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宋朝歷史名人

宋朝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 2021-07-31 15:35:02

⑴ 宋朝的歷史人物(重要的)

帝王 :太祖(開創宋朝基業 制定祖宗家法) 太宗(統一中原主要地區 第一位把重心當在安內的宋朝帝王) 真宗 (宋朝帝王懦弱 無能的開始 裝神弄鬼) 仁宗(本朝名臣倍出 其仁慈安詳尊重大臣) 神宗(支持王安石改革銳意進取的君主) 徽宗(中國歷史上藝術水準最高的帝王 崇信道教的帝王) 高宗(殺害名將岳飛 任用奸臣秦會) 孝宗(南宋最有上進心的帝王)
文臣:趙普(開國政策的謀劃者) 寇準(直臣 抗戰者的代表) 韓奇 范仲淹(主持西北抵禦西夏邊防的主將 並是慶歷新政的領導者) 包拯 王安石 司馬光 李綱 富弼 文天祥 陸秀夫 張世傑
武將 : 潘美 石守信 曹彬 楊業 狄青 岳飛 韓世宗
文人 三蘇 歐陽修 黃庭堅 柳永 姜夔 陸游 辛棄疾 曾鞏 李清照 秦觀 晏殊 楊萬里
奸臣:王欽若 蔡京 秦儈 賈似道 史彌遠
書畫家:王筌 徐熙 張擇端 徽宗 蘇軾 黃庭堅 米芾 李成 范寬 郭禧
哲學家:王安石 周敦頤 程頤 程顥 張載 朱熹 陸九淵 陳亮 葉適
科學家 沈括 畢升

⑵ 宋朝有那些歷史人物

太多了呀,宋太祖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宋太宗燭光斧影、白登之圍;宋真宗檀淵之盟;宋仁宗慶歷新政;宋英宗王安石變法;宋徽宗幽會李師師、發明瘦金體。宋欽宗靖康之變。宋高宗泥馬渡長江,偏安杭州;宋孝宗北伐等等。

名臣如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機智的寇準,鐵面無私的包拯,心憂天下的范仲淹,推行變法的王安石。還有奸臣高俅、蔡京、丁渭,害死了岳飛的秦檜,包攬朝政的賈似道,自大誤國的韓侂胄,寧死不屈的文天祥等;

武將有北宋的狄青,南宋的韓世忠、岳飛等。

還有名妓李師師、梁紅玉等。

詞人蘇洵、蘇轍、蘇軾三父子。奉旨填詞的柳永,偷聽宋徽宗和李師師幽會的周邦彥。

⑶ 宋朝時期有哪些名人

(1)宋太祖趙匡胤——宋朝開國皇帝
(2)歐陽修——宋朝文壇領袖
(3)包拯——人內稱包青天
(4)王安石——變法容革新派領袖
(5)司馬光——《資治通鑒》的主編
(5)蘇東坡——宋朝文藝全才
(6)朱熹——繼孔子孟子之後,人稱「朱子」,開創禮教先河
(7)岳飛——人稱「岳爺爺」
(8)沈括——宋朝著名科學家
(9)文天祥——抗元最激烈的代表
(10)宋江——小說《水滸傳》梁山好漢領袖(歷史上實為太行山)

⑷ 宋朝的名人

(1)文天祥——抗元最激烈的代表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一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寶祐四年進士第一。開慶元年,補授承事郎、簽書寧海軍節度判官。

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 ,任軍器監、兼權直學士院,因草擬詔書有諷權相賈似道語,被罷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沿長江東下,文天祥罄家財為軍資,招勤王兵至5萬人,入衛臨安。旋為浙西、江東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將援常州,因淮將張全見危不救而敗 ,退守餘杭。

(4)宋朝歷史名人擴展閱讀:

宋朝的相關學術:

完成了儒學復興,傳統經學進入了「宋學」的新階段,產生了新儒學即理學。促進了儒、道、佛三家相互交匯的深入發展,完成了古文運動。在唐宋八大家中,宋人佔了六家,詞達到全盛,話本在中國文學史上開辟了新的紀元。史學體裁多樣,興起了方誌學、金石學;著作豐富,達到了中國古代史學發展的頂峰。

宋朝的相關文學:

宋朝文學十足發達,秉詩、詞、散文都有偉大成就。讓宋朝散文走向興盛並承接古文運動的大師是歐陽修。歐陽修的散文主旨明確、內容充實、平易自然,為宋朝散文的風格奠定基調。三蘇之中,蘇洵的文章以議論見長,文風雄奇勁簡。

⑸ 宋朝重要的歷史人物

帝王 ________ 太祖(開創宋朝基業 制定祖宗家法) 太宗(統一中原主要地區 第一位把重心當在安內的宋朝帝王) 真宗 (宋朝帝王懦弱 無能的開始 裝神弄鬼) 仁宗(本朝名臣倍出 其仁慈安詳尊重大臣) 神宗(支持王安石改革銳意進取的君主) 徽宗(中國歷史上藝術水準最高的帝王 崇信道教的帝王) 高宗(殺害名將岳飛 任用奸臣秦會) 孝宗(南宋最有上進心的帝王)
文臣_______ 趙普(開國政策的謀劃者) 寇準(直臣 抗戰者的代表) 韓奇 范仲淹(主持西北抵禦西夏邊防的主將 並是慶歷新政的領導者) 包拯 王安石 司馬光 李綱 富弼 文天祥 陸秀夫 張世傑
武將 ________ 潘美 石守信 曹彬 楊業 狄青 岳飛 韓世宗
文人 三蘇 歐陽修 黃庭堅 柳永 姜夔 陸游 辛棄疾 曾鞏 李清照 秦觀 晏殊 楊萬里
奸臣 王欽若 蔡京 秦儈 賈似道 史彌遠
書畫家 王筌 徐熙 張擇端 徽宗 蘇軾 黃庭堅 米芾 李成 范寬 郭禧
哲學家 王安石 周敦頤 程頤 程顥 張載 朱熹 陸九淵 陳亮 葉適
科學家 沈括 畢升

