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荷蘭對盧森堡歷史

荷蘭對盧森堡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7-31 11:42:33

① 《大國崛起》里荷蘭的歷史大事件年表

在古羅馬時代,萊茵河南的地區先是屬於「比利時高盧」省,後歸於「日耳曼行省」。這里的北部地區居住著許多日耳曼部落,南部則是高盧人,而這些高盧人在移民時期也融合了許多日耳曼部落,其中撒利恩法蘭克人從這里遷移到高盧,並在公元五世紀建立起了強大的墨洛溫王朝。
中世紀,低地國家(大約包括現在的荷蘭、德國西部部分地區、盧森堡、比利時、法國北部部分地區)存在著很多諸侯封建領地,分別屬於勃艮地公國和神聖羅馬帝國。到了十六世紀初,因為復雜的皇室聯姻,他們在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之下統一起來。
1556年帝國皇帝卡爾五世(1519年—1556年在位)退位,將西班牙和低地(被稱為北方省)分給他的兒子腓力二世,將奧地利等其他地區以及哈布斯堡王朝正統分給他的弟弟斐迪南一世。就這樣,北方省屬於西班牙王國。 1568年,因反抗西班牙國王的中央集權和對新教加爾文派的迫害,爆發了北方省反抗西班牙的八十年戰爭。1579年北方省中的七省(現在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的區域)成立了烏得勒支聯盟,共同反對西班牙統治。這被認為現代荷蘭的開始。1581連盟正式宣布獨立。戰爭在繼續,直到1648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四世才簽訂《明斯特條約》,承認七低地尼德蘭七省聯合共和國(Republiek der Zeven Verenigde Nederlanden/Provinciën)此後從西班牙獲得獨立。17世紀後期,荷蘭先後與英國、法國交戰,在海上荷蘭敗於英國(英荷戰爭),在陸地荷蘭敗於法國(法荷戰爭),從而衰落下來。1795年荷蘭被法國佔領。 在1815年被拿破崙統治的法國佔領結束後,荷蘭和現在的比利時、盧森堡組成荷蘭王國(Het Verenigd 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比利時很快在1830年獨立,盧森堡也緊隨其後。19世紀中,荷蘭相對於其鄰國比較落後。 荷蘭在一戰中保持中立。荷蘭在二戰中自1940年5月被德國佔領直至1945年才被解放。戰後,荷蘭經濟再度繁榮發展。荷蘭是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經濟聯盟(Benelux)、歐洲經濟共同體和北約的成員。 於1954年12月15日,荷蘭通過《荷蘭王國章程》(Het Statuut),使荷蘭的原殖民地和屬地在王國內與荷蘭本土享有同等地位。自此荷蘭王國專指由荷蘭本土及其前殖民地組成部份的王國,而「荷蘭」則專指歐洲大陸荷蘭。現時荷蘭王國包括三個部份,分別是歐洲大陸荷蘭、荷屬安的列斯和阿魯巴。
2006年11月22日,荷蘭舉行議會第二院選舉。在150個議席中,荷蘭基督教民主聯盟贏得41席,荷蘭工黨獲32席,社會黨26席,自由民主人民黨獲得22席。2007年2月22日,新一屆大臣會議宣誓就職,由基督教民主聯盟、工黨和基督教聯盟3黨組成,揚·彼得·巴爾克嫩德擔任。
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給歐洲帶來前所未有的商業繁榮,也為荷蘭提供了成就商業帝國的歷史性機遇。
1581年7月26日,來自荷蘭各起義城市的代表在海牙鄭重宣布:廢除西班牙國王對荷蘭各省的統治權。
1588年,七個省份聯合起來,宣布成立荷蘭聯省共和國。這是一個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國家。很多歷史學家說,它是世界上第一個「賦予商人階層充分的政治權利的國家」。
1602年,在共和國大議長奧登巴恩維爾特的主導下,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就像他們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國家一樣,如今,他們又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經濟組織。
到17世紀中葉,荷蘭聯省共和國的全球商業霸權已經牢固地建立起來。此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擁有15000個分支機構,貿易額佔到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懸掛著荷蘭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 當時,全世界共有2萬艘船,荷蘭有1.5萬艘。比英,法,德,諸國船隻的總數還多!
在東亞,他們占據了中國的台灣,壟斷著日本的對外貿易; 在東南亞,他們把印度尼西亞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他們建立的第一個殖民據點——巴達維亞城,構成了今天雅加達的雛形;
在非洲,他們從葡萄牙手中奪取了新航線的要塞好望角;
在大洋洲,他們用荷蘭一個省的名字命名了一個國家——紐西蘭; 在南美洲,他們佔領了巴西;
在北美大陸的哈得遜河河口,東印度公司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這座城市的名字叫做紐約。
1648年的荷蘭:已達到了商業繁榮的頂點。
1656年,荷蘭使團到達北京。入主中原剛剛八年的大清朝廷,以一種興奮的態度接待了他們。但荷蘭人遇到了那個時候所有到中國的外交使團都會遇到的一個麻煩,就是在覲見皇帝時必須行三拜九叩的大禮。事實上,一直到18世紀末,幾乎沒有一位歐洲國家的外交官願意接受這種苛刻的天朝規矩。但是,荷蘭人卻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我們只是不想為了所謂的尊嚴,而喪失重大的利益。」 荷蘭人的重大利益是什麼,就是通商和賺錢。
1688年9月,一支龐大的艦隊從阿姆斯特丹港拔錨起航,這些船上載著荷蘭的最高執政官威廉三世和兩萬名荷蘭士兵。威廉三世此行是受英國議會的邀請,前去保護英國國民的「宗教自由和財產」。 歷史的安排竟是這樣的巧合。17世紀末期,荷蘭發展的速度慢了下來,逐漸失去了左右世界的霸權。無論在時間上還是空間上,威廉三世離開荷蘭到英國,都成為了世界中心舞台的一次極有象徵意義的轉移。

