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風格

歷史風格

發布時間: 2021-07-31 04:28:56

『壹』 歷史的風格小作文

一、寫作指導寫一篇好歷史小作文,要盡量做到作題新、作點新、角度新,文筆清新流暢,既有較強的可讀性,又有較深的啟發性,具體要注意以下幾點:(一).命題求實求小命題就是確定寫作的對象和所要解決的問題.中學生初寫歷史小作文,不一定能夠做到「發前人所未發」,但也要提出自己的見解,決不能人雲亦雲.主要以教材內容為背景,選取某個方面,對照歷史,聯系現實的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或人們關心的熱點問題,或透視自己感知的歷史事件和現象,引發自己的觀點、看法.確定一個自己既有濃厚興趣,又是力所能及的命題.從歷史人物、事件、現象等方面選擇一個角度,選題宜小不宜大,更不宜用一些華麗或空洞的題目.選題如果過大,就不易抓住重點,無法深入,作證也就困難.相反,如果能抓住一個重要的小問題,把握住關鍵,深入其本質,從各方面把它說深講透,對問題的難點和症結能科學地給予解決,這樣的作文也是有價值的,我們需要的就是這種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二).選材求博求精材料與觀點統一,是寫好一篇小作文的基本要求.材料要緊扣文章的作點,材料還要具有生動性.如此,才會使文章產生吸引力,引人入勝.首先,根據命題的需要,帶著問題,到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期刊室去查閱,充分利用圖書館這個知識寶庫,使自己成為材料的主人.我們可以通過書目、索引了解某個研究領域的已有成果,根據索引定向查閱散見於報刊中的材料或以進行社會調查等多種方式去廣泛收集、整理盡可能多的有關資料.通過實際調查,我們能夠深入了解研究的對象,獲得最真實可靠、最豐富生動的第一手材料.其次,在服務主題的前提下,進行討作、辨析、整理,把收集到的復雜的、混亂的資料,通過歸納、分類、組合及科學的分析、類比,篩選出具有典型性、說服力的材料,使其成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所用的作據.(三).構思求巧求深我們寫歷史小作文,要在搜集大量材料並進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逐漸形成自己的見解,從而確立作文的作點.初學寫歷史小作文的人,首先要確立全文的中心論點,然後再確立中心論點下的分論點.要十分注意邏輯性,由淺入深,使理論緊密而又具體地聯系實際,內容豐富而不鬆散.使人讀後思想上產生共鳴,從而信服作者所闡明的道理.文章的中心作點一經確立之後,就起著統帥全文的作用.材料的取捨,作證方法的選擇,層次段落的安排,都要根據作點的需要來考慮.還要注意史論結合,切忌觀點歸觀點,材料歸材料,兩相脫節.擬定提綱,是學寫作文的一個關鍵環節.提綱是學術作文寫作的設計圖.有了提綱,就可以幫助我們樹立全局觀念,從整體上考慮:每一個部分所佔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間是否有邏輯聯系;每個部分所佔的篇幅與其在全文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稱.不過,簡單提綱只要求概括地提示作文的要點,對如何一般不涉及.(四).成文求細求活歷史小作文的正文結構需要具備四要素:論點、論據、論證、結論.論點是作文闡述的具體觀點,相當於文章的小標題;論據服務於論點,一般用歷史事實或作者自己的立論來說明作點;論證是用理論來闡述論題,可以引經據典或自我闡述;結論是對全文進行扼要概括或總結.正文部分字數150——200之間.一篇好作文,必須做到:①論點明確新穎,富有創意.②論據充分真實又恰倒好處.③論證有力.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作證過程科學准確,邏輯嚴密.④結據正確.能由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抓住本質,給人深刻啟示,具有較高的人文價值.⑤語言風格要有史學之一般特點.切忌文學之朦朧浪漫,要真實准確又頗具文采,要講究理性又富感染力.文章開門見山,言簡意賅,「意則期多,字則唯少」;字斟句酌,一絲不苟,做到文字清新、簡潔、准確,使人讀之心中波瀾起伏.⑥正文寫作前應擬寫提綱,搞好謀篇布局.以材料為基礎、觀點為軸心,科學地安排文章的層次和布局,內容詳盡、構思嚴密.

『貳』 帶有歷史風格的歌

東風破 無雙 發如雪 霍元甲 千里之外 在梅邊 susan說 江南 西關 難念的經 千年之戀 三國戀 離歌 胡彥斌的《紅顏》,

後弦的作品。不要以為就是周傑倫才有那樣的嗓音和曲風哦,初聽後弦的還以為是周傑倫呢。強推幾首:《小白》、《西廂》、《九公主》、《昆明湖》、《橋段》、《情畫》、《逃學兒童》、《東愛》、《踢館》。。。。。還有哦,喜歡的話,把他是專輯都下過來,一首一首聽吧。個人最喜歡《西廂》、《橋段》、《昆明湖》,《

『叄』 巴洛克風格歷史沿革

「巴洛克」是一種歐洲藝術風格,指自17世紀初直至18世紀上半葉流行於歐洲的主要藝術風格。該詞來源於葡萄牙語barroco,意思是一種不規則的珍珠。義大利語(BAROCCO)中有奇特,古怪,變形等解釋。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稱謂,它是16世紀的古典主義者建立的16世紀下半葉開始出現在義大利的,背離了文藝復興藝術精神的一種藝術形式。

天主教「特蘭托會議」
為了回應16世紀早期基督教清教運動中對天主教義的抵制,1545年到1563年間,天主教會的主教們都聚集到義大利參加「特蘭托會議」。整個會議有25個階段,目的是要討論和解決教會道義和儀式的問題,其中一項決議是宗教藝術必須為教會服務,通過直白、准確、現實、邏輯性的方式鼓勵忠誠。但直到30多年後的反宗教改革,即天主教的復興運動,一種新的激進風格才慢慢發展起來。巴洛克風格最初是在義大利興起,後來傳播到法國、德國、荷蘭、西班牙和英國。這種新的藝術形式注重視覺和情感上的呼喚,明確地宣傳天主教會的影響和教育。當時,羅馬天主教會強烈反對革命性文化運動,卻無形中滋生了許多新的宗教思想,而巴洛克風格正是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的。它為天主教會官方的需求提供了很好的表達形式。以彰顯天主教改革者們的優越感。但這並不是宗教藝術唯一的出路。
巴洛克風格雖然繼承了文藝復興時期確立起來的錯覺主義再現傳統,但卻拋棄了單純、和諧、穩重的古典風范,追求一種繁復誇飾、富麗堂皇、氣勢宏大、富於動感的藝術境界。巴洛克風格的在繪畫方面的最大代表是法蘭德斯畫家魯本斯,在建築與雕刻方面的主要代表是義大利的貝爾尼尼。

