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民國時期歷史事件

民國時期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 2021-07-31 14:19:57

⑴ 中華民國時期有哪些重大歷史

民國時期從1912年元旦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在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上確立我們採用公元紀年。這一時期發生的大事情很多,
1919年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
1926年,國共第一次合作,進行北伐戰爭,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1927年,國民黨右派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大革命失敗
1927年,中共進行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找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1928年,井岡山會師
1930年,中原大戰。
1930年開始,蔣介石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五次圍剿。
1931年,九一八事變
1934年--1936年,紅軍長征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
1937年七七事變,全民族抗戰開始
抗戰時期有四大會戰。百團大戰。中國加入國際反法西斯聯盟
1945年,中共七大,抗戰勝利,台灣回到祖國懷抱
1945年,重慶談判
1946年,內戰爆發
1947年挺進大別山
1948--1949年三大戰役
1949年渡江戰役,解放南京,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民國結束。

⑵ 請問下民國時期有哪些重大的歷史事件

民國大事記:http://..com/link?url=OYbkY39AoHcx4zCQjp9WN--O1B-u7ouyYB0ruNQr4Rq

望採納~

⑶ 民國期間的歷史

1912年(民國元年)中華民國成立;清帝退位。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護國運動開始;新文化運動開始。1916年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7年張勛復辟失敗;護法運動開始。1919年5月4日五四愛國運動爆發。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1922年初香港中國海員大罷工;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實現。

1925年孫中山逝世;五卅慘案、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爆發。1926年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4月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7月15日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7月國民革命失敗;8月1日南昌起義;8月7日八七會議;8月湘贛邊秋收起義;8月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年底廣州起義。

1928年4月井岡山會師;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1931年九一八事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一.二八事變、十九陸軍抗戰;偽滿洲國成立。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1935年1月遵義會議;中共中央發表八一宣言;10月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徵到達陝北;一二.九運動。

1936年10月紅軍第二、四方面軍長徵到達甘肅會寧等地,長征結束;12月12日西安事變。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八一三事變;9月凇滬會戰;平型關大捷;秋中國共產黨陝北洛川會議;12月南京大屠殺。

1938年春台兒庄戰役;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1940年3月汪精衛偽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百團大戰。

1941年皖南事變。1942年中國共產黨開始整風。1945年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共和談代表毛澤東等飛抵重慶,重慶談判開始;雙十協定簽字。

(3)民國時期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中華民國(1912——1949),位於亞洲東部、東臨太平洋。是辛亥革命以後建立的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簡稱民國。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革命黨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月民國正式建立。

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勢力主政中國,北洋政府分崩離析後政局動盪不安,孫中山南下廣州,召開國民黨一大,建立黃埔軍校隨而建立國民政府,促成國共合作後的孫中山不久病逝。1926年蔣介石繼承孫中山遺志領導國民北伐,意欲統一中國,到1928年東北易幟,國民政府從形式上統一中國,蔣介石成為繼孫中山之後的國民黨領袖。

統一之後,民國進進入所謂的「黃金十年」建設時期,此間社會穩定,教育穩步發展、趨於定型。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中國成為反法西斯同盟國,國際地位大大提高,一舉成為美英中蘇四大國。1949年後因國共內戰失利而遷台。

按照《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其中並未列明何為固有之疆域。若包括蒙古地方,其面積為1141萬8174平方公里,是世界領土面積第二大國(僅次於俄羅斯)。

民國堅持共和制政體,主權屬於全體國民。初期頒布臨時約法,後以三民主義和《建國方略》為背景,國民政府實施軍政期,訓政期,憲政期,抗戰後召開國民大會,確定了總統制。

民國時期外交呈現了一個國際化與現代民族國家的建立、遵循國際規則與維護國家利益、法理上的獨立與事實上的自主等。

參考資料:中華民國-網路

⑷ 急!大概介紹下中國民國時候的歷史,前後有什麼事件發生,對我們國民的影響。

1912年(民國元年) 中華民國成立
1912年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護國運動開始
1915年 新文化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7年 張勛復辟失敗
1917年 護法運動開始
1919年5月4日 五四愛國運動爆發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2年初 香港中國海員大罷工
1922年7月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23年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1924年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4年 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實現
1925年 孫中山逝世
1925年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爆發
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
1927年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1927年7月15日 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1927年7月 國民革命失敗
1927年4月 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義
1927年8月7日 八七會議
1927年8月 湘贛邊秋收起義
1927年8月 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
1927年底 廣州起義
1928年4月 井岡山會師
1928年 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1931年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一.二八事變、十九陸軍抗戰
1932年 偽滿洲國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1935年1月 遵義會議
1935年 中共中央發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 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徵到達陝北
1935年 一二.九運動
1936年10月 紅軍第二、四方面軍長徵到達甘肅會寧等地,長征結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變
1937年7月7日 盧溝橋事變
1937年 八一三事變
1937年9月 凇滬會戰
1937年 平型關大捷
1937年秋 中國共產黨陝北洛川會議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殺
1938年春 台兒庄戰役
1938年 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
1940年3月 汪精衛偽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 百團大戰
1941年 皖南事變
1942年 中國共產黨開始整風
1945年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 中共和談代表毛澤東等飛抵重慶,重慶談判開始
1945年 雙十協定簽字
1946年 政治協商會議召開
1946年6月 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人民解放戰爭開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軍開始全國規模的反攻
1948年9月 遼沈戰役開始
1948年11月 淮海戰役開始
1948年11月 平津戰役開始
1949年春 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召開
1949年4月21日 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國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開展

