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物理感受

物理感受

發布時間: 2021-07-31 14:20:33

⑴ 學物理的感受

剛開始學物理,會覺得物理很難,因為它需要兼具文理的學習素質。而且剛起步時,還是更注重文一方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對物理定義要吃透!比如:力的合成與分解,彈力、摩擦力等的方向。所謂平衡力與反作用力的區別,接下去還有動能守恆和機械能守恆的定義,適用情況等等~~
這些內容在我看來都挺枯燥乏味,但是如果你一開始就不搞透,只求了解即可,以後做題就會覺得所用的方法與定義產生偏差甚至出現矛盾,那麼越學下去就會越痛苦!
物理真正擺脫文科是的枯燥教育一般是在高二下,此時大家考慮選課。
這時做題沒有感覺不用擔心很正常,但是如果你覺得做題時越發覺得對定義產生很大的疑問,或是老師所授與你對定義的理解有極大的偏差,那麼就請放棄物理吧。否則,到了高三在大批量習題與新型解題方法的重壓下,你會更難把握物理,而淪為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死背題型的同學!
高三一年,就是不斷做題與歸納總結的階段,也許這時你才會真正明白到「整體法」與「獨立法」的各自妙用,也能得心應手的處理皮帶問題的諸多變化啦

誠然,各個領域都有令普通人汗顏的天才!各個領域都有令你望而卻步的巔峰。但是高中物理畢竟只是這個領域的冰山一角,而且既然是以考試為目標,而不是搞科研實驗,便必然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雖說物理難,但每年還有超過一半的理科生選考,便可見一斑了吧~~~!
綜上,根據我高中三年的經驗便是這8個字:務實基礎,注重歸納

全部都是自己寫的,心有所感就灑灑洋洋的寫了那麼多了~~

⑵ 物理學習心得800字

物理學,一門十分有趣的科學,它不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我從小就有一份對時間萬物探究的心。對於生活中的某些想像,我常常用疑問的眼光看待各種現象。為什麼蘋果會掉在地上?為什麼冰棍冒出的白氣會向下飄而不是向上飄?為什麼用開水把杯子燙熱,立即扣在氣球上,氣球能把杯子「吸」住等等。自從我學了物理之後,這些問題自然就被一一解答了。但是我這一份探究的心仍然未止。

有一句話道出了各科的特點:「物理難,化學繁,數學習題做不完」,許多學生反映物理難學,不好理解,面對著一道道的物理題,就像是霧中看花一樣,總有不識廬山真面目之感,其實,我覺得難不難在於你對該科學習技巧的摸索和掌握,對如何學好物理,我說說自己的感受,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能不能學好物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你對物理概念能否理解得透徹,物理概念因其抽象性,總有:「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感。比如「能量」、「慣性」等等這些概念,單靠老師的「言傳」並不能傳神地表達出概念的真諦所在,而只有自己做到了「意會」才能真正領略出它的全部內涵,這種「意會」的感覺就只有靠我們對概念的反復分析、琢磨才能體會得到,所謂「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意義正在於此。例如「慣性」,書中是這樣下定義的: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任何力的情況下,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就是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在此句中「沒有受到任何力」是一個關鍵詞,如果在有受力的情況下,那麼這時我們並不能說它就是慣性。而且判斷兩個沒有受到任何力的物體是否有慣性的依據還要看這兩個物體是否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經過這樣的反復分析、琢磨,我們對摩擦力產生的條件、位置、作用、方向自然就會清楚、透徹,哪裡還會有似是而非之感呢。
當你看見一樣物品時,試著想一想,這東西到底有什麼原理?有沒有我學過的知識在其中被運用到呢?然後便要動手去研究一番。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未基礎的科學。我們一定要帶著目的和問題去探究,否則萬物目的地探究是不行的,探究的最終會以失敗告終。
我們學習物理,光在課堂上認真聽課對學好物理是還不夠的,我們應該把課堂上學到的東西投向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更一步地去細細地理解。這樣既可以鞏固知識,使自己學到的東西在腦海里更為深刻,而且還可能會在探究中找到一些自己未曾發現的知識,對自己的知識面會有更高的提高。
概念是死的題目是活的。當你概念背得好說明你的基礎不錯,說明你肯努力但是物理概念人人都會背說老實話,概念這東西我不怎麼背的我關鍵是多做題目,鑽研題目,同時理解概念,以後都不會忘記做物理體要有」情景分析思維」,因為題目是活的,死套公式的題目我們中考少考的什麼是」情景分析思維」呢?就是物體在做運動發生的一系列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出分析,最後得到結果不要一拿到一個題馬上想套公式要先分析。這樣才能學好物理。

