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化學物質的量計算

化學物質的量計算

發布時間: 2021-07-31 11:54:30

㈠ 初中化學物質的量計算

相同的鐵在足量的鹽酸和硫酸中,生成的氣體量是相同的。
現在不同,說明鹽酸的量不足。但是由於氣體量比不是兩種酸中h的比1:2,
因此可以確定硫酸的量十足的。
fe+2hcl=fecl2+h2
生成氣體的物質的量為0.1*3/2=0.15mol,質量為0.15*2=0.3g
所以由硫酸生成的氣體質量為0.4g
fe+h2so4=feso4+h2
於是有56/x=2/0.4
x=11.2g

㈡ 高中化學物質的量計算

這是個最基本的計算題哦 要學會
設Mg Al物質的量分別為x y
那麼 24x+27y=5.1g
x + 1.5y = 5.6/22.4
第二個方程式為什麼是x+1.5y 因為1molMg可以產生1molH2 1molAl可以產生1.5molH2(根據方程式系數關系)

如果還有疑問 網路HI找我 詳談

㈢ 高一化學物質的量的計算

1.物質的量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用物質的量可以衡量組成該物質的基本單元(即微觀粒子群)的數目的多少,符號n,單位摩爾(mol),即一個微觀粒子群為1mol。如果該物質含有2個微觀粒子群,那麼該物質的物質的量為2mol。對於物質的量,它只是把計量微觀粒子的單位做了一下改變,即將「個」換成「群或堆」。看一定質量的物質中有幾群或幾堆微觀粒子,當然群或堆的大小應該固定。現實生活中也有同樣的例子,啤酒可以論「瓶」,也可以論「打」,一打就是12瓶,這里的打就類似於上面的微觀粒子群或微觀粒子堆。
2.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
摩爾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單位之一,它的符號是mol。「物質的量」是以摩爾為單位來計量物質所含結構微粒數的物理量。
使用摩爾這個單位要注意:
①.量度對象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離子、質子、中子、電子等)或它們的特定組合。如1molCaCl2可以說含1molCa2+,2molCl-或3mol陰陽離子,或含54mol質子,54mol電子。摩爾不能量度宏觀物質,如「中國有多少摩人」的說法是錯誤的。
②.使用摩爾時必須指明物質微粒的種類。如「1mol氫」的說法就不對,因氫是元素名稱,而氫元素可以是氫原子(H)也可以是氫離子(H+)或氫分子(H2),不知所指。種類可用漢字名稱或其對應的符號、化學式等表示:如1molH表示1mol氫原子, 1molH2表示1mol氫分子(或氫氣),1molH+表示1mol氫離子。
③.多少摩爾物質指的是多少摩爾組成該物質的基本微粒。如1mol磷酸表示1mol磷酸分子。
3.阿伏加德羅常數是建立在物質的量與微粒個數之間的計數標准,作為物質的量(即組成物質的基本單元或微粒群)的標准,阿伏加德羅常數自身是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數目為標準的,即1摩任何物質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數目都是阿伏加德羅常數個,也就是12克碳-12原子的數目。經過科學測定,阿伏加德羅常數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單位是mol-1,用符號NA表示。微粒個數(N)與物質的量(n)換算關系為:
n=N/NA
4.摩爾質量(M):
摩爾質量是一個由質量和物質的量導出的物理量,將質量和物質的量聯系起來,不同於單一的質量和物質的量。摩爾質量指的是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因此可得出如下計算公式:
n=m/M
由此式可知摩爾質量單位為克/摩(g/mol)。根據公式,知道任兩個量,就可求出第三個量。當然對這個公式的記憶,應記清每一個概念或物理量的單位,再由單位理解記憶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而不應死記硬背。
①.摩爾質量指1mol微粒的質量(g),所以某物質的摩爾質量在數值上等於該物質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或化學式式量。如1molCO2的質量等於44g,CO2的摩爾質量為44g/mol;1molCl的質量等於35.5g,Cl的摩爾質量為35.5g/mol;1molCa2+的質量等於40g,Ca2+的摩爾質量為40g/mol;1molCuSO4·5H2O的質量等於250克,CuSO4·5H2O的摩爾質量為250g/mol。注意,摩爾質量有單位,是g/mol,而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或化學式的式量無單位。
②.1mol物質的質量以克為單位時在數值上等於該物質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學式式量。
5.物質的計量數和物質的量之間的關系
化學方程式中,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微粒個數之比等於微粒的物質的量之比。

2 H2 + O2=2 H2O
物質的計量數之比: 2 : 1 :2
微粒數之比: 2 : 1 :2
物質的量之比 2 : 1 :2

如果上述過於簡單,那麼請看看下面
http://www.52hx.net/article/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44

㈣ 高一化學!關於「物質的量」這一部分所有的概念和計算公式!要詳細!

