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草編的歷史

草編的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7-31 06:01:17

① 徐行草編的傳承意義

徐行草編,產於嘉定徐行,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燦爛的星星。

② 萊州草編的基本介紹

萊州草辮源於沙河一帶農村,據傳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19世紀60年代開始出口,是我國最早進入西方市場的商品之一,沙河由此成為全國草辮生產和出口的中心。1896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在鄂創辦草辮業,特聘掖縣(即萊州)藝人前去傳藝。民國初年,全國草辮四大名品「沙河白」、「沙河黃」、「沙河鋸條」、「萊州花」均為掖縣人所創。其品質之優為當時義大利「正草黃」和日本「劈草貨」所不及。1915年,四大名品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太平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特別獎,被譽為世界最優質草帽辮。

③ 草編源於何時何地有哪些

草編,民間廣泛流行的一種手工藝品。是利用各地所產的草,就地取材,編成各種生活用品,如提籃、果盒、杯套、盆墊、帽子、拖鞋和枕席等。有的利用事先染有各種彩色的草,編織各種圖案,有的則編好後加印裝飾紋樣。既經濟實用,又美觀大方。

草編在中國分布很廣,主要產區有山東、浙江、廣東、河南等地。農民和藝人利用當地的玉米皮、席草、茅草、麥秸等豐富的地方資源。編成帽、籃、拖鞋、提包、地毯、睡席等日用品,品種花色繁多,質量優良,富有樸素雅緻的風格,在國內外盛銷不衰。

  1. 草席是指用柔韌的草莖編織的席子,一般草席不能折疊,只能捲起來。但經過改良的草編涼席,能夠折疊儲藏。草席吸水能力比較強,草編藝品(草席子)江南蘇席,儀征朴席,浙江寧席並稱「全國三大名席」。亞草席是採用高科技將天然草本植物經粉碎、烘乾、防霉、殺菌、拉絲處理,編織成草席的。朴席鎮在歷史上就有「三灣九井十八巷,家家戶戶織席忙」之說,所產朴席麻筋結實、織工考究、席面光潔、色澤一致,有著「直立不倒、盛水不漏、二十年不壞」的美譽。目前當地已建成華東地區最大的草席交易中心———中華朴席城。

    江蘇朴席,產於江蘇儀征朴席村,以選草嚴格、麻筋結實、織工考究、編排緊密、席面光潔、經久耐用形成特色。人稱"站立不倒,盛水不漏,二十年不壞"。蘇州虎須席,產於清代,蘇州虎丘附近蒯草編出的草席。顧祿《桐橋倚棹錄》:"蒯席,出虎丘者為佳,見《姑蘇志》。山塘只一二店而已。別有蒲席、篾席兩種。昔年環山居民多種蒯草,織席為業,四方稱'虎須席',極為工緻,他處所不及也。今種蒯草織席者,滸關為甚,然虎丘地名尚有號席場弄者。湖南臨武龍須草席、淥田草席、祁陽草席和湖北沔陽薦草地席(毯)亦很有名。

  2. 草鞋以稻草編就,是稻作文化的產物。草鞋的製作很簡便,只需打出鞋底,再在腳頭用草繩扭結,腳跟連底兜起後用草繩套住打結即成。此鞋價廉物美、走路輕快,上山下地日常勞作均可穿用,至傍晚鞋底如若穿破,多棄之,故又名"不 惜"、"不借",一日一雙,日日更新。據傳,草鞋始於夏朝,至春秋戰國,王公貴族也時興穿此鞋。大思想家莊子不僅自己能織,還穿著破草鞋去見魏王。東漢後,王孫貴族不再穿用,草鞋淪為粗俗之物,為下民專用。一落泊文人曾作草鞋詞曰:「少日青青老來黃,十摳萬結結成雙。甫能打就同心結,又怕旁人說短長。雲雨事,我承當,可惜不能進蘭房;有朝一日肚腸斷,棄舊戀新撇道旁」以草鞋自喻,發人生感慨。

