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物理學革命

物理學革命

發布時間: 2021-07-31 10:41:21

物理學革命有哪些影響

1、物理學革命的歷程使人們認識到,任何科學理論都不可能一成不變,隨著科學實驗的發展,理論必須不斷發展,甚至要徹底更新。

2、這場革命也帶動了其他各門科學的革命,使整個20世紀成為科學技術革命的世紀。

3、物理學革命也帶來了自然觀的革命,使幾個世紀以來在整個自然科學領域中占統治地位的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終於讓位給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

什麼是物理學革命

物理學革命自哥白尼以來一直在進行,它從未停頓過,世紀人物牛頓、愛因斯坦只是發展進程中階段性質變的兩個環節。100年前,愛因斯坦發表他的論文時,悄無聲息,一切改變在緩緩進行,量變積累著質變,直到1919年日食對光線彎曲的證實,才使相對論名揚天下。牛頓開始他的研究活動時,也只有少數幾個人了解,隨著他人的推介,其影響才逐步擴大。物理學革命從來就不是群眾運動,它是自上而下的變革,是由點到線再到面的。

③ 物理學革命由什麼引起的

經典物理學現代物理現代物理學時期(20世紀初至今),十九世紀末葉物理學上一系列重大發現,使經典物理學理論體系本身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危機,從而引起了現代物理學革命。

④ 物理學在發展的過程中有幾次革命性的突破

第一次:16~17世紀開普勒、伽利略、哈雷、牛頓、萊布尼茨、惠更斯等人——使物理打破宗教的桎梏,成為實驗與計算的科學,主要成果是建立了經典力學體系
第二次:19世紀,瓦特、開爾文、克勞修斯、卡諾等人建立和完善了熱力學體系;伏特、歐姆、楞次、法拉第、安培、西門子等人開創了電磁學的新領域,並由麥克斯韋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經典電磁學體系
第三次:19世紀末到20世紀前半期,主要標志有原子核、質子、中子的發現、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和相對論,普朗克的量子理論,海森伯的不確定性原理等,使物理學在經典力學、經典電磁學的基礎上大大的向前躍進了一步,從而能夠比較正確的解釋微觀和高速條件下的物理現象,進而使整個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核能、激光、GPS、各種現代光電設備等技術,皆其所賜

⑤ 近代物理學革命的影響

物理學革命的歷程使人們認識到,任何科學理論都不可能一成不變,隨著科學實驗的發展,理論必須不斷發展,甚至要徹底更新。這場革命也帶動了其他各門科學的革命,使整個20世紀成為科學技術革命的世紀。物理學革命也帶來了自然觀的革命,使幾個世紀以來在整個自然科學領域中占統治地位的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終於讓位給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
對嗎???

