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0化學性質
C60是80年代中期新發現的一種碳原子簇,它是單質,是石墨、金剛石的同素異形體。很久以前在宇宙光譜中就發現過它,直到1985年人們才用激光的方法合成並分離得到較純的C60(含C70),它有確定的組成,60個碳原子構成像足球一樣的32面體,包括20個六邊形,12個五邊形。由於這個結構的提出是受到建築學家富勒(Buckminster
Fuller)的啟發。富勒曾設計一種用六邊形和五邊形構成的球形薄殼建築結構。因此科學家把C60叫做足球烯,也叫做富勒烯.
他一般用來做超導體
和儲存活潑氣體的容器
② C60 的化學性質
C60,不導電,但石墨會,因為它集合了共價鍵,離子鍵,金屬鍵,多種不同的鍵型,所以具有金屬的特性 C60組成結構為球形,可想而知其穩定性 ,單分子時硬度大
顏色與性狀
C60在室溫下為紫紅色固態分子晶體,有微弱熒光
分子大小
C60分子的直徑約為7.1埃(1埃= 10^ -10 米即一百億分之一米);
密度
C60的密度為1.68g/cm^3
溶解性
C60不溶於水等強極性溶劑,在正己烷、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非極性溶劑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導電性
C60常態下不導電。因為C60大得可以將其他原子放進它內部,並影響其物理性質,因而不可導電。另外,由於C60有大量游離電子,所以若把可作β衰變的放射性元素困在其內部,其半衰期可能會因此受到影響。
超導性
1991年,赫巴德(Hebard)等首先提出摻鉀C60具有超導性,超導起始溫度為18K,打破了有機超導體(Et)2Cu[N(CN)2]Cl超導起始溫度為12.8K的紀錄。不久又制備出Rb3C60的超導體,超導起始溫度為29K。摻雜C60的超導體已進入高溫超導體的行列。研究顯示,這類材料是以晶格里的電洞來傳導電流(類似p型半導體),若加入其它分子(例如三溴甲烷)來拉長晶格間距,還可以有效地提升其超導相變溫度至117K。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也很有成就,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合作,成功地合成了K3C60和Rb3C60超導體,超導起始溫度分別為8K和28K。有科學工作者預言,如果摻雜C240和摻雜C540,有可能合成出具有更高超導起始溫度的超導體。
磁性
阿勒曼(Allemand)等人在C60的甲苯溶液中加入過量的強供電子有機物四(二甲氨基)乙烯(TDAE),得到了C60(TDAE)C0.86的黑色微晶沉澱,經磁性研究後表明是一種不含金屬的軟鐵磁性材料。居里溫度為16.1K,高於迄今報道的其它有機分子鐵磁體的居里溫度。由於有機鐵磁體在磁性記憶材料中有重要應用價值,因此研究和開發C60有機鐵磁體,特別是以廉價的碳材料製成磁鐵替代價格昂貴的金屬磁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化學性質
一、氧化還原反應:
在光照的條件下將C60與O2反應生成環氧化物C60O,但這種環氧化物不穩定,用礬土分離時能還原成C60。
二、加成反應:
C60可以與氫或鹵素單質進行加成。把其完全氫化便得絨毛球烷(Fuzzyball),化學式為C60H60(加成進的氫原子有可能C60在籠內也可能在C60外部)。烷基自由基R可與C60反應生成RC60加和物,RC60可生成C60直接鍵和啞鈴狀二聚體RC60-C60R。
三、與金屬的反應:
C60與金屬的反應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金屬被置於C60碳籠的內部;另一種是金屬位於C60碳籠的外部:
1)C60碳籠內配合物生成反應。C60碳籠為封閉的中空的多面體結構,其內腔直徑為7.1埃,內部可嵌入原子、離子或小分子形成新的團簇分子,C60 + AC60(A)。Smalley等人現已發現能與C60生成C60(A)的金屬有:K、Na、Cs、La、Ba、Sr、U、Y、Ce、Sm、Eu、Gd、Tb、Ho、Th等。除金屬外,He、Ne等惰性氣體及LiF、LiCl、NaCl等極性分子亦可移置C60籠中。
2)C60碳籠外鍵合反應。Ohno等人發現能與C60鍵合的金屬有:V、Fe、Co、Ni、Rh、Cu、La、Yb、Ag等。
四、顏色反應
C60可以溶於二硫化碳中。顏色呈紫紅色。
④ C60的化學性質...
