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高中地理模型

高中地理模型

發布時間: 2021-07-31 11:15:34

Ⅰ 急!!高中重要物理模型及解析

第一類:小船渡河 記住最短位移是d(河的位移),最短渡河時間t=d/v船
第二類:平拋模型【掌握平拋遠動的分解,在不同情形中不同的分解方法。注意模型中涉及的角度關系,在變形情況(在斜面上平拋,涉及電場的類平拋、船過河問題系列)中角度和平行關系,角度解析情景分析】。
第三類:萬有引力模型【注意計算式的轉換運用,如黃金代換式、向心力代換式等式子的合理運用代換和知二求三的解題技巧,以及情景的分析,不要把天體的半徑弄混了】
第四類:彈簧模型【彈簧振子的正弦運動,彈簧振子運動的最高點最低點和平衡點的確定以及能量轉化(特別是加了其他力後,如電場力,你還是否能分析)】還有模型與牛頓三大定理的綜合運用和模型之間的相互滲透都需要在掌握模型基本模型的基礎上分析理解
模型講解
例1. 粗細均勻的U形管內裝有某種液體,開始靜止在水平面上,如圖1所示,已知:L=10cm,當此U形管以4m/s2的加速度水平向右運動時,求兩豎直管內液面的高度差。( )

圖1
解析:當U形管向右加速運動時,可把液體當做放在等效重力場中, 的方向是等效重力場的豎直方向,這時兩邊的液面應與等效重力場的水平方向平行,即與 方向垂直。
設 的方向與g的方向之間夾角為 ,則
由圖可知液面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α,所以,

例2. 如圖2所示,一條長為L的細線上端固定,下端拴一個質量為m的帶電小球,將它置於一方向水平向右,場強為正的勻強電場中,已知當細線離開豎直位置偏角α時,小球處於平衡狀態。

圖2
(1)若使細線的偏角由α增大到 ,然後將小球由靜止釋放。則 應為多大,才能使細線到達豎直位置時小球的速度剛好為零?
(2)若α角很小,那麼(1)問中帶電小球由靜止釋放在到達豎直位置需多少時間?
解析:帶電小球在空間同時受到重力和電場力的作用,這兩個力都是恆力,故不妨將兩個力合成,並稱合力為「等效重力」,「等效重力」的大小為:
,令
這里的 可稱為「等效重力加速度」,方向與豎直方向成α角,如圖3所示。這樣一個「等效重力場」可代替原來的重力場和靜電場。

圖3
(1)在「等效重力場」中,觀察者認為從A點由靜止開始擺至B點的速度為零。根據重力場中單擺擺動的特點,可知 。
(2)若α角很小,則在等效重力場中,單擺的擺動周期為 ,從A→B的時間為單擺做簡諧運動的半周期。
即 。
思考:若將小球向左上方提起,使擺線呈水平狀態,然後由靜止釋放,則小球下擺過程中在哪一點的速率最大?最大速率為多大?它擺向右側時最大偏角為多大?
點評:本題由於引入了「等效重力場」的概念,就把重力場和電場兩個場相復合的問題簡化為只有一個場的問題。從而將重力場中的相關規律有效地遷移過來。值得指出的是,由於重力場和電場都是勻強場,即電荷在空間各處受到的重力及電場力都是恆力,所以,上述等效是允許且具有意義的,如果電場不是勻強電場或換成勻強磁場,則不能進行如上的等效變換,這也是應該引起注意的。
鞏固小結:通過以上例題的分析,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問題,實質是力學問題,其解題的一般步驟仍然為:確定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注意重力是否能忽略);根據粒子的運動情況,運用牛頓運動定律、動能定理或能量關系、動量定理與動量守恆定律列出方程式求解。

〔模型要點〕
物體僅在重力場中運動是最簡單,也是學生最為熟悉的運動類型,但是物體在復合場中的運動又是我們在綜合性試題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化「復合場」為「重力場」,不僅能起到「柳暗花明」的效果,同時也是一種思想的體現。如何實現這一思想方法呢?
如物體在恆力場中,我們可以先求出合力F,在根據 求出等效場的加速度。將物體的運動轉化為落體、拋體或圓周運動等,然後根據物體的運動情景採用對應的規律。

〔誤區點撥〕
在應用公式時要注意g與 的區別;對於豎直面內的圓周運動模型,則要從受力情形出發,分清「地理最高點」和「物理最高點」,弄清有幾個場力;豎直面內若作勻速圓周運動,則必須根據作勻速圓周運動的條件,找出隱含條件;同時還要注意線軌類問題的約束條件。

〔模型演練〕
質量為m,電量為+q的小球以初速度 以與水平方向成θ角射出,如圖4所示,如果在某方向加上一定大小的勻強電場後,能保證小球仍沿 方向做直線運動,試求所加勻強電場的最小值,加了這個電場後,經多長時間速度變為零?

