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糕歷史
A. 誰知道無錫的特產是什麼啊
一、吃的:
1、無錫排骨:無錫醬排骨色澤醬紅,酥香入香,甜咸適中,腴而不肥。該菜已有百餘年歷史,享譽海內外。
2、大浮楊梅:大浮楊梅產於市郊大浮山、馬跡山。有近千年栽培史。大浮楊梅肉厚核小,酸甜可口,品種有烏梅、白荔枝、大葉細蒂等十多個種類。
3、陽山水蜜桃:陽山水蜜桃是無錫著名特產之一,已有近七十年的栽培歷史。有形美、色艷、味佳、肉細、皮韌易剝、汁多甘厚、味濃香溢、入口即化等特點。
4、太湖白魚:亦稱「鰷」「頭尾俱向上」而得名,體狹長側扁,細骨細鱗,銀光閃爍,目前尚未養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撈。
5、太湖銀魚:長二寸余,體長略圓,形如玉簪,似無骨無腸,細嫩透明,色澤似銀,故稱銀魚。
6、太湖白蝦:清《太湖備考》上有「太湖白蝦甲天下,熟時色仍潔白」的記載。白蝦殼薄、肉嫩、味鮮美。
7、小籠饅頭 無錫小籠饅頭,是無錫的傳統名點,已有百年歷史。具有夾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滿口鹵,味鮮不油膩等特色。
8、方糕,無錫傳統名點。1943年由崇安寺「六芳齋「師傅王禹清引進湖州大方糕改制而成。方糕用特製的方型木質模板,篩入糕粉,顯出凹型,分別放入鮮肉、豆沙、菜豬油等餡心,篩上一層糕粉,刮平,用刀劃成塊線,上籠用旺火蒸熟即成。
9、酒釀圓子在無錫已有百年歷史。它選用上白糯米粉用熱水拌和搓韌,切成小方塊,用扁篩滾成大小似棉子的小圓子。另將酒釀搗碎和白糖一起放入碗中,將煮熟的圓子連湯盛於碗中即成。
10、春卷是無錫時令小吃。 它用上白麵粉加少許水和鹽拌揉捏,放在平底鍋中攤烙成圓形皮子,然後將制好的陷心(肉末、豆沙、菜豬油)攤放在皮子上,將兩頭折起,捲成長卷下油鍋炸成金黃色即可。春卷皮薄酥脆、餡心香軟,別具風味,是春季的時令佳品。
11、豆腐花是無錫傳統小吃。它將豆腐花製作在大口壇內,邊賣邊烤,既嫩又熱。
12、玉蘭餅;一八五○年由無錫『孫記糕團店』創制,因正值玉蘭花開時節而得名。
13、無錫毫茶:毫茶條紋緊而捲曲,味嫩翠綠,白毫披覆,沖飲茶湯晶瑩隱翠,茶葉清香鮮醇,別具風味。
14、無錫油麵筋產生於清乾隆時代(18世紀中葉),到今已有二百三十多年歷史。
二、玩的用的:惠山泥人、宜興陶瓷
B. 上海十大特產都是什麼
1、蝴蝶酥
所謂蝴蝶酥就是外形類似蝴蝶的一種小酥餅,是一層層酥皮構成的,不僅造型好看,味道也不錯。奶味很重,但是並不顯得太膩,顏色很漂亮,吃上一口整個口腔都彌漫著一股子奶味,也是非常不錯的甜點選擇。
4、狀元糕
狀元糕也是歷史悠久的一種小吃了,距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壯陽糕在古時候著考狀元的寓意,寓意很不錯,吃起來口感也挺好的,價格比較便宜。
5、上海木雕
上海是我國木雕的重要的產地,技藝比較嫻熟。上海木雕不僅構圖比較精美,層次也很分明,是非常適合擺在家裡裝飾工藝品,而且上海木雕送人非常優雅大方,也顯得非常有心意。
6、嘉定竹刻
嘉定竹刻也是我國非常優秀的民間工藝,老工藝者經過多年的千百次練習,工藝已經非常精湛,再加上竹子特殊的質地,呈現出不一樣的美感,自古以來竹子的品格被人們贊揚,竹刻也變得更加高貴起來。
7、上海絨綉
絨綉顧名思義就是用絨線綉出來的作品,這種產品色澤比較鮮艷,搭配也很和諧,再加上綉者精湛的工藝,優秀的審美,綉出來的作品不僅有著精良的造型,層次也是非常清晰的,是值得一買的工藝品。
8、上海玉雕
上海玉雕主要做的類別是牌子和手玩件,無一不精美別致,既帶著傳統的韻味又有現代的氣息,是非常不錯的首飾。當然上海玉雕價格比較貴,要酌情購買不要盲從。
9、城隍廟五香豆
上海城隍廟五香豆是非常出名的,不僅採用上好的豆子,火候也是非常講究的,加上特殊的調料,吃上一顆還是美滋滋,多帶幾包回去也不顯得累贅。
10、七寶方糕
上海七寶寺的七寶方糕是最真宗的,要購買的話就去那裡購買吧。吃起來非常甜糯,但是並不顯得膩人,中間夾著多種餡料,口味非常豐富,這么好吃的糕點價格居然非常便宜,簡直良心。
C. 上海七寶歷史
七寶的形成
一、從陸寶院到七寶寺 說到七寶的形成,首先要說一說晉代著名的文學家陸機、陸雲二兄弟。陸機生於公元261年,陸雲生於公元262年,但兄弟倆都在公元303被成都王司馬穎所殺害。他們都是吳郡華亭人(今上海松江區)。 陸機、陸雲出身於三國時期東吳的顯赫貴族,祖父陸遜以軍功歷右都督,大都督,丞相,封候,父陸抗拜奮威將軍,大司馬,領荊州牧。三國歸晉後,陸機、陸雲得到晉帝的寬容,在家鄉華亭苦讀十年,從而漸有文名,兄弟倆在詩詞文賦方面頗有建樹,有「雲間兩陸」之美稱。晉室「八王之亂」起,陸機、陸雲未能遠禍,僅以遇赦得免。嗣後歸依成都王司馬穎,至太安二年,成都王穎,河間王嗣舉兵討伐長沙王乂,陸機被封為前鋒都督,因兵敗,受到成都王穎的孟玖兄弟和盧志的誣害,秘密收治於軍中,夷三族,兄弟倆同時被殺,時年陸機四十三歲,陸雲四十二歲。臨刑陸機曾悲嘆「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西晉著名的一代文學大家就這樣死於兵禍。 陸機、陸雲為當時的文學泰斗,當時人稱陸雲「為文詞藻麗密,旨意深雅」,而陸機更是「少有奇才,文章蓋世」,可惜的是,二陸均作了當時統治階級權力斗爭的犧牲品,徒留下「華亭鶴唳」的典故。 