C60
(碳60簡稱為C60)
分子C60分子是一種由60個碳原子構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是一種很穩定的分子
化學性質和C一樣
物理性質差別很大
⑤ 金剛石、石墨、C60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
因為由同一種原素復C組成,所以化制學性質相同
物理性質有差異
1、熔沸點:金剛石>石墨>碳60
(因為他們的晶體類型不同,分別是原子晶體,混合型晶體,分子晶體)
2、顏色,分別是無色透明,黑,無色透明
3、硬度,金剛石>碳60>石墨
等
物理性質有差異是由他們的結構決定的!(借用回答者:hanlei1990的答案加以回答)
金剛石和SiO2一樣為正四面體並無限延伸,結構很穩定
,屬於原子晶體,具備原子晶體的硬度,熔沸點等的通性
石墨有分層。同一層有很多個六面體組成,不同層由另一種非共價鍵組成
所以石墨也穩定,因為同一橫面很穩定。但石墨很滑,因為它的縱面很不穩。
另外石墨是復雜的物體,金剛石,C60,不導電,但石墨會,因為它集合了共價鍵,離子鍵,金屬鍵,多種不同的鍵型,所以具有金屬的特性
C60組成結構為球形,可想而知其穩定性
,單分子時硬度大
⑥ C60的化學性質
在親核加成中富勒烯作為一個親電試劑與親核試劑反應,它形成碳負離子被格利雅試劑或有機鋰試劑等親核試劑捕獲。例如,氯化甲基鎂與C60在定量形成甲基位於的環戊二烯中間的五加成產物後,質子化形成(CH3)5HC60。賓格反應也是重要的富勒烯環加成反應,形成亞甲基富勒烯。富勒烯在氯苯和三氯化鋁的作用下可以發生富氏烷基化反應,該氫化芳化作用的產物是1,2加成的(Ar-CC-H)。 富勒烯的[6,6]鍵可以與雙烯體或雙烯親和體反應,如D-A反應。[2+2]環加成可以形成四元環,如苯炔。1,3偶極環加成反應可以生成五元環,被稱作Prato反應。富勒烯與卡賓反應形成亞甲基富勒烯。常見周環反應如下:
(1) [4+2]環加成。在[4+2]環加成中,C60的6/6 雙鍵一直充當親二烯體,大量不同的二烯類物加到C60上形成六元環(主要合成一元加合物)環加成物的形成條件依賴於二烯的反應活性,在某些情況下加合物的形成是可逆的,如戊二烯和蒽的C60環加成。
(2) [3+2]環加成。如 C60 與重氮甲烷(R1R2CN2) 、重氮醯胺、重氮乙酸酯類反應,可得到種類很多的亞甲基橋富勒烯,這類反應是基於C60作為一個1,3 親偶極體,重氮化合物首先加成到6/6雙鍵上,形成二氫化吡唑啉五元環。
(3) [2+2]環加成。用10倍過量的四環烷烴與C60的甲苯溶液在80℃發生[2+2]熱環加成反應,C60 與富電子有機分子可進行光化學反應,在室溫下,用紫外線照射C60與N,N-二乙基丙炔基胺的無氧甲苯溶液20min 即形成環加合產物。
(4) [2+1]環加成反應。與C60的6/6 雙鍵發生加成反應的卡賓有許多不同的方法產生,如通過二氮丙因、甲苯磺醯基腙鋰鹽、環丙烯酮乙縮醛、二唑啉的熱解及α-鹵代羧酸鹽的熱解與費歇爾卡賓的熱分解等等。在C60存在的情況下由鄰-4-硝基苯基磺醯基異羥肟酸的衍生物通過鹼催化α消除而合成富勒烯1-氮雜環丙烷。 C60可以與氫或鹵素單質進行加成。把其完全氫化便得絨毛球烷(Fuzzyball),化學式為C60H60(加成進的氫原子有可能C60在籠內也可能在C60外部)。烷基自由基R可與C60反應生成RC60加和物,RC60可生成C60直接鍵和啞鈴狀二聚體RC60-C60R。
親電加成
富勒烯也可以發生親電反應。可以在富勒烯球外加成24個溴原子。最多親電加成紀錄保持者是C60F48。根據氟硅烷的結構(在硅元素中)還難以預測C60F60是否可能有一些氟原子在「endo」位置(指富勒烯內部),這種化合物是比起球型更類似於一個管狀的富勒烯分子。
配位反應
