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論文範文
A. 高中生物論文範文
高三生物復習學習方法
從認知的觀點來看,復習是對先前所學知識的回顧、整理和再認識的過程。同時復習也是對已有信息的重新組合、使信息的排列更有序的一個過程。因此復習不僅是一個回憶和熟練的過程,更重要的是一個再認識和再提高的過程。生物學科知識點多面廣、而高三復習時間緊、任務重,新的高考又著重考查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如何有效地提高復習效率,使學生對平時所學知識系統化、概念化、完善化;培養其適應新的高考考試模式變化的能力,是每一個高三老師都在思索的問題。
一 明確目標,天道酬勤
對剛剛跨入高三的同學們而言,充分認識高三的學習對自身發展的重要價值以及確立合理的奮斗目標至關重要,有助於克服學習過程中的種種困難和挫折,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此外,同學們還應充分認識自己的優勢(包括品質和學業),接納自己,賞識自己,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使我們對高三的學習充滿信心。青少年時期,人的可塑性非常大,只要同學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為理想不懈地奮斗,發掘潛能,一年的時間可以從很大程度改變我們的學習狀態和心理狀態。
高考是一種選擇動機很強的考試,所以存在著激烈的競爭,可以說每一位高三的中學生都期望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為以後的發展奠定好的基礎,但最終的結果註定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成功的關鍵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勤奮,因此在高三將近一年的時間里,同學們的學習任務相當繁重,每一節課,每一次作業,每一次測驗,都必須認真地對待,做好筆記,訂正錯誤,一點一滴地積累知識,每一次歸納總結,每一次分析推理,每一次冥思苦想,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會得到培養,自身素質都會得以提高。
二、立足教材,夯實基礎
學習中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抓基礎,對生物學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實驗操作的基本過程等基礎知識要逐一弄清,達到融會貫通、熟能生巧的地步,從而應加強對「雙基」的強化訓練。特別是基層薄弱學校的學生,基礎差的學生,不要盲目追求高、新、難知識的復習和訓練。在復習中,講究知識的梳理,注重掃描,加大知識的外延。如復習到細胞分裂時,可結合高中階段所學過的分裂方式(二分裂.無絲分裂. 有絲分裂.減數分裂)比較復習。同時也要注重知識的內在聯系,將所學知識先串成鏈,再織成網,使知識結構化、網路化,將所學知識濃縮其中,了解各知識點在知識體系中的具體位置,清楚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例如,關於DNA的結構與復制,如果只有DNA的雙螺旋結構的印象、鹼基互補配對等零散知識,就證明沒有形成知識結構。怎樣才能形成知識結構呢?我認為,應該知道DNA的結構包括DNA的化學結構、空間結構、結構特點及具體內容;DNA的復制包括概念、復制時期、條件、過程、特點、意義和差錯結果,並將這些知識羅列起來,就形成了知識結構。知識網路是在知識結構的基礎上,找出知識的內在聯系而形成的,正如交錯的食物鏈形成食物網一樣。例如,上述關於DNA的結構和復制的知識結構,再把它和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有絲分裂、減數分裂、遺傳規律等聯系起來,就形成了一個知識網路。
三、講究方法、提高效率
復習方法得當,效率才高。歸納起來一般可採用下列三種復習方法。
1、比較復習法