圖4
答案:由題知小球在重力和電場力作用下沿 方向做直線運動,可知垂直 方向上合外力為零,或者用力的分解或力的合成方法,重力與電場力的合力沿 所在直線。
建如圖5所示坐標系,設場強E與 成 角,則受力如圖:

圖5
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0 ①

由①式得: ③
由③式得: 時,E最小為
其方向與 垂直斜向上,將 代入②式可得

即在場強最小時,小球沿 做加速度為 的勻減速直線運動,設運動時間為t時速度為0

Ⅱ 誰用過《模型解題法》效果怎麼樣會提分嗎價格是多少在哪裡能買到誰能把高中數學和地理的資...

沒用啊我覺得 花了我幾百塊 貴死了 好好讀書把 別信這個 補課效果還比較好

Ⅲ 怎樣學好高中地理

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系錯綜復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7、練習是學習中的重要一環,確實應該抓好。由於地理不同於其它學科,側重於圖,很多知識都要落實到圖上,所以建議你在預習中,除了要了解文字內容外,還要多看圖、看懂圖。當然,有些內容較難,一時不能理解,做個記號,課堂上認真聽老師講解,如果還不明白,就要及時問,直到掌握為止。

第一、要多看圖,這樣才能記住各種地理事物,如河流、山脈、城市等。
第二、要多理解,不要死記硬背,要把基本知識點及原理落實到地圖上,這樣才能記得住,才能靈活運用。
第三、適當地做些題目,檢查所學情況。最後記住:對自己要有信心,對地理要有興趣。

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課本的目錄提示了全書的要點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做到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如何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 ②在哪裡? ③為什麼? ④有何利弊?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Ⅳ 地理模型的製作方法

1.找好材料:白乳膠,來膠布(可有可源無),報紙或不要的書本, 一個泡沫箱,紙皮,顏料,顏色筆,皺紙,在文具店買到的(可用紙巾代替) 2.把報紙捏成團,最好就捏結實點,不然到時會散開。然後如下圖這樣用白乳膠在泡沫箱底粘好,不過白乳膠比較慢干可以找東西放紙團上面壓一壓。直到粘滿了泡沫箱的四分之三。

3.如圖,用透明膠布粘綁住幾個紙團,變成小山,現在比較丑,弄出來就不會了,用膠布粘綁的做出來的小山會更結實,我一些沒用確實沒有這么好,就是上完顏料後紙團會變松,崩開來,一些沒有塗到顏料的地方就露出來了。藍色的地方是用藍色的皺紙貼上去的海,可以用海綿紙。

4.拿白色的皺紙鋪到山上面,用顏料塗,讓紙粘到上面,突出山的形狀。

像這樣

6.用紙皮畫出沉積岩的示意圖,最好用顏色筆塗上顏色,顏料不容易看,而且容易跟別的顏色混。

7.畫好了沉積岩示意圖就把他粘到火山的一邊,如圖,在山腳下灑一些沙子跟石頭,用白乳膠粘住,泡沫箱周圍可以用紙皮粘圍住,比較好看一點。

這樣就大功告成啦!我們學校舉行地理模型大賽,我也是第一次弄,自己一個人弄的,祝我拿大獎吧,ojbk。默默地附上了模仿的原圖

Ⅳ 地理教具製作步驟 急求解!