② 誰能給我講講以前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國在一起然後獨立的故事

這問題不錯。
的確在拿破崙戰敗以後,荷蘭作為反拿破崙戰爭的主要戰勝國,獲得了比利時和盧森堡地區。
首先說說人口和面積都接近荷蘭本土的比利時獨立過程:
由於維也納協定的締造者希望建立一個緩沖國,以防法國日後的侵略,所以,在維也納會議上,比利時並入荷蘭,成為聯合荷蘭王國。但是這一合並並不恰當,荷蘭人對比利時有的種種不公平對待,引起了比利時人的極大不滿及憤恨。由於法國七月革命的成功激勵其他歐洲國家的革命,1830年8月布魯塞爾民眾發動了反對荷蘭統治者的起義。荷蘭國王威廉一世派長子奧倫治親王到布魯塞爾與起義者談判未獲結果。遂派次子弗里德里希親王率領軍隊鎮壓起義者。經過激烈巷戰,荷蘭軍隊敗退。9月25日,自由資產階級和自由貴族組成了臨時政府。11月18日,國民大會的200名代表在布魯塞爾集會,宣布比利時獨立。在此期間,起義擴展到全國,荷蘭軍隊被迫撤離比利時。1831年2月7日,國民會議頒布比利時憲法,規定比利時為世襲的君主立憲制國家。 1831年6月4日,比利時國民會議選舉薩克森-科堡的利奧波德親王為國王,1831 年7月21日在布魯塞爾宣誓就職,稱利奧波德一世(1831~1865在位)。即位不久荷蘭軍隊入侵比利時。利奧波德請求法國保護 , 法國軍隊開進比利時,荷蘭軍隊撤出。1839年比利時與荷蘭簽訂和約,把林堡省與盧森堡省大部劃歸荷蘭。荷蘭承認比利時為獨立國家,並由英、法、普、俄等國保證其永久中立的地位。
盧森堡獨立:
當1815年荷蘭成為獨立王國,盧森堡成為大公國,亦荷蘭王國的一部分,荷蘭國王威廉一世兼任盧森堡大公。直到1890年, 威廉三世駕崩後,並沒有留下男嗣,由於盧森堡採用薩利克繼承法,而荷蘭並沒有採用該法,因此荷蘭王位傳給威廉三世的獨生女,是為威廉明娜女王,而盧森堡大公的位子傳給遠房的表弟阿道夫,成為第四任的盧森堡大公。現今盧森堡的元首是亨利大公。

③ 大國崛起 荷蘭歷史大事件年表

1358年,在荷蘭北部的一個小漁村中,一個名叫威廉姆·伯克爾斯宗的漁民發明了只需一刀就可以除去魚腸子的方法。把鯡魚的肚子剖開,把內臟取出,把頭去掉,然後把鹽放在裡面,這樣可以保存一年多的時間,那時候沒有冰箱,這種方法很獨特,所以,那就是為什麼荷蘭的鯡魚能夠在全歐洲暢銷,特別是英格蘭。藉助鯡魚,荷蘭人開始了商旅生涯。

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給歐洲帶來前所未有的商業繁榮,也為荷蘭提供了成就商業帝國的歷史性機遇。作為中間人、代理人、加工者和推銷商,荷蘭人從葡萄牙和西班牙那裡裝載香料、絲綢和黃金,然後把它們運銷到歐洲各地。返航時,他們又為這兩個最早的海上霸權國家運去波羅的海產糧區的小麥、瑞典的鐵器、芬蘭的木材,以及自己生產的海軍補給品。

荷蘭人打敗英格蘭是從設計一種造價更加低廉的船隻開始的。此前,典型的歐洲商船都建造有可以架設火炮的平台,這樣做可以有效地防止海盜襲擊。荷蘭人第一個冒險建造出了一種僅能運送貨物而不可裝置火炮的商船。它的設計很獨特,它的船肚子很大,所以船身很大很圓。而甲板很小。這樣的做法是因為,在斯堪的納維亞,船所繳納的稅取決於甲板的寬度,甲板越窄,付的錢越少,所以,荷蘭人造的船甲板很小,船肚子很大,利潤也就越多。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著這種船,荷蘭人贏得了享譽世界的「海上馬車夫」的稱號。