在復習中,使學生能運用比較法進行知識的橫向和縱向比較。如病毒與原核細胞的比較,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高等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亞顯微結構的比較;三大營養物質的來源和去路的比較,三大營養物質均可來自食物,除蛋白質外,均可貯存,均可由其他物質部分轉化;碳循環、氮循環、硫循環的比較,比較它們進入生態系統的途徑、形式及回到無機自然界的途徑、形式;還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較,三大遺傳規律的比較,各種育種方法的比較等等。
2、串連復習法
復習時可把分散在各個章節中的知識串聯起來,使學生對知識有全面的理解。如有關基因的知識主要分布在必修2第1、2、3、4、5、6章具體介紹了基因的發現,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基因的本質,基因的表達,基因的突變等。復習時,可以把這些知識串起來復習,使知識更系統化,這樣可提高學生解綜合題的能力。
3、聯想遷移法
推理聯想是生物復習教學的重要方面。復習中強調把各章節之間,各知識點之間作橫向聯系。在第一輪復習時,採用多聯前,少聯後的復習方法,以便學生能較好地掌握相關知識,形成綜合思想,為下一輪的學科內、學科間綜合、專題復習打下基礎,如子房壁和胚珠模式圖可聯系減數分裂、受精作用、個體發育、種子形成和果實發育等知識,也可以聯系基因組成和染色體組等相關知識。再如線粒體,可聯繫到呼吸作用、能量轉換器、細胞質遺傳、酶的專一性多樣、膜的結構功能、各種基質、線粒體數量多的細胞、細胞的衰老等等。又如復習膜的流動性,可聯繫到主動運輸、內吞、外排、受精作用、細胞融合、卵裂、神經遞質的釋放等,達到以點帶面,逐步綜合的效果,對學生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通過逐步推理聯想,知識的遷移,能夠找出試題中結果是什麼,原因是什麼,根據是什麼,所以有什麼。層層剝開,條理清晰,最終使學生獲得很好的成功體驗。
四、關注熱點、聯系實際
近幾年理綜高考的重要特點之一便是科技應用類試題比例不斷增大,在未來的高考中這一點會繼續體現。多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利用所學知識去解決遇到的、了解到的各類問題。高考生物試題是以現實生活中的有關理論和實際問題進行立意命題的,力求比較真實和全面的模擬現實。復習時,要從各種媒體中獲取生命科學發展中的重大熱點問題,如:
1、生態和環境熱點(人口資源、環境污染、溫室效應、環境保護)。
2、生命科學前沿熱點(基因工程、克隆、幹細胞技術、人類基因組計劃)。
3、工農業生產,人類健康熱點(轉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症、艾滋病)。
4、國內大事、世界風雲(生物資源可持續開發、食品安全、生態環境、貧鈾彈、反恐斗爭)。培養學生提取有效信息、編碼信息、遷移信息的能力。
五、加強實驗、拓展遷移
高考實驗題力圖通過筆試的形式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同時力圖通過一些簡單的實驗設計來鑒別考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
新教材中實驗,實習內容比以前大大的增加了。任何一個實驗都包含著一定的實驗思想和方法,這些思想和方法被廣泛地應用於生物科學的研究當中,能否將學到的實驗思想和方法遷移到新的實驗情景中或相關的生物探究實驗中,是高考對考生實驗能力考查的具體體現。因此,在實驗復習時,要求學生要認真領會每個實驗的設計意圖和總結實驗方法。生物高考中要求考生能夠設計簡單的生物學實驗,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能夠對實驗結果進行解釋和分析,也包括判斷實驗結果和推導實驗結論等內容;能夠設計實驗方案。因此,在總復習備考階段的實驗復習中,對學生的解題能力和答題能力要進行一定的訓練和指導,如:實驗步驟如何書寫,實驗材料和用具如何選擇,實驗結論、結果如何區分等,以幫助學生提高實驗設計能力、分析能力、解題能力和答題能力。