1、物質的量定義

物質的量是國際單位制中7個基本物理量之一,它和「長度」,「質量」,「時間」等概念一樣,是一個物理量的整體名詞。其符號為n,單位為摩爾,簡稱摩。

物質的量是表示物質所含微粒數(N)與阿伏加德羅常數(NA)之比,即n=N/NA。它是把微觀粒子與宏觀可稱量物質聯系起來的一種物理量。

物質的量的單位是摩(爾),符號:mol,標准:0.012 k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數.

在使用物質的量時,必須指明基本單元。一般利用化學式指明基本單元,而不用漢字。使用摩爾時,基本單元應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及其粒子,或這些粒子的特定組合。

2、阿伏伽德羅常數(NA)

以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數作基準,其近似值為6.02×10-23mol-1。

3、物質的量與粒子數的關系

N=n·NA

滿足上述關系的粒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如分子、原子、離子、質子、中子、電子數)或它們的特定組合。

如:1molCaCl2與阿伏加德羅常數相等的粒子是CaCl2粒子,其中Ca2+為1mol、Cl-為2mol,陰陽離子之和為3mol或原子數為3mol。

在使用摩爾表示物質的量時,應該用化學式指明粒子的種類,而不使用該粒子的中文名稱。例如說「1mol氧」,是指1mol氧原子,還是指1mol氧分子,含義就不明確。又如說「1mol碳原子」,是指1mol12C,還是指1mol13C,含義也不明確。

粒子集體中可以是原子、分子,也可以是離子、電子等。

4、摩爾質量(m)單位g·mol-1

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摩爾質量,即1mol該物質所具有的質量與摩爾質量的數值等同。1mol粒子的質量以克為單位時在數值上都與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Ar)或相對分子質量(Mr)相等。

(4)化學物質的量計算擴展閱讀:

基本符號

物質的量——n 物質的質量——m

摩爾質量——M 粒子數(微粒的個數)——N

阿伏伽德羅常數——NA 相對原子質量——Ar

相對分子質量——Mr 質量分數——w

氣體摩爾體積——Vm——L/mol——22.4L/mol(在標准狀況下,即在0℃101千帕的條件下)

物質的量濃度——mol/L

物質的量(mol)=物質的質量(g)/物質的摩爾質量(g/mol)

以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B(B表示各種溶質)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量濃度。

怎麼做化學的物質的量的計算題

一. 守恆法

守恆法是解化學計算題的金鑰匙。運用守恆法的技巧是分析變化的始終狀態,找出恆量要素(如電子、質量、原子、電荷等),列出等式關系,迴避復雜的反應過程,達到速解巧解。

(1)電荷守恆

例1. 已知相同條件下 的電離程度大於 。對於同溫度、同濃度和同體積的 溶液和 溶液,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兩溶液中離子總數相等

B. 兩溶液中 溶液離子總數多

C. 兩溶液中 溶液離子總數多

D. 溶液的 值大於 溶液的 值

解析:在兩溶液中均有電荷守恆關系:

不水解,二者相等。由於 水解程度大於 , 溶液中 大於 溶液中 ,故根據 可知 溶液中 小於 溶液中 , 溶液中 大於 溶液中 ,故 溶液離子總數多。因此選C

(2)電子守恆

例2. (2006年湖南三模)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9.8g鐵、鎂、鋁混合物溶於一定濃度的稀硝酸中,當金屬全部溶解後,收集到4.48LNO氣體(標准狀況下),在反應後的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燒鹼溶液,可生成氫氧化物沉澱的質量可能是()

A. 18g B. 22g C. 20g D. 無法計算

解析: ,得到 電子。 , ,由 和電子守恆知金屬失去電子的物質的量等於氮得到電子的物質的量,也等於生成沉澱時結合 的物質的量,最多生成沉澱的質量等於金屬質量+凈增 的質量= ,由於沉澱中沒有氫氧化鋁,所以質量應小於20g。選答案A

本題改變了思維方式,實際上考查電子守恆極端假設法的應用。部分同學會認為缺少數據,本題無解。

(3)原子守恆

(2006年湖北三模)由氧化銅、氧化鐵、氧化鋅的混合物ag,加入2mol/L的硫酸溶液50mL,恰好完全溶解。若將ag的該混合物在一氧化碳中加熱充分反應,冷卻後剩餘固體的質量為()