二陸被司馬穎殺害後,其後裔在松江立香火祠,名陸寶院。院址初在松江境陸寶山,濱吳淞江。陸寶院的建立為宋初七寶鎮的形成埋下了伏筆。 從陸寶院到七寶寺其間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陸寶院究竟建於什麼年代,史料不詳。後陸寶院又改名陸寶庵,又因吳淞江江水 齒岸,陸寶庵三移其址,這中間經歷了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唐,將近600年,一直到五代十國。把五代十國劃定為一個歷史階段。是因為七寶寺在五代十國時正式得名。 《松江府志》和《青浦縣志》是這樣記載七寶形成的:「七寶故庵也,初在陸寶山。吳越王賜以金字藏經曰:『此乃一寶也』,因改名七寶。後徒於鎮,遂以名」。短短的一句話,點出了七寶的由來。五代十國是唐、宋之間的一個歷史過渡時期,吳越王錢鏐在位年代是公元907年到931年,吳越王錢鏐到陸寶庵,並贈給陸寶庵一卷由其妃花五年時間,用金粉正楷在蘭色綃紙上書寫的蓮花經,還說:『此乃一寶也』。由此,陸寶庵改名七寶寺。 這里必須說明的是:七寶寺在五代十國時得名,同時也三移其址,遷到了蒲匯塘之北。但規模很小,僅僅是一般的佛教活動廟宇。
編輯本段宋初張澤舍宅拓寺
在七寶寺尚未遷到蒲匯塘之北前,蒲匯塘兩岸究竟是什麼情況,現在似乎無從知道,因無資料記載。但《蒲溪小志》有一記載,可供我們參考來論證蒲匯塘兩岸的形成時期。「東柵小石橋西堍,沿橫瀝河西岸向南行者,為南橫瀝街。向南行過丁家莊,……」這里的「丁家莊」,《蒲溪小志》記:「丁家莊即後漢丁建陽宅。」丁建陽是三國大將呂布的義父,七寶鎮在沒有地名時形成於後漢的依據就在此。 七寶寺未遷到蒲匯塘北前,蒲匯塘兩岸從後漢時已經有人在這塊土地上生活,則不過沒有地名而已。當時有丁家莊,可能還有張家莊,王家莊。當七寶寺遷到蒲匯塘北後,宋初張澤舍宅拓寺,為七寶的冠名奠定了基礎。 關於宋初里人張澤的具體情況沒有史料記載,但可以肯定,張澤在宋代的蒲匯塘北岸是一個地主,是一個在經濟上有實力的人物。從張澤能舍宅這一點來看,當時這一地區已經不是一個尋常的農村,已經具備了產生有相當經濟和政治實力人物的環境。否則,作為吳地望族的陸氏也不會將其家院很隨意地擇址在蒲匯塘北。 七寶寺遷到蒲匯塘北和周邊的環境也有很大的關系。寺前有香花浜,右寺池浜轉後接橫瀝港。左有橫瀝港。香花浜上有三座橋,寺的四面都有水,而且和蒲匯塘貫通。這一特殊的地理環境原來就是張澤的宅基地。張澤將這一風水寶地讓出來拓展七寶寺,使七寶寺的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擴展到有千餘間佛殿僧舍,使七寶寺在宋初的蒲匯塘北有了一定的規模。
編輯本段七寶鎮「因寺得名」
史料稱:「鎮無舊名,緣寺得名,寺無他重,因鎮推重。」在張澤舍宅拓寺後,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皇帝賜額「七寶教寺」,由此七寶鎮正式得名。 當時的「七寶教寺」有「郡東第一剎」之稱,它佔地60畝,寺河6畝,整座寺廟綠水環抱,紅牆琉瓦,晨鍾暮鼓,香煙燎繞,景色十分優美。吸引了方圓百里的人到七寶教寺進香,由此香客信徒,文人雅士在這里燒香拜佛,吟詩作畫,為七寶教寺的香火繁茂,人來人往,形成了人氣很旺的局面。而集鎮形態模式在七寶教寺外圍形成,元末明初七寶鎮已經發展到一定的規模,當時的七寶鎮「居民繁庶,商賈駢集,文儒輩出,蓋邑之巨鎮。」蒲匯塘兩岸的地區,因「七寶教寺」而得名「七寶鎮」。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有名望的集鎮和城市都和宗教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如南翔,龍華,法華,真如等,都是因寺得名。從這些方面來看,我國古代的城鎮發展和宗教在一定程度上相輔相成,有些研究這方面問題的專家指出:城市規劃在初始階段一受宗教影響,二受經濟影響。七寶鎮的形成也是如此。 在七寶鎮「緣寺得名」後,七寶教寺又「因鎮推重」。這里所指也就是七寶鎮的發展對七寶教寺的影響很大。七寶教寺沒有遷來之時,蒲匯塘兩岸雖沒有地名,但仍然是富庶之地,商賈駢集,文儒輩出。經濟文化從後漢到宋初都已經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為明、清時期的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七寶寺三移其址到蒲匯塘北岸後,七寶鎮這一地名則是確立了蒲匯塘兩岸的地域名稱。同樣,七寶教寺因為七寶鎮這一繁庶之地而得到了更大的聲望,在整個吳郡之地有了很大的影響。
編輯本段七寶鎮的建置沿革
