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歷史天氣
❶ 台灣氣溫一年中最底幾度啊 最高幾度啊
台灣中部以北是副熱帶氣候,以南是熱帶氣候
氣溫最低為十度左右,但高山地區最低是零度上下
最高溫大約在37度左右
❷ 台灣天氣預報90天2016年3月份天氣預告
天氣預報只有15天的。
通過2345天氣網站輸入地名(具體到縣級),查詢出來15天天氣預報,15天預報右下角有個「歷史天氣」,點擊進入修改年月份,可以查到2011年至今的歷史天氣。
查出來2015年3月等歷史天氣,可作為參考,氣溫與2016年的基本接近。
❸ 台灣歷史名剎周遭湖泊乾涸,導致天氣乾旱的原因有些
台灣歷史名剎周遭湖泊乾涸,這是從來都沒有出現過的狀況,而且湖裡的各種生物都因為乾涸消失,可以說是有點讓人聽了害怕了。
其實導致天氣乾燥的原因非常多,在如今的大環境下,全球變暖成了主要趨勢,每年都有很多地方因為乾旱造成河流或者是湖泊枯竭。這種現象其實每天都會發生,只是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罷了。而且天氣乾旱和氣候也是有一定關系的,比如拿我國來說,東南部每年降雨量都是比較充足的,因為東南部靠海,屬於溫帶海洋氣候,而西北部由於大多是高原或者沙漠,所以乾旱現象就會比較嚴重。而且氣溫也是影響乾旱的一個因素,氣溫越高,乾旱也會越來越明顯。
一、全球變暖的大環境導致很多地方乾旱
由於工業的發展,地球的溫度越來越高,相應的水汽蒸發自然也是越來越多,靠海的話這種現象還不會特別明顯,但是一到了缺少水源的地方就會尤其明顯。而且由於全球變暖,很多沙漠氣溫越來越高,導致河流從沙漠斷流。
台灣名剎周遭湖泊乾涸,給了我們一個驚醒,也告誡我們平時要愛護環境。
❹ 祖國的寶島台灣的氣候.地形.風俗
氣候和地形
台灣海峽呈東北向西南走向,北通東海,南接南海,長約200海里,寬約70至221海里,平均寬度約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國際海上交通要道。它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相隔約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隔約300公里;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最窄處為130公里。 台灣島
由於台灣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不光中國東海和南海之間往返的船隻從這里通過,從歐洲、非洲、南亞和大洋洲到中國東部沿海的船隻也從這里通過。從大西洋、地中海、波斯灣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隻一般也經過這里。台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佔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台灣山系與台灣島的東北——西南走向平行,豎卧於台灣島中部偏東位置,形成本島東部多山脈、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徵。台灣島有五大山脈、四大平原、三大盆地、分別是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和台東山脈,宜蘭平原、嘉南平原、屏東平原和台東縱谷平原,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埔里盆地。中央山脈縱貫南北,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國東部最高峰。台灣島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和火山帶上,地殼不穩,是一個多震的地區。台灣氣候冬季溫暖,夏季炎熱,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風和暴雨。由於北回歸線穿過台灣島中部,台灣北部為亞熱帶氣候,南部屬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高山除外)為22℃,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 以上。
風俗
神豬競賽:農歷正月初六,是清水祖師誕辰。每年這天,人們聚集在三峽祖師廟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神豬競賽是祭典活動的高潮。
炮轟「寒單爺」:在台東,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都要舉行炮轟「寒單爺」活動。上面站著的真人不畏四面鞭炮襲擊,勇往直前。
放天燈:是台北平溪一帶重要的民俗活動。每年元宵節晚上在十分村施放。天燈又稱孔明燈,相傳是三國時代諸葛亮發明,至今已有近1800年的歷史。
神轎過火:每年元宵節,在宜蘭利澤簡,都舉行「神轎過火」的民俗活動,盛況空前,熱鬧非凡。