⑥ 物理學思想的重大革命是指什麼

物理學思想的重大革命是指物理學領域內重大理論的突破或者創新。

⑦ 簡述現代物理學革命內容

19世紀末,物理學領域連續發生了三個重大事件,這就是X射線、放射性現象和電子的發現。這三大發現,使人類的認識第一次深入到了原子內部,徹底打破了原子不可分、元素不可變的傳統物理學觀念。以太漂移實驗的零結果和黑體輻射研究中的「紫外災難」,使經典物理學陷入不可克服的矛盾,成為推動這一時期科學發展的重要機制。 牛頓力學和麥克斯韋電磁理論,在以太問題上都遇到了根本性的困難。在牛頓力學中,任何機械運動都是相對於一個參考系進行的,如果以太彌漫於整個宇宙空間,它就是一個理想的參考系,各種運動都可以看作是相對於以太進行的。在麥克斯韋電磁理論中,電磁作用(包括光)是靠以太為介質來傳遞的,以太無所不在。為了驗證以太的存在,物理學家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觀測。1887年美國物理學家邁克耳遜和化學家莫協進行了一項搜索以太風的著名實驗,但是沒有找到以太風或地球與以太的相對運動。這個實驗被許多人所重復,所得到的是否定以太風存在的「負結果」。1905年,愛因斯坦針對經典物理學同新的實驗事實之間的矛盾,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一文中提出了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作為狹義相對論的兩條基本原理,從而導出一系列重要結論:同時性的相對性、時緩效應、尺縮效應、光速不可逾越以及物體的質速關系式和質能關系式等。狹義相對論的建立以及1915年廣義相對論的建立,從根本上突破了牛頓絕對時空的舊框框,把空間、時間和物質的運動聯系了起來,引起了人類時空觀的革命和整個物理學的革命。 「紫外災難」是在研究黑體輻射的能量分布問題中產生的。1879年玻耳茲曼發現黑體輻射第一個經驗定律,1893年維恩發現第二個經驗定律。1900年,英國物理學家瑞利推算出一個不同的能量分布公式,後經英國物理學家金斯加以修正,合稱瑞利—金斯公式:熱物體的輻射強度正比於它的絕對溫度,而反比於這個發射光線波長的平方。這個公式與維恩定律相反,只在長波部分才能很好地與實驗符合,當波長變短時,這個公式就失效了。由於這一公式在紫區出了問題,故被稱為「紫外災難」。1900年,普朗克在玻耳茲曼統計觀點啟發下,大膽地提出了一個與經典物理學的連續性觀念根本不同的能量子假說,認為物體在發射輻射和吸收輻射時,能量不是連續發生變化的,而是以一定數量值的整數倍跳躍式地變化,即能量的變化是一份一份的進行的。他把一份一份的能量稱為「能量子」或「量子」。其數學表達式為:E=hv,E為量子,h為普朗克常數,v為頻率。從能量子假說出發,普朗克成功地解釋了他自己提出的輻射公式,解決了「紫外災難」的問題。量子論的誕生,是對經典物理學理論的重大突破,它把經典物理學中一切因果關系都是在連續的基礎上所建立的物理思想方法徹底地變革了。盡管在當時的物理學界對這一假說的反應冷淡,但在愛因斯坦、玻爾等科學家的推動下,量子理論獲得了飛速發展,成為舉世公認的科學理論。到20世紀30年代,經過德布羅意、薛定諤、海森伯、玻恩、狄拉克以及泡利等青年物理學家的努力,形成了量子力學的完整體系。量子力學的建立,是繼相對論之後對古典物理學的又一次嚴重沖擊。它使人們從根本上改變了只承認連續性和機械力學決定論的經典觀念,揭示了連接與間斷統一的自然觀,揭示了自然規律的客觀統計性,為各門科學的量子化奠定了理論基礎。 肇始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現代科學革命,是以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誕生為主要標志。這次革命初期主要在物理學領域發生,到20世紀中葉在各個領域得到迅速發展。

麻煩採納,謝謝!

⑧ 分析近現代物理學革命的歷史意義

自然界是連續的,統一的物質就充滿著無限的宇宙空間。盡管它看不見,摸不著,甚至用精密儀器也探測不到,但它的客觀實在性是不容置疑的。統一的物質世界向我們展示了其真正本質的兩個不同方面,一方面是物質的有組織形式,即有序形體,我們在世界上所能認識到的一切個別現象,存在的所有個體形態,都不過是統一物質組成的特殊的暫態結構;另一方面是依賴連續物質周期組織與離散傳遞的能量場,是它把組成系統的各個部分有機地聯系起來並將它和外在世界聯系起來。顯然,實體和場是不可分的,實體不斷產生與滅亡所形成的能量運動就是場,盡管這種周期可能相當長,讓人通常感覺不到它也是能量場中的一部分;而場中同樣包含著實體,只要我們拉長時間尺度就可以明顯地認識到。

"原子論"是近現代科學發展的源頭,它最直接的貢獻就是鼓勵了科學家們用科學的觀察和實驗方法來認識外在世界,從而促進了科學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同時也是它使科學家們忽視了每一個可觀察的事物和外在世界的普遍聯系,拒絕了哲學這個認識自然更銳利的武器,最終使科學在進一步的發展中迷失了方向。就以對光的本質認識來說,大多數科學家之所以不相信連續以太的存在,並不是以太的存在影響了對光本質的解釋,最根本的原因則是科學家只相信他們所謂的"精密"儀器,而不相信哲學的思辯,這樣的結果使本來依賴連續物質周期組織與離散而傳遞的能量包被看作是一個粒子。當然,我們並不否定這個過程中有粒子性的存在,但這只是一個暫態的有序結構,它很快就會淪於混沌,盡管它之後又會在這個粒子離散所釋放的能量激勵下重新組織成另一個粒子,甚至它繼承了原來粒子的所有性質,但它已經不是原來的粒子了。如果我們把它看作是一個穩定不變的粒子在線性運動,就明顯地陷入了認識上的誤區。