從《蒲溪小志》看:宋初七寶鎮得名後,僅指蒲匯塘以北區域,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屬華亭,元十五年改為松江府。元二十九年割華亭縣為上海縣,這時,七寶鎮又屬上海縣。到明太祖洪武時,松江府管轄華亭、上海兩縣,明嘉靖二十一年,又割華亭、上海分置青浦縣,此時,七寶鎮又屬青浦縣。到明萬曆元年,以蒲匯塘和橫瀝河為界,七寶鎮分屬華亭,上海、青浦三縣分治。具體分設為南為婁縣,北為青浦,過橫瀝河為上海縣。 雖然三縣分治,但七寶鎮的地域劃分在明代已十分明確。東到橫涇(現新涇港),西到小淶港,北到觀音堂(滬青平公路),南到顧司徒廟(顧戴路)。這一鎮域歷經幾百年直到現在都沒有很大的變化。但是,在明、清兩代為何會一鎮三治呢?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七寶在明清兩代已是經濟發達,賦稅倚重之地了。《蒲溪小志》雲:「田賦百萬,非一令所能經理」,將七寶分為三縣分治,各收賦稅,也就理在其中了。 從後漢到宋初是七寶鎮的形成時期,宋初七寶鎮「因寺得名」後,進入了一個發展期,明清兩代是七寶鎮的繁榮期。七寶是一個千年古鎮,是從七寶鎮得名後起始的,也就是現在所說的七寶鎮是「北宋遺存」下來的千年古鎮。
編輯本段七寶的傳說
晉代著名文學家陸機、陸雲,人稱「雲間二陸」。陸氏後人曾建家祠於吳淞江畔之陸寶山,初名陸寶院,後更名陸寶庵。五代時吳越王錢鏐巡遊駐庵,賜金字蓮花經一部曰:「此乃一寶也。」因改名七寶寺。後江水嚙岸,三移其址於蒲匯塘之北。宋初七寶里人張澤舍宅拓寺,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賜額「七寶教寺」。志雲:「鎮無舊名,因寺得名,寺無它重,因鎮推重。」 七寶歷史千年綿延,有史可據。然在民間流傳著「七件寶」之說,曰:飛來佛、氽來鍾、金字蓮花經、神樹、金雞、玉斧、玉筷。 飛來佛實為南教寺如來鐵佛,傳說由天上飛來,實系明萬曆年鎮人徐泮募資籌鑄;氽來鍾系明永樂時七寶寺住持僧博洽籌建;傳說從河中浮來。金字蓮花經乃吳越王錢鏐之妃用金粉工楷寫成;梓樹為千年古樹,在原七寶教寺內。此四件為實物也。而玉斧傳說和建造蒲匯塘橋有關,建橋之初,難以合拱,眾工匠無策之際,來一白發老者,順手拿起橋堍店家一把斬肉之斧扔於橋下,以墊橋基,塘橋由是得以建成。玉筷說古時皇帝賜功臣一雙玉筷,能驅毒避邪,功臣將其藏於鎮北蔣家橋之東堍橋柱內,後被人盜走,橋柱上遺留下一雙筷印。金雞則說鎮北高泥墩下藏有七缸金八缸銀,由金雞守護,而所埋金銀須由九子九媳之家方可挖掘。 歷史與傳說在七寶交相輝映,鑄造了七寶曾經有過的輝煌。今日七寶仍將與時俱進,以新時代的精神,在新世紀的大道上闊步前進。
D. 普通方糕的來歷
又稱「李衛眼睛糕」,也叫方糕。糕甜、味美。
相關傳說:據說傳雍正親信李衛奉旨督建鹽官海塘,一日,海潮忽急,修建兩個多月的海塘,竟被沖垮一半以上。李衛心急,調查發現:築海塘實在太費力氣,築塘官兵中午按一般的軍糧供應伙食,到了下午就沒有力氣幹活。
後來李衛到鹽官一家茶館用餐,老闆向他推薦了茶館特製的眼睛糕。兩塊眼睛糕下肚,李衛吃得很飽。於是,李衛就將「眼睛糕」改名為「堰兢糕」,每天送往海塘給大家。大家都明白了李衛的良苦用心,官兵們從此兢兢業業,努力修好了每一段海塘。後人為紀念李衛,把眼睛糕稱為「李衛眼睛糕」。
正宗的七寶方糕產於上海七寶寺,它算得上是上海最有名的土產小吃了。七寶方糕的來歷與我國著名的文人范仲淹有不解之緣。據說,宋朝著名文人范仲淹小時候家境貧寒,一日三餐全是粥。每到冬夜讀書,他就把粥盛在盤子里凍結,然後割成一塊一塊的,肚子餓了就吃上一塊。他的同窗好友石海卿知道此事後,便叫人用糯米粉仿照范仲淹的製作方法,做成了糯米糕,天天送去,一直到范仲淹中舉,他們給方糕取名叫「白軟糕」。現在的七寶方糕就是由此流傳下來的,有祝願高升的寓意。有詩說得好:「人心有多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
據介紹,正宗的新縣方糕原產地在新縣廣宮。上個世紀50年代,廣宮進興自然村一戶做糕點的余師傅,被調到當時新縣鄉糕餅場製作方糕,由於方糕配料講究,做法獨特,好吃耐餓,又質優價廉,在新縣鄉出了名的糕點,而且暢銷山區,馳譽縣內外,方糕「名氣」由此在新縣流傳出去,故名「新縣方糕」。
在莆田涵江山區新縣、白沙等鎮市場,隨處可見味道鮮美的「新縣方糕」。
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蘇州是吳國的國都。那時諸侯稱霸,戰火連年。吳國為防敵國進襲,修築了一道堅固的城牆。
這天,吳王擺下盛宴慶賀。席間群臣縱情酒樂,認為有了堅固的城池便可以高枕無憂了。見此情景,國相伍子胥深感憂慮。他叫來貼身隨從,囑咐道:「滿朝文武如今都以為高牆可保吳國太平。城牆固然可以抵擋敵兵,但里邊的人要想出去也會同樣受制。如果敵人圍而不打,吳國豈不是作繭自縛?忘乎所以,必至禍亂。倘若我有不測,吳國受困,糧草不濟,你可去相門城下掘地三尺取糧。」隨從以為伍子胥酒喝多了,並未當真。沒過多久,國王駕崩,夫差繼承王位,聽信饞言,賜伍子胥自刎。越王勾踐便舉兵伐吳,將吳國都城團團圍住,吳軍困守城中,炊斷糧絕,街巷內婦孺哭聲慘不忍聞。這時那位隨從記起伍子胥從前的囑咐,便急忙召集鄰里一起來到相門外掘地取糧,當挖到城牆下三尺深時,才發現城磚是用糯米粉做的。頓時人們激動萬分,朝著城牆下跪,拜謝伍子胥。這些糯粉救了全城老百姓。此後,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用糯米粉做「城磚」,(就是年糕樣子的由來)供奉伍子胥。久而久之,便被稱作年糕了。
春節的大年初一的早點人們講究吃年糕,這是取其「年年高」之意。
E. 蘇式糕點的歷史