1596年到1598年,一個有名的人叫巴倫支,他是荷蘭的一個船長,他試圖找到從北面到達亞洲的路線。他經過了三文雅,現在一個俄羅斯的島嶼,但是他們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三文雅地處北極圈之內,巴倫支船長和17名荷蘭水手在這里度過了8個月的漫長冬季。他們拆掉了船上的甲板做燃料,以便在零下40度的嚴寒中保持體溫;他們靠打獵來取得勉強維持生存的衣服和食物。在這樣惡劣的險境中,8個人死去了。但荷蘭商人卻做了一件令人難以想像的事情,他們私毫未動別人委託給他們的貨物,而這些貨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們生命的衣物和葯品。冬去春來,倖存的商人終於把貨物幾乎完好無損地帶回荷蘭,送到委託人手中。他們用生命作代價,守望信念,創造了傳之後世的經商法則。在當時,這樣的做法也給荷蘭商人帶來顯而易見的好處,那就是贏得了海運貿易的世界市場。

1543年,西班牙國王通過政治聯姻的方式取得了荷蘭的統治權。 當西班牙國王宣布荷蘭是西班牙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時,荷蘭人認同了這種說法;當西班牙國王重新劃分荷蘭的行政區域時,他們坦然地接受了;當西班牙國王為荷蘭派來新的總督時,他們也順從地臣服了。但是當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把手伸向他們的錢袋時,荷蘭人奮起反抗了。

荷蘭的獨立戰爭爆發。一開始,西班牙的軍隊輕而易舉地粉碎了荷蘭人一盤散沙似的抵抗。在不到六年的時間里,就有15萬荷蘭人死於非命。嚴峻的現實,讓各自為政的荷蘭省份不得不團結起來。1579年,來自荷蘭北方七個省的代表在這間大廳中簽署協議,組成軍事同盟共同對敵。此後,戰爭開始向有利於荷蘭人的方向轉化,一方面是由於荷蘭人的聯合,另一方面也是由於菲利普二世在歐洲四面樹敵,連年的爭霸戰爭耗盡了西班牙的國力。

1581年7月26日,來自荷蘭各起義城市的代表在海牙鄭重宣布:廢除西班牙國王對荷蘭各省的統治權。

荷蘭人將自己的國家託付給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英國女王爽快地同意了做他們的君主,並派出軍隊保護荷蘭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但是,精明的商人們很快發現,英國女王收取的保護費,實際上比他們趕走的西班牙國王還要高。

1581年,七個省份聯合起來,宣布成立荷蘭聯省共和國。這是一個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國家。很多歷史學家說,它是世界上第一個「賦予商人階層充分的政治權利的國家」。

1602年,在共和國大議長奧登巴恩維爾特的主導下,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就像他們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國家一樣,如今,他們又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經濟組織。在東印度公司成立後的短短五年時間里,它每年都向海外派出50支商船隊,這個數量超過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隊數量的總和。

阿姆斯特丹銀行成立於1609年,大約比英國銀行早一百年,它是一個城市銀行、財政銀行和兌換銀行。它吸收存款,發放貸款。所有一定數量的支付款都要經過銀行,因此,阿姆斯特丹銀行對於荷蘭的經濟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它發明了我們現在所說的信用。那時叫做「想像中的貨幣」。

到17世紀中葉,荷蘭聯省共和國的全球商業霸權已經牢固地建立起來。此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擁有15000個分支機構,貿易額佔到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懸掛著荷蘭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

在東亞,他們占據了中國的台灣,壟斷著日本的對外貿易;

在東南亞,他們把印度尼西亞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他們建立的第一個殖民據點——巴達維亞城,構成了今天雅加達的雛形;

在非洲,他們從葡萄牙手中奪取了新航線的要塞好望角;

在大洋洲,他們用荷蘭一個省的名字命名了一個國家——紐西蘭;

在南美洲,他們佔領了巴西;

在北美大陸的哈得遜河河口,東印度公司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這座城市的名字叫做紐約。

馬克思這樣評價道:1648年的荷蘭:已達到了商業繁榮的頂點。

1648年,阿姆斯特丹的市民們決定建造一座新的市政廳。出於對質量的考慮,市民們沒有預先規定工程完工的期限。實際上,他們一共花費了八年的時間和超過70噸的黃金,來營造這座宏偉的建築。1656年,新的市政廳落成。

