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歷史上的戰爭
01 獨立戰爭(1775—1783)
在關乎美利堅民族獨立方面,一步都是讓不得的。
02 第次獨立戰爭(1812—1815)
取得了獨立戰爭勝利的美利堅政府並不滿足於既有的疆域,不少政要又將眼光拋向了大英帝國在加拿大的地盤。那麼如何才能給攻打加拿大找借口呢?美國人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政治軍事上——自獨立戰爭結束以來,英國人仍在雙方邊境集結大軍,虎視眈眈於阿拉巴契亞山以東的新生政權,除此以外,你們還武裝印第安人對我們構成威脅;
經濟上——英國皇家海軍肆意捕捉我國商船,還強迫這些商船的水手入伍;拿破崙戰爭中,英國人扣押了我國大量商船,造成不小的財產損失。
後來,正在這些理由的推動下,美國國會於1812年6月投票對英宣戰,由此拉開了第二次獨立戰爭的序幕。
03 美墨戰爭(1846—1848)
此次戰爭首先宣戰的雖然是墨西哥,美國人當即聲稱己方為受害者(「在美國的土地上留了美國的血」),但美國的步步緊逼卻成為了墨西哥政府對美態度轉變最有效的催化劑。1846年5月,美國國會通過對墨宣戰的決議,戰爭爆發。通過對墨西哥的一系列戰爭,美國領土擴大了數倍,並真正成為了一個同時瀕臨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國家。
04 美西戰爭(1898)
古巴是靠近美國南部海岸的一個海島,這里在19世紀末被西班牙人控制。此時,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下,美國社會經濟等發展迅猛,野心也不斷膨脹,他們將視線鎖定在了這塊小島上。
為了強調己方的存在,他們以「保護僑民」為由派出了「緬因號」軍艦前往古巴。結果,「緬因號」在古巴爆炸,不少美國人堅持認為此舉為西班牙人所為,於是鼓動國會通過宣戰決議。1898年4月,國會通過此項決議,美西戰爭全面爆發。
05 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1918)
一戰前期,美國是中立國。但是,在歐洲戰爭中,德國人的「無限制」潛艇戰讓美國商船損失慘重。更讓美國人感到震驚的是,德國人竟試圖聯絡墨西哥對付美國,而有關此事的電文又被美國掌握。於是,1917年4月,美國對德宣戰,協約國集團勢力大增。一年後,以德奧為首的同盟國敗降。
06 太平洋戰爭(1941—1945)
為了阻止日本在亞太地區的擴張,美國聯合英國等對日採取石油禁運等措施。而對日本這樣資源匱乏的國家來說,石油禁運等無疑是要了他的命。於是,在緊張的策劃後,日本製造了「珍珠港事件」,對夏威夷的美國海軍基地進行了瘋狂的打擊。
日本的不宣而戰讓美國堅定了對日作戰的決心,珍珠港遭襲第二天,美國對日宣戰(同時也是對軸心國集團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場進一步擴大。
07 朝鮮戰爭(1950—1953)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金日成統率的朝鮮人民軍越過三八線後連下漢城等數座城市,攻勢甚猛。美國政府認為其破壞半島穩定,於是在蘇聯缺席的情況下召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會議,並通過了干預朝鮮戰事的決議。
同年9月,美軍在仁川登陸,朝鮮人民軍猝不及防,損失慘重,這一事件也間接的促使中國政府出兵朝鮮,保家衛國。
08 越南戰爭(1955—1975)
二戰後,法國殖民者卷土重來,試圖重新佔領越南。但是,在中國的支持下,法軍遭遇慘重的失敗,並不得不退出印度支那,原先法國人支持下的南越政權也風雨飄搖。
而美國此時正與中蘇處在緊張的對峙狀態,看到法國人敗退後,其當即決定繼續扶植南越政府,並不斷擴大支持力度,從給錢到派軍,直到70年代被迫撤出。對於不少美國人來說,越南是一個讓人黯然神傷的地方。
09 海灣戰爭(1990—1991)
1990年秋,伊拉克發動了對中東石油國家科威特的入侵。美國聞訊大為不滿,因為這不僅破壞了中東的平衡,還威脅到了美國在阿拉伯世界的投資等利益。於是,在聯合國的授權下,美國聯合多國發動了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並給予其沉重的打擊。經過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進攻,伊拉克政府被迫將殘軍撤回國內,並接受了聯合國的仲裁,而海灣戰爭的勝利則讓美國聲威大震。
10 科索沃戰爭(1999)
科索沃戰爭原是一場南斯拉夫聯盟內部的爭斗,但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的干預讓這場戰爭瞬間復雜化。1999年3月,在未經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美國等北約成員國以「保護人權」為名派軍干預巴爾干半島戰事,南斯拉夫聯盟的瓦解終成定局。在戰爭中,北約的轟炸機轟炸了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造成三人死亡,多人受傷的損失,中美關系也因此矛盾大增。
11 阿富汗戰爭(2001—2014)
「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的發生讓美國感到惱火,他們認為這場恐怖襲擊的始作俑者藏匿於塔利班政權主導下的阿富汗。於是,在2001年10月,美國派軍進入阿富汗,並展開了長達14年的侵阿戰爭。阿富汗是「帝國墳場」,俄國熊吞並不了,美國鷹就行嗎?