自十八世紀以來,藝術史家和考古學家們特別重視風格的研究。所謂「風格」 意味一件作品是依照某種特定的組合方式而構成的,它本身有著的內在諧和一致,但又明顯地區別於其它的風格,故能給人以深刻的印象。風格的形成,當然是某一個時代和作者藝術發展成熟的表現。
不過,巴洛克作為一種風格,卻一直是美術史家們有爭論的問題。「巴洛克」一詞的原義,含有不整齊、扭曲、怪誕的意思,大約是十八世紀古典主義者奉贈給自己不太贊同的前輩藝術的一個稱號。從時間上說,「巴洛克」流行於十七世紀至十八世紀初。所以有人把整個十七世紀各國的藝術--義大利、西班牙、弗蘭德爾、荷蘭、法……都列在「巴洛克」范圍之內。
「巴洛克」成為獨特的風格,是由於它在藝術精神和手法上,與盛期文藝復興有明顯的區別。如果文藝復興可以歸為「古典主義」,「巴洛克」可以歸為「浪漫主義」。它是在封建天主教復辟後,隨著貴族統治的鞏固而發展起來的。但是,不能簡單地把「巴洛克」藝術和它的代表們,稱謂「反」的,「倒退」的藝術。個人固然受制於歷史,但個人又反射著各種歷史因素(包括一切以往的傳統),而給當代的歷史帶來新的東西。這才形成了歷史的變化多端、豐富絢麗的形象。

『肆』 二戰後法國設計歷史風格

法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 「新藝術」
運動、以及20、30年代 「裝飾藝術」
運動的發源地,巴黎成為新藝術運動、裝飾藝術運動的中心。法國有十分悠久的手工藝傳統,法國現代設計是基於法國設計傳統,即設計主要為富裕的上層人服務的觀念。因此,法國現代設計呈現出設計的豪華性、民族性等特點,由此而產生為平民百姓服務的普及型設計卻比較薄弱。

1、設計的豪華性。法國高等創意學院國際設計中心主任里茲.戴維斯曾經說:法國的設計就是豪華的設計、高尚的設計(在法文中設計被稱為高等文化的設計,即haute
couture,包括豪華的時裝、香水和化妝品、首飾、豪華傢具等等)。在這種設計觀念指導下,法國的設計事務所十分重視高檔次的設計項目,設計內容是豪華、奢侈。即便是普通的產品或平面設計,設計師也會賦予它們豪華、奢侈的特點,致使產品的造價昂貴。這就使與廣大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工業產品設計、平面設計的設計水平普遍落後於其他國家。

2、設計的民族化特點。法國政府全力支持一些重大的設計。比如,美籍華人設計家貝聿銘設計的盧浮宮大玻璃金字塔;英國設計家裡查.羅傑斯設計的蓬皮杜文化中心;法、英聯合設計的協和式飛機;德國的子彈型TGV
「高速火車」(Train a Grande
vitesse的縮寫)都是法國政府支持的結果。法國政府希望通過設計,特別是宏大的建築和工程項目來表達法蘭西民族的偉大。1993年法國政府出版了一部關於工業設計的著作《工業設計.一個世紀的反映》,此書是論述工業設計資料最完整的著作之一。由此看出政府對於設計的重視。

1925年4月28日裝飾和現代工業藝術國際展覽在巴黎開幕,這次展覽後來被簡稱為:裝飾藝展。儒爾曼,格魯特,拉托,杜弗萊納,弗蘭克,都南,普林茲,和艾林·格瑞……在展覽中贏得榮譽。

這次展覽原計劃的展出時間是1906-1907年,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而推遲到1925年,它充分地反應了那個時代的多重性與混雜狀態。也就是說,在1925年,兩種生活藝術正相互交匯,一種繼承了過去,一種轉向未來。除了傳統與現代永無休止的爭吵而外,還有意識和哲學的沖突。1925年5月,建築師奧古斯特·佩雷(巴黎香舍麗榭劇院的設計者)在一次訪問中說:「裝飾藝術一詞應該刪除。我很想知道誰把這兩個詞粘在一起的:藝術和裝飾。真是見鬼!真正的藝術不需要裝飾。」這句話把該說的說透了,因為這次展覽贏得觀眾的喝彩卻使專業家們大為失望。戰爭過去了,世界同以前不一樣了。戰爭催生了歐洲二十世紀各種流派的前衛藝術,在建築和設計領域有:風格派;莫斯科維特瑪學院派——1918年革命動亂中的俄國開創的新實用藝術學派;包豪斯設計學院派;新精神派——由勒·柯布西葉和奧正方於1920年在法國創立.

