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初中歷史試題

初中歷史試題

發布時間: 2021-07-31 19:22:16

① 初中歷史知識競賽題目

1.1943年5月21日宣布解散自,6月12日正式解散.
2. 野坂參三
3.李燁
4.4個和一個特務營
5.我覺得不是根據地,因為這個叫法好象是我們的說法哦!應該是征糧隊和拉夫隊裡面的一個.
6.割讓捷克.
補充:其他是找不到了.而且像7德國違反的規定很多啊,增加陸軍,進駐非軍事區等等.
我是原來一樓的哦!至於現在的一樓不知道怎麼說他.

② 簡單的初中歷史題

1、青藏鐵路具體內容要求,對各地區發展的影響和實施的意義

促進西部大開發,促進東西部經濟交流
便於資源工程建設(南水北調、西電東輸等。。),
解決我國資源分布不平衡的缺點。

2、珠江三角洲的優勢

上面答了。。我再補充:
改革開放是建立經濟特區使珠江三角區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迅速發展起來,
擁有全中國最大規模的副工業生產區。

3、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

以家庭承包為基礎的農業生產經營形式
以高新科技技術為發展的農業技術(農業科學化)

4、農業產業化的優點

提高農民積極性,提高農業產量,促進農業經濟發展

5、我國農業產業化的典型事例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③ 初中歷史題

公元前60年(漢宣帝神爵二年),虛閭權渠單於病死,郝宿王刑未央召諸王議立嗣。顓渠閼氏因前與右賢王屠耆堂私通,遂與弟左大且渠都隆奇密謀,擅立屠耆堂為握衍朐鞮單於。

握衍朐鞮單於屠耆堂性酷虐,即單於位後,重用顓渠閼氏弟都隆奇,盡誅虛閭權渠時用事大臣刑未央等,又貶斥前單於子弟近親。虛閭權渠子稽侯珊被迫投附妻父烏禪幕。日逐王先賢撣與單於有隙,將眾數萬騎歸附於漢。漢封之為歸德侯。單於立從兄薄胥堂為日逐王,欲殺先賢撣兩弟。烏禪幕諫阻之,不聽。旋左奧鞬王死,單於自立幼子為王,留於單於庭。奧鞬貴人不從,擁立奧鞬子為王,東向游牧。握衍朐鞮單於遣右丞相將萬騎往追,被擊敗。以其濫施殺伐,暴虐無道,族人多不服其號令。其太子、左賢王因數讒左地貴人,也深為左地貴人所怨。公元前58年(漢宣帝神爵四年),以東邊姑夕王受烏桓進攻,略有損失,握衍朐鞮怒。姑夕王俱,與烏禪幕、左地貴人擁立稽侯珊為呼韓邪單於,發左地兵4—5萬人,往攻握衍朐鞮。握衍朐鞮敗走,請援於右賢王。右賢王怨其殘虐,不理。握衍朐鞮慚憤自殺,部眾盡歸呼韓邪單於。

呼韓邪雖然據有握衍朐鞮部眾,攫取統治全匈奴的權力,但由於不注意分清敵友,即位後不久,社會便陷入動亂狀態,出現「五單於」爭立的混亂局面,從而成為匈奴族走向分裂的重要轉折點。

史載呼韓邪在迫使握衍朐鞮單於自殺後,即收兵返回單於庭,令「罷兵使各歸故地」。又將流落為民的兄弟呼屠吾斯立為左谷蠡王,嗾右地貴人往殺右賢王。右賢王聞之,便與前單於親信都隆奇等共議立日逐王薄胥堂為屠耆單於,發兵攻呼韓邪。呼韓邪敗走,屠耆單於奪取單於庭,立長子都塗吾西為左谷蠡王,少子姑瞀樓頭為右谷蠡王。屠耆單於在統治地位獲得初步鞏固後,即於次年早秋令先賢撣兄右奧鞬王與烏藉都尉各將2萬騎屯東方,備御呼韓邪。時居住於西北地區的呼揭王與唯犁當戶,欲構陷右賢王(握衍胸鞮弟),捏稱他謀為烏藉單於。屠耆單於不審虛實,殺之。後知其冤,又殺唯犁當戶,呼揭王懼而叛,自立為烏揭單於。右奧鞬王得報,自立為車犁單於。而烏藉都尉亦稱烏藉單於。屠耆堂為討平叛亂,使都隆奇擊烏藉單於,親統兵進擊車犁單於,烏藉、車犁敗,奔竄於西北地區,謀與烏揭單於會合,約共尊車犁為單於。屠耆單於遣左大將、都尉統兵拒呼韓邪,自率軍擊車犁。車犁單於敗,遠遁。