    長江流域的草鞋種類繁多,以布條代草編制的鞋稱"布草鞋"、用麻編制的稱"麻草鞋"、用葛藤編結謂"葛藤草鞋"。形狀大同小異,均適於在陡峭石壁、崎嶇山路、苔蘚石道、泥濘田埂上行走。盛產毛竹的山區用箬殼編鞋,較尖挺,雨天耐穿,多為山民所用。用蒲草編制的稱"蒲鞋",有船形鞋幫,比草鞋上乘,小商、店員多穿之。四川漢州草鞋起初用穀草為主要原料,幾根麻繩為經,穀草作緯編制而成。後為了美觀,將麻繩鼻改為彩色絲線,捆鞋的麻繩改成彩色絲帶。據說這種舒適輕便的草鞋曾被乾隆皇帝看中,舊時當地每年夏初進貢絲耳子草鞋百雙。從此,漢州編草鞋的婦女更多了,工藝也不斷改進。漢州的知州還在衙門口左對面設了個草鞋市,方便當官的挑選貢鞋。南通產一種茅靴,又叫"蒲鞋",系用蘆葦花搓成花繩編制而成,是具有良好保暖作用的實用工藝品。南通縣五總鄉的戲台墩村為"茅靴村",這里過去溝溝汊汊很多,泥土寒性強,鹼氣重。很適合蘆葦的生長。作為蘆靴的主要原料蘆花垂手可得。由於製作蘆靴材料易得、技藝簡單,又能抵寒防潮,故很容易推廣。這里男女老少都會編制。一般先於初春期間打制靴底。等到夏季蘆花開了,採摘蘆花曬干後,就開始把靴底都嵌上蘆花繩,沿上藍印花布邊,一雙厚實大方,手工精緻的茅靴便製成了。茅靴是當地遠近聞名的一大副業。

  3. 上海嘉定以編制日用工藝品聞名。嘉定草編以黃草為原料。黃草屬單子葉植物綱莎草科,原生於嘉定東澄橋鎮一帶的灘頭河邊,有所謂"名城寶產數黃草"之說。黃草莖桿光滑柔韌,自明代起,當地居民就用其編織蒲鞋。光緒時黃草編制就已十分發達。近代,黃草已發展到人工栽培。編織品種有帽、包、袋、毯等。花色樸素美觀、價廉物美、輕便耐用。浙江慈溪長河、台州、溫州、黃岩等地也盛產草編工藝,編織品種有日用品和各類玩具。

  4. 黃河流域以山東,河南為代表,其中山東尤為興盛。山東的民間草編 ,據1959年發現的泰安市大汶口文化遺址中出土的陶器看,早在6000年之前就已存在了。民間草編織工藝按料的不同可分為麥秸草編、玉米皮編、蒲草編、琅琊草編、馬拌草編、三棱草編、稻草編、麻編、山箭草(民間又稱「油草」)編等等。其中以麥秸草編、玉米皮、蒲草編最為普遍。按編織物的用途分類,屬於用器類的有簍、筐、盒、盤、箱、茶墊、坐墊、箸籠、飯包、笊籬、菜篩、鍋蓋、扇子、花盆套、紙簍、信插、茶杯套、草玩具等等;屬於衣著一類的有草帽(有禮帽、童帽、斗笠、太陽帽、麻帽種種)、草鞋(有傳統的冬季穿用的 「蒲窩」,也有各式拖鞋與涼鞋)、蓑衣、玉米皮涼衫等等,傢具一類的有草屏風等;建築及室內裝飾類有 草地毯、燈傘、牆壁裝飾紙、草牆紙等等。此外還有作為半成品的各種各樣的草辮兒。按工藝分類則有 編貨、砌貨、串貨、釘貨種種。作為一種傳統的工藝美術品和農家手工業產品,草編遍及於山東全省,較集中的幾個地區是煙台市、濰坊市、濱州地區、聊城地區以及青島市和濟南市。

  5. 煙台市掖縣沙河鎮一帶是中國草編織品早期的集散地,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地,至今仍是草編生產很活躍的地方。這兒用麥秸草製成的草辮、草墊、草帽、草盒等仍然具有傳統特色。草辮如「沙河黃」、「沙河白」以及數以千計的「花樣辮」,工藝規矩,製作精美,在國內外享有一定盛名。