A. 1.6a g B. C. D. 無法計算

解析:



把金屬氧化物的混合物可看成兩個部分:金屬元素+氧元素。氧化物被 溶解,氧元素與 結合成 , 的物質的量是0.2mol,結合O共有0.1mol,即原來的混合物中共有1.6g的氧元素,被一氧化碳還原之後,氧與CO結合,剩餘的質量就是金屬的質量。所以選擇B

二. 差量法

差量法是一種數學方法,用於化學計算,快捷、簡明。它是利用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始態與終態的質量差、物質的量差、氣體的體積差成正比這一規律進行計算的。

例1. 將一定質量的鈉投入到24.6g t℃的水中,得到t℃的 飽和溶液31.2g。t℃時 的溶解度是( )

A. 48g B. 62.5g C. 23g D. 31g

解析:由差量法可得

列式可得
故t℃時 的溶解度為:

例2. 將 通入濃氨水中可發生下列反應: 。將體積為1.12L、質量為3.34g的 和 的混合氣體通入濃氨水中,充分反應後,收集到氣體 ,其中 ,不含其它氣體(以上氣體體積均在標准狀況下測定)。求反應中被氧化的氨的質量。

解析:首先進行數據分析,1.12L為原混合氣體中 和 的體積之和,0.672L為剩餘的 、原混合氣體中的 和反應生成的 的體積之和,關系比較復雜,但若將兩個數據相減,得到的數值便是參加反應的氯氣與反應生成的氮氣的體積之差。

設被氧化的氨的物質的量為x。

列方程式,便可求出

三. 極值法

採用極值法,把問題或過程推向極端,使復雜的問題變得單一化、極端化和簡單化。常用於混合物的計算、化學平衡和平行反應等。

例1. 某 樣品中含有 、 和 三種雜質中的一種或兩種,現將6.9g樣品溶於足量水中,得到澄清溶液。若再加入過量的 溶液,得到4.5g沉澱。對樣品所含雜質的正確判斷是()

A. 肯定有 和 ,沒有
B. 肯定有 沒有 ,可能還有
C. 肯定沒有 和 ,可能有
D. 無法判斷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碳酸鹽間復分解反應,因樣品溶於水後得到澄清溶液,因此,一定沒有 。對量的關系,運用「極端法」可快速解答。

設6.9g全為 ,則加入過量的 溶液,可計算出沉澱質量為5g,大於4.5g,顯然,如果只含 一種雜質,產生沉澱的質量將大於5g;如果只含有 ,由於 不與 反應,沉澱質量將小於5g,可能等於4.5g。綜合分析,樣品中肯定含有 ,肯定沒有 ,可能含有 。故答案為B。

例2. 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反應: 。已知 的起始濃度分別為0.1mol/L、0.2mol/L、0.2mol/L,在一定條件下,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各物質的濃度可能是()

A. Z為0.3mol/L B. 為
C. 為 D. Z為
解析:假設反應正向進行到底時, 的濃度將分別為 ,但因反應是可逆的, 的轉化率一定小於100%,所以達平衡時 的濃度大於0mol/L, 的濃度大於 ,Z的濃度小於 。假設反應逆向進行到底,則 的起始濃度將分別為 ,因反應是可逆的,Z的轉化率小於100%,所以達平衡時 的濃度小於 , 的濃度小於 ,Z的濃度大於 。故選A。

四. 十字交叉法

十字交叉法是進行二組分混合物平均量與組分量計算的一種簡便方法。

若a、b分別表示某兩種組分A、B的量,c為a、b的相對平均值, 為二元體系中A和B的組成比,則

整理得:
凡是符合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組關系式的習題,均可用十字交叉法求解。

表示什麼量之比,要視參加交叉的a、b、c的意義而定,a、b、c的單位中分母是以何種物理量為標準的, 就是什麼量之比。

在使用十字交叉法之前,一定要首先明確兩組分的某種等量關系,若不明確,不能使用十字交叉法,否則容易得出錯誤的結論。

例1. 向100g8%的 溶液中通入 氣體,所得溶液經小心蒸干後,所得固體的質量為13.7g,求通入 氣體的質量。

解析:所得固體可能為 ,可能為 ,也可能為 與 或 與 二者的混合物。若能求出每消耗1mol 生成的 和 的質量,即建立「十字交叉」關系。

利用題給條件,我們可以求出 的物質的量為0.2mol,若 中也含1個 ,混合物的物質的量就等於 的物質的量,於是我們想到改造 為 。這樣產物的物質的量就為0.2mol,平均摩爾質量為 從而確定固體的相對分子質量介於 和 之間,即混合物為二者的混合物。