富勒烯在有機金屬化學中作為配體。[6,6]雙鍵是缺電子的,通常與金屬成鍵的η= 2(配位化學中的常數)。鍵合模式如η= 5或η=6可以因作為配體的球狀富勒烯改變而改變。富勒烯和硫羰基鎢W(CO)6在環己烷溶液中,陽光直接照射下反應生成的(η²-C60)5 W(CO)6。
內嵌反應
指通過化學手段選擇性地切斷富勒烯骨架上的碳碳鍵來制備開孔富勒烯的反應。開孔後就可能把一些小分子裝到碳球中,如氫分子、氦、鋰等。第一個開孔富勒烯是在1995由Wudl等報道的。
反加成
反加成反應即Retro-Additions(RA)。研究表明,通過RA消去,取代基實現了他們的目的後便與富勒烯主體分離。 C60與金屬的反應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金屬被置於C60碳籠的內部;另一種是金屬位於C60碳籠的外部:
1)C60碳籠內配合物生成反應。C60碳籠為封閉的中空的多面體結構,其內腔直徑為7.1埃,內部可嵌入原子、離子或小分子形成新的團簇分子,C60 + AC60(A)。Smalley等人現已發現能與C60生成C60(A)的金屬有:K、Na、Cs、La、Ba、Sr、U、Y、Ce、Sm、Eu、Gd、Tb、Ho、Th等。除金屬外,He、Ne等惰性氣體及LiF、LiCl、NaCl等極性分子亦可移置C60籠中。
2)C60碳籠外鍵合反應。Ohno等人發現能與C60鍵合的金屬有:V、Fe、Co、Ni、Rh、Cu、La、Yb、Ag等。 C60可以溶於二硫化碳中。顏色呈紫紅色。
C60的主客體化學
由於C60分子獨特的剛性球狀結構,發展能夠與其高效結合的特定主體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二十多年來科學家們樂此不疲地用新奇的化合物和有趣的方式將其包起來得到包含物和嵌合物,在富勒烯的主客體化學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並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發展了一系列主體化合物,大致分為富π電子化合物和大環主體兩類;前者有二茂鐵、卟啉、酞菁、四硫富瓦烯、苝、碗烯和帶狀多共軛體系等的衍生物,後者有環糊精、杯芳烴、氮雜杯芳烴,長鏈烷烴和低聚物等的衍生物。迄今與富勒烯分子超分子結合力最強的是相田卓三教授合成的卟啉籠分子,在鄰二氯苯中與C60的結合常數為Log Ka = 8.11。
C60衍生物超分子的自組裝
修飾富勒烯可以獲得更多的作用位點,因此富勒烯衍生物的超分子自組裝的研究一直是個熱點,遠遠多於不修飾的富勒烯的組裝,特別是在基於富勒烯的功能材料、光致電子轉移、人工光合作用體系、光子器件等諸多的研究領域。
C60及其衍生物的有序聚集態的制備方法
富勒烯功能化後產生的自組裝前體,通過超分子作用形成有序聚集態結構,既是提高對富勒烯本徵認識以及單分子器件構築水平,也是對富勒烯高新技術功能化材料的需要。十多年來,中國內外很多研究組已經在獲得穩定的C60納米材料如納米顆粒、納米管、納米線、納米帶和高度有序二維結構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發展了經典自組裝法、模板法、氣相沉積法,化學吸附和LB膜技術等方法來構築具有特定形貌的有機納米材料。
⑦ 金剛石、石墨、C60的化學性質
金剛石:疏水性:金剛石對水不潤濕,然而容易粘油。這種疏水親油的特徵是由金剛石的 sp 3 雜化的非極性鍵的本質決定的。這一特性不僅提示人們可以使用油脂去提取金剛石,而且在製造金剛石磨具時,宜選用親油基團的有機物作為金剛石的潤濕劑。 常溫下的化學穩定性:在常溫下,金剛石對一切酸鹼鹽等化學試劑都表現出很強的惰性,王水也不會與它發生化學變化。在加熱情況下( 1000 ℃以下),僅有個別氧化劑與之反應。利用金剛石的化學穩定性,可以用酸鹼來提純金剛石。 