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物質的量知識點
Ⅰ 高中化學《物質的量》重點知識
物質的量知識點小結
有關概念:
1、物質的量(n)
①物質的量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用物質的量可以衡量組成該物質的基本單元(即微觀粒子群)的數目的多少,它的單位是摩爾,即一個微觀粒子群為1摩爾。
③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是國際單位制中七個基本單位之一,它的符號是mol。
④ 「物質的量」是以摩爾為單位來計量物質所含結構微粒數的物理量。
⑤摩爾的量度對象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離子、質子、中子、電子等)或它們的特定組合。如1molCaCl2可以說含1molCa2+,2molCl-或3mol陰陽離子,或含54mol質子,54mol電子。摩爾不能量度宏觀物質,如果說「1mol氫」就違反了使用准則,因為氫是元素名稱,不是微粒名稱,也不是微粒的符號或化學式。
⑥使用摩爾時必須指明物質微粒的名稱或符號或化學式或符號的特定組合。
2.阿伏加德羅常數(NA):
①定義值(標准):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數目為標准;1摩任何物質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數目都是阿伏加德羅常數個。
②近似值(測定值):經過科學測定,阿伏加德羅常數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單位是mol-1,用符號NA表示。
3.摩爾質量(M):
①定義:1mol某微粒的質量
②定義公式: ,
③摩爾質量的單位:克/摩。
④數值:某物質的摩爾質量在數值上等於該物質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學式式量。⑤注意:摩爾質量有單位,是克/摩,而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學式的式量無單位。
4.氣體摩爾體積(Vm)
①定義:在標准狀況下(0℃,101kPa時),1摩爾氣體所佔的體積叫做氣體摩爾體積。
②定義公式為:
③數值:氣體的摩爾體積約為22.4升/摩(L/mol)。
④注意:對於氣體摩爾體積,在使用時一定注意如下幾個方面:一個條件(標准狀況,符號SPT),一個對象(只限於氣體,不管是純凈氣體還是混合氣體都可),兩個數據(「1摩」、「約22.4升」)。如「1mol氧氣為22.4升」、「標准狀況下1摩水的體積約為22.4升」、「標准狀況下NO2的體積約為22.4升」都是不正確的。
⑤理解:我們可以認為22.4升/摩是特定溫度和壓強(0℃,101kPa)下的氣體摩爾體積。當溫度和壓強發生變化時,氣體摩爾體積的數值一般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如273℃,101kPa時,氣體的摩爾體積為44.8升/摩。
5.阿伏加德羅定律
①決定物質體積的三因素:物質的體積由物質的微粒數、微粒本身體積、微粒間的距離三者決定。氣體體積主要取決於分子數的多少和分子間的距離;同溫同壓下氣體分子間距離基本相等,故有阿伏加德羅定律: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反之也成立。
②阿伏加德羅定律: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都含有相同數目的分子。
③阿伏加德羅定律及推論適用的前提和對象:可適用於同溫、同壓的任何氣體。
6.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有關推論:
(其中V、n 、p、ρ、M分別代表氣體的體積、物質的量、壓強、密度和摩爾質量。)
①同溫同壓下: ;
②同溫同體積: 。
7.標准狀況下氣體密度的計算
根據初中所學知識,密度=質量÷體積,下面我們取標准狀況下1mol某氣體,則該氣體的質量在數值上等於摩爾質量,體積在數值上等於摩爾體積,所以可得如下計算公式:
標況下氣體的密度(g•L-1)=氣體的摩爾質量(g•mol-1)÷標況下氣體的摩爾體積(L•mol-1)。
8.物質的量濃度
濃度是指一定溫度、壓強下,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質的量的多少。常見的濃度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溶液中溶質的體積分數,以及物質的量濃度。
①定義:物質的量濃度是以單位體積(1升)溶液里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
②定義公式為:
③單位:常用mol/L
④注意:溶液體積的計算及單位
9.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 與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ω及溶液密度ρ(g•cm-3)之間的關系:
10.易混淆的概念辨析
①物質的量與摩爾:「物質的量」是用來計量物質所含結構微粒數的物理量;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
②摩爾質量與相對分子質量或相對原子質量:
摩爾質量是指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它是一個有單位的量,單位為g•mol-1;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是一個相對質量,沒有單位。摩爾質量與其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數值相同。