繼英國工藝美術運動之後,法國於1900年和1925年先後成為「新藝術運動」和「裝飾藝術運動」的發源地,從而涌現出大量優秀的、領導時尚的設計。其中,新藝術運動興起於1900年巴黎世界博覽會,歷時二十餘年,它提倡面向工業、回歸自然的思想,試圖在藝術與手工藝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新藝術運動創造了非常特殊的風格,表現出一種對非歷史主義的新裝飾風格的探索。此次時尚展中展出的巴黎地鐵站入口就是新藝術運動早期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運用卷線、曲線、植物莖葉以及抽象的動物圖案,具有鮮明的「新藝術」風格。
轉至1925年,法國的巴黎又成為了裝飾藝術運動的中心。這場運動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法國發展到頂峰,至二戰爆發前開始衰落。在設計思想上,它已不同於「藝術與手工藝運動」和「新藝術運動」的自然主義與復古,同時也對單調的工業化風格表示反對。它承認工業化,但由於強調裝飾,所以也區別於發軔於德國的現代主義。它其實是一場承接於「新藝術運動」和「現代主義運動」之間的運動。在法國,設計上的表現主要集中在豪華和奢侈的產品上,如玻璃器皿、首飾、金屬製品、陶瓷等。時尚展中鑲滿鑽石和紅寶石的卡地亞珠寶和精緻優雅的道姆(Daum)花瓶正充分體現了這種奢華之風。
此時的傢具設計風格比較多樣。除了材料貴重、造型講究、裝飾手段多樣的豪華傢具之外,還有注重運用新材料(如鋼管)的傢具出現,這是因為法國在裝飾藝術運動的同時也受到了歐洲其它國家如俄國、德國、荷蘭等現代主義風格的影響,在時尚展「現代化的發明」部分中的展品的對比也可以看得很清楚。嚴格來說,法國並沒有能夠參與到現代主義設計運動中去,也沒有真正經歷過平民化的設計運動。相對而言,法國的設計是比較傾向於精英主義的,它的時尚也是帶有非民主化色彩的。但現代主義風格及德國包豪斯,還有二戰後的大眾消費文化對法國的設計發展還是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在它們的共同作用下奠定了法國當代設計風格的基調。
除了藝術運動的影響之外,還有以下三個因素影響著法國時尚的更替和設計的創新,進一步講,這三個因素對於世界近現代設計的發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科學技術的進步。科學與藝術常被比喻為一枚硬幣的兩面,而設計則是二者的結合。因而除了藝術的不斷發展,設計的創新也離不開科技的支持。進入20世紀後,第二次技術革命成果的影響還在,同時新的科技發明又不斷涌現,無線電通訊、塑料和合成橡膠、晶體管、集成電路、電視、電子計算機、人造地球衛星等,它們不斷改造著人們的生活,同時也給設計帶來了更多的靈感。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無疑使設計增添了活力。一方面,科技成果的應用改善了設計的條件、提升了設計的質量,為實現以後的時尚創造了可能;另一方面,新發明、新技術也需要更為美妙的外形贏得人們的關注,這需要設計的創新。
法國作為老牌西方發達國家,科技對設計的促進作用非常明顯。從早期的無馬載人車、直升飛機到流線型汽車、手提式電視、火箭,再到迷你電腦、高速火車,直至攜帶型通訊設施、具有未來風格的汽車,這些產品的設計都依賴著科技的不斷更新,而它們的出現和應用也為時尚產品的出現提供了可能。
二、社會環境的變更。20世紀上半葉,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後,各國都造成了財政和人員的巨大損失,之後又有冷戰等一系列國際形勢的變化,更加深了除美國之外參戰各國恢復經濟的困難。直到美國對西歐各國進行了大規模的經濟援助與復興計劃,加上西方各國迫切希望恢復國民經濟的決心,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西方各國開始度過了最為艱難的戰後重建時期,逐步進入了豐裕社會(Affluent
Society)階段。
就法國而言,其戰後設計的發展政府沒有採取新的有力措施,也沒有成立國家性的設計組織,但民間的設計組織依然存在,如「現代藝術家聯盟」和「工業美學學會」。雖然總的來看法國設計在戰後有所衰退,但日益恢復強盛的國力和自由寬松的環境還是使法國的設計在保存自己傳統文化品格的前提下有所發展。1955年,法國雪鐵龍公司設計生產的雪鐵龍DS汽車,是戰後二十年間最先進的大型小轎車。法國的時裝設計更在戰後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克里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基杜夫·巴隆夏蓋(Cristobal
Balenciaga)和加布里埃勒·香奈爾(Gabrielle
Chanel)設計的時裝分別以不同的風格裝點了那個時代風姿綽約的女性。
法國的建築設計在經過戰後緊急重建之後,遵循著兩條主脈發展:一條是由創新觀念推動的反傳統設計;一條是對舊有建築出其不意的翻修和改建,在短短三十年間也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就,蓬皮杜藝術中心和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都成為巴黎乃至整個法國的標志。
從20世紀末過渡到21世紀,和平與發展已成為世界兩大主題。國際間的交流也越來越深入和頻繁,這對於設計上的創新是不可錯失的良機。法國設計也在此時代潮流之中展現出多樣化的景觀。時裝依然不斷推陳出新,主導天橋上的變幻;工業產品的形式也越來越豐富和個性化;體育用品的設計更是不斷研發出高科技與新形式的器材與設備。
三、消費者需求的改變。消費者的需求是設計最為關鍵的要素,這也是任何時代、任何地域的設計者都必須考慮的要素。法國長期以來有設計生產豪華產品的歷史,其設計面對的是少數精英和權貴的需求。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大規模工業生產的普及,法國設計越來越多地面對普羅大眾,尤其是戰後,消費者群體的改變要求其設計方向需由過去的追求奢華轉而變為更多地關注式樣的多元和功能的實用,這就直接要求設計在保證功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所以法國現當代的設計除了時裝設計依然走高級路線外,其餘的設計更多的以普通家庭和普通消費者為對象來創造時尚。
對於時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但正是因為時尚神話的不斷創造,人類社會才會不斷得以前進。時尚不僅是一種態度、一種生活選擇,也是歷史發展的方式。時尚更迭的過程其實就是創新實現的過程,是設計不斷前進的過程。縱觀「法國時尚100年展」,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法國時尚風情的感動,更給了我們關於設計的啟示:時尚就是設計,時尚就是創新。

『伍』 歷史悠久算風格嗎

不算風格,算實力。

『陸』 簡述水墨畫的歷史、風格、特點

水墨畫
簡介
中國畫的一種。指純用水墨所作之畫。基本要素有三:單純性、象徵性、自然性。相傳始於唐代,成於五代,盛於宋元,明清及近代以來續有發展。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揮墨法的功能。「墨即是色」,指墨的濃淡變化就是色的層次變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繽紛可以用多層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圖畫歌》雲:「江南董源傳巨然,淡墨輕嵐為一體。」就是說的水墨畫。唐宋人畫山水多濕筆,出現「水暈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筆,墨色更多變化,有「如兼五彩」的藝術效果。唐代王維對畫體提出「水墨為上」,後人宗之。長期以來水墨畫在中國繪畫史上占著重要地位。
用中國特製的煙墨構成的「水墨畫」成為中國畫特有的一個畫種。墨可分作墨、淡墨、濃墨、極淡墨和焦墨五墨,即焦墨(原墨)一濃墨一重墨一淡墨一清墨五層次。
墨是寒色,由五墨構成的畫應該有寒感,它的調子應該是灰暗的。但又為何好的「水墨畫」會使人有溫感而不感覺它的調子灰暗呢?這是因為好畫善於利用白地(空白)來與黑的寒色相對比、相調和,因而使人有介於寒熱之間的溫感。而且,好的煙墨並不是暗墨。
凡光滑受光而反射強者都叫做明物,好墨的黑光澤如漆,故可叫做明黑,因而是不會讓人有灰暗感的