過火:農歷二月十七,在台灣花蓮吉安慈惠堂,進香客懷抱神像,赤足過火。據說參加這種儀式可解除災禍與病痛。
王船祭:台灣西港慶安宮的王船祭每三年一次,通常在農歷四月中旬舉行。燒王船是整個祭典儀式的最高潮。
天子御宴:此宴共有108道菜,供坐在椅子上的神像享用,眾侍從恭恭敬敬地站在旁邊服務達五、六個小時。
普渡祭品:台灣各地都要舉行普渡,普渡的祭品多為豬、魚、面仙等。
基隆放水燈:農歷七月十四夜,在台灣基隆八斗子望海港舉行中元祭放水燈的民俗活動,水燈飄得越遠,預示家族越興旺發達。
❺ 台灣地區氣候特點
祖國的神聖領土——台灣省
1、美麗富饒的寶島(P33中的圖6.22)
⑴位置:與福建省隔台灣海峽相望,位於東海、南海、台灣海峽、太平洋之間。
⑵范圍:我國最大的島嶼台灣島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小島組成。
⑶居民:2300萬,漢族佔97﹪,多是明清以來廣東和福建兩省移民的後代,是我們的骨肉同胞。
⑷台灣是祖國領土的證據:地緣、血緣、歷史和文化淵源。(P34中的活動2)
⑸自然環境:
①地形:島內西部是平原,約佔1/3;中東部是山地,約佔2/3。
②氣候:北回歸線穿過南部,大部分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只有南部是熱帶季風氣候、。
③資源:
台灣美稱 含 義
海上米倉 台灣盛產大米,其中最著名的是「蓬萊米」。
東方甜島 盛產甘蔗,製糖業發達。
水果之鄉 盛產熱帶、亞熱帶水果,如香蕉、菠蘿等。
森林之海 森林面積廣闊,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
東南鹽庫 西海岸沙灘廣布,日照充足,雨日較少,是我國重要的海鹽產區。
美麗寶島 風景名勝不勝枚舉,如玉山、日月潭等。
富饒寶島 自然環境優越,森林、礦產、水產資源豐富,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
④台灣之最:玉山是台灣最高的山,濁水溪是台灣最長的河,日月潭是台灣最大的湖泊。樟樹是台灣最著名的樹種,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
2、出口導向型經濟
⑴經濟: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形成「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即出口導向型經濟。
⑵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的有利因素:
①優越條件,海島多港口。
②豐富廉價高素質勞動力。
③政策支持,吸引外資。
⑶工業分布特點:分布在西部地區。
原因:
①位於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農業發達,為工業發展奠定了豐富的物質基礎;
②大陸移民首先到達,最早開發的地區
③人口稠密,勞動力豐富,市場廣闊
④海運便利
⑷主要城市:台北是省會,是台灣最大的城市;高雄是台灣第二大城市也是最大港口;台南是台灣省最早的城市;新竹是台灣的「矽谷」。
3、兩岸交往
⑴1979年1月1日,發表《告台灣同胞書》。
⑵2008年12月15日,兩岸正式實現「三通」。
⑶兩岸實現海上直航後,最近的2條航線是:基隆——福州(265千米)、高雄——廈門(295千米)。
❻ 寶島台灣的知識有哪些
台灣省,簡稱「台」,省會台北,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台灣省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僅佔全國的0.38%,2013年人口總數達到2337.3517萬(含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轄22縣、市,是中國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
全省包括台灣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其中台灣島海岸線長達1600多千米,面積為35873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也是中國東南海上屏障和重要門戶。
全省多山地丘陵,最高峰玉山達3952米,地跨北回歸線,為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
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山族是台灣省最早的居民和最主要的少數民族。閩南語是台灣省民間的主要方言。南宋時澎湖屬福建路。明代始稱台灣,明末曾被荷蘭、西班牙殖民者侵佔,1661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並進行開發。清代於1684年置台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正式建立行省。1895年被日本竊據,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重歸中國。1949年國民黨當局潰逃台灣,造成了台灣問題。1960年代台灣推行出口導向型工業化戰略實現了經濟的騰飛,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台灣經濟和科技水平、社會發展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很高,第二次現代化指數已達到發達水平。