    煙台市的草編主要產品已由麥秸桿編織品轉為玉米皮編織品,海陽、乳山等市的玉米皮地毯,海陽的「馬蓮垛」提籃,龍口的纏桿提籃,招遠的玉米皮門簾,都是有特色的熱銷產品。濰坊市的昌邑縣以手編草帽聞名,當地所產金絲草帽向稱名貴,至今全縣農村婦女多能手工編織多種形式的草帽。

  6. 臨沂地區的郯城縣,是榔琊草編織品的著名產地。琅琊草,也稱黃草,因其主要產區郯城縣為秦時的琅琊郡,因稱「琅琊草」。琅琊草葉片細長柔軟而富彈性,極宜編織,當地人世代用以編織草鞋。1913年,當地的楊錫堂等人根據民間編織的方法創造出以苘為經,以榔琊草為緯的編織草帽工藝,遂使琅琊草編織的草帽名揚天下。榔琊草編有各種技法:「風眼編法」韻律諧調,「鷹爪花紋」活潑而有動感,「繩草合編」格調空曠,幾種編法相結合則具有虛實、疏密、明暗相比相濟的效果,琅琊草製品於草帽之外還有拖鞋、提籃、茶杯套、果盒、花盒等。平度市也是山東草編生產的傳統地區,產品以麥草辮和草茶墊最有特色。

  7. 濱州地區的博興縣以絞編工藝編織的蒲草茶墊、坐墊等,頗有獨到之處,他們堅持與時俱進的發展眼光,著重以葦、蒲製作各種草牆席,使傳統的草編成了現代建築的室內建築材料。

  8. 山東草編的工藝方法極為豐富,常用的有編辮、平編、絞編、編花(如「馬藺垛」、「套扣」、「鏈子扣」、「小浪花」、「十字扣」、「曲徑扣」、「粽子扣」、「梅花扣」等)、錐砌法、串接、串釘、串連、纏扣、纏鋸、纏邊、纏畫、包裹、擰編、卷折、縫綉、粘貼、割花扎勒種種。山東草編這一富有深厚的歷史和民間傳統的工藝品,在富有創造性的山東人民的手裡,將會成為富有時代風採的現代民間手工藝品,會為全人類的現代生活編織出幸福、和諧、美滿。

  9. 「東陽竹編」以馬富進為代表的傳統編織技法有:挑一壓一法、挑二壓二法、挑三壓三法、挑一壓二法、挑一壓三法、挑一壓四法、經疏緯密法、編串法、翻黃陰雕法、竹雕裝飾法、翻簧雕空嵌絲法、翻簧據花膠合法等16種。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竹編藝人組織起來以後,堅持繼承傳統、古為今用,和發展創新的時代精神相結合,新的技法和花色不斷產生。首先從傳統的六篾起頭法中創造出九篾起頭法;接著根據花瓶和動物的生產需要,改革創新了插彈法;1968年生產仿古產品時,創造出貼片法;1974年生產手提包和端盤時,又創造出綜合編織 法;1983年創作「九龍壁」時,在技法創新上有了新的突破。

獨創新法

④ 徐行草編的歷史源流

相傳,在新涇塘畔有一位聰敏,美麗,善良但卻貧苦的姑娘,在即將出嫁的時候,連做一雙鞋的錢都沒有。眼看就要光著腳過門了,姑娘心理非常難過。有一天,她放牛割草到村頭河邊,獨自默默流淚。相伴多年的老牛忽然用舌頭舔她的腳,姑娘一看,老牛不知從哪裡銜來一把黃草放在她的腳邊。姑娘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她用老牛銜來的黃草,編織了一雙金光璀璨的草鞋,穿著它到了婆家。這件事一下子轟動了全村,全村的姑娘們都學著編織起草鞋來了。後來,鄉親們為了紀念這位首先用黃草編織草鞋的姑娘,把這個村落改名為「蒲草鞋」,姑娘被尊之為「草編仙子」
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黃草編織品已成為朝廷貢品之一。20世紀初,東西方草編文化開始交流和發展。1914年,義大利斯曲羅斯洋行聘請徐行當地人汪季和,朱石麟為代理人,向徐行農民收購黃草織品,轉銷東南亞和歐美各地。從此,徐行黃草織品開始走出國門,進入國際市場。1953年,李月琴設計並編織的和平鴿圖案拖鞋在民主德國舉辦的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上榮獲藝術獎章。1956年,徐行草編工藝藝人出席中國工藝美術藝術代表大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隨著徐行草編影響力的逐漸擴大和藝術內涵的不斷提高,1994年,徐行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8年,徐行草編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⑤ 編織的歷史