建立下列「十字交叉」:

這樣 與 的物質的量都為 ,從而得出 的物質的量為 ,質量為 。

例2. 用惰性電極電解含有重水 的水時,通電一段時間後,兩極生成的氣體共 ,在標准狀況下體積為 ,則產生的氣體中H原子和D原子的個數比為()

A. 2:1 B. 3:1 C. 4:1 D. 8:1

解析:由反應 ,可知產生的氣體中H原子和D原子的個數比等於電解所消耗的 與 的物質的量之比。由題意可知電解所消耗的 和 的總質量為18.5g,總物質的量為 ,所以 與 的平均摩爾質量為18.5g/mol。

由十字交叉法

可得 。

故選B。

五. 圖象法

圖象法指根據反應原理畫出相應量的關系圖,然後,根據圖象分析問題。

例. 等物質的量的鈉、鎂、鋁與含等物質的量的 的鹽酸反應產生氫氣,產生氫氣體積會出現下列四種情況:

(1) ;

(2) ;

(3) ;

(4) 。

若鹽酸中含 為1mol,將滿足上述四種情況的所需x,y的量填入下表:

等物質的量
(1)
(2)
(3)
(4)

金屬的物質的量

金屬的質量

解析:該命題的目的是讓學生分析各種金屬與一定量的酸發生反應時,比較產生氫氣的量。若由常規法分析,即由金屬與酸(或水)反應的方程式計算,由於對應的化學方程式較多,關系顯得非常復雜,不易處理。比較簡捷的分析思路是將鈉、鎂、鋁與含1mol 的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的物質的量及質量(此時產生氫氣的物質的量相等): 是23g;Mg 1/2mol是12g;Al 1/3mol是9g。同時,鈉與鹽酸反應,剩餘鈉還能與水反應。利用上述數據建立坐標軸,對應的量的關系會一目瞭然,可大大節省作答的時間,提高解題的准確度。畫圖象如下圖所示:

①當 時,則 ;

②當 時,則 ;

③當 時,則 ;

④當 時,則

㈥ 化學中關於物質的量的計算有沒有什麼好方法

用克數除以摩爾質量.例如:48g甲烷的物質的量為多少?先算出甲烷的摩爾質量為16g/mol 再用48除以16,得到3.所以甲烷的物質的量為3mol 就是這樣做的,其他題目也一樣、不知道親、懂了沒?親、給好評哦!

㈦ 高一化學物質的量計算

物質的量就是指「某物質的組成粒子個數」,只不過單位不是「個」,而是「6.02*10^23個(阿福加德羅常數)」,正如60億個人的單位不是「個」,而是「億個」。
之所以用個這個很別扭的單位,而不用千億或者百億之類的單位描述是因為科學家做了測出了一個普通氫原子也就是一個質子的質量,然後用1克去除以這個質量得到了一克氫中的氫原子的個數為6.02*10^23個。而又因為所有原子的質量都是普通氫原子質量的整數倍,於是這就相當於測出了所有原子的質量,靠的就是6.02*10^23這個數,像100000000一樣記作1億,這個數被記作mol,名字叫做阿伏伽德羅常數,因為是這個人發現的(但他沒有直接測量氫原子的質量,而是碳12,反正對於你的理解是一樣的)。
因為1molH質量是1g,而所有的原子都是其整數倍,所以氧原子質量是(質子數+中子數)是氫原子的16倍,所以1mol氧就是16g,同樣可以得出1molHe是4g,像這類1mol粒子的重量,被稱為物質的「摩爾質量」,摩爾質量在數量上等於物質的質子數+中子數,質子數+中子數被叫做「質量數」。
好了,告訴你怎麼算「質量數」。一般情況下,標准原子,不考慮同位素和重原子。往往是按照這樣來算的。質子數=中子數=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編號。特殊的原子自己找出來記住。比如氫原子,只有一個質子。另外還有幾個。所以質量數=中子或質子數*2。
拿氧元素來舉例告訴你怎麼算分子,原子,電子,以及質量。
問題:2mol氧氣O2,中有多少分子,原子和電子呢?
分子:顯然,分子個數已經告訴你了,是2mol。
原子:因為一個氧分子是兩個氧原子構成,那麼2mol氧氣中就有2*2=4mol氧原子。
電子:因為一個原子的電子的的數目就等於質子的數目,也就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編號。
氧原子的編號是8,又因為其中有4mol氧原子,所以就有4*8=32mol電子了。
質量:因為氧原子的質量數為質子數+中子數=8+8=16,所以氧分子的質量數為16*2=32,所以2mol氧氣質量為32*2=64g
樓主應該能明白了,還有什麼問題問我好了。