美麗富饒的寶島台灣傳承並發揚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將時尚與古樸完美融合,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❼ 請問台灣資料T^T
·美麗富饒的室島台灣·
台灣位於我國東南海域,東臨太平洋,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相望,南靠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接壤,北向東海。全島總面積為35989.76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的島嶼,其中包括台灣本島、澎湖列島、釣魚島、赤尾嶼、蘭嶼、火燒島和其他附屬島嶼共88個,為中國的「多島之省」。台灣本島南北長而東西狹。南北最長達394公里、東西最寬為144公里,呈紡錘形。
台灣海峽,長約300公里,寬不足200公里,最狹處位於福建省平潭島與台灣新竹市之間,為130公里。天氣晴朗時,站在大陸的海邊,可以隱約看見澎湖列島上的煙火和台灣高山上的雲霧。台灣海峽為中國南北方之間的海上交通要道,是著名的遠東海上走廊。她與廟島群島、舟山群島、海南島,構成一條海上「長城」,為中國東南沿海的天然屏障,素有「東南鎖鑰」,「七省藩籬」之稱,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作為著名的世界旅遊勝地,台灣總是被人們冠上「美麗而又富饒的寶島」。台灣島上的風光,可概括為「山高、林密、瀑多、岸奇」等幾個特徵。
台灣是世界上少有的熱帶「高山之島」,除西岸一帶為平原外,其餘佔全島2/3的地區都是高山峻嶺。台東山脈、中央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自東岸向西岸,依勢排列。其中,最高的中央山脈,號稱「台灣屋脊」,海拔3997米。最著名的是阿里山,為台灣秀麗俊美風光之象徵。地處亞熱帶海洋中的台灣,氣候溫和宜人,長夏無冬,適宜於各種植物的生長。因此島上大部分土地都覆蓋著翠綠的森林,有「海上翠微」之美譽。重山峻嶺間,植物種類繁多,森林風姿多變,原始森林中的千歲神木,比比皆是,世之罕見。
台灣山峻崖直,河短水豐,瀑布極多,且各種形態,應有盡有,十分壯觀。除了瀑布,島上更是溫泉磺溪密布,具有很高的療養治病之功效,吸引著眾多遊客。關仔嶺溫泉還有「水人同源」的勝跡;而宜蘭蘇澳冷泉,更是世之稀有。
西部平原海岸,寬廣筆直,水清沙白,柳林成群,極宜泳浴:陽光白浪,輕風椰林,充滿著海濱的浪漫情調,北部海岸,又別有洞天。被台風、海浪沖蝕的海蝕地貌,鬼斧神工、千奇百怪,構成一幅幅天然奇境,具有」海上龍宮」的雅號。
台灣是個美麗的寶島,也是個富饒的寶島。
宜人的氣候、肥沃的土地,以及豐富的資源,造就了台灣「山海秀結之區,豐衍膏腴之地」。人們為此給予她無限的贊譽:
台灣盛產大米,其中最著名的是「蓬萊米」,為此有「米倉」之譽;
盛產蔗糖,因而有「東方糖庫」之稱;
盛產茶葉,其中凍頂烏龍茶,馳名中外;
盛產水果,香蕉、菠蘿、柑桔、荔枝、龍眼、木瓜、柚子、批杷、芒果、橄欖、檳榔、椰子等,一年四季不斷,因而素有「水果之鄉」之稱;
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號稱「森林之海」;
盛產食鹽,而有「東南鹽庫」之稱;
此外,還有「蘭花王國」、「蝴蝶王國」、「珊瑚王國」、」魚倉」等等美譽,不勝枚舉。
·血淚滄桑的台灣歷史·
台灣與大陸相隔的台灣海峽,水深大約在50—100米左右。然而,離台灣東岸僅10餘公里處的太平洋,水深就忽然下降為2000米的深溝,而且越往東水越深,甚至深達4000米以上。這樣的地理結構充分表明台灣處在中國大陸架的邊緣上,台灣與祖國大陸在地理上是相連接的。而且,在台灣島上發掘的史前遺物,如高雄獅公山(林園鄉鳳鼻頭山)上發掘的「鳳鼻頭文化」,台北八里鄉大坌坑發掘的「仰韶文化」,台南左鎮鄉菜寮溪流域發現的「左鎮人」頭蓋骨化石,台東長濱八仙洞發現的「長濱人」遺物,都與大陸的同期文化類同,表明了史前台灣人便來自大陸。
在中國古代文獻里,台灣被稱為「蓬萊」、「岱輿」、「員嬌」、「瀛洲」、「島夷」、「夷州」、「琉求」。等。從三國時代開始,便逐漸開拓、經營台灣。元代元世祖,在澎湖首次設立了官府「澎湖巡檢司」,負責台灣澎湖的事務,隸屬泉州同安縣。
1624年,荷蘭殖民者在台南安平地區登陸入侵,在台灣實行了38年的殖民統治,留下了「赤嵌樓」、「安平古堡」等殖民遺跡。幾乎與此同時,西班牙人侵佔了台灣北部的雞籠鎮 (今基隆市),在淡水鎮建築碉堡,即今日的淡水紅毛城。1642年,荷蘭殖民者北上,擊敗西班牙人,獨霸台灣。
1661年,偉大的民族英雄鄭成功率25000名士兵,在台南鹿耳門內禾寮港登陸,打敗了荷蘭殖民者的軍隊,於1662年2月1日,迫使荷蘭人投降,從此,鄭成功收復台灣。