歷史:

編織是人類最古老的手工藝之一。據《易經·系辭》記載,舊石器時代,人類即以植物韌皮編織成網罟(網狀兜物),內盛石球,拋出以擊傷動物。

在西安半坡、廟底溝、三里橋等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陶器上,印有「十」字紋、「人」字紋,清楚地顯示出是由篾席印模上去的,有的還發現陶缽的底部粘附有篾席的殘竹片。

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葦席,距今約有7000年歷史。1958年,在浙江湖州錢山漾村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出土的竹編更為驚人,約有200 多件,其中大部分篾條經過刮磨加工。

這一時期的編織工藝也相當精巧,有「人」字形、「十」字形和菱形、梅花形等形式。器物的品種有簍、籃、籮、筐等。周代,以蒲草編織莞席已很普遍。

漢代以藺草(又名馬藺、馬蘭草、燈心草)編織為席,產於三輔(今陝西中部)、河東(今山西夏縣 )等地 。唐代,草席生產已很普遍,福建、廣東的藤編、河北滄州的柳編、山西蒲州(今永濟、河津等地)的麥稈編等都是著名的手工藝品。

其中廣東藤編還有編織花卉、魚蟲、鳥禽圖案的簾幕。

宋代,浙江東陽竹編的品種已有龍燈、花燈、走馬燈、香籃、花籃等,能編織字畫、圖案,工藝精巧,在每平方寸(11平方厘米) 的面積內可編織120根篾條,有的還飾以金線。

至明清兩代,浙江、江蘇、湖南、四川、福建、廣東等地的草編、藤編、竹編等生產有了發展,並在19世紀末開始出口。

(5)草編的歷史擴展閱讀

編織工藝品藝術特點

藝術特色,也稱「表現手法」。然而編織工藝品在原料、色彩、編織工藝等方面形成了天然、樸素、清新、簡練的藝術特色。

在原料上,玉米皮、麥秸、柳條、麻等天然的淺黃、淺棕、乳白等色彩和質地,給人們以自然素質的美和淳樸的藝術享受。如山東柳編的筐、籃、簍、花盆套等,既呈現柳條典雅的淺棕色,工藝品批發市場又體現編織工藝簡練,風格粗獷,富有天然野趣。

在工藝上,通過運用編織、纏扣、釘串等多種技法,編織成豐富多彩的花紋和造型。雖然麥秸、玉米皮、竹篾、柳條等原料色澤單一。

但由於編織工藝的多樣化,採用疏密對比,經緯交叉、穿插掩壓、粗細對比等手法,使之在編織平面上形成凹凸、起伏、隱現、虛實的浮雕般的藝術效果,增添了色彩層次,同時也顯示了精巧的手工技藝。

在裝飾方法上,工藝品加工還運用布貼、刺綉、藍印花布、絨綉等工藝,使之更加多彩。在草編、玉米皮編的提籃上裝飾刺綉、布貼、絨綉或彩色草編圖案,在雅緻中又顯示高貴。

山東萊西的玉米皮纏扣提籃是以藍印花布為面料,在深藍色的襯托下,使得乳白色的玉米皮纏扣編織更顯潔白,而且玲瓏剔透 。在玉米皮編織的壁掛上 ,飾以燈芯絨的布貼圖案,手法新穎。