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蘇式糕點有了恢復和發展,蘇式糕點的生產范圍擴充到蘇南、蘇北廣大地區,部分品種的製作方法傳到外省市,乃至國外,著名的松子棗泥麻餅、芝麻酥糖等產品,遠銷港澳,出口東南亞諸國。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發展食品工業的一系列決策,使蘇式糕點得到了進一步的恢復、發揚和發展,已經恢復了許多名特品種,如清水玫瑰月餅、精緻百果月餅、白麻椒鹽月餅、豬油夾沙月餅、文餃(鮮肉餃)、松子棗泥麻餅、三色大麻餅、豬油芙蓉酥、豬油年糕、大方糕、松子黃千糕、松子米楓糕、玫瑰白麻酥糖、椒鹽黑麻酥糖、四色片糕、八珍糕等;還有恢復了傳統品種,如豬油火腿月餅、甘菜豬油餃(乾菜餃)、千層酥、蔥油桃酥、豬油松子酥、三色夾糕、小雞蛋糕、蒸蛋糕、巧果、炸食、枇杷梗、葷油米花糖、糖年糕、百果蜜糕、定勝糕、松仁雲片糕、桃仁雲片糕、玉帶糕、椒鹽桃片、五香麻糕、火炙糕、印糕等。近年來不少蘇式糕點獲得了部、省優質食品稱號,如杏仁酥、松子棗泥麻餅、精製雲片糕、惠山油酥(金剛臍)、芝麻酥糖、八珍糕等。此外改革和創新了酥皮月餅、老幼喜片糕、咖哩餃、圓型夾心蛋糕、椒鹽花酥、蜂乳資生糕、苔菜巧果、蜜棗酥等品種。
蘇式糕點在選料、用料上,工藝製作上,風味上,時令品種上,生產經營上,均有獨特之處,別具一格,具有「南點」美稱。不少品種富有滋補作用,食後有益健康。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人民收入的增加,蘇式糕點已成為美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
F. 塘棲茶糕是什麼那一家的最好吃··具體怎麼尋找
塘棲茶糕,俗稱方糕,又叫水蒸糕,一般在早茶時進食,其名由此而得。茶糕乃是浙江塘棲古鎮的名點之一,以歷史悠久、選料考究、味道鮮美著稱,具有松、香、鮮三大特色。茶糕採用米粉蒸制,剛出爐時香氣四溢。咬上一口,油潤香糯,滋味悠長。
製作茶糕,選料考究,選用當年新產的晚稻糯米,米糕的皮層很薄,蒸制技術講究,有專門的工具。肉餡都是采購瘦豬肉,剔除硬皮軟骨,以手工切碎斬細,調以純醬油,拌入適量冬筍韭菜,並加皮凍(它是一種以瘦肉沫再輔之於用鮮豬皮煮爛後形成的「凍汁」來調成餡料),攪拌均勻後作為茶糕餡兒。茶糕的皮兒用純糯米粉,加水適量,搓粉均勻。餡多皮薄,蒸時掌握火候,做到既不蒸過火,又不能過早出鍋,在恰到好處時揭鍋蓋。茶糕從蒸箱里取出來時,一塊方方正正雪白的米粉糕,內有很精細的餡,皮薄成透明了,能夠看見裡面的內容,油汪汪的肉餡,微帶些醬紅,紅得隱隱約約。肉餡味鮮美,不油不膩,鮮汁橫溢;糕皮兒又薄又糯,其味可口.
塘棲最有名的是塘棲水北街「百年匯昌」(浙江老字型大小)製作的茶糕,早已成了古鎮小吃的一塊金字招牌。遇到逢年過節,塘棲茶糕更是成了饋送親友的佳品,供不應求。(參見《餘杭商貿老字型大小》第五章)
G. 揚州和無錫最有名的地方和特產有哪些
一、無錫特產有: 1、無錫排骨:無錫醬排骨色澤醬紅,酥香入香,甜咸適中,腴而不肥。該菜已有百餘年歷史,享譽海內外。 2、大浮楊梅:大浮楊梅產於市郊大浮山、馬跡山。有近千年栽培史。大浮楊梅肉厚核小,酸甜可口,品種有烏梅、白荔枝、大葉細蒂等十多個種類。 3、陽山水蜜桃:陽山水蜜桃是無錫著名特產之一,已有近七十年的栽培歷史。有形美、色艷、味佳、肉細、皮韌易剝、汁多甘厚、味濃香溢、入口即化等特點。 4、太湖白魚:亦稱「鰷」「頭尾俱向上」而得名,體狹長側扁,細骨細鱗,銀光閃爍,目前尚未養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撈。 5、太湖銀魚:長二寸余,體長略圓,形如玉簪,似無骨無腸,細嫩透明,色澤似銀,故稱銀魚。 6、太湖白蝦:清《太湖備考》上有「太湖白蝦甲天下,熟時色仍潔白」的記載。白蝦殼薄、肉嫩、味鮮美。 7、小籠饅頭 無錫小籠饅頭,是無錫的傳統名點,已有百年歷史。具有夾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滿口鹵,味鮮不油膩等特色。 8、方糕,無錫傳統名點。1943年由崇安寺「六芳齋「師傅王禹清引進湖州大方糕改制而成。方糕用特製的方型木質模板,篩入糕粉,顯出凹型,分別放入鮮肉、豆沙、菜豬油等餡心,篩上一層糕粉,刮平,用刀劃成塊線,上籠用旺火蒸熟即成。 9、酒釀圓子在無錫已有百年歷史。它選用上白糯米粉用熱水拌和搓韌,切成小方塊,用扁篩滾成大小似棉子的小圓子。另將酒釀搗碎和白糖一起放入碗中,將煮熟的圓子連湯盛於碗中即成。 10、春卷是無錫時令小吃。 它用上白麵粉加少許水和鹽拌揉捏,放在平底鍋中攤烙成圓形皮子,然後將制好的陷心(肉末、豆沙、菜豬油)攤放在皮子上,將兩頭折起,捲成長卷下油鍋炸成金黃色即可。春卷皮薄酥脆、餡心香軟,別具風味,是春季的時令佳品。 11、豆腐花是無錫傳統小吃。它將豆腐花製作在大口壇內,邊賣邊烤,既嫩又熱。 12、玉蘭餅;一八五○年由無錫『孫記糕團店』創制,因正值玉蘭花開時節而得名。 13、無錫毫茶:毫茶條紋緊而捲曲,味嫩翠綠,白毫披覆,沖飲茶湯晶瑩隱翠,茶葉清香鮮醇,別具風味。 14、無錫油麵筋產生於清乾隆時代(18世紀中葉),到今已有二百三十多年歷史。 二、好玩的地方: 無錫影視基地三國城、水滸城、黿頭渚、錫惠公園、梅園以上都是收費的; 以下免費公園:蠡湖中央公園,蠡湖公園,蠡湖新城,勃公島,十八灣 揚州不知道,估計沒啥好吃好玩的吧 =0= 就知道個牛皮糖和瘦西湖