熱穩定性:金剛石在純氧中 600 ℃就開始失去光澤,出現黑色表皮, 700 ~ 800 ℃開始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人造金剛石在空氣中開始氧化的溫度是 740 ~ 840 ℃,有的產品在 600 ℃就開始氧化。金剛石在空氣中開始燃燒的溫度大約在 850 ~ 1000 ℃。金剛石的熱穩定性與晶體的完整程度以及雜質的含量有關。 金剛石的石墨化現象:在真空或者惰性氣氛中,當加熱到某一高溫時,金剛石就會發生石墨化現象,即發生向石墨的轉變。 1500 ℃的時候能檢驗出表面開始石墨化,隨著溫度的升高,石墨化速度加快,並且在 1700 ℃左右開始整個晶體迅速石墨化。在 2100 ℃時,一顆 0.1 克拉( 1 克拉= 0.2 克)的八面體鑽石在 3 分鍾內全部化為灰燼。當存在哪怕少量氧氣時,石墨化在較低溫度下就開始了。過渡金屬的存在會加速金剛石的石墨化過程。 與過渡金屬的化學作用:一些過渡金屬能夠與金剛石起化學作用,促使金剛石發生解體。這些金屬分為兩類:一類是周期表中的Ⅶ B 族和Ⅷ族的元素,如鐵、鈷、鎳、錳以及鉑系金屬,這些元素在熔融狀態下是碳的溶劑,在磨削高溫下會使金剛石產生溶劑化現象;另一類是容易生成穩定碳化物的金屬,其中包括Ⅳ B 、Ⅴ B 、Ⅵ B 族,例如鎢、釩、鈦等,這些元素易於和金剛石發生結合,生成相應的穩定碳化物。金剛石與過渡金屬的作用是用它加工這些材料時發生粘刀現象的本質,從而也決定了金剛石工具、磨具的使用范圍。石墨:石墨是碳質元素結晶礦物,它的結晶格架為六邊形層狀結構,見圖1—1。每一網層間的距離為3.40人,同一網層中碳原子的間距為1.42A。屬六方晶系,具完整的層狀解理。解理面以分子鍵為主,對分子吸引力較弱,故其天然可浮性很好。
石墨質軟,黑灰色;有油膩感,可污染紙張。硬度為1~2,沿垂直方向隨雜質的增加其硬度可增至3~5。比重為1.9~2.3。在隔絕氧氣條件下,其熔點在3000℃以上,是最耐溫的礦物之一。
自然界中純凈的石墨是沒有的,其中往往含有Si02、A1203、Fe0、CaO、P2O5、Cu0等雜質。這些雜質常以石英、黃鐵礦、碳酸鹽等礦物形式出現。此外,還有水、瀝青、CO2、H2、CH4、N2等氣體部分。因此對石墨的分析,除測定固定碳含量外,還必須同時測定揮發分和灰分的含量。
石墨的工藝特性主要決定於它的結晶形態。結晶形態不同的石墨礦物,具有不同的工業價值和用途。工業上,根據結晶形態不同,將天然石墨分為三類。
1.緻密結晶狀石墨
緻密結晶狀石墨又叫塊狀石墨。此類石墨結晶明顯晶體肉眼可見。顆粒直徑大於0.1毫米。晶體排列雜亂無章,呈緻密塊狀構造。這
種:石墨的特點是品位很高,一般含碳量為60~
65%,有時達80~98%,但其可塑性和滑膩性不
如鱗片石墨好。
2.鱗片石墨
石墨晶體呈鱗片狀;這是在高強度的壓力下變質
而成的,有大鱗片和細鱗片之分。此類石墨礦石的特
點是品位不高,一般在2~3%,或100~25%之
間。是自然界中可浮性最好的礦石之一,經過多磨多
選可得高品位石墨精礦。這類石墨的可浮性、潤滑性、
可塑性均比其他類型石墨優越;因此它的工業價值最
大。
3.隱晶質石墨
隱品質石墨又稱非晶質石墨或土狀石墨,這種石墨的晶體直徑一般小於1微米,是微晶石墨的集合體,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見到晶形。此類石墨的特點是表面呈土狀,缺乏光澤,潤滑性也差。品位較高。一般的60~80%。少數高達90%以上。礦石可選性較差。
石墨由於其特殊結構,而具有如下特殊性質:
1) 耐高溫型:石墨的熔點為3850±50℃,沸點為4250℃,即使經超高溫電弧灼燒,重量的損失很小,熱膨脹系數也很小。石墨強度隨溫度提高而加強,在2000℃時,石墨強度提高一倍。
2) 導電、導熱性:石墨的導電性比一般非金屬礦高一百倍。導熱性超過鋼、鐵、鉛等金屬材料。導熱系數隨溫度升高而降低,甚至在極高的溫度下,石墨成絕熱體。
3) 潤滑性:石墨的潤滑性能取決於石墨鱗片的大小,鱗片越大,摩擦系數越小,潤滑性能越好。