③質量與摩爾質量:質量是SI制中7個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單位是kg;摩爾質量是1摩爾物質的質量,其單位是g•mol-1;二者可通過物質的量建立聯系。
11.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製
(1)配製步驟:
①計算所需溶質的量
②
③溶解或稀釋:注意冷卻或升溫至室溫
④移液:把燒杯液體引流入容量瓶。
⑤洗滌:洗滌燒杯和玻璃棒2~3次,洗滌液一並移入容量瓶。
⑥定容: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餾水至距離刻度線2~3 cm處改用膠頭滴管滴蒸餾水至溶液的凹液面與刻度線正好相切。
⑦搖勻:蓋好瓶塞,反復上下顛倒,搖勻。
⑧裝瓶:
(2)使用的儀器:
托盤天平或量筒(滴定管)、燒杯、容量瓶、玻璃棒、膠頭滴管、葯匙等。
(3)重點注意事項:
①容量瓶使用之前一定要檢查瓶塞是否漏水;
②配製一定體積的溶液時,選用容量瓶的規格必須與要配製的溶液的體積相同;
③不能把溶質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釋;
④溶解時放熱的必須冷卻至室溫後才能移液;
⑤定容後,經反復顛倒,搖勻後會出現容量瓶中的液面低於容量瓶刻度線的情況,這時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餾水。因為定容後液體的體積剛好為容量瓶標定容積。上述情況的出現主要是部分溶液在潤濕容量瓶磨口時有所損失;
⑥如果加水定容時超過了刻度線,不能將超出部分再吸走,必須重新配製。
(4)實驗誤差分析:
實驗過程中的錯誤操作會使實驗結果有誤差:
<1>使所配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偏高的主要原因
①天平的砝碼沾有其他物質或已銹蝕。使所稱溶質的質量偏高,物質的量濃度偏大
②調整天平零點時,沒調平,指針向左偏轉(同①)。
③用量筒量取液體時仰視讀數(使所取液體體積偏大)。
④把量筒中殘留的液體用蒸餾水洗出倒入燒杯中(使所量液體體積偏大)。
⑤把高於20℃的液體轉移進容量瓶中(使所量液體體積小於容量瓶所標注 的液體的體積)。
⑥定容時,俯視容量瓶刻度線(使液體體積偏小)。
<2>使所配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①稱量時,物碼倒置,並動用游碼(使所稱溶質的質量偏低,物質的量偏小)。
②調整天平零點時,沒調平,指針向右偏轉(同①)。
③用量筒量取液體時俯視讀數(使所取液體體積偏小)。
④沒洗滌燒杯和玻璃棒或洗滌液沒移入容量瓶中(使溶質的物質的量減少)。
⑤定容時,仰視容量瓶刻度線(使溶液體積偏大)。
⑥定容加水時,不慎超過了刻度線,又將超出部分吸出(使溶質的物質的量減少)。
<3>對實驗結果無影響的操作
①使用蒸餾水洗滌後未乾燥的小燒杯溶解溶質。
②配溶液用的容量瓶用蒸餾水洗滌後未經乾燥。
(5)實驗思考題:
①怎樣稱量NaOH固體?
②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時,若取用5 mL濃鹽酸,常用10 mL量筒而不用100 mL 量筒,為什麼?
【提示】
①因NaOH固體易潮解,且有腐蝕性,必須用帶蓋的稱量瓶或小燒杯快速稱量,稱量過程中時間越長,吸水越多,誤差越大,若直接在紙上稱NaOH,則有損失且易腐蝕托盤。
②為了減少誤差。因為100 mL量筒讀數誤差較大,且傾出液體後,內壁殘留液體較多。
總結為:四個定義公式和一個定律多個推論
摩爾口訣: 一(摩爾)微粒有幾多?常數「阿佛加德羅」;摩爾質量是幾何?分子(原子)量值單位克每摩;一摩氣體「升」多少?二二點四標准況;摩爾計算變化多,質量、體積、微粒數。
二、物質的量的有關計算
1、關於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計算時運用的基本公式是:
溶質的質量分數與物質的量濃度兩濃度基本公式的換算關系:
溶質的質量分數 物質的量濃度
定義 用溶質的質量占溶液質量的百分比表示的濃度 以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量濃度。
特點 溶液的質量相同,溶質的質量分數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質的質量都相同,但是溶質的物質的量不相同。 溶液體積相同,物質的量濃度也相同的任何溶液里,含有溶質的物質的量都相同,但是溶質的質量不同。
實例 某溶液的濃度為10%,指在100g溶液中,含有溶質10g。 某溶液物質的量濃度為10mol/L,指在1L溶液中,含有溶質10mol。
換算
關系
3、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稀釋計算。
濃、稀溶液運算的基本公式是:
4.以物質的量為核心的換算關系
Ⅱ 化學物質的量
阿伏加德羅常數(符號:NA, 單位是 1/mol)是物理學和化學中的一個重要常量。它的數值在一般計算時取6.02×10^23或6.022×10^23。它的正式的定義是0.012千克碳12中包含的碳12的原子的數量。歷史上,將碳12選為參考物質是因為它的原子量可以測量的相當精確。
物質的量,一般用n 表示,單位是摩爾(mol),毫摩爾(mmol)等;
質量, 一般用m表示,單位是克 (g),千克(kg)等。
體積,一般用V表示,單位是升(L),毫升(mL)等。
分子摩爾質量, 一般用 MW 表示,單位是g/mol.
氣體摩爾體積,在標准狀態下(1atm,298K),是22.4升。
物質的量濃度=物質的量/體積, 即 c = n/V, 單位是mol/L.