公元前56年(漢宣帝五鳳二年),呼韓邪單於遣弟右谷蠡王等將兵擊屠耆單於屯兵,殺略萬餘人。屠耆單於得報,統兵6萬騎擊呼韓邪。兵敗自殺。都隆奇與屠耆單於少子姑瞀樓頭投奔漢朝,而車犁單於亦東返降於呼韓邪。呼韓邪左大將烏厲屈與父呼遫累烏厲溫敦,見內亂迭起,又率眾降漢。不久,季陵子復立烏藉都尉為單於,屠耆單於從弟休旬王於西部自立為閏振單於,呼韓邪單於兄呼屠吾斯於東部自稱郅支骨都侯單於。呼韓邪單於擊殺烏藉都尉後返回單於庭。但閏振單於與郅支單於又互相攻殺。公元前54年,那支單於擊殺閏振單於,盡有其眾,發兵攻呼韓邪。呼韓邪敗走,單於庭為郅支所據。

為了擺脫危局,左伊秩訾王建議呼韓邪「稱臣入朝事漢,從漢求助」。單於近臣極力反對。因為在他們看來,匈奴人之所以能顯威名於世,全賴「馬上戰斗為國」,是壯士所為;「兄弟爭國」,不在兄則在弟,「雖死猶有威名,子孫常長諸國」;若「臣事於漢」,則「卑辱先單於,為諸國所笑」。針對諸大臣們的鼓噪,左伊秩訾王根據當時的形勢指出:「強弱有時,今漢方盛,烏孫城郭諸國皆為臣妾。自且鞮侯單於以來,匈奴日削,不能取復,雖屈強於此,未嘗一日安也。今事漢則安存,不事則危亡,計何以過此」。據理力爭。終於使呼韓邪單於採納其建議,引眾傍近漢塞,並遣子右賢王銖婁渠堂入侍。公元前51年(漢甘露三年),又親至長安朝覲漢宣帝劉詢。劉詢授予璽綬、冠帶、黃金、錦綉、繒絮等物,使駐漠南光祿塞(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西北),又撥運米穀34000斛供食用。呼韓邪單於附漢,是匈奴歷史上的一件重大事件。既是匈奴社會階級斗爭的產物,也是漢、匈關系發展的結果。它不僅宣告了匈、漢兩大民族戰爭狀態的結束,並代之以匈、漢合作的新局面,打破自「三代」以降「胡、越不與受正朔」的舊傳統,開辟了北方民族政權接受統治中原王朝領導的先例,與此同時,還促進了塞北與中原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交流,加強了北方各少數民族的向心力與內聚力,並為爾後的進一步統一提供了有利條件。

在呼韓邪單於附漢時,郅支單於為取得漢朝的支持與幫助,亦遣子駒於利受入侍漢廷,並不時令人至長安貢獻。漢朝雖待以厚禮,但每次賞賜俱薄於呼韓邪單於。

郅支初以為呼韓邪降漢,兵弱不能再歸單於庭,遂引眾西向,謀攻奪定右地。不料屠耆單於弟已居其地,自立為伊利目單於。那支並有其眾。後自度無力統一匈奴,率眾繼續西徙,企圖與烏孫昆彌烏就屠聯合。烏就屠見呼韓邪附漢,殺其使,發兵佯往迎。郅支知覺,勒兵破其眾。復乘勢敗烏揭、堅昆、丁令三國、建庭於堅昆。

郅支自以距漢地遠,又怨漢助呼韓邪單於,於公元前44年(漢元帝初元五年),困辱漢使者江乃始等,復索還侍子,殺漢使司馬谷吉。後知呼韓邪勢漸強,率眾西遷康居(今哈薩克聯邦東南部一帶)。中道適天氣驟寒,人多凍死。及至康居,僅存3000人。康居王時欲倚之以威脅鄰國,招為婿。郅支於是借康居兵,數擊烏孫,深入赤谷城(今伊塞克湖南面伊什提克),殺略人民,驅掠牲畜。公元前36年(漢元帝建昭三年),為西域都護騎都尉甘延壽、副校尉陳湯所擊殺。

呼韓邪單於獲悉郅支被殺,既喜且懼。公元前33年(漢元帝竟寧元年),又至長安朝覲漢元帝劉奭,請「婿漢氏以自親」。劉奭以後宮女王嬉(字昭君)賜單於。單於號王嬉為寧胡閼氏,並表示願保上谷至敦煌一帶邊塞。但僅過兩年,單於病死。爾後,其子復株累若鞮單於(雕陶莫皋,前31—20年),搜諧若鞮單於(且糜胥,前20—12年)、車牙若鞮單於(且莫車,前12—8年)、烏珠留若鞮單於(囊知牙斯,前8—公元13年)、烏累若鞮單於(咸,公元13—18年)等相繼嗣位。