1656年,荷蘭使團到達北京。入主中原剛剛八年的大清朝廷,以一種興奮的態度接待了他們。但荷蘭人遇到了那個時候所有到中國的外交使團都會遇到的一個麻煩,就是在覲見皇帝時必須行三拜九叩的大禮。事實上,一直到18世紀末,幾乎沒有一位歐洲國家的外交官願意接受這種苛刻的天朝規矩。但是,荷蘭人卻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1688年9月,一支龐大的艦隊從阿姆斯特丹港拔錨起航,這些船上載著荷蘭的最高執政官威廉三世和兩萬名荷蘭士兵。威廉三世此行是受英國議會的邀請,前去保護英國國民的「宗教自由和財產」。

17世紀末期,荷蘭發展的速度慢了下來,逐漸失去了左右世界的霸權。無論在時間上還是空間上,威廉三世離開荷蘭到英國,都成為了世界中心舞台的一次極有象徵意義的轉移。

④ 介紹下荷蘭歷史

荷蘭歷史

history of Holland 荷蘭王國位於歐洲西部,西、北面瀕臨北海,東與聯邦德國接壤,南與比利時交界。面積 41473平方公里(1983)。人口1445萬(1985),其中90%以上為荷蘭人,余為弗里斯人。官方語言為荷蘭語。居民37.5%信奉天主教,31.6%信奉基督教。首都阿姆斯特丹。政府所在地海牙。荷蘭地勢低窪,全國24%的面積低於海平面。因此曾被稱為「尼德蘭」(意即低地)。 古代和中世紀 約公元前11世紀,一些日耳曼和克爾特部族在此定居。後淪為羅馬帝國的一個邊疆省份。公元67年,克勞狄烏斯曾率領巴塔弗人進行反對羅馬人統治的起義,但遭到失敗。4世紀,基督教傳入,經濟獲得了初步的發展,開始建設一些城鎮。5~9世紀,為法蘭克王國的一部分,一些盎格魯撒克遜人和法蘭克人分別在荷蘭北部和南部定居。10世紀末,荷蘭人開始大量建築海堤和河堤,並為此設立專門機構。11~14世紀,荷蘭分為許多獨立的封建領地,其中占統治地位的是荷蘭伯爵領地。13世紀,原是德意志語言中的一個方言的荷蘭文,開始成為荷蘭的書面文字。15世紀,荷蘭被勃艮第大公佔領。1477年,荷蘭歸哈布斯堡王朝統治,16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進一步征服荷蘭東北部;1556年查理五世逝世以後,荷蘭又處在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統治之下。 早在13世紀,荷蘭的手工業和商業開始迅速發展,佛蘭德地區逐漸成為西歐經濟中心,荷蘭的內陸運河則成為歐洲糧食運輸線之一。從15世紀初開始,荷蘭人大量使用風車,從用堤壩圍起來的湖泊中排水造田,為發展農業生產和人口增長創造了條件。荷蘭貴族迅速富裕起來,荷蘭經濟開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與此同時,文化有了長足的發展,荷蘭人使用的印刷術促進了這一發展。在荷蘭涌現出著名的畫家 J.van埃克和布呂赫爾以及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哲學家D.伊拉斯謨。16世紀中期,宗教改革運動席捲歐洲,荷蘭人認為運動的領袖 M.路德沒有實現其諾言,轉而接受了法國人J.加爾文創立的加爾文教,繼續同羅馬天主教教會對抗。腓力二世對荷蘭實行經濟、政治和宗教方面的奴役政策,束縛了荷蘭資本主義關系進一步的發展。16世紀60年代末荷蘭人在奧倫治親王威廉一世的領導下開始為推翻西班牙人統治而斗爭(見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經過大約80年的英勇斗爭,西班牙於1648年被迫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最終承認荷蘭的獨立地位。這不僅是一次獨立戰爭,也是一次資產階級革命。荷蘭人建立的「聯省共和國」被K.馬克思稱為「17世紀典型的資本主義國家」。 荷蘭聯邦議會會場 荷蘭共和國時期 16世紀末,荷蘭海軍擊敗了西班牙海軍,荷蘭商船隊逐步代替了西班牙商船隊稱霸世界海洋的地位,荷蘭航海家和探險家很快發現和控制了通往世界各地的海運路線,並在亞洲、非洲和美洲建立了殖民地。1602年,荷蘭商人成立了東印度公司,1621年成立了西印度公司。這兩個公司到處建立城堡和采購站,通過欺騙或收買當地首領,通過奴役和屠殺殖民地人民,確保了對歐洲國際貿易的壟斷,奪取了巨額利潤。在這個基礎上,荷蘭進入17世紀——「黃金世紀」。隨著航海業和海外貿易的大發展,阿姆斯特丹也迅速成長成為歐洲的銀行業中心和「世界的倉庫」。荷蘭西部的圍湖造田和圍海造田的成就促進了農業和畜牧業的大發展。在工業和手工業方面,荷蘭的陶器、銀器、紙張、布匹、圖書和其他印刷品暢銷歐洲。但從總的來看,荷蘭商業資產階級並沒有充分重視用所積累的資本來發展工業,以致荷蘭沒能象英國那樣實現工業革命,這正是荷蘭早期資本主義的致命弱點。在這個時代里,荷蘭的科學和文化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新的荷蘭共和國在很短的時間內建立大學,沖破了教會的許多禁區,允許不用拉丁文而用荷蘭文講課,允許解剖屍體等。