12 伊拉克戰爭(2003)
2003年3月,美國宣稱伊拉克的薩達姆政府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了得到這些「證據」。美國聯合英國發動了對伊拉克的侵略戰爭。薩達姆政府迅速垮台,而到今天,美國人也未能找出這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13 利比亞戰爭(2011)
2011年,卡扎菲統治下的利比亞爆發大規模民眾遊行示威,民眾高呼要求政治改革等口號,對卡扎菲政府造成了極大的沖擊。
不久,聯合國安理會方面也向卡扎菲施壓,但被卡扎菲拒絕。與此同時,利比亞反對派的武裝力量在北約集團支持下發動了對卡扎菲的軍事行動,美國也參與到了對利比亞的轟炸當中。
美國在此次戰爭中雖未明確宣戰,但其承認由利比亞反對派組成的「過渡委」政府為唯一合法政府的行為卻在無形中否定了卡扎菲政權的存在。
② 美國歷史上的幾次著名的戰爭有哪些
美英第二次戰爭
1812-1815年
西進擴張運動時期(1820—1865)
美國西進運動是美國國內的一次大規模移民拓殖運動,是美國城市化、工業化和美利堅民族大融合的過程。這場西進運動對美國的經濟、政治和社會都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直到目前為止,一部美國史在很大程度上可說是對於西部的拓殖史」。為美國發展為一個強國奠定了基礎。
印第安戰爭 1865–1890年
美墨戰爭(1846年~1848年)1898年西班牙美國戰爭 海地戰爭 1915年
海地首都爆發起義。由於懼怕革命取得成功,太子港的地方長官奧斯卡命令將160名政治犯處死,其中包括前任總統奧雷斯蒂斯·贊莫將軍。一群被激怒的暴民將奧斯卡處死,然後將法國公使紀堯姆殺死,並將他的屍體撕成碎片。
1915年7月29日,美國「華盛頓」號驅逐艦上的4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太子港登陸,以保護美國和其他外國公民的安全。
③ 歷史上美國輸過多少次戰爭
1812年的第二次獨立戰爭。
美國為了打破英國對其的敵視和封鎖,對英國宣戰,最後兩國握手言和,英國政府解除了對美國的封鎖,可謂是一場平局。但美軍突破封鎖的戰爭目的達到了。
1965年,美軍大規模捲入越南內戰,同時又把韓國 、菲律賓、澳大利亞 、紐西蘭、泰國這些國家也拉了進去為美國人墊背。1972年尼克松總統上台,更加大了美國對越南內戰的干涉的力度,美海空軍隊以前所未有的規模轟炸越南北方控制區。但美軍不但沒有達到預期目標,自己反而損失慘重。隨著美國在越南戰場上的慘敗,美國國內反戰情緒高漲,尼克松政府和北約簽署請戰協議,不得不灰頭土臉從越南撤出全部美國軍隊。
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我國讓美國在全世界面前丟盡了臉,美國人終於領教了東方巨龍的厲害,他們再次在錯誤的時間和錯誤的對手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美國從此再也不敢打巨龍的主意,他們試圖遏制巨龍的陰謀也徹底宣告破產。
世界上唯有實力能贏得對手尊重,經過兩次過招,美國終於明白,用拳頭不能讓中國人屈服,反而會讓美國自己跌得鼻青臉腫。繼續挑戰中國勢必兩敗俱傷,合作才有符合兩國根本利益,有益亞洲穩定和世界和平。
越戰的失敗也讓美國政府對中國的外交政策發生了根本改變,美國對中國這個對手產生了敬意,不久,中美邦交正常化也就水到渠成。
④ 美國歷史上對外宣戰的戰爭有幾場
自1787年行憲以來美國從1787年開始至少介入百次以上的海外征戰,但從來就沒有正式宣戰。國會未宣戰,總統亦未宣戰,反正出兵去打就是,國會只有宣戰過五次:1812年美英戰爭、1846年美墨戰爭、1898年美西(西班牙)戰爭、1917年介入一次世界大戰、1941年參與二次世界大戰。