質量= 摩爾分子質量*物質的量, 即 m= MW * n;
物質的微粒數 = 物質的量 * 阿伏加德羅常數, 即 N = n*NA
阿伏加德羅常數是一種表示個數的量,類似於12個是一打,而它表示的是粒子數量,6.02*10^23個為一MOL物質,摩爾是一種個數單位,類似於1打是12個,1MOL是6.02*10^23個
摩爾質量是1MOL物質的質量,
氣體摩爾體積是是1MOL氣體所佔的體積,因為氣體粒子間的距離遠大於粒子的長度,所以粒子本身認為沒有體積,所以所有的氣體在其物質的量為1MOL的時候都為22.4L
物質的量濃度適用於溶液,意義是單位體積內的濃度C=n/v
Ⅲ 高中化學,物質的量。知識點歸納。
以物質的量為中心,建立與微粒數、氣體體積、溶液體積、物質質量關系。
阿伏伽德羅定律及推論,及氣體狀態方程
Ⅳ 高一化學物質的量的知識點
Na=6.02x10^23 就是1mol所含的物質的量
n=N/Na
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回質量叫做摩爾質量
單位為答g/mol
摩爾質量在數值上與該粒子的相對分子量(或相對原子量)相等
n=m/M
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佔的體積叫做氣體摩爾體積
在0度和101KPa(標准狀況)的條件下,氣體摩爾體積約為22.4L/mol
Vm=V/n
Ⅳ 化學摩爾知識點
1.物質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
2.摩爾(mol): 把含有6.02 ×1023個粒子的任何粒子集體計量為1摩爾.
3.阿伏加德羅常數: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羅常數.
4.物質的量 = 物質所含微粒數目/阿伏加德羅常數 n =N/NA
5.摩爾質量(M)(1) 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摩爾質量.(2)單位:g/mol 或 g..mol-1(3) 數值:等於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
6.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 ( n = m/M )
二、氣體摩爾體積
1.氣體摩爾體積(Vm)(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佔的體積叫做氣體摩爾體積.(2)單位:L/mol
2.物質的量=氣體的體積/氣體摩爾體積n=V/Vm
3.標准狀況下, Vm = 22.4 L/mol
三、物質的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1.物質的量濃度.
(1)定義:以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B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濃度.(2)單位:mol/L(3)物質的量濃度 = 溶質的物質的量/溶液的體積 CB = nB/V
2.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配製
(1)基本原理:根據欲配製溶液的體積和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用有關物質的量濃度計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質的質量或體積,在容器內將溶質用溶劑稀釋為規定的體積,就得欲配製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檢驗是否漏水.b.配製溶液 1計算.2稱量.3溶解.4轉移.5洗滌.6定容.7搖勻8貯存溶液.
注意事項:A 選用與欲配製溶液體積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須檢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內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卻至室溫時再轉移. E 定容時,當液面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滴管,以平視法觀察加水至液面最低處與刻度相切為止.
3.溶液稀釋:C(濃溶液)?V(濃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
Ⅵ 高一化學,物質的量濃度知識點
一、物質的量濃度1.概念:以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B(B表示各種溶質)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B的物質的量濃度。2.物質的量濃度的符號:cB;
常用單位:mol/L或mol/m3
。3.物質的量濃度表達式4.注意:1)體積是指溶液的體積,而不是溶劑的體積,單位常用L;2)溶質的量是用物質的量來表示的,不能用物質的質量來表示;3)溶液一旦配好,即確定了物質的量濃度,由於溶液的均一性,使得溶液內部處處濃度相同。無論取出多少體積的溶液,濃度始終不變,但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或質量會因體積的不同而不同。二、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製1.使用的主要儀器:托盤天平或量筒、燒杯、玻璃棒,一定容積的容量瓶、膠頭滴管等。2.配製步驟1)計算:求配製一定濃度的溶液所需溶質的質量(固體)或體積(液體);2)稱量:用托盤天平稱取固體質量或用量筒量取液體體積;3)溶解:在燒杯中溶解或稀釋溶質並恢復至室溫;4)轉移:將燒杯內溶液沿玻璃棒小心地轉入一定體積的容量瓶中;5)洗滌: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和玻璃棒2-3次,並將洗滌液轉移入容量瓶中,輕輕振盪,使溶液混合均勻;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離刻度1cm~2cm處,改用膠頭滴管加水至刻度線;7)搖勻:蓋好瓶塞,用食指頂住瓶塞,另一隻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復倒轉過來搖動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勻。3.注意事項:①溶質的溶解必須在燒杯內進行,加水要適量;②若溶解熱效應明顯,要恢復至室溫後再轉移至容量瓶中;③儀器的洗滌只洗燒杯和玻璃棒,量筒不能洗,每次用適量水;④定容時液面距刻度線1cm~2cm處時必須改用膠頭滴管加水,平視刻度與溶液凹面相切;⑤搖勻後液面低於刻度線時也不能再加水。
Ⅶ 高中化學 物質的量
是1摩爾。只要微粒數為NA(即阿伏加德羅常數),這種微粒就是1摩爾。如NA個氫原子則氫原子為1摩爾,NA個氫分子則氫分子為1摩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