(一)皴法。在山水畫史上,凡有巨變,多由皴法所致。皴法是一種用筆墨的方法,專用於描繪山、石的脈絡和質感,也以此表現近樹主幹的皮紋和質地。盛唐王維「始用渲淡,一變構斫之法」。唐代山水自此開始,出現皴法。這些山水畫家主要集中在關陝一帶,他們的山石線條以方硬工穩為主,完全取決於對當地地貌的感受。這在傳為唐代的山水卷軸畫和墓室壁畫中的配景可略見一斑。北方的山水畫風一直吹拂到五代南唐,因此,南唐翰林圖畫院的山水畫風與北方沒有大大的差異。董源由於掌理皇家林苑,對江南的土質丘陵有著切身的審美感受。他用鬆散舒展的線條鋪展了江南丘陵綿延不斷的起伏之態,反映了土質山疏鬆平緩的地貌特徵,意向平和沉靜。因這種線條隨意性極強,長短參差不齊,輕松自然,猶如披麻(散開的植物麻),故以此名。披麻皴長短參差不齊,長者即長披麻,短者為短披麻。董源在皴法上的創新不知啟迪了後世多少江南的山水畫家。
(二)造型。董源的山石造型不作峭拔險峰,多作平巒緩坡。坡上高木成林,坡下溪流成河,漁者、渡客等星星點點,饒有生機。遠景的山巒頂上聚集著成片的礬頭,即壘疊的巨石,形同礬石的結晶體,一簇簇的苦點區分出各個礬頭的外形,平列展開於畫面上。
(三)構圖。以平視為主,略帶俯視,景深較大,多取橫向的全景式布局。現存與董源畫風相關的古畫多屬長卷。
(四)植被。董源筆下的植被是構成其密體山水的基本要素,得自江南實地實景。北方由於氣候乾燥和山脈多石,浮土上的林木與裸露的岩石形成鮮明的對比,而江南空氣濕潤、雨量充沛,草木極易覆蓋在以土質為主的群山之表。
(五)意境。董源的山水畫意境注重鄉野間的生活氣息,饒有情趣,與李思訓講求展示道家仙境的山水畫迥然不同。

『柒』 流行音樂的歷史與風格 問題

民謠(Folk)原本是指每個 民族的傳統歌曲,每個民族的先民都有他們自原始 /古代已有的歌曲,這些歌絕大部分都不知道誰是作者,而以口頭傳播,一傳十十傳百,一代傳一代的傳下去至今。不過今天我們所說的民歌(Folk),大都是指流行曲年代的民歌(Folk),所指的是主要以木結他為伴奏樂器,以自然坦率方式歌唱,唱出大家純朴生活感受的那種歌曲。美國民歌手 Woody Guthrie 在五十年代的唱片可說是最早的民歌唱片錄音,所以普遍被認定是現代民歌(Folk)的祖師。之後 Pete Seeger、The Weavers 繼續推動這類音樂,六十年代越戰,反戰民歌手如 Bob Dylan,Joan Baez,Peter,Paul And Mary 等成為時代的呼聲。後民歌向 Pop,Rock 及都市化發展, Bob Dylan 發明了 Folkrock,Simon & Garfunkel發展出中產口味的都市 Folk Pop,風行一時。八十年代 Suzanne Vega,Tracychapman 等 +走出一種更富現在都市感覺的 Urban Folk(城市) / Contemporary(當代)Folk 路線。民歌(Folk)在英國、香港等樂壇也發展出不同的面貌。民歌(Folk近年較新的發展是與 New Age 結合(如 Enya),及與 Trip Hop 結合(如 Beth Orton)

eg: 紅河谷(加拿大民歌)
Better Together-傑克 約翰遜
Never say goodbye-鮑勃 迪倫
Never Know-傑克 約翰遜
Le sable mouvant-凱安
Hazy JaneII-Bryter

R&B 的全名是 Rhythm & Blues,一般譯作「節奏布魯斯」。廣義上,R&B 可視為「黑人的流行音樂」,它源於黑人的 Blues 音樂,是現今西行流行樂和搖滾樂的基礎,Billboard 雜志曾介定 R&B 為所有黑人音樂,除了 Jazz 和 Blues 之外,都可列作 R&B,可見 R&B 的范圍是多麼的廣泛。近年黑人音樂圈大為盛行的 Hip Hop 和 Rap 都源於 R&B,並且同時保存著不少 R&B 成分。
eg:Miss Copenhagen-Joey Mo
French Kissing-莎拉 柯娜
Dilemma
Crush-Joey Moe
Burn-亞瑟小子
Angelitos Negros-Eartha Kitt

電子音樂Electrophonic Music隨著時代的演進,音樂家有了更多製作音樂的方法.所謂電子音樂,就是以電子合成器,音樂軟體,電腦等所產生的電子聲響來製作音樂.電子音樂范圍廣泛,生活周遭常常能聽到,在電影配樂,廣告配樂,甚至某些國語流行歌中都有用到,不過以電子舞曲為最。很多人認為電子樂是一種冷冰冰,沒有感情的音樂.其實電子樂也可融入 Rock,Jazz 甚至 Blues 等多種元素而充滿情感的。電子音樂的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的,包括 House 、Techno、Ambient、Trance、Psychedelic Trance、 Breakbeat、Brit-Hop、Big-Beat、Trip-Hop、Drum'n'Bass、ungle、Electro、Dub、Chill Out、 Minimalism

eg:Dreams come true-KISS
Waiting for you-KISS
Angel-Loona
Flutlicht Remix-The Freak
If This Is Love-The Saturdays Be Kind to the Machines- Clean