⑶ 物理學習感悟

一、多觀察,勤思考。

物理學是研究萬事萬物道理的一門學科。日升日落,斗轉星移,太空宇宙、生活設施,交通工具,家用電器......無不包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我們早晨起床用使用衛生間,照照鏡子這就是平面鏡成像,水龍頭是個簡單機械,水箱里充、放水的裝置包含了浮力、簡單機械、壓強、力等知識。每天我們都會看到很多的事、物、豐富的現象,你有細心的觀察過嗎?思考過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現象嗎?這種現象包含著哪些知識呢?要如何解釋這種現象呢?物理學習的能力就在這種細心觀察和思考的過程中不斷提高的。一定要養成這種好的習慣,「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二、多動手,勤探究。

新課標提倡實驗探究,同學們有了更多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的機會,有了更多「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的經歷。但是,很多同學對於探究的理解還是有些狹隘的,認為只有在學校、進實驗室、使用專門的器材才可以進行實驗探究。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我們在學校可以探究,回家依然可以探究,實驗室里的很多器材其實就是來自於生活中的各種物品。例如:學習光的折射時,我們可以在家裡找個玻璃杯,然後裝些水,在插入筷子,看看「筷子折了」,可以左看看、右看看,動一動筷子的位置,你會有很多發現;我們還可以准備好小盆、小筒,用塑料片剪成小魚,墜上石頭,用鐵絲做魚叉,親自體驗「叉魚」時的快樂;我們還可以變個小魔術,來做一做「硬幣再現」,感受硬幣「再現」的驚喜等。學習透鏡時,自己做個小相機;學習長度的測量時,生自己製作一把米尺,用自己製作的尺子測量物體的長度,相信你會有另一番感受;學習力與機械時,拿著自己的相機拍下「生活中的簡單機械」,看誰拍得多;放假期間,去「科技館」看一看,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物理知識。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增長了見識,提高了能力,增加了興趣。這,才是真正的實驗探究,而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背背實驗過程和實驗結論。實驗探究一直是中考的重點,也是同學們普遍感到力不從心的地方,相信,如果你本著真的探究精神進行真的探究,一定能夠提高自己的能力,考試自然也就不再話下了。
三、重視基礎、狠抓落實;嚴格規范,養成習慣。

基礎是學習的根本,是學習的關鍵。學習和蓋樓房是一樣一樣兒地。你如果想蓋個雞窩,找些樹棍、木條,壘吧壘吧就行了;可是你如果想蓋個牛舍,那就得要用磚頭;如果你想蓋個摩天大樓,那就必須掘地幾十米,先在地下蓋個幾十層的樓房,這就是打地基。有些同學一看見難題就來勁兒,一看見怪題、偏題就想試試,一旦做出來感覺自己要比其他同學聰明很多。其實,這是大錯而特錯的。我們應該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上下大力氣,從事實和現象出發,歸納出所要學習的概念,掌握知識與技能,體驗過程與方法,並能熟練地應用,將學習落在實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好好學習,學習好的前提。哪些是好習慣呢?比如記筆記就是個好習慣,好同學的筆記本都有自己的格式,哪些地方用來記板書,哪個地方記思考題,哪個地方記心得,都是經過斟酌地;比如「錯題本」就是個好習慣,考試、練習中遇到錯誤,要及時地進行改錯,並將錯誤積累在專門的本子上,也可以使用四中網校的錯題本功能,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資料;再比如,練習冊做完了,不是被動地放在那兒就不管了,而是根據後面的答案,自己批改,對的畫√,錯的用紅筆改過來,做自己的「小老師」,這也是一個好習慣。還有認真聽課的好習慣,規范解題的好習慣,聽老師的話的好習慣等等。還有自己能提出問題的好習慣,自己哪兒不明白,哪有問題,仔細都很清楚,而不是一想都「還行」,可是一考就都不行了。一段內容學習完了,自己做學習的總結,這還是一種好習慣,總結的過程既是復習的過程,更是一個升華提高的過程。
四、學會自我管理。