在復株累若鞮單於等統治期間,因各單於都恪守「傳國與弟」「約令」,又能與漢朝保持較密切的和平友好關系,因此,其政治、經濟一般都比較穩定。只是在王莽篡漢(公元9—21年)後,由於實行歧視壓迫匈奴政策,並從中進行挑撥離間,致使表面平靜而實際存在的矛盾又不斷加劇。

公元18年(新莽天鳳五年)烏累若鞮單於死,其弟輿繼立,稱呼都而屍道皋若鞮單於。他性貪婪,又剛愎自用,掌權後,為了改變兄終弟及的傳位制度為父子繼承製,便廢弟右谷蠡王伊屠知牙斯承襲左賢王位,復殺知牙斯。於是引起了右奧鞬王比的不滿,乃出怨言:「以兄弟言之,右谷蠡王次當立;以子言之,我前單於長子,我當立」。單於知比不服,心懷疑貳,遣兩骨都侯監領比所部官兵。公元46年(東漢建武二十二年),呼都而屍道皋若鞮單於死,子左賢王烏達鞮侯立。又死,其弟左賢王繼之,稱蒲奴單於。右奧鞬王比因不得立,怨恨交加。時值匈奴「連年旱蝗,赤地數千里,草木盡枯,人畜飢疫,死耗太半」,蒲奴單於畏漢伺其隙,遣使至漁陽求和親。比於是密遣漢人郭衡奉匈奴地圖向西河太守求內附。事為兩骨都侯知覺,勸單於於五月龍城會盟時殺比。比驚懼,集所轄南邊8部眾4—5萬人謀殺兩骨都侯。兩骨都侯知信,奔告單於。單於發兵馳擊。後因見比兵眾多,未敢妄動。比知難以繼續共事,於公元48年(東漢建武二十四年)在8部大人擁戴下,襲用其祖稽侯珊號,稱呼韓邪單於,並於當年款五原塞(今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西),示「願永為蕃蔽」。公元50年(建武二十六年),復遣子入侍。東漢政府仿照西漢對待稽侯珊舊例,頒給黃金質璽綬、冠帶、衣服、車馬、黃金、錦綉、繒絮等物;又米糒25000斛,牛羊36000頭接濟。此外,又於五原塞西80里,為之建立單於庭,旋徒雲中。從此,匈奴分裂為南、北二部。

南匈奴的內附,既是匈奴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與漢族先進經濟、文化的影響也有一定關系。因為自公元18年以後,呼韓邪單於比一直駐牧於匈奴南邊,所領八部牧民,長期析居於北地、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代、上谷等郡地,受漢族經濟、文化的影響頗深,因而要求與漢族人民和好的願望也較強烈。這在當時歷史條件下,顯然是一種進步現象。

南、北匈奴的分裂,使匈奴勢力再次受到削弱,並成為其走向衰微的新的轉折點。

匈奴二部,雖然分居大漠南北,但紛爭並未因此中止。為了爭奪地盤,擴張勢力,彼此之間仍不時互伺嫌隙,控弦抗戈。公元50年冬,呼韓邪單於因五骨都侯叛亂,為蒲奴單於擊敗,徒居西河美稷(今內蒙古自治區准格爾旗西北),漢使中郎將段彬及副校尉王郁為之衛護。南單於(呼韓邪單於)令韓氏骨都侯屯北地郡,右賢王駐朔方郡,當於骨都侯戍五原,呼衍骨都侯守雲中,郎氏骨都侯、左南將軍、栗籍骨都侯分別屯定襄、雁門和代郡,各領部眾「為郡縣偵羅耳目」。北單於(蒲奴單於)懼,將部分被俘漢人送還,復數遣使請和親。漢從司徒掾班彪計議,依照從前待呼韓邪稽侯珊、那支單於行事。

公元56年(東漢中元元年)、南匈奴呼韓邪單於比死。丘浮尤鞮單於(莫,公元56—57年)、伊伐於慮鞮單於(汗,公元57—59年)、醞僮屍逐侯鞮單於(適,公元59—63年)、丘除車林鞮單於(蘇,公元63年)、湖邪屍逐侯鞮單於(長,公元63—85年)等相繼嗣位。「時北匈奴猶盛」,不時出兵犯漢塞,漢廷每以為憂。會北單於請「合市」,致和親,漢廷令越騎司馬鄭眾往使。南匈奴須卜骨都侯知漢與北匈奴通款,謀往附。漢察其情狀,置度遼營,以中郎將吳棠行度遼將軍事,又遣副校尉來苗等屯五原曼柏,騎都尉秦彭將兵屯美稷。不久,北匈奴果遣騎2000謀迎骨都侯。因見漢兵嚴備,始退走。但此後又經常出沒於漢邊郡一帶。