嘻哈/黑浩普/協合/嬉蹦(hip hop)是一種源自非洲原始部落的流行文化。它首先在紐約市市區的非裔及拉丁裔青年之間興起,繼而發展壯大,並席捲全球。嘻哈文化包含Rapping、DJ、塗鴉、霹靂舞四大元素。
eg: Slum Beautiful -Stankonia Momma Knows -Born to
Love Is What We Makin -R Kelly Ciara-Goodies
Coolio-I Like Girls Ice Cube feat-Mack 10 & Ms.
Toi - You Can Do It
Jamelia - superstar

搖滾樂Rock'n'Roll 美國的種族隔離一直很嚴重,在住宅區、學校、教堂和各種社會設施中,白人和黑人都是分開的。在種族隔離的政策下,黑人保留著自己的宗教、語言、服飾、舞蹈和音樂。節奏布魯斯像其他黑人音樂一樣,擁有自己的群體。它被稱作"種族唱片",與白人音樂市場是分開的。節奏布魯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布魯斯音樂繼續發展的結果。它在城市布魯斯的基礎上結合了搖擺樂和鋼琴音樂布吉-烏吉的特點,聲音變得更加有力,更加突出持續不斷、向前推進的節奏。它還保留了黑人音樂即興演奏的傳統,合奏時仍然採用可以不斷反復的12小節布魯斯曲式與和聲框架。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布魯斯唱片一直由小唱片公司經營,戰後,由於黑人社會地位的改變,幾家大唱片公司對黑人音樂產生了興趣,此時,排行榜也開始用"節奏布魯斯"來代替原來"種族唱片"的稱呼。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有路易斯•喬丹(Louis Jordan,1908~1975)、喬•理京斯(Joe Liggins)等。節奏布魯斯的特點在很多搖滾樂中得到了直接的體現,特別是早期的搖滾樂,好多都是節奏布魯斯的"翻唱版"。70年代,節奏布魯斯與福音歌(Gospel)相結合之後,使它的發展步伐逐步加快。以致70年代所有的黑人音樂都帶有一股濃烈的節奏布魯斯氣息,特別是索爾音樂(詳見索爾音樂部分)有時和節奏布魯斯幾乎難以區分(如馬文•蓋伊、傑克遜五兄弟等人的作品)。80年代以後,節奏布魯斯融進了更多的流行音樂成分,使其變得更加商業化。比如當今的節奏布魯斯,好多都已經失去了原有布魯斯的特徵,而強調反拍的律動成了它的主體,有時偶爾在演唱中還能找到幾個由滑音而帶出的布魯斯音符。像近幾年出現的所謂的節奏布魯斯歌手白蘭蒂和莫尼卡(Brandy&Monica)、布萊恩•麥克奈特(Brian Mcknight)等人的音樂,其實已經不是真正的節奏布魯斯了,如果硬要從理論上分析的話,只能把它看作是一種被商業化了的,被流行音樂市場漂白過的節奏布魯斯。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節奏布魯斯都是如此,比如1997年的兩首格萊美獲獎作品:埃里克•克萊普頓(Eric Clapton)的《改變世界》(Change The World)和翠西•查普曼(Tracy Chapman)的《給我一個理由》(Give Me One Reason,例17)就是既融進流行音樂成分又保持布魯斯特徵的現代節奏布魯斯佳作。節奏布魯斯作為搖滾樂的重要來源之一,已成了歷史的見證,它在影響了搖滾樂之後,自身的不斷發展,又使其變成了當今流行樂壇最受寵愛的樂種之一。
eg:Beyond IV-Beyond
CUNTSHREDDER-Hate Your Fucking Piss
mechanical animals enshrined-grace it's my life--bon jov
Faith No More - MidLife Crisi
stone sour -through glass
far away from home--coverage

鄉村音樂Country Music 簡介 這個名字是20世紀20年代在美國出現的,它的源流很廣。那時歌曲的內容,除了表現勞動生活之外,厭惡孤寂的流浪生活,嚮往溫暖、安寧的家園,歌唱甜蜜的愛情以及失戀的痛苦等都有。在唱法上,起先多用民間本嗓演唱,形式多為獨唱或小合唱,用吉他、班卓琴、口琴、小提琴伴奏。鄉村音樂的曲調,一般都很流暢、動聽,曲式結構也比較簡單。多為歌謠體、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
eg:moon river
the way we were
mandy
tonight i celebrate my love
rose garden
yesterday once more

爵士藍調Jazz&Blues 藍調音樂始於二十世紀初美國的南部。本為貧苦黑人勞動時吶喊的短曲,而其中亦混合了在教會中類似朗誦形式的節奏及韻律。這種音樂有一種很明顯的特式,便是使用類似中國民俗唱山歌的「一呼一應」的形式進行,英文叫作「Call and Reponse」。樂句起初會給人們一種緊張、哭訴,無助的感覺,然後接著的樂句便像是在安慰、舒解受苦的人。就好像受苦的人向上帝哭訴,而其後得到上帝的安慰與響應!所以藍調音樂很著重自我情感的宣洩和原創性或即興性,這種即興式的演奏方法,後來慢慢地演變為各種不同類形的音樂,如Rock and Roll、Swing、Jazz......所以藍調亦是現代流行音樂的根源。至於口琴被廣泛用於藍調音樂中是起始於約二十年代中,那時候在美國當地有很多街頭藝人表演音樂,他們常用樂器是五弦琴、鼓、和一種叫「pan quill pipes」的吹奏樂器。而由於吉他和口琴的性能比這些傳統樂器好和更適合於空獷的地方表演,所以漸漸地口琴便常被用作吹奏藍調音樂。及後三十年代左右,很多黑人移往大城市芝加哥居住,藍調音樂和藍調口琴亦隨之在芝加哥這地開支散葉,及後更自成一派名為Chicago Blues。在聽藍調音樂的時候,你會發覺它們好像都依著一個相同的曲式來進行。
eg: salade de fruits-小野麗莎
Belle-Garou
cried for you-John Pizzarelli
Almost Blue-Chet Baker
I sing the blues-Helen Humes
East of the sun-Lee Wiley

