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化學系列
⑴ 鋁合金1、2、3、5、6、7系 各有什麼用途。
1系:屬於含鋁量最多的一個系列。純度可以達到99.00%以上。用於常規工業
2系:硬度較高,其中以銅元素含量最高,大概在3-5%左右,用於航空領域
3系:由錳元素為主要成分。含量在1.0-1.5之間,用於對防銹要求高的行業及產品
5系:屬於較常用的合金鋁板系列,主要元素為鎂,主要特點為密度低,抗拉強度高,延伸率高,疲勞強度好,但不可做熱處理強化。常規工業中應用也較為廣泛
6系:主要含有鎂和硅兩種元素,適用於對抗腐蝕性、氧化性要求高的應用
7系:屬於航空系列,是鋁鎂鋅銅合金,是可熱處理合金,屬於超硬鋁合金,有良好的耐磨性,也有良好的焊接性,但耐腐蝕性較差。
(1)等化學系列擴展閱讀
鋁合金分類
純鋁分冶煉品和壓力加工品兩類,前者以化學成份Al表示,後者用漢語拼音LV(鋁、工業用的)表示。鋁合金按加工方法可以分為形變鋁合金和鑄造鋁合金兩大類:
形變鋁合金能承受壓力加工。可加工成各種形態、規格的鋁合金材。主要用於製造航空器材、建築用門窗等。 形變鋁合金又分為不可熱處理強化型鋁合金和可熱處理強化型鋁合金。不可熱處理強化型不能通過熱處理來提高機械性能,只能通過冷加工變形來實現強化,它主要包括高純鋁、工業高純鋁、工業純鋁以及防銹鋁等。可熱處理強化型鋁合金可以通過淬火和時效等熱處理手段來提高機械性能,它可分為硬鋁、鍛鋁、超硬鋁和特殊鋁合金等。
鑄造鋁合金按化學成分可分為鋁硅合金,鋁銅合金,鋁鎂合金,鋁鋅合金和鋁稀土合金,其中鋁硅合金又有過共晶硅鋁合金,共晶硅鋁合金,單共晶硅鋁合金,鑄造鋁合金在鑄態下使用。
⑵ 變質岩的化學成分
(一)變質岩的化學成分
變質岩是早先已形成的岩石(岩漿岩、沉積岩)遭受變質作用的產物,因此其化學成分一方面與原岩有密切關系,同時又和變質作用的特點有關。
由於變質原岩的種類繁多,所以變質岩化學成分的含量變化比較復雜。一般情況下,雖然變質岩仍由SiO2、Al2O3、Fe2O3、FeO、MgO、MnO、CaO、K2O、Na2O、P2O5等氧化物組成,但與岩漿岩、沉積岩相比,變質岩化學成分含量變化范圍大。
原岩的化學組成在變質作用的過程中是否發生變化,是變質作用和變質成礦作用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從這一角度可以把變質作用劃分為兩類:等化學變質作用和異化學變質作用。
等化學變質情況下,變質岩化學成分(除H2O和CO2外)取決於原岩的化學成分,根據變質岩化學成分可以恢復原岩類型。一般說,來源於岩漿岩的正變質岩與來源於沉積岩的副變質岩在化學成分(wB)上有如下區別:
1)SiO2:正變質岩34%~80%,副變質岩(大理岩)0~95%以上(變質燧石岩)。
2)Al2O3:正變質岩不超過40%,副變質岩可高達90%以上(剛玉岩)。
3)Fe2O3+FeO:正變質岩一般﹤15%,副變質岩可高達30%以上(富鐵岩)。
4)MnO:正變質岩含量少(﹤2%),副變質岩可高達20%以上(富錳岩)。
5)CaO:正變質岩不超過23%,但富鈣副變質岩則常見,可達50%以上。
6)K2O+Na2O:正變質岩中K2O/Na2O﹤1的情況常見,副變質岩則經常K2O/Na2O﹥1以上。
7)P2O5:正變質岩中很少超過3%,副變質岩可﹥10%,甚至達40%(磷灰岩)。
在變質岩的分類研究中,岩石的物質成分是基礎。對一般變質岩,多數學者都很重視等化學系列和等物理系列的劃分。等化學系列是指具有同一原始化學成分的所有岩石,其中礦物組合不同是由變質作用類型和強度決定的。如基性岩石在區域變質條件下,隨著變質程度增加,出現綠片岩、綠簾角閃岩、角閃岩、斜長石-輝石麻粒岩,構成一個等化學系列;泥質岩則出現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系列。等物理系列是指同一變質條件下形成的所有岩石,其礦物組合的不同是由原岩化學成分決定的,如一個變質相或變質帶的岩石。
(二)變質岩化學類型的劃分
Tumer(1955)提出一個簡明的等化學分類,將常見的變質岩劃分為5個化學類型。
1)泥質變質岩:來源於泥質沉積物。
