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簡單有趣的物理小實驗

簡單有趣的物理小實驗

發布時間: 2021-07-31 13:39:37

① 有哪些簡便又有趣的科學小實驗

有很多簡單又有趣的小實驗,列兩個我自己做過的。「小豆莢實驗室」微信公眾號每天都推送一條小實驗,我是照著那上面的做的。
(1)漂浮的雞蛋
實驗器材
雞蛋(兩個) 玻璃杯(兩個) 食鹽 水
實驗步驟
1.往兩個杯子中加入相同量的水,水的高度應足夠淹沒雞蛋。
2.將兩個雞蛋分別放入兩個水杯中,和孩子一起觀察雞蛋是漂浮還是下沉。(現象:兩個雞蛋都下沉到杯底)
3.讓孩子選擇其中一個杯子,父母和孩子一起往選中的杯中倒入食鹽。
4.和孩子一起觀察加鹽後雞蛋的變化。(現象:加鹽的水杯中的雞蛋慢慢漂浮起來)
實驗原理:
物體在水中是漂浮還是下沉是由二者的密度對比決定。當物體的密度大於液體的密度時,就會下沉。雞蛋放入清水中下沉,就是因為雞蛋的密度比清水的密度大。我們給杯中加入了食鹽,加了鹽的水的密度就會變大,到後來這個杯中水的密度密度大過了雞蛋,所以雞蛋自然就可以漂浮起來啦!

(2)玻璃杯憑空抓起盤子
實驗材料
玻璃杯 盤子 蠟燭 打火機 濕巾 水
實驗步驟
❶ 將濕巾在水中完全浸濕。
❷將浸濕的濕巾拿出,平鋪在盤子中。
❸用打火機將蠟燭點燃,將蠟燭立於盤中紙巾上。
❹將玻璃杯倒扣在蠟燭上。
❺見證奇跡的時刻啦~~~用手抓住玻璃杯並小心抬高,就會看到桌子上的盤子也被牢牢抓了起來,就像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神奇的托著它一樣
實驗原理:
當蠟燭燃燒時,會消耗杯中的氧氣,使杯中的大氣壓強降低,在外部大氣壓強不變的情況下,外面的大氣壓力就足以將盤子托起。

什麼要用濕潤的紙巾?因為正常情況下,杯子口和盤子接觸的地方有空隙,導致杯內空氣和外面空氣連通,大氣壓強相同。濕紙巾的作用是利用水的張力,將杯口與盤子間的空隙填滿,將杯子內部的空氣與外面的大氣隔離,從而產生內外大氣壓強的對比。

② 急求一些簡單有趣的物理小實驗!

1實驗名:氣球泄氣。
使用材料:兩只氣球(為了效果,建議用足球大的),透明膠布,兩根縫衣針。
製作準備:把氣球吹足氣,系緊口子,兩個氣球A、B分別系在一段小木的兩端。其中一個氣球B用一塊透明膠布貼在氣球正面的前上部位(45度角這樣,便於觀察與操作)。
??展示技巧:拿一根針扎入氣球A面向觀眾的前上部位,拿另一根針從氣球B貼著透明膠布地方的扎進去。從氣球A中緩慢拉出縫衣針,氣球會「啪」的一聲炸掉(注意安全,手中拿好縫衣針)。接著從氣球B中緩慢拉出縫衣針,會看到有氣在針孔處徐徐冒出來,氣球卻象消了氣的車胎一樣慢慢地癟下去

2。吹塑紙一張 一個小杯子
在杯子里放滿水,用吹塑紙扣在上面再倒放,就會發現吹塑紙「托起'了杯子

3名稱:橡皮筋吉他
材料:幾根粗細不同的橡皮筋,一個紙盒,兩根木條
製作方法:把木條放在紙盒兩側,把粗細不同的橡皮筋有規律的捆在紙盒和木條上。

4點燃蠟燭,並固定在平盤上。使漏斗的寬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小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這樣吹氣時,火苗將斜向漏斗的寬口端,並不容易被吹滅。如果從漏斗的寬口端吹氣,蠟燭將很容易被熄滅。