東漢王朝為維護北部邊境安寧,公元73年(東漢永平十六年)發緣邊兵分道北征。南單於遣左賢王信隨太僕祭彤等出朔方高闕擊皋林溫禺犢王;竇固、耿忠出酒泉擊呼衍王;耿秉、秦彭出張掖、居延擊句林王;來苗、文穆出平城塞(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北擊。但除竇固一路外,余俱無功而還。北匈奴眾紛紛遠徙。公元76年,皋林溫禺犢王率眾返居涿塗山(今蒙古國滿達勒戈壁附近),南單於率輕騎偕烏桓及緣邊兵出擊,殺數百人,降三四千人。

北匈奴統治集團由於經常對外掠奪,部分人眾逐漸產生厭戰情緒,並想擺脫其羈絆南下附漢,經上述兩次戰役後,遂不時有人從中脫出南投。例如公元83年至五原塞的三木樓訾大人稽留斯等38000人,公元85年陸續進塞的車利、涿兵等「七十三輩」內附,就是明證。由於逃亡人數不斷增加,勢力受到嚴重削弱,被奴役的各族人民乘機奮起反抗,蒲奴單於內外交困,被迫率眾遠徒。

公元87年(東漢章和元年);鮮卑進入匈奴左地擊北匈奴,斬優留單於,「北庭大亂」。屈蘭、儲卑、胡都須等58部、20萬人分別至雲中、五原、朔方、北地郡投附東漢。會南匈奴休蘭屍逐侯鞮單於屯屠何(公元89—93年)不久立,上書東漢王朝,請「破北成南,並為一國」。東漢王朝允其請,命竇憲為車騎將軍,執金吾耿秉為副將軍,合南單於兵北擊。雙方鏖戰於稽落山(今蒙古國烏布蘇泊)等地。北匈奴敗,被殺萬餘人,20餘萬人降附。公元90年,屯屠何復請出塞。左谷蠡王師子率左、右部8000騎出雞鹿塞,再次敗北單於,斬殺8000人。竇憲以北單於微弱,欲乘勢滅之,於公元91年又令耿夔出居延,圍北單於於金微山(今阿爾泰山),破其眾。北單於被迫逃奔康居(後復西徙,與從前西遷的匈奴人會合)。其弟右谷蠡王於除鞬自立為單於,將右溫禺鞬王、骨都侯以下數千人至蒲類海,請內附於漢。漢令耿夔頒給印綬,使中郎將任尚持節衛護屯伊吾,值竇憲罹罪被誅,故放除鞬旋又叛去。漢遣長史王輔與任尚擊殺之,滅其眾。北匈奴亡,地為鮮卑所據,余眾10餘萬落皆自號為鮮卑。

在北匈奴走向衰落時,南匈奴由於得到東漢的支持,接納了北匈奴部分降眾,故史稱其「黨眾最盛,領戶三萬四千,口二十三萬六千三百,勝兵五萬一百七十」。隨著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加深,政治危機也日趨嚴重。

公元93年(東漢和帝永元五年),南單於屯屠何死,前單於伊屠於閭鞮單於宣弟安國立。安國初為左賢王,「無稱譽」。左谷蠡王師子「勇黠多知」,向為單於宣及屯屠何器重,數將兵出塞,屢有建樹。既為族人推重,亦頗得漢帝寵遇。安國心常懷妒忌,曾陰謀偕北匈奴降眾襲殺之。師子覺察,徙居於五原附近一帶駐牧,不往單於庭會盟。時使匈奴中郎將杜崇與安國不睦,崇乃偕度遼將軍朱徽集西河郡等兵討之。安國畏懼,其舅喜為懼禍及己,遂殺安國,立師子為亭獨屍逐侯鞮單於。

師子初立時,北匈奴降眾即有五六百人來襲,為漢安集椽王恬等擊敗。北匈奴降眾15部20餘萬人脅屯屠何子奧鞬日逐王逢侯為單於,殺略吏民。焚燒郵亭廬帳,謀渡漠北。為漢朝光祿勛鄧鴻、護羌校尉任尚及師子等兵擊敗,部眾分解為左、右兩部。左部屯朔方西北,右部駐涿塗山下,相距數百里。旋左部復自相猜疑,叛而降漢,逢侯所領右部則由於鮮卑進攻,加上飢餓困迫,多為鮮卑所並,只有少部分歸附於東漢。