2)長英質變質岩:來源包括變質的砂岩、硅質凝灰岩和中酸性岩漿岩。
3)鈣質變質岩:來源於灰岩和白雲岩(可含石英、粘土礦物等雜質)等鈣質沉積物。
4)基性變質岩:由基件岩漿岩、凝灰岩及含顯著數量的Ca、Al、Fe、Mg的不純泥灰質沉積物轉變而來的變質岩。
5)鎂質變質岩:來源於超基性岩漿岩和綠泥石質及其他富含Mg、Fe的沉積物。
除上述5個常見的化學類型外,尚存在硅質、鋁質、鐵質、錳質、磷質、炭質等6個特殊類型。它們是一些較少見的副變質岩石,以某個元素特別富集為特徵。
五大類常見變質岩石中,以泥質和基性岩石對溫壓條件變化最敏感,礦物組合隨p-T條件變化快,富鈣和鎂質岩石對p-T變化亦較敏感,長英質岩石則是對溫壓變化不敏感的岩石。因而,變質帶、變質相的劃分以泥質和基性變質岩礦物組合為標志。
⑶ 學習任務了解變質岩的化學成分
一、變質岩的化學成分
變質岩是早先已形成的岩石(岩漿岩、沉積岩)遭受變質作用的產物,因此其化學成分不僅與原岩有密切關系,而且與變質作用的特點有關。
由於變質原岩的種類繁多,所以變質岩化學成分的含量變化比較復雜。一般情況下,雖然它們仍由 SiO2、Al2O3、Fe2O3、FeO、MgO、MnO、CaO、K2O、Na2O、P2O5等氧化物組成,但與岩漿岩、沉積岩相比,變質岩化學成分含量變化范圍大。
原岩的化學組成在變質作用的過程中是否發生變化,是變質作用和變質成礦作用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從這一角度可以把變質作用劃分為兩類:等化學變質作用和異化學變質作用。
等化學變質情況下,變質岩化學成分(H2O和CO2除外)取決於原岩的化學成分,根據變質岩化學成分可以恢復原岩類型。一般說,來源於岩漿岩的正變質岩與來源於沉積岩的副變質岩在化學成分的含量上有如下區別:
(1)SiO2:正變質岩34%~80%,副變質岩0~95%以上,如大理岩和變質燧石岩。
(2)Al2O3:正變質岩不超過40%,副變質岩可高達90%以上(剛玉岩)。
(3)Fe2O3+FeO:正變質岩一般<15%,副變質岩可高達30%以上(富鐵岩)。
(4)MnO:正變質岩含量少(<2%),副變質岩可高達20%以上(富錳岩)。
(5)CaO:正變質岩不超過23%,但富鈣副變質岩則可達50%以上。
(6)K2O/Na2O:正變質岩中K2O/Na2O<1%的情況常見,副變質岩則K2O/Na2O常在1%以上。
(7)P2O5:正變質岩中很少超過3%,副變質岩可>10%,甚至達40%(磷塊岩)。
在變質岩的分類研究中,岩石的物質成分是基礎。對一般變質岩,多數學者都很重視等化學系列和等物理系列的劃分。等化學系列是指具有同一原始化學成分的所有岩石,其中礦物組合不同是由變質作用類型和強度決定的。如基性岩石在區域變質條件下,隨著變質程度增加,出現綠片岩、綠簾角閃岩、角閃岩、斜長石-輝石麻粒岩,構成一個等化學系列;泥質岩則出現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系列。等物理系列是指同一變質條件下形成的所有岩石,其礦物組合的不同是由原岩化學成分決定的,如一個變質相或變質帶的岩石。
二、變質岩化學類型的劃分
Turner(1955)提出一個簡明的等化學分類,將常見的變質岩劃分為五種化學類型:
(1)泥質變質岩:來源於泥質沉積物。
(2)長英質變質岩:來源包括變質的砂岩、硅質凝灰岩和中酸性岩漿岩。
(3)鈣質變質岩:來源於灰岩和白雲岩(可含石英、黏土礦物等雜質)等鈣質沉積物。
(4)基性變質岩:由基性岩漿岩、凝灰岩及含顯著數量的Ca、Al、Fe、Mg的不純泥灰質沉積物轉變而來的變質岩。
(5)鎂質變質岩:來源於超基性岩漿岩和綠泥石質及其他富含Mg、Fe的沉積物。
除上述五種常見的化學類型外,尚存在硅質、鋁質、鐵質、錳質、磷質、碳質等六個特殊類型。它們是一些較少見的副變質岩石,以某個元素特別富集為特徵。
五大類常見岩石中,以泥質和基性岩石對溫壓條件變化最敏感,礦物組合隨溫壓條件變化快,富鈣和鎂質岩石對溫壓條件變化亦較敏感,長英質岩石則是對溫壓變化不敏感的岩石。因而,變質帶、變質相的劃分以泥質和基性變質岩礦物組合為標志。
⑷ (變質岩的等化學系列)的名詞解釋。。。求解!謝謝!
