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八上物理實驗班答案

八上物理實驗班答案

發布時間: 2021-07-31 14:41:05

『壹』 八年級上冊物理實驗與探究報告冊答案(人教版)全部的答案。急!!!

活動
1
: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二、活動准備

1.

1
)零刻度線

量程

分度值


2
)①被測物體的一端

緊靠

保持平行

歪斜②正對

分度值的後一位③數字

單位

3.
垂直

整數

三、活動過程

1.0

15cm
(或
0

20cm

0.1cm
2.
收集證據

測量對象

長度

寬度


1



2



3


平均值


1



2



3


平均值

課本

25.88

25.90
25.92

25.90

18.20

18.22
18.24

18.22

作業本

25.63
25.64

25.65

25.64

18.18

18.19

18.20

18.19

···

評估

①刻度尺
應緊貼被測物體
②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尺面垂直③多次測量求其平均值④求其平均值過
程中先去掉有明顯錯誤的數據

活動
2
:用停表測量時間

二、
活動准備

1.30s(

0.5min) 15min
三、
活動過程

1.
測量

對象

1min
脈搏跳動的次數

脈搏跳動
10
次的時間
/s

1



2



3


平均值


1



2



3


平均值

成員
1
73
76
71
73.3
9.2
9.4
9.6
9.4
成員
2
67
71
69
69
9.6
9.4
9.8
9.6
評估
①多次測量求其平均值:
多測幾個
10
次跳動的時間,
求其平均值②求其平均值過程中先去掉有
明顯錯誤的數據

活動
3
: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

二、活動准備
1.v=
t
s

分度值的後一位

三、活動過程

1.
小車將要通過的路程
S
1

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撞擊金屬片的時間
t
1

收集證據

路程

運動時間

平均速度

全程

S
1
=52.32cm
t
1
=3s
v
1
=0.1744m/s
上半段

S
2
=26.18cm
t
2
=2s
v
2
=0.1309m/s

2
活動
4
:調查學校和社區周圍的雜訊污染

(略)

活動
5
: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

二、活動准備

1.

1
)量程

分度值

玻璃泡


2
)①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

容器底和容器壁

②穩定

③被測液體中

相平

三、活動過程

1.100
o
C 1
o
C
2.

收集證據

自來水

溫水

開水

估測溫度
/
o
C
15
30
98
實測溫度
/
o
C
18.6
32.2
92.8
分析與論證

自來水估測值與真實值查
3.6
o
C
估計值偏低,溫水相差不大,開水相差
6.8
o
C
,估計值偏高

評估
與其他小組的結果整體情況相差不大,只不過在具體數據上不太一致,這可能是因人而異吧

活動
6
: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

二、活動准備

1.
不會升高
2.
停表
4.
攪拌

三、活動過程

猜想和假設

不變或升高

設計實驗和進行實驗

1.
從下到上
2.
縮短沸騰時間,節約燃料
3.
海波中
4.
試管不接觸燒杯底

試管中裝有晶體的部分
完全浸沒在水中
5.40 1 4

5
收集證據

時間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

海波的溫度
/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蠟的溫度
/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分析與論證
(首先自己繪制圖像)

1.

1
)唯獨不斷升高;溫度不變;溫度不斷升高
(2)
溫度始終不斷升高

2.
海波溫度不變,石蠟溫度不斷升高

3.
溫度達到熔點,且不斷吸熱

4.
固液

評估
①溫度計不夠精確②測量時存在誤差

活動
7
: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二、活動准備

1.
火柴

停表
2.
外焰
3.
①加蓋蓋板②加大火焰③提高水的初溫④減少水的質量

三、活動過程

猜想和假設

吸收熱量,溫度不斷升高

不斷吸熱,溫度不變

設計實驗和進行實驗

2.90

0.5min

收集證據

時間
/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

水的溫度
/


90
91
92
93
94
96
98
99
100
100
100

分析與論證
(首先自己繪制圖像)