H. 發起史上最全地方特色可以自己做的美食品(北京小吃,成都小吃,西安小吃,上海小吃,武漢小吃...)
北京: 焦圈、蜜麻花、豌豆黃、艾窩窩、炒肝爆肚
上海: 蟹殼黃、南翔小籠饅頭、小紹興雞粥
天津: 嗄巴菜、 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貼餑餑熬小魚、棒槌果子、桂發祥大麻花、 五香驢肉
太原: 栲栳、刀削麵、揪片
西安: 牛羊肉泡饃、乾州鍋盔
蘭州: 拉麵、油鍋盔
新疆: 烤羊肉、烤饢、抓飯
山東: 煎包
江蘇: 蔥油火燒、湯包、三丁包子、蟹黃燒麥
浙江: 酥油餅、重陽栗糕、鮮肉棕子、蝦爆鱔面、紫米八寶飯
安徽: 臘八粥、大救駕、徽州餅、豆皮飯
福建: 蠣餅、手抓面、五香捆蹄、鼎邊糊
台灣: 度小月擔仔面、鱔魚伊面、金爪米粉
海南: 煎堆、竹簡飯
河南: 棗鍋盔、白糖焦餅、雞蛋布袋、血茶、雞絲卷
湖北: 三鮮豆皮、雲夢炒魚面、熱乾麵、東坡餅
湖南: 新飯、腦髓卷、米粉、八寶龜羊湯、火宮殿臭豆腐
廣東: 雞仔餅、皮蛋酥、冰肉千層酥、廣東月餅、酥皮蓮蓉包、粉果、薄皮鮮蝦餃及第粥、玉兔餃、干蒸蟹黃燒麥等
廣西: 大肉棕、桂林馬肉米粉、炒粉蟲
四川: 蛋烘糕、龍抄手、玻璃燒麥、擔擔面、雞絲凉面、賴湯圓、宜賓燃面、夫妻肺片、燈影牛肉、小籠粉蒸牛肉
貴州: 腸旺面、絲娃娃、夜郎面魚、荷葉糍粑
雲南: 鹵牛肉、燒餌塊、過橋米線
---------------------
山東小吃-糝
·新疆小吃-饢
·湖北小吃-豆皮
·北京小吃-炒肝
·福建小吃-光餅
·湖南小吃-米粉
·北京小吃-豆汁
·北京小吃-灌腸
·北京小吃-焦圈
·廣東小吃-果蒸棕
·廣東小吃-粉果
·北京小吃-爆肚
·海南小吃-煎堆
·福建小吃-蠣餅
·陝西小吃-鍋盔
·山西小吃-揪片
·安徽小吃-大救駕
·山東小吃-羊肉湯
·湖南小吃-口味蝦
·湖南小吃-荷蘭粉
·廣東小吃-蒸腸粉
·陝西小吃-肉夾饃
·四川小吃-龍抄手
·浙江小吃-八寶飯
·廣東小吃-龜苓膏
·新疆小吃-油塔子
·福建小吃-土筍凍
·台灣小吃-鹵肉飯
·四川小吃-三大炮
·台灣小吃-棺材板
·廣東小吃-荷葉飯
·廣東小吃-炒田螺
·北京小吃-驢打滾
·廣東小吃-艇仔粥
·廣東小吃-及第粥
·廣東小吃-沙河粉
·安徽小吃-徽州餅
·廣東小吃-倫教糕
·廣東小吃-馬蹄糕
·廣東小吃-雞仔餅
·湖北小吃-東坡餅
·福建小吃-手抓面
·上海小吃-蟹殼黃
·海南小吃-竹筒飯
·福建小吃-鼎邊糊
·新疆小吃-串烤肉
·杭州小吃-酥油餅
·四川小吃-賴湯圓
·四川小吃-擔擔面
·貴州小吃-絲娃娃
·貴州小吃-腸旺面
·天津小吃-蜜麻花
·北京小吃-愛窩窩
·北京小吃-豌豆黃
·西安小吃-油鍋盔
·湖北小吃-熱乾麵
·江蘇小吃-三丁包
·山西小吃-刀削麵
·山西小吃-莜麵栲栳
·四川小吃-燙面油糕
·浙江小吃-鮮肉粽子
·四川小吃-燈影牛肉
·東北小吃-石鍋拌飯
·東北小吃-白肉血腸
·四川小吃-雞絲涼面
·雲南小吃-過橋米線
·四川小吃-玻璃燒麥
·安徽小吃-五城茶干
·江蘇小吃-藕粉圓子
·江蘇小吃-千層油糕
·山東小吃-周村燒餅
·廣東不吃-干蒸燒賣
·湖北小吃-雲夢魚面
·山東小吃-紅燒兔頭
·湖南小吃-腌蘿卜干
·浙江小吃-知味小籠
·湖南小吃-紅燒豬腳
·四川小吃-夫妻肺片
·四川小吃-酸辣豆花
·天津小吃-棒槌果子
·貴陽小吃-戀愛豆腐
·浙江小吃-蝦爆鱔面
·廣東小吃-廣式月餅
·貴州小吃-荷葉糍粑
·湖北小吃-宜賓燃面
·東北小吃-朝鮮族冷麵
·湖南小吃-瀟湘五元龜
·東北小吃-楊家吊滬餅
·湖南小吃-洪江鴨血粑
·四川小吃-蓮茸層層酥
·廣東小吃-蟹黃灌湯餃
·廣東小吃-薄皮鮮蝦餃
·廣東小吃-酥皮蓮蓉包
·天津小吃-耳朵眼炸糕
·上海小吃-小紹興雞粥
·山東小吃-油炸螺絲糕
·安徽小吃-油煎毛豆腐
·天津小吃-狗不理包子
·安徽小吃-伏嶺玫瑰酥
·天津小吃-桂發祥麻花
·安徽小吃-徽州臭豆腐
·台灣小吃-度小月擔仔面
·上海小吃-南翔小籠饅頭
·湖南小吃-火宮殿臭豆腐
·廣東小吃-和味牛雜蘿卜
·天津小吃-貼餑餑熬小魚
·東北小吃-李連貴熏肉大餅
·東北小吃-老山記海城餡餅
======================================
安徽 - 更多
「杜」字蝦米豆腐乾 安徽特色小吃:績溪菜糕 安慶迎江寺素炒裡脊丁 八公山豆腐