同一原始化學成分的所有變質岩 其礦物組合的不同是由變質作用的類型和強度決定的
⑸ 學習任務掌握變質岩的分類
一、按變質作用類型或變質岩成因分類
從目前國內通行的分類情況來看,在分類時,習慣上先按變質作用類型和成因,把變質岩區分為區域變質岩、接觸變質岩、動力變質岩、混合岩、氣成熱液變質岩等類別,然後在每一類中再按等化學系列和等物理系列的原則及該類岩石的特點做進一步劃分。
變質岩的分類考慮原岩和成因兩方面的因素,但在實用上也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主要的問題是作為變質作用產物的變質岩其成因有時是很難確定的,具有相似特徵的變質岩,可以由不同的原岩在不同的變質作用類型、條件下形成,雖然按等化學或等物理原則可以做適當的歸並,但要正確地反映原岩成因類型和形成時的變質條件,仍有一定的困難。如:低壓型區域變質作用和熱接觸變質作用,其形成時的物化條件及產物特徵,具有許多共同的特點,將這兩類岩石嚴格分開,就存在一定的困難。
二、按變質岩的礦物成分和結構、構造分類
在變質岩岩石類型中,常可找到一些岩石名稱是基於岩石構造的命名,如片岩、片麻岩等。而另一些則基於礦物成分命名,如大理岩、榴輝岩等。這類分類中岩石的基本名稱與岩石的結構、構造、礦物成分等最顯著的特徵一致,容易掌握,易於野外工作。
三、本教材的分類
本教材的分類是先按變質作用類型(或成因)將變質岩分為五類,每類再按變質作用的因素、變質作用的方式、變質程度或礦物成因、結構和構造進行細分,見表3-4-1。
表3-4-1 變質岩分類簡表
⑹ 同系物和同系列(化學)
我們把結構相似、組成上相差1個或者若干個某種原子團的化合物統稱為同系物。(一般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
具有一個通式,結構相似,性質也相似的化合物系列
。
同系物包含於同系列
所以苯
萘
蒽等等稠環芳烴
是同系列不是同系物。
⑺ 變質岩按化學類型的劃分有哪些
1、區域變質岩類,由區域變質作用所形成。
2、熱接觸變質岩類,由熱接觸變質作用所形成,如斑點板岩等。
3、接觸交代變質岩類,由接觸交代變質作用所形成,如各種。
4、動力變質岩類,由動力變質作用所形成,如壓碎角礫岩、碎裂岩、碎斑岩、等。
5、氣液變質岩類,由氣液變質作用形成,如雲英岩、次生石英岩、蛇紋岩等。
6、沖擊變質岩類。由沖擊變質作用所形成。在每一大類變質岩中可按等化學系列和等物理系列的原則,再作進一步劃分。
(7)等化學系列擴展閱讀
生成條件:
在地球內力作用下,引起的岩石構造的變化和改造產生的新型岩石。這些力量包括溫度、壓力、應力的變化、化學成分。固態的岩石在地球內部的壓力和溫度作用下,發生物質成分的遷移和重結晶,形成新的礦物組合。
如普通石灰石由於重結晶變成大理石。變質岩是在高溫、高壓和礦物質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種岩石自然變質成的另一種岩石。質變可能是重結晶、紋理改變或顏色改變。變質岩在地下深處的高溫(150℃-180℃到800℃-900℃)高壓下產生,後來由於地殼運動而出露地表。
在特殊情況下,變質作用不一定由地球內部的因素所引起,也可以發生在地表,如隕石的猛烈撞擊可以使地表岩石變質;洋脊附近大洋底部的玄武岩因受地下巨大的熱流影響,也能在地表發生變質作用。
⑻ 變質岩的化學成分和化學類型
(一)變質岩的化學成分
變質岩是早先已形成的岩石遭受變質作用的產物,因此,其化學成分一方面與原岩有密切關系,另一方面又和變質作用的特點有關。
表21 -1列出了代表性變質岩的化學成分。由該表可以看出,與火成岩、沉積岩相比,變質岩化學成分變化范圍大,與火成岩、沉積岩成分變化總范圍相當。