網上很多,物理書上也有
望採納
如需要更多地就追問

③ 簡單易做的物理小實驗是什麼

一些簡單有趣的物理小實驗:瓶內吹氣球、能抓住氣球的杯子、會吸水的杯子、會吃雞蛋的瓶子、瓶子癟了。


一、瓶內吹氣球 




思考:瓶內吹起的氣球,為什麼松開氣球口,氣球不會變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兩根:紅色和綠色、氣球一個、氣筒  




操作:  




1、用改錐事先在瓶蓋上打兩個孔,在孔上插上兩根吸管:紅色和綠色  




2、在紅色的吸管上紮上一個氣球  




3、將瓶蓋蓋在瓶口上  




4、用氣筒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5、將紅色吸管放開氣球立刻變小  




6、用氣筒再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7、迅速捏緊紅吸管和綠吸管兩個管口  




8、放開紅色吸管口,氣球沒有變小  




講解:當紅色吸管松開時,由於氣球的橡皮膜收縮,氣球也開始收縮。可是氣球體積縮小後,瓶內其他部分的空氣體積就擴大了,而綠管是封閉的,結果瓶內空氣壓力要降低——甚至低於氣球內的壓力,這時氣球不會再繼續縮小了。  




二、能抓住氣球的杯子 




思考:你會用一個小杯子輕輕倒扣在氣球球面上,然後把氣球吸起來嗎?  




材料:氣球1~2個、塑料杯1~2個、暖水瓶1個、熱水少許  




流程:  




1、 對氣球吹氣並且綁好  




2、 將熱水(約70℃)倒入杯中約多半杯  




3、 熱水在杯中停留20秒後,把水倒出來  




4、 立即將杯口緊密地倒扣在氣球上  




5 、輕輕把杯子連同氣球一塊提起 




說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氣球上,是無法把氣球吸起來的。2.用熱水處理過的杯子,因為杯子內的空氣漸漸冷卻,壓力變小,因此可以把氣球吸起來。  




三、會吸水的杯子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燒中的蠟燭,燭火熄滅後,杯子內有什麼變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蠟燭高)1個、蠟燭1支、平底盤子1個、打火機1個、水若干  




操作:  




1、點燃蠟燭,在盤子中央滴幾滴蠟油,以便固定蠟燭。  




2、在盤子中注入約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蠟燭上  




4、觀察蠟燭燃燒情形以及盤子里水位的變化  




講解:1.玻璃杯里的空氣(氧氣)被消耗光後,燭火就熄滅了。  2.燭火熄滅後,杯子里的水位會漸漸上升。  




四、會吃雞蛋的瓶子 




思考:為什麼,雞蛋能從比自己小的瓶子口進去?  




材料:熟雞蛋1個、細口瓶1個、紙片若干、火柴1盒  




操作:  




1、熟蛋剝去蛋殼。  




2、將紙片撕成長條狀。  




3、將紙條點燃後仍到瓶子中。  




4、等火一熄,立刻把雞蛋扣到瓶口,並立即將手移開。  




講解:1.紙片剛燒過時,瓶子是熱熱的。2.雞蛋扣在瓶口後,瓶子內的溫度漸漸降低,瓶內的壓力變小,瓶子外的壓力大,就會把雞蛋擠壓到瓶子內。  




五、瓶子癟了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癟嗎?  