學習不是為了父母、為了老師,學習是自己的事兒,要自己管理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兒。要有一個學習的目標,自己現在的位置如何,有哪些優勢,哪個地方可以再提高,哪些方面還存在不足,要如何改進,每天自己學習的效率如何,學習的狀態如何,學習的效果如何等等,都是自我管理的范疇,都要心裡有數,心有對策。

⑷ 對物理的感受80字

學習物理的感想
物理實驗心得
為期七周的的大學物理實驗就要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了,回顧這七周的學習,感覺十分的充實,通過親自動手,使我進一步了解了物理實驗的基本過程和基本方法,為我今後的學習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實驗基礎。
一、大學物理實驗讓我養成了課前預習的好習慣。一直以來就沒能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雖然一直認為課前預習是很重要的),但經過這一年,讓我深深的懂得課前預習的重要。只有在課前進行了認真的預習,才能在課上更好的學習,收獲的更多、掌握的更多。二、大學物理實驗培養了我的動手能力。「實驗就是為了讓你動手做,去探索一些你未知的或是你尚不是深刻理解的東西。」現在,大學生的動手能力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大學物理實驗正好為我們提供了這一平台。每個實驗我都親自去做,不放棄每次鍛煉的機會。經過這一年,讓我的動手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三、大學物理實驗讓我在探索中求得真知。那些偉大的科學家之所以偉大就是他們利用實驗證明了他們的偉大。實驗是檢驗理論正確與否的試金石。為了要使你的理論被人接受,你必須用事實(實驗)來證明,讓那些懷疑的人啞口無言。雖說我們的大學物理實驗只是對前人的經典實驗的重復,但是對於一個知識尚淺、探索能力還不夠的人來說,這些探索也非一件易事。大學物理實驗都是一些經典的給人類帶來了難以想像的便利與財富。對於這些實驗,我在探索中學習、在模仿中理解、在實踐中掌握。大學物理實驗讓我慢慢開始「摸著石頭過河」。學習就是為了能自我學習,這正是實驗課的核心,它讓我在探索、自我學習中獲得知識。四、大學物理實驗教會了我處理數據的能力。實驗就有數據,有數據就得處理,這些數據處理的是否得當將直接影響你的實驗成功與否。經過這一年,我學會了數學方程法、圖像法等處理數據的方法,讓我對其它課程的學習也是得心應手。

物理學從本質上說就是一門實驗的科學,它以嚴格的實驗事實為基礎,也不斷的受到實驗的檢驗,可是從中學一直到現在,在物理課程的學習中,我們都普遍注重理論而忽視了實驗的重要性。本學期的大學物理實驗,向我們展示了在物理學的發展中,人類積累的大量的實驗方法以及創造出的各種精密巧妙的儀器設備,讓我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在喟嘆先人的聰明才智之餘,更激發了我們對未知領域的求知與探索。

⑸ 作文初學物理的感受

物理,是我們進入初二以後新接觸到的一門學科。我認為物理有很強的系統性,學習物理首先要做到把問題和定理一一對號入座。現在我們學習時間不算太緊張,應該找出「悟」的時間,「悟」恰恰是學好物理的最重要環節。
學習物理的具體方法可以歸納為兩條:一是要抓理解,二是要抓應用。在記憶的基礎上,更要注重理解,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例如,學習凸透鏡成像這一節,仔細分析領悟,就可以找出其中包含的光學原理,可以以點帶面全面理解和掌握這部分知識,再通過典型例題和習題的訓練,以練帶學,從題目中歸納思維方法,達到運用自如。練習在於精而不在於多,做過的習題,書本上的原題同樣有參考性。把物理知識的脈絡理清楚,才能達到做題時舉一反三的效果。其次,我們學習物理要多聯系實際生活,多做實驗,來加深理解。對於物理知識,不要死記硬背,要理解運用。這樣才可以達到不易忘記,能正確運用的目的。
現在各學科都有不少課下作業,而且物理科目比較耗時,為了保證高效率,我們的工夫應該主要花在課堂上,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就是課上認真聽講,積極練習,及時發現問題,當場解決,而不要把不理解的難題放到以後再研究。
最後,我祝大家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⑹ 談談對物理的感想100字作文