在等化學變質情況下,變質岩化學成分(除H2O和CO2外)取決於原岩化學成分,根據變質岩化學成分可恢復原岩類型。從原岩(protolith)角度,變質岩可分為正變質岩(orthometamorphite)(原岩為火成岩)和副變質岩(parametamorphite)(原岩為沉積岩)兩大類。已形成的變質岩還可再遭受變質(一次或多次),這樣的變質岩稱為復變質岩(polymetamorphic rock)。復變質岩從原岩角度也有正、副變質岩之分。同時,變質岩的化學成分是影響礦物成分的主要因素,在一定溫壓條件下,它決定了變質岩的礦物組合。因此,化學成分研究對變質岩礦物組合及變質作用溫壓條件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義。
在異化學變質情況下,變質岩的化學成分既取決於原岩的化學特徵,又取決於交代作用的類型和強度。用岩石化學方法研究交代變質岩的化學成分特點,可推斷原岩成分特點,了解交代過程中元素帶入帶出的情況,查明交代作用的特點和強度。
變質作用過程中,原岩的礦物成分、結構構造都要發生改變,甚至變得面目全非。然而,一般變質作用則基本不改變原岩的主要化學成分。即使是異化學變質,也或多或少可追索出原岩化學成分變異的某些特點。因而變質岩化學成分是恢復原岩和劃分對比變質地層的重要標志。
變質岩的化學成分在變質成礦作用研究方面具有特殊意義。我國著名岩石學家程裕淇(1963)曾指出:「對某些變質礦床,成礦的控制條件主要是原岩類型(及建造)的地球化學特性及變質作用的性質與程度,而作為外因的後者是通過作為內因的前者起作用的。」 越來越多的資料表明,一定的礦床往往賦存在一定化學特點的變質建造(含礦建造)中。
在變質岩的分類研究方面,岩石的物質成分是基礎。對一般變質岩,多數學者都很重視等化學系列和等物理系列的劃分。等化學系列是指具有同一原始化學成分的所有岩石,其中礦物組合不同是由變質作用類型和強度決定的。如基性岩石在區域變質條件下,隨著變質程度增加,出現綠片岩→綠簾角閃岩→角閃岩→斜長石-輝石麻粒岩,構成一個等化學系列。泥質岩則出現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系列;等物理系列是指同一變質條件下形成的所有岩石,其礦物組合的不同是由原岩化學成分決定的,如一個變質相或變質帶的岩石。
表21-1 變質岩的化學成分(wB%)
續表
資料來源:1,2據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地質調查大隊(1998);4據Suk(1983);7據Pettijohn(1975);16據成都地質學院岩石教研室(1978);20據周志高等(1996);27據游振東等(1998);30據賀同興等(1980);34據張秋生等(1984);其餘據Sang & You(1988),Sang(1991,1997)。
(二)變質岩化學類型的劃分
Turner(1955)提出一個簡明的等化學分類,將常見的變質岩歸納為五個化學類型:
◎泥質(pelitic):導源於泥質沉積物;
◎長英質(quartzo-feldspathic):包括變質的砂岩、硅質凝灰岩和中酸性火成岩;
◎鈣質(calcareous):導源於灰岩和白雲岩(可含石英、粘土礦物等雜質)等鈣質沉積物;
◎基性(basic):由基性火成岩、凝灰岩及含顯著數量的Ca、Al、Fe、Mg的不純泥灰質沉積物轉變而來的變質岩;
◎鎂質(magnesian):導源於超基性火成岩和綠泥石質及其他富含Mg、Fe的沉積物。
除上述五個常見的化學類型外,尚存在硅質、鋁質、鐵質、錳質、磷質和碳質等特殊類型,它們是一些較少見的副變質岩石,以某個元素和某個礦物特別富集為特徵(表21-1)。
五大類變質岩中,泥質和鈣質是兩個副變質岩石系列。而鎂質變質岩原岩主要是超基性火成岩。富鎂的沉積物很少,而且其變質產物通常可根據地質產狀和共生岩石組合確定其原岩性質。因此,這三類變質岩原岩性質問題不大。但對長英質和基性兩類變質岩而言,判斷其原岩性質是一個較復雜的問題,需綜合考慮地質產狀、岩石組合、變余的結構構造、岩石化學等多方面特徵。