⑸ 建立中華民國指哪一歷史事件

中華民國簡稱民國,是孫中山於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東京成立同盟會時正式和公開提出來的。
1904年秋,孫中山在美國發表的英文著作《中國問題的真解決》當中旗幟鮮明地率先提出:
中國未來新生的共和國當以「中華民國」為國號;只有「把過時的滿清君主政體改變為『中華民國』」,才能真正解決中國問題。
——這是「中華民國」一詞的最早出現。
1905年8月,孫中山將此前所擬「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誓詞作為同盟會宗旨寫進《中國同盟會總章》,成為中國第一個全國性革命政黨的政治綱領。就在此時,他最終為將來新生的共和國確定了「中華民國」的國號。
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創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明確表示:
「民國者,民之國也。為民而設,由民而治者也。」
表明中華民國政府之設立,完全是為了代表全國各族人民管理國家,中華民國的國家主權應該屬於全體國民。孫中山在1916年作過全面闡述:
「何以不曰中華共和國,而必曰中華民國?此民字之意義,為仆研究十餘年之結果而得之者。歐美之共和國,創建遠在吾國之前,二十世紀之國民,當含有創制之精神,不當自謂能效法於十八九世紀成法而引為自足。……國民者,民國之天子也。」
「民國」與「共和國」的本質是一致的。孫中山心目中的共和國與歐美並不完全相同,他認為應該創造性地學習西方,要避免歐美諸國的弊端,而在國號之中以「民」字直接表示民權,比「共和」之意義更為積極和鮮明。

⑹ 鴉片戰爭到中華民國歷史事件表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1年5月 廣州三元里人民痛擊英國侵略者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鴉片戰爭結束
19世紀40-50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44年 《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簽訂
1851年 金田起義 太平天國建立
1853年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天?朝田畝制度》頒布
1856年 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互相殘殺
1856-1860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清政府分別與英、法、美、俄簽定《天津條約》
1859年 洪仁玕向洪秀全進呈《資政新篇》
1860年 清政府分別與英、法、俄簽訂《北?京條約》
1861年 北?京政變
1861年 總理衙門成立
1862年 京師同文館成立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9世紀60-70年代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19世紀60-90年代 洋務運動
1883-1885年 中法戰爭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定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1898年 戊戌變法
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
1900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1年《辛丑條約》簽定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 黃花崗起義
1911年 保路運動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義
1912年(民國元年) 中華民國成立
1912年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護國運動開始
1915年 新文化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7年 張勛復辟失敗
1917年 護法運動開始
1919年5月4日 五四愛國運動爆發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2年初 香港中國海員大罷工
192?2年7月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23年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1924年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4年 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實現
1925年 孫中山逝世
1925年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爆發
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
1927年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1927年7月15日 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1927年7月 國民革?命失敗
1927年4月 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義
1927年8月7日 八七會議
1927年8月 湘贛邊秋收起義
1927年8月 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
1927年底 廣州起義
1928年4月 井岡山會師
1928年 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1931年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一.二八事?變、十九陸軍抗戰
1932年 偽滿洲國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1935年1月 遵義會議
1935年 中共中央發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 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徵到達陝北
1935年 一二.九運動
1936年10月 紅軍第二、四方面軍長徵到達甘肅會寧等地,長征結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變
1937年7月7日 盧溝橋事?變
1937年 八一三事?變
1937年9月 凇滬會戰
1937年 平型關大捷
1937年秋 中國共產黨陝北洛川會議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殺
1938年春 台兒庄戰役
1938年 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
1940年3月 汪精衛偽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 百團大戰
1941年 皖南事?變
1942年 中國共產黨開始整風
1945年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 中共和談代表毛澤?東等飛抵重慶,重慶談判開始
1945年 雙十協定簽字
1946年 政治協商會議召開
1946年6月 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人民解放戰爭開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軍開始全國規模的反攻
1948年9月 遼沈戰役開始
1948年11月 淮海戰役開始
1948年11月 平津戰役開始
1949年春 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召開
1949年4月21日 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國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開展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⑺ 民國時期歷史都有哪些