除了這五次正式宣戰,美國從1787年開始至少介入百次以上的海外征戰,但從來就沒有正式宣戰,連死傷慘重,影響極大的韓戰與越戰都沒有正式宣戰。國會未宣戰,總統亦未宣戰,反正出兵去打就是。國會看到白宮權力太過膨脹,完全不把他們放在眼裡,乃於1973年越戰漸入尾聲之際,通過《戰爭權力決議案》(WarPowersResobition),規定總統如未獲國會批准而出兵介入敵對行動,必須在六十天內撤兵。
盡管如此,白宮還是我行我素,絲毫不願片面放棄宣戰(或出兵)權,如里根1986年打利比亞、老布希1989年打巴拿馬、柯林頓1992年出兵索馬里、柯林頓1995年介入波斯尼亞、柯林頓1999年打科索沃等,沒有一樁事先告知國會或請求國會同意。
十年來,美國發動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這兩場戰爭把美國打怕了,花了一萬億多美元,死了六千人。目前經濟仍差,阿富汗戰爭一星期至少要花20億美元,伊拉克仍然尾大不掉,再加上介入利比亞內亂,一年要多花十億美元,國會受不了了,反戰之聲此起彼落,眾院比參院更加反戰,參院在傳統上還是以干涉主義者居多。
⑤ 美國歷史上的主要戰爭有哪些
國歷史上發生或參與具有重大影響的戰爭列表: 建國時期
■美國革命戰爭 1776—1783年:
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1783年),或稱做美國革命戰爭,一開始是主要發生在英帝國和其北美洲十三個殖民地的革命者之間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主要是始於為了對抗英帝國的經濟政策,但後來卻因為法國、西班牙及荷蘭加入戰爭對抗英帝國,而使戰爭的范圍遠遠超過了英屬北美洲之外。
同時,各方發動很多北美的印地安人參加這次戰爭。在戰爭中,英國能夠利用他們在海軍上的優勢以佔領殖民地的臨海城市,但如何控制鄉村地區卻使英軍無比棘手。隨著海軍在乞沙比克城的勝利導致英國軍隊在1781年的約克鎮之役中投降。1783年訂定的巴黎條約承認了美利堅合眾國的獨立。革命戰爭期間許多殖民地的居民為了躲避戰火,逃離了十三個殖民地並在北方安頓下來,這場戰爭同時也為了日後加拿大的獨立做了准備。 雖然美國革命包含了戰爭前後政治和社會的發展,但美國革命戰爭和美國革命這兩個詞彙常被替換使用。這里只提及軍事方面的活動,如果需要更廣泛的看法,包含起源和事後的影響,請參考美國革命。 參見美國革命。 ■美英第二次戰爭
1812-1815年
美國獨立後,英帝國一直不甘心失敗,妄圖奪回殖民地,同時美國也想獲得北美西部地區和解放英國控制的加拿大。1812年6月18日美國對英宣戰,美軍向加拿大發起進攻,英國由於兵力不足,就收買拉攏了不少北美印第安人一起攻打美國軍隊。很快美國軍隊被擊潰,美國底特律等重要城市和要塞被英國佔領。
1814年8月,英軍調集重兵從加拿大向美國發動進攻,佔領美國首都華盛頓,焚毀了美國國會大廈和白宮,但在巴爾的摩遭到美軍的頑強阻擊。9月英軍水陸並進進攻紐約,中途英國海軍被殲滅,撤回加拿大。12月24日英美雙方簽定「根特和約」,英國確認美國獨立。1815年1月,英軍又進攻美國新奧爾良,但被美軍擊退。戰爭結束。這場戰爭美國以弱擊強,雖然沒有奪取到新領土,但使英國徹底放棄了征服美國的打算。美國也放棄了北上加拿大的計劃,轉而南下攻打墨西哥。
另外,站在中立的立場上看,不能單純的說美國人對印第安人就是壞的,英國就好一些,英國也許在美洲對印第安人的態度好一點,但是它在世界別的地方干下的壞事要比美國人多的多了,比如說在澳洲和祖魯戰爭中干下的對當地土著的種族滅絕。 ■西進擴張運動時期(1820—1865)