五大類常見岩石中,以泥質和基性岩石對溫壓條件變化最敏感,礦物組合隨溫壓條件變化快,富鈣和鎂質岩石對溫壓變化亦較敏感,長英質岩石則是對溫壓變化不敏感的岩石。因而,變質程度(變質帶、變質相)的劃分常以泥質和基性變質岩礦物組合為標志。
五大類岩石強度不同,在變形過程中流變學行為不同。通常,五大類岩石按強度(或能乾性)自大到小依次為:鎂質、基性、長英質、鈣質和泥質。在強變形的長英質片麻岩中往往可看到未變形的斜長角閃岩包體,就是二者能乾性差異造成的。
⑼ 關於化學同系列
同系列是指具有一個通式,結構相似,性質也相似的化合物系列。在分子結構式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某種原子團(或復合體)的化合物,互為同系物,這一系列的化合物,就構成一個同系列。其通式為:XAnY。X、Y稱為端基,A為鏈單元或鏈節,n為自然數,稱為同系序數。鏈單元與端基X和Y之間,可以是單鍵、雙鍵或叄鍵,鏈單元可以是任何原子團。同系物可指脂肪族同系物、同烯系物、同苯系物等各類有機結構。 早期的同系列概念是狹義的,即指以通式: 同系列代表的化合物互為同系物,構成一個同系列。式中X和Y為各種官能團或原子,n為自然數。按照這個定義,所有簡單的脂肪族化合物都可以用這個通式概括起來,例如甲烷、乙烷、正丙烷、正丁烷……,其分子結構可用下列通式表示: 同系列它們互為同系物,構成一個同系列。同系物中的某些性能是大同小異且依次遞變的,這就是同系原理。 20世紀30年代,共軛烯類化合物的同系列現象引起人們的注意,提出了同烯系物,即通式為: 同系列的一系列化合物;並發現不論n為何值,X和Y之間的相互影響與它們直接相連時相同,即所謂插烯原理。例如,乙醛、2-丁烯醛、2,4-己二烯醛……可用下列通式表示: 同系列它們構成一個同烯系列。眾所周知,在乙醛中,由於醛基的影響,甲基比較活潑,可以進行許多活潑氫的典型反應,例如醇醛縮合反應。2-丁烯醛、2,4-己二烯醛中的甲基,雖與醛基之間隔了幾個烯鍵,但仍表現出活潑的性質,如丁烯醛中的甲基也能發生醇醛縮合反應。 同樣,苯、聯苯、對三聯苯等,構成一個聯苯系列,可用如下通式 同系列表示。 同系列中,由於其分子結構是有規則地改變的,其物理化學性質的變化也呈現一定規律。19世紀後半葉以來,許多科學工作者為了尋找同系物間性能遞變的定量規律,測定了大量的性能數據,總結出許多經驗公式。這些工作不但豐富了人們對同系物結構性能關系的認識,能夠比較精確地預測同系物的性能,而且對某些有機物如染料、葯物等的生產也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1]
⑽ 等化學系列和等物理系列
等物理系列(isophysical series)是化學成分不同的岩石,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變質條件下形成的所有變質岩。屬於一個等物理系列的岩石,由於原岩的化學成分不同,可具有不同的礦物共生組合。例如,粘土岩和石灰岩,在中級區域變質作用下,前者形成雲母片岩,後者形成大理岩,二者屬於一個等物理系列。
等化學系列(isochemical series)是化學成分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岩石,在不同的變質條件下形成的所有變質岩。屬於一個等化學系列的岩石,由於變質條件不同,可具有不同的礦物共生組合。如原岩均為粘土質岩石,因變質條件不同,可形成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等不同的變質岩,它們屬於一個等化學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