4) 化學穩定性:石墨在常溫下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能耐酸、耐鹼和耐有機溶劑的腐蝕。
5) 可塑性:石墨的韌性好,可年成很薄的薄片。
6) 抗熱震性:石墨在常溫下使用時能經受住溫度的劇烈變化而不致破壞,溫度突變時,石墨的體積變化不大,不會產生裂紋。C60C60分子是一種由60個碳原子構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因此又名足球烯。
C60是單純由碳原子結合形成的穩定分子,它具有60個頂點和32個面,其中12個為正五邊形,20個為正六邊形。其相對分子質量約為720。
處於頂點的碳原子與相鄰頂點的碳原子各用sp雜化軌道重疊形成σ鍵,每個碳原子的三個σ鍵分別為一個五邊形的邊和兩個六邊形的邊。碳原子的三個σ鍵不是共平面的,鍵角約為108°或120°,因此整個分子為球狀。每個碳原子用剩下的一個p軌道互相重疊形成一個含60個π電子的閉殼層電子結構,因此在近似球形的籠內和籠外都圍繞著π電子雲。分子軌道計算表明,足球烯具有較大的離域能。
⑧ C60有那些性質
C60是石墨、金剛石的同素異形體
物理性質:
顏色與性狀
C60在室溫下為紫紅色固態分子晶體,有微弱熒光
分子大小
C60分子的直徑約為7.1埃(1埃= 10^ -10 米即一百億分之一米);
密度
C60的密度為1.68g/cm^3
溶解性
C60不溶於水等強極性溶劑,在正己烷、苯、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非極性溶劑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導電性
C60常態下不導電。因為C60大得可以將其他原子放進它內部,並影響其物理性質,因而不可導電。另外,由於C60有大量游離電子,所以若把可作β衰變的放射性元素困在其內部,其半衰期可能會因此受到影響。
超導性
1991年,赫巴德(Hebard)等首先提出摻鉀C60具有超導性,超導起始溫度為18K,打破了有機超導體(Et)2Cu[N(CN)2]Cl超導起始溫度為12.8K的紀錄。不久又制備出Rb3C60的超導體,超導起始溫度為29K。摻雜C60的超導體已進入高溫超導體的行列。研究顯示,這類材料是以晶格里的電洞來傳導電流(類似p型半導體),若加入其它分子(例如三溴甲烷)來拉長晶格間距,還可以有效地提升其超導相變溫度至117K。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也很有成就,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合作,成功地合成了K3C60和Rb3C60超導體,超導起始溫度分別為8K和28K。有科學工作者預言,如果摻雜C240和摻雜C540,有可能合成出具有更高超導起始溫度的超導體。
磁性
阿勒曼(Allemand)等人在C60的甲苯溶液中加入過量的強供電子有機物四(二甲氨基)乙烯(TDAE),得到了C60(TDAE)C0.86的黑色微晶沉澱,經磁性研究後表明是一種不含金屬的軟鐵磁性材料。居里溫度為16.1K,高於迄今報道的其它有機分子鐵磁體的居里溫度。由於有機鐵磁體在磁性記憶材料中有重要應用價值,因此研究和開發C60有機鐵磁體,特別是以廉價的碳材料製成磁鐵替代價格昂貴的金屬磁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化學性質
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 在光照的條件下將C60與O2反應生成環氧化物C60O2,但這種環氧化物不穩定,用礬土分離時能還原成C60。
加成反應:
C60可以與氫或鹵素單質進行加成。把其完全氫化便得絨毛球烷(Fuzzyball),化學式為C60H60(加成進的氫原子有可能C60在籠內也可能在C60外部)。烷基自由基R可與C60反應生成RC60加和物,RC60可生成C60直接鍵和啞鈴狀二聚體RC60-C60R。