材料:水杯2個、溫開水1杯、礦泉水瓶1個  




操作:  




1、將溫開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覺到熱。




2、把瓶子中的溫開水再倒出來,並迅速蓋緊瓶子蓋。




3、觀察瓶子慢慢的癟了。




講解:1加熱瓶子里的空氣,使它壓力降低。由於瓶子外的空氣比瓶子內的空氣壓力大,所以把瓶子壓癟了。


(3)簡單有趣的物理小實驗擴展閱讀:


物理實驗教學一般分為演示實驗、課內小實驗(邊講邊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外實驗。演示實驗是以教師為主要操作者的表演示範實驗。


課內小實驗是穿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學生操作的小實驗。學生分組實驗是學生自己動手使用儀器、觀察測量、取得資料數據、分析處理數據、總結概括結論的過程,包括驗證性實驗和探索性實驗。

④ 初中物理有哪些簡單有趣、可以自己動手的實驗

雖然我本人對與物理這個科目不感興趣,且到了高中的時候尤為討厭,誰讓我是個理科方面的白痴呢!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我們上高中的時候,我們的物理課本上有一些實驗深得我的喜愛,哪怕是在我最頭痛的關於電方面的物理知識學習中,也有能夠勾起我學習興趣的小實驗。下面就讓我為大家介紹幾個我高中時做過的一些小實驗。

可以說在枯燥的學習中,能夠有一兩個富有興趣性的小實驗貫穿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⑤ 有趣的物理小實驗

http://www.pep.com.cn/czwl/xszx/wlsb/wl9xzz/200510/t20051027_231730.htm

浮力原理演示器

北京市永樂中學 張俊英 吳幼平 侯志紅

我們在實驗教學中為了加強直觀性,幫助學生理解浮力的有關知識,突破教學難點,設計並製作了浮力原理演示器。

一、儀器裝置(圖1)

二、儀器特點及用途

便於操作與觀察,使學生觀察到物體在液體中並不一定都受到浮力的作用,只有當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向上的壓力大於向下的壓力時,物體在液體中才能受到向上的浮力。能夠直觀地說明浮力產生的原因及浮力的方向,突破了教學內容的難點。增加了學生對本節知識內容的學習興趣。

三、製作材料(所用玻璃厚度均為5mm)

1.大玻璃缸材料:長200mm、寬150mm的玻璃2塊;長200mm,寬100mm的玻璃2塊;長150mm、寬100mm的玻璃1塊。

2.小玻璃缸材料:邊長100mm的正方形帶孔(直徑60mm)的玻璃1塊,長150mm,寬100mm的玻璃1塊;長100mm,寬50mm的玻璃3塊。

3.小皮球:直徑65mm,做小玻璃缸底部支撐用。

四、製作方法

將玻璃材料按圖1a粘合組成大小玻璃缸。

五、使用方法

1.將小皮球放在小玻璃缸內孔處。

2.先往小玻璃缸中灌紅顏色的水小球不會上浮。

3.再往大玻璃缸中灌紅顏色的水,當大玻璃缸中的水面達到一定高度時小球將上浮,並漂浮在水面上。

2005-10-27 原載《教學儀器與實驗》(京),2004.1

⑥ 一些簡單有趣的物理小實驗。

一些簡單有趣的物理小實驗:瓶內吹氣球、能抓住氣球的杯子、會吸水的杯子、會吃雞蛋的瓶子、瓶子癟了。

一、瓶內吹氣球 

思考:瓶內吹起的氣球,為什麼松開氣球口,氣球不會變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兩根:紅色和綠色、氣球一個、氣筒  

操作:  

1、用改錐事先在瓶蓋上打兩個孔,在孔上插上兩根吸管:紅色和綠色  

2、在紅色的吸管上紮上一個氣球  

3、將瓶蓋蓋在瓶口上  

4、用氣筒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5、將紅色吸管放開氣球立刻變小  

6、用氣筒再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7、迅速捏緊紅吸管和綠吸管兩個管口  

8、放開紅色吸管口,氣球沒有變小  

講解:當紅色吸管松開時,由於氣球的橡皮膜收縮,氣球也開始收縮。可是氣球體積縮小後,瓶內其他部分的空氣體積就擴大了,而綠管是封閉的,結果瓶內空氣壓力要降低——甚至低於氣球內的壓力,這時氣球不會再繼續縮小了。  

二、能抓住氣球的杯子 

思考:你會用一個小杯子輕輕倒扣在氣球球面上,然後把氣球吸起來嗎?  

