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濾池工藝
1、主要去除污水中含碳有機物時,宜採用單級碳氧化曝氣生物濾池; 2、要求去除污水中含碳有機物並完成氨氮的硝化時,可採用單級碳氧化曝氣生物濾池,並適當降低負荷;也可以採用碳氧化濾池和硝化曝氣濾池的兩級串聯工藝; 3、當進水碳源充足且出水水質對總氮要求高時,宜採用前置反硝化濾池+硝化濾池組合工藝; 4、當進水的總氮濃度高、碳源不足而出水有對總氮要求嚴格時,可採用後置硝化工藝,並補充碳源;或採用前置反硝化濾池並外加碳源,前置反硝化濾池的硝化液迴流率可具體根據設計NO3-N去除率以及進水碳氮比確定,外加碳源的投加量需經計算後確定。
❷ 固定化曝氣生物濾池工藝缺點有哪些
曝氣生物濾池BiologicalAeratedFilter原理示意圖該工藝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脫氮、除磷、去除AOX(有害物質)的作用。曝氣生物濾池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一體的新工藝。
❸ 什麼是生物濾池
生物濾池又稱生物接觸氧化法,其在反應器內設置填料,經過充氧的廢水與長滿生物膜的填料相接觸,在生物膜生物的作用下,污水得到凈化。
生物濾池具有體積負荷高,處理時間短,佔地面積小,生物活性高,微生物濃度較高,污泥產量低,不需污泥迴流,出水水質好,動力消耗低等優點;但由於生物膜較厚,脫落的生物膜易堵塞填料,生物膜大塊脫落時易影響出水水質。該技術適用於大中型養殖場污水處理。
主要參數:水力滯留期該工藝水力滯留期通常為2~12天,BOD5容積負荷通常為1.0~1.8千克/(米3?天)。
❹ 生物濾池的工藝流程
1、主要去除污水中含碳有機物時,宜採用單級碳氧化曝氣生物濾池;
2、要求去除污水中含碳有機物並完成氨氮的硝化時,可採用單級碳氧化曝氣生物濾池,並適當降低負荷;也可以採用碳氧化濾池和硝化曝氣濾池的兩級串聯工藝;
3、當進水碳源充足且出水水質對總氮要求高時,宜採用前置反硝化濾池+硝化濾池組合工藝;
4、當進水的總氮濃度高、碳源不足而出水有對總氮要求嚴格時,可採用後置硝化工藝,並補充碳源;或採用前置反硝化濾池並外加碳源,前置反硝化濾池的硝化液迴流率可具體根據設計NO3-N去除率以及進水碳氮比確定,外加碳源的投加量需經計算後確定。
❺ 生物濾池的設計(生活污水)模板
BAF曝氣生物濾池 1. BAF工藝概述 2. BAF類型及工藝組合 3. BAF系統組成(構造剖析) 4. BAF運行管理 5. BAF設計及施工要點、注意事項 1.概 述 曝氣生物濾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簡稱BAF, 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在普通生物濾池的基礎上, 並借鑒給水濾池工藝而開發的污水生物處理新工藝。 曝氣生物濾池內裝填有高比表面積的顆粒填料, 以提供微生物膜生長的載體,污水由上向下或者由下 往上流過濾料層,濾料層下部設有鼓風曝氣,空氣與 污水逆向或同向接觸,使污水中的有機物與填料表面 的生物膜發生生化反應得以降解,填料同時起到物理 過濾阻截作用。 自從法國OTV公司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開發出首座 曝氣生物濾池(簡稱BAF)至今的數十年時間里,在科研人 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下,BAF技術取得了長足的 發展,工藝趨於更加成熟,功能更加完善。 該技術不僅可用於污水處理廠的三級精處理和水體 富營養化處理,而且廣泛地適用於城市污水、小區生活 污水、以及各類的工業廢水處理。