八公山雪月銀球 苞蘆松 秤管糖 大救駕
凍米糖 豆豉 豆腐老鼠 豆腐乳
杜廣興板鴨 鳳尾三球 鳳陽釀豆腐 伏嶺玫瑰酥
奧地利 - 更多
奧地利美食與藝術齊名
北京 - 更多
艾窩窩 八寶蓮子粥 扒糕 白蜂糕
白薯鈴 白湯雜碎 白羊頭肉 百果蛋糕
北京八寶菜 北京八寶飯 北京的魚菜 北京豆豉
北京風味小吃之水晶門釘 北京復順齋醬牛肉 北京和成樓醬豬頭肉 北京恆瑞老號醬牛肉
潮州 - 更多
砂鍋粥
德國 - 更多
聯邦德國玉米片
俄羅斯 - 更多
俄式餡餅伴隨俄羅斯人一生 蘇聯泡西紅柿
法國 - 更多
菠菜沙拉 菠蘿萵筍 多味魚湯 法式燴土豆
翡翠肉湯 海鰻湯 核桃雞湯 紅燴肉雜拌
紅汁黃瓜 雞蛋番茄沙拉 雞肉沙拉 咖喱油煙蝦段
蘆筍濃湯 奶油牛肉丁番茄湯 牛軋糖 茄子沙拉
菲律賓 - 更多
奶油子母雞
福建 - 更多
(米果)汁 「流蜞蛋」與「泥釘凍」 阿煥鴨面 愛爾香
八果芝麻糍 白八粿 白玉藏珠 白斬河田雞
寶玉魚唇 抱滾塒 別具風味手抓面 薄荷香糕
菜乾扣肉 菜頭餅 長汀豆腐乾 炒米粉
甘肅 - 更多
八寶蜜食 百合 苞米和涼皮 陳春麻辣粉
敦煌榆錢 粉皮麵筋 甘谷酥圍圍 甘谷油炸洋芋
甘肅草木灰貯藏腌肉 甘肅特色小吃:天水涼粉 甘肅油浸腌肉 河州大餅
黑瓜子 花點果品 灰豆、甜醅 漿水
廣東 - 更多
「你這個野蠻人」——潮汕小吃之二 「魚頭窩」成美食新寵 安鋪雞飯 白雲鳳爪
百侯薄餅 百味山西麥子王 百樣水果百樣甜 爆冷冰碟 ?雪糕
薄餅 薄皮鮮蝦餃 簸箕炊 草粿
叉燒包 長壽路吃長壽面 腸粉 潮安小食----強力寶肉脯
廣西 - 更多
八寶飯 八仙粉 白切雞 冰泉豆漿
薄皮鮮蝦餃 冬菇湯包 侗鄉腌魚 都樂八寶飯
豆腐乳 豆蓉糯米飯 粉餃 粉利
蜂巢芋角 干撈粉 廣西桂林特產之喝螺 廣西桂林特產之荔浦芋
廣州 - 更多
「萬年酒樓」-靈芝雞 赤崗過橋米線 躲避寒流嘴不停 廣州西關小食——銀記
餃子香滿巷 找靚靚板栗
貴州 - 更多
白豐糕 百花串醬菜 包穀粑 包穀酸辣子
畢節湯圓 腸滉面 雛雞覓食 刺蝟包
沓哨餛飩 大方豆腐 蛋黃酥 德江土家族麻餅
侗鄉腌魚 都勻沖糕 豆腐腦 豆沙窩
海南 - 更多
抱羅粉 叉燒包 腸粉 儋州小吃----長坡米爛
儋州小吃----光村沙蟲 儋州小吃----洛基粽子 儋州小吃----那大狗肉 東山羊
獨具特色的苗家酸食 娥姐粉果 海南昌江美食白斬乳羊 海南粉
海南干貝 海南海參 海南火鍋 海南雞飯
韓國 - 更多
韓式醒胃小食酸甜羅卜
杭州 - 更多
水晶銀菊糕
河北 - 更多
白肉罩火燒 白運章包子 保定府三件寶 本齋清真肉餅
博愛小吃——漿面條 滄州冬菜 柴溝堡熏肉 地瓜果脯
二仙居碗坨 蜂蜜麻糖 郭八火燒 河北出色的菜飯
槐茂醬菜 煎碗坨 潔白如雪撥御面 金牛奶油蛋卷
河南 - 更多
B仔涼粉 安陽三熏 百子壽桃 冰糖熟梨
蔡記蒸餃 曹馬芝麻糖 纏絲蛋 炒涼粉
大刀面 大京棗 大營麻花 蛋松果
道口燒雞 第一樓小籠包子 粉漿飯 風味炒冰
黑龍江 - 更多
冰點 大肉餅 哈爾濱風干口條(豬舌) 哈爾濱水晶肚
哈爾濱松仁小肚 哈爾濱五香牛肉乾 哈爾濱蝦油小菜 哈爾濱小吃----大麵包
哈爾濱小吃----老鼎豐糕點 哈爾濱熏雞 哈爾濱熏肘花 哈爾濱羊干腸
哈爾濱油脂腸 紅梅牌脆松糖 猴頭蘑 黃米切糕
湖北 - 更多
包面 冰涼糕 炒白果 炒良鄉栗子
沖糯米粉 頂頂糕 燉蓮子 鄂州「東坡餅」
二七路的牛肉麵粉 紅燒蹄(骨旁) 紅薯干 湖北沔陽「仙桃蒸三元」
黃石港餅(湖北) 黃州燒梅 鹼酥餅(武漢) 江陵八寶飯
湖南 - 更多
寶慶豬血丸子 保靖秤砣耙 冰糖湘蓮 德山松花皮蛋
德園包子 東安子雞 豆豉剁辣椒 豆豉姜
發絲百葉 鳳凰社飯 和記米粉 湖彩蛋
湖南花肉 湖南臘肉 湖南臘魚 湖南蘭花蘿卜
吉林 - 更多
白肉血腸 朝鮮族沉藏泡菜 打糕 會友發包子
健身美容食品——薏美酥 芥末墩兒 冷麵 李連貴熏肉大餅
清蒸白魚 什錦田雞油 筱筱火燒 筱筱火勺
新興園蒸餃 延邊蘋果梨 延邊魚香泡菜 掌上明珠
江蘇 - 更多
八寶參糕 白鵝(蘇式船點) 白糖楊梅 冰葫蘆
薄皮包 常熟叫化雞 常州大麻糕 潮糕
春卷 蔥烤鯽魚 蔥油大燒 脆青梅
大方糕(蘇式) 大京果(揚式) 蛋燒賣 刀魚羹鹵子面
江西 - 更多
白糖糕 脆皮石魚卷 燈芯糕 風味佳品甑子糕
紅米鹼水粑 洪都素燴 江西「三合湯」 江西藜蒿炒臘肉
金線吊葫蘆 酒糟湯圓 蘭花根 藜蒿臘肉