材料:氣球1~2個、塑料杯1~2個、暖水瓶1個、熱水少許  

流程:  

1、 對氣球吹氣並且綁好  

2、 將熱水(約70℃)倒入杯中約多半杯  

3、 熱水在杯中停留20秒後,把水倒出來  

4、 立即將杯口緊密地倒扣在氣球上  

5 、輕輕把杯子連同氣球一塊提起 

說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氣球上,是無法把氣球吸起來的。2.用熱水處理過的杯子,因為杯子內的空氣漸漸冷卻,壓力變小,因此可以把氣球吸起來。  

三、會吸水的杯子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燒中的蠟燭,燭火熄滅後,杯子內有什麼變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蠟燭高)1個、蠟燭1支、平底盤子1個、打火機1個、水若干  

操作:  

1、點燃蠟燭,在盤子中央滴幾滴蠟油,以便固定蠟燭。  

2、在盤子中注入約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蠟燭上  

4、觀察蠟燭燃燒情形以及盤子里水位的變化  

講解:1.玻璃杯里的空氣(氧氣)被消耗光後,燭火就熄滅了。  2.燭火熄滅後,杯子里的水位會漸漸上升。  

四、會吃雞蛋的瓶子 

思考:為什麼,雞蛋能從比自己小的瓶子口進去?  

材料:熟雞蛋1個、細口瓶1個、紙片若干、火柴1盒  

操作:  

1、熟蛋剝去蛋殼。  

2、將紙片撕成長條狀。  

3、將紙條點燃後仍到瓶子中。  

4、等火一熄,立刻把雞蛋扣到瓶口,並立即將手移開。  

講解:1.紙片剛燒過時,瓶子是熱熱的。2.雞蛋扣在瓶口後,瓶子內的溫度漸漸降低,瓶內的壓力變小,瓶子外的壓力大,就會把雞蛋擠壓到瓶子內。  

五、瓶子癟了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癟嗎?  

材料:水杯2個、溫開水1杯、礦泉水瓶1個  

操作:  

1、將溫開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覺到熱。

2、把瓶子中的溫開水再倒出來,並迅速蓋緊瓶子蓋。

3、觀察瓶子慢慢的癟了。  

講解:1. 加熱瓶子里的空氣,使它壓力降低。2. 由於瓶子外的空氣比瓶子內的空氣壓力大,所以把瓶子壓癟了。

(6)簡單有趣的物理小實驗擴展閱讀:

物理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形式和方法。一般分為演示實驗、課內小實驗(邊講邊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外實驗。演示實驗是以教師為主要操作者的表演示範實驗。

課內小實驗是穿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學生操作的小實驗。學生分組實驗是學生自己動手使用儀器、觀察測量、取得資料數據、分析處理數據、總結概括結論的過程,包括驗證性實驗和探索性實驗。