二十世紀物理學的主流是粒子物理學,也就是說努力去探索一個個在性質上表現不同的微小實體,但物理學家們沒有認識到的是,自然界的物質是統一的,同時又是連續的,他們所觀察到的粒子不過局部連續的物質在反抗周圍物質的不對稱運動形成的暫態有序結構,而且這些結構是極不穩定的,一會兒就會離散開來並向外釋放它內聚的能量並引起周圍物質的再組織。因此,在我們的視野中,量子看起來像一個幽靈,一會從這里出現,一會在那裡出現,並且隨著環境的干擾不斷變換著它的有序形式,這使它一會像個粒子,一會像個光子,不一而足。

自然界是神秘莫測的,它在這里不僅向我們展現了它外在豐富多樣的一面,而且還將它內在的統一和普遍聯系隱藏在表象背後;自然界同時又是非常神奇的,這種神奇就體現在巨大的自然界竟然是可以通過局部的人來理解的,因為我們人和自然界的其它事物都遵循著同一個原理,如果我們能夠認識了自我存在與發展的原理,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這個原理來理解宇宙萬物的存在。顯然,科學的發展不僅需要我們用科學的邏輯實證方法對可觀察的事物進行分析,更需要我們用謙卑的精神去虛心地領悟隱藏在自然背後的神秘設計,科學的實證邏輯方法和哲學的思辯方法也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令人遺憾的是,東西方科學一直是分別沿著兩條相反的道路獨立前進的。一開始是東方科學,它很早就把自然界的一切現象歸於同一種物質――"氣"的運動轉化,並因此苦苦追尋那內在於物質本性的"理",由於忽視了科學實踐對所提出的"理"的檢驗和提高,科學因此一直停滯不前。之後是西方科學,它藉助於科學的觀察和實驗使我們對外在世界的認識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由於它輕視了哲學這個認識自然更銳利的武器,這使它看起來雖然表面上富麗堂皇,但內在卻缺乏一個貫穿一切的精神鎖鏈。

哲學可以為科學的發展不斷提出可以參照的原理,而科學的實踐又為這些原理的提出和檢驗提供依據。西方科學的後來居上就得益於東方科學思想的西揚和眾多發明的引進。今天,東西方文化的廣泛交流又為我們創造了一次新的科學革命的契機,與以往科學革命不同的是,這次革命不僅是科學的革命,更重要是思想上的一次革命,因為我們又重新發現了上帝――一個決定一切的自然規律的存在。

⑨ 20世紀的物理學革命誕生了兩大理論,一是童子論,二是

童子論?應該是量子論吧,量子力學在微觀世界建立了一套新的力學體系,人們重新認識了光和物質微粒具有的波粒二象性,從而在新的領域建立了新的力學方程(波動方程),這樣描述微觀世界。簡單來說就是在微觀世界找到了類似牛頓定律的數學公式;
另一個革命應該是相對論體系吧,愛因斯坦顯示提出了狹義相對論,緊接著又提出了廣義相對論。主要涉及的是高速運動之下產生的力學變換以及這種差異造成的高速的世界與人們所能認知到的世界的不同。
兩類理論簡單而言都是之前牛頓力學所預見不到的新的理論體系,剛好諷刺了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威廉.湯姆生發表了新年祝詞中的話,其大致意思是說物理學的體系已基本完善,後人只需要在此基礎上做修補工作即可,唯有兩朵烏雲籠罩著光和電這片美麗晴朗的天空。然而這一朵烏雲出現在了「以太論」被推翻,「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無意中證明了光速不變的理論,從而引出了相對論;而另一朵烏雲出現在了黑體輻射中出現的「紫外災難」里,這一結果直接引發了量子論體系。

因而20世紀的物理學革命引發了這兩大理論體系:量子論和相對論。

熱點內容
中考語文要點 發布:2025-07-13 06:16:00 瀏覽:386
教師節送給老師的賀卡 發布:2025-07-13 06:07:45 瀏覽:28
英語考公務員 發布:2025-07-13 05:54:03 瀏覽:243
2017全國一卷語文題型 發布:2025-07-13 05:12:55 瀏覽:652
教師尿褲子 發布:2025-07-13 03:39:22 瀏覽:909
自體脂肪填充哪裡好 發布:2025-07-13 03:32:04 瀏覽:174
幼兒園片段教學 發布:2025-07-13 02:47:43 瀏覽:426
2017年師德培訓心得 發布:2025-07-13 02:45:25 瀏覽:447
dnf黑刀暗月哪裡爆 發布:2025-07-13 00:00:06 瀏覽:597
中國醫學科學葯用植物 發布:2025-07-12 23:34:11 瀏覽: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