1.
有氣泡從燒杯底部冒出,越往上氣泡越大最後破裂
2.
不斷吸熱,溫度不變

評估

燒杯,石棉網上留有餘溫。

『貳』 八年級上冊物理教科版實驗探究手冊答案

我需要八年紀物理教科版上冊實驗探究報告冊答案

『叄』 八年級物理上冊實驗報告冊答案

這個沒有標准答案 所以網上不會有
你想讓人一個字一個字給你打么?
而且你沒說八年級上冊物理實驗探究報告的版本

『肆』 八年級上冊的物理實驗探究報告冊的答案(人教版)

這個東西不好弄,如果網上沒有的話,就應該沒有了吧…最好還是自己寫,實在不會 抄同學的啊哈…

『伍』 跪求八年級下物理實驗班蘇科版答案!!謝謝!!

想當初我也是找別人要物理答案,後來我物理老不及格,後來是我天天死磕,才補回來,聽姐姐一句勸,自己做。
不指望被採納,只是發自內心。

『陸』 人教版課時新體驗八上物理答案 !!!急需急需!!!

聲現象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1、我們知道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但有的時候,比如敲桌子時,我們能聽到聲音,卻看不見桌子的振動,你能想辦法證明桌子發聲時也在振動嗎?
答:可以在桌面上放一些輕小的物體,如粉筆屑、泡沫、小紙團等把桌面的振動放大,通過輕小物體的振動觀察桌面的振動。
2、北京到上海的距離約為1000km,假設聲音在空氣中能夠傳得這么遠,那麼從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長時間?火車從北京到上海需要多長時間?大型噴氣式客機呢?自己查找所需的數據,進行估算?
解:t聲=s/v聲=1000000m÷340m/s≈2941.18s
t火車=s/v火車=1000km÷200km/h=5h
t客機=s/v客機=1000km÷1000km/h=2h
3、將耳朵貼在長鐵管的一端,讓另外一個人敲一下鐵管的另一端,你會聽到幾個敲打的聲音!親自試一試,並說出你其中的道理。
答:可以聽到兩個敲打的聲音,先聽到的是通過鐵管傳到耳朵里的,後聽到的是通過空氣傳到耳朵里的。因為聲音在鐵中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快。
4、聲音遇到障礙物能向相反的方向傳播,一個同學向一口枯井的井底大喊一聲,經過1.5s聽到回聲,那麼這口枯井的深度大約是多少米?(聲速按340m/s計算)
解:s=vt=340m/s×1.5/2s=255m
5、聲音在不同的物質中傳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據小資料知道:多數情況下,聲音在氣體中的速度比在液體中慢,在固體中的速度比在液體中快,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受溫度影響。
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1、許多立體聲收音機有「STEREO-MONO」開關,開關處於STEREO位置時放出的聲音和電台播出的一樣,是立體聲;而處於MONO位置時收音機把兩個聲道的信號合成一個聲道,沒有立體聲的效果。找一台立體聲收音機,試一試這個開關的作用(使用耳機效果更明顯),向有經驗的人請教:既然立體聲更為逼真,為什麼還要設置這樣的開關?
答:將開關處於MONO位置時接收信號比較靈敏。
2、(略)
三、聲音的特性
1、如果你家中有樂器,觀察一下它是怎樣發出聲音的,又是怎樣改變單調和響度的。
答:見課本第23頁科學世界。
2、製作音調可變的哨子。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個活塞,用水蘸濕棉花後插入兩端開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發出悅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音調就會改變(如圖),你能練著用它吹出一首歌嗎?
答:音調可變的哨子是通過改變竹管中空氣柱的長短來改變音調的高低。
3、某種昆蟲靠翅的振動發聲。如果這種昆蟲的翅在2s內做了700次振動,頻率是多少?人能聽到嗎?
解:f=700次÷2s=350Hz 人能聽到。
4、8個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的高度的水,敲擊它們,就可以發出「1,2,3,4,5,6,7,ⅰ」聲音來!
答:敲擊時音調依次為ⅰ,7,6,5,5,4,3,2,1(水振動從高到低)
用嘴吹音調依次為1,2,3,4,5,6,7,ⅰ(空氣柱振動從低到高)
四、雜訊的危害和控制
1、調查一下校園里或者你家周圍有什麼樣的雜訊。應該採取什麼控制措施?與班裡的同學交流,看看誰的調查更詳細,採取的措施更好。
答:雜訊主要有車輛發動機的聲音、鳴笛聲。周圍村民的鞭炮聲等。
可以採取多植樹、設置禁鳴標志的方法,當有噪音時關閉門窗。
2、在工廠里,雜訊主要來源於電動機、車床等。在公路上,雜訊主要來源於發動機、喇叭等。
3、為了使教室內的學生上課免受周圍環境雜訊干擾,採取下面的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C)
A、老師講話的聲音大一些。B、每個學生都戴一個防雜訊耳罩。
C、在教室周圍植樹。D、教室內安裝雜訊監測裝置。
4、在安靜的環境里,測量你的脈搏在1min里跳動的次數。在聲音過大的環境里,你的脈搏有變化嗎?測量一下!
答:正常人的脈搏和心跳是一致的。脈搏的頻率受年齡和性別的影響,嬰兒每分鍾120--140次,幼兒每分鍾90--100次,學齡期兒童每分鍾80--90次,成年人平均每分鍾70--80次,范圍在每分鍾60--100次左右,都是正常的。在聲音過大的環境里,人的脈搏會變快。
五、聲的利用
1、買瓷碗時,人們常會敲一敲碗,通過聲音來判斷瓷碗是否破損。這個方法應用的聲音的什麼特徵?
答:聲音的音調和音色都有,主要是根據碗的音調不同來判斷的。
2、用超聲測位儀向海底垂直發射聲波,經過4s後收到回波。此處海底有多深?
解:s=vt=1531m/s×4/2s=3062m
3、學過聲現象這一章後,請結合學過的知識,再加上你豐富的想像,寫一篇「無聲的世界」或類似題目的科學作文。(略)
第二章光現象
一、光的傳播
1、一次閃電過後經過4s聽到雷聲,雷聲發生在多遠的地方?
解:s=vt=340m/s×4s=1360m
2、「井底之蛙」這個成語大家都很熟悉吧?你能解釋為什麼「坐井觀天,所見甚小」嗎?你能用光的直線傳播原理畫圖來說明嗎?
3、請你用光的直線傳播知識解釋影子是怎樣形成的。
答:因為光在同一種均勻的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且光不能穿過不透明物體上後,在這個物體的一側就會有一個光照射不到的區域,這就是影子。
4、舉出一些例子,說明光的直線傳播在生活中應用的例子。
答:射擊時三點一線瞄準目標,日食、月食形成,激光掘井機,站隊時看前一個人後腦勺等等。
二、光的反射
1、光與鏡面成300角射在平面鏡上,反射角是多大?試畫出反射光線,標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如果光垂直射到平面鏡上,反射光線如何射出?畫圖表示出來。
2、有時,黑板反射的光能「晃」著一些同學的眼睛,畫出這個問題的光路。為保護同學的眼睛,請你根據所學的知識提出改變這種狀況的建議。
建議:對學生換座位,換用表面粗糙的毛玻璃黑板。