⑦ 有沒有簡單有趣的科學小實驗

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裝著米的杯子中,然後將筷子上提,筷子會把米和杯子提起嗎?
材料:塑料杯一個、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將米倒滿塑料杯。
2、用手將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從手指縫間插入筷子。
4、用手輕輕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來了。
講解:
由於杯內米粒之間的擠壓,使杯內的空氣被擠出來,杯子外面的壓力大於杯內的壓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間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將成米的杯子提起來。
瓶子賽跑
思考:裝有沙子和裝有水的兩個同等重量的瓶子從一個高度滾下來,誰先到達終點?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兩個、沙子、水、長方形木板一塊、兩本厚書
操作:
1、用長方形木板和兩本書達成一個斜坡
2、將水倒入另一個瓶子中,將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兩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讓兩只瓶子同時向下滾動
4、裝水的瓶子比裝沙子的瓶子提前到達終點
講解:
沙子對瓶子內壁的摩擦比水對瓶子內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間還會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裝水的瓶子要慢。
創造:將瓶子里的物質換一換,再讓它們比比賽吧!
帶電的報紙
思考:不用膠水、膠布等粘合的東西,報紙就能貼在牆上掉不下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材料:1支鉛筆;1張報紙。
步驟:
1. 展開報紙,把報紙平鋪在牆上。
2. 用鉛筆的側面迅速地在報紙上摩擦幾下後,報紙就像粘在牆上一樣掉不下來了。
3. 掀起報紙的一角,然後鬆手,被掀起的角會被牆壁吸回去。
4. 把報紙慢慢地從牆上揭下來,注意傾聽靜電的聲音。
說明:
1. 摩擦鉛筆,使報紙帶電。
2. 帶電的報紙被吸到了牆。
3. 當屋子裡的空氣乾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報紙從牆上揭下來,就會聽到靜電的劈啪聲。
創造:請試一試,還有什麼物品能不用粘和劑,而用靜電粘在牆上
胡椒粉與鹽巴的分離
思考:不小心將廚房的佐料:胡椒粉與鹽巴混在了一起,用什麼方法將他們分離開呢?
材料:胡椒粉、鹽巴、塑料湯勺、小盤子
操作:
1、將鹽巴與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攪拌均勻。
3、塑料湯勺在衣服上摩擦後放在鹽巴與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湯勺上。
5、將塑料湯勺稍微向下移動一下。
6、鹽巴後粘附在湯勺上。
講解:
胡椒粉比鹽巴早被靜電吸附的原因,是因為它的重量比鹽巴輕。
創造:
你能用這種方法將其他混合的原料分離嗎?
帶電的氣球
思考:兩個氣球什麼情況下會相互吸引, 什麼情況下會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氣的氣球2個、線繩1根、硬紙板1張
操作:
1 將兩個氣球分別充氣並在口上打結。
2 用線將兩個氣球連接起來。
3 用氣球在頭發(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 提起線繩的中間部位,兩個氣球立刻分開了。
5 將硬紙板放在兩個氣球之間,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
講解:
1 一個氣球上的電排斥另一個氣球上的電。
2 兩個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
創造:你能用其它小實驗說明氣球帶電嗎?
可愛的浮水印
思考:宣紙上漂亮的圖案不是畫出來的,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材料:臉盆1個、宣紙1—2張、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約半盆)
操作:
1、在臉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輕輕碰觸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擴展成一個圓形。
2、拿棉花棒在頭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後輕碰墨汁圓形圖案的圓心處,看看有什麼現象。
4、把書法用紙輕輕覆蓋在水面上,然後緩緩拿起,紙上印出什麼圖案呢?
講解:
1、棉花棒碰觸時,墨汁會被擴展成一個不規則的圓圈圖形。
2、棉花棒在頭皮上摩擦所塗上的少量油,就會影響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會呈現不規則的同心圓圖形。
創造:
試試其他的方法,改變水面上墨汁的圖形。
分合的水流
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變成一股水流這是為什麼呢?
材料:鐵罐盒一個、錐子、水
操作:
1、在空的鐵罐盒底部用一根釘子在上面鑽5個小孔(小孔間隔只在5毫米左右)。
2、將罐內盛滿水,水是分成5股從5個小孔中流出的。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將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4、手拿開後,5股水就會合成一股。