美國西進運動是美國國內的一次大規模移民拓殖運動,是美國城市化、工業化和美利堅民族大融合的過程。這場西進運動對美國的經濟、政治和社會都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直到目前為止,一部美國史在很大程度上可說是對於西部的拓殖史」。為美國發展為一個強國奠定了基礎。
■美墨戰爭(1846年~1848年)
1835年在墨西哥德克薩斯地區的種植園主們叛亂,要求並入美國。墨西哥出兵鎮壓。於是美國出兵佔領德克薩斯,並攻入墨西哥,5月美國對墨宣戰。
1846年5月18日,美軍南下佔領馬塔莫斯,9月攻佔蒙特雷,11月佔領薩爾蒂約。同年6月卡尼率美軍1700人西進,奪取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亞。1847年2月,泰勒部在布埃納維斯塔擊潰墨西哥總統聖安納率領的1.4萬墨西哥軍。3月,美軍在總司令斯克特率1萬美軍在墨西哥灣韋拉克魯斯登陸,29日,美軍攻佔韋拉克魯斯。4月18日,美軍擊潰總統聖安納主力和參謀部,5月5日,美軍佔領普埃布拉,逼近墨西哥城,8月美援軍趕到,美軍在康特列拉斯再次擊敗墨軍。雙方進行和談,9月7日談判破裂。9月8日,美軍向墨西哥城發動進攻,但被擊退,12日,美軍佔領城外高地,炮轟城牆。14日美軍攻入墨西哥城,16日控制全城實行軍管。10月墨西哥總統被免職。1847年11月11日安約當選墨西哥臨時總統,1848年1月雙方開始和談。2月2日雙方簽定和約,墨西哥割讓德克薩斯、新墨西哥、上加利福尼亞。1848年6月12日,美軍撤出墨西哥城,戰爭結束。
美國通過這場規模不算很大的戰爭奪取了2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一躍成為地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國,世所罕見。剛剛從西班牙手中獲得獨立十幾年的墨西哥喪失了大半國土,元氣大傷。美國從此獲得在美洲的大國地位。
美國內戰 (美國南北戰爭) 1861年-1865年
■南北對立與沖突起因--美國的「一國兩制」狀況
南北戰爭,又稱美國內戰(the American Civil War)是美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場大規模軍事沖突,參戰雙方為美利堅合眾國(簡稱聯邦)和美利堅聯盟國(簡稱邦聯)。在1850年,美國南部和北部之間為奴隸制的爭執開始白熱化。但是,爭論的焦點不是美國南方是不是應該廢除奴隸制,而是新加入的一些州里是不是允許奴隸制,這關繫到自由州同奴隸州在聯邦政府內的權力分配上的平衡。這場戰爭的起因為美國南部11個州以亞伯拉罕·林肯就任美國總統為由在1861年陸續退出聯邦,另成立以傑斐遜·戴維斯為「總統」的政府,並驅逐駐扎南方的聯邦軍,而林肯總統決定攻打這些「叛亂」州。此戰不但改變當日美國的政經情勢,也對日後美國的民間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當年《美國憲法》是最早的北美13州制定,後來美國擴張獲得的新地區的人並沒有參加制憲,因此美國存在否定《憲法》的危機,而《憲法》一旦被否定,作為一個移民國家,美國也就解體了。
美國共和黨人林肯反對擴大蓄奴,因此遭到以農業為主要經濟命脈的南方種植園主的巨大仇視。1860年,林肯當選總統,對南方而言 ,南卡羅來納州在1861年首先宣布退出聯邦。
共有七個州在1860年美國總統選舉後,林肯就任前迅速脫離聯邦。這些州分別是:
- 南卡羅萊納州(1860年12月21日) 密西西比州(1861年1月9日) 佛羅里達州(1861年1月10日) 阿拉巴馬州(1861年1月11日)
- 喬治亞州(1861年1月19日) 路易斯安納州(1861年1月26日) 德克薩斯州(1861年2月1)