3、電視機的遙控器可以發射一種不可見光,叫做紅外線,用它來傳遞信息,實現對電視機的控制。試著不把遙控器對准電視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鈕,有時也可以控制電視,這是為什麼?
答:遙控器發出的紅外線照射到房內的物體上,經過反射進入電視的控制窗口。
4、自行車尾燈的結構如圖所示。夜晚,用手電筒照射尾燈,看看它的反光效果。試著在圖上畫出反射光線來。
5、激光測距儀向目標發射激光脈沖束,接受反射回來的激光束,測出激光往返用的時間,就可以算出所測天體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是3.8×108m,計算一束激光從激光測距儀出發,大約經過多長時間反射回來。
解:t=s/v = ≈2.53s
三、平面鏡成像
1、一個同學站在平面鏡前1m處,鏡中的像與他相距(D)
A、1m B、0.5m C、0m D、2m
2、試畫出圖中的小丑的帽子在平面鏡中的像。
3、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後上方,被測者識別對面牆上鏡子里的像,視力表在鏡中的像與被測者相距多遠?與不用平面鏡的方法相比,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
答:4.6m,可以在較小的房間內檢查視力。
4、如圖所示,A/B/是AO在平面鏡中成的像。畫出平面鏡的位置來。
5、潛水艇下潛後,艇內的人員可以用潛望鏡來觀察水面上的情況。我們利用兩塊平面鏡就可以製作一個潛望鏡。自己做一個潛望鏡並把它放在窗戶下,看看能否觀察到窗外的物體。如果一束光水平射入潛望鏡鏡口,它將經過怎樣的路徑射出?畫出光路圖來。