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會重新變成5股。
講解:
水的表面張力使水流進行分、合。
漂浮的針
思考:針為什麼會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針、叉子、液體清潔劑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個叉子,小心地把一根針放到水的表面
2、慢慢地移出叉子,針將會浮在水面上
3、向水裡滴一滴清潔劑,針就沉下去了
講解:
1、是水的表面張力支撐住了針,使之不會沉下。表面張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內聚性的連接。這種內聚性的連接是由於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間相互擠壓,形成一層薄膜。這層薄膜被稱做表面張力,它可以托住原本應該沉下的物體。
2、清潔劑降低了表面張力,針就浮不住了。
說明:針有危險,請家長幫助操作。
神奇的牙簽
思考:放在水裡的牙簽,會隨著放在水裡的方糖游動,還是隨著放在水裡的肥皂游動?
材料:牙簽、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 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 把方糖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遠的地方。牙簽會向方糖方向移動。
3. 換一盆水,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現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近的地方。牙簽會遠離肥皂。
講解:
當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時,方糖會吸收一些水分,所以會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簽也跟著水流移動。但是,當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時,水盆邊的表面張力比較強,所以會把牙簽向外拉。
創造:請你試一試,如果將糖和肥皂換成其它物質,牙簽會向哪個方向游去
有孔紙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紙為什麼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個、大頭針一個、紙片一張,有色水一滿杯
操作:
1、在空瓶內盛滿有色水。
2、用大頭針在白紙上扎許多孔。
3、把有孔紙片蓋住瓶口。
4、用手壓著紙片,將瓶倒轉,使瓶口朝下。
5、將手輕輕移開,紙片紋絲不動地蓋住瓶口,而且水也未從孔中流出來。
講解:
薄紙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為大氣壓強作用於紙片上,產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會漏出水來,是因為水有表面張力,水在紙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會漏出來。這如同布做的雨傘,布雖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會漏雨一樣。
手絹的秘密
思考:在水龍頭下把手帕撐開攤平,打開水龍頭,水是不是透過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個、手帕1條、橡皮筋1條
流程:
1、把手帕蓋住杯口,用橡皮筋綁緊。
2、讓水沖在手帕上。
3、水流進杯子里約七、八分滿後關閉水龍頭。
4、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轉過來。
說明:
1、從杯子上面沖水時,水會透過手帕流入杯內。
2、杯子倒轉過來時,由於大氣壓力的關系,水不會流出來。
延伸:
如果蓋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進出情形會怎樣呢?
掉不下去的塑料墊板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蓋墊板,杯口朝下時,墊板會掉下來嗎?
材料:玻璃杯兩個、水、塑料板一塊
操作:
1. 將玻璃杯里裝滿水。
2. 用墊板蓋好杯口。
3. 一隻手扶杯子、另一隻手按住墊板。
4. 用手扶住,將杯口翻轉過來,使杯口朝下。
5. 扶著墊板的手輕輕放開,墊板不會掉下來。
講解:
墊板覆蓋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為杯外空氣壓力比較大,墊板就不會掉下來。
創造:
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滿、或沒有水塑料板會怎樣,請你試一試?
蠟燭吹不滅
思考:用力吹燃燒的蠟燭,卻怎麼也吹不滅。你知道怎樣做到這一點嗎?
材料:1根蠟燭、火柴、1個小漏斗、1個平盤
操作:
1. 點燃蠟燭,並固定在平盤上。
2. 使漏斗的寬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小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
3. 使漏斗的小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寬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
講解:
1. 這樣吹氣時,火苗將斜向漏斗的寬口端,並不容易被吹滅。如果從漏斗的寬口端吹氣,蠟燭將很容易被熄滅。
2.
吹出的氣體從細口到寬口時,逐漸疏散,氣壓減弱。這時,漏斗寬口周圍的氣體由於氣壓較強,將湧入漏斗的寬口內。因此,蠟燭的火焰也會湧向漏斗的寬口處。
注意:注意蠟燭燃燒時的安全。