這題也太大了我講上十天恐怕也講不完啊,就挑主要的說一下吧:
從袁死後:
1.護法運動,
2.直奉戰爭
3.皖奉戰爭
3.廣東革命政府成立
4.孫中山逝世
5.北伐戰爭
6.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7.武漢國民政府成立
8.寧漢合流
9.蔣桂戰爭
10.蔣馮戰爭
11.中原大戰
12.東北易幟
13.統一新疆
14.九一八事變
15.西安事孌
17.七七事變
18.淞滬抗戰
19.遷都武漢
20.徐州會戰
21.太原會戰
22.斫口會戰
23.武漢會戰
24.遷都重慶
25.棗沂會戰
26.甸緬戰役
27.抗戰勝利
28.重慶談判
29.內戰爆發
30.全面進攻
31.重點進攻
32.遼沈會戰
33.徐蚌會戰
34.平津會戰
35.中正下野
36.北平和談
37.長江防禦
38.南京淪陷
39.退守台灣
40.金門陰擊

⑻ 清末到民國期間比較大歷史事件

1、第一次鴉片戰爭

1840年,英國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國發動了一次侵略戰爭。由於這次戰爭是英國強行向中國傾銷鴉片引起的,所以歷史上叫做鴉片戰爭。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由獨立的封建國家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中華民族開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難、探索、斗爭的歷程。

2、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年10月,英國與法國為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在華利益、趁太平天國運動之際,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借口,聯手發動侵華戰爭,史稱「第二次鴉片戰爭」。這是當時的故宮午門,牆皮脫落,地上長草,一副末代王朝鏡像。

陷落的大沽口炮台,天津海防炮台中的主力,地上是陣亡的清軍。這場戰爭持續四年時間,中國喪失共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戰爭結束後清政府集中力量鎮壓了太平天國,維持統治,繼續苟延殘喘。

陷落後的北塘炮台。北塘炮台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九年,為防倭寇,戚繼光在修建大沽炮台的同時,在薊運河兩岸各修築了一座炮台,即北營炮台和南營炮台,兩座炮台共同組成了北塘要塞,清末天津海防三大炮台中排行老二。

陷落後的清軍炮台,情景慘烈。10月18日,英法聯軍佔領北京,在北京城郊搶掠燒殺近50天,京郊皇家園林如圓明園、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等均被焚毀。當時的頤和園,萬壽山上的佛香閣已被毀壞。

3、西安事變

1936年12月,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和楊虎城將軍率部發動的西安事變及其和平解決是我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對於促成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起了重要的作用。

當時在西北地區,以西安為中心的國民黨軍隊的主要力量有張學良率領的東北軍和楊虎城率領的第十七路軍,這兩支軍隊均非蔣介石嫡系,屢受排擠。

對此,他們極為不滿,尤其是東北軍,過去盲目執行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棄守東北。遭到國人唾棄,後又被命「剿共」蒙受重大損失,全軍上下深感「剿共」沒有出路,強烈要求抗日,收復東北國土在瓦窯堡會議之後。

中國共產黨通過種種渠道,大力開展對這兩支軍隊的工作,堅定了張、楊聯共抗日的決心,從而使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首先在西北地區取得勝利。

4、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從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結束,歷時八年,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抗戰。

1938年5月,日軍佔領徐州並在城外製造數起屠村事件,其中有數名五歲小女孩被奸殺掏心生吃,令人駭然。 6月,日軍攻佔開封,導致花園口決堤放水,豫、皖境內17個縣成為一片汪洋,140萬人無家可歸,數十萬人被淹死。日軍還在蘇北決運河大堤,致使蘇北數縣成為澤國。

5、辛亥革命

1911年,在中國大地上爆發了一次震驚中外的辛亥革命。這是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廣大工農群眾參加的一次「比較明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反動的清王朝就是被這次革命洪流沖垮的。1911年為舊歷干支辛亥年,歷史上就把孫中山領導的這次革命運動稱為辛亥革命。

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隨著帝國主義各國侵略的進一步加深,中國淪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帝國主義同中華民族的矛盾日益加劇,腐朽的清朝統治者對外妥協投降,對內橫征暴斂,促使階級矛盾空前激化。

各地群眾奮起反抗,斗爭風起雲涌。但是這些斗爭都是自發的,缺少組織和領導。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吸取以往的教訓,著手組織革命團體。

⑼ 中華民國重大歷史事件

辛亥革命,宋教仁遇刺,袁世凱稱帝,二次革命,護法運動,護國運動,黃埔軍校建立,北伐戰爭等等,這些都是影響力比較大的一些事件。

熱點內容
師德閱讀答案孫春平 發布:2025-07-12 17:44:03 瀏覽:999
老師被h 發布:2025-07-12 16:59:10 瀏覽:778
化學萬能夾 發布:2025-07-12 15:22:16 瀏覽:206
師德師風大討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2 13:36:50 瀏覽:887
教育功能有哪些 發布:2025-07-12 12:01:32 瀏覽:329
什麼什麼工作 發布:2025-07-12 11:04:17 瀏覽:624
dnf緊急任務是什麼 發布:2025-07-12 09:36:55 瀏覽:227
媽媽的心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12 09:33:04 瀏覽:158
師德師風測試題 發布:2025-07-12 09:03:10 瀏覽:7
日本歪曲歷史 發布:2025-07-12 08:37:05 瀏覽: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