六、講練並重、粗講精練
要堅持講解與練習有機結合的原則,既不能「以講代練」,也不能「以練代講」,要「精講精練」,使學生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應注重三個環節:
講:針對性要強,除重點、關鍵外,側重講單元練習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注意知識的綜合交叉,突出能力的培養,培養應變能力。
練:以定時作業為主要的形式,讓學生在解題的能力、速度等方面適應高考的要求。課間練習、單元考試、綜合訓練,題目的難度、梯度更應靠近高考的要求,考試內容遵循教學大綱又不拘泥於教學大綱,試題設計注重能力型和應用型。
評:教師講評練應突出重點,重在指導。不是重復、重演一遍,不能以題論題。在講評中,要注意知識的縱橫聯系和加大覆蓋面的教材組織,努力達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的目的,同時要突出規范表達的訓練指導。
好的復習方法固然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保證,但恰當的選擇和使用復習資料,也同樣能使高考復習效率事半功倍。題目不能盲目地做,要根據課堂內容的要求,結合不同學生的特點,針對每個知識點配備一定的題目。可有目的地選擇、搜集一些與教材知識點相匹配的題目,再把這些題目進行整理、編輯,最後運用在教學中。
七、調整心態,培養素質
健康積極的心態是提高復習效率的重要保證,也是高考成功的關鍵,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與科學素質的培養同樣重要,特別對同學們今後的發展也將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1、善於調整心態。長時間高強度的學習不免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身心倦怠,剛進入高三時信心十足、精神飽滿的狀態逐漸消散,這個時候特別需要同學們注意調節身心,安排時間進行適度的體育鍛煉和娛樂活動,堅持有規律的生活,做到張弛有度。同時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腳踏實地進行復習,肯定自己的進步,同時找出存在的問題及時彌補,自覺地控制自己,以明確的目標良好的意志力調節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階段的復習中去。
2、善納人言,主動與家長、老師、同學交流討論。在高三復習中,難免會遇到生活、思想、學習上的困難,同學們應該敞開心扉將你的煩惱告訴你的父母或你所親近的老師。作為長輩,他們有較豐富的人生經歷,會力盡所能地幫助你,打開你的症結,他們的鼓勵和關愛會使你愁雲盡散,獲得前進的動力。此外,還要多和同學交流學習方法和心得,談談自己的理想,也可以就某些問題展開討論,理越辨越明,同學的一席話可能會使你茅塞頓開,豁然開朗。通過討論,可能會發現問題的多個側面,對於知識拓展、延伸極有好處。
總之,高三復習只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始終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為出發點,改變教法,消除以滿堂灌、簡單地重復知識來扼殺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以題海戰術來泯滅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的傳統復習方法,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提高課堂效率才能提高復習效果。
B. 初中生物論文範文
甲魚的生活習性