教具名稱:地殼變動演示器

製作材料:泥土、水果刀、顏料、木板、小細繩、牙簽

製作原理:利用泥土的黏性製作成為褶皺模型。並利用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原理將模型分為上下兩個部分進行展示。

製作過程:

  1. 在後山挖適量泥土,篩選出泥土中的草根、小石子等雜質。加適量水使水與泥土混合反復揉捏、捶打使其揉成一團。

2.將泥團摔出一個長方體的形狀。

3.將長方體的泥團拿出去曬一會兒,待泥土稍干一些後,用水果刀在長方體表面的中間劃出的波浪形狀。然後用刀割開,割不太開的地方用小細繩拉扯著割開。

4.在長方形的上半部分的側面劃出與之前相反波浪的形狀。然後用水果刀切開。

5.調出5種不同的顏料。用牙簽在模型的幾個側面畫出幾條與頂面波浪相同的波浪。然後進行上色。

6.頂層用草綠色上色後,撒上草粉。 中學課堂的應用:本模型適用於高中自然地理教學,講授地形變化和地質構造時,自然界變化時間長,難以進行實際觀察,學生難於理解。通過模型可以把褶皺構造現象及地表形態的動態變化過程縮小、以大見小,幫助學生建立起這方面的觀念和概念。 沉積地層由各種各樣的物質組成。由不同顏色的顏料代表砂岩、頁岩、石灰岩等岩層。 顯示岩層最初的產狀——水平岩層及岩層的新老關系——上新下老。 模型由上下兩部分組成。模型顯示岩層受到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擠壓作用是發生彎曲 變形。地貌上背斜常成為山嶺,向斜成為谷底或盆地。模型由兩塊組成,上層取下後顯示由於褶皺構造的背斜頂部因受張力,容易被侵蝕成谷底,而向斜槽部受到擠壓,岩性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成為山嶺。

Ⅵ 求問怎麼做地理模型中的山的模型【高中】,有經驗的來,希望可以手工製作,成本低些,目前材料有顏料,用

橡皮泥,木板,標尺,竹簽,白紗線,白紙等工具材料。
用橡皮泥製作一個山體模型,實現從遙遠的抽象到身邊具體地理事物的轉換
把自製的大山體模型,按相同的高度(相對高度)水平切割五塊,分別沿五塊模型底截面線繪出與模型相一致的等高線板圖,在每條線上標出海拔高度。依次從山腳到山頂把每塊底截面線繪在白紙上。這樣,實現從立體圖到平面圖的轉換。

Ⅶ 高中物理模型總結

找到這個很全的網站,先貼幾個o(∩_∩)o...

模型組合講解——等效場模型
蔡才福

〔模型概述〕
復合場是高中物理中的熱點問題,常見的有重力場與電場、重力場與磁場、重力場與電磁場等等,對復合場問題的處理過程其實就是一種物理思維方法。所以在復習時我們也將此作為一種模型講解。
〔模型講解〕
例1. 粗細均勻的U形管內裝有某種液體,開始靜止在水平面上,如圖1所示,已知:L=10cm,當此U形管以4m/s2的加速度水平向右運動時,求兩豎直管內液面的高度差。( )

圖1
解析:當U形管向右加速運動時,可把液體當做放在等效重力場中, 的方向是等效重力場的豎直方向,這時兩邊的液面應與等效重力場的水平方向平行,即與 方向垂直。
設 的方向與g的方向之間夾角為 ,則
由圖可知液面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α,所以,

例2. 如圖2所示,一條長為L的細線上端固定,下端拴一個質量為m的帶電小球,將它置於一方向水平向右,場強為正的勻強電場中,已知當細線離開豎直位置偏角α時,小球處於平衡狀態。

圖2
(1)若使細線的偏角由α增大到 ,然後將小球由靜止釋放。則 應為多大,才能使細線到達豎直位置時小球的速度剛好為零?
(2)若α角很小,那麼(1)問中帶電小球由靜止釋放在到達豎直位置需多少時間?
解析:帶電小球在空間同時受到重力和電場力的作用,這兩個力都是恆力,故不妨將兩個力合成,並稱合力為「等效重力」,「等效重力」的大小為:
,令
這里的 可稱為「等效重力加速度」,方向與豎直方向成α角,如圖3所示。這樣一個「等效重力場」可代替原來的重力場和靜電場。

圖3
(1)在「等效重力場」中,觀察者認為從A點由靜止開始擺至B點的速度為零。根據重力場中單擺擺動的特點,可知 。
(2)若α角很小,則在等效重力場中,單擺的擺動周期為 ,從A→B的時間為單擺做簡諧運動的半周期。
即 。
思考:若將小球向左上方提起,使擺線呈水平狀態,然後由靜止釋放,則小球下擺過程中在哪一點的速率最大?最大速率為多大?它擺向右側時最大偏角為多大?
點評:本題由於引入了「等效重力場」的概念,就把重力場和電場兩個場相復合的問題簡化為只有一個場的問題。從而將重力場中的相關規律有效地遷移過來。值得指出的是,由於重力場和電場都是勻強場,即電荷在空間各處受到的重力及電場力都是恆力,所以,上述等效是允許且具有意義的,如果電場不是勻強電場或換成勻強磁場,則不能進行如上的等效變換,這也是應該引起注意的。
鞏固小結:通過以上例題的分析,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問題,實質是力學問題,其解題的一般步驟仍然為:確定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注意重力是否能忽略);根據粒子的運動情況,運用牛頓運動定律、動能定理或能量關系、動量定理與動量守恆定律列出方程式求解。