⑧ 有趣的物理小實驗,誰能說說

1「不聽話」的小圓片
(1)用小刀從硬泡沫塊上削下一小塊薄片,加工成圓形(直徑Φ4mm左右)。在一個飲料瓶蓋中,先裝半蓋子水,把泡沫小圓片放入蓋中心。這時會看到小圓片先從中間慢慢向蓋子邊緣移動,快要到達邊緣時,小圓片加速運動到邊緣,並盡力要往蓋壁上爬,最後,小圓片一部分在水裡,一部分在水和蓋壁的交界處的蓋子上(露出液面)。如果用牙簽把小圓片「推」到瓶蓋中間的水裡,它仍然要往蓋壁處加速運動,且盡力往蓋壁上爬,不管你怎樣「推」,都將無濟於事。如圖1a所示。
(2)往瓶蓋內繼續加水,直到加滿後「堆」成凸面,這時會看到小圓片移動到瓶蓋中水的凸面中心處不動。你用牙簽將它往瓶蓋邊緣方向「推」,那是非常困難的,你把它推到邊緣時,只要放開牙簽,它立刻加速回到瓶蓋中心的水裡停著不動,如圖1b所示。
發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小圓片在水裡受到表面張力的作用。液體表面類似張緊的橡皮膜,如果液面是彎曲的,它就有變平的趨勢。因此,凹液面對下面的液體施加拉力,凸液面對下面的液體施加壓力,輕巧的浸潤物體(相對與水)在這些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就出現了上述現象。
(3)在表面張力作用下,液體表面有收縮到最小的趨勢,在體積相等的各種形狀的物體中,球形物體的表面積最小。用一張紙在溶化的石蠟溶液(或植物油)中浸過之後(成為蠟紙或油紙),在蠟紙(或油紙)上滴入水滴。較大的水滴的形狀是扁平的,這是由於水滴受到重力的影響,對於小的水滴,重力的影響比表面張力的作用小得多,水滴仍
呈球形。在蠟紙,油紙或油漆桌面上滴入水滴後,也可做上述(2)中的實驗。
在生活中,我們看到沒有蓋子的裝水容器壁和水的交界面,喝茶水杯的壁和茶水的交界面,放置數天後,在交界面出現污垢的原因就是由於液體的表面張力引起的。
2一杯「三液面」
(1)取一個35OmL的透明塑料飲料瓶,截去2/3後成一水杯。將(廢紅蠟燭)放在蒸發皿中加熱成液體(注意溫度不能太高)。把上述加工成的小水杯傾斜放置,將蠟燭液體倒入小杯中又倒出來,使其在杯壁上「鍍」一層蠟,長從杯底到杯口,寬度lcm左右。
(2)實驗:將水倒入上述「特製」的水杯中,用肉眼就能看到「鍍」蠟部分的水面在杯壁處呈凸面,沒有「鍍」蠟部分呈凹面,而凹凸水面高度差有2mm左右,水杯中心部分的水面呈水平面。
(3)檢驗:將上述的「小圓片」放在杯中心部分的水面上,則「小圓片」基本不動,說明這部分的水面基本上是水平的,如圖2中的a所示。將小圓片「推」向「鍍」蠟杯壁處,放開小圓片,則小圓片要朝杯中心方向運動,如圖2中的b所示。將小圓片慢慢「推」向沒有「鍍」蠟部分的杯壁方向,快到杯壁時,可看到小圓片快速向杯壁處靠攏,並粘貼在杯壁處,如圖2中的c所示。
出現上述三種情況的原因是:對飲料杯來說,水是浸潤液體,由於水浸潤飲料杯,則杯壁附近的液面向上彎曲,故小圓片向杯壁處靠攏;對於「鍍」在飲料杯上的石蠟來說,水是不浸潤液體,杯壁附近的液面向下彎曲,故小圓片要朝杯中心方向運動;而水杯中心部分的水面基本是水平的,故小圓片基本不動。

熱點內容
中國醫學科學葯用植物 發布:2025-07-12 23:34:11 瀏覽:499
化學產品銷售 發布:2025-07-12 23:03:30 瀏覽:638
鑄彩美術學校 發布:2025-07-12 22:54:44 瀏覽:115
教學重點 發布:2025-07-12 22:52:09 瀏覽:813
家庭教師txt下載 發布:2025-07-12 21:17:51 瀏覽:357
挖掘機英語 發布:2025-07-12 21:08:58 瀏覽:521
數學書籍讀後感 發布:2025-07-12 20:52:09 瀏覽:301
2017理科數學三卷 發布:2025-07-12 19:57:52 瀏覽:647
泡溫泉哪裡 發布:2025-07-12 19:48:11 瀏覽:713
師德閱讀答案孫春平 發布:2025-07-12 17:44:03 瀏覽: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