公元98年(東漢永元十年)師子死後,萬氏屍逐鞮單於檀、烏稽侯屍逐鞮單於拔、去特若屍逐就單於休利先後嗣位。在檀、拔、休利等統治期間,因東漢政治黑暗,政局動盪,民變不斷發生,起義農民劫官府,攻城略邑,居住於邊境的氏、羌等族人民也不時聚眾反抗。在各族人民反抗斗爭影響下,140年(東漢永和五年),南匈奴左部句龍王吾斯、車紐等也聚眾暴動,引兵進攻西河郡,並誘右賢王合兵圍美稷,殺朔方、代郡長史。度遼將軍馬續與中郎將梁並破之。吾斯聚集亡叛,繼續馳驅於邊塞。中郎將陳龜以單於休利不能制部眾,「外順內畔,促令自殺」。吾斯等怒,立車紐為單於,引烏桓、羌胡等數萬攻破京兆虎牙營,侵掠並、涼、幽、冀四州。中郎將張耽將兵敗之,車紐被迫降,吾斯與薁鞮台香、且渠伯德等繼續進行頑強斗爭。東漢慮戰火日熾,於公元143年扶立久居於洛陽的南匈奴貴族兜樓儲為單於,使人將其護送南單於庭,又令馬寔繼續圍攻吾斯。馬皇先募人殺吾斯,然後乘勢出擊,敗之。烏桓70餘萬人相繼降。暴動以失敗告終。

公元147年(東漢建元元年),兜樓儲死,伊陵屍逐就單於居車兒繼位。居車兒對東漢雖極忠誠,但為人平庸,少威望。155年(東漢永壽元年),左薁鞮台耆、且渠伯德等7000人再度暴動,攻略美稷、安定等地,為屬國都尉張奐擊破。公元158年,南匈奴休屠各部與烏桓、鮮卑又舉行暴動,亦以失敗告終。

居車兒在位25年。其子孫屠特若屍逐就單於、呼徵單於、羌渠單於相繼立。羌渠單於在位時,由於東漢統治階級更加腐朽,各地農民起義已風起雲涌,而地方勢力也紛紛割地自雄。公元187年(東漢中平四年),前中山大守張純聯合烏桓進攻青、徐、幽、冀四州,自稱彌天安定王。東漢命單於遣兵助幽州牧劉虞往討。羌渠令左賢王將兵出征。匈奴人民恐單於「發兵無已」,右部落遂與屠各部聯合,殺羌渠。

羌渠單於被殺後,子右賢王於扶羅立,稱持至屍逐侯單於。於扶羅繼位時,因反叛者懼其報殺父之仇,別立須卜骨都侯為單於。放扶羅怒,謀親往洛陽請東漢幫助,適值漢靈帝劉宏病逝,局勢混亂,遂被迫率數千騎與農民起義軍的中一支——白波軍結合,進攻河南(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一帶)、太原(今山西省南部一帶)。時各地封建主為了對付起義軍,紛紛結營自保。放扶羅在戰爭中遭受很大損失。為保存實力,旋決定退兵返回單於庭,但遭驅逐。他在河東郡平陽縣駐了一段時間後,又捲入袁紹和袁術等的割據斗爭之中。

須卜骨都侯立一年而死,單於庭虛其位,以氏族首領權行其事。公元194年,於扶羅亦死,弟呼廚泉繼為單於。扶羅子劉豹為左賢王。據傳劉豹即是4世紀初年建立「漢」國的劉淵之父。

呼廚泉是南匈奴最後的一位單於,掌權後,曾多次受到鮮卑的襲擊。公元216年,呼廚泉投靠曹操。曹操為了削弱勢力,分其眾為5部,每部選尊貴者為帥,別令漢人為司馬,以監督之。令左部居太原故茲氏縣(今山西省汾陽東南)、右部居祁縣(今山西省祁縣東南)、南部居蒲子縣(今山西省隰縣)、北部居新興縣(今山西省忻縣)、中部居大陵縣(今山西省文水縣東北)。匈奴部落組織雖然名義上雖還被繼續保存著,但權力卻已全部落入曹魏政權的手中,單於只是徒有虛名的稱號,南匈奴國家政權亡。

④ 初中歷史50道簡答題(加答案)