最早獲得成功的是同荷蘭航海事業關系密切的天文學、地理和幾何,荷蘭建立了歐洲第一個天文台。此後,荷蘭的物理學家發明瞭望遠鏡和顯微鏡,發現了光的折射率,而A.van勒文胡克第一個用顯微鏡發現了微生物,物理學家C.惠更斯發現了木星的環和衛星。在社會科學方面,哲學家B.斯賓諾莎提出了唯物的概念,雖然他還保留宗教的形式。法學家H.格勞秀斯撰寫了《論海上自由》,不僅為荷蘭資產階級的擴張提供了法律依據,而且為資產階級國際法奠定了基礎。在藝術方面,涌現了許多現實主義藝術家,例如畫家H.van R.倫勃朗和詩人 J.van den馮德爾。17世紀的荷蘭雖然只承認加爾文派教會,但也允許宗教自由、政治自由和新聞自由,因此吸引大批在政治上受壓迫或被革除教門的外國政治家和學者到荷蘭生活和工作,例如R.笛卡兒和J.洛克。 17世紀上半葉,英國和荷蘭一致同西班牙作戰。戰勝西班牙後,英、荷開始爭奪霸權,1652~1654年、1665~1667年、1672~1674年英國與荷蘭之間進行了 3次戰爭。結果英國打破了荷蘭壟斷海上貿易的局面,奪取了荷蘭的一部分殖民地,使荷蘭降到二等強國的地位。這一失敗還使荷蘭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和危機暴露出來,在幾乎整個18世紀中,軟弱的資產階級無力發展工業和恢復國際貿易,而去從事投機活動、證券買賣、放高利貸、經營保險業和將資本投資國外等,使荷蘭經濟繼續衰落。只是由於在英國和法國之間進行平衡外交,荷蘭才避免被毀滅。18世紀中期,在法國啟蒙思想影響下,荷蘭出現了激進的「愛國主義者運動」,他們要求擴大人民的權利,縮小荷蘭共和國總督的權力,但於1787年受挫。1793~1813年,荷蘭成為英國同法國斗爭和傾軋的場所。荷蘭首先聯合英國反對法國革命。1795年由於法國軍隊入侵,荷蘭共和國滅亡,總督威廉五世逃往英國。荷蘭「愛國主義者運動」再次起義。1795~1806年法國在荷蘭境內建立巴達維共和國。1806~1810年拿破崙一世建荷蘭王國,封自己的兄弟為國王。1810~1813年又將之並入法國。1813年法蘭西第一帝國崩潰後,奧倫治王朝接管政權。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決定成立荷蘭王國,歸還荷蘭在東印度(現印尼)和拉美的屬地。 荷蘭王國時期 1815年威廉五世之子威廉一世(1815~1840在位)就任包括比利時、列日、盧森堡在內的荷蘭王國國王。他推行經濟復興計劃,1822年設立銀行,1824年成立荷蘭貿易協會。但他的專制統治引起比利時1830年革命。次年比利時獨立。1848年,在歐洲革命浪潮影響下,「愛國主義者運動」復興,海牙、阿姆斯特丹等城市人民起來進行暴動,政府被迫修改憲法,大大限制了君主的權力,政權落入大資產階級手中,基本上建立了荷蘭現今的政治體制。荷蘭逐步強盛,在東印度殖民地建立了行政機構,加強掠奪和剝削。荷蘭開始進行工業革命和實現農業改革,在全國建立保險制度。荷蘭又涌現象物理學家H.A.勞倫斯那樣具有世界意義的科學家。同時宗教的影響消退,擺脫傳統的呼聲很強烈。人民反對大資產階級的壓迫和剝削的斗爭也進入了新的階段。1870年開始出現工會小組,1881年社會民主聯盟(今工黨和荷蘭共產黨的前身)成立,此後工人運動蓬勃發展。1860年,E.D.戴克爾發表了《馬格斯·哈弗拉爾》一書,尖銳地揭露和譴責了荷蘭對印度尼西亞的殖民主義壓榨和掠奪,轟動了荷蘭公眾。在藝術方面則出現了象V.W.凡·高那樣的反抗資產階級傳統和形式的現代派畫家。 1890年,威廉明娜女王登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荷蘭保持中立。戰後實行了普選權等改革。1918年開始實施須德海圍海造田工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佔領荷蘭,荷蘭流亡政府在倫敦領導抗德斗爭。轉入地下的荷蘭共產黨在國內英勇地開展了抵抗運動。1945年5月荷蘭從法西斯德國佔領下解放。1948年,威廉明娜女王讓位於朱麗安娜。 戰後,印度尼西亞宣布獨立,荷蘭失去了一個重要的經濟支柱。1944年加入荷比盧聯盟。194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54年荷蘭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1957年參加歐洲共同體。同年荷蘭政府批准實施三角洲工程。與此同時,荷蘭大力發展化學工業、電子工業、國際貿易和交通運輸業,全面開發在北方發現的巨大天然氣資源,從而使經濟在60年代和70年代初迅速發展起來。但從70年代中期,在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影響下,荷蘭也遇到了各種困難,經濟發展速度大大減慢。1981年,貝婭特麗克絲女王登位。1983年經濟開始復甦。近年來國民生產總值又有提高。