音樂劇(Musical theater)是由喜歌劇及輕歌劇(或稱「小歌劇」)演變而成的,早期稱作「音樂喜劇」,後來簡稱為「音樂劇」,是19世紀末起源於英國的一種歌劇體裁,是由對白和歌唱相結合而演出的戲劇形式。音樂劇熔戲劇、音樂、歌舞等於一爐,富於幽默情趣和喜劇色彩。它的音樂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眾的歡迎。音樂劇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頻密的地方是美國紐約市的百老匯和英國的倫敦西區。因此百老匯音樂劇這個稱謂可以指在百老匯地區上演的音樂劇,又往往可是泛指所有近似百老匯風格的音樂劇。音樂劇較為復雜,詳情請見網路:http://ke..com/view/9921.htm

eg:唐·吉訶德
茶花女
悲慘世界
鍾樓怪人
湯姆歷險記
艾薇塔 貓

舞曲是一種高速度大分貝的音樂,通常以節奏作為其音樂的主體,輔助低音旋律的渲染,成為完整的音樂模型。由於其廣闊的煽動性,在公共場合播放最易吸引年輕人跟隨音樂的步伐扭動起身體的慾望,與音樂共舞,由此得名詳情請見:http://www.shenmeshi.com/Art/Art_20080505121331.html

eg:DISCO
LOCKY
I WANNA BE
douga
Hot
Ddeukeo
Outside Castle

http://ke..com/view/9921.htm

『捌』 中國歷史上不同時期的詩的風格

中國歷史上的詩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時期的不同風格:

騷體

騷體來源於公元前三百年前後戰國時期產生於楚國的詩歌楚辭。當時楚國的詩人屈原,在他寫的詩中,有篇名叫《離騷》,於是後人有的便把楚辭直接稱為「騷」,如南朝齊、梁時人劉勰,在他所著的文藝理論《文心雕龍》一書中,就把專論楚辭的篇名稱做《辨騷》;又如梁昭明太子蕭統編的《文選》中,也把楚辭列在「騷」類。自那時起,楚辭這種詩歌體裁就可以用「騷體」來代替,也就是凡用楚辭形式寫的詩,就稱「騷體」。

騷體詩的形式有幾個特點:一是句式不整齊,每句字數可長可短;二是每首詩的句數不受限制,可多可少;三是用韻不嚴格,既可用韻,也可不用韻,而一篇詩中既有用韻的句子,又允許另一些句子沒有韻;四是句中或句末加語助詞「兮」、「些」或「只」這一類字。照一般的說法,凡是詩句加有「兮」「些」語助詞的作品,不分寫作時間先後,不論作品內容,以及作者是否楚國人,都稱「騷體」。

蘇李體

蘇李,是指西漢的蘇武、李陵二人。他們二人有贈答詩,被梁代的蕭統收入他所編的《文選》中。他們的詩都是五言詩。有人認為他們是五言詩的創始人。也有人認為這二人的詩是後人偽托。但這些詩風格朴質,表現深厚的感情與內容,與同被蕭統收今《文選》中的《古詩》十九首韻味相近,一直受到後代詩人的重視。

柏梁體

柏梁體起於漢武帝。相傳漢武帝築柏梁台,大宴群臣,席間宣布凡是二千石以上的官員每人作一句詩,合成一首詩。於是包括漢武帝在內的共二十六人寫成一首《柏梁詩》。這首詩的形式是每句七言,句末都用韻,韻字有重復,是聯句詩的首創。後人便把每句用韻的七言詩稱為「柏梁體」。

正始體

正始是三國魏廢帝曹芳年號。在這期間,涌現出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咸等詩人。其中有詩流傳下來的只有阮籍和嵇康。劉勰在《文心雕龍-明詩篇》中,認為「嵇旨清峻,阮旨遙深」。由於當時的政治黑暗,文人隨時有被殺的危險,所以他們詩的特色是不敢接觸現實生活,只能用隱晦的,寄託哀傷之感。阮籍有八十二首《詠懷詩》流傳下來,絕大多數是五言詩,在詩史中有一定地位。嵇康傳世的詩有五十三首。主要是四言詩,也頗有名。

太康體

指西晉時期一種詩風,或一種詩體。「太康」(280~289)為西晉武帝司馬炎的年號。「太康體」之名,始見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嚴說本於梁鍾嶸《詩品》「太康中,三張(張載、張協、張亢)、二陸(陸機、陸雲)、兩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勃爾復興,踵武前王,風流未沫,亦文章之中興也」。鍾嶸此論,是概述西晉初年和中期一個階段的詩風。而嚴羽則明確指太康時期以左思、潘岳等為代表的詩體,即其所謂「分明別是一副語言」。
太康前後是西晉文壇上比較繁榮的時期,眾多的作家都有不少傳世之作。太康詩歌一般以陸機、潘岳為代表。他們的詩歌比較注重藝術形式的追求,講究辭藻華美和對偶工整,「縟旨星稠、繁文綺合」(《宋書·謝靈運傳》)。詩歌的技巧雖更臻精美,但有時過分追求形式,往往失於雕琢,流於拙滯,筆力平弱。總之「采縟於正始,力柔於建安,或析文以為妙,或流靡以自妍」(《文心雕龍·明詩》),是這一時期詩人的總風格。不過每個作家仍有獨特之處,「潘文淺而凈,陸文深而蕪」(《世說新語·文學》)。其他如張協以造語新穎,「巧構形似之言」著稱。左思則在太康詩風中獨樹一幟。其詩內容充實、語言質朴,氣勢雄渾,「似孟德而加以流麗,□子建而獨能簡貴」(《采菽堂古詩選》卷十一),不失漢魏遺風

陶體

陶體是指東晉末、劉宋初時的詩人陶潛的詩體。他的五言詩善寫田園景物,格調清和自然,雖然是繼承漢魏詩傳統,但卻別樹一幟。他的詩風,影響了盛唐時期的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和中唐時期的韋應物、柳宗元等人。後代寫田園詩的,大多受了陶詩的陶冶。