我的歷史一般 但是我已經有3、4年沒有看過初中教材了= = 我就出的簡單一點吧~~

中國歷史:古代部分
①「五穀」在我國什麼時候已經齊備? 商周
②最著名的商周時代的兩件青銅器? 青銅立人像和四羊方尊
③決定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的戰爭? 城濮之戰
④春秋晚期的老子的代表作? 《道德經》又稱《老子》
⑤秦始皇進行「焚書坑儒」的目的? 為了加強思想控制
⑥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誰的提議? 董仲舒
⑦漢代最重要的數學著作是? 東漢的《九章算術》
⑧漢代路上絲綢之路的終點是? 大秦(古羅馬)
⑨對人類文化傳播貢獻最大的是? 蔡倫(發明了造紙術)
⑩三國時期的台灣的名稱? 夷洲
近代部分:
①八七會議的地址? 漢口
②將外興安嶺以南和黑龍江以北的中國領土割給俄國的不平等條約是?中俄《璦琿條約》
③為什麼《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得程度?從商品輸出到資本輸出
④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條約是?《辛丑條約》
哪個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名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南昌起義
⑥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出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是? 百團大戰
⑦中國出現的第一條正式投入運營的鐵路是? 淞滬鐵路
⑧是誰提出「實業救國」的口號? 張謇
⑨紅軍長征的原因:紅軍的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被迫進行戰略轉移
⑩解放戰爭時期的三大戰役?遼沈戰役 平津戰役 淮海戰役
世界歷史:
①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人文主義
②歐洲啟蒙運動興起地原因?西歐國家的資產階級力量日益壯大,自然科學的突飛猛進
③法國大革命時期,把農民在大革命時期奪得的土地在法律上固定下來的是?雅各賓派統治時期制定的土地法令
④美國的第一部憲法頒布時間?1787
⑤使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改革是?明治維新
⑥工業革命最先開始的國家是?英國
⑦德意志為什麼工業革命比較緩慢?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的阻礙
⑧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 《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⑨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的特點是?涉及范圍特別廣,持續時間比較長,破壞性特別大
⑩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的結束時間?1945.5.8

我的手都要酸了~~~ 我實在是不知道初中歷史有哪些內容 憑著自己的印象編出幾題,看能不能用~~

⑤ 一道初中歷史題。。

郡縣制確立後,中央來通過源考課和監察以加強對地方政權的控制。秦郡縣制使得中央政令能較為順利地貫徹到最基層,保證了政令的劃一性。秦郡縣制代替了周的分封制,也即從地方分權演進為干強枝弱的中央集權制,為後來2000年的地方行政體制奠定了堅固的基礎。
郡縣制與分封制相比較,最主要的不同之處在於郡縣長官不得世襲。郡縣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權制度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⑥ 初三歷史中考試題

2009年初三歷史中考精英試題(2009。40。28)
(時間:60分鍾 滿分:50分 )
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中央電視台的《百家講壇》節目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節目曾對右圖中的歷史人物進行過評述,下面說法最適合他的是 ( )
A.他統一六國,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度
B.他推行大一統措施,使西漢進入鼎盛時期
C.他統治時期被稱為「貞觀之治」
D.他推行改革,促進民族融合
2、我國自古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和諧相處,
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下列措施中有利於鞏固統一的多
民族的國家的有 (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鄭和下西洋
③鄭成功收復台灣 ④冊封達賴、班禪 ⑤多倫會盟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3、圖2傳奇人物,她的歷史功過,猶如那塊無字碑一樣,任由後人評說。
以下選項對其評價具有不合理之處,應當選擇( )
A.貞觀之治 B.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C.貞觀遺風 D.她的統治促進了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4、毛澤東在這里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從這個意義上說,這里孕育了中國革命,被稱為「中國革命的搖籃」。「這里」是指( )
A.上海 B.南昌 C.廬山 D.井岡山
5、以下是兩位同學的談話:「毛澤東真是去赴『鴻門宴』。」「他這么做是為了贏得備戰的時間。」根據談話的內容,你認為他們談論的歷史事件是( )A.雙十協定 B.西安事變 C.北伐戰爭 D.重慶談判
6、中國近代化的歷程艱難曲折,起步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下列相關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洋務運動是中同近代化的開端 B.戊戌變法加快了中同近代化的進程
C.辛亥革命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D.新文化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7、.2008年3月24日,第29屆夏季北京奧運會的聖火在希臘的雅典點燃。從歷史上來看,古代希臘是( )
A.東方文明的搖籃 B.游牧文明的搖籃 C.西方文明的搖籃 D.農業文明的搖籃
8、14—16世紀被稱為「發現人的時代」,文中「發現人」 是通過什麼事件實現的?( )
A.《共產黨宣言》發表 B. 文藝復興 C.《人權宣言》的發表 D. 新航路的開辟
9、右圖是「大包干紀念館開館儀式」。這個紀念館應建在首先實行分田包產到戶的( )
A.北京
B.深圳
C.安徽鳳陽小崗村
D.上海
10、「橫空出世一戰中,社會制度初顯優;二次大戰建大功,一
朝解體兩極終」。根據上段文字的描述,判斷它是下列哪個國家( )
A.美國 B.英國 C.法國 D.蘇聯
11、我國《反分裂國家法》第五條:「……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最符合台灣海峽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國家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實現和平統一。」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前提和基礎是( )
A.海峽兩岸直接實現通航 B.堅持一個中國原則C.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原則 D.堅持互利互補原則
12、20世紀中後期,有位美國駐聯合國代表曾就一件大事發表感慨,「這是聯合國歷史上的轉折點」。結合右圖,這個「轉折點」是( )
A.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1971年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恢復
C.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關系
D.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關系
13、南京是近代中國歷史的縮影。下列史實不能印證這一觀點的是( )
A、八國聯軍侵華 B、中華民國成立 C、日本製造屠殺慘案 D、蔣家王朝滅亡
14、 三班歷史興趣小組在題為「思想解放對歷史的推動作用」歷史小論壇活動中,收集的
下列歷史材料不恰當的是( ) A、文藝復興 B、啟蒙運動 C、新文化運動 D、抗日戰爭的勝利
15、周恩來是深受人民敬仰的政治家、革命家。下列歷史事件或歷史活動與他有關的是( )
①參加中共「一大」②重慶談判 ③在黃埔軍校任教 ④紅軍長征 ⑤和平解決西安事變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6、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完成了向社會主義的過渡,開始了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標志是( )A.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 B.1949年新中國成立
C.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 D.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7、下列哪些事件,促使俄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 )
①彼得一世改革 ②1861年改革 ③俄國十月革命 ④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8、德國曾是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發動者,也都遭到失敗。下列會議中與懲罰、處置德國有關的是( )
①巴黎社會 ②華盛頓會議 ③慕尼黑會議 ④雅爾塔會議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19、從1995年開始,沈陽市每年都會在某日的夜晚鳴響防空警報,以示不忘國恥。這一作法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那麼這一作法所特選的日子應是( )
A.1月1日 B.7月7日
C.8月13日 D.9月18日
20、圖10人物,採取國家干預經濟的措施,挽救了美國資本主義。他是( )
A.華盛頓 B.林肯 C.羅斯福 D.尼克松
二、非選擇題
21、思想解放運動是革命的前奏曲,它吹響了新社會產生的號角;思想解放也是改革的動員令,它是社會變革的先聲。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在西方社會的近代化歷程中,哪一運動為資產革命的到來,作了思想上的准備?(1分)