〔模型要點〕
物體僅在重力場中運動是最簡單,也是學生最為熟悉的運動類型,但是物體在復合場中的運動又是我們在綜合性試題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化「復合場」為「重力場」,不僅能起到「柳暗花明」的效果,同時也是一種思想的體現。如何實現這一思想方法呢?
如物體在恆力場中,我們可以先求出合力F,在根據 求出等效場的加速度。將物體的運動轉化為落體、拋體或圓周運動等,然後根據物體的運動情景採用對應的規律。

〔誤區點撥〕
在應用公式時要注意g與 的區別;對於豎直面內的圓周運動模型,則要從受力情形出發,分清「地理最高點」和「物理最高點」,弄清有幾個場力;豎直面內若作勻速圓周運動,則必須根據作勻速圓周運動的條件,找出隱含條件;同時還要注意線軌類問題的約束條件。

〔模型演練〕
質量為m,電量為+q的小球以初速度 以與水平方向成θ角射出,如圖4所示,如果在某方向加上一定大小的勻強電場後,能保證小球仍沿 方向做直線運動,試求所加勻強電場的最小值,加了這個電場後,經多長時間速度變為零?

圖4
答案:由題知小球在重力和電場力作用下沿 方向做直線運動,可知垂直 方向上合外力為零,或者用力的分解或力的合成方法,重力與電場力的合力沿 所在直線。
建如圖5所示坐標系,設場強E與 成 角,則受力如圖:

圖5
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0 ①

由①式得: ③
由③式得: 時,E最小為
其方向與 垂直斜向上,將 代入②式可得

即在場強最小時,小球沿 做加速度為 的勻減速直線運動,設運動時間為t時速度為0,則:
,可得:

http://www.ehappystudy.com/html/5/41/109/229/2007/7/zl369417554927700222971-0.htm

Ⅷ 高中生物:什麼是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數學模型舉例說明。謝謝啦。

物理模型:以實物或圖片形式直觀表達認識對象的特徵。如: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細胞膜的流專動鑲嵌模型。

概念模型:屬指以文字表述來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質特徵的模型。如:對真核細胞結構共同特徵的文字描述、光合作用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變化的解釋、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的解釋模型等。

數學模型:用來描述一個系統或它的性質的數學形式。如:酶活性受溫度(PH值)影響示意圖,不同細胞的細胞周期持續時間等。

(8)高中地理模型擴展閱讀:

概念模型建模過程

1,運用概念目錄列表或名詞性短語找出問題領域中的後選概念。

2,繪制概念到概念模型圖中。

3,為概念添加關聯關系。

4,為概念添加屬性。

概念模型模型設計

1,概念模型不依賴於具體的生物系統,他是純粹反映信息需求的概念結構。

2,建模是在需求分析結果的基礎上展開,常常要對數據進行抽象處理。常用的數據抽象方法是『聚集』和『概括』。

3,E-R方法是設計概念模型時常用的方法。用設計好的ER圖再附以相應的說明書可作為階段成果。

熱點內容
dnf黑刀暗月哪裡爆 發布:2025-07-13 00:00:06 瀏覽:597
中國醫學科學葯用植物 發布:2025-07-12 23:34:11 瀏覽:499
化學產品銷售 發布:2025-07-12 23:03:30 瀏覽:638
鑄彩美術學校 發布:2025-07-12 22:54:44 瀏覽:115
教學重點 發布:2025-07-12 22:52:09 瀏覽:813
家庭教師txt下載 發布:2025-07-12 21:17:51 瀏覽:357
挖掘機英語 發布:2025-07-12 21:08:58 瀏覽:521
數學書籍讀後感 發布:2025-07-12 20:52:09 瀏覽:301
2017理科數學三卷 發布:2025-07-12 19:57:52 瀏覽:647
泡溫泉哪裡 發布:2025-07-12 19:48:11 瀏覽: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