元嘉體

指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間形成的一種詩風。「元嘉體」之名始見於宋代嚴羽《滄浪詩話》,用以概括謝靈運、顏延之和鮑照的詩風。這三位詩人在注重描繪山川景物,講究詞藻的華麗和對仗的工整方面有互相類似之處。《文心雕龍·明詩》中說:「宋初文詠,體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儷采百字之偶,爭價一句之奇。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競也」,就主要是指的這三位詩人之作。但是「元嘉體」詩人的風格也各有特點。謝靈運擅長寫山水詩,以辭藻富贍,善於描寫自然景物著稱;顏延之以侍宴、應制之作居多,其特點是典雅、凝煉,往往雕琢過甚,用典過多,雖亦有寫景之句,常有「雕繢滿眼」之弊;鮑照作品以樂府詩為最有名,反映社會現實的深度遠勝顏、謝。他樂府以外的一些詩則較重辭藻,與顏、謝相近,其特點是以奇險取勝。這三位詩人對齊梁詩人都有一定的影響。《南齊書·文學傳論》談到齊梁詩文時,曾指出有三個流派,一派學謝靈運,一派學鮑照,另一派雖未指出具體人名,而說他們的特點是最講究對仗和用典,顯然指顏延之等人。可見這三位詩人在元嘉年間及以後一段時期確有很大影響。他們的詩改變了東晉多數詩人平典無味的玄言詩風,形成了注重辭藻、講究對仗的共同趨向。比起齊梁詩來,他們的詩又都顯得較為古奧和剛勁。

齊梁體

所謂齊梁體,是齊、梁兩代的詩人共同詩風的代稱,實際上也包括了齊代的永明體。(永明體偏重於聲病的講究,齊梁體注意文詞的綺靡)。其特點是追求形式,崇尚詞藻,講究聲律,輕視內容,一反漢魏質朴詩風,因此為後世詩論家所詬病。但是另一方面,由於齊梁詩人的詩句開始注重平仄聲字的協調,而且大量用對偶句式入詩,這就 使我國詩歌在寫作技巧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並為唐代近體詩的形成作了前導。

『玖』 設計中各種風格的歷史淵源和特點

中國傳統

穩重、優雅,傢具擺放有強烈的對稱性,常裝飾有雕飾、線腳,並以紅木傢具為主要傢具 以雕花隔扇、落地罩、漆畫屏風、字畫、手工藝品為主,博古架上擺設唐三彩、青瓷花瓶等古董

歐式傳統

室內布置、線型、色彩及傢具製作都吸取了傳統的「形」和「神」,又以各個國家的地域的不同風格而各具特色以各國不同時期的代表性飾品的擺放來體現這一時期的特色 有歐式陶藝品、古羅馬柱、西式茶幾、壁爐等

包豪司風格

注重功能與形式相結合,推崇無色效果 以黑色為主色調,風格簡潔、明了

田園式

來自鄉村、田野的靈感,推崇自然的生活模式 多採用木料、織物、大理石、花崗石、卵石、麻石、紅磚塊、杉木板、原木、藤器、竹簾、竹花盆、半成品陶器以及金色布藝

歐陸風尚

隨意、簡約、時尚,顏色富有個性,或熱烈、或寧靜、或舒適,個人主觀喜好反映明顯 以丹麥傢具為主,還有自然有創意的燈飾;傢具不多,但結構合理,還可自己動手做一些陳設品

新西式風格

以單一黃色為基調,天花板以白色、淡黃色為主,淺黃色牆面配白色傢具 灰蘭色掛畫,與牆面顏色相似的地毯,沙發、扶手椅樣式現代,鋪以大量的布藝裝飾,窗簾色彩豐富

中國古典風格
以宮廷建築為代表的中國古典建築的室內裝飾設計藝術風格,氣勢恢弘、壯麗華貴、高空間、大進深、雕梁畫棟、金壁輝煌,造型講究對稱,色彩講究對比裝飾材料以木材為主,圖案多龍、鳳、龜、獅等,精雕細琢、瑰麗奇巧。但中國古典風格的裝修造價較高,且缺乏現代氣息,只能在家居中點綴使用。

古埃及風格
古埃及裝飾風格簡約、雄渾,以石材為主,柱式是其風格之標志,柱頭如綻開的紙草花,柱身挺拔巍峨,中間有線式凹槽、象形文字、浮雕等,下面有柱礎盤,古老而凝重。光滑的花崗岩是鋪地慣用的材料,毛糙的花崗岩小塊多用於電視牆主背景上,又稱文化牆。

希臘古典風格
神廟建築體現了希臘古典風格單純、典雅、和諧的風貌。多立克、愛奧尼克、科林斯是希臘風格的典型柱式,也是西方古典建築室內裝飾設計特色的基本組成部分。多立克柱式粗獷、剛勁,基座有三層石階,柱身由一段段石鼓構成,呈底寬上窄漸收式,柱頭由方塊和圓盤構成,無飾紋。愛奧尼克柱式整體造型風格堅挺娟秀,比多立克多一個柱礎,縱向有凹槽24條,各凹槽的交接稜角上設計一部分圓面,最具特徵的是它的柱頭,左右各有一對華麗、精巧、柔美的卷渦式裝飾。科林斯柱式用毛莨葉作裝飾,形似盛滿花草的花籃式柱頭,規范而細膩,充滿生氣,其柱高、柱徑比例、凹槽都同於愛奧尼克柱式。古希臘風格的三種柱式常用於客廳的隔斷中。

古羅馬風格
古羅馬風格以豪華、壯麗為特色,券柱式造型是古羅馬人的創造,兩柱之間是一個券洞,形成一種券與柱大膽結合極富興味的裝飾性柱式,成為西方室內裝飾最鮮明的特徵。廣為流行和實用的有羅馬多拉克式,羅馬塔斯乾式,羅馬愛奧尼克式,羅馬科林斯式及其發展創造的羅馬混合柱式。古羅馬風格柱式曾經風靡一時,至今在家庭裝飾中還常常應用。

哥特式風格
哥特式風格是對羅馬風格的繼承直升的線形,體量急速升騰的動勢,奇突的空間推移是其基本風格。窗飾喜用彩色玻璃鑲嵌,色彩以藍、深紅、紫色為主,達到12色綜合應用,斑斕富麗精巧迷幻。哥特式的彩色玻璃窗飾是非常著名的,家裝中在吊頂時可局部採用,有著夢幻般的裝飾意境。
伊斯蘭風格
伊斯蘭風格的特徵是東、西方合壁,室內色彩跳躍、對比、華麗,其表面裝飾突出粉畫,彩色玻璃面磚鑲嵌,門窗用雕花、透雕的板材作欄板,還常用石膏浮雕作裝飾。磚工藝的石鍾乳體是伊斯蘭風格最具特色的手法。彩色玻璃馬賽克鑲嵌,可用於玄關或家中的隔斷上。