(2)法國啟蒙運動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一次重大思想解放運動,其主要思想是什麼?(1分)對中國社會產生怎樣的影響?(1分)
(3)民國初年,我國經歷了一次動搖封建正統思想根基的資產階級的思想解放運動,請簡要評價這場思想解放運動。(2分)

(4)反思近代以來的歷次思想解放運動,對於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何啟示?(1分)

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我們黨正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偉大事業的繼承和發展,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偉大事業的繼承和發展。撫今追昔,我們深感肩負的使命神聖而光榮。展望未來,我們對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充滿信心。——《十七大報告》
(1)近代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進行了哪些斗爭?(2分)

(2)鄧小平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提出了怎樣的方針?(1分)取得了怎樣的成果?(1分)

(3)2008年是中國實行改革開放30周年。哪一次會議最先吹響了中國改革開放的號角?(1分)並請舉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典型成就?(1分)

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2006年11月,中央電視台推出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國的強國歷史為題材並跨國攝制的大型電視紀錄片《大國崛起》,此片一經推出,立即引起了各界的熱烈討論。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公元1500年前後的地理大發現,拉開了不同國家相互對話和相互競爭的歷史大幕,由此,大國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標。
五百年來,在人類現代化進程的大舞台上,相繼出現了九個世界性大國,它們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和美國。大國興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和經驗教訓,啟迪著今天,也影響著未來……——《大國的崛起》解說詞
(1)材料中所說的「地理大發現」指的是哪一歷史事件?這一事件對世界的最主要影響是什麼?(2分)

(2)材料中所說的「九個世界性大國」在近代化的歷程中,哪些國家採取了相同的道路?(1分)

(3)在成為世界性大國的道路上布滿艱辛,20世界30年代各資本主義國家都面臨著嚴重的困難,美國和德國分別採取了怎樣的措施?(2分)

(4)材料中所說的「九個世界性大國」在其崛起的過程中,都曾嚴重侵犯過中國的主權,試舉一例說明。(1)

(5)縱觀「九個世界性大國」崛起的歷程,對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何啟示?(1分)
24、改革與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下圖三位歷史人物是20世紀以來傑出的改革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圖一 圖二 圖三
請回答:(1)圖一中的人物在20世紀20年代推行的有利於社會經濟恢復和發展的政策是什麼?(1分)

(2)圖二的人物實行的改革具有什麼突出的特點?(1分)

(3)圖三中的人物為推動本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什麼偉大決策?(1分)