鱉是變形動物水陸兩棲,用肺呼吸,鱉無鰓,出水爬行用肺呼吸,有鼻孔、氣管、支氣管和肺等完善的呼吸系統。肺大而多泡,海綿狀,對水中生活十分適應。鱉的咽壁粘膜上也布滿了用於水中氣體交換的毛細血管,隨著水流從口中的吞吐,也可進行水中氣體交換。所以,鱉在冬眠期潛棲水底泥沙中,只把嘴尖和管狀鼻孔伸到貼近水底的泥沙表面,即可吸收水中的溶氧以維持生命。由於鱉具有以上特殊器官,所以它能較長時間潛棲水底。
在溫暖地區的水系,鱉的生長期很長;在北方地區,每逢北風呼嘯霜鋪地、草衰葦敗綠水寒的季節,鱉潛伏水底泥沙中冬眠,不吃也不動。鱉平時潛棲在水底泥沙上,頭頸藏在體內,雙目炯炯窺視水底世界,當魚蝦等游到它的身邊時,則突然伸頸襲擊,一口咬住不放。在晚春、炎夏和初秋季節,波平浪暖,綠菌鋪地,它們常常爬到岸邊曬太陽。在風平浪靜的炎夏中午前後,常浮到水面,把管狀的鼻子伸到水外呼吸空氣。稍有風吹草動,立即潛入水中。在溫暖季節,每到氣壓低的陰雨天,鱉也紛紛游到水面呼吸,有時全身露出水面。尤其在陰雲密布、大雨滂沱、江河漲水、驚濤拍岸時,常有幾十公斤的老鱉探頸張望。
鱉的生活習性可歸納為「三喜三怕」即喜靜怕驚,喜陽怕風,喜潔怕臟。對周圍環境的聲響反應靈敏,只要周圍稍有動靜,鱉即可迅速潛入水底淤泥中,所以養鱉場或養鱉池地環境一定要保持安靜。鱉如果經常受到驚嚇,對其生長繁植都是很不利的。
鱉是以肉食為主的雜食性動物。主要食物為小魚、小蝦、螺、蚌、水生昆蟲、蚯蚓、動物內贓等。 同時也兼食蔬菜、草類、瓜果等。在食物不足時,同類可互相殘食。所以在飼養時一定要大小分類,切不可不同規格的鱉混養在同一池中,以免互相殘殺,造成損失。鱉既貪食又耐餓,一次吃後很長時間不吃東西,也不會死亡。當然,這是靠它自身積蓄的營養來維持生命活動的,在人工養殖時一定要供給它充足的食物,以加快它的長生。
鱉是一種變溫動物,對周圍溫度的變化非常敏感。當外界溫度降至15℃以下時,鱉
C. 初二生物論文範文
蒜黃栽培技術要點
一、選好場地
可使用小溫室或在溫室的後牆火道上或走道下栽培,也可科用地窖栽培。窖栽,則挖一個半地下式菜窖,地上部分高1.5米,用磚砌或壘土牆均可。地下部分深1.7米、長12米、寬7米,在窖的南部留一小窗,在窖內用磚砌成長方形小土池,池高60厘米左右,留出走道。窖頂蓋蒲席保溫遮光。栽培池面要平,鋪砂或砂壤土6厘米左右,耙平後播蒜。
二、選擇良種
栽培蒜黃要選用發苗快的紫皮蒜、自貢大益、四瓣蒜等品種,生產出的蒜黃健壯整齊、耐寒、抗病,產量高。在播栽前要剔除腐爛或瘦弱的蒜瓣。
三、選蒜浸種
選用個大、瓣粗、均勻一致的種蒜。栽植前先將蒜種用高美施活性腐殖液肥500~600倍液浸泡24~48小時,讓其吸足肥水,浸後撈出,瀝干水分,再堆悶8~12小時催芽。
四、精細播種
將廂底整平,再鋪一層10厘米厚的營養土。營養土由7份菜園土、7份細沙、2份有機肥配成。播種時將蒜瓣均勻整齊地播入土中,密度以互不相挨為宜。床面覆細沙5~6厘米,用木板輕輕拍平、壓實、淋足水分。
五、播後管理
播種後蒜黃的管理主要抓好以下三點:1.麥稈遮光。播種後用麥稈覆蓋,全床遮光,不漏光。2.控制溫度。出土前,白天溫度控制在25℃、夜間18℃~20℃,以促進早發芽。出土後到苗高26厘米時,白天溫度控制在18℃~20℃、晚上14℃~18℃,促苗快速生長。採收前4~5天,溫度應控制在12℃左右。3.適時澆水。前期應澆足水。齊苗後澆一次透水,以後6~9天澆1次水。水源要用溫度較高的地下水,而不用冰涼的河水。每隔7天用0.1%的磷酸二氫鉀或0.2%~0.3%的尿素水噴1次。
六、科學收獲
當蒜苗長至30~40厘米高時即可收獲,收割時下刀部位應適當淺些。收割後澆一次透水,每平方米追施尿素5~10克加3~5克磷酸二氫鉀,再進行遮光管理。間隔15~20天可再次收割,能割2~3茬。
D. 初中生物論文範文(600字以上)
僅供參考:
提高學習生物興趣的幾點做法
當前在生物學科的教學中,由於在考試的影響和指揮下,教師的教學過程過多的重視課堂教學和知識的傳授,忽略興趣的培養和提高。教師不得不去為傳授知識而教學。雖然新課標和教材都非常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學習興趣的提高,往往事與願違,學生也不是靠興趣學習,而是為了升學和成績的提高,沒有達到在興趣和愛好的基礎上自主的學習和探究,為了使學生改變被動地,強壓地學習變為主動地,自覺地學習,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的。
一、營造和諧課堂和平等,民主的學習氣氛。