㈧ 化學有關物質的量的計算方法

1.差量法

差量法是根據化學變化前後物質的量發生的變化,找出所謂「理論差量」。這個差量可以是質量、氣體物質的體積、壓強、物質的量、反應過程中熱量的變化等。該差量的大小與參與反應的物質有關量成正比。差量法就是藉助於這種比例關系,解決一定量變的計算題。解此類題的關鍵是根據題意確定「理論差量」,再根據題目提供的「實際差量」,列出比例式,求出答案。

2.守恆法

在化學中有許多守恆關系,如質量守恆、電子轉移守恆、電荷守恆、化合價代數和守恆等。

(1)質量守恆

①宏觀表現:變化前後質量守恆。

②微觀表現:變化前後同種元素的原子個數守恆。

(2)電子轉移守恆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氧化劑得電子總數(或化合價降低總數)等於還原劑失電子總數(或化合價升高總數)。

(3)電荷守恆

①在電解質溶液中,陰離子所帶總負電荷數與陽離子所帶總正電荷數必須相等。

②在離子方程式中,反應物所帶電荷總數與生成物所帶電荷總數必須相等且電性相同

(4)化合價代數和守恆

任一化學式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一定等於零。藉此可確定化學式。

運用守恆法解題既可避免書寫繁瑣的化學方程式,提高解題的速度,又可避免在紛紜復雜的解題背景中尋找關系式,提高解題的准確度。

3.關系式(量)法

化學計算的依據是物質之間量的比例關系,這種比例關系通常可從化學方程式或化學式中而得。但對復雜的問題,如已知物與待求物之間是靠很多個反應來聯系的,這時就需直接確定已知量與未知量之間的比例關系,即「關系式」。其實從廣義而言,很多的化學計算都需要關系式的。只是對於多步反應的計算其「關系式」更是重要與實用。

「關系式」有多種,常見的有:質量或質量分數關系,物質的量或粒子數關系式,氣體體積的關系式等。

確定已知與未知之間的關系式的一般方法:



(1)根據化學方程式確定關系式:先寫出化學方程式,然後再根據需要從方程式中提練出某些關系。如:

MnO2+4HCl(濃)====MnCl2+Cl2↑+2H2O,可得如下關系:4HCl~Cl2

(2)根據守恆原理確定關系式

如:2Na~H2

其他技法如平均值法、極值法、討論法等將在今後的學習中逐漸接觸研究。

㈨ 求關於化學物質的量問題的計算公式

1、物質的量=微粒數/阿伏伽德羅常數(n=N/Na)
2、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物質的摩爾質量(n=m/M)
3、物質的量=氣體的體積/氣體的摩爾體積(n=V/Vm)
4、溶質的物質的量=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x溶液的體積(n=c*V)
5、標准狀況下,M(氣)=D(氣)*22.4
另外
C濃V濃=C稀V稀

nB=mB/mBV

C離子=n離子/V溶液

W%=cB*mB/1000*密度
同溫同壓時
V1/V2=N1/N2=N1/N2

正比
同溫同體積
P1/P2=N1/N2=n1/n2

正比
同溫同壓

密度1/密度2=Mr1/Mr2=M1/M2

正比
PS:V----體積

p------壓強

T-----溫度

n
------物質的量

N
----分子數

Mr----相對分子質量

M------摩爾質量

m-----質量

熱點內容
dnf黑刀暗月哪裡爆 發布:2025-07-13 00:00:06 瀏覽:597
中國醫學科學葯用植物 發布:2025-07-12 23:34:11 瀏覽:499
化學產品銷售 發布:2025-07-12 23:03:30 瀏覽:638
鑄彩美術學校 發布:2025-07-12 22:54:44 瀏覽:115
教學重點 發布:2025-07-12 22:52:09 瀏覽:813
家庭教師txt下載 發布:2025-07-12 21:17:51 瀏覽:357
挖掘機英語 發布:2025-07-12 21:08:58 瀏覽:521
數學書籍讀後感 發布:2025-07-12 20:52:09 瀏覽:301
2017理科數學三卷 發布:2025-07-12 19:57:52 瀏覽:647
泡溫泉哪裡 發布:2025-07-12 19:48:11 瀏覽: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