1864年9月謝爾曼將軍麾下的北軍一舉攻下亞特蘭大,兩個月後開始著名的「向海洋進軍」,在進軍中徹底摧毀了南軍的各種軍事設施,使南方經濟陷於癱瘓。在東線,格蘭特將軍統率北軍把南軍驅逼到叛亂「首都」里士滿附近。1865年初,奴隸紛紛逃往北方,種植場經濟瀕於瓦解。北方海軍實行的海上封鎖,幾乎斷絕了南方與歐洲的貿易。同時,在南方內部也出現反對派,許多小農業主加入聯邦派從事反戰活動。南方逃兵與日俱增。糧食及日用品匱乏。1865年4月9日,李的南方部隊陷入北方軍隊的重圍之中,被迫向格蘭特請降。美國內戰終止。美國恢復統一。此次內戰消滅了奴隸制,從而為美國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掃清了道路。因此為19世紀美國一躍而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發達的工農業資本主義大國奠定了基礎。 ■印第安戰爭 1865–1890年
美國南達科搭州的黑山是印第安 蘇族人的聖地,當年美國和印第安人簽訂了協議,承認黑山永遠是印第安人的聖地,印第安人有權禁止任何白人靠近。1865年美國發生了經濟危機,在黑山發現了富礦,讓深陷經濟困難中的美國人找到了救命稻草,上萬的淘金者登上黑山開礦,引發了蘇族人和美國政府的武裝沖突。在1876年蘇族人籌集了比駐守該地的美國第七騎兵團更多的武器和子彈,把美國第七騎兵團引進了圈套予以殲滅。因此蘇族人引起了美國政府的注意,戰爭規模擴大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規模。蘇族人到處被追殺,忍飢挨餓,蘇族人很快就投降了。
現在,美國南達科塔州的黑山地區正在將一座山雕塑成為一座紀念蘇族人酋長的塑像,以紀念蘇族人。那裡還有美國印第安博物館來紀念當年的歷史。現在,蘇族的數量有75000人,主要居住在北達科他州、南達科他州、蒙大拿州及內布拉斯加州等地的居留地內。
■美西戰爭 1898年
早已衰落的西班牙在國際上陷於孤立。古巴和菲律賓兩地人民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展開武裝斗爭,特別是西班牙對古巴起義者的殘暴鎮壓激怒了美國人,致使美西關系緊張。1898年2月15日,美國派往古巴保護僑民的「緬因」號戰艦在哈瓦那港被炸毀,美國懷疑是西班牙人乾的,於4月22日美國對西班牙採取軍事行動。
⑥ 美國歷史上對外宣戰的戰爭有哪些
1 美國獨立戰爭
2 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
3 美墨戰爭
4 美國南北戰爭
5 美西戰爭
6 八國聯軍侵華
7 第一次世界大戰
8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
9 美俄冷戰1947年-1991年
10朝鮮戰爭
11越南戰爭
12海灣戰爭
13 科索沃戰爭
14阿富汗戰爭
15伊拉克戰爭
16巴拿馬戰爭
⑦ 美國歷史上參加過哪些對外戰爭
20世紀的戰爭:
1900年,出動包括海軍陸戰隊在內的5000兵力,參加「八國聯軍」,佔領我國北京,鎮壓義和團反帝愛國斗爭;
1903年,出動海軍陸戰隊入侵宏都拉斯;
1903年,出動海軍陸戰隊入侵多明尼加;
1903─1904年,出動海軍陸戰隊,佔領黎巴嫩首都貝魯特;
1903─1904年,出動海軍陸戰隊入侵巴拿馬;
1904年,再次出動海軍陸戰隊,入侵多明尼加;
1904─1905年,出動軍隊佔領朝鮮漢城;
1907年,再次出動海軍陸戰隊,入侵宏都拉斯;
l910(另一說為1912)年,出動海軍陸戰隊,入侵尼加拉瓜,鎮壓人民革命;
1910─l911年,再次出動海軍陸戰隊,入侵宏都拉斯;
1912年,出兵佔領伊斯坦布爾(土耳其);
1912年,出動海軍陸戰隊,入侵古巴(從1903年起,古巴的關塔那摩即成為美國軍事基地,以迄如今);