⑥ 草編的歷史100字

成語小故事----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後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後,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麼也不像賊了.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2.揠苗助長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農夫,他總是嫌田裡的莊稼長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麼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來到田裡,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費了不少的力氣,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可是他心裡卻很高興.回到家裡還誇口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裡去看,發現田裡的禾苗全都已經枯死了 3.不可救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後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裡.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後來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葯!」 「不可救葯」:病重到不能用葯救活.後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4.乘風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時候,宋國有位將軍姓宗名愨,他從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負.有一天,宗愨的叔父問他有什麼志向,宗愨回答道:「願乘長風,破萬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礙,勇往直前,干一番事業.宗愨經過勤學苦練,努力奮斗,終於成為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後來,人們就用「乘風破浪」來形容不怕困難,奮勇前進的精神 5.一衣帶水 南北朝的時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陳國以長江為界.北周的宰相楊堅,廢了周靜帝,自己當皇帝,建立了隋朝.他決心要滅掉陳國,曾說:「我是全國老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因為有一條像衣帶那樣窄的長江隔著,就看著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們嗎?後來人們就用「一衣帶水」來比喻只隔了一條狹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兩地.6.高山流水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盪,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7.一字之師 指改正文章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字的老師.該語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補》.唐朝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中一個非常繁榮的時期,文學藝術也很發達,其中以詩最具有代表性.當時,不僅詩人多,創作的詩多,而且在藝術上、內容水平上都很高.在當時眾多的詩人中,有一個詩人叫齊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後的原野上,看到傲雪開放的梅花,詩興大發,創作了一首《早梅》詩,詠誦在冬天裡早開的梅花.詩中有兩句這樣寫道: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寫好後,他覺得非常滿意.有一個叫鄭谷的人,看到齊已寫的這首詩後,認為這首詩的意味未盡.於是,他經過反復思考推敲,將這兩句詩改為: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因為 他認為既然數枝梅花都開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鄭谷的這一改動,雖然只將數字改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卻使《早梅》更貼切題意了,詩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齊已對鄭谷的這一改動非常佩服,當時即稱鄭谷為自己的一字師.

⑦ 柳編歷史

一、發展歷史
草柳編工藝品,是用茅草、麥稈、玉米皮、柳條等編制而成的。它起源於錢鋪、懷仁等鄉鎮一帶。起初主要是自編自用,以實用為主、欣賞為次。自1972年開始,商河縣草柳編工藝品開始批量出口。從而大大促進了草柳編工藝品的發展,種類不斷增加,款式逐年變化,生產規模相應擴大。目前,全縣從事草柳編生產的鄉鎮,由原來的錢鋪、懷仁兩個鄉鎮,發展到趙奎元、殷巷、韓廟等12個鄉鎮,人員由幾十人增加到8000餘人,成為商河縣創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產銷情況及發展情景
商河草柳編工藝品,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尤其是受到過外用戶的青睞。產品主要銷往美國、法國、西德、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瑞士、日本、瑞典、丹麥、芬蘭、西班牙、英國、紐西蘭、奧地利、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大力發展草柳編工藝品的生產,在商河縣有一定的優勢:一是取材容易、原料充足。全縣每年種植小麥、玉米在110萬畝以上,草柳編織品所需要的原料,基本上可以就地解決。二是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草柳編工藝品是勞動密集型的產品,全縣每年剩餘勞動力約為5-8萬人,為發展草柳編工藝品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三是商河縣生產草柳編工藝品歷史較長,具備了一定的生產能力,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生產經驗,編織技術比較普及。四是草柳編工藝品的生產具有"投資少、見效快、收益大"的特點,屬於"短、平、快"項目

⑧ 草編工藝歷史

中國編織工藝的歷史有幾千年之久了。據考古發現,原始社會陶器的起源與更早的編織工藝有著很密切的聯系。最早的陶器是用脫胎的方法,將粘土抹在編織或木製容器上燒制而成的。在浙江吳興發掘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中,就有竹製和草編的谷籮、席箔和捕魚工具。新疆出土的唐代遺物中,就有產於內地的柳條盒。從中可以看出,大約6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掌握了流傳至今的人字紋編織法。

⑨ 草編的歷史是什麼

sadafasfadad

熱點內容
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 發布:2025-07-13 14:42:16 瀏覽:896
對教育的 發布:2025-07-13 14:06:14 瀏覽:28
綠色的金魚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3 12:15:47 瀏覽:779
宮頸多久查一次 發布:2025-07-13 09:36:59 瀏覽:682
逆羽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3 09:16:35 瀏覽:476
幼兒英語口語培訓 發布:2025-07-13 08:37:47 瀏覽:292
2017全國數學文科二卷 發布:2025-07-13 07:49:17 瀏覽:155
水泥多久干 發布:2025-07-13 07:12:13 瀏覽:105
中考語文要點 發布:2025-07-13 06:16:00 瀏覽:386
教師節送給老師的賀卡 發布:2025-07-13 06:07:45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