與金屬的反應:
C60與金屬的反應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金屬被置於C60碳籠的內部;另一種是金屬位於C60碳籠的外部: 1)C60碳籠內配合物生成反應。C60碳籠為封閉的中空的多面體結構,其內腔直徑為7.1埃,內部可嵌入原子、離子或小分子形成新的團簇分子,C60 + AC60(A)。Smalley等人現已發現能與C60生成C60(A)的金屬有:K、Na、Cs、La、Ba、Sr、U、Y、Ce、Sm、Eu、Gd、Tb、Ho、Th等。除金屬外,He、Ne等惰性氣體及LiF、LiCl、NaCl等極性分子亦可移置C60籠中。 2)C60碳籠外鍵合反應。Ohno等人發現能與C60鍵合的金屬有:V、Fe、Co、Ni、Rh、Cu、La、Yb、Ag等。
顏色反應
C60可以溶於二硫化碳中。顏色呈紫紅色。
⑨ 金剛石,石墨,C60的化學性質相同嗎
提示網友:不要被無知的人誤導
一百個零加起來還是零-愛因斯坦
目前網路上除了我現在提供的回答之外,絕大部分對於此問題的其他所謂「回答」均為不懂裝懂和(或)以訛傳訛的誤導,包括一些自稱教師、網路「磚'家及某些教學論壇基於無知的所謂」討論「,請自行識別,不要受到無知者的蠱惑.
同時,網路上僅有的少數正確回答語焉不詳,在此進行詳細的解答
無知言論打包粉碎
謬論1:
石墨
與金剛石都是C單質,所以化學性質基本相同-謠言來自網路知道
謬論2:同素異形體的化學性質基本相同.
駁斥:這種所謂的回答可以說無知到了極點,缺乏中學化學知識,按照某些網友混亂的邏輯,白磷和紅磷都是磷單質,難道他們的化學性質一樣?但是紅磷與白磷的化學性質差異可是中學要求理解的內容.
謬論3:金剛石.石墨.
C60
他們是碳的同素異形體,都是碳的單質,所以化學性質相同-謠言來自網路知道
駁斥:C60明顯是分子晶體,金剛石是原子晶體,化學性質當然不一樣,謠言的炮製者能編出所謂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化學性質一樣的謬論,對於中學化學知識的無知程度可見一斑
謬論4:因為由同一種原素C組成,所以化學性質相同
見對謬論1的駁斥
謬論5:金剛石、石墨都是C原子組成(或者都是原子晶體)……
駁斥:按照謠言炮製者錯亂的邏輯來說,二甲醚和乙醇都是分子晶體,分子式都一樣,難道他們的化學性質一樣?這種謬論明顯是與中學同分異構體的知識相矛盾,更何況,石墨並非原子晶體,屬於混合型晶體.
石墨與金剛石的化學性質完全不同,連相似都達不到
具體來說是
1石墨被原子氫侵蝕的速度遠大於金剛石,這是氣相沉積金剛石的基本原理
-《化學汽相沉積金剛石生長表面氫原子蓋率的研究》
2
與強氧化劑反應(速率)的差異工業上用以提純人造金剛石,此為初中涉及配平的問題,由此可見,網路上大言不慚鼓吹金剛石與石墨化學性質相同的人缺乏對初中
化學題的基本記憶與理解,題目中明確指出可以通過這個反應選擇性除去石墨而保留金剛石,其出題形式是「工業上利用石墨制金剛石,要得到純凈的金剛石,常用
高氯酸(HClO4)來清洗金剛石中混有的石墨」
此內容為2008年內蒙古包頭市中考化學試卷填空題15
3確切來說與上面這個相關,石墨層間結合力很弱,容易插入其他離子或分子,形成石墨層間化合物
氟氣與金剛石反應要麼表面氟化,要麼結構完全破壞形成四氟化碳,但石墨可以基本保持碳骨架不斷裂而氟卻深入層間最終形成氟化石墨
⑩ C60分子很穩定是化學性質嗎
c60
(碳60簡稱為c60)
分子c60分子是一種由60個碳原子構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是一種很穩定的分子
化學性質和c一樣
物理性質差別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