當前的課堂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則是以一個合作者或組織者的身份參與教學活動,這就要求教師要運用「親其師,信其道。」的心理效應,把愛心帶進課堂,把微笑送給每一位學生,把激發興趣鼓勵學生學習的語言帶進課堂,營造一種平等,寬容,民主,愉悅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興奮狀態下學習,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引發學生的發散思維,使課堂氣分活躍,使每一位學生都能主動的學習,自覺的參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要靠教師的調動,興趣調動起來了,主動性提高了,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教師要有一顆火熱,誠摯的童心,要和學生打成一片,關心體貼學生,要把愛無私的奉獻給他們,和他們交朋友,用友誼去感化他們。還要有一雙公正無私的眼睛,和心口如一的語言。用聖潔的思想去陶冶他們,使學生從心底里感激,從道業上信服,去贏得較高的教學效果。
二、因的制宜激發興趣,鼓勵探究精神。
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興趣是指一個人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接近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它推動人們去主動觀察。在平時教學中,我們應特別注重,因時,因地向學生提出發人深省的有趣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也是對學習過的內容的一種應用或復習。使學生再玩中學,在學中玩,在教學過程中把教學內容設計成可玩,或娛樂性的問題或活動。例如:在無性生殖的應用的一節中,我們就可以把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分成幾組,結合學校的環境條件,一部分到學校的綠化帶內對木本植物進行嫁接,可以選用枝或芽,並計算成活率。一部分去探究扦插,用自己喜歡的花卉進行,也計算成活率。並記錄自己的實驗過程。根據中學生的特點可採用組與組評比,組內人與人評比。評比的條件由學生自己制定,教師指導,評出一,二 ,三等獎。培養了學生的實踐精神,競爭能力和科學的探究過程。又如在講述家蠶一節我根據學校的特點,讓學生分組捕獲蝴蝶或各種蛾類進行觀察,分組時 可多可少,也可一人為一組或多人為一組,記錄觀察到的特徵和現象,及捕獲的過程,尤其在捕蝴蝶的活動中,學生的興趣非常濃對所捕獲的標本觀察的非常細致,並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興趣達到了高峰,在捕獲的過程中對觀察細致的同學給予表揚。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因此,在生物教學過程中,要抓住時機,利用日常生活或活動中所見到的生物現象隨時隨地地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如,在校園的鋤草活動中,可提出與植物有關的一些問題,什麼是平行脈,網狀脈,,直根系,須根系,植物根,莖,葉的特點等等。邊活動,邊觀察,邊講述,邊提出問題。這樣,會收到 在課堂無法收到的效果。
三、重視實驗,要嚴,細要求。
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科學理論的產生主要來自於實驗,觀察自然現象或事物,探究自然規律,或驗證自然規律,都離不開科學實驗,通過實驗有助於學生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有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綜合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實驗中要尊重事實,依靠證據,要有不厭其煩的精神,嚴謹的學風,實事求是,服從真理的科學態度,務求正確,准確,科學。