隨著研究的深入,曝 氣生物濾池從單一的工藝逐漸發展成系列綜合工藝,具 有去除SS、COD、BOD5、硝化、脫氮除磷的作用。 其最大特點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於一體,節 省了後續二次沉澱池,在保證處理效果的前提下使處理 工藝簡化。此外,曝氣生物濾池工藝有機物容積負荷高、 水力負荷大、水力停留時間短、所需基建投資少、能耗 及運行成本低,同時該工藝出水水質高。 2. BAF類型及工藝組合 BAF類型及工藝組合 2.1BAF曝氣生物濾池的基本類型 ⑴BIOCARBONE工藝 BIOCARBONE工藝 BIOCARBONE結構簡圖如圖所示, 其濾料為密度比水大的球形陶粒,結構 類似於普通快濾池,經預處理的污水從 濾池頂部流入,向下流出濾池,在濾池 中下部進行曝氣,氣水處於逆流,在反 應器中,有機物被微生物氧化分解, NH3—N被氧化成NO3—N,另外由於 在生物膜內部存在厭氧/兼氧環境,在 硝化的同時能實現部分反硝化。 在無脫氮要求的情況下,濾池底部的水可直接排出系統, 一部分留作反沖洗之用。如果有脫氮要求,出水需進入下一級 後置反硝化柱,同時需外加碳源。一般情況下在單個 BIOCARBONE濾池中不能同時取得理想的硝化/反硝化效果。 隨著過濾的進行,濾料表面新產生的生物量越來越多,截 留的SS不斷增加,在開始階段水頭損失增加緩慢,當固體物質積 累達到一定程度,在濾層上部形成表面堵塞層,阻止氣泡的釋 放,從而導致水頭損失迅速上升,很快達到極限水頭損失,此 時應立即進行反沖洗再生,以去除濾床內過量的生物膜及SS,恢 復處理能力。 反沖洗採用氣水聯合反沖洗。反沖洗水為經處理後的達標 水,反沖水從濾池底部進入上部流出,反沖空氣來自底部單獨 的反沖洗進氣管,反沖洗時關閉底部進水和工藝空氣,水氣交 替單獨反沖,最後用水漂洗。濾層有輕微的膨脹,在氣水對填 料的流體沖刷和填料間相互摩擦下,老化的生物膜以及被截留 的SS與填料分離,在漂洗階段被沖出濾池,反沖洗污泥則返回預 處理部分。 ⑵BIOSTYR工藝 BIOSTYR工藝 BIOSTYR工藝是法國OTV公司對其原有BIOCARBONE 的一個改進,其濾料為相對密度小於1的球形有機顆粒,漂 浮在水中。經預處理的污水與經硝化的濾池出水按一定回 流比混合後進入濾池底部。在濾池中間進行曝氣,根據反 硝化程度的不同將濾池分為不同體積的好氧和缺氧部分。 在缺氧區,一方面反硝化菌利用進水中的有機物作為碳 源,將濾池中的NO3—N轉化為N2,實現反硝化。另一方 面,填料上的微生物利用進水中的溶解氧和反硝化產生的 氧降解BOD,同時,一部分SS被截留在濾床內,這樣便減 輕了好氧段的固體負荷。經過缺氧段處理的污水然後進入 好氧段,在好氧段微生物利用氣泡中轉移到水中的溶解氧 進一步降解BOD,硝化菌將NH3—N氧化為NO3—N,濾床 繼續截留在缺氧段沒有去除的SS。流出濾池的水經上部濾頭 排出,濾池出水分為:①排出處理系統;②按迴流比與原 水混合進行反硝化;③用作反沖洗。 如果在BIOSTYR中,只需進行單獨硝 化或反硝化,只需將曝氣管的位置設置在 濾池底部即可。 BIOSTYR中隨著過濾的進行,其水頭 損失增長與BIOCARBONE有所不同,其 水頭損失增長與運行時間成正相關。當水 頭損失達到極限水頭損失時,應及時進入 反沖洗以恢復濾池處理能力,BIOSTYR中 沒有形成表面堵塞層,使得BIOSTYR工藝 比BIOCARBONE工藝運行時間相對要長。 其反沖水為貯存在濾池底部的達標排 放水,自上而下進行反沖。其反沖過程基 本類似於BIOCARBONE工藝。 相比而言BIOSTYR工藝有如下優點: ①重力流反沖洗無需反沖泵,節省了動力; ②濾頭布置在濾池頂部,預處理水接觸不 易堵塞,便於更換;③硝化/反硝化可在 同一池內完成。 ⑶BIOFOR工藝 BIOFOR工藝 BIOFOR工藝是由Degremont公司開發的,其底部為氣 水混合室,之上為長柄濾頭、曝氣管、墊層、濾料。 BIOFOR和BIOSTYR不同的是採用密度大於水的濾料, 自然堆積,其餘的結構、運行方式、功能等方面與 BIOSTYR大同小異。 以上為曝氣生物濾池主要的三種形式, 在世界范圍內都有應用,其中 BIOCARBONE為早期形式,目前大多采 用BIOSTYR和BIOFOR工藝。
