各界人士集會紀念辛亥革命500x343
民革黨員向辛亥革命100周年捐1000x657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紀念郵315x243
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特輯-1.|783x1024
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會在京527x349
合川:面向社會發行《辛亥革命500x386
為紀念偉大的辛亥革命100周年1024x768
紀念辛亥革命90周年國際學術討|500x440
愛國情難忘——紀念辛亥革命武|800x816
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辛亥革命|900x611
可惜辛亥革命不夠徹底,沒能使|1226x1812
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銀紀念幣題|354x318
辛亥革命百周年紀念手抄報1018x741
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圖片展(一|1185x1440
就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兩岸|390x494
10月9日,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520x347
⑵ 關於文字歷史的圖片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隸書 → 楷書 → 行書
(商) (周) (秦) (漢) (魏晉) 草書
以上的「甲金篆隸草楷行」七種字體稱為 「漢字七體」
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約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范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後來秦朝丞相李斯對大篆加以去繁就簡,改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體簡化之外,並把線條化和規范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幾乎完全脫離了圖畫文字,成為整齊和諧、十分美觀的基本上是長方形的方塊字體。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點,那就是它的線條用筆書寫起來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幾乎在同時也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成為扁方形的隸書。
至漢代,隸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漢字的易讀性和書寫速度都大大提高。隸書之後又演變為章草,而後今草,至唐朝有了抒發書者胸臆,寄情於筆端表現的狂草。隨後,糅和了隸書和草書而自成一體的楷書(又稱真書)在唐朝開始盛行。我們今天所用的印刷體,即由楷書變化而來。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是行書,它書寫流暢,用筆靈活,據傳是漢代劉德升所制,傳至今日,仍是我們日常書寫所習慣使用的字體。
到了宋代,隨著印刷術的發展,雕版印刷被廣泛使用,漢字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產生了一種新型書體——宋體印刷字體。印刷術發明後,刻字用的雕刻刀對漢字的形體發生了深刻的影響,產生了一種橫細豎粗、醒目易讀的印刷字體,後世稱為宋體。當時所刻的字體有肥瘦兩種,肥的仿顏體、柳體,瘦的仿歐體、虞體。其中顏體和柳體的筆頓高聳,已經略具橫細豎粗的一些特徵。到了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又從宋體演變為筆畫橫細豎粗、字形方正的明體。原來那時民間流行一種橫劃很細而豎劃特別粗壯、字形扁扁的洪武體,像職官的銜牌、燈籠、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採用這種字體。以後,一些刻書工人在模仿洪武體刻書的過程中創造出一種非顏非歐的膚廓體。特別是由於這種字體的筆形橫平豎直,雕刻起來的確感到容易,它與篆、隸、真、草四體有所不同,別創一格,讀起來清新悅目,因此被日益廣泛地使用,成為16世紀以來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體,仍稱宋體,也叫鉛字體。
在中國文字中,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富有裝飾性,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且風格多樣,個性各異。
漢字的演變是從象形的圖畫到線條的符號和適應毛筆書寫的筆畫以及便於雕刻的印刷字體,它的演進歷史為我們進行中文字體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在文字設計中,如能充分發揮漢字各種字體的特點及風采,運用巧妙,構思獨到,定能設計出精美的作品來。
自秦始皇統一,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各個時代的中國文字都有著與眾不同獨特的民族、民風的內涵,中國的文字史里處處深深地刻著中華兒女的智慧與勤勞。然而,現今有些人對本國文字了解甚少,而對於其他國家的語言文字投入極大的熱情,卻依然是個半調子。文字是國家的靈魂,為了了解祖國文字的變遷,祖國的歷史,祖國的靈魂,我們選擇了這個課題。
中國文字的發展,經過秦統一中國後,連續對漢字進行簡化、整理,使漢字逐漸走向規范化。漢字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古文、篆書、隸書、楷書等四個階段的演變過程。其中,篆書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隸書則有秦隸、漢隸之別。由此可知,歷史上任何一種新的字體,都是經過長期演變逐漸形成的。總體來說,楷書形成後,中國文字已基本定型
⑶ 找歷史圖片
我是一個很出色的中學歷史老師哦.其實古代的戰役誰都沒見過,意思一下,下面配上文字就可以了。方法有二:在網路里搜索這些圖片,應該有的,多少模糊都沒關系.
第二,如果沒有的話呢,就把這些戰役的現在的地點的圖片放上去,配上文字"在多久多久以前,曾經發生過什麼什麼戰爭,當時屬於什麼朝代的",或者和這些戰役有關的人物也可以,配上文字"他曾經指揮什麼什麼",或者是這場戰役中出現的成語.總之,靈活才最重要,而且要盡可能完成.不要因為沒圖片就算了。愛因斯坦還認真做小板凳呢.另外,恭喜你有這么出色的老師,而且你是這么認真的學生,加油加油
⑷ 有關歷史的圖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r=ala1&pv=&ic=0&z=0&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word=%C8%FD%B9%FA%D1%DD%D2%E5%B6%AF%C2%FE%CD%BC%C6%AC&s=0#width=&height=&z=0&fb=0&ic=0&lm=-1&face=0&pn=0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B1%A1%D3%A3%B9%ED%CD%BC%C6%AC#width=&height=&z=0&fb=0&ic=0&lm=-1&face=0
在這里找找看,這些可以嗎?
⑸ 歷史圖片庫都有哪些
網路圖片上就有.
⑹ 有哪些關於歷史的圖片大全
這要看你需要什麼深度的,你過你想全面了解,那麼中國的一些古書,如:資治通鑒等,不是三國演義的那總,那是小說(不過那個的文筆很好)(一般來講都會有一些插圖什麼的,有那總書籍賣),深度的東西最好還是看書比較好,還可以推薦世界網路全書,也等於講了歷史!
如果你只是想簡單的了解,或者看個樂趣,增加一點見識,對於事實的真實性要求並不那麼絕對的話,這里也有很多關於圖片歷史的網站(網頁鏈接),都有專人收錄總結,基本都有圖片來輔助理解,觀賞。
⑺ 歷史圖片
這些所謂的恐怖,都是人類所作,所以大膽看吧,學歷史,會讓你明白很多道理!
⑻ 歷史主席圖片
這幅主席像,是1967年出的,到現在50多年了,很珍貴了!客觀地說,毛主席的歷史地位是很高的。主席把一個四分五裂、積貧積弱的中國引向一個統一的、日益強大的、朝氣蓬勃的中國,規定了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解放軍宗旨和原則,這些都是天功!現在有一點,就是"文革"爭議很大。把''文革"的發生發展,說成主席心血耒潮、獨斷專行、一言堂、不懂經濟只會搞運動整人等等,肯定是錯誤的。主席作為偉大的政治家、理論家、思想家、戰略家,他對當時中國歷史進程看到了什麼?是常人沒法理解的。"文化大革命"檔案到現在還沒法公布,把白的說成黑的,把黑的說成"紅"的,這對主席不公正!至是讓歷史去評價吧,誰都沒法逃過歷史!
⑼ 歷史圖片是歷史場景的形象呈現,是歷史過程的真實記錄,每一幅圖片都生動敘述著一段歷史(14分) 請回答
(1)開國大典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2)土地改革抗美援朝 (3)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標志著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4)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⑽ 中國在歷史上的屈辱史(有圖片的)
1840年鴉片戰爭,中國被迫同英國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