⑤ 盧森堡曾被荷蘭殖民過嗎

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是歐洲西部的三個小國。三個國家面積都不算太大,特別是盧森堡,面積只有2000多平方公里,用彈丸小國形容一點不為過。不過三個國家雖然不大,但關系特別好,好的就跟一家人一樣。實際上,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本來是一家,只是後來分家了而已。很多人感覺奇怪,三國到底是什麼關系,為何要分道揚鑣?1830年,受法國七月革命的影響,比利時爆發大規模起義。由於荷蘭的盟友英國、奧地利和俄國都無暇顧及荷蘭,所以比利時在法國人的幫助下獲得了獨立。薩克森—科堡的利奧波德親王被選舉為比利時國王1839年,在倫敦會議上,比利時與荷蘭簽訂和約,荷蘭承認比利時為獨立國家,盧森堡一分為二,西部地區劃給了比利時,成為了比利時的盧森堡省,而東部地區則獲得獨立,仍由尼德蘭國王為大公。1848年歐洲革命波及盧森堡,盧森堡開始謀求獨立,最終在1890年徹底擺脫荷蘭王的統治,由拿騷-瓦爾堡家族專領。從此,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徹底分道揚鑣。不過由於三地的特殊淵源和密切的經濟、貿易等聯系,三國關系仍然非常密切,好的就和一家人一樣。

⑥ 荷蘭大國崛起經歷了哪三個歷程

折疊建國

古羅馬時代,萊茵河南的地區先是荷蘭省共和國的全球商業霸權已經牢固地建立起來。此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擁有15000個分支機構,貿易額佔到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懸掛著荷蘭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當時,全世界共有2萬艘船,荷蘭有1.5萬艘。比英,法,德諸國船隻的總數還多。

1688年9月,一支龐大的艦隊從阿姆斯特丹港拔錨起航,這些船上載著荷蘭的最高執政官威廉三世和兩萬名荷蘭士兵。威廉三世此行是受英國議會的邀請,前去保護英國國民的「宗教自由和財產」。