四、光的折射
1、圖中,哪一幅圖正確地表示了光從空氣進入玻璃中的光路?(丙)
2、一束光射向一塊玻璃磚。畫出這束光進入玻璃和離開玻璃後的徑跡(注意標出法線)。
3、把一支鉛筆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鉛筆好像在水面上折斷了。這種現象是由光的折射現象引起的。
4、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幣,再放一些水。把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當杯子下移到某一個位置時,可以看到兩枚硬幣。做這個實驗,並解釋這種現象。
答:看到的兩枚硬幣中有一個是硬幣通過水面折射而成的像,(上面的那個),由於折射,水中物體看起來比實際的高一些;另一個是通過杯子側面水的折射而成的像(下面較大的那個)。
五、光的色散
1、用放大鏡觀察彩色工作時的屏幕,對比發白光的區域和其它顏色的區域,看看紅、綠、藍三種色條的相對亮度有什麼不同。
答:發白光的區域紅、綠、藍三種色條的相對亮度相等。發紅光的區域紅色條亮度大,發綠光的區域綠色亮度條大,發藍光的區域藍色條亮度大。
2、如果一個物體能反射所有色光,則該物體呈現白色;如果一個物體能吸收所有色光,則該物體呈現黑色;如果一個物體能透過所有色光,則該物體是無色透明的。
3、在一張白紙上用紅顏料寫一個「光」字,把它拿到暗室,只用紅光照射時,你將看到什麼現象?只用綠光照射時,你又將看到什麼現象?
答:只用紅光照射時,白紙反射紅光,紅色的「光」字也反射紅光,進入我們眼睛的只有紅色光,所以只能看到一張紅色的紙,看不見紅色的「光」字。
只用綠光照射時,白紙反射綠光而呈綠色,紅色的「光」字吸收綠光沒有反射光,字呈黑色,所以能看到綠紙上有一個黑色的「光」字。
4、放電影用的銀幕為什麼用白色的布?
答:用布可以發生漫反射,從而讓不同方向的觀眾都能看到電影。用白色的是因為白色能夠反射各種色光,觀眾才能看到彩色的畫面。
5、在暗室里用紅光照射一幅絢麗多彩的油畫作品,將會看到什麼現象?為什麼?
答:我們將只能看到一些不規則的紅色色塊。這是因為絢麗多彩的油畫畫面由各種顏料組成,這些顏料中只有紅色顏料能反射紅色光。其它顏料吸收了紅光,呈黑色。
六、看不見的光(略)
第三章透鏡及其應用
一、透鏡
1、怎樣可以測得凸透鏡的焦距?拿一個凸透鏡試一試。
答:拿一個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再把一張紙放在它的另一側,改變透鏡與紙的距離,直到紙上的光斑變得最小、最亮。測量這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記錄下來。這個距離就是凸透鏡的焦距。
2、如圖,A、B是兩個口徑相同的凸透鏡,它們的焦距分別是3cm和5cm。按照實際尺寸畫出平行光經過它們之後的徑跡。哪個凸透鏡使光偏折得更多些?