收復台灣5個月後,鄭成功逝世,由其子鄭經到鄭克確相繼維持政權,前後達23年。1683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奉詔率軍跨海,攻克澎湖。鄭克塽投降,台灣重新納入中央政權的統一管轄之下。次年,台灣設府,隸屬於福建省台灣廈門道。1885年,台灣正式由府升格為省,劉銘傳任台灣省首任巡撫。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爆發,清庭戰敗,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把台灣、澎湖割讓給了日本。消息傳來,台灣人民深感震駭和悲憤。他們團結起來,自己組成「抗日義勇軍」,與日本帝國主義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殊死戰斗,誓死不當亡國奴,譜寫了許多可歌可泣、氣壯山河的斗爭故事。
在長達51年的日據時代,日本軍國主義對台灣人民實行殘酷的政治壓迫和經濟掠奪,並以「皇民化」的教育來瓦解、消滅台灣的漢民族文化。但是,台灣人民的反抗斗爭則從來沒有間斷過,中國文化仍然堅不可摧地紮根在台灣人民的心中。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10月25日,台灣重新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然而,令人遺憾的是,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台灣與祖國大陸又處於分離狀態。
·淳樸善良的台灣人民·
目前,台灣島上的居民約有2100萬人,大致上為漢族和高山族。其中,漢族佔97%以上,高山族約佔2%。
高山族是台灣島上最早的居民,屬於我國大陸南方古越族的一些苗裔,他們的先民是通過印度支那半島、南洋諸島而到達台灣的。根據不同語言和風俗,高山族又可分為不同的9個
❽ 台灣的天氣最冷時候最底溫度有多少度
根據台灣中央氣象局官方的資料:
台北氣象站(創立於1897年日劇時代)在1901年2月13日
台北當天最低溫紀錄-0.2度
台北氣象站次低溫紀錄則是1963年1月28日凌晨
台北當天最低溫紀錄-0.1度
台灣地區平地最低溫紀錄 台中測站(創歷年分1897年)
1901年2月13日
台中地區創下平地零下一度的台灣最低溫紀錄
1963年1月27日
台中創下台灣地區平地-0.7度的次低溫紀錄
另外新竹地區(新竹測站創立於1938年)
曾經在1963年1月27日
創下零下0.1度的低溫
如果您說高山
最低溫則是玉山地區(玉山測站創立於1944年)
最低溫出現在1970年1月31日
零下-18.4的台灣地區最低溫歷史紀錄
❾ 讀「台灣島氣溫和降水的分布圖」及「台灣島工農業生產分布圖」,回答.(1)影響圖中台灣省氣溫分布變化
(1)讀圖可知,從平地到高山,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溫度逐漸降低,形成了在同一時空內熱、溫、寒三帶兼有的氣候特點.所以,影響圖中台灣省氣溫分布變化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勢; (2)台灣省工農業生產 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和沿海地區,這里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適宜,人口稠密,交通便利,開發歷史悠久; (3)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台灣利用自身的一些優勢條件,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形成了「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 故答案為; (1)C; (2)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和沿海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適宜,人口稠密,交通便利,開發歷史悠久; (3)進口-加工-出口. |
❿ 台灣十二月十八號至十二月二十五號天氣預報是多少度
天氣預報只提供15天的,且3天內的比較准確。
台北市2014年12月歷史天氣:平均高溫:19℃,平均低溫:13℃,極端高溫:24℃(12月1日),極端低溫:8℃(12月16日)。
2014-12-18周四 17℃~13℃ 陰~小雨,無持續風向,微風
2014-12-19周五 19℃~12℃ 中雨,微風
2014-12-20周六 16℃~12℃ 小雨,微風
2014-12-21周日 16℃~10℃ 中雨~陰,微風
2014-12-22周一 15℃~10℃ 多雲,微風
2014-12-23周二 22℃~15℃ 多雲,微風
2014-12-24周三 21℃~14℃ 多雲~小雨,微風
2014-12-25周四 18℃~15℃ 小雨,微風
http://tianqi.2345.com/wea_history/712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