這些優秀的品質都需要我們實驗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養成,強化。例如,在製作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事業中,要求學生要嚴格按照步驟仔細的去完成,尤其是在撕取洋蔥鱗片葉內表皮時,提示學生要注意撕取的大小,薄厚,無論反復多少次,直到合格為止,在製片時要求學生緩緩地放下蓋玻片,做到無氣泡。用顯微鏡觀察臨時裝片時,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所看到的細胞的形態,大小能區分開每一個細胞,培養嚴謹的學風,和科學的態度。
四、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傳授給學生學習方法和獲取知識的手段比教給學生知識還要重要,掌握學習方法可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當今社會知識更新和知識爆炸,因此,獲取知識的方法更重要。在課堂教學中,要教會學生合作學習,合作探究,研究討論,養成與他人合作,尊重他人的意見,這些是提高科學素質和研究的重要方面。為此教學中要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採取多種形式,創造研究討論氛圍,倡導合作學習,在一定范圍內討論,辯論,培養合作精神。
E. 優秀的生物科技小論文
生物科技小論文
範文1:樹干為什麼是圓的
在觀察大自然的過程中我偶然發現,樹乾的形態都近似圓的——空圓錐狀。樹干為什麼是圓錐狀的?圓錐狀樹干有哪些好處?為了探索這些問題,我進行了更深入的觀察、分析研究。
在輔導老師的幫助下,我查閱了有關資料,了解到植物的莖有支持植物體、運輸水分和其他養分的作用。樹木的莖主要由維管束構成。莖的支持作用主要由木質部木纖維承擔,雖然木本植物的莖會逐年加粗,但是在一定時間范圍內,莖的木纖維數量是一定的,也就是樹木莖的橫截面面積一定。接著,我們圍繞樹干橫截面面積一定,假設樹干橫截面長成不同形狀,設計試驗,探索樹干呈圓錐狀的原因和優點。
經過實驗,我們發現:(1)橫截面積和長度一定時,三稜柱狀物體縱向支持力最大,橫向承受力最小;圓柱狀物體縱向支持力不如三稜柱狀物體,但橫向承受力最大;(2)等質量不同形狀的樹干,矮個圓錐體形樹干承受風力最大;(3)風是一種自然現象,影響著樹木橫截面的形狀和樹木生長的高矮。近似圓錐狀的樹干,重心低,加上龐大根系和大地連在一起,重心降得更低,穩度更大;(4)樹干橫截面呈圓形,可以減少損傷,具有更強的機械強度,能經受住風的襲擊。同時,受風力的影響,樹干各處的彎曲程度相似,不管風力來自哪個方向,樹干承受的阻力大小相似,樹干不易受到破壞。
以上的實驗反映了自然規律給我們啟示:(1)橫截面呈三角形的柱狀物體,具有最大縱向支持力,其形態可用於建築方面,例如角鋼等;(2)橫截面是圓形的圓狀物體,具有最大的橫向承受力,類似形態的建築材料隨處可見,如電視塔、電線桿等。
在我的觀察、試驗和分析過程中,逐漸解釋、揭示了樹干呈圓錐狀的奧秘,增長了知識,把學到的知識聯系實際加以應用,既鞏固了學到的知識,又提高了學習的興趣,還初步學會了科學觀察和分析方法。
範文2:皮鞋為什麼越擦越亮
每到星期天,我總要完成媽媽交給我的擦鞋任務。告訴你,這可是我一星期零花錢的來源哦!拿到沾滿灰塵的皮鞋後,我先把鞋面的灰塵擦掉,然後塗上鞋油,仔仔細細地擦一擦,皮鞋就會變得又亮又好看了。可這是為什麼呢
我找了同樣牌子同樣款式的新舊兩雙皮鞋進行對比觀察。我先用手觸摸兩雙皮鞋的鞋面,發現新皮鞋的表面比舊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舊皮鞋塗上鞋油,仔細擦過後,雖然亮了許多,但仍無法與新皮鞋相比。皮鞋的亮度是否與鞋面的光滑程度有關呢?
我取來一雙沒擦過的舊皮鞋,在放大鏡下鞋面顯得凹凸不平的。然後,我再在皮鞋上圈出兩塊表面都比較粗造的A區和B區,A區塗上鞋油並仔細擦拭,B區不塗鞋油作空白對照。我發現A區擦拭後,表面明顯變光滑了許多,而且放在陽光下也比B區有光澤。為什麼兩者會產生這樣的差別呢?