折疊衰落

17世紀後期,荷蘭先後與英國、法國交戰,在海上荷蘭敗於英國(英荷戰爭),在陸地荷蘭敗於法國(法荷戰爭),從而衰落下來。

1795年荷蘭被法國佔領。

18世紀後,荷蘭殖民體系逐漸瓦解。

1806年拿破崙之弟任國王,荷蘭被封為王國。

1810年並入法國。

1814年脫離法國,翌年,荷蘭和比利時、盧森堡成立荷蘭王國(1830年比利時脫離荷蘭獨立)。

1848年成為君主立憲國。一戰期間保持中立。二戰初期宣布中立。

1940年5月被德國軍隊侵佔,王室和政府遷至英國,成立流亡政府。

⑦ 盧森堡的歷史

古代屬高盧地區,居民屬比利時部族,公元前1世紀為羅馬凱撒軍團征服。
公元5世紀法蘭克人侵入,成為法蘭克王國一部分。
法蘭克王國分裂後,盧森堡地區在963年成為阿登伯爵西格弗里德的領地。1060年其後裔康拉德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盧森堡伯爵,盧森堡領地基本形成。
1308年盧森堡伯爵亨利四世被選為神聖羅馬皇帝,稱亨利七世,開創了帝國的盧森堡王朝(1308~1437)。
1364年,盧森堡升為公爵領地。
15世紀盧森堡為勃艮第公爵所控制。
16世紀初轉歸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一世統治。
1556年,轉歸西班牙國王統治。
16世紀末起,盧森堡的冶鐵業開始發展起來。
17世紀,盧森堡捲入三十年戰爭。
1659年簽訂《比利牛斯和約》,盧森堡南部一些地區劃歸法國。
1684~1697年,法國曾佔領盧森堡全境。
1714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結束後,盧森堡隨西屬尼德蘭一起轉歸奧地利。
1795~1814年,法國佔領盧森堡。
1815年維也納會議決定,盧森堡升為大公國,以尼德蘭國王為大公,同時又加入德意志邦聯,由普魯士軍隊駐防,盧森堡東部一些地區劃歸普魯士。
1830年尼德蘭分裂為荷蘭與比利時兩個王國後,1839年倫敦條約規定,盧森堡地區西半部劃歸比利時,東半部成為以荷蘭國王為大公的有獨立地位的國家。
1848年歐洲革命波及盧森堡,開始制定君主立憲性質的憲法。
1866年,盧森堡脫離德意志邦聯。
1867年《倫敦條約》確定盧森堡為獨立的中立國。
1868年,制定君主立憲制憲法。
1890年,徹底擺脫荷蘭國王的統治,由拿騷-威爾堡家族(Nassau-Weilburg)專領,盧森堡大公國獨立。
19世紀末20世紀初,盧森堡經濟迅速發展,尤其是冶鐵煉鋼業成為國家主要工業,成為發達的工業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軍隊佔領盧森堡,大公及政府為德國控制。
1921年,盧森堡與比利時訂立關稅經濟同盟。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納粹軍隊於1940~1944年佔領盧森堡,將盧森堡並入德國。大公與政府流亡英國。盧森堡人民進行了反法西斯斗爭。
1945年,戰後,盧森堡加入聯合國。
1948年,與比利時、荷蘭建立關稅經濟同盟。
194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放棄中立國地位。
1958年,加入歐洲共同體。
1972年,盧森堡第4次修訂憲法。現盧森堡有一院制議會,內閣對議會負責。主要政黨有基督教社會黨、社會主義工人黨、民主黨。
1972年11月16日,盧森堡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1974年以來,為適應國際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改變國內經濟結構單一局面,盧森堡政府推行工業多樣化政策,取得了一些成績,經濟進一步發展,80年代鋼產量人均達16噸,遠居世界之冠,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
1995年成為申根區國家,1998年5月成為首批歐元國之一。

⑧ 比利時和盧森堡的來歷

比利時是歐洲真正的種族熔爐,凱爾特人、羅馬人、德意志人、法蘭西人、荷蘭人、西班牙人和奧地利人在此都留下了文化的痕跡。
公元前54年,當時主要由凱爾特人居住的這一地區被羅馬共和國將軍凱撒征服。羅馬帝國崩潰後,日耳曼人於5世紀大舉入侵,其中的一支法蘭克人隨後建立了墨洛溫王朝,其領土包括了現在的比利時。墨洛溫王朝之後由卡洛林王朝取代。 860年,法國國王任命杜伯安一世為法蘭德斯伯爵。 979年,布魯塞爾正式建立。 1302年,弗拉芒人在「金馬刺之戰」中擊敗了法國騎兵。 1328年,法國人在卡塞勒之役後,確立了對法蘭德斯的統治。 1425年,魯汶大學建立。 1468年,勃艮第公爵兼並烈日。
比利時後來幾經轉手,各個地區曾由荷蘭、勃艮地、西班牙、奧地利等國統治。拿破崙時期,比利時為法國的一部分,拿破崙一世戰敗後,比利時並入荷蘭。1830年,比利時爆發比利時獨立運動,從荷蘭統治下獨立,成為世襲君主立憲王國,並選擇了一位德國貴族,薩克森-科堡-哥達公國的王子利奧波德作為比利時的第一任國王。比利時立國後奉行中立政策,但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被德國佔領。二戰以後,比利時放棄中立原則,參加了北約。後來又參加了歐洲經濟共同體。
------------------------------------------------------
盧森堡歷史由在中世紀時盧森堡城堡的修建開始。城堡建成之後,附近開始逐漸發展,成為城鎮。盧森堡位於戰略地點,法國、德國和荷蘭都非常重視,盧森堡經常轉手不同國家。19世紀,盧森堡開始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可是,雖然盧森堡聲明中立原則,但在20世紀期間被德國數次入侵。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擁有數十個步騎兵的盧森堡遭到德國侵略,被迫作為同盟國參戰,並且在德國的進攻下瞬間投降,成為二戰中唯一一個零傷亡的參戰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盧森堡不再中立,成為北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

⑨ 1。尼德蘭的簡史2。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過近代是怎樣分分合合的

第一題:
15世紀末,今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蘭西北部地區被統稱為尼德蘭,是當時西歐工商業最發達、最富有的地區。16世紀處於西班牙統治之下。 16世紀後半期,尼德蘭爆發了尼德蘭資產階級獨立革命。
1581年北部七省成立荷蘭共和國(正式名稱為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建立了獨立的荷蘭,1648年,被國際公認為獨立國家。
比利時1830年10月4日獨立,定為世襲君主立憲王國。
盧森堡1866年獨立,1867年歐洲各國公認盧森堡為中立國。