(4)上述三位人物的改革得以取得成效的相同之處是什麼?(1分)
25、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中談到:「今也天下之人怨惡其君,視之如寇讎,名之曰獨夫,固其所也。」
材料二 陳獨秀在《吾人最後之自覺》一文中指出:「所謂禮教,皆以擁護此別尊卑明貴賤之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獨立之說為大原……此東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嶺也。……自西洋文明輸入吾國,最初促吾人之覺悟者為學術(科技),相形見拙,舉國所知矣;其次為政治,年來政象所證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殘之勢。繼今以往,國人所懷疑莫決者,當為倫理問題。……吾敢斷言日,倫理的覺悟,為吾人最後覺悟之最後覺悟。」——《青年》第一卷第6號(1916年2月)
材料三 國務院公告(2008年5月18日):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決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為全國哀悼日。在此期間,全國和各駐外機構下半旗誌哀,停止公共娛樂活動,外交部和我國駐外使領館設立弔唁簿。5月19日14時28分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鍾,屆時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請回答: (1) 結合明朝的有關歷史,說說為什麼人們會把君主「視之如寇讎,名之曰獨夫」?

(2) 根據材料二,請指出文中『『倫理的覺悟」的含義。「倫理的覺悟」在近代中國有什麼代表性運動?

(3) 結合材料一、二,談談你對材料三的理解。

選擇題答案寫這里1----5 6----10 11----15 16----20

⑦ 初中歷史列舉題

1.試分析英國向中國輸出鴉片的原因。p1
2.請你把鴉片對中國的危害歸納成幾條,寫出來,要求文字簡練。p2
3.談一談虎門銷煙的歷史意義。p3
4.列舉出中英《南京條約》的內容。p4
5.鴉片戰爭的歷史意義。p4
6結合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請你分析一下,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什麼危害?p5
7.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p9
8.中日《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影響。p17
9.《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影響。p21
10.《辛丑條約》簽訂以後,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為「洋人的朝廷」。這種說法是否有道理?p22
11.洋務運動的評價。p27
12.有人說,洋務運動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想一想,這種說法對不對?為什麼?p27
13.「戊戌六君子」是指哪六個人?p29
14.《明定國是詔》的主要內容。p30
15.對中國同盟會成立的評價。p33
16.《同盟會革命綱領》p34
17.「辛亥革命」 的歷史意義。p35
18.新文化運動的內容p39
19.新文化運動的性質p40
20.新文化運動的意義p40
21.「五四運動」爆發導火索(原因)p42
22.「五四運動」的兩大口號p43
23.「五四運動」的結果p44
24.「五四運動」 的歷史意義p44
25.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條件p44
26.中共奮斗目標p45
27.中共中心任務p45
28.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意義p45
29.說說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為什麼要成立中國共產黨?p46
30.黃埔軍校的作用(影響)p47
31.北伐戰爭期間的三大戰役。p48
32.南京國民政府的代表性質p50
33.「八七」漢口會議內容p53
34.秋收起義後工農革命軍為什麼要去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p56
35.長征原因p57
36.遵義會議內容p58
37.長征經歷p58
38.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p60
39.九一八事變的結果p66
40.西安事變經過p67
41.西安事變的結果(影響)p68
42.盧溝橋事變結果p71
43.戰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有關南京大屠殺的相關統計資料p73
44.平型關大捷評價p76
45.台兒庄戰役評價p77
46.百團大戰的目的及評價p77-78
47.中共七大上制定的黨的政治路線p78
48.中共七大的意義p79
49.抗日戰爭的勝利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p80
50.為什麼說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的開始?p85
51.遼沈戰役的歷史意義p88
52.淮海戰役的歷史意義p89
53.平津戰役的歷史意義p90
54.三大戰役歷史意義p90
55.為什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的民族工業能得到發展?p94
56.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幾個特徵p95
57.對京師大學堂的評價p109
58.中國近代藝術的特點p110

熱點內容
一年級數學競賽試題 發布:2025-07-12 06:54:47 瀏覽:673
自己班主任 發布:2025-07-12 06:37:42 瀏覽:926
場合英語 發布:2025-07-12 06:32:53 瀏覽:782
物理的應用題 發布:2025-07-12 06:29:51 瀏覽:204
初一下學期地理 發布:2025-07-12 06:27:41 瀏覽:3
如何愛校 發布:2025-07-12 04:25:07 瀏覽:950
美國研究生數學專業排名 發布:2025-07-12 02:36:31 瀏覽:902
臨沂市教育局網站 發布:2025-07-12 01:04:56 瀏覽:246
教師節資料50字 發布:2025-07-12 00:58:21 瀏覽:345
老師面試班 發布:2025-07-11 23:57:06 瀏覽:802