1913(另一說為1914)年,出動海軍陸戰隊入侵墨西哥,鎮壓人民斗爭;
l914年,出動海軍陸戰隊,入侵海地5鎮壓人民起義;
1914年,出動海軍艦隊,進攻多明尼加的革命武裝;
1914年,出動海軍陸戰隊,佔領法國巴黎,1915一l934年,再次出兵海地,在此期間,海地被置於美國軍隊的管制之下;
1916一─l924年,再次出動海軍陸戰隊、佔領多明尼加;
1917年,出兵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8一1919年,先後9次出兵,人侵墨西哥;。
1918一1920年,出兵13000餘人,參加對十月革命後新生的俄羅斯蘇維埃政權的14國武裝干涉;1919年,再次出兵宏都拉斯,鎮壓人
民起義;
1920年,再次出兵入侵古巴,鎮壓人民起義;
1920─1922年,出動海軍陸戰隊,佔領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戰);
1924─1925年,再次出動海軍陸戰隊,入侵宏都拉斯,鎮壓人民起義;
1926一1933年,出動5000兵力入侵尼加拉瓜,鎮壓尼加拉瓜民族英雄塞薩爾·奧古斯托·桑地諾領導的反美斗爭;
1941年,出兵佔領冰島;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發生、遠東慕尼黑陰謀失敗以後,宣布參加對日作戰,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⑧ 美國歷史上共發動了多少次戰爭有哪些
美國自獨立以來,所參與的戰爭和對外的軍事行動多達二百多次,對印第安人的掠奪戰爭就多達百次以上,僅一九四五年到一九九零年,進行的海外戰爭就有一百二十四次,從一九九一年到二十一世紀,又參加了四十多次的海外戰爭[1],在二十一世紀初又發動了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局部戰爭,通過這些戰爭的勝利來擴大領土,擴大勢力范圍,並獲得經濟上的利益。但是對美國經濟的發展產生全局性影響的戰爭經歷了八次,即獨立戰爭(1775——1781);美墨戰爭(1846——1848);南北戰爭(1861——1865);美西戰爭(1898);「一戰」(1917——1918);「二戰」(1941——1945);朝鮮戰爭(1950——1953)和越南戰爭(1964——1973)。
這八次重大戰爭的軍事行動時間總共只有三十年,這種情況和同期世界列強比較,美國的戰事是最少的。比如德國從一六一八年開始的戰爭到一七二一年的北方戰爭就經歷了一百年的混戰,從一七四零年開始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到「二戰」的結束就經歷了七十年的戰爭,其中多次在德國本土進行;法國從七年戰爭到阿爾及利亞戰爭累計的時間也有七十年,其中法國先後遭到德入侵七次,這里還不包括近代史上侵略阿爾及利亞、越南、中國的殖民戰爭;在英國,從七年戰爭到蘇伊士運河戰爭也有六十多年的時間,這里還不包括多次現代史上的殖民軍事行動;俄國也是久經戰亂的,從普加喬夫農民起義到阿富汗戰爭累計也有五十多年,其中多次在俄本土進行;日本從甲午海戰到「二戰」,不到九十年時間也經歷了二十年之久的戰爭,至於中國,就更不用說了,從一八四零的中英鴉片戰爭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的中越戰爭結束,其間戰爭和沖突不斷。由此可見,在世界大國中,美國影響全局的戰爭是最少的,所經歷的戰爭時間也是最少的,因此相對來說,美國具有一個長期和平的環境。和平穩定的環境是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