⑹ 宋朝的歷史名人或歷史故事

宋朝的歷史名人:
趙匡胤 周去非 周邦彥 周密 周敦頤 晏殊 野利仁榮 薛稷 岳飛 朱熹 耶律隆緒 耶律德光 余玠 虞允文 移剌窩斡 元好問 元憲宗元明宗 元昊 楊政 楊延昭 楊文廣 楊業 楊沂中 楊萬里 葉適 葉紹翁 徐夢莘 宣宗 宣仁太後 辛棄疾 斜卯阿里 蕭觀音 蕭韓家奴 蕭仲恭 蕭太後 蕭撻凜 蕭綽 楊幺 文天祥 文彥博 魏勝 完顏阿骨打 完顏銀術可 完顏宗望 完顏婁室 完顏宗翰 完顏亮 完顏昌 宋江 蘇舜欽 蘇轍 蘇洵 蘇軾 司馬光 沈括 施耐庵 任得敬 秦觀 潛說友 秦檜 丘處機 歐陽修 陸游 黃庭堅 成吉思汗 蔡京 程頤 程顥 赤盞暉 曹彬 柴榮 包拯 畢升
宋朝名人歷史故事:
一、顯德三年(956年)春天,趙匡胤跟隨柴榮征伐淮南,首戰在渦口打敗南唐軍萬餘人,斬殺南唐兵馬都監何延錫等人。南唐奉化軍節度使皇甫暉、常州團練使姚鳳率領號稱十五萬的軍隊,駐扎在清流關,趙匡胤率領軍隊將其擊敗。趙匡胤追到城下,皇甫暉說:「我們各為其主,希望雙方布好陣式,以決勝負。」趙匡胤笑著同意。皇甫暉擺好陣式出戰,趙匡胤抱著馬脖子一直沖入南唐軍陣內,砍中皇甫暉的腦袋,將其與姚鳳一同擒獲。其父趙弘殷時任馬軍副都指揮使,率軍半夜時來到城下,傳呼開門,趙匡胤說:「父子誠然是至親,但是城門開關,卻是國家的事情。」等到天亮,趙弘殷才得以進城。韓令坤攻下揚州,南唐派軍隊來取,韓令坤主張退兵,柴榮命令趙匡胤率兵二千趕往六合。趙匡胤下令說:「揚州兵敢有過六合的,砍斷他們的腳。」韓令坤才固守揚州。趙匡胤不久在六合東面打敗南唐齊王李景達,斬殺一萬多人。回師後,趙匡胤被任命為殿前都指揮使,不久又被委任為定國軍節度使。
顯德四年(957年)春,趙匡胤跟隨柴榮出征壽春,攻克連珠寨,乘勢攻下壽州。回師後,柴榮又拜他為義成軍節度使、檢校太保,仍任殿前都指揮使。此年冬,趙匡胤跟隨柴榮征伐濠州、泗州,充當前鋒。此時,南唐在十八里灘紮寨,柴榮剛剛商議用駱駝擺渡軍隊時,而趙匡胤已率先單騎橫渡而過,他的部下騎兵也緊隨他渡過了河,因而攻破南唐軍寨。又用繳獲的南唐戰艦乘勝攻克泗州。南唐在清口駐屯軍隊,趙匡胤跟柴榮兩翼分兵沿淮河東下,連夜追到山陽,俘虜南唐保義軍節度使陳承昭獻給柴榮,因而攻下楚州。趙匡胤乘勝進軍,在迎鑾江口打敗南唐軍,直抵南岸,燒毀其營寨。又在瓜步攻破南唐軍,淮南最終平定。南唐中主李璟畏懼趙匡胤的威名,派遣使臣送給趙匡胤一封信,饋贈三千兩白金,企圖使用離間計。趙匡胤收到後,把白金全部送到內府,南唐的離間計失敗。
二、包拯被提拔為大理寺丞、知端州(相當於今天的廣東肇慶市)時。當時端州特產端硯是宋朝士大夫最珍愛時髦的雅器,當地每年向朝廷進貢。凡在這里做「一把手」的官員,都在「貢硯」規定的數量外加征幾十倍的數額以賄賂朝廷權貴,所謂「打點」中央的關系,此舉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個性官員包拯一上任就高調破除這則運行多年的潛規則,下令只能按規定數量生產端硯,州縣官員一律不準私自加碼,違者重罰。並且表態,自己作為「一把手」,決不要一塊端硯。此舉在當地掀起軒然大波。三年後,包拯任期滿,被調至中央任職,果然「歲滿不持一硯歸」。《包公擲硯》的故事就是以這個藍本創作的。[
包拯彈劾陳州京西路轉運司,揭露其盤剝災民的罪行的事跡,被石玉昆的《三俠五義》再創作為家喻戶曉的包公戲《陳州放糧》,民間渲染加工成開封府尹、欽差大臣「包青天」奉命查賑,劇中涉及國舅們害民肥私、包公查案遭人陷害、各路百姓掩護包公、包公怒鍘皇親國戚、成功放糧賑災等等,演繹了一個青天大老爺為民除害、不畏強權且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故事。
三、1084年(元豐七年),蘇軾離開黃州,奉詔赴汝州就任。由於長途跋涉,旅途勞頓,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遙遠,且路費已盡,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便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後被批准。當他准備要南返常州時,神宗駕崩。常州一帶水網交錯,風景優美。他在常州居住,既無飢寒之憂,又可享美景之樂,而且遠離了京城政治的紛爭,能與家人、眾多朋友朝夕相處。於是蘇東坡終於選擇了常州作為自己的終老之地。
四、據民間傳說,岳飛被秦檜夫婦施計殺害於風波亭,軍民對此無不義憤填膺。臨安一戶飲食攤販得知消息後也深感不忿,就搓捏了形如秦檜和王氏的兩個面人,絞在一起放入油鍋里炸,並稱之為「油炸檜」。人們為了發泄憤怒,便爭相購買。隨著顧客越來越多,店鋪就簡化製作工序,直接把兩條面纏繞起來油炸,成為現今常見的炸油條。至今,有些地方仍有把油條稱為油炸檜或油炸鬼。

⑺ 宋朝名人有哪些

1、蔡襄

梅佐官任藤州知州(今廣西藤縣)。當時藤州轄蒼梧、彝戎、雜揉等南越族諸域。前任諸官大都是徇私舞弊、貪贓枉法者,以致民怨沸騰。梅佐到任後,以寬厚仁義對待少數民族的人民,以開明政策招撫那些與官府作對的民族,使其誠服,並以自身的模範行動取信於民。

