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風貌保護區
1. 山東有歷史風貌保護區有那些
據悉,山東省第一批歷史文化街區名單中,聊城市有米市街歷史文化街區、大小禮拜寺街歷史文化街區和臨清中洲運河歷史文化街區三個歷史文化街區。
2. 歷史風貌地區的概念
歷史風貌地區的概念:
是文物古跡比較集中,或能較完整地體現出某一歷史時期傳統風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區、建築群、古鎮、村落等,可根據它們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核定公布為地方各級「歷史文化保護區。
3. 什麼是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
歷史文化保護區,是指經國家有關部門、省、市、縣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的文物古跡比較集中,能較完整地反映某一歷史時期的傳統風貌和地方、民族特色,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的街區、鎮、村、建築群等等。
4. 什麼是風貌保護區
風貌保護區是上海成為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內涵、海派文化氛圍、高品質文化氣息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重要載體,應特別注意歷史建築的保護。根據上海市城市風貌保護規劃,風貌保護區內建築設置店招店牌時,應首先考慮其對建築功能的保護,不應破壞建築外觀。和建築整體形象。
5. 天津市劃定的歷史文化和歷史風貌保護區有哪些
劃定抄的9片歷史文化保護區分別是:襲估衣街、一宮花園、赤峰道、中心花園、勸業場、承德道、解放北路、五大道、鞍山道。其中,鞍山道為新增的歷史文化保護區。
5片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分別為:老城廂、古文化街、解放南路、泰安道和海河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其中,解放南路和泰安道為新增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
6. 老北京風貌保護區和協調區是什麼意思
沒有,龍須溝還在北京,二環里就有很多。就是各路所謂專家撓牆撕床單般號召保護的,各種所謂老北京胡同。 官方的叫法是老北京風貌保護區或是老北京風貌協調區,半官方的叫法是棚戶區。破破爛爛的小平房,垃圾滿街的新龍須溝
7. 確定"歷史文化保護區"的條件包括()
旅遊及文物保護規劃
1.規劃措施:
將青....風景名勝區文物古跡的保護與旅遊資源的專開發與生態環屬境的保護結合在一起。在著力於對文物古跡點的保護及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的同時,大力開發旅遊線路、建造旅遊設施。但需避免旅遊對古跡的破壞,以保護為主,以開發為輔。
在位於自然風景區的文物古跡點周圍劃定自然生態功能控制區和生態林區。對歷史遺跡作好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實現歷史文化、自然生態與旅遊產業的和諧發展。
3........是旅遊基地介紹。
規劃按照相關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規定,重點保護好...............等歷史文化遺址,達到合理開發與全面保護生態環境的目標。
8.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歷史文化保護區的保護
1. (一)歷史文化保護區是具有某一歷史時期的傳統風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區、建築群、小鎮、村寨等,是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歷史文化保護區中的危房,允許在符合保護規劃要求的前提下,逐步進行改造和更新,並不斷提高城市基礎設施的現代化水平。
2. (一)《北京舊城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已於2002年2月由市政府批准,必須嚴格執行。
(二)北京舊城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中有14片分布在舊皇城內:南、北長街,西華門大街,南、北池子,東華門大街,景山東、西、後、前街,地安門內大街,文津街,五四大街,陟山門街;有7片分布在舊皇城外的內城:西四北頭條至八條,東四三條至八條,南鑼鼓巷地區,什剎海地區,國子監地區,阜成門內大街,東交民巷;有4片分布在外城:大柵欄,東、西琉璃廠,鮮魚口地區。
(三)北京舊城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總佔地面積為1038公頃,約占舊城總用地的17%。其中重點保護區佔地面積649公頃,建設控制區佔地面積389公頃。
(四)《北京舊城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強調必須以「院落」為基本單位進行保護與更新,危房的改造和更新不得破壞原有院落布局和胡同肌理,須遵照執行。
(五)《北京舊城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對保護區內的建築保護和更新分為六類進行規劃管理:文物類建築、保護類建築、改善類建築、保留類建築、更新類建築、整飾類建築,須遵照執行。
(六)《北京舊城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規劃》對保護區內的用地性質變更、人口疏解、道路調整、市政設施改善、環境綠化保護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原則、對策和措施,須遵照執行。
3. (一)在舊城第一批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基礎上確定北京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名單。其中,在舊城內繼續補充歷史風貌較完整、歷史遺存較集中和對舊城整體保護有較大影響的街區進行保護;在舊城外確定一批文物古跡比較集中、能較完整地體現一定歷史時期傳統風貌和地方特色的街區或村鎮,使其得到有效保護。
(二)舊城內第二批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為:皇城、北鑼鼓巷、張自忠路北、張自忠路南、法源寺。
(三)舊城外確定10片歷史文化保護區為:海淀區西郊清代皇家園林、豐台區盧溝橋宛平城、石景山區模式口、門頭溝區三家店、川底下村、延慶縣岔道城、榆林堡、密雲區古北口老城、遙橋峪和小口城堡、順義區焦庄戶。
4. (一) 應保護舊城內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特色
(1)皇城歷史文化保護區:是北京舊城整體保護的重點區域,內含紫禁城、太廟、社稷壇、北海、中南海及14片第一批歷史文化保護區,面積約6.8平方公里。