我的物理學習經驗就是首先基礎學習的時候要全面掌握,在最基礎的時候多復習,爭取將最基礎的理解記憶好,提起興趣,這樣對以後的有很多幫助,然後再以後的學習中要多做題,舉一反三,多做最基礎的題,將同一類型的題歸納整理。一般老師都會教我們一些方法,物理化學這些理科的科目最重要的事方法,這是我在煙台揚格教育暑假的時候學習數理化高中預科的時候得到的經驗,現在物理分數提高了不少,至少比暑假前在高一的時候成績高出10分左右。

⑺ 學習初中物理感受

我來回答;我馬上就高一了,初中物理都懂的,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個多月沒碰這些東西,現在回答那些初中生的問題,有些明明以前做過的題目都有些忘了。

所以,熟能生巧,就是物理老師,他只要幾個月不碰物理,也必定水平會有所影響。

初二物理算是剛剛入門級的物理,難度不大,你只要好好啃書本,一旦有不懂的馬上問老師,或者來這里問。千萬不要只問 題目答案,那樣對你是沒有好處的,要多問為什麼這個是對的,為什麼那個是錯的,這種問題應該怎麼思考?解決這類問題有什麼竅門?

至於有部分沒學懂,你最好在假期裡面快點搞懂,來網路知道問,問老師,問同學都可以,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別的上面,適當放鬆是可以的,千萬不要把學習扔了。
我現在就很後悔,這一個多月書本,考卷都沒復習過,初中的好多東西都忘了,理科的東西還好,就是語文,古詩古文忘了一塌糊塗了,英語單詞拼寫,意思也忘了好多。

衷心勸你,多啃書本!書到用時方很少啊~! 9011

⑻ 初學物理的感受

1,學好數學,數學是物理的語言
2,力學抓平衡,電學抓方程:
在各個力學概念理解之後,經常利用力的平衡列方程(靜止、勻速直線、漂浮、懸浮、杠桿、滑輪組、熱平衡、、、、)。
電學是在明確電流走向之後,利用物理規律列出電學方程,在求解。(電路中只要有一處發生變化:比如電阻變了、開關變了、溫度變了等等。電路中的各個物理量將重新分配)
3,注意解題方法:反復體會。各種難題都是簡單問題的疊加,找到各個簡單問題之間的關系,是解題關鍵。
4,注意幾個守恆規律:能量守恆定律、動量守恆定律、機械能守恆、電荷守恆、質量守恆、、、、根據他們列方程,簡便明了。

⑼ 用簡短的語言談談你學習物理的感受

我的物理學抄習經驗就是襲首先基礎學習的時候要全面掌握,在最基礎的時候多復習,爭取將最基礎的理解記憶好,提起興趣,這樣對以後的有很多幫助,然後再以後的學習中要多做題,舉一反三,多做最基礎的題,將同一類型的題歸納整理。一般老師都會教我們一些方法,物理化學這些理科的科目最重要的事方法,這是我在煙台揚格教育暑假的時候學習數理化高中預科的時候得到的經驗,現在物理分數提高了不少,至少比暑假前在高一的時候成績高出10分左右。

熱點內容
老師被h 發布:2025-07-12 16:59:10 瀏覽:778
化學萬能夾 發布:2025-07-12 15:22:16 瀏覽:206
師德師風大討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2 13:36:50 瀏覽:887
教育功能有哪些 發布:2025-07-12 12:01:32 瀏覽:329
什麼什麼工作 發布:2025-07-12 11:04:17 瀏覽:624
dnf緊急任務是什麼 發布:2025-07-12 09:36:55 瀏覽:227
媽媽的心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12 09:33:04 瀏覽:158
師德師風測試題 發布:2025-07-12 09:03:10 瀏覽:7
日本歪曲歷史 發布:2025-07-12 08:37:05 瀏覽:424
優化的英語 發布:2025-07-12 07:23:08 瀏覽: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