⑻ 宋朝有那些名人

(1)宋太祖趙匡胤——宋朝開國皇帝
(2)歐陽修——宋朝文壇領袖
(3)包拯——人稱包青天
(4)王安石——變法革新派領袖
(5)司馬光——《資治通鑒》的主編
(5)蘇東坡——宋朝文藝全才
(6)朱熹——繼孔子孟子之後,人稱「朱子」,開創禮教先河
(7)岳飛——人稱「岳爺爺」
(8)沈括——宋朝著名科學家
(9)文天祥——抗元最激烈的代表
(10)宋江——小說《水滸傳》梁山好漢領袖(歷史上實為太行山)
陸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南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浙江紹興人,漢族。12歲即能詩文,一生著作豐富,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等數十個文集存世,存詩9000多首,是我國現有存詩最多的詩人。
陸游不僅是偉大的詩人,而且是南宋重要的,力主抗金北伐的愛國政治家。從小習得文武全才。陸游與唐婉的愛情故事,也是千古傳頌的佳話。
李清照 (1084~約1155) 號易安居士,南宋傑出女文學家,山東濟南人,婉約詞宗。生於北宋元豐七年,山東章丘,逝於臨安,享年七十一歲。歷史上與濟南歷城人辛棄疾並稱「濟南二安」。
李清照雖為封建時代的一介女流,然而其才學、豪情依然不能被時代淹沒。她的「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已經成為千古名句。
辛棄疾(1140-1207)享年67歲,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漢族。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詞人和愛國者。
辛棄疾把中國詩詞的豪放風格,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境界。他更是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一生矢志不渝地主張抗金。其詩詞中的「醉里挑燈看劍」、「鐵馬秋風大散關」等等名句,令人心馳神往。

⑼ 宋朝名人有哪些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祐四年)
字希文。和包拯同朝,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學家,吳縣(今屬江蘇)人,漢族。少年時家貧但好學,當秀才時就常以天下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書批評當時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貶。宋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元昊反,以龍圖閣直學士與夏竦經略陝西,號令嚴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稱為龍圖老子,夏人稱為小范老子。1043年(宋仁宗慶歷三年)范仲淹對當時的朝政的弊病極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張建立嚴密的仕官制度,注意農桑,整頓武備,推行法制,減輕傜役。宋仁宗採納他的建議,陸續推行,史稱「慶歷新政」。可惜不久因為保守派的反對而不能實現,因而被貶至陜西四路宣撫使,後來在赴潁州途中病死,卒謚文正。有《範文正公集》傳世.
岳飛(1103.03.24-1142)
民族英雄、軍事家、抗金名將。字鵬舉,謚武穆,後改謚忠武。河北(今河南)相州
湯陰永和鄉孝悌里人(今安陽市
湯陰縣城東30里的菜園鎮程崗村)。
李清照李清照
(1084~約1155)
號易安居士,南宋傑出女文學家,山東濟南人,婉約詞宗。生於北宋元豐七年,山東章丘,逝於臨安,享年七十一歲。歷史上與濟南歷城人辛棄疾並稱「濟南二安」。其父李格非,北宋齊州歷城縣人,齊魯著名學者、散文家。母王氏,知書善文。夫趙明誠
,為吏部侍郎趙挺之之子,金石考據家。李清照早年生活優裕,工書能文,通曉音律。婚後與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整理,編寫了《金石錄》。中原淪陷後,與丈夫南流,過著顛沛流離、凄涼愁苦的生活。明誠病死,境遇孤苦。
幼承家學,早有才名。以詞著名,兼工詩文,並著有詞論的李清照,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聲譽,「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早年生活安定、優裕,詞作多寫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後,遭遇國家巨變,詞作多感慨身世飄零。她的詩文感時詠史,與詞風迥異。她還擅長書畫,兼通音律。現存詩文及詞為後人所輯,有《漱玉詞》等。主張「詞,當別具一家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環形山的女性。

熱點內容
老師被h 發布:2025-07-12 16:59:10 瀏覽:778
化學萬能夾 發布:2025-07-12 15:22:16 瀏覽:206
師德師風大討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2 13:36:50 瀏覽:887
教育功能有哪些 發布:2025-07-12 12:01:32 瀏覽:329
什麼什麼工作 發布:2025-07-12 11:04:17 瀏覽:624
dnf緊急任務是什麼 發布:2025-07-12 09:36:55 瀏覽:227
媽媽的心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12 09:33:04 瀏覽:158
師德師風測試題 發布:2025-07-12 09:03:10 瀏覽:7
日本歪曲歷史 發布:2025-07-12 08:37:05 瀏覽:424
優化的英語 發布:2025-07-12 07:23:08 瀏覽: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