第二題:1815年維也納會議將比利時並入荷蘭。1830年10月4日獨立。

⑩ 荷蘭在近代歷史上的崛起

在政治制度方面,荷蘭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資產階級共和國,這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障礙。在殖民地擴張方面,荷蘭在美洲、印度、東南亞、非洲建立了廣袤的殖民地,這為荷蘭經濟提供了必要的資本原始積累和海外市場。荷蘭擁有繁榮的海外貿易,有海上馬車夫之稱
在1815年被拿破崙統治的法國佔領結束後,荷蘭和現在的比利時、盧森堡組成荷蘭王國(Het Velenigd Koninkrijk der Nedel'landen)。比利時很快在1830年獨立,盧森堡也緊隨其後。19世紀中,荷蘭相對於其鄰國比較落後。 荷蘭在一戰中保持中立。荷蘭在二戰中自1940年5月被德國佔領直至1945年才被解放。戰後,荷蘭經濟再度繁榮發展。荷蘭是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經濟聯盟(Benelux)、歐洲經濟共同體和北約的成員。 於1954年12月15日,荷蘭通過《荷蘭王國章程》(Het Statuut),使荷蘭的原殖民地和屬地在王國內與荷蘭本土享有同等地位。自此荷蘭王國專指由荷蘭本土及其前殖民地組成部分的王國,而「荷蘭」則專指歐洲大陸荷蘭。現時荷蘭王國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歐洲大陸荷蘭、荷屬安的列斯和阿魯巴。 2006年11月22日,荷蘭舉行議會第二院選舉。在150個議席中,荷蘭基督教民主聯盟贏得41席,荷蘭工黨獲32席,社會黨26席,自由民主人民黨獲得22席。2007年2月22日,新一屆大臣會議宣誓就職,由基督教民主聯盟、工黨和基督教聯盟3黨組成,揚·彼得·巴爾克嫩德擔任首相。 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給歐洲帶來前所未有的商業繁榮,也為荷蘭提供了成就商業帝國的歷史性機遇。 1581年7月26日,來自荷蘭各起義城市的代表在海牙鄭重宣布:廢除西班牙國王對荷蘭各省的統治權。 1588年,七個省份聯合起來,宣布成立荷蘭聯省共和國。這是一個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國家。很多歷史學家說,它是世界上第一個「賦予商人階層充分的政治權利的國家」。 1602年,在共和國大議長奧登巴恩維爾特的主導下,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就像他們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國家一樣,如今,他們又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經濟組織。 到17世紀中葉,荷蘭聯省共和國的全球商業霸權已經牢固地建立起來。此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擁有15000個分支機構,貿易額佔到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懸掛著荷蘭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 當時,全世界共有2萬艘船,荷蘭有1.5萬艘。比英,法,德,諸國船隻的總數還多! 在東亞,他們占據了中國的台灣,壟斷著日本的對外貿易; 在東南亞,他們把印度尼西亞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他們建立的第一個殖民據點——巴達維亞城,構成了今天雅加達的雛形; 在非洲,他們從葡萄牙手中奪取了新航線的要塞好望角; 在大洋洲,他們用荷蘭一個省的名字命名了一個國家——紐西蘭; 在南美洲,他們佔領了巴西; 在北美大陸的哈得遜河河口,東印度公司建造了新阿姆斯特丹城,今天,這座城市的名字叫做紐約。 1648年的荷蘭:已達到了商業繁榮的頂點。 1656年,荷蘭使團到達北京。入主中原剛剛八年的大清朝廷,以一種興奮的態度接待了他們。但荷蘭人遇到了那個時候所有到中國的外交使團都會遇到的一個麻煩,就是在覲見皇帝時必須行三拜九叩的大禮。事實上,一直到18世紀末,幾乎沒有一位歐洲國家的外交官願意接受這種苛刻的天朝規矩。但是,荷蘭人卻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我們只是不想為了所謂的尊嚴,而喪失重大的利益。」 荷蘭人的重大利益是什麼,就是通商和賺錢。 1688年9月,一支龐大的艦隊從阿姆斯特丹港拔錨起航,這些船上載著荷蘭的最高執政官威廉三世和兩萬名荷蘭士兵。威廉三世此行是受英國議會的邀請,前去保護英國國民的「宗教自由和財產」。 歷史的安排竟是這樣的巧合。17世紀末期,荷蘭發展的速度慢了下來,逐漸失去了左右世界的霸權。無論在時間上還是空間上,威廉三世離開荷蘭到英國,都成為了世界中心舞台的一次極有象徵意義的轉移。

熱點內容
dnf黑刀暗月哪裡爆 發布:2025-07-13 00:00:06 瀏覽:597
中國醫學科學葯用植物 發布:2025-07-12 23:34:11 瀏覽:499
化學產品銷售 發布:2025-07-12 23:03:30 瀏覽:638
鑄彩美術學校 發布:2025-07-12 22:54:44 瀏覽:115
教學重點 發布:2025-07-12 22:52:09 瀏覽:813
家庭教師txt下載 發布:2025-07-12 21:17:51 瀏覽:357
挖掘機英語 發布:2025-07-12 21:08:58 瀏覽:521
數學書籍讀後感 發布:2025-07-12 20:52:09 瀏覽:301
2017理科數學三卷 發布:2025-07-12 19:57:52 瀏覽:647
泡溫泉哪裡 發布:2025-07-12 19:48:11 瀏覽: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