義大利風格
義大利風格充分發揮柱式體系優勢,將柱式與穹窿、拱門、牆界面有機地結合。輕快的敞廊,優美的拱券,筆直的線腳,以及運用透視法將建築、雕塑、繪畫融於一室,使其具有強烈的透視感和雕塑感,創造出既具有古希臘典雅的優美又具有古羅馬的豪華壯麗景象,體現出更接近人的個性解放以及人文主義思想的樸素、明朗、和諧的新室內風格。

巴洛克風格
巴洛克風格的主要特色是強調力度、變化和動感,強調建築繪畫與雕塑以及室內環境等的綜合性,突出誇張、浪漫、激情和非理性、幻覺、幻想的特點。打破均衡,平面多變,強調層次和深度。使用各色大理石、寶石、青銅、金等裝飾華麗、壯觀,突破了文藝復興古典主義的一些程式、原則。
洛可可風格
洛可可風格的總體特徵是輕盈、華麗、精緻、細膩。室內裝飾造型高聳纖細,不對稱,頻繁地使用形態方向多變的如「C」「S」或渦券形曲線、弧線,並常用大鏡面作裝飾,大量運用花環、花束、弓箭及貝殼圖案紋樣。善用金色和象牙白,色彩明快、柔和、清淡卻豪華富麗。室內裝修造型優雅,製作工藝、結構、線條具有婉轉、柔和等特點,以創造輕松、明朗、親切的空間環境。

新古典主義風格
新古典主義以尊重自然、追求真實、復興古代的藝術形式為宗旨,特別是古希臘、古羅馬文明鼎盛期的作品,或庄嚴肅穆、或典雅優美,但不照抄古典主義並以摒棄抽象、絕對的審美概念和貧乏的藝術形象而區別於16、17世紀傳統的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風格還將傢具、石雕等帶進了室內陳設和裝飾之中,拉毛粉飾、大理石的運用,使室內裝飾更講究材質的變化和空間的整體性。傢具的線形變直,不再是圓曲的洛可可樣式,裝飾以青銅飾面採用扇型、葉板、玫瑰花飾、人面獅身像等。
現代風格
現代裝飾藝術將現代抽象藝術的創作思想及其成果引入室內裝飾設計中。現代風格極力反對從古羅馬到洛可可等一系列舊的傳統樣式,力求創造出適應工業時代精神,獨具新意的簡化裝飾,設計簡朴、通俗、清新,更接近人們生活。其裝飾特點由曲線和非對稱線條構成,如花梗、花蕾、葡萄藤、昆蟲翅膀以及自然界各種優美、波狀的形體圖案等,體現再牆面、欄桿、窗欞和傢具等裝飾上。線條有的柔美雅緻,有的遒勁而富於節奏感,整個立體形式都與有條不紊的、有節奏的曲線融為一體。大量使用鐵制構件,將玻璃、瓷磚等新工藝,以及鐵藝製品、陶藝製品等綜合運用於室內。注意室內外溝通,竭力給室內裝飾藝術引入新意。

和式風格
和式風格採用木質結構,不尚裝飾,簡約簡潔。其空間意識極強,形成「小、精、巧」的模式,利用檐、龕空間,創造特定的幽柔潤澤的光影。明晰的線條,純凈的壁畫,卷軸字畫,極富文化內涵,室內宮燈懸掛,傘作造景,格調簡朴高雅。和式風格另一特點是屋、院通透,人與自然統一,注重利用迴廊、挑檐,使得迴廊空間敞亮、自由。

鄉土風格
現代人對陽光、空氣和水等自然環境的強烈回歸意識以及對鄉土的眷戀使人們將思鄉之物、戀土之情傾瀉到室內環境空間、界面處理、傢具陳設以及各種裝飾要素之中。大量木材、石材、竹器等自然材料以及自然符號得到應用,自然物、自然情趣的直接切入,室內環境的「原始化」,「返樸歸真」的心態和氛圍,體現了鄉土風格的自然特徵。此風格得到文人雅士的推崇。

構成風格
構成風格運用立體、平面、色彩三大構成原理,將簡潔的幾何形體,點、線、面。直、曲、折彎等數字造型模式,經過多種組合運用到設計之中,再賦予純凈的色彩原色,體現一種強烈的理性和象徵,帶有明顯的主觀精神。構成風格普遍受到年輕一代的歡迎,迎合了E時代人們追求強烈個性的心理。

所謂的歐陸風格泛指:歐洲大陸的的建築風格。
其中有:法式風格,德式、意式、英式、古希臘。
法國以浪漫為主體。德國以簡約為主體......
義大利的磅礴,英式的園林,古希臘的圓柱
其實所謂的風格不單單指裝飾一類。更多的是指建築本身的風格。某些開發商其實並不懂什麼是歐陸風格,以為只要用點類似於柱式、拱券之類的建築元素就可以炒作,全然不知歐陸風格的建築應是由內而外、由表及裡的一個系統的語言符號展示,其結果只能是「畫虎不成反類犬。歐洲的建築師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歐陸風格。
建築往往代表著一座城市的文化背景,「建築風格是一種文化的沉澱,如果對文化底蘊缺乏理解,就會形神俱傷」

熱點內容
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 發布:2025-07-13 14:42:16 瀏覽:896
對教育的 發布:2025-07-13 14:06:14 瀏覽:28
綠色的金魚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3 12:15:47 瀏覽:779
宮頸多久查一次 發布:2025-07-13 09:36:59 瀏覽:682
逆羽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3 09:16:35 瀏覽:476
幼兒英語口語培訓 發布:2025-07-13 08:37:47 瀏覽:292
2017全國數學文科二卷 發布:2025-07-13 07:49:17 瀏覽:155
水泥多久干 發布:2025-07-13 07:12:13 瀏覽:105
中考語文要點 發布:2025-07-13 06:16:00 瀏覽:386
教師節送給老師的賀卡 發布:2025-07-13 06:07:45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