❻ 迴流在污水處理生物濾池工藝中的作用有哪些
1、過濾作用:填料截留過濾進水中的大的顆粒物和懸浮物。
2、水解作用:厭氧微生物可以將大分子的不溶性的物質水解轉化為小分子的可溶性的物質。
3、吸收作用:厭氧微生物吸附、吸收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一部分用於自身的生長繁殖,一部分以沼氣的形式通過u型水封出。
4、脫氮作用:將接觸氧化床出水迴流至厭氧濾池,厭氧微生物中的反硝化菌可以利用迴流水中的硝態氮並將其轉化為氮氣,以去除污水中的氮物質。
❼ 曝氣生物濾池有哪些主要的工藝特點
曝氣生物濾池也就近一些年才開發展起來的,是一種新型的對水的處理一種新的技術,在發達國家如:歐州、美國、日本等,建立了很多使用 曝氣生物濾池技術相關的污水處理工藝,在我們國家還在進一步發展當中。曝氣生物濾池應用面非常的廣,可以應該在我們城市的污水處理工程上,也可以運用到我們生活污水的處理上,還可以應該用工業的廢水處理上。應該非常的廣泛。可以除到我們污水當中的,CDO,SS以及脫氮除磷和除去我們污水當有的有害物質等等,使這些污水對我們人體不會造成傷害。曝氣生物濾池最大特點就是集生物氧化截留懸浮固體於一體,而且能夠節省我們二次沉澱池。曝氣生物濾池工藝,對我們的有機容器負荷高、水力停留時間短,水質有提供,而且使用面積小,基礎投資相對較少,能耗及運行的成本相對低。
❽ 普通生物濾池和暴氣生物濾池的區別
biological filter, trickling filter 由碎石或塑料製品填料構成的生物處理構築物。污水與填料表面上生長的微生物膜間隙接觸,使污水得到凈化。 生物濾池是以土壤自凈原理為依據,在污水灌溉的實踐基礎上,經較原始的間歇砂濾池和接觸濾池而發展起來的人工生物處理技術。 構造 1、濾料的要求 (1)比表面要大(2)孔率高(3)質材強度高(4)穩定(5)價廉 2、池壁的功能 構築物主體,起支撐作用。 3、池底 通風系統、排泥系統、支承滲水結構 4 、布水系統 旋轉布水器 性能特點: 1)生物濾池的處理效果非常好,在任何季節都能滿足各地最嚴格的環保要求。 2)不產生二次污染。 3)微生物能夠依靠填料中的有機質生長,無須另外投加營養劑。因此停工後再使用啟動速度快,周末停機或停工1至2周後再啟動能立即達到很好的處理效果,幾小時後就能達到最佳處理效果。停止運行3至4周再啟動立即有很好的處理效果,幾天內恢復最佳的處理效果。 4)生物濾池緩沖容量大,能自動調節濃度高峰使微生物始終正常工作,耐沖擊負荷的能力強。 5)運行採用全自動控制,非常穩定,無須人工操作。易損部件少,維護管理非常簡單,基本可以實現無人管理,工人只需巡視是否有機器發生故障。 6)生物濾池的池體採用組裝式,便於運輸和安裝;在增加處理容量時只需添加組件,易於實施;也便於氣 源分散條件下的分別處理。 7)此類過濾形式的生物濾池能耗非常低,在運行半年之後濾池的壓力損失也只有500Pa左右。
曝氣生物濾池簡稱BAF,是80年代末在歐美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生物膜法污水處理工藝。
工藝特點