靈芝糯團 廬山石耳 廬山石雞 廬山石魚
遼寧 - 更多
鞍山楓葉肉乾 鞍山肉棗 百樂熏雞 長春蹄花絲
蔥花缸爐(遼寧) 撫順小香腸 干醬肉 溝幫子熏雞
海涼粉 錦州什錦小菜 老邊餃子 老山記海城餡餅
遼陽塔糖 馬家燒麥 沈陽回頭 五彩雪花扇貝(大連)
美國 - 更多
把加州陽光吃進肚裡 美國速熟米飯 玉米花沾(美國)
緬甸 - 更多
緬式糯糊
內黃縣 - 更多
內黃灌腸
內蒙古 - 更多
白蘑 刀切(內蒙古) 刀切酥 發菜
哈達餅 黃油 燴明珠 燴銀絲
烤羊方 烤羊腿 喇嘛廟提漿月餅 (內蒙古) 馬蹄酥
蒙古包子 蒙古炒米 蒙古餜子 奶茶
南京 - 更多
南京的小吃
寧夏 - 更多
八寶飯 白水羊肉 爆炒羊羔肉 炒糊餑
粉湯彩餃 粉湯水餃 枸杞食品 固原風味小吃
鍋盔 紅燒牛肉 回民筵席十大碗 回族麥芽糖
回族碾饌兒 回族蒸艾葉 燴小吃 寧夏釀皮子
青海 - 更多
安多面片 藏族酸奶 炒麵片 尕面片
焜鍋饃饃 拉條 奶茶 奶皮
釀皮 青海名菜 青海月餅 清蒸牛蹄筋
松子魚 酥油糌粑 甜醅 羊肉炒麵片
全國 - 更多
全國105座城市特色小吃(上) 全國105座城市特色小吃(下)
日本 - 更多
25層挑高美食 30年歷史的本家大章魚燒 949個性餡餅 大排長龍的新宿三葉回轉壽司
調味海帶絲 東京也有美味的章魚燒喔! 獨特春雷鍋巴四川味 好吃的章魚燒盡在大阪道頓堀
華麗氣派的車屋鳥燒 黃蘿卜(澤庵) 辣白菜 浪漫約會的「繩のれん」
日本街頭大啖美味小吃 日本西點 日本魚糕 四喜飯團
瑞士 - 更多
瑞士鼓絲鼓絲(Couscous)
山東 - 更多
八寶茶湯 八批果子 濱州「鍋子餅」 濱州芝麻酥糖
博山烤肉 博山小吃——酥鍋 長清大素包 朝天鍋
春餅(荷葉餅) 單縣羊肉湯 蛋酥炒麵 德州扒雞
豆汁粥 風鴨 芙蓉燒麥 福山拉麵(抻面)
山西 - 更多
安澤火腿 八寶飯 白豬頭肉 保德碗托
保德油棗 饞酥 長治臘驢肉 長治山楂餅
蔥花烙餅 蔥花脂油餅 代縣黃酒 代縣麻片
德盛園「頭腦」 登上大雅之堂的食品----精莜麵 定襄蒸肉 豆腐腦
陝西 - 更多
(清真)紅燜羊頭 biang biang面 安康風味小吃一絕——蒸面 安康窩窩面
白封肉 白吉餅與肉夾饃 梆梆肉 寶雞茶酥
薄荷餃子 菜豆腐 長安板栗 長武鍋盔
炒粉魚 扯麵 大刀面 大荔瓜果
上海 - 更多
冰激凌水果沙拉 臭豆腐 春風松月樓素菜包 蔥油餅(上海)
蔥油麵 淡而有味-真如白切羊肉 粉蒸蛋糕 楓涇丁蹄
鳳尾魚 干貝湯包 高橋松餅 高橋松糕
桂花赤豆湯 桂花糖粥 烘山芋 猴銀魚
順德 - 更多
雙皮奶
四川 - 更多
安岳鹹肉 八寶蛋炸食 (川式) 八寶黑米粥 八寶油糕
拔絲香蕉 白橙糖 白米酥 白市驛板鴨
玻璃燒麥 叉燒包子(川味) 長壽薄脆(四川) 腸腸兒粉
朝包子 成都鳳尾酥 成都麻辣豬肉乾 成都毛風雞
台灣 - 更多
阿國鵝肉 阿嘉伯仔狀元糕(民國88年) 阿娟肉粽 阿龍意麵
阿美綠豆湯(民國54年) 阿明豬心 阿瑞意麵(民國11年) 阿松刈包(民國64年)
阿桃醬園 阿祥蝦仁肉圓 愛玉凍(愛玉冰) 安平豆花
粄 包子祿(清光緒年間) 冰鎮鴨魯味 吃冰棒四十年--順天冰棒
天津 - 更多
「桂發祥」什錦麻花 白記餃子 白記水餃 棒槌果子
曹記驢肉 馳名中外的天津「狗不理」的包子聞名久矣 蔥油目魚 大福來鍋巴菜
豆腐腦和老豆腐 豆皮卷圈 豆香齋牛肉香圈 杜稱奇火燒
恩發德蒸餃 耳朵眼炸糕 宮廷小吃--「果仁張」 怪味果仁
西藏 - 更多
安多面片 吧啦餅 白腸 藏式面條
藏族吹肺、吹肝 藏族酥酪糕(醍) 藏族血腸 炒肺片
腐奶渣粥 黑腸 卡賽 拉薩生牛肉醬
麥片粥 米粥 奶渣點心 帕扎瑪果
香港 - 更多
車仔面和雲吞面 蟲草鴿 鳳爪 火熱玉米旋風
街邊小吃 涼茶鋪與甜品店 鄉土傳統甜食「人和豆腐花」 香港甜品
粥麵店與大排檔
新加坡 - 更多
Chendol GADO GADO MEE REBUS TAUHU GORENG
白鬍椒螃蟹 冰糖雪蛤 菜飯 炒菜頭棵
炒福建面 炒棵條 炒啦啦 釘螺
豆漿湯圓 番薯蛋 福州蚝餅 腐皮卷
新疆 - 更多
艾西姆桑扎 薄皮包子和烤包子 粉湯 哈密瓜
哈蜜瓜脯 核桃 街頭風味串烤肉 喀什饢坑肉
烤饢 烤全羊 烤羊肉串 柯爾克孜族烤全羊
庫車湯面 庫爾勒香梨 拉條子 米腸子與面肺子
義大利 - 更多
番茄青蚝湯 關於義大利面的美味 健康美味的義大利菜 磨坊主婦小龍蝦—加莉娜風味