口徑相同的凸透鏡,凸度越大,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強;凸度越小焦距越長,折光能力越弱。
3、要想利用凸透鏡使小燈泡發出的光變成平行光,應該把小燈泡放在凸透鏡的什麼位置。試試看。你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實際上利用了前面學過的什麼道理?
答:應該把小燈泡放在凸透鏡的焦點上。根據平行於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後會會聚在凸透鏡的焦點上和光路可逆定律。
4、一束光通過透鏡的光路如圖所示,哪幅圖是正確的?(甲)

5、根據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在圖中的虛線框內畫出適當類型的透鏡。

二、生活中的透鏡
1、照相機的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照片是照相時形成的像。判斷書中3.2-1中樹所成像的正倒。
答:照相機根據「u>2f,f<v<2f」成倒立縮小實像原理製成。所以樹所成像是倒立的。
2、凸透鏡是許多光學儀器的元件,可以呈現不同的像。應用凸透鏡,在照相機中成縮小、倒立的實像;在投影儀中成放大、倒立的實像;而直接用凸透鏡做放大鏡時,成放大、正立的虛像。
3、手持一個凸透鏡,在室內的白牆和窗戶之間移動(離牆近些),在牆上能看到什麼?
答:能看到窗外景物及窗戶倒立縮小的實像。因為此時物距大於凸透鏡2倍焦距。
4、用水彩筆在磨砂燈泡的側面畫一個你所喜歡的圖案(這時不要接通電源),然後接通電源,拿一個凸透鏡在燈泡和白牆之間移動,能不能在牆上得到所畫圖案的像?有幾個位置可以使凸透鏡在牆上成像?是實像還是虛像?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是正立的還是倒立的?
答:凸透鏡在燈泡和白牆之間移動時,有兩個位置可以在牆上得到所畫圖案的清晰的像。離燈泡較近的位置,像是放大的;離燈泡較遠的位置,像是縮小的,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實像。
三、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都遵循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說一說它們分別應用了凸透鏡成像的哪個規律?
答:照相機利用了物距大於二倍焦距時,像距大於一倍焦距小於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規律。投影儀利用了物距大於一倍焦距小於二倍焦距時,像距大於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的規律。放大鏡利用了物距小於一倍焦距時物體通過凸透鏡成放大、正立的虛像的規律。
2、找一個圓柱形的玻璃瓶,裡面裝滿水。把一支鉛筆水平地放在水瓶的一側,透過水瓶,可以看到那支鉛筆。把筆由靠近水瓶的位置向遠處慢慢地移動,透過水瓶你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描述這個現象。
與前面用凸透鏡所做的實驗相比,有什麼共同之處?有什麼不同?
答:玻璃瓶相當於一個柱面透鏡。當鉛筆由靠近水瓶的位置向遠處慢慢地移動時,透過水瓶可以看到鉛筆尖逐漸變長,到某一位置時,鉛筆尖突然改變方向。
用凸透鏡做實驗,當鉛筆由靠近凸透鏡的位置向遠處慢慢地移動時,透過凸透鏡會看到鉛筆逐漸變大,而形狀保持不變,到某一位置時,鉛筆尖也會突然改變方向。
3、學習使用照相機,向有經驗的人了解光圈、快門和調焦環的作用。「傻瓜相機」有沒有光圈和快門?是不是需要「調焦」?
答:「傻瓜相機」也有光圈和快門,只不過它們都安裝在機身裡面。傻瓜相機內部增加了一些電子、機械設備,可以根據光線的明暗程度自動調整光圈、快門,不需要人工調節。傻瓜相機也能自動聚焦,不需要手動調焦。

『柒』 八年級上物理實驗班提優訓練(國標人教版)答案

不可能!實驗班後面有答案!!!!

『捌』 八上物理實驗班和典中點和五三哪個好

個人覺得五三好比較全面,我做五三物理穩居95以上

『玖』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實驗班提優訓練答案

可以去書店買

熱點內容
老師被h 發布:2025-07-12 16:59:10 瀏覽:778
化學萬能夾 發布:2025-07-12 15:22:16 瀏覽:206
師德師風大討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2 13:36:50 瀏覽:887
教育功能有哪些 發布:2025-07-12 12:01:32 瀏覽:329
什麼什麼工作 發布:2025-07-12 11:04:17 瀏覽:624
dnf緊急任務是什麼 發布:2025-07-12 09:36:55 瀏覽:227
媽媽的心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12 09:33:04 瀏覽:158
師德師風測試題 發布:2025-07-12 09:03:10 瀏覽:7
日本歪曲歷史 發布:2025-07-12 08:37:05 瀏覽:424
優化的英語 發布:2025-07-12 07:23:08 瀏覽: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