我想到在物理課上老師曾經講過:影劇院牆壁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這樣可以使聲音大部分被吸收掉,讓觀眾不受回聲的干擾。同樣道理,光線照到任何物體的表面都會產生反射,假如這個平面是高低不平的,光線就會向四面八方散射掉;假如這個平面是光滑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在一定的方向上看到反射光。
皮鞋的表面原來就不是絕對的光滑,如果是舊皮鞋,它的表面當然更加的不平,這樣它就不能使光線在一定的方向上產生反射,所以看上去沒有什麼光澤。而鞋油中有一些小顆粒,擦鞋的時候這些小顆粒正好可以填入皮鞋表面的凹坑中。如果再用布擦一擦,讓鞋油塗得更均勻些,就會使皮鞋的表面變得光滑、平整,反射光線的能力也加強了。
通過實驗,我終於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的秘密啦!
範文3:醋對花卉有什麼影響
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品,花卉則能凈化生態環境,並美化我們的生活。
你是否想到過,醋和花卉有什麼關系呢?我們懷著好奇心,開展了這個課題的探究。據富有種花經驗的人告訴我們,對盆栽花卉施些醋溶液,可改善盆花的生長,增加花朵,而且花艷葉茂。這一點我們在實驗中很快就證實了。
濃度不同的醋溶液,對花卉有不同的影響嗎?這是我們第二階段的實驗。我們選取長勢相同的滿天星、報春花、月亮花各四盆,分為四組,每組(三盆)各有三種花卉,分別編號、貼上標簽。同時,我們取食用白醋配製成1%(pH值為2~3)、0.01%(pH值≈4)、0.0001%(pH值≈6)三種濃度不同的溶液,每天分別給三組盆花固定噴灑一種醋液,第四組盆花灑不含醋的清水。每五天觀察記錄花卉的生長情況。
這項實驗的結果是:噴灑低濃度醋液(pH值≈6)對這幾種花卉沒有明顯影響;噴灑中等濃度醋液(pH值≈4)的花卉明顯長得比其他幾組好,花苞多,開花期提前,而且花色較濃艷,花期也延長了;噴灑pH值2-3的高濃度醋液後,反而使花朵過早凋萎。
通過這次實驗,我們可以告訴你:種花時適當噴灑一些醋液,可使花卉長得更好。不過要掌握好醋液的濃度,醋酸過濃則會傷害花卉。
F. 生物論文怎麼寫,誰給我個範文
論文題目 7148 生物論文 植物抗污染分化進化研究進展及其分子生物學技術 [CN級論文] 588 7158 生物論文 植物抗污染分化進化研究進展及其分子生物學技術的應用* [CN級論文] 155 7042 生物論文 生物感測器的研究現狀及應用 [CN級論文] 322 6796 生物論文 論生物教學中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 464 6388 生物論文 生物識別技術的發展概況及指紋識別的應用 130 5975 生物論文 淺談生物學課堂自學的指導摘要 [CN級論文] 佚名 179 6076 生物論文 信息技術的生物學教學模式與整合[CN級論文] 佚名 112 6064 生物論文 談創造性思維在生物教學中的培養 佚名 235 6062 生物論文 鄉鎮中學生物學教學淺談 佚名 206 5998 生物論文 談中學生物的教與學[CN級論文] 佚名 187 4476 生物論文 生物學新課程呼喚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佚名 344 4449 生物論文 淺談農村中小學綜合課程的設置與管理 [CN級論文] 佚名 114 4143 生物論文 略論生物學教學中的「生物學語言」 佚名 218 4134 生物論文 試論高中生物實驗分析的一般方法 佚名 164 4150 生物論文 中學生物教學模式的一種新探索 佚名 301 4149 生物論文 趣味教學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佚名 524 4148 生物論文 中學生物教研工作的困境與對策 佚名 107 4147 生物論文 高中生物教材加強辯證唯物主義觀點教育初探 佚名 131 4146 生物論文 在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 佚名 349 4145 生物論文 生物教學中應注意「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