蘑菇燴牛肋排 鮮茄海鮮幼面 義式香脂醋醬拌田園沙拉 義大利細面條
意式番茄攀(Pizza) 意式色拉捲筒(manicotti) 雲呢拿忌廉布甸
印度 - 更多
酸乳酪烤雞 印度烤鴨
印尼 - 更多
美味烤雞肉串 蘇門答臘烤鴨 杏仁辣子雞
越南 - 更多
烤釀餡雞 越南小食多姿采
雲南 - 更多
八寶飯 八仙粉 扒擦 包穀粑粑
包穀稀飯 包燒鮮魚 冰糖金耳鴿蛋 冰豌豆粉
布朗族菜 炒螺黃 樹頭菜炒火腿 澄江藕粉 蟲草
春城鮮蝦餃 大救駕 大理翠梅酸辣魚 大理餌塊
浙江 - 更多
矮人松糕 八珍糕(紹式) 白蛇燒餅 白峴吊瓜子
白象香糕 百果糕(寧式) 薄餅 饞死人的金華饅頭
長人餛飩 蔥包檜兒 大荊冬米糖 大荊石蓮糊
陡門頭燈盞糕 豆酥糖 蜂糕 福壽糕
I. 七寶湯團的歷史
在上海有一條老街叫七寶,其街上的美食非常之多,現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我個人認為非常好吃的(有些是去以後必吃的)排名不分先後,可以讓喜歡美食的朋友大家討論分享一下。
NO.1 七寶小籠
說到小籠大家一定首先想到是南祥的小籠,可是現在的南祥小籠確實不如以前那麼好了。現在發現七寶的小籠倒是非常的好吃。在七寶老街橋旁邊的那家小籠店是整個七寶最為好吃的小籠店,這家店招牌就是蟹黃小籠,湯多味鮮,最為重要的是它沒有腥味,把皮弄開可以完全用肉眼看到裡面的蟹黃,用料十足。他們店裡有一震撼的小籠,魚翅小籠價格高達88元8個之貴,有錢的朋友可以試試。
個人推薦:蟹黃小籠 蟹粉小籠 蟹粉獅子頭
特別攻略:雖說這件店有外賣生的,但我個人建議還是不要買生的,畢竟這個不是其他的東西在家很難蒸出這個味道。他們家另一個特色,就是蟹粉獅子頭了,聽說是獲過什麼獎的,所以吃的時候千萬不要錯過了,蟹粉獅子頭建議還是買回家吃,這樣不至於沒有胃口吃下面的美食。
NO.2 七寶老街湯團
說到七寶那不得不提我媽的最愛——湯團。七寶的湯團是非常好吃的,可以說在上海我覺得除了七寶的那個湯團,那就是城隍廟的那個湯團好吃了。吃的的人也比較多,所以有的時候去還要排隊。不過,現在的質量比起以前來說稍微差了一些,比起上海其他其他地方的還算是不錯。千萬不要點酒釀園子,那個實在是太難吃了,我今天點了就非常的後悔。其他的還不錯,建議不要吃太多因為後面還有好吃的等著你。
個人推薦:棗泥湯團
特別攻略:你覺得實在是好吃就買一次生的回家自己燒(湯團比較好燒),買10個還可以送一個哦~~酒釀小園子千萬不要點,非常的難吃~~
NO.3 七寶糕團
七寶在上海所以就有南方比較有特色的糕團,對於喜歡吃糕團的我來說七寶簡直就是一個聖地。每每去七寶都會去買些糕團、粽子回家,這次去也不例外。意外的苦於粽子店排隊的人比較多,只能先去買人比較少的糕團店了。在七寶有一家叫一品方糕的非常好吃,建議大家都去那裡買。七寶的糕團花色不能說很多,但絕對是非常有特色的。那個一整塊糕,又可以切成小塊,每個小塊又都有餡料就是我的最愛了。
個人推薦:各色糕點
特別攻略:最好不要當場吃留著肚子吃其他無法帶走的美食,可以買些回家,但不要太多免得吃不了扔掉,這些糕團的保質期都是比較短的。
NO.4 健康脆餅
現在什麼都講究健康,吃的那更不能例外了。在七寶的一條小路裡面(可以問問當地的商戶,他們都會非常熱情的告訴你怎麼走的),有一家專門做健康脆餅的店家。這個餅非常的香脆可口,當你吃完第一口以後一定會想到去吃第二口,第三口甚至於更多口,千萬要忍住七寶的美食實在太多了留點肚子給後面的吃的。這個健康餅其實就是用粗糧做出來的,所以非常的好吃。
個人推薦:健康粗糧脆餅
特別攻略:如果買的多的話(我指兩個以上,不含兩個)和老闆商量一下或許可以便宜,畢竟老闆也是一個熱情好客的人。
NO.5 七寶臭豆腐
到了七寶滿大街的都有臭豆腐,但這些臭豆腐店只有一家是好吃的,那就是一路走到底的那一家店。這家店已經有好幾年的歷史了,是整個七寶裡面最好吃的一家臭豆腐店。這家店的生意也異常的好,要排隊。我在排隊的時候聽到一個念過70的老婆婆說這家店在很久以前就有了,並接這次來就是專門來吃這家店的臭豆腐的。由此可見這家店的臭豆腐之好吃~~
個人推薦:臭豆腐
特別攻略:在這家店的旁邊還有幾家也是賣臭豆腐的,但味道不如這家,所以要特別注意了千萬不要搞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