曝氣生物濾池與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有機負荷高、佔地面積小(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3)、投資少(節約30%)、不會產生污泥膨脹、氧傳輸效率高、出水水質好等優點,但它對進水SS要求較嚴(一般要求SS≤100mg/L,最好SS≤60mg/L),因此對進水需要進行預處理。同時,它的反沖洗水量、水頭損失都較大。 另外,曝氣生物濾池作為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於一體的新工藝,節省了後續沉澱池(二沉池),具有容積負荷、水力負荷大,水力停留時間短,所需基建投資少,出水水質好:運行能耗低,運行費用少的特點。
❾ 曝氣生物濾池工藝,出水氨氮高,上午氨氮小於5,下午氨氮大於10。
主要來去除污水中含碳有機物自時; 21,宜採用單級碳氧化曝氣生物濾池; 3,並補充碳源,前置反硝化濾池的硝化液迴流率可具體根據設計NO3-N去除率以及進水碳氮比確定、當進水碳源充足且出水水質對總氮要求高時;也可以採用碳氧化濾池和硝化曝氣濾池的兩級串聯工藝; 4、當進水的總氮濃度高、要求去除污水中含碳有機物並完成氨氮的硝化時,可採用單級碳氧化曝氣生物濾池,並適當降低負荷;或採用前置反硝化濾池並外加碳源,宜採用前置反硝化濾池+硝化濾池組合工藝,可採用後置硝化工藝、碳源不足而出水有對總氮要求嚴格時,外加碳源的投加量需經計算後確定
❿ 生物接觸氧化法與生物濾池的異同點
接觸氧化法是一種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特點的一種新的廢水生化處理法。這種方法的主要設備是生物接觸氧化濾地。在不透氣的曝氣地中裝有焦炭、礫石、塑料蜂窩等填料,填料被水浸沒,用鼓風機在填料底部曝氣充氧;空氣能自下而上,夾帶待處理的廢水,自由通過濾料部分到達地面,空氣逸走後,廢水則在濾料間格自上向下返回池底。活性污泥附在填料表面,不隨水流動,因生物膜直接受到上升氣流的強烈攪動,不斷更新,從而提高了凈化效果。生物接觸氧化法具有處理時間短、體積小、凈化效果好、出水水質好而穩定、污泥不需迴流也不膨脹、耗電小等優點。
1、特點:
(1)容積負荷高,耐沖擊負荷能力強;
(2)具有膜法的優點,剩餘污泥量少;
(3)具有活性污泥法的優點,輔以機械設備供氧,生物活性高,泥齡短;
(4)能分解其它生物處理難分解的物質;
(5)容易管理,消除污泥上浮和膨脹等弊端。
缺點:
(1)濾料間水流緩慢,水力沖刷力小;
(2)生物膜只能自行脫落,剩餘污泥不易排走,滯留在濾料之間易引起水質惡化,影
響處理效果;
(3)濾料更換,構築物維修困難。
生物濾池由碎石或塑料製品填料構成的生物處理構築物。污水與填料表面上生長的微生物膜間隙接觸,使污水得到凈化。
構造
1、濾料的要求
(1)比表面要大(2)孔率高(3)質材強度高(4)穩定(5)價廉
2、池壁的功能
構築物主體,起支撐作用。
3、池底 通風系統、排泥系統、支承滲水結構
4 、布水系統 旋轉布水器
性能特點:
1)生物濾池的處理效果非常好,在任何季節都能滿足各地最嚴格的環保要求。
2)不產生二次污染。
3)微生物能夠依靠填料中的有機質生長,無須另外投加營養劑。因此停工後再使用啟動速度快,周末停機或停工1至周後再啟動能立即達到很好的處理效果,幾小時後就能達到最佳處理效果。停止運行3至4周再啟動立即有很好的處理效果,幾天內恢復最佳的處理效果。
4)生物濾池緩沖容量大,能自動調節濃度高峰使微生物始終正常工作,耐沖擊負荷的能力強。
5)運行採用全自動控制,非常穩定,無須人工操作。易損部件少,維護管理非常簡單,基本可以實現無人管理,工人只需巡視是否有機器發生故障。
6)生物濾池的池體採用組裝式,便於運輸和安裝;在增加處理容量時只需添加組件,易於實施;也便於氣 源分散條件下的分別處理。
7)此類過濾形式的生物濾池能耗非常低,在運行半年之後濾池的壓力損失也只有500Pa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