(2)北鑼鼓巷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東城區,南至鼓樓東大街,北至車輦店、凈土胡同,東至安定門內大街,西至趙府街,總面積約為46公頃。該地區與什剎海、南鑼鼓巷、國子監等三個歷史文化保護區相鄰,是皇城的重要背景,也是保護舊城整體風貌和沿中軸線對稱格局不可缺少的地段。
(3)張自忠路北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東城區,南至張自忠路,北至香餌胡同,東至東四北大街、西至交道口南大街,總面積約為42公頃。該街區有和敬公主府、段祺瑞執政府舊址、孫中山逝世紀念地等多處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4)張自忠路南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東城區,南至錢糧胡同,北至張自忠路,東至東四北大街,西至美術館後街,總面積約為42公頃。該區域處於皇城與東四三條至八條保護區之間,現有胡同格局完整,有馬輝堂花園等文物保護單位。
(5)法源寺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宣武區,南至南橫西街,北至法源寺後街,東至菜市口南大街,西至教子胡同,總面積約20公頃。該街區內有法源寺、湖南會館、紹興會館等文物保護單位,街區整體風貌保存較好。
(二)舊城新增的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佔地面積約249公頃,約占舊城總面積的4%。
(三)舊城外歷史文化保護區的特色
(1)西郊清代皇家園林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海淀區,包括頤和園、圓明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圓等,即清代的「三山五園」地區,是我國現存皇家園林的精華。
(2)盧溝橋宛平城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豐台區,盧溝橋、宛平城是國家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發生地, 具有重要的歷史和革命紀念意義。
(3)模式口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石景山區西北部,金頂山路與京門公路之間,為京西古道。在模式口大街以北,傳統村落的風貌保存較好,並有承恩寺、田義墓、法海寺等文保單位。
(4)三家店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門頭溝區永定河北岸,三家店村中現存多處文物,與煤業發展有關的建築群、會館等成為此地獨特的景觀,具有濃厚的京西地方特色。
(5)川底下村歷史文化保護區:是門頭溝區齋堂鎮的一個自然村,房屋依山而建,村中現保存著許多明清時期的四合院民居,其建築藝術相當精湛,風貌相當完整。
(6)榆林堡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延慶縣康莊鎮西南,元、明、清時期是京北交通線上的重要驛站之一,其平面呈「凸」字形。
(7)岔道城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延慶縣八達嶺鎮,是北京通往西北的重要軍事據點和驛站,其緊鄰八達嶺長城,至今原有城牆、城門尚在。
(8)古北口老城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密雲區古北口鎮的東北部,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現存葯王廟戲樓、財神廟、古關址等文物和南北大街,風貌較完整。
(9)遙橋峪城堡、小口城堡歷史文化保護區:遙橋峪城堡位於密雲區新城子鄉東部,建於明萬曆26年(1599年),此堡呈方形,南面正中一座城門,至今保存完好。小口城堡位於密雲區新城子鄉北部,距遙橋峪城堡約4公里,是明代戍邊營城,城牆「北圓南方」,保存完好。
(10)焦庄戶歷史文化保護區:焦庄戶地道戰遺址屬順義區龍灣屯鎮焦庄戶村。1943年,當地黨組織和群眾,利用地道和日寇周旋作戰,創造了抗戰時期聞名的「地道戰」,被譽為「人民第一堡壘」。
(四)北京第一批、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合計共有40片。其中,舊城內有30片,總佔地面積約1278公頃,占舊城總面積的21%。
(五)舊城第一、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和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及其建設控制地帶的總面積為2617公頃,約占舊城總面積的42%。
(六)第二批歷史文化保護區名單經市政府批准後,必須盡快組織編制各保護區的保護規劃。
第六章
9. 當代北京設立「歷史文化保護區」的基本內容以及對保護北京歷史風貌的作用。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包括舊城整體保護、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優秀近現代建築的保護、歷史文化保護區的保護和市域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
(二)舊城整體保護
1、保護從永定門至鍾鼓樓7.8公里長的明清北京城中軸線的傳統風貌特色。
2、保護明清北京城「凸」形城廓。
3、整體保護皇城。
4、保護舊城內的歷史河湖水系。
5、保護舊城原有的棋盤式道路網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
6、保護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傳統的建築形態。
7、分區域嚴格控制建築高度,保護舊城平緩開闊的空間形態。
8、保護重要景觀線和街道對景。
9、保護舊城傳統建築色彩和形態特徵。
10、保護古樹名木及大樹。
北京舊城歷史文化保護區保護和控制范圍規劃
北京40個歷史文化保護區
第一批舊城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中有14片分布在舊皇城內:南、北長街,西華門大街,南、北池子,東華門大街,景山東、西、後、前街,地安門內大街,文津街,五四大街,陟山門街;有7片分布在舊皇城外的內城:西四北頭條至八條,東四三條至八條,南鑼鼓巷地區,什剎海地區,國子監地區,阜成門內大街,東交民巷;有4片分布在外城:大柵欄,東、西琉璃廠,鮮魚口地區。
第二批舊城內5片:皇城、北鑼鼓巷、張自忠路北、張自忠路南、法源寺。舊城外10片:海淀區西郊清代皇家園林、豐台區盧溝橋宛平城、石景山區模式口、門頭溝區三家店、爨底下村、延慶縣岔道城、榆林堡、密雲區古北口老城、遙橋峪和小口城堡、順義區焦庄戶。
10. 縣城歷史文化風貌規劃和特色風貌規劃的區別
歷史風貌地區的概念: 是文物古跡比較集中,或能較完整地體現出某一歷史時期傳統風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區、建築群、古鎮、村